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第1、2、3章知识点填空
八上物理各章节知识点
八上物理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1〕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米(km)、米(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每个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3,大单位到小单位乘103,小单位到大单位乘10-3。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刻度相垂直,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时间〔1〕时间的单位:秒(s)、小时(h)、分(min)。
1h=60min=3600s(2)测量工具:停表。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像为: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6、v=S/t变形可得:s=vt,t=S/v。
7、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原理:v=S/t〔2〕〕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第二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填空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 µm;1µm= 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
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及尺要。
④“读”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单位。
⑥“算”多次测量取值。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
(2)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1)测量值及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误差不是错误,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做。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及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填空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整理(填空版)第一章机械运动1、______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2、物体位置的变化叫_____运动。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______。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的。
4、如果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相对位置变化,则说物体是______的,反之就是______的。
5、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
6、v=___ s代表____,单位是___ ;t代表____,单位是_____;v代表______,单位是_____7、1m/s=_____km/h;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每时每刻的速度都相同,运动状态不变。
8、减小误差的方法:(1)选用更精密的_______(2)采用更合理的_____(3)______求平均值。
9、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物体在5秒内运动了30cm,则平均速度为_______ m/s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____________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2、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真空不能传播________。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______m/s。
声音在____体中传播最快,在___体中传播最慢。
4、声音的特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决定音调;_________越高,音调就越高。
6、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决定响度;_________越大,响度就越大。
7、________用来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8、噪声是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或_______________的声音。
9、控制噪声途径:防止噪声_______;阻断噪声的________;防止噪声__________。
(从_______处减弱;从_______处减弱;从_______处减弱)10、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和_______。
物理八年级上册1—3章基础知识总结
物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1—3章 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 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2、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20Hz —20000 Hz ; 超声波:高于2000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次声波:低于20 Hz 的声音,人耳不能听到。
3、噪声的来源: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声音强弱的单位:分贝(dB )。
声音强弱的等级:(1)小于90分贝,保护人的听力; (2)小于70分贝,保证工作和学习; (3)小于50分贝,保证休息和睡眠。
控制噪声的方法: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4、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回声定位: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
利用声纳系统,能够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在捕鱼时,能够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能够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2)传递能量声波能够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能够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第二章 光现象1、光源:太阳、电灯等物体能够发光,这些物体就是光源。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光线。
3、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为:c=3*108m/s,它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的3/4。
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的2/3。
4、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5、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6、光的色散(1)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2)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人教版八上物理第一章基础概念填空(附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概念填空)一、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__________。
常用单位:千米( ) ______(dm) 微米()_______(nm)。
1μm=__________m,1nm=__________m二、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刻度尺的起始刻度称为:______________。
3、两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称为:______________。
4、测量范围又称为______________。
5、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________,________紧贴被测物体,________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6、视线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不能________。
7、记录的测量结果要有________值、________值和________。
三、时间的测量1、__________能方便地用手启动和停止,常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时间。
2、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和______等。
3、停表有两个表盘,大表盘:s/圈,分度值:小表盘:min/圈,分度值:四、误差与错误1、受测量工具等因素的影响,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________(选填“总有”或“没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不能。
2、减小误差的方法:(1);(2);(3)。
五、运动的描述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简称。
2、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就说它是的。
3、一般选择或相对于地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六、运动的快慢1、路程与时间之比叫。
2、1m/s= km/h。
3、物体沿着且不变的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过的直线。
5、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是平行于轴的直线。
6、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长不相等,这种运动称为。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力和压力
1.力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单位是牛顿(N)。
2.力的表达方式:向量表示,包括大小和方向。
3.力的合成和分解:多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合力。
4.弹簧弹力: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产生的恢复力。
5.非接触力:引力和静电力是两种非接触力,它们可以在物体之间产生作用力,而不用直接接触。
6.压力:施加在物体表面上的力除以单位面积得到的值,单位是帕斯卡(Pa)。
7.压强: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单位也是帕斯卡。
8.浮力: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浸没部分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所排开介质的重量。
第二章:杠杆原理
1.杠杆的定义:由一个在固定支点上旋转的刚性杆和施加在杆上的力组成。
2.杠杆原理:力矩的定义是力对固定点的旋转效果。
如果杠杆平衡,杠杆两侧力矩的乘积相等。
3.力矩公式:力与力臂的乘积即为力矩,力矩=力×力臂。
4.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所处位置,可以分为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一类杠杆:支点在一端,力与支点在同一侧。
-二类杠杆:支点在一端,力与支点在不同侧。
-三类杠杆:支点在中间,力与支点在不同侧。
5.杠杆的应用:杠杆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杠杆秤、螺钉、门铰链等设备和机械。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复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加深对力、压力和杠杆原理的理解,为进一步学习物理奠定基础。
八年级物理第1-3章知识点总结打印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米(m);常用单位有:Km; m(dm, cm); mm; μm; nm。
(各单位之间是103进制,(m与dm、cm、mm之间是10进制除外)。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 =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2、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零刻线磨损的应从其它刻度线量起)。
(2)测量时视线应与所测量位置相平。
4、刻度尺读数的方法:可读的数值+ 估计值= 记录的数字。
5、时间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秒(s),其它常用单位有:小时(h);分(min)。
1 h = 60 min; 1min = 60s .6、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7、减少误差的方法有:(1)采用精确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8、误差与测量错误的区别:测量的错误可以消除,误差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9、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10、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标准(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11、月亮在云层中穿行,参照物是云。
12、速度单位的换算:(1)1m/s = 3.6km/h ; (2) 10m/s = 36km/h ; (3) 5 m/s = 18km/h ; (4) 15m/s = 54km/h ; (5) 2 m/s = 7.2km/h ; (6) 20m/s = 72km/h ;13、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重点
知识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
下面是重点知识点的归纳:
1. 第一单元:力和压强
- 力的概念和特点
- 力的计算和单位
- 力的合成和分解
- 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
- 杠杆原理和杠杆的计算
2. 第二单元:声音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测量
-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 声音的吸收和隔声
3. 第三单元:光的追迹与成像
- 光的传播和光线的追迹
- 光的折射与反射
- 理想平面镜和实际镜子的成像
- 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4. 第四单元:电和电路
- 电的产生与传导
- 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符号表示
- 串联和并联电路
- 测量电流和电压的仪器
5. 第五单元:电的磁效应
- 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的作用
- 磁铁的磁性和磁场的方向
- 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和电流感生磁场
- 电磁感应现象和简单电磁感应器
以上为人教版2023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的重点知识点归纳。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2章)复习易错知识点
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超声波、次声波也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太空、月亮表面都是真空环境,不能用回声测测距来计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以用光要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约为3x108m/s。
2.声音(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与温度有关。
3.乐音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描述声音响度的词语:震耳欲聋、引吭高歌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表示。
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300次,发出声音的频率是______Hz,属于_____(选填“可听”、“超”或“次”)声波。
*一般情况下,质量小、尺寸小,绷得紧的物体,容易振动的快,发出声音的频率高,音调高,反之则低。
音色,不同的声源,由于它们的材料、结构不同,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对声音的感觉就不一样。
区分不同的声音就要靠音色。
音色不现的声音,其图像是不同的。
*弦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声。
弦的粗细(横截面)会影响声音的音调,越细音调越高;弦的松紧程度会影响声音的音调,越紧音调越高;弦的长短会影响声音的音调,越短音调越高(手摁压不同的位置)。
*管乐器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例如: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孔位,改变的空气柱的长短,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会发生变化;往热水壶里灌热水时,随着水位上升,液面上方的空气柱越来越短,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高,我们可以根据声音音调的变化判断热水瓶是否快满了。
4.控制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禁止鸣笛(喇叭),禁止喧哗,保持安静。
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道路两旁种植的行道树,在城市高架道路或高速公路的某些路段两侧安装(隔音)板墙。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二章知识点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气体中传播最慢。
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1、2章 基础知识填空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1、科学探究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制定计划、、分析论证、评估、,这七个要素可能不是单一环节出现,也没有固定的顺序。
2、长度的国际主单位,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是,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叫,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
3、单位换算:大到小,乘以进率。
小到大,乘以进率的倒数。
(小数点左加右减)1km= m,1dm= m,1cm= m,1mm= m,1μm= m,1nm= m。
4、正确使用刻度尺:①会选:选择合适的和。
②会放: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被测长度的一端,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刻度线被测长度。
③会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
并且要到分度值下一位。
④会计:记录的结果应包括和。
5、误差:和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是避免的,只能尽量减小减小误差的办法主要有:和采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6、长度特殊测量:(1)累积法:测纸张厚度,测钢丝直径(2)平移法(卡尺法):测硬币直径,球的直径,圆锥高度(3)替代法(化曲为直法):测地图上铁路长(4)滚轮法:曲线长度等于轮子的周长乘以转过的圈数7、我们经常用测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1h= min= s8、控制变量法:当研究问题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时,经常用到的方法是先考察其中一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同时保持其他因素,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1、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由组成,原子由和组成,原子核由和组成。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我们应选取一个合适的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
3. 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①确定研究对象②选择合适的③判断研究对象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有变化,如有位置变化说明物体运动,如没有位置变化,该物体静止4、相对静止的条件:①物体运动方向相同;②物体运动快慢相同。
5、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三种方法:相同比;相同比;直接比。
6、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与所用的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
人教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和答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m ”。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 106 μm;1m= 109 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选、放、看、读、记、算。
①“选”合适的刻度尺,看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记录带单位。
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值。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
(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3.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高精度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
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
一般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时,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物理八上一、二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a、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
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 m 1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1m=10dm 1dm=10cm 1cm=10mm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请同学们自己完成!×3-单位分运算离方法规律:对于物理学中所有的单位换算类题目,都可以用“单位换算三部曲”解决:数字先不变,单位等量换,换完再运算。
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a、长度的基本测量工具:刻度尺。
b、正确使用刻度尺:三看:(1)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及其是否磨损;(2)看刻度尺的量程;(3)看刻度尺的分度值。
四会:(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2)会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准,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3)会读:视线要垂直刻度线,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会记:测量结果记录形式是数字+单位。
考察题型:1、对长度的估计方法规律:一臂展≈身高,一步幅≈0.5m 一拃≈20cm;1指宽≈1cm。
臂展:两臂左右伸平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从量程和分度值两个方面考虑。
看题目里面对精确度的要求。
刻度尺的精确度由分度值决定,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则能精确到1毫米。
3、正确使用刻度尺:注意刻度尺的使用规则,违反规则的读数,都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物体的读数为2.43cm。
可以推测出它的最小分度值是毫米。
2.4cm)0.03)准确数字(2.4)一个准确的读数应该包括三部分。
当估读数字为0时,也不能漏掉。
4、用特殊方法测量长度如何在中国地图上测出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大致长度?由于地图上铁路线是弯曲的,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量长度,可采用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化曲为直法”来解决。
八年级物理上册1-3章知识点
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 ;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 ;1mm=0.001m ;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 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 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观众方法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裁判方法2.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八年级上册物理一到二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一到二章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 换算关系:1km = 1000m;1m = 10dm;1dm = 10cm;1cm = 10mm;1mm = 1000μm;1μm = 1000nm。
2. 长度的测量。
- 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 刻度尺的使用:-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 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 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记: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
3. 时间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 常用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 换算关系:1h = 60min;1min = 60s。
4. 时间的测量。
- 测量工具:停表(秒表)、时钟等。
- 停表的读数:小盘的分度值是分钟,大盘的分度值是秒。
先读小盘的分钟数,再读大盘的秒数。
二、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
- 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2. 参照物。
- 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三、运动的快慢。
1. 速度。
-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 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 换算关系:1m/s = 3.6km/h。
2. 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一至三章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一至三章知识点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学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而在八年级物理的课堂上,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一至三章。
下面就让我为大家梳理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章:物质的结构1. 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具有长得像一个太阳系的结构,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外围则是电子。
2. 元素和化合物单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称为化合物。
3. 物质的状态物质有三种基本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它们的状态一般受温度、压强等因素影响,可以相互转化。
二章:物理量和运动1. 物理量物理量是能够用数量进行表示并用某种标准计量的量。
例如:时间、长度、质量等都是物理量。
2. 运动和参考系物体的运动必须相对于某一参考系,而同一运动情况在不同参考系下可以有不同描述。
所以建立适当的参考系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基础。
3. 运动的描述使用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例如:速度是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率,而加速度则是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三章:力学1.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础定律。
其中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的作用效果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即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大类。
接触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而非接触力包括引力、电磁力等。
3. 重力和万有引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所产生的吸引力,而万有引力是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的一种引力。
它们是人们研究宇宙运动的基本力量。
以上就是八年级物理一至三章的重点知识点。
当然,这些只是简单的概括,我们在实际的学习中还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才能在物理这门学科中发挥自己的潜力。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填空第三章物态变化1.温度是表示物体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4.温度计的作用:5.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把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定位0摄氏度,的温度定位100摄氏度。
和之间分为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6.37读作--4.7读作或。
7.国家节能减排规定,政府单位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8.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楚它的9.温度计使用规则。
温度计的玻璃泡必须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待温度计的后在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视线要与温度计中。
10.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体温计用完后,可以拿着体温计用力把水银甩下去。
11.物质的三种状态:12.物质从从变成的过程叫凝固。
13.晶体熔化时的特点: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14.晶体凝固时的特点: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
15.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没有确定的和。
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
16.熔化17.物质从从变为的过程叫做液化。
汽化热,液化热。
18.汽化分为19.沸腾是发生在液体蒸发是发生在液体的的现象。
液体沸腾时温度必须达到蒸发可以发生在20.液体沸腾过程中要,但沸点与有关,气压越高,2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22.冬天,口里呼出的白气;夏天,冰箱里冒出的白气;冰棒冒出的白气;秋天,早晨的雾;早晨植物上的露珠这些都是现象。
23.物质从升华热,凝华热。
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会变小,这是现象。
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慢慢变干,这是现象。
霜、冰花、雾凇都是现象。
用于人工降雨的是,是利用干冰时热。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填空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部知识点填空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由大到小写出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
其中是国际上通用的长度单位。
2.刻度尺在使用前先要观察、、。
3.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1)。
(2)。
(3)。
4.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钟、表测量时间。
在实验室里往往使用来测量时间。
5.测量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同时误差和的区别是:误差不能避免,但是可以避免6.完成单位换算。
(1)125 cm=m=mm=nm;(2)0.25 km=m=µm;(3)1.25 h=min=s;(4)9000 s=min=h。
7.测量的特殊方法有、、等。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的变化。
2.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作为标准的物体叫。
判断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如果选取的不同,结果很可能不同。
因此运动和静止都是的,而不是绝对的。
3.有人用诗词来描写运动的相对性:“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是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第一句是选为参照物的,第二句是选为参照物的。
三.运动的快慢1.速率是用来描述活动物体的程度的物理量,可以表示成和的比值。
2.在国际单元制中,速率的基本单元是(符号表示)。
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率单元是(符号表示)。
两者的换算干系是。
3.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它的特征是物体沿着运动,并且不变。
4.对于变速运动而言,也可以用来描述运动快慢。
但是这里v表示的不再是速度而是。
四.测量平均速率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2.在刻度尺量程太小的情况下,要完成对大长度物体的测量,可以合理使用平均速度进行间接测量。
斜面的倾斜程度不能太(大或小)。
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声音是靠物体的产生的,声音能在、、中以的形式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管制乐器靠里面的______振动发声,弦乐器靠______振动发声;2.振动停止,发生______;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______,而且______;2.真空____________,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____________交谈;3.声音以______的形式传播(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______。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反应声音的三个物理量)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______,______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______;物体______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______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______。
符号______。
3.控制噪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超声波和次声波1.传递______(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2.声音可以传递______(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六、回声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______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计算公式s=______七、怎样听见声音1.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______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______耳聋);2.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______;3.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__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一、光源本身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二、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______;2.天边的彩虹是光的____________;3.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__;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______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____________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______的马,______的石头,还有______的花在______的纸上,看不见______.三、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2)红外线穿透云雾的本领强(遥控探测)(3)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2.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1)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2)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孩子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3)荧光作用;(验钞)(4)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四、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光在真空速度约____________。
4.光年是______单位;注: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四、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________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
(1)入射角:入射光线与_________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_________间的夹角。
(2)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_____度,反射角亦等于_______度。
(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的(互看双眼)(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3)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_________反射,地面发生________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_________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________反射)。
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______,像和物关于_______对称(物像_________,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_________,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_________(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_________,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_________,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Q1:实验中为何选择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A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2:为何选择两个相同的棋子?A2:便于比较物像_________;也方便找到像的位置(等效代替法)。
Q3:为何要多次移动棋子A,重复上述实验?A3:因为一次实验具有_________,此举避免实验的_________。
Q4:实验中棋子A的像不清楚怎么办?A4:用强光照_________。
Q5:不管如何移动棋子A,都无法与其像重合,怎么回事?A5:①玻璃板和桌面_________;②玻璃板_________了。
Q6:走向平面镜时,感觉像变大了?A6:这是视觉产生的错觉,实际是_________。
物像等大。
六.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_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________,光路可逆⑴________光线,________光线和_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
⑵________光线和________光线分居与________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________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________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________。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
第3章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一、透镜1、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 )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________________。
焦点(F ):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 ):________到凸透镜________的距离。
2、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________分虚实, ________分大小,实________虚________,具体见下表: ⑴u =f 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 =2f 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⑸成虚像时:四、眼睛和眼镜 1、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
经过这两次________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_______,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物距减小 (增大)像距______ (减小) 像________(变小) 物距减小(增大)像距____ (增大) 像________ (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