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汉语专题第一章综合练习 (1)

汉语专题第一章综合练习 (1)

汉语专题(1)第一章综合练习(2003年04月09日)汉语专题(1)第一章综合练习一、解释下列名词(能举例的概念要求举例说明)1.京国之争:指1920年爆发的一场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

1913年读音统一会审定的国音原则是“京音为主,兼顾南北”,致使许多字音难教、难学,有人就主张抛弃国音,以京音为标准音。

京国之争使人们认识到,统一全国的标准语,应该是自然语言之一种,中国语言的心应建立在京语身上。

2.通用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即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韵基:韵母中除去韵头的部分。

4.蓝青官话:官话作为我们民族内部长期交往而自然形成的通用语言,不可能有明确、固定的标准。

各地民众为了交流,尽可能地让自己的乡音向北方话、北京话靠拢,于是形成了不纯粹、不标准的官话,被称为监青官话,蓝青,不纯的意思。

5.逆同化:自然话语中不同的音协同发音时,前面的音受后面音的影响而变得与后面的音在发音特点相同或相似。

二、填空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在2000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词会议通过,并于_2001年1月1日__起实施。

2.当前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推广普通话。

3.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通用语言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_。

4.我国20世纪的三大语文运动是指_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_和白话文运动。

5.卢戆章的_一目了然初阶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拼写方言的拉丁化拼音方案。

6.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其中字母_V记录普通话语音不使用,字母_Y__和__W__就其对音节的分界而言,主要用作隔音符号。

7.汉语拼音方案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调号及标音规则和隔音符号构成。

8.汉语拼音方案声调表示方法采用的是_符号_标调法。

9.在注音时可以省略韵腹的韵母是uen iou uei。

10.普通话语音系统中,s和z 是唯一一对清浊相配的辅音。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综合练习-有机物的组成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有机化学基础专题1综合练习-有机物的组成

专题一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机物就是从有机体分离出来有生命活性的化合物B .有机物都是共价化合物C .有机物不一定都不溶于水D .有机物不具备无机物的性质2.下列关于著名化学家的名字、国籍及主要贡献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科学家 国籍 主要贡献A 贝采利乌斯 瑞典 首先提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概念B 维勒 德国 首次人工合成了有机物——尿素C 李比希 法国 创立了有机物的定量分析方法D门捷列夫俄国发现元素周期律3.下列关于有机化学发展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A .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合成尿素,使人们摒弃“生命力论”思想B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发现尿素,使有机化学迅速发展C .1965年中国合成的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D .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和利用是在有机化学形成之后开始的4.瑞典皇家科学院曾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水通道细胞膜(疏水性跨膜多肽类物质)研究方面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两位美国科学家。

右图显示水分子通过膜通道的中部时水分子发生旋转,从而破坏了水分子因氢键形成的网状结构,阻止了质子利用氢键网格跳跃前行的可能。

下列关于水通道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分子和离子都能自由通过水通道膜 B .膜通道是一种特殊结构的蛋白质C .上述题干中的“质子”是指H +D .水通道膜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5.靛青是一种染料,利用元素分析仪分析其样品,发现它只含碳、氢、氧、氮四种元素,四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碳为73.3%、氢为3.8%、氮为10.7%、氧为12.2%。

则靛青的最简式为( ) A .C 8H 5NO B .C 2H 2NO C .C 4H 6NO D .C 7H 8NO6.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一语言文字的运用-图文转换类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一语言文字的运用-图文转换类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专题一语言文字的运用图文转换类1.(2020浙江,6)阅读下面宣传抗疫防疫的图片,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分)图1图2(摘编自《文汇报》) (1)为图1或图2拟标题。

不得照抄图片中的原文,不超过10个字。

(2分)选择图(),标题:(2)分别简要评价图1、图2的创意。

(4分)图1:(2分)图2:(2分)答案(1)(示例1)1凝聚力量,抗击疫情(示例2)2新门神(2)图1:由多个小心形组成大心形,戴着外形像船头的口罩,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点明主题。

简洁凝练,号召有力。

图2:借用传统民俗的门神年画,名字替换为“霍去病”“辛弃疾”,表达人们去病、弃疾的愿望。

翻新传统,巧妙贴切。

解析(1)为图片拟标题时要紧紧围绕图片主题,可直接“亮剑”,也可含蓄委婉。

图1只要写出与图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意思相近的词语,表达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决心与信心即可。

图2是两张年画,画了两个新门神——霍去病、辛弃疾,故图2可拟为“新门神”“新年画”。

(2)评价图片创意时,可结合构图要素来分析。

图1:整体看是个心形,由无数小心形组成,中间是个形似船头的口罩,恰好对应“万众一心”的“心”与“同舟共济”的“舟”,鼓舞人心。

图2:年画上人名中“去病”“弃疾”两个词语引人注目,表达了祛除疾病之意,令人耳目一新,也完全符合2020年公众的心愿。

2.(2019江苏,4)阅读下图,对VR(即“虚拟现实”)技术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VR的未来方向A.VR技术能提供三个维度的体验: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

B.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快,而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慢。

C.VR技术的未来方向是知觉体验、行为体验和精神体验的均衡发展。

D.期许的VR体验将极大提高行为体验的自由度和精神体验的满意度。

答案B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阅读图表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

B项,结合图表可知,应是“现有的VR技术在精神体验上发展较慢,在知觉体验上发展较快”。

八年级上册物理 专题练习一——运动 图像与速度计算(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 专题练习一——运动 图像与速度计算(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专题训练一——运动图像及速度计算专题概述1.运动的图象可以形象地描述出物体运动的位置和速度的变化情况。

解题时要注意:弄清纵、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析图象的起点、交点的含义,根据相关信息解题。

2.速度的计算要注意:找准对应速度、路程和时间,熟悉各种类型行程问题,仔细挖掘其中隐含的等量关系。

分类训练类型1 运动的图象(一)s-t图象1.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该物体在0~5s内的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物体在5s内运动的路程为2mB.物体在3~5s内通过的路程是0~1s内通过路程的2倍C.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m/sD.物体在1~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题图) (第2题图)2.如图为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运动的s-t图象,v甲:v乙= ,1 min之后,运动最快的物体将比最慢的物体多运动 m的路程。

3.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车的速度,甲车的速度为 m/s。

当t=40 s 时,甲、乙两车相距 m.(二)v-t图象4.如图是某汽车通过某一平直公路时记录的v-t图象,甲、乙、丙、丁四个过程中,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B.乙C.丙D.丁(第4题图) (第5题图)5.(四川泸州)甲、乙两位同学在同一考点参加800m体考,t=0时同时起跑,t4时刻同时到达终点,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甲、乙两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t1~t2时间内,甲、乙两同学保持相对静止C.0~t3时间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同学通过的路程D.刚到达终点时,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6.如图甲所示,小满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

(1)物体在0~1s时处于状态。

(2)物体在第2s的速度是 m/s.(3)物体在4~6s内通过的路程是 m.类型2 速度的综合计算(一)追及和相遇问题7.小明家距学校2km,小明以10km/h的速度骑自行车上学,出发5min 后小明的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了,于是立即以30km/h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电动车去追小明,问:(1)小明上学需要几分钟?(2)小明的父亲能否在小明上学途中追上小明?如果能,追上时距学校多远?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培优专题综合练习题(一)(含答案)-

培优专题综合练习题(一)(含答案)-

培优专题综合练习题(一)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立方体,如果把它展开,能够是下列图形中的()2.将图中的硬纸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做成一个正方体,•则这个正方体的2号面的对面是()号面A.3 B.4 C.5 D.63.对图中最左面的一些几何体,从正面看,图A、B、C、D中准确的是()4.若a、b、c、d为互不相等的整数,abcd=25,那么a+b+c+d等于() A.-8 B.0 C.12 D.285.使用计算器计算-24÷(-4)×(12)2-12×(-15+24)3,准确的是()A.-10 B.10 C.-11 D.116.计算:34°45′÷5+47°42′37″×2准确的是()A.101°22′14″ B.102°22′14″B.102°23′14″ D.102°24′14″7.若(x2+nx+3)(x2-3x+m)的展开式中不含x2和x3项,则m-3n的值为()A.-3 B.3 C.15 D.-158.若一个整数为两位数,等于其数字和的k倍,现互换其数字的位置,则此新数为其数字和的()A.(k-1)倍 B.(9-k)倍 C.(10-k)倍 D.(11-k)倍二、填空题1.计算:4×(32+1)(34+1)(38+1)(316+1)(332+1)=__________.2.已知2a2-3a-5=0,则4a4-12a3+9a2-10的值为___________.3.已知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等于这个角的5倍加上10°,则这个角等于_______.4.线段AB=1996cm,P、Q为线段AB上两点,线段AQ=1200cm,线段BP=1050cm,•则线段PQ=________cm.三、解答题1.计算:1+12+1+12+13+23+1+23+13+14+12+34+1+34+12+14+…+120+110+320+…+1920+1+1920+…+120.2.一个正整数N的各位数字不全相等,如果将N的各位数字重新排列,必可得到一个最大数一个最小数,若最大数与最小数的差正好等于原来的数N,则称N为“新生数”,试求所有的三位“新生数”.3.如图综-4有3个面积都是k的圆放在桌面上,桌面被圆覆盖的面积是2k+2,•并且重叠的两块是等面积的,直线L过两圆心A、B,如果直线L下方被圆覆盖的面积是9,试求k的值.答案:一、1.D 2.C 3.D 4.B提示:∵a、b、c、d是互不相等的整数且abcd=25,∴abcd=25=(-1)×1×(-5)×5.5.C 6.B 7.A提示:含x2项是mx2+3x2-3n x2=(m+3-3n)x2,含x3项是-3x3+nx3=(n-3)x3.∵展开式中不含x2项和x3项,∴30330nm n-=⎧⎨-+=⎩解得63mn=⎧⎨=⎩∴m-3n=6-3×3=-3.提示:设两位数字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分别为a、b,则10a+b=k(a+b)①现互换其数字的位置后所得新数为其数字和x倍,则10b+a=x(b+a)②①+②得11(a+b)=(k+x)(a+b),∴11=k+x,即x=11-k.二、1.12×363-12.提示:设原式=M则2M=2×4×(32+1)(34+1)(38+1)(316+1)(332+1) =(3-1)(3+1)(32+1)…(332+1)=(32-1)(32+1)…(332+1)…=(332-1)(332+1)=364-1.∴M=(364-1)×12=12×364-12.2.15.提示:∵2a2-3a-5=0,∴2a2-3a=5.∴4a4-12a3+9a2-10=4a4-6a3-6a3+9a2-10=2a2(2a2-3a)-3a(2a2-3a)-10 =10a2-15a-10=5(2a2-3a)-10=25-10=15.3.20°.提示:设这个角为x °,则这个角的余角为(90-x )°,余角的补角为(180-90+x ) 由题意得:180-90+x=5x+10.解之得 x=20°.4.254cm .提示:如图综-1, A PPQ=AQ-AP=AQ-(AB-BP )=1200-(1996-1050)=254.三、1.210.提示:原式=1+1212+++(12)233+⨯++(123)244++⨯++… +(12319)22020++++⨯+=1+2+3+…+20=20(120)2⨯+=210. 2.495.提示:设N 为所求的三位“新生数”,它的各位数字分别为a 、b 、c (a 、b 、c•不全相等),将其数码重新排列后,连同原数共得到6个三位数:abc 、acb 、bac 、bca 、cab 、cba ,设其中最大数为abc ,则其最小数为cba .根据“新生数”定义,•得:N=abc -cba =(100a+10b+c )-(100c+10b+a )=99(a-c ).可知N 为99的整数倍,这样的三位数可能为:198,297,396,495,594,693,792,891,990.这9个数中,只有954-459=495.∴495是惟一的三位“新生数”.3.6.提示:设两圆重叠部分的每一块面积为m ,则:m=12[3k-(2k+2)] =22k - ∴9=2k +2k +k-22k --12·22k -9=322k+-24k-9=54k+32∴k=6.。

国培资料

国培资料

国培资料综合练习专题一综合练习1、在未成年人教育过程中怎样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1)重视教师人格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教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以高尚的品行、平实的作风影响和教育学生。

通过交往可以使教师内在的人格魅力转化为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教育过程的实质就在于促进和实现人的社会化。

这就要求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各种正确的途径,最终达到使学生在健康和谐的交往环境中逐步形成健康、完整、崇高的人格品质。

同时,在交往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人格的魅力关键在于爱,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爱。

因此,在与学生的交流和关怀过程中,教师要以真挚、真诚、温暖、友爱的情怀去启迪未成年人的心扉,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重视教师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

首先,要帮助教师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因为这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必要保障。

教师通过自己努力要在横向和纵向上建立广博与精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

其次,要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主动性。

这是教师知识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

学校要为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如何开发利用校园文化资源?第一,把握校园文化开发利用的方向性。

关键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

要把这种指导思想贯穿在整个校园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之中,帮助未成年人的思想和思维健康成长。

第二,开发利用校园物质文化资源。

学校要本着校园环境和物质文化资源能对未成年人实现“环境育人”这一作用,使未成年人在校园里能熏陶情感、启迪思想,进而健康成长。

第三,开发利用校园精神文化资源。

要开发和利用校园精神文化资源,树立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使每一位师生都能体会到这种校园精神。

第四,开发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资源。

校园文化活动是指师生开展的文化方面的实践活动。

要充分发挥这一师生联系的纽带,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从中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勤劳善良的美德,受到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目的。

小学语文专题练习一_修改病句

小学语文专题练习一_修改病句

一、结构残缺1、开始认识到参加劳动锻炼的好处。

2、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3、呈现出一片春耕的繁忙景象。

4、在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5、为了我们长大成才,不辞劳苦地工作着。

6、戴着小军帽,扛着木头枪,多像一个解放军战士。

7、通过这次参观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8、我在读了《珍贵的教科书》以后。

9、春天到,一朵朵鲜花。

10、在我们学校里,最受大家尊敬的人。

11、同学们认认真真。

12、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13、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贵品质。

14、大家交流了学习语文。

15、我打开书包拿出作业。

16、我学习了这部分知识,掌握了解答应用题。

17、老师要求我们养成讲卫生。

二、用词不当18、午后,气候变了,那晴朗的天空顿时布满乌云。

19、同学们努力学习,争取以优异的成就向祖国汇报。

20、大海在很远的地方沸腾怒吼。

21、我的笔盒里还缺乏一支像样的钢笔。

22、大家纷纷发言自己的意见。

23、本学期来,我们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伟大的成绩。

24、我们一定要把时间充足地利用起来。

25、这共同劳动的后果,大家都十分珍惜。

26、老师笑了笑,对陈晓同学进行很耐性的教育。

27、今天,他穿上了一只很漂亮的皮鞋。

28、大家决定从课余时间里排练节目。

29、只有肯努力,你就能学好各门功课。

30、干这活儿不是轻松的事,就是艰苦的劳动。

31、谁去执行这项任务吗?32、花坛里的花儿有红的、紫的、黄的,真是五花八门,好看极了。

三、搭配不当33、耳旁呼呼的风声,不停地刮着。

34、早晨,郊外的空气格外新颖。

35、猴子戴的帽子爬到桅杆上去了。

36、春天的戴云山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37、墨似的乌云和瓢泼般的大雨从空中倾泻下来。

38、陈秉正的劳动技术全面、高昂。

39、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方法。

40、考古工作者最近又发明了一座古墓。

41、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上了许多果园。

42、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43、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和轻松的脚步,来到电影院。

专题一 地球与地球仪——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练习题

专题一 地球与地球仪——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练习题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一练习题一、单选题读极地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夏至日前后,图中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A地B.B地C.C地D.D地2.若一架飞机从C地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D地,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B.先东南再东北C.一直向西D.先西南再西北3.飞机由C地飞往D地的过程中,途经的大陆和大洋依次是()A.亚洲-印度洋-非洲B.南美洲-大西洋-非洲C.太平洋-南美洲一大西洋D.澳大利亚-太平洋-南美洲4.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A.黄道平面B.赤道平面C.地平面D.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下图中AQBM为晨昏圈上四点,MCQD为北半球一纬线圈。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一飞机沿最短航线从M点飞到Q点的飞行线路是( )A.弧MCQ B.弧MAQ C.弧MBQ D.弧MDQ 6.按最短线路飞行,该飞机从M点到Q点的飞行方向是( )A.一直向西飞行B.一直向东飞行C.先西北,再西南D.先东南,再东北读北半球经纬网简图(局部),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处在北寒带B.b点位于西半球C.c点位于大西洋D.d点位于c点东南方向8.关于L1、L2表示的实际距离的比较,正确的是( )A.L1=2L2B.L1=1.5L2C.L1=L2D.L1=0.87L2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9.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B.①线是②线的1/2C.②线比③线长D.③线比④线长10.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东行,乙向北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11.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A.K点B.H点C.G点D.E点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 km,则其最终位置A.回到M点B.在M点正东方C.在M点正西方D.在M点东南方13.M和N两点的实地距离约是A.4 444 km B.3 333 km C.2 222 km D.1 823 km14.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15.与N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60°N,140°E B.60°S,140°E C.60°N,140°W D.60°S,140°W16.关于图中M、N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出方位一定不同B.昼夜长短一定不同C.北极星的仰角一定相同D.太阳高度一定相同二、综合题17.读甲、乙两幅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新高考生物: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综合练习

新高考生物:专题一 细胞的分子组成 综合练习

2023届新高考生物: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综合练习1.关于组成细胞的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水和无机盐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B. 遗传信息的表达离不开核酸和蛋白质C. 脂肪和蛋白质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D. 蛋白质纤维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2.下列关于在人体内起重要作用的一些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A.酶、抗体、激素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激素、糖原、脂肪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酶、抗体、核酸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糖原、脂肪、核酸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3.继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1981年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tRNA之后,我国又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

下列关于这三种合成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牛胰岛素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B.酵母丙氨酸tRNA是一条核糖核苷酸链,碱基间不形成氢键C.淀粉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是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D.三种物质都是以碳链为骨架的生物大分子,但组成元素不同4.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根据含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基本元素C、H、O、N含量很高,与细胞中的化合物有关C,ATP、脱氧核糖以及RNA的组成元素均为C、H、O、N、PD.Fe和Mg分别是构成血红蛋白和叶绿素的微量元素5.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并非所有的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 DNA的元素组成都相同且分子中都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 细胞中的水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自由基会延缓细胞衰老D. 人成熟红细胞对K+和葡萄糖的吸收都要依赖膜蛋白协助6.生命体由化学物质组成,属于化学系统;生命的化学又是特殊的,可被赋予一些生命特征。

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化学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分子既亲水又疏水,在水中会自动排成双层分子B.DNA多样性形成原因之一是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C.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会遭到破坏D.植物中结合水的含量与植物抗旱、抗寒性大小有密切关系7.为了探究土鸡蛋和普通红皮鸡蛋的营养价值,将二者进行对比。

专题1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综合练习题

专题1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综合练习题

专题1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综合练习题1.下列关于细胞成分和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B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酶和激素中都不含核糖C .在生物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可能与核仁无关D .衰老的叶肉细胞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降低 2.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 13H 16O 5N 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三肽B .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 基的不同引起的C .n 个氨基酸共有m 个氨基,则它们缩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数为m -n +1D .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对应的密码3.下列关于细胞物质组成、结构及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组成质粒的元素是C 、H 、O 、NB .神经递质和生长激素都属于分泌蛋白C .ATP 中含有核糖,有些酶也含有核糖D .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 提供能量4A.玉米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B .甘蔗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C .红螺菌细胞质中不含丙类化合物D .酵母菌线粒体中不含丁类化合物 5.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全都具有相应的结构与功能B .RNA 与DNA 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为四种核苷酸C .肝糖原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有葡萄糖6.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核酸和脂肪是由单体连接形成的多聚体B .果糖、蔗糖、葡萄糖、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C .某些脂质分子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功能D .细胞中的无机盐都以离子形式存在7.2014年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旱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 ②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③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 ④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 ⑤正在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⑥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A .①④⑤B .①③⑥C .③④⑤D .②④⑥8.糖类和蛋白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B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淀粉和蛋白质都可水解形成单体D .细胞膜上既有糖类又有蛋白质9.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核糖B .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C .蛋白质和核酸共同的化学元素是C 、H 、O 、ND .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10.如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1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图中乙的种类和数量决定B .物质乙、丙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 .物质甲、丙分别用苏丹Ⅳ和甲基绿染色显红色和绿色D .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结构2上1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五年级数学思维《综合练习(一)》专题训练

五年级数学思维《综合练习(一)》专题训练

五年级数学思维《综合练习(一)》专题训练一、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 两个数被13除分别余7和10,这两个数的和被13除余.2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BCEF中,BC长8厘米,直角三角形ABC中,AC长10厘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比三角形ADH的面积大8平方厘米,那么AH长厘米.3 甲、乙、丙、丁四人分扑克牌(共54张),从甲开始,按甲3张、乙2张、丙1张、丁2张的顺序发牌,那么最后一张牌发给了.4 如果按一定规律排出的加法算式是:3+4,5+9,7+14,9+19,11+24,…,那么,第10个算式中前后两个加数分别是和;第80个算式是.5 5箱苹果比3箱梨重27千克,而2箱梨比1箱苹果重17千克,每箱苹果重千克.6 已知a、b、c是三个不同的质数,并且2a+3b+6c=42,则a+b+c= .7 甲、乙两人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分钟60米,乙的速度是每分钟100米,两人有途中的C地相遇,相遇后继续分别走到B地和A地后又扭头往回走,结果在距离C地1000米处两人第2次相遇,那么AB两地相距米.8 如果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为100,那被除数是.9 甲、乙、丙三人的铅笔一样多,后来甲给了乙、丙几支铅笔后,乙比甲多7支铅笔.丙比乙少2支铅笔,则甲给了乙支铅笔,甲给了丙支铅笔.10 用八个数字2、2、3、3、4、5、6、7组成两个四位数,使得它们的和是6116,那么其中较大的四位数的最大可能值是.二、解答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1 体育场入场券30元一张,若降价后观众人数增加一半,收入增加1,问:每张入场券降价多少元?41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为5公顷、15公顷和24公顷,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草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13 饲养员给三群猴子分花生,如果只分给第一群,则每只猴子可分得12粒;如果只分给第二群,则每只猴子可分得15粒;如果只分给第三群,则每只猴子可分得20粒.若平均分给三群猴子,则每只猴子可分得多少粒花生?。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一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综合训练(B)(含答案)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一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综合训练(B)(含答案)

综合训练(B)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忸怩(ní) 罅隙(xià) 牵强附会(qiǎnɡ)B.慰藉(jiè) 百舸(ɡě) 量体裁衣(liánɡ)C.干瘪(biě) 孱头(cán) 肴核既尽(yáo)D.间隙(jiàn) 嚣鸣(xiāo) 山川相缪(liǎo)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百舸.争流(gě)慰藉.(jiè)撂.下(liào)守拙.(zhuō)舞榭.歌台(xiè)B.挥斥方遒.(qiú)脂.膏(zhǐ)贪婪.(lán)踮.脚(diān)渚.清沙白(zhǔ)C.慷慨.激昂(kǎi)石砾.(lì)踌躇.(chú)吐哺.(bǔ)羽扇纶.巾(guān)D.峥.嵘岁月(zhēng)嚣.鸣(xiāo)推搡.(sǎng)剡.溪(shàn)魂悸.魄动(jì)3.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百舸孟轲沉疴枝柯B.怅惘蚊帐苌弘伥鬼C.峥嵘狰狞挣扎风筝D.寥廓城郭敦厚淳厚4.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孱头(càn)磕头(kē)缪贤(miào)凝聚(níng)B.亲眷(juàn)刹那(chà)楔子(xiē)专横(héng)C.自诩(xǔ)给予(jǐ)承载(zài)蹩进(piē)D.推衍(xíng)渑池(miǎn)冠冕(guān)躁动(zào)5.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芣苢(fú yí)拾掇(duō)场圃(pǔ)B.捋袖子(lǚ)袺(jié)赋诗(fù)C.襭(xié)阴霪(yín)怜汝(rǔ)D.村酤(gū)仓廪(lǐn)依赖(lài)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讷讷(nà) 踌躇(chú) 虔诚(qián) 抿嘴(mǐn)B.包扎(zhā) 尴尬(gān) 磕绊(kē) 樊笼(fán)C.氛围(fèn) 譬如(bì) 发掘(jué) 讪讪(shàn)D.踮起(diǎn) 娇嗔(chēn) 瞥见(piē) 怂恿(sǒng)7.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百舸(gě)寥廓(liáo)峥嵘(róng)挥斥方遒(qiú)B.颓圮(tí)篱墙(lí)彷徨(páng)默默彳亍(chì chù)C.河畔(bàn)漫溯(sù)青荇(xìng)星辉斑斓(lán)D.火钵(bō)飘泊(bó)纤绳(qiān)忸怩不安(niǔ ní)8.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ě)月晕(yūn)灰烬(jìn)彳亍(chì)B.给予(jǐ)粗犷(guǎng)摇曳(yè)便宜行事(biàn)C.经传(zhuàn)慰藉(jiè)狭隘(yì)残羹剩饭(gēng)D.迷惘(wǎng)逦迤(lǐ)笔杆(gān)锲而不舍(qiè)9.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雕栏玉砌(qì)骤雨(jù)暮霭(ǎi)樯橹(qiánɡ)B.睥睨(bì)千骑(jì)凝噎(yē)都门(dū)C.良辰美景(chén)舞榭(xiè)彩笺(jiān)不谙(ān)D.阏氏(zhī)逮捕(dài)更嫁(ɡēnɡ)置于煴火(yùn)10.下列加粗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孟陬(zōu)驰骋(chí chěng)匪(fěi)我愆(qiān)期B.蕙茝(huì chǎi)盘桓(yuán)将(qiāng)子无怒C.出岫(xiù)葳蕤(wéi ruí)尔卜尔筮(shì)D.赍钱(jī)踯躅(zhí chú)于(xū)嗟鸠兮11.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剖(pōu)弄堂(lòng)卓有成效(zhuó)B.勖勉(xù)绯闻(fěi)抛头露面(lòu)C.洞穴(xué)熨帖(yù)惊鸿一瞥(piē)D.坍塌(tān)翘首(qiáo)面面相觑(qù)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中(zhōng)肯骠(piào)勇锁钥(yuè)徇(xùn)私舞弊B.模(mú)具纰(pī)缪血(xuè)压怙恶不悛(jùn)C.付梓(zǐ)木讷(nè)摒(bìn)弃扛(gāng)鼎之作D.祛(qū)除功勋(xūn)岑(cén)寂解(jiě)甲归田13.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涤(dí)给(gěi)予觊(jì)觎大有裨(bì)益B.寥廓(kuò)俯瞰(gàn)解剖(pōu)衣衫褴(lán)褛C.愤懑(màn)大概(gài)虔(qián)诚撰(zhuàn)写文章D.酝酿(nàng)提(dī)防酗(xù)酒采撷(xié)鲜花14.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窒(zhì)息呆滞(zhì)窈(yǎo)窕相濡(rú)以沫B.修葺(qì)倜(tì)傥陨(yǔn)石残羹冷炙(zhì)C.寂寥(liáo)彷(páng)徨摇曳(yè)良莠(yǒu)不齐D.雍(yōng)容埋(mái)怨亵(xiè)渎毛骨悚(sǒng)然15.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猿猱(náo)鱼凫(fú)巉岩(chán)扪心自问(mín) B.青冢(zhǒnɡ)嘲哳(zhōu)荻花(dí)豺狼(chái) C.银钿(diàn)恬然(tián)马嵬(wéi)宵柝(tuò) D.虾蟆(xiā)鬓角(bìn)喧豗(huī)咨嗟(jiē)16.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柠檬(níng)橙子(chéng)凝望(níng)行藏(zàng)B.危崖(yá)鹪鹩(jiāo)啮草(niè)藓苔(xuǎn)C.偃卧(yán)蝮蛇(fù)麋鹿(mí)罅隙(xià)D.闪烁(shuò)喧声(xuān)徘徊(huái)喑哑(yīn)17.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新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训练(C卷)

新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训练(C卷)

新高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综合训练(C卷)1.研究下列各种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如图所示),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的是( )A. B.C. D.2.小球从3 m高处竖直下落,被地板弹回,在1 m高处被接住。

在这个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 m,3 mB.3 m,1 mC.3 m,2 mD.4 m,2 m3.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靠在车站当甲启动后,未启动的乙车内某乘客感觉到自己坐的车运动了他选取的参考系是( )A.站台B.铁轨C.列车甲D.列车乙4.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钟表上显示的11点15分是时刻B.40分钟一节课,这里的40分钟指的是时刻C.从早上8点至下午2点,这里的8点和2点指的是时间间隔D.早上8点开始上课,这里的8点指的是时间间隔5.下列物理量为标量的是( )A.平均速度B.加速度C.位移D.时间6.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了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 10t ~ 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C. 20t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D.20t ~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相对位移在2 t 时刻取极大值7. 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1 s 内的位移是2 m ,则( ) A.小球在第2 s 末的速度是8 m/s B.小球在第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小球在前5 s 内的位移是45 mD.小球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8 m8. A 、B 两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发生正碰,小球A 的质量为10.2 kg m =.碰撞前后两小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小球B 的质量为20.6 kg m =B.小球B 的质量为20.2 kg m =C.碰后小球A 和B 运动方向相同D.碰前小球A 加速运动,小球B 匀速运动9.某一质点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0~2t t 质点做匀减速运动B.00~t 与00~2t t 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C.00~t 与00~2t t 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D.02t 时刻质点离出发点最远10.如图所示是几个质点的运动图像,其中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甲、乙、丙B.甲、乙、丁C.甲、丙、丁D.乙11.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分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在各个时刻的速度大小如下表所示。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专题练习一--2020-2024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专题练习一--2020-2024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综合专题练习一(五年高考真题汇编)参考答案目录语言文字运用综合专题练习一(五年高考真题汇编) (1)参考答案 (1)一、2024全国甲卷 (1)二、2024新课标Ⅰ卷 (4)三、2024新课标Ⅱ卷 (6)四、2023全国甲卷 (7)五、2023全国乙卷 (8)六、2023新课标Ⅰ卷 (9)七、2023新课标Ⅱ卷 (9)八、2022全国甲卷 (10)九、2022全国乙卷 (11)十、2022新课标Ⅰ卷 (11)十一、2022新课标Ⅱ卷 (12)十二、2021全国甲卷 (12)十三、2021全国乙卷 (13)十四、2021新课标Ⅰ卷 (13)十五、2021新课标Ⅱ卷 (14)十六、2020全国Ⅰ卷 (14)十七、2020全国Ⅱ卷 (14)十八、2020全国Ⅲ卷 (14)十九、2020新课标Ⅰ卷 (15)二十、2020新课标Ⅱ卷(海南卷) (15)一、2024全国甲卷【答案】17.C18.示例(1):暖湿气流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它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以及水草丰美的牧场。

示例(2):带着充沛水汽的暖湿气流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它造就了一片片麦浪滚滚的田地和水草丰美的牧场。

19.B20.序号②修改为:能浮现出这样一幅包罗万象的全景图;序号③修改为:图上呈现了天山的所有山脉、雪峰、盆地;序号④修改为:还有河流、湖泊(还有河流和湖泊)。

【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要”意思是需要。

A.表示估计,用于比较。

B.讨。

表示希望将某种事物归自己所有。

C.需要。

D.即将来临。

故选C。

【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所谓长句一般是修饰限制成分多,或者主语、宾语、谓语部分比较复杂。

画线句属于修饰成分多,宾语复杂。

首先确定句子主干,“暖湿气流造就了田地和牧场”,让主干单独成句;然后把复杂部分按照语法规则加以拆分,比如定语拿出来单独成句,“带着充沛的水汽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作为句子时需要添加主语“暖湿气流”;然后强调一下两个宾语的特点,比如“田地里一片片麦浪滚滚”“牧场上水草丰美”;最后根据逻辑关系组合成包含几个短句的复句,除了参考答案,还可以表述为:带着充沛水汽的暖湿气流在伊犁河谷一路长驱直入,它造就了田地和牧场,田地里一片片麦浪滚滚,牧场上水草丰美。

初三数学专题练习

 初三数学专题练习

清大学习吧中考数学专用资料姓名:学校:专题一:计算综合知识点: 1、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形如)0(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实质是一个非负数数a 的算数平方根。

(2)二次根式的性质:①二次根式的非负性:0≥a ;0≥a 。

0=,则a=0,b=0;0b =,则a=0,b=0;20b =,则a=0,b=0。

②2a =(),语言叙述: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平方等于这个非负数③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0,0(≥≥=⋅b a ab b a )0,0(≥≥=⋅b a ab mn b n a m)0,0(≥≥⋅=b a b a ab④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b a ba =).0,0(>≥b a b a n m bn a m =).0,0(>≥b a ba ba=).0,0(>≥b a(3)二次根式的加减①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放数不含分母;被开放数中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②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③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的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放数相同的根式进行合并。

,2、绝对值(1)⎪⎩⎪⎨⎧=<->=)0(0)0()0(a a a a a a(2)去绝对值①⎪⎩⎪⎨⎧<-=>-=-=+-)()(0)(b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②⎪⎩⎪⎨⎧<+--=+>++=--=+)()0(0)0(o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3、负整数幂①),(1*-∈⎪⎭⎫⎝⎛=N b a a a bb② )0,,,(≠∈⎪⎭⎫⎝⎛=⎪⎭⎫ ⎝⎛*-a N m b a a b b a mm4、三角函数5、因式分解(1)公式法:))((22b a b a b a -+=- ()2222b a b ab a +=++()2222b a b ab a -=+-(2)提取公因式法:)(c b a ac ab -=-6、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左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右边;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

始兴县城南中学中国历史综合练习

始兴县城南中学中国历史综合练习

中国历史综合练习(五)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在中国最早建立皇帝制度的是谁?他为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2)西汉时,为加强思想控制,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3)隋朝为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而实行了什么制度?(4)明朝为加强对臣民的监视设立了哪些特务机构?(5)清朝时,为加强思想文化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共同影响?(6)我国君主专制统治发展到顶峰是在哪个朝代?这个朝代对外政策实行什么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哪次革命运动结束了我国两多千的封建帝制?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

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一个繁荣局面。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日本需要培养大量有文化的公民,开始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大批外国教育家被请到日本办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校任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开始了一场运动。

这场运动不仅兴办近代企业,还创立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它开设了英文、法文、天文、算学、化学、物理等课程,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学校。

材料四:1916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下,聘请了陈独秀、李大利、胡适等一批思想活跃的教授。

北大校园各种社团、刊物风起云涌,思想在自由流淌,对全国思想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随后发生的一场爱国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材料五: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备会议审议通过《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纲要》指出,要加快推进教育改革,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

问题一:材料一中“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特是谁?(1分)材料一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1分)问题二:材料二中所说的日本在教育方面的措施发生在哪一历史事件中?(1分)这一历史事件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1分)问题三:材料三中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1分)写出这场运动的两名代表人物(2分)。

2019届高考历史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一 专题综合训练(一)含解析

2019届高考历史练习:第一部分 专题一 专题综合训练(一)含解析

专题综合训练(一)(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广安二诊)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中记述:“(两汉社会的地方官吏)服官州郡的,称其官署为本朝。

长官死,僚属都为之持服(守孝、服丧)”。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方官职礼仪尚不够健全B.沿袭了分封时期的诸侯观念C.上下级之间依附关系严重D.州郡地方官员权力普遍过大解析:选B。

解读题干材料,这一现象体现出两汉官员的上下级关系受到分封制严格等级观念的影响,而上下级的依附关系是分封时期观念的表现,故B项正确,C项错误;由材料中的现象不能得出地方官职礼仪的整体状况,故A项错误;地方官员权力大不一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D项错误。

2.(2018·德州模拟)乐在广义上包括诗歌、音乐、舞蹈,它们在氏族社会本来都是用以表达感情的文化活动。

但到西周时,乐的情感内容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同阶层的人所用乐舞在规模、人数方面均有严格限制。

这一变化()A.遵循了孔子的思想B.带有鲜明的等级色彩C.体现出与礼的对立D.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解析:选B。

根据题干中“不同阶层的人所用乐舞在规模、人数方面均有严格限制”,可知具有鲜明的等级观念,故B项正确;孔子生活在东周春秋末期,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礼乐制度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对等级制度进行维护,与礼是相辅相成的,故C 项错误;礼乐制度是宗法制的维护工具,故D项错误。

3.考古学家在河北临城县中羊村发现了属于战国后期赵国的墓葬群,该墓葬群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 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

可见当时()A.社会的等级结构层次分明B.周天子宗族礼制下移民间C.地方的宗族力量由弱变强D.地方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解析:选D。

题干材料“采取了聚族而葬的方式,间距稠密,在2 250平方米的范围内有150余座墓葬,分布整齐,排列有序”从数量和形式上,反映了地方的宗族力量依然强大,故选D项。

2023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一 地球和地球仪(1)(含解析)

2023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专题一 地球和地球仪(1)(含解析)

专题一地球和地球仪(1)1.2021年7月15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发布《天宫TV》第六集,曝光了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它不停地旋转,美到令人窒息。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从中国空间站视角看地球,可以清晰地看到地球的形状是()A.天圆地方B.倒扣的盘子C.正方体D.球体(2)下列地理事物,从太空中无法看到的是()A.经纬线B.陆地C.白云D.海洋(3)视频中,地球在不停地旋转,它的旋转方向是()A. B. C. D.2.上海的畅畅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演示地球自转的正确方法是()A.手电筒不动,地球仪放置在桌子上,轻轻拨动使之自西向东旋转B.手电筒不动,地球仪放置在桌子上,轻轻拨动使之自东向西旋转C.地球仪不动,持手电筒自西向东绕地球仪旋转D.地球仪不动,持手电筒自东向西绕地球仪旋转(2)按图中所示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①不同经度的时间差异②季节变化③昼夜长短的变化④昼夜更替现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当图中北极圈全部处于夜半球时,则北半球的节气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风日D.冬至日3.2019年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和地球将开启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流浪地球计划启动时间为2月5日零点。

左图为蓝色的地球绕燃烧着的大火球(太阳)运动的照片,右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片中“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让地球在驶离太阳的过程中停止自转。

小明对这个过程中地球上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推测正确的是()A.没有白昼与黑夜的现象B.白昼渐长,黑夜渐短C.两极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看不到太阳东升西落(2)“流浪地球”计划启动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3)“流浪地球”计划启动之日,合肥的昼夜状况是()A.昼长夜短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D.极昼4.东京奥运会于北京时间2021年8月8日19点举行闭幕式,此时当地时间(区时)是()(注:东京是东九区)A.2021年8月8日18点B.2021年年8月8日19点C.2021年8月8日20点D.2021年年8月8日21点5.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明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C.地球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D.10°N纬线的周长约4万千米6.小明站在北极点上,他的正前方是()A.北方B.西方C.南方D.东方7.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学数学计算题专题一 加法综合练习

小学数学计算题专题一   加法综合练习

专题一 加法 加法综合练习【知识讲解】 一、加法类型:运算注意事项:整数数位对齐,从右往左开始加;满十进一,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省 小数同分母分数相加m n m nA A A++=分数 例:1126+1.找最小公倍数2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2.通分异分母分数相加 运算步骤:3.相加4.约分二、运算技巧:1.口算:“凑十法” 例如:“凑十法”2.笔算:“凑整法”(1)利用加法交换律“凑整”(移位分组凑成整十、整百、整千......)例如:(2)利用加法结合律“凑整”例如:(3)拆分加数“凑整”例如:(4) 加补“凑整”例如:【巩固练习】一、“凑十法”练习。

二、“凑整法”练习。

整数:(1)2+4+6+8 (2)42+64+36+58(3)117+229+333+471+528+622 (4)(1350+249+468)+(251+332+1650) (5)11+12+13 (6)101+102+103(7)100+102+104+106+108 (8)2003+2004+2006+2007(9)128+138+148+158+168 (10)137+356+565+863+644+435(11) 799+79+9 (12)1002+1004+2006+2008+3010(13) 196+295+394+498 (14)98+196+297+10 分数:234(1)577++ 184(2)595++1313(3)757++ 1141(4)11412512++11175(5)761276++ 3233(6)4545+++17211(7)1183183+++ 5111(8)6262+++8416(9)19595+++ 174(10)51515++415(11)9109++ 13115(12)128128+++小数:(1)0.9+0.99+0.999 (2)1.96+19.7+199.8(3)91.5+88.8+90.2+270.4+89.6 (4)3.17+2.28+0.53+1.62+53(5)6.28+5.74+3.72+5,26 (6)4.36+14.8+5.64+5.2(7)27.3+73.2+72.7 (8)5.85+1.75+0.25(9)5.85+1.89+2.15 (10)3.73+5.28+4.27+4.72(11)1.2+2.5+1.8 (12)0.25+0.15+0.75+0.85 (13)24.8+14.6+15.4 (14)3.46+1.28+0.54+2.72三、竖式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一.选择题1.古人在分析姓氏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2.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天是西周文献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字,是周人的绝对权威。

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浓厚的部族色彩B.浓厚的宗族色彩C.浓厚的神权色彩D.浓厚的等级色彩3.据最新考古资料显示,西周某国墓葬群以一座七鼎墓为最大,三座五鼎墓和若干三鼎墓、二鼎墓、一鼎墓分散各处呈拱卫之势。

由该资料可以推论()。

①该国应是诸侯封国②七鼎墓主人应是卿大夫③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特征④墓葬考证是获得西周历史信息最便捷的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5.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

这表明当时()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6.《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联的人生理念是()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7.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8.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

”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建构的本质含义是A.由神权政治转向君权政治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由城邦国家转向领土国家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9.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10.《宋代官职大辞典》中写道: “干德三年(965年)三月, 朝廷遣官立转运使, 总一道之财赋。

”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保证地方的财政收入, 稳定地方安定局面B.加强对地方财政管理, 从而加强对人民统治C.导致对人民掠夺更加残酷, 加剧社会的矛盾D.削弱地方割据物质基础, 有利于中央集权11.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这样一个机构:各部门首长联合议事,资历浅者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名参与议事,诏敕的颁行必须有宰相的附署。

据此推测,该机构是A.枢密院B.政事堂C.内阁D.军机处12.《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

到了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

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精简高效B.专制皇权受到了更多的制约C.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政治的监察13.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

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A.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B.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C.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14.唐中宗曾未经中书、门下两省径自封拜官职。

但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时称“斜封墨敕”。

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皇权受到相权的制约C.三省六部制瓦解D.科举选官尚未实施15.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16.有学者说:“(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

”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②可有效制约君权③提高了行政效率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17.《旧唐书•王起传》说:“贡举猥滥,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

及元稹、李绅在翰林,深怒其事,故有覆试之科。

及起考贡士,奏当司所选进士,据所考杂文,先送中书,令宰臣阅视可否”。

材料说明此时的科举A.确立了中书省掌控考试地位B.减少了世家望族的请托风气C.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D.残存了豪门把控仕途的特点18.赵翼《廿二史劄记》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萧何沛主吏橡,曹参狱橡”厲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要等皆白徒。

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

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这种状况说明了A. 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B.市民阶层掌控了国家政权C. 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19.隋朝宰相杨尚希上表建议合郡为州,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或地无百里,数县立置。

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

”由此可知他建议合郡为州的目的主要是A.削弱地方,集权中央B.加强地方,抵御外侮C.精简机构,节约开支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20.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稍许差些”的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实行行省制度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21.“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

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据此可知元代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22.《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

……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内阁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政体形式为责任内阁制23.“(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

……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

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这说明清代军机处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24.它是特设的中枢权力机构,是氏族军事民主制的残留。

内阁只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权力很大,可处理军国大事,但“诸王大臣会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

由此可推断此中枢机构是:A.中书省B.军机处;C.议政王大臣会议D.中书门下25.《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

这最能说明()A.历朝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D.《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26.“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27.“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

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

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

……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

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28.(清)赵翼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

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

其出仕于外,嗣虢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

此法之最善者也。

”由此可知当时A.相权不断削弱,皇权得以强化B.利用宗法分封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科举考试成为宗室子弟控制政权的工具D.严格防止宗室诸王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29.《至正集》记载:“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元史》记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

”由这些资料可见①元朝对边疆地区管辖、控制取得实质性进步②行省制度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③行省制度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④元代仿西周,以皇帝为天下共主实施贵族分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0.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

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

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