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试卷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试卷

2014-201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南片)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25题1.下列图片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A. B.C. D.2.要论证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可以利用的材料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C.“依军功行田宅”D.“除井田,民得买卖”3.长江流域取代黄河流域,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大约是在A.两晋时期B.唐宋时期C.两宋之际D.明清之际4.“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丝、棉、麻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花成为经济作物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纺织技术的改进5.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工商食官”②坊市界限被打破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商帮形成A.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6.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产量的3/4,这表明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B.中国商品经济高度发展C.中国政府取消重农抑商政策D.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7.《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对材料中的“新天地”的理解正确的是A.开辟了通向美洲、非洲的航路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D.资产阶级开始了殖民扩张8.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

在下图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中,③处的商品应为A.茶、丝B.工业产品C.黑奴、象牙D.原棉、烟草9.下列现象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是A.贵族和下层人民同坐一列火车出行B.巴黎博览会用电灯来照明C.14岁的小安妮在一家纺织厂做工D.曼彻斯特港口的轮船正准备远航10.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主要表现在A.外商在中国投资建厂B.大量洋货涌入中国C.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11.观察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分布图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务企业逐渐转化为民族企业B.洋务企业和民族企业都是官办企业C.从地域上反映了民族企业受到洋务企业的刺激和影响D.民族企业在与洋务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12.1913年至1920年,全国新设面粉厂47个。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答案)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正确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考试结束后试题卷自带并保留,只交答题卷。

2.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用钢笔或0.5毫米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据史料记载,明朝重臣海瑞五岁的女儿因为从男性家僮手中接了一块饼吃,便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关以禁闭,直至饿死。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海瑞治家严谨B.儒学地位衰落C.理学摧残人性D.世风每况愈下3.毛泽东说:“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与此诗句相关的思想是A.孔孟之学B.程朱理学C.明清之际的新思潮D.阳明心学4.“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B.“存天理,灭人欲”C.“人是万物的尺度”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5.为了展示14~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

如果再补充一张合适的卡片,你认为应是A.《圣经》B.《神曲》C.《百科全书》D.《论法的精神》6.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一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农作物原产于中国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2.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杖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了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3.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 非常重视祭祀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4.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A. 景德镇B. 佛山镇C. 唐山D. 杭州5. 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若汉唐时期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①丝绸②纸张③瓷器④棉布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6. 在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7.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

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 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 打破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B. “草市”盛行与集镇兴起C. 出现了大规模的长途贩运贸易D. 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监管9.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我国的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0. 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①商周②西汉③明清A. ①②③B. ①③C. ①②D. ②③11.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2. 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一历史(答案)考生注意:1.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考号和姓名。

一.选择题(60小题,每题1分,共60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1.英法两国由等级君主制转向君主专制的关键因素是①采邑分封的确立②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民族国家的形成④教会势力的壮大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②2.15世纪是西欧社会风气剧烈变革时期:当时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视之为改变命运的关键之所在。

导致这一巨变的根本原因是A.圈地运动的深入B.商品货币关系发展C.新大陆发现D.殖民扩张与掠夺3.15、16世纪之交,葡萄牙人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得益于A.政府的支持B.社团的支持C.王室的支持D.军队的支持4.“16世纪,有知识的欧洲人都知道地球是圆的”,最终完成这一命题证明工作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A.迪亚士B.麦哲伦C.达伽马D.哥伦布5.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历史机遇使下列哪一地区受益最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A.大西洋沿岸B.印度洋沿岸C.地中海沿岸D.太平洋沿岸6.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1304-1374)说:“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里,或者把天地抱在怀抱里。

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所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现实主义B.人文主义C.唯物主义D.浪漫主义7.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

持此观点的是A.马丁•路德B.利奥三世C.查理一世D.孟德斯鸠8.1610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公开对议员说:“的确可以把国王叫做神,因为他对人行使某种神权或类似的权,假如你们想一想上帝的特征,就会看出这些特征如何适合于国王这个人……”。

这一言论被概括为A.君主专制B.王在议会C.君权神授D.王在法下9.英国革命中议会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是A.葛底斯堡战役B.马斯顿荒原战役C.萨拉托加战役D.纳西比战役10.伏尔泰曾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岳麓版)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00分钟,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40个小题(共6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

”该则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的主体是A. 同姓亲族B. 异姓诸侯C. 殷商降族D. 先代贵族2.A. 大哥B. 二哥C. 三哥D. 六哥3. 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 大禹B. 成汤C. 周武王D. 秦王嬴政4.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①建立中朝②设置枢密院③设置刺史④实行推恩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5.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 秦汉时期B. 隋唐时期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6.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为此,明太祖朱元璋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 实行三省六部制B. 设置三司使C. 设置内阁D. 废除丞相制度7. 清代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A. 完整的相权被分割B. 皇权与相权互相制衡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 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8. 生活在雅典城邦民主制下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此材料反映了A. 雅典民主特点是人民主权B. 所有雅典人都享有政治权力C. 雅典民主是雅典成年男子的民主D. 雅典城邦内等级森严9. 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标志是A. 《十二铜表法》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 《汉谟拉比法典》D. 万民法10. 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A. 《人权宣言》B. 《大宪章》C. 《权利法案》D. 1787年宪法11. 以下漫画反映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对其表述准确的是A. 国王可以召集或解散议会B. 国王可以收税C. 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D. 国王可以招募军队1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程艰难曲折,下列事件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人权宣言》颁布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③拿破仑称帝④波旁王朝复辟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①③④②D. ①④③②13. 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事件是A. 1791年宪法的通过B. 1792年国民大会正式宣布法国为共和国C. 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D. 1875年宪法的通过14. 与英国《权利法案》相比,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君主“统而不治”④首相不对议会负责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15.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言论中不能反映重农抑商政策的是()A.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2、某地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发掘出的随葬文物有以下物品,请判断此古墓的大致年代()21世纪教育网①丝织品②景德年间瓷罐③唐三彩④哥窑瓷瓶⑤珐琅彩A.汉B.唐C.宋D.清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的素材主要有:“从工场到工厂”、“火烧圆明园”、“洋务运动”、“逐渐缩小的世界”等其所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晚清政府的自救B.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C.工厂制度成为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4、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①苏俄新经济政策②苏联斯大林模式③美国罗斯福新政④中国的改革开放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B.东汉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C.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D.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抑制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若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实际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7、下列诗句比较恰当地形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发展状况的是( )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8、某人根据一份20世纪50年代的旧报纸上一则“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的报道。

2014北京市东城区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4北京市东城区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4北京市东城区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2014北京市东城区下学期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宋朝梅尧臣有一首《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文中所描绘的灌溉工具是A.水磨B.筒车C.水排D.翻车2.春秋时期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①表明“公田”为贵族占有②打破了井田制中“公田”与“私田”的界限③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煤炼铁的国家之一,用煤做燃料冶铁最早出现在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4.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的是A.杭州B.苏州C.洛阳D.松江5.“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磧(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隋唐时期海上贸易的发达B.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长安城来自各地的商人来往不断,商业繁荣D.唐宋时期“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6.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A.扬州B.泉州C.明州D.广州7.清朝统治者实行“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巩固封建统治B.限制工商业发展C.防范抗清力量聚集D.防范“外夷”入侵8.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洋布外观漂亮B.洋布广告充斥C.洋布引领时尚D.洋布价格低廉10.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11.下图所示的广告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50题1.下图所示农作物原产地在中国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

中国是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故选择D项。

玉米原产于美洲,小麦原产于西亚,排除A、B、C三项。

2.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曲辕犁,出现于A.战国B.西汉C.唐朝D.明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曲辕犁可自由调节耕作的深浅,它标志着中国传统农业耕犁的基本定型,具有深远影响,故选C。

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如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曹魏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灌溉工具的发展。

分析图片信息可见,图中的农业灌溉工具为翻车,是在曹魏时期发明和出现的,故选C。

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4.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白渠D.芍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蜀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故选B。

郑国渠、芍陂是春秋战国时期分别位于关中地区和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故A、D两项错误;白渠是汉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故C项错误。

5.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②“相地而衰征”③“除井田,民得买卖(土地)”④“初税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分析材料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故排除①;春秋时期“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反映了按照土地实有数目征收赋税,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权,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故②④正确;“除井田,民得买卖”反映了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这体现了井田制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变化,故③正确。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2014.01测试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右图所示封国林立的现象出现在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隋朝2.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3.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 B.成汤 C.嬴政 D.刘邦4.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朝B.隋朝C.宋朝D.元朝5.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王国势力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分封同姓诸侯 B.颁布“推恩令”C.设置三省六部D.增设内阁6.右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7.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办事效率 B.加强对地方控制C.使各部门互相牵制 D.加强皇权专制8.清朝雍正时期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的措施是A.设内阁,置六部 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C.设军机处 D.设总理衙门9.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创立拜上帝会 B.金田起义 C.永安建制 D.定都天京1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2. 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的条约签订于A.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3.近代史上陕西地区曾盛传这样一首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陈振崑在《当代人文主义思想的融会》一书中指出,在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们的观念中,把以往对于“来生”的不朽盼望转变成专注于“此世”生活之美善的经营。

一个理想的人的典型不再是禁欲的僧侣;而是一个能在“此世”欢乐地完成各种成就以充分实现人性的“完全人”。

上述思想()A.与儒家学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B.是对“仁义礼智信”的继承和发展C.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产物D.是当时人们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2.下图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它再次引发了世人对国粹京剧的关注。

以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B.这部电影,可以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C.通过该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京剧“旦角”的知识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3.在下图中②对应的历史时期,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A.蒸汽机的应用B.电力的广泛应用C.电子技术的应用D.网络技术的应用4.20世纪的中国百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经历了“醒过来——站起来——富起来”的三个过程。

引导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政策指导方针是()A.一化三改B.市场经济C.改革开放D.国企改革5.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6.以下标志不属于国际经济组织的是:()A.欧洲联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合组织D.联合国7.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①诗中涉及易服和不缠足等社会现象②因为维新人士的倡导,断发和不缠足均得以实现A.①②都正确B.①②都不正确C.①正确,②不正确D.①不正确,②正确8.下图是民国时期火柴工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一、单选题:共50题1.下图所示农作物原产地在中国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

中国是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故选择D项。

玉米原产于美洲,小麦原产于西亚,排除A、B、C三项。

2.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曲辕犁,出现于A.战国B.西汉C.唐朝D.明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

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曲辕犁可自由调节耕作的深浅,它标志着中国传统农业耕犁的基本定型,具有深远影响,故选C。

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3.如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A.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曹魏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灌溉工具的发展。

分析图片信息可见,图中的农业灌溉工具为翻车,是在曹魏时期发明和出现的,故选C。

A、B、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4.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白渠D.芍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

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战国时期蜀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故选B。

郑国渠、芍陂是春秋战国时期分别位于关中地区和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故A、D两项错误;白渠是汉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故C项错误。

5.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②“相地而衰征”③“除井田,民得买卖(土地)”④“初税亩”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分析材料及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井田制,故排除①;春秋时期“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反映了按照土地实有数目征收赋税,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权,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的变化,故②④正确;“除井田,民得买卖”反映了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这体现了井田制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的变化,故③正确。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做在答卷页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礼记·大学》中阐述了中国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其实是周代政治制度的反映,周天子拥有天下,诸侯拥有(诸侯)国,据此,拥有“家”的应该是A.庶民 B.士 C.卿大夫 D.以上都不对2、历史上常有“汉承秦制”的说法,同时也要看到,汉代制度对秦代制度也有创新,其中在地方政治制度方面的创新是A.中外朝 B.刺史 C.中书门下 D.道州县三级制3、郡县制和分封制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A.中央管理地方的形式 B.平民在官员中的比例C.是否奉行嫡长子继承 D.选官制度的变化4、中国叫外交部、民政部等,而日本的中央部委大多叫防卫省、财务省等,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中央官制名称受中国古代哪一朝代的影响比较深刻?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5、据考,观音菩萨本名观世音菩萨,到了唐代因为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而改为观音菩萨,这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A.从未有过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B.古代统治者都极力排斥佛教等外来宗教C.君权至上,唯我独尊 D.唐太宗政治开明,极受百姓爱戴6、右图是五四运动爆发时学生行进路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学生从天安门出发,本来是要去东交民巷寻求美国大使馆帮忙的,后来遇到劝阻才转去烧了赵家楼。

学生之所以去东交民巷是因为哪一条约的规定?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7、“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是()中的口号A.三元里抗英 B.台湾人民反割台 C.抗日战争 D.黄海海战8、“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胜利。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涂写到答题纸上)1. 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

”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2.在纺织、矿冶、制瓷等行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3.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收录与“丝”有关的古字多达一百几十个。

如红(帛赤白色)、紫(帛蓝赤色)、绿(帛青黄色) 、纨(素缯)、绮(文缯)、缣(并丝缯)。

这些记载反映出A.东汉丝织业开始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B.丝织品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C.汉代是中国古代丝织业发展的顶峰时期D.汉代的丝织品花色品种繁多4.“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

”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A.夏商时期B.战国、秦汉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5.“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

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清末黄遵宪诗中提到的“大错”实际指的是A. 打击了出口商品生产,导致中国海外贸易停顿B. 镇压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阻碍了中国国家统一C. 禁止官民出海贸易,动摇了中国社会稳定性D. 妨碍开拓海外市场,中国与世隔绝而落伍6.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

这主要是由于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君主专制制度的没落C.商品经济的发展D.抑商政策的松动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12-1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40个小题(共6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满分100分。

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这种现象可以用来佐证A. 春秋时期出现铁犁B. 春秋时期出现牛耕C. 春秋时期出现铁犁牛耕D. 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2. 下图中的生产工具发明于A. 春秋B. 战国C. 西汉D. 唐朝3. 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A. 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 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 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D. 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4. 下列关于中国丝织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②唐代开始丝绸远销欧洲③中国被称为“丝国”④丝是元、明、清时期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 “配料调色细且精,塑形绘影艺超群;方知日用寻常品,曾费劳工无限心……瓷都跃进今方始,量质都须加倍成。

”该诗描写的是A. 长安B. 开封C. 北京D. 景德镇6. 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中超过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

这主要是因为A. 私营作坊技术水平高B. 官府资金投入不够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7. 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商业市镇兴起②纸币出现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商帮形成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8. 《都城纪胜》描写都城临安:“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致四鼓(四更)方静,而五鼓(五更)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

这表明在宋代A. 坊市界限明显B. 抑商政策松动C. 城市政治功能增强D. 商业活动不再由官府监管9. 下列作品能为研究宋朝经济生活提供史料的是A. 《清明上河图》B. 《天工开物》C. 《马可·波罗行纪》D. 《盛世滋生图》10.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航线示意图,其中开辟A航线的航海家是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11.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图所示农作物原产地在中国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曲辕犁,出现于A. 战国B. 西汉C. 唐朝D. 明朝3. 如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A. 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曹魏时期D. 隋唐时期4.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水利工程是A. 郑国渠B. 都江堰C. 白渠D. 芍陂5. 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②“相地而衰征”③“除井田,民得买卖(土地)” ④“初税亩”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我国开始以煤为冶铁的燃料,始于A. 商朝B. 汉朝C. 北宋D. 南宋7. 瓷器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至迟开始于A. 汉朝B. 唐朝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8.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A. 景德镇B. 佛山镇C. 唐山D. 苏州9. 棉布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A. 唐朝后期B. 宋末元初C. 元朝末年D. 明代后期10. 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11. 下列是某校举办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专题手抄报比赛中学生搜集的一组图片,他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手工技艺的发展B. 商品经济的繁荣C. 江南市镇的兴起D. 城市布局的变化12.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工商食官”②实行市坊制度③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④商帮形成A. ③④B. ②③C. ①②D. ①④13. 推行“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政策的时期有①商周②战国③西汉④明清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4.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5.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朝时中国出现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 [ 必修模块2 ] 本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50分)1.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A. 小麦B. 玉米C. 水稻D. 高粱2. 图1明代“耕耘图”揭示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A. 刀耕火种B. 自给自足C. 男耕女织D. 精耕细作3. “昼出耘田夜绩麻(“绩麻”意为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各当家。

”这句诗反映了A.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B. 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C. 家庭手工业艰难经营D.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4.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材料中涉及土地制度的变革是A. 废除井田制,实行均田制B. 井田制取代氏族公社所有制C. 由井田制变为土地私有制D. 从土地私有制向国有制发展5.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即“商”)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该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 农商并重B. 农本商末C. 重商主义D. 闭关锁国6. 图2所示古代农业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A. 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曹魏时期D. 唐朝时期7.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古代著名的“瓷都”是A. 景德镇B. 佛山镇C. 唐山D. 苏州8. 宋代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重大变化是A. 打破了交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B. 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C. 出现了大规模的长途贩运贸易D. 政府加强了对商业的监管9. 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A. 唐宋时期B. 元代时期C. 明清时期D. 晚清时期10. 清朝时期,由政府特许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十三行”设在图3中的A. ①B. ②C. ③D. ④11.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妨碍中国开拓海外市场②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④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2.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出现的新变化是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 近代工业开始出现C. 商业活动受到限制D. 农业仍占主导地位13.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2023北京东城区高一(下)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东城区高一(下)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北京东城高一(下)期末历史2023.7本试卷共14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有着重要影响。

某文明由于不定期的洪水泛滥导致灌溉农业发达,还出现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因没有天然屏障而战争频繁、政权动荡。

这个文明最有可能是A.西亚两河流域文明 B.北非埃及文明C.欧洲希腊文明D.南亚印度文明2.有学者认为:波斯帝国的征服(战争规模和征服区域)大大超过了它以前的帝国,而且在反映古代西亚、北非文明的成熟程度上要比它们深刻得多。

可以说明这一观点的有①地跨亚欧非三大洲②实行行省制度③较完善的税收系统④宣布君权神授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泰戈尔曾充满激情地讲一个故事:苏陀伽摩渴望在圣者乔达摩座下诵习圣典《吠陀》,因为传授和学习《吠陀》是婆罗门的专利,所以乔达摩问询他的种姓,苏陀伽摩向乔达摩坦白了他的首陀罗身世。

乔达摩的婆罗门学生一致骂他是“无耻的非亚利安贱种”,但乔达摩却感动地说:“孩子,你不是一个非婆罗门,你属于再生种姓里最高的种姓,你生于一个从不欺骗人的婆罗门家庭。

”据此判断泰戈尔A.批评种姓制度 B.有意美化婆罗门C.否认宗教差异D.维护了法律等级4.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作了如下整理,他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封君封臣制出现原因B.庄园与农奴制的盛行C.封建社会形成的因素D.基督教的统治的表现5.有学者指出:市民社会为了推动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保障市民自由身他、城市自治权利和正常工商业经营活动以及调整城市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以此接摆脱封建教俗贵族的横征暴敛和领主司法审判权的束缚。

该学若意在强调A.工商业发展是城市自治前提B.城市自治彻底摆脱了教俗贵族的束缚C.市民阶级是城市自治的主体D.法律规范是推动城市自治的重要力量日尔曼亲兵制——封君封臣制罗马大地产制——庄园经济日尔曼奴隶——农奴制基督教合法化——教权和宗教文化6.1086年,英王威廉一世在索尔兹伯里召开效忠宜誓,不仅要求自己的臣下服兵役,还要求臣下的附庸向他宣誓效忠,形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东城区(南片)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宋朝梅尧臣有一首《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文中所描绘的灌溉工具是A. 水磨B. 筒车C. 水排D. 翻车2. 春秋时期齐国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措施①表明“公田”为贵族占有②打破了井田制中“公田”与“私田”的界限③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④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3.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煤炼铁的国家之一,用煤做燃料冶铁最早出现在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4. 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的是A. 杭州B. 苏州C. 洛阳D. 松江5. “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磧(qì,沙漠),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朝诗人张籍的这首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 隋唐时期海上贸易的发达B. 丝绸之路开通后,丝和丝织品大量西运C. 长安城来自各地的商人来往不断,商业繁荣D. 唐宋时期“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6. 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A. 扬州B. 泉州C. 明州D. 广州7. 清朝统治者实行“抑商”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 巩固封建统治B. 限制工商业发展C. 防范抗清力量聚集D. 防范“外夷”入侵8.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9. 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A. 洋布外观漂亮B. 洋布广告充斥C. 洋布引领时尚D. 洋布价格低廉10.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11. 下图所示的广告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A. 洋务运动兴起B. 实业救国热潮C. 工人阶级诞生D. 近代企业出现12. 从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六百多家,新增资本一亿三千多万元,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社会条件是A. 欧洲各国对中国商品和资本输出减少B. 资产阶级维新派热心投资近代工业C.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 政府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13. 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的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该诗主要反映的社会现象包括①服饰改革②礼仪的革新③不缠足运动④婚姻风俗的变革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14.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A. 19世纪初B. 19世纪40年代C. 19世纪60年代D. 19世纪末15.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负责这条铁路设计和施工的是A. 李鸿章B. 张謇C. 詹天佑D. 范旭东16.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

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是A. 电报电信业B. 航海事业C. 航空事业D. 铁路运输17.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3年国家制定并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下列各项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①积累了重工业建设经验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④完成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8. 辽宁省被称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是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建设的工业基地。

下列“一五”计划成果出现在辽宁省的是A. 武汉长江大桥B. 克拉玛依油田C. 鞍山钢铁公司D. 宝成铁路19. 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的一幅宣传画,画中题诗:“藕产大跃进,一条四百斤。

抬回厨房里,供食八百人。

”这反映了当时A. 农业生产中的浮夸行为B.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C. 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D. 农业合作化的丰硕成果20.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这段话描述的是A.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B.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C.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D. 农村人民公社的建立21. 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主要侧重于A. 放权让利B. 承包经营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 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2. 1992年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是A. 建立深圳经济特区B. 开放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C. 建立海南经济特区D. 开发上海浦东23.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特区不同于内地之处在于A. 以扩大内需为目标B.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C.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D.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2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积极影响是①为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提供了契机②有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③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④使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5. 新航路的开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其中主要是指A.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 商品经济的发展C. 传播天主教D. 狂热地追求货币和黄金26. 新航路开辟中,到过印度洋的是①迪亚士船队②达·伽马船队③哥伦布船队④麦哲伦船队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27. 新航路开辟之初,率先在东方和新大陆进行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是A. 英国和法国B. 英国和意大利C. 葡萄牙和西班牙D. 荷兰和西班牙28. 17世纪初,拥有众多商船,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A. 荷兰B. 西班牙C. 法国D. 葡萄牙29.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C. 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D. 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30. 英国1836年铁路总里程1600多公里,到1855年达12960多公里。

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B.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 发电厂的广泛建立D. 城市人口迅速增长31.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使用机器的生产部门是A. 棉纺织业B. 冶金业C. 化学工业D. 汽车制造业32. 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

”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A. 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 工厂纪律严格C. 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 贫富差距缩小33.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

引发“历史性变革”的经济因素是A. 工业革命的扩展B. 世界市场的形成C.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D. 工人运动的发展34. 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

由此可见A. 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B. 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C. 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D. 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35.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以告失败。

”这里的“尝试”是指A. 十月革命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新经济政策D. 斯大林模式36. 1921年,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苏俄开始实施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政策D. 工业化政策37. 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A. 扩大企业自主权B. 计划经济与市场相结合C. 多种所有制并存D.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8.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 “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 “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 “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D. “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39.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B. 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 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D. 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40.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其突出特点是A. 通过谈判缓解社会矛盾B. 鼓励民众储蓄C. 加大市场调节经济作用D. 国家干预经济41. 20世纪70年代,虽然爆发了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发达国家仍保持社会稳定,其原因主要是A. 福利国家政策的实施B. 政府实施以工代赈C. 第三产业的日渐发达D. “新经济”的崛起42. 福利制度主要反映了A. 生产资料的国有化B. 股票分散化C. “经营者革命”D. 分配领域社会化趋势43. 勃列日涅夫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在于A. 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B. 改变苏联重工业基础薄弱的面貌C. 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争夺世界霸权D. 改善人民的生活44.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A. 承认市场调节作用B. 放弃对经济的计划指导C.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D. 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45.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也被称为“美金”,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其反应的基本特征是A.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黄金挂钩B. 美元与马克挂钩,马克与其他货币挂钩C. 美元与白银挂钩,各国货币与白银挂钩D. 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4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稳定国际汇率,对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的国际金融组织是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关贸总协定C.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D. 世界贸易组织47. 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A. 政治领域B. 经济领域C. 军事领域D. 文化领域48. 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

”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A. 矿业资源互补B. 人力资源共享C. 科学技术交流D. 消除贸易壁垒49. 比尔·盖茨创建和领导的微软公司在78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是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者,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

微软现象表明①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②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的协作程度不断提高③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主导权④实现了市场开放和非歧视性公平贸易的原则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50. 以下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我国许多城市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B. 外国饮食营养价值高C. 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D. 经济全球化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51. 丝绸、茶叶、瓷器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了解它们的发展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