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平)-老品管七大工具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旧7大工具

质量管理旧7大工具

1.检查表(Data collection form) 分层法(Stratification) 散布图(Scatter) 排列图(Pareto) 直方图(Histogram) 因果图(Cause-Effect diagram) 控制图(Control Chart) 1. 查检表(Check List)以简单的数据或容易了解的方式,作成图形或表格,只要记上检查记号,并加以统计整理,作为进一步分析或核对检查用,其目的在於『现状调查』。

2. 柏拉图(Pareto Diagram)根据所搜集之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或客户抱怨的种类、安全事故等,项目别加以分类,找出比率最大的项目或原因并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用以判断问题症结之所。

3. 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将这些要因加以整理,而成为有相互关系而且有条且有系统的图形。

其主要目的在阐明因果关系,亦称『因果图』,因其形状与鱼骨图相似故又常被称作『鱼骨图』。

4. 散布图(Scatter Diagram)把互相有关连的对应数据,在方格上以纵轴表示结果,以横轴表示原因,然后用点表示分布形态,根据分析的形态未研判对应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

5. 管制图(Control Chart)一种用於调查制造程序是否在稳定状态下,或者维持制造程序在稳定状态下所用的图。

管制纵轴表产品品质特性,以制程变化数据为分度;横轴代表产品的群体号码、制造曰期,依照时间顺序将点画在图上,再与管制界限比较,以判别产品品质是否安定的一种图形。

6. 直方图(Histogram)将搜集的数据特性值或结果值,在一定的范围横轴上加以区分成几个相等区间,将各区间内的测定值所出现的次数累积起来的面积用柱形画出的图形。

因此也叫柱形图。

7. 层别法(Stractification)针对部门别、人别、工作方法别、设备、地点等所搜集的数据,按照它们共同特徵加以分类、统计的一种分析方法品管七大手法七大手法: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一、检查表检查表就是将需要检查的内容或项目一一列出,然后定期或不定期的逐项检查,并将问题点记录下来的方法,有时叫做查检表或点检表。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4
帕累托图
概念:帕累托图是一种将问题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的图表,用于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制作方法:首先,收集质量问题的数据,然后按照问题发生的频率进行排序,最后将排序结果绘制成帕累托图
作用:通过帕累托图,可以找出导致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应用:帕累托图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领域,帮助识别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
演讲人
01.
老七种工具
02.
新七种工具
目录
老七种工具
1
因果图
因果图是一种用于分析问题的工具,通过分析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
1
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问题的关键因素,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2
因果图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项目管理等。
3
因果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关联图可以应用于质量管理、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等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关联图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关键因素,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联图的绘制步骤包括:确定问题、列出因素、绘制关联图、分析关联图、制定解决方案。
系统图
定义:系统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网络图
网络图是一种用于描述项目进度和资源分配的图形化工具。
网络图可以清晰地展示项目各个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依赖关系。
02
网络图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项目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网络图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项目,如软件开发、建筑工程、市场营销等。
04
谢谢

新老七种质量管理工具

新老七种质量管理工具

新老七种质量管理工具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新老七种质量管理工具老的七种工具1、检查表(Check Sheet):也有叫查检表、检查单……。

用于现场收集数据。

内容应当考虑满足以下用具的使用。

也可以作防错工具,提醒操作者应当如何做。

2、层别法(Stratification):将数据按照不同类别、层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的方法。

以便查出问题。

为此,利用检查表收集数据时就要设计好类别、层次。

3、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agram):也叫因果图、鱼刺图。

针对结果、现象问题分析可能的原因。

原因的原因……,一直分解到根本原因。

通常结合层别法,针对不同层别分别进行分析。

4、排列图(Pareto Diagram):也叫帕累图。

根据20:80规律,把各种原因根据某个统计数据从多到少、从大到小排列,确定关键的少数。

抓主要原因的主要方面。

根据这个原理也可以用来确定其他的分析工作,确定主要因素。

5、散布图(Scatter Diagram):采用层别法做分析时,如果发现A和B两个因素可能相关,可加以利用,譬如,只要控制A也就控制B了。

散布图两个坐标分别代表两个因素,把数据点上,很容易发现是否相关,如何相关的。

6、控制图(Control Chart):也叫管制图。

用来分析过程是否稳定。

稳定后用来控制过程是否发生特殊原因,也可以和前面各种工具结合用来验证改进过程的效果。

7、直方图(Histogram):用来检查数据的分布状态,判别是否正常。

常常结合控制图使用。

新的七种工具1、亲和图(Affiliate Chart):也叫KJ法。

把大量的意见、资料、事实、构思、方案等利用这中方法,根据相近性,把相同、相近的归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认识。

2、系统图(System Chart):把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措施、手段根据系统展开,绘制成图形,从中发现最佳的措施、方法。

主要把目标分解成措施,把措施当成下层次的目标,再确定措施,如此下去。

质量管理老七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质量管理老七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铆错
1
81
98.78%
铆裂
1
82
100%
合计
82
82
注意事项:当一种产品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 合格时,事先必须规定如何记录。
中、重卡第六横梁件铆接铆钉质量缺陷调查表
例二:
不合格位置调查表
#2022
机翼划伤位置记录表
单位:×车间×工段
日期: 年 月 日
操作者:× × ×
排 列 图
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而采用的一种简单的图 示技术。 排列图是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 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
定义: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
按重要性顺序显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 个质量问题的作用。 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作用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2022
第七步,在横轴上按频数大小画出矩形,矩形的高度代表
各不合格项频数的大小。
第八步,在每个直方柱右侧上方,标上累计值(累计频数和
累计频率百分数),描点,用实线连接,画累计频数折线(帕累
托曲线)。
第九步,在图上记入有关必要事项,如排列图名称、数
据、单位、作图人姓名以及采集数据的时间、主题、数据合计
序号
缺陷
频率
累计频数
频率×100
累击频率×100
1 2 3 4 5 6 7
精磨外圆 精切环槽 精镗销孔 垂直摆差 斜 油 孔 磨 偏 差 其 它
229 136 56 42 15 14 8
229 365 421 463 478 492 500
45.8 27.2 11.2 8.4 3.0 2.8 1.6
注意事项:
数据的性质分类要明确; 从品质(不良率/缺陷数)、效率(工时)、成本 (各项费用)等项目的日报、周报、月报中发现问题 同一问题有很多项目在一起应层别; 层别所得资料要能与对策相连接。

品质管理新老七种工具与应用

品质管理新老七种工具与应用

品质管理新老七种工具与应用品质管理是现代企业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企业需要使用一系列工具和方法来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在品质管理领域,有一组传统的七种工具,也有一组新兴的工具,它们作为品质管理的支撑,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分析和改进方法。

本文将介绍品质管理的新老七种工具及其应用。

一、老七种工具1.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将工作流程可视化的工具,通过绘制工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帮助人们直观地理解和调整工作流程。

它可以揭示潜在的瓶颈和浪费,帮助企业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2. 直方图:直方图是一种以矩形条形表示数据分布的工具,用于展示和分析一个过程或产品的变异情况。

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找到异常值,并进行合理的统计和比较。

3.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来监测过程稳定性和变异情况的工具,通过绘制过程数据的变化趋势和控制限,可以快速发现过程中的特殊因素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

4. 散点图:散点图是一种以坐标轴上的点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的图表,用于探索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它可以帮助企业找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因果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5. 流程量图:流程量图是一种以时间序列显示过程数据的工具,用于跟踪和分析过程的性能和变化趋势。

它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并解决过程中的缺陷和问题,并监控过程改进的效果。

6. 质量检查表:质量检查表是一种用来记录产品或服务质量特征是否符合标准的工具,通过收集和汇总产品或服务的检查数据,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7. 脑力激荡:脑力激荡是一种通过团队合作和创意思维来解决问题和改进过程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企业开展头脑风暴和创新活动,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企业带来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二、新兴工具1. 六西格玛:六西格玛是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方法,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找出导致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通过改进和控制过程来最大程度地减少变异和缺陷。

质量管理的旧七种工具是什么

质量管理的旧七种工具是什么

质量管理的旧七种工具是什么?质量管理的旧七种工具是:1、分层法分层法又叫分类法,是整理质量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它是把所收集起来的数据按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将性质相同、生产条件相同的数据归为一组,使之系统化,便于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具体因素。

2、排列图排列图也叫巴雷特图、主次因素分析图和ABC法。

它是用来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

它一般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长方形和一条折线组成。

左边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如件数、金额、时间等);右边的纵坐标表示频率;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频数大小自左至右排列;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因素频数的大小;折线由表示各因素的累计频率的点连接而成。

3、因果图因果图是整理和分析影响产品(工程、工作)质量的各因素(原因)之间的关系,即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工作图。

它又称因果分析图、树枝图或鱼刺图。

4、直方图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和质量散布图。

它是将数据按大小顺序分成若干间隔相等的组,以组距为底边,以落入各组的频数为高所构成的矩形图。

直方图是用来整理质量数据,从中找出规律,用以判断和预测生产过程中质量好坏的一种常用工具。

5、管理图管理图,又称控制图。

它是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带有管理界限的图。

它有分析用管理图和控制用管理图两类。

前者专用于分析和判断工序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并且用来分析产生异常波的原因;后者专用于控制工序的质量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工艺过程的失调现象。

6、散布图散布图,又称相关图。

它是在处理计量数据时,分析、判断、研究两个相对应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并明确相关程度的一种方法。

7、调查表调查表,又称检查表、统计分析表,它是为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用来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的原因分析。

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设计多种多样的调查表。

下面是三个励志小故事,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你可以哭泣,但不要忘了奔跑2012年,我背着大包小包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开启了北漂生涯。

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老七种工具一、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指的是什么?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是对应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而言的,又叫做QC其中工具,包括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表、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直方图、散布图和控制图七种,其中工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

目的是服务质量管理。

二、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是利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初步原因分析并形成表格以供直接阅读的一种工具,其格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来自行制定,有利于对质量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查找规律。

2、数据分层表:数据分层法是统计分析表的延伸,就是将性质相同的,条件相同条件下收集的质量数据归纳比较。

例如统计分析表如果具体到每个车间工段的话,数据分层表可以具体到其班组和生产材料及影响因素,检查者的素质能力等。

可以按检查手段,按使用条件、和时效等进行分层,进行质量深入分析。

3、排列图。

排列图是在统计分析基础上,对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逐层分析后,通过直观手段呈现质量影响主要因素或者高频因素的一种质量管理图形,又叫柏拉图,图形的左侧纵坐标是影响频数,右侧纵坐标是影响频率,坐标趋势线是累积频数,横坐标是影响因素从大到小的排列组合4、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又叫鱼骨图,是一种以原因作为因素,以结果为质量问题特征的关系图。

用箭头对应来代表。

因果分析图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法来集思广益,调动员工发现质量问题并查找原因的积极性。

5、直方图。

直方图与排列图的作用类似,但是形式不一样。

主要是反映质量问题和管理效果总体分布的一种工具。

通过直方图可以较为直观的看出质量的特征的分布,有利于质量管理的高效准确开展。

6、散布图。

散布图的作用是通过若干数据的对应关系,使得特征和原因分布在一定平面区间内,作为查找质量特征发生原因或者条件的一种借鉴工具。

有利于判断质量问题以及客观条件和发生原因等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7、控制图。

控制图分为供分析的控制图和供管理用的控制图。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PPT课件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PPT课件
20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例:灯泡的质量,抽8个样品做寿命试验
寿命范围(小时)
样品数
累计样品数
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1
1
4
5
8
13
9
22
16
38
18
56
13
69
6
75
21
个体数 20
直方图
10
17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分层法示例
某空调维修部,帮助客户安装后经常发生制冷液泄漏。通 过现场调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管子装接时, 操作人员不同(有甲、乙、丙三个维修人员按各自不同技 术水平操作);二是管子和接头的生产厂家不同(有A、B 两家工厂提供配件)。于是收集数据作分层法分析(见表 一、表二),试说明表一、表二的分层类别,并分析应如 何防止渗漏?
准确度高 精确度高
过程波动小 过程波动大
规范
24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25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26
第一章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七、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
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管理量特性值( 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轴代表 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内 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为UCL)和下
6月 合计 223 1746
冷隔 240 256 283 272 245 241 1537
小砂眼 151 165 178 168 144 107 913

质量管理 新旧 七种工具简介

质量管理 新旧 七种工具简介
亲和图用于归纳、整理由“头脑风暴”法产生的观点、想法等语言资料,按它们之间的亲近关系加以归类、汇总的一种图示方法。
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它是将各个项目从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一种工具。
树图也叫系统图,它可以系统地将某一主题分解成许多组成要素,以显示主题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关系。
质量管理(新旧)七种工具简述
(旧)质量管理七工具
据信息的常用工具,它能够直观地显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关联图用于将关系纷繁复杂的因素按原因-结果或目的-手段等目的有逻辑地连接起来的一种图形方法。
流程图是将一个过程的步骤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一种图示工具。它既可以用来描述现有过程,亦可用来设计一个新过程。
头脑风暴法也称集思广益法,它是采用会议的方式,引导每个人广开言路、激发灵感,畅所欲言地发表独立见解的一种集体创造思维的方法。
控制图用来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并可度量、诊断和改进过程状态。
水平对比法是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有助于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它是一项有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统计分析表等,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矩阵图是以矩阵的形式分析因素间相互关系及其强弱的图形。它由对应事项、事项中的具体元素和对应元素交点处表示相关关系的符号构成。
因果图又叫鱼刺图,用来罗列问题的原因,并将众多的原因分类、分层的图形。
雷达图用于描绘现有状况与目标之间差距的大小程度。
散布图是用来发现和显示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类型和程度,或确认其预期关系的一种示图工具。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解析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解析

质量管理新老七种工具解析质量管理的办法、技术和工具进行了整理,主要包括:传统的检查、测试、统计抽样和6σ。

另外,业界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将因果图、流程图、直方图、检查表、散点图、排列图和控制图称为“老七种工具”,而将相互关系图、亲和图、树状图、矩阵图、优先矩阵图、过程决策程序图和活动网络图称为“新七种工具”。

传统工具:1 检查指对工作产品进行检视来判断是否符合预期标准。

检查的结果含有度量值,检查常常也叫做评审、审计、走查。

检查的目的是检测和识别软件产品异常。

一次检查通常针对产品的一个相对小的部分。

发现的任何异常都要记录到文档中,并提交。

2 测试是用来确认一个项目的品质或性能是否符合需求说明书所提出的一些要求。

示例:在项目质量监控过程中,在完成每个模块编码工作之后就要做的必要测试,称为单元测试。

3 统计抽样从感兴趣的群体中选取一部分进行检查统计抽样(适当的抽样调查可降低质量控制成本)、趋势分析、缺陷修复审查等。

4 6σ采用以顾客为中心的评测方法,驱动组织内各个层次开展持续改进,包括:单位产品缺陷(DPU);每百万次运作所存在的缺陷(DPMO);组建项目团队,提供积极培训;注重支持团队活动的倡导者;培训具有高素质的过程改进专家;确保在持续改进过程初期确定合理的测评标准;委派有资历的过程专家指导项目团队工作。

6σ管理(每一百万个机会里面有3.4个瑕疵)老七种工具:1 因果图(鱼刺图)定义:石川图、鱼骨图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脑力激荡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

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以下称鱼骨图),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

又叫因果分析图、鱼刺图或石川图;该图的“鱼头”代表质量问题,每个“鱼刺”代表了一个可能的差错原因或检验点。

因果图(又叫因果分析图、石川图或鱼刺图)直观地反映了影响项目的各种潜在原因或结果及其构成因素同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新旧7钟质量工具

新旧7钟质量工具

质量控制新旧7种工具2009-03-10 16:33:46|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质量控制新旧7种工具,也称品管新旧七大手法(新旧QC 7工具),是常用的管理方法。

其中,(旧)QC 7工具包括直方图、柏拉图、散点图、分层法、控制图、因果图、检查表。

(新)QC 7工具包括关系图法、亲和图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 法、箭形图法。

(旧)QC 7工具:壹、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 直方图又称柱状图、质量分布图。

直方图法的涵义在质量管理中,如何预测并监控产品质量状况?如何对质量波动进行分析?直方图就是一目了然地把这些问题图表化处理的工具。

它通过对收集到的貌似无序的数据进行处理,来反映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判断和预测产品质量及不合格率。

直方图又称质量分布图,是一种几何形图表,它是根据从生产过程中收集来的质量数据分布情况,画成以组距为底边、以频数为高度的一系列连接起来的直方型矩形图,如图所示。

作直方图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图的形状,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预测生产过程的质量。

具体来说,作直方图的目的有:①判断一批已加工完毕的产品;②验证工序的稳定性;③为计算工序能力搜集有关数据。

直方图将数据根据差异进行分类,特点是明察秋毫地掌握差异。

直方图的绘制方法①集中和记录数据,求出其最大值和最小值。

数据的数量应在100个以上,在数量不多的情况下,至少也应在50个以上。

②将数据分成若干组,并做好记号。

分组的数量在6-20之间较为适宜。

③计算组距的宽度。

用组数去除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求出组距的宽度。

④计算各组的界限位。

各组的界限位可以从第一组开始依次计算,第一组的下界为最小值减去组距的一半,第一组的上界为其下界值加上组距。

第二组的下界限位为第一组的上界限值,第二组的下界限值加上组距,就是第二组的上界限位,依此类推。

⑤统计各组数据出现频数,作频数分布表。

⑥作直方图。

以组距为底长,以频数为高,作各组的矩形图。

QC七工具

QC七工具

工艺废品
直接废品
芯松
辐松
辋孔
检查表
层别法
散布图
因果图
排列图
直方图
控制图
一、起源
因果图最先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提出来的, 故又叫石川图,同时因其形状,又叫鱼刺图、 鱼骨图、树枝图。还有一个名称叫特性要因 图。
检查表
层别法
散布图
因果图
排列图
直方图
控制图
二、用途
排列图只是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问题,但要解决 这些问题,首先要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到,因 果分析图就是能系统地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问题原 因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用以找出造成某问题可能原因的图表。 一个质量问题的发生往往不是单纯一种或几种原 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果图 就是用来根据结果寻找原因的一种QC手法。
检查表
层别法
散布图
因果图 层别法 排列图
直方图
控制图
1、按不同的时间分层 如:不同的日期、不同的班次等。 2、按操作人员分层
如:男工、女工、新工人、老工人、不同的工龄等。
3、按操作方法分层 如:不同的工艺方法、不同的作业环境条件等。
检查表
层别法
散布图
因果图
排列图
直方图
控制图
4、按原材料分层
如:不同的供料单位、不同的材料成分等。
新七种工具
感性面 大量的语言资料 问题发生前计划、构想
旧QC七工具

QC七大手法之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1.) 检查表、散布图 根据事实、数据发言。 2.)层别法 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之来龙 去脉、考虑适当分层。 3.)直方图、控制图 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 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 4.)要因图 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 特性。 5.)柏拉图 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事先从影响较大 的2~3向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

QC新7大工具

QC新7大工具

選擇
標準
方案A
百分比重
排名
重要性得分
方案B
百分比重
排名
重要性得分
顧客接受度 (最重要)
(0.4) 4 1.6
(0.3) 3 0.9
成本
(0.3) 3 0.9
(0.4) 4 1.6
可靠度
(0.2) 3 0.6
(0.1) 1 0.1
強度
重要性
(最不重要) 總分
選擇 排名
(0.1) 1 0.1
0.4+0.3+0.2+0.1=1
關聯圖 60年代由日本慶應大學千住鎭雄教授開發出來的手法
1 將所有有關係的原因全部列出,用自由發言的方式討論出
其因果關係,並以箭頭連結,進一步整理出重要原因,然 後掌握問題核心,提出解決對策的方法
2 用於發現原因間或手段間有糾纏不清複雜的關係時,可準 確地掌握重點項目,以明確各原因之間的相互關聯
明確因果關係,探索真因所在
圖示
FIGURE 10-24
顧客不知 所需為何
根本原因
缺乏溝通
行銷預測 難以將工作
不正確
分階段進行
主要議題
需求定義 不足
太多選擇
許多同步 進行工作
與錯過送貨 日期相關的 的議為何?
人手過多
職員不足 時常更 新工作
--單向型關聯圖--
關聯圖(Interrelationship Digraph)
--中央集中型--
3.2
1
(0.2) 2 0.4
1.6+0.9+0.6+0.1
=3.2
3.0
2
方案C
百分比重
(0.2

第4讲2-老品管七大工具

第4讲2-老品管七大工具

结果
作进一步研究,如收
(质量问题)
集资料、论证、试验、 采取措施与控制等。
原因类别1 原因类别4
17
QScR
作因果图的注意事项……
●必须开“诸葛亮”会,充分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把每个人的意见都记录下来;
●确定要分析的主要质量问题时,不能笼统、不具体。不能 在一张因果图上分析多个质量问题,“一问题一因果”。
2
3.1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QScR
我们经常碰到的数据:职工人数、工资总额、产量、尺 寸、重量、硬度、纯度、强度、压力、温度、时间、耗 电量、用水量、单位面积缺陷数、机器台数、不合格品 数、容积、重量… …
(1)计量数据: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可以用测量工 具具体测出小数点以后数值的数据。如:……
(2)计数数据: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即使用测量工 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后数值的数据。如,……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Worksheet)、
核对表、统计分析表。用来系统的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 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在QC活动、质量分析、质量改进中广泛应用。 ——应用步骤:
① 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② 究竟需要哪些资料? ③ 确定分析方法及负责人; ④ 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
8
不良项目调查用检查表
QScR
制品名 工程 检查总数 不良项目种类 表面伤痕 变形 涂装脱落 尺寸不良 其它 合计
C2730 最终检查
检查日期 检查者名
C2420
批量代号
检查结果
//…
/…
/…
/…
//…
2006.10.1 黎明 5.9 A

新旧质量管理七大工具(ppt 233页)

新旧质量管理七大工具(ppt 233页)

2.有多少质量特性,就要绘制多少张因果 图。比如,同一批产品的长度和重量都存 在问题,必须用两张因果图分别分析长度 波动的原因和重量波动的原因。
若许多因素只用一张因果图来分析,势必 使因果图大而复杂,无法管理,问题解决 起来也很困难,无法对症下药。
3.如果分析出的原因不能采取措施,说明 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要想改进有效果, 原因必须要细分,直至能采取措施为止。
质量管理工具
1. 老七种质量管理工具 2. 新七种质量管理工具 3. 其他质量管理工具
一. 老七种质量管理工具
1.1 因果图 1.2 流程图 1.3 散布图 1.4 直方图 1.5 排列图 1.6 检查表 1.7 控制图
1.1 因果图
1.1.1 因果图的概念 1.1.局限性
数组区间分界点 6.22 6.25 6.28 6.31 6.34 6.37 6.40
数组区间分界点 6.43 6.46 6.49 6.52 6.55 6.58
6. 统计频数(人工计数)
数组区间 分界点
频数
数组区间 分界点
频数
6.22
0 6.43 27
6.25
0 6.46 13
6.28
1 6.49
7
制作方法: 1、在X-Y坐标系上直接描点 2、利用Excel的[插入]/[图表]/[XY散 点图]自动生成。 来自 ....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建议: Excel是一个储量大量数据的简便、 高效、经济的工具。
60.0
55.0
50.0
45.0
40.0
0.10
0.15
0.20
1.3.3 相关系数
标准型(对称型)
数据的平均值与最大 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 相同或接近,平均值 附近的数据的频数最 多,频数在中间值向 两边缓慢下降,以平 均值左右对称。这种 形状也是最常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ScR
制品名 工程 检查总数 不良项目种类 表面伤痕 变形 涂装脱落 尺寸不良 其它 合计
C2730 最终检查
检查日期 检查者名
C2420
批量代号
检查结果
//…
/…
/…
/…
//…
2006.10.1 黎明 5.9 A
小计 32 11 27 4 11 85
9
(2)缺陷位置调查表——产品或零件存在气孔、 QScR
①按操作者分层;表1。 ②按汽缸垫生产厂家分层。见表2。
操作者 王
表1
漏油 6
按操作者分层
不漏油 13
漏油率(%) 32

3
9
25
张 合计
供应厂家 一
10 19
表2
漏油 9
9 31
按供应方分层
不漏油 14
53 38
漏油率(%) 39
(1.调查表、2.分层法、3.因果图)
(二)数字资料工具
(4. ABC分析图/排列图/Pareto分析图、
5.散点图、 6.直方图、7.控制图)。
2
3.1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QScR
我们经常碰到的数据:职工人数、工资总额、产量、尺 寸、重量、硬度、纯度、强度、压力、温度、时间、耗 电量、用水量、单位面积缺陷数、机器台数、不合格品 数、容积、重量… …
质量改进老七种工具
调查表(Data collection form) 分层Stratification) 因果图(Cause-Effect diagram) 排列图(Pareto) 散点图(Scatter)
直方图(Histogram) 控制图(Control Chart)
1
质量改进老七种工具
(一)非数字资料工具
(1)计量数据: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可以用测量工 具具体测出小数点以后数值的数据。如:……
(2)计数数据: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即使用测量工 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后数值的数据。如,……
3
QScR
●一个百分比数字,究竟属于哪一类?
——关键是看计算该百分比结果的分子而定。 如, 电动机不合格品率: 12台/ 1000台=1.2%,该数据就是个计数数据。
13
举例: 气缸体毛坯完成金切后发现的不合 QScR 格项按其不同供应商进行分层。
•供应商
•缺陷数 •缺陷率
哈尔滨××
6
6%
成都
2
2%
四平××铸造厂 12
12%
昆山
9
9%
14
一个分层法的应用实例
例1 某装配厂的汽缸与气缸盖之间经常发生漏油,经过调查50套产品后发现, 一是由于三个操作者在涂粘结剂时,操作方法不同;二是所使用的汽缸垫是 由两个制造厂家提供的。在用分层法分析漏油原因时采用:
疵点、碰伤、脏污等外观质量缺陷。
车型 工期
调查目的 车身喷漆缺陷
检查处 检查者
调查台数
车身
** * 年* 月* 日
2139 台
图例:色斑 流漆
颜色不均匀
10
(3)矩阵调查表——属于多因素调查表,要求把
产生问题的对应因素分别排列成行和列,在其交叉点上 QScR 标出调查到的各种缺陷和问题以及数量。
2
1
3
1
2
3
3
18
21
17
1
18
23
22
45
若只对工人,不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层:两工人的废品率相差无几, 找不出重点。若只对不合格原因,不对工人进行分层:则会得到主 要因素为锥度不合格、碰伤两原因。对工人及不合格原因分层后: 甲工人主要因素为碰伤;乙工人主要因素为锥度不合格。
8
不良项目调查用检查表
合格项目频数和不合格品率,以便用于排列图等分析研究。 QScR
序号
项目
A
插头槽径大
B
插头虚焊
C
插头焊化
D
插头内有焊锡
E
绝缘不良
F
芯线未露
G
其他原因
调 查 者: 吴 * * 地 点: * * 公 司 插 头 焊 接 小 组
频数 3367 521 382 201 156 120 123
日期
累计
3367 3888 4270 4471 4627 4747 4870
① 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 ② 究竟需要哪些资料? ③ 确定分析方法及负责人; ④ 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
(一般应包括调查者、调查时间、地点、方式等) ⑤对收集的部分资料进行预先检查,目的是审查表格设计的合理性; ⑥ 如必要,应评审和修改调查表格式。
6
(1)不合格项目调查表——主要用来调查生产现场不
累计% 69.14 79.84 87.69 91.82 95.02 97.48 100.00
年月日
7
在磨床上加工某零件外圆,由甲乙两工人操作各磨100个零件,
QScR
共产生废品45件,试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
举例
表面粗糙度度不合格 圆柱度超出规范 锥度不合格 碰伤 小计

乙 合计
100 100 200
○●△
缺陷符号:○ 气 孔 ● 疵 点 × 变 形 △ 成 形 □ 其 他
11
3.2.2 分层法(stratification) QScR
——分层法又叫层别法、分组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收集到的大量 有关某一特定问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
分层的一般标志: ●人员——按年龄、工级、性别分层; ●机器——按设备类型、新旧程度、不同的生产线和工夹
具类型; ●材料——按产地、批号、制造厂、规格等分层; ●方法——工艺要求、操作参数及方法、生产速度分层; ●环境——按照明度、清洁度、温度、湿度等进行; ●测量——测量设备、方法、人员、测量取样方法等; ●时间——按不同的版次、日期等分层; ●其他——按地区、使用条件、缺陷部位、缺陷内容等。
12
例如:造成不合格品的2种原因混合在一起,QScR 我们无法分辨究竟哪QScR
3.2.1 调查表 3.2.2 分层法 3.2.3 因果图
5
3.2.1调查表(data-collection form)
——调查表又叫检查表(Worksheet)、
核对表、统计分析表。用来系统的收集资料和积累数据, 确认事实并对数据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统计图表。 ——在QC活动、质量分析、质量改进中广泛应用。 ——应用步骤:
塑料注射机生产的塑料制品外观质量调查表
机器
2月5日 2月6日 2月7日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2月8日 上午 下午
1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