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ATP的重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必修1高一生物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说明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学习过程一、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菌。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一)提出问题:酵母菌在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分别是什么?(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设计实验:【分组活动1】1、分组:8到10人一组,分为六组,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全面负责。
2、材料用具:二氧化碳传感器、活酵母菌,经过煮沸的葡萄糖溶液、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打氧机,花生油,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废液缸等。
3、任务:利用所提供的材料用具,结合课本P92相关内容设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方案。
4、小组展示实验方案并交流归纳出最合理方案。
(画出来)①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②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如何比较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③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正常生活?④有氧条件的实验装置:需要几个锥形瓶?分别装什么?⑤无氧条件的实验装置:需要几个锥形瓶?分别装什么?【小组活动2】1、分组:6人一组,共六组,每组指定一名小组长全面负责。
2、材料用具:二氧化碳传感器、活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葡萄糖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打氧机,花生油(隔绝空气),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等3、任务:写出实验步骤并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
4、注意事项:浓硫酸有腐蚀性,往试管中滴加时要缓慢、小心。
5、实验步骤:第一步: A锥形瓶:10g酵母菌+240ml葡萄糖溶液,摇匀。
————————————————— B锥形瓶:10g酵母菌+240ml葡萄糖溶液,摇匀。
第二步: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①方法: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同时测量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培养液中二氧化碳的变化。
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第五章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复习有氧呼吸的过程,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导入新课:体育课上进行了100米短跑,课后部分女同学感觉腿酸痛,这是什么原因呢?激起学生的兴趣后引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根据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无氧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同学们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呢?(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预习的很好,课堂上我们就解决这些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的问题。
提出问题:人体所有的细胞任何时候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吗?师生共同列举一些无氧呼吸的例子(如马铃薯块茎,水稻的根、蛔虫、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等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产物、能量的变化学生小组合作,介绍无氧呼吸的过程,仿照有氧呼吸的示意图,尝试自主绘制无氧呼吸的过程示意图,将其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
评价学生的活动,并对学生所总结的内容适当进行补充。
〖板书〗酶C6H12O6→2C2H5OH(酒精) + 2CO2+少量能量酶C6H12O6→2 C3H6O3(乳酸)+ 少量能量从上述反应式可以看出,细胞在有氧呼吸时,吸收O2的量与放出的CO2量相同,而无氧呼吸时不需要O2,但产生CO2。
这样,如果某种生物呼吸时,吸收O2的量与放出CO2的量相同,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种生物不吸收O2,但有CO2释放,则说明该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种生物释放的CO2量比吸收的O2的量多,则说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同时存在时,哪种细胞呼吸占优势,则要从CO2的释放量与O2吸收量的差值来计算。
探究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哪些异同?提出问题:1、为什么无氧呼吸所放出的能量要比有氧呼吸少得多?2、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无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3、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有何异同?多媒体展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学生讨论并完成下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反应条件需要O2、酶和适宜的温度不需要O2,需要酶和适宜的温度同点呼吸场所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全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内分解产物CO2和H2O CO2、酒精或乳酸释放能量释放能量较多释放能量少相同点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相互联系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无氧呼吸: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优质教案(6页)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案例背景:“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案例主题: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结合教师发的学案进行了自学,自学过程中一定产生了疑问和困惑,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提出并解决疑惑,在了解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课前自学习得的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案例设计:课前学生借助学案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了自学,教师批阅了学案上的自我检测题。
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和模型构建引入,然后以学生展示自学成果为主线,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穿插联系生活实际的讨论,解决自学产生的疑惑,构建正确的能量供应模型,并通过课堂检测和导学案上的自我检测题的重点解析来引导学生进行矫正反馈。
本课设计的基本模式就是:自学质疑——展示交流——合作探究——矫正反馈——精讲点拨。
一、课题导入投影学校运动会上接力赛的图片思考:运动员奔跑时的能量来源?师:看到能量两个字,让我们想起之前给大家归纳的四大能源投影光能----是生命活动的最终能量来源师: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是通过植物的什么作用完成的?生:光合作用投影:糖类是生命活动的物质(主要能源)脂肪是生物体的物质(储能)师:这些有机物中的能量不能直接用于生命活动,必须转换成能量通货“ATP”才能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投影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师: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是通过什么生理活动转换成ATP中活跃化学能的?生:细胞呼吸。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优秀教案(7页)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目标1.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4.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难点(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教学过程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氧的参与。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1.复习线粒体的结构师:线粒体有哪些结构与呼吸作用相适应?生: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嵴,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基质。
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2.有氧呼吸的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有关呼吸的知识,在讨论中板书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即C6H12O6+O2CO2+H2O+能量教师: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呢?学生:阅读课本P93~P94相关内容。
教师: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十分复杂,可以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反应都有相应的酶催化。
关于呼吸作用过程的教学,可对照图(图5-9)讲解,在讲解中讲清以下几点:回(线粒体)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并把多个问题的答案合,得出线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并进行分组讨论后,分别①首先应指出,下面以葡萄糖为例讲述呼吸作用过程。
其他有机物也可以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
(2)在整理出三个阶段后,根据学生状况,进一步分析以下几点:①引导学生,将呼吸作用的反应式配平 即C 6H 12O6+6O 26CO 2+6H 2O+能量 配平过程中,提问,呼吸作用产生的H 2O 中的O ,来自哪种原料?(学生回答出:来自O 2),接着提出,消耗6分子的O 2应该产生12个分子的H 2O ,可是,如果形成12分子的H 2O ,又需要24个H ,一分子的C 6H 12O6,只有12个H ,差12个H 来自哪里?最后指出,呼吸作用还消耗水。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确定:课标中关于本节内容的具体标准是“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本节内容重点探讨细胞呼吸原理,其知识背景是线粒体、酶、ATP、光合作用等,要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达成迁移应用、设计和实施探究的能力目标。
教学设计思路:课前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了自学。
课堂上教师借助多媒体通过创设探究情境和模型构建引入,然后以学生展示自学成果为主线,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穿插联系生活实际的讨论,解决自学产生的疑惑,构建正确的能量供应模型,并通过课堂检测和自我检测的重点解析来引导学生进行矫正反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2)理解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3)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较好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课学习,理解细胞呼吸的过程并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比较(2)通过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异同教学实施程序:导课:前面我们学习了ATP,同学们想一想,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展示动植物形成ATP 所需能量的来源,教师一学生起总结: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那么什么是细胞呼吸?学生阅读教材,并找出呼吸作用的概念。
让学生说出细胞呼吸概念,并一起复习线粒体的结构及其功能。
细胞呼吸有哪几种方式?学生回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学习有氧呼吸设置问题导读,引导学生注意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能量变化在学生阅读基础上,展示并分步讲解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发生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子葡萄糖脱氢氧化成两分子丙酮酸脱下少量的氢[H],释放少量的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彻底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两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能量散失,少量储存在ATP中。
ATP的主要来源_细胞呼吸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_细胞呼吸教案有氧呼吸是细胞内产生ATP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产生一些NADH和FADH2,然后这些NADH和FADH2通过线粒体呼吸链逐步释放电子,在过程中逐步释放能量,最终将氧气还原成水,生成大量ATP。
有氧呼吸过程包括糖解、乳酸发酵、异戊二烯酸回路、柠檬酸循环和线粒体呼吸链。
这一系列的反应过程中,能量逐渐释放,最终转化为ATP。
无氧呼吸是指在氧气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细胞产生ATP的过程。
无氧呼吸通常在氧气供给不足时,例如在运动或植物在夜晚时进行。
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成乳酸或酒精,产生一些ATP。
无氧呼吸的产物比有氧呼吸少,同时生成的ATP数量也较少,因此无氧呼吸是一种相对低效的产能方式。
细胞呼吸的主要目的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维持细胞内的正常代谢活动。
在细胞生长、分裂、合成物质和维持细胞结构等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ATP来支持。
细胞内的ATP水平是细胞生存和运作的必要条件,如果ATP供应不足,细胞将无法维持正常代谢活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除了细胞呼吸外,细胞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产生ATP,如磷酸转移过程、脂肪代谢和发酵过程等。
在这些过程中,细胞可以利用不同的底物来产生ATP,以满足细胞对能量的需求。
然而,细胞呼吸仍然是细胞内产生ATP的主要途径,它可以更有效地产生ATP,并为细胞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
总之,ATP是细胞内能量的主要供应物质,细胞通过细胞呼吸过程来产生ATP。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两个主要的途径来产生ATP,有氧呼吸产生大量ATP,无氧呼吸产生少量ATP。
细胞呼吸是细胞生存和运作的必要条件,细胞通过细胞呼吸来获得足够的ATP来维持正常代谢活动。
细胞呼吸是细胞内产生ATP的主要途径之一,是细胞生存和运作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3页)
细胞呼吸”一节教课方案1教材剖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为学生认识不一样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确立了基础。
它与前方所学的线粒体的构造和功能、主动运输、新陈代谢与 ATP、光合作用、植物对矿质离子的汲取等内容有亲密的联系,也为此后学习其余生命活动及规律确立基础。
2学生剖析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响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必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高中学生一个明显的特色是求知欲旺盛,自学能力较强,所以可试试指引学生对细胞呼吸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两种呼吸方式进行比较,提升学生剖析总结以及表达的能力。
3教课策略3.1 课前指引学生展开“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认识酵母菌作为单细胞生物采纳何种方式进行细胞呼吸;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产物是什么。
3.2 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
3.3 指引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试试自主归纳无氧呼吸的过程及特色。
3.4 经过比较两种呼吸方式的异同,指引学生自主归纳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看法,从而归纳细胞呼吸的看法。
4教课目的4.1 知识目标(1)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获取细胞呼吸的看法4.2 能力目标(1)经过剖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剖析问题的能力。
(2)经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议论活动,学会与人沟通,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4.3 感情目标(1)在教课中,经过剖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浸透生命活动不停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征,逐渐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看法,认识生命。
(2)经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质,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怀科学技术的发展,关怀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5 教课要点和难点1.教课要点有氧呼吸的过程2.教课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实质6教课过程设计教课过程教课内容教课手段目标完成课前活动导入实验展现有氧呼吸的过程指引学生展开“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活动复习发问,引入本课课题(1.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有哪些? 2.主要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3.主要的储能物质是什么? 4.直接供给能量的物质是什么?5. ATP 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 6.此中能量的根源有哪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如何进行的呢?)学生以小组报告的形式向同学介绍实验“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结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优秀教案+反思(3页)
ATP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材分析本部分教材内容由三大知识块构成,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意义,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要求“理解”。
在教材构成上,除以文字描述为主外,还有一图一表,图表都简明扼要阐明了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本内容中有三个重要的名词概念,细胞呼吸代替了原教材中的生物呼吸,强调了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在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中增加了反应物水的变化,有氧呼吸(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两种类型,也是两个重要的名词概念,均由细胞呼吸这一概念分化而来,故此细胞呼吸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教学中不能忽视。
根据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呼吸的本质: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形成ATP。
二、教学目标1、知识的识记与理解方面记住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图解(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识记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和概念,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2、教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方面在本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图解与表格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生物体中的生命现象,强化图文转化和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学会用比较法来区别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尝试概念的推导式,探索式教学,学会理解和分析概念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求同存异,进一步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这些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生命物质的特殊性所在,同时更是发生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有规律的化学变化,正确运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存在。
三、教学思路及学法指导教学流程:有氧呼吸(利用图解学习过程、总结反应式、归纳概念)→无氧呼吸(利用图解学习过程、反应式、概念)→比较有氧呼吸的无氧呼吸→细胞呼吸的意义。
1.有氧呼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知识的编排顺序:分步板图→有氧呼吸的过程→总反应式→有氧呼吸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线粒体的动画,能够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分析】“细胞呼吸”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介绍了普遍存在于生物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以及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呼吸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呼吸的本质是通过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关于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可以先让学生分析相关的图片资料,说明这些事例中所应用的细胞呼吸的原理,再让学生联想其他的实例,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认识到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ATP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等其他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策略】1、教学重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制定依据:有氧呼吸过程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其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ATP的本质的基础;是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的基础。
学生认识呼吸作用的过程,有利于理解内外因素对呼吸作用的影响,有利于理解呼吸作用的意义。
突破策略:通过提问、读书、思考、理解反应式及图解、课堂练习来突出重点。
通过列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简明扼要的抓住要点。
2、教学难点及突破策略教学难点:有氧呼吸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
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分析。
突破策略:①(如情况允许)利用多媒体形象的说明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两个场所,通过引导思考,学会写相关的反应式。
②利用化学方程式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和相关呼吸作用的运算法则。
③利用一些相关的试题对相关实验引导入门,在以后逐步加强。
【学情分析】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地区,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不一样,对前面细胞结构的内容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接受知识的快慢也不一样。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教案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系列一)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呼吸的定义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适当扩展认知面,培养联系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关心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1.细胞呼吸的类型和概念。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分析并质疑“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分析并质疑四、教具准备:PPT幻灯片、实验视频五、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启发讨论、自主性学习、合作探究六、教学过程三、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以及物质能量的变化(结合图来讲解)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四、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1.引导学生用化学的方法将三个阶段的反应合成总反应式2 .强调为什么总反应式反应物中的H2O跟产物中的H2O不能抵消?五、根据反应式总结有氧呼吸的定义结合课本的图59以及P9394的内容回答各个阶段发生的反应以及能量变化将反应式总和出来来源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小结1.设计表格比较三个阶段的场所、反应物、产物、条件以及能量的变化根据三个阶段的反应式,总结并完成表格引导学生思考并一起回答培养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习题扩展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的方式一、细胞呼吸的定义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三、细胞呼吸的方式1、有氧呼吸2、无氧呼吸四、构建概念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看线粒体的动画,能够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通过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学科素养1.基础知识(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2.基本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图解与表格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表达的能力);3.基本思想(通过细胞呼吸的学习,体会生命活动的有序性,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4.基本活动经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求同存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这些生物化学反应,正确运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存在)。
二、教材分析“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内容。
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细胞呼吸的概念,然后重点讲述了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最后是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在教材构成上,除以文字描述为主外,还有一图一表,图表都简明扼要阐明了教材的重点内容,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本节课与第三章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第四章的跨膜运输和本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四节的光合作用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了基础,因此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氧呼吸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a.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b.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
四、教学流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2.作出假设: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针对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在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
3.设计实验:(1)实验思路:分别给酵母菌提供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产物。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高三生物高效课堂资料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
高三生物高效课堂资料5.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案一、课前部分:教师:①进行充分的备课(先个人再集体),编制学案,制作课件。
做好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准备。
②批阅学案,做好反馈。
学生:利用教材,自主学习,并完成学案的预习案,及时上交。
二、课堂部分:自主学习,高效进入状态↓预习反馈(教师为主)↓目标学习(教师为主)↓教师精讲点拨(师生互动)↓思考拓展(学生组内互动)↓针对练习(师生互动)↓达标反馈(学生)↓整理提高(学生)↓小结(学生为主)具体教学设计(1)学生对预习情况进行自查,积极进入学习状态。
(2)结合预习案反馈的存在主要问题:知识归纳不全,语言组织不规范。
抄课本,记忆不扎实,理解不准确,尤其强调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探究以及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体现在自主检测中的第2小题。
具体任务结合预习及提问反馈修改巩固预习案,继续完成探究案,充分利用好课本,明确自己疑惑和问题,做好小组合作探究准备。
(3)合作探究,结合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的疑惑和问题及探究案中的探究任务: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方式的判断方法。
(4)展示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实时穿插教师点拨。
(5)精讲点拨,主要针对学生学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点拨。
(6)达标反馈,通过6个题目检查落实课本知识,巩固训练,强化认知。
探究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分析比较(2).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3).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应用3课后部分:学生再次上教学案,教师二次批阅学案,对整改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鼓励。
三、教学反思1、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本堂课的活动中,学生在这种活动中真正体验和领悟了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在学生探究中感到困难的地方,教师适时的点播和引导学生,较好的发挥了教师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效果。
2、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反思(3页)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授课人:沈佳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特点《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是第五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本课时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学好本节内容,便于学生加深领会该细胞之所以能够经历生长、增殖等生命历程,是与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分不开的。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①进行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②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③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2.2技能目标:①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让学生学会实验探究的方法,②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②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3、教学重难点1.重点:有氧呼吸概念、过程2.难点:有氧呼吸概念、过程解决方法:通过动态的课件展示,阐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内容的组织学习安排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的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探究模式进行实验,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精心创设问题情境,采用了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大胆的提出实验假设,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对比分析,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像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帮助学生更好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资源由全国高中生物名师群497635144; 全国高中生物教师②群341200750群内一线教师整理提供,欢迎批评指导! 1细胞呼吸教学内容 第3章第二节 细胞呼吸【目标展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②能说出其中的物质及能量的转变;③能归纳概括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并举例说明细胞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概念,让学生理解并能写出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 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使学生养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态度以及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观察分析能力,并且能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细胞呼吸的方式、原理、实质。
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方式、原理、实质。
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法,通过师生互动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同时采用问题教学法,通过提问应到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并以有关PPT 等多媒体设备为辅让学生更形象的掌握抽象的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设计思路】1、整堂课以葡萄糖为例作为反应物,重点探究有氧呼吸的反应过程, 围绕有氧呼吸的反应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进行深入的探究。
准备一系列的题目,设计实验。
根据科学设计的严谨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在此基础上提升本节课的难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2、本节课重点是有氧呼吸,教师用课件展示过程,分析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变化,并设计表格让学生对比。
引出细胞呼吸的意义。
通过实验设计,验证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氧气的参与,引出无氧呼吸。
本资源由全国高中生物名师群497635144; 全国高中生物教师②群341200750群内一线教师整理提供,欢迎批评指导! 23、对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举例让学生积极的思考,带动课堂氛围,并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培养学生资料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能从中找出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能够完成相应的题目。
4、在呼吸作用的讲解过程中,把逐步的过程列表,让学生完成学案上相应的内容,然后进行展示,留有直观的印象,在讲解完成后,通过习题进行巩固,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联系,并在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联系。
5、最后引出能量的产生除了通过细胞呼吸,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也会产生ATP ,产生的能量哪里去了?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下节内容,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导 入】伴随着音乐出现赞美萤火虫的诗,然后展示课件上的flash ,利用萤火虫发光引入新课,将萤火虫的荧光器取下,烘干研磨成粉状物,分别装入两支试管,编号1、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A TP 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结果1号试管发光,2号试管不发光,结论: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
那么葡糖糖是不是能源物质呢?我们再取两支试管,编号3、4,从萤火虫的尾部直接将荧光器切下,然后重复上述实验,现象,两支试管均能发光。
结论:除了A TP 能够提供能量,葡萄糖也能提供能量,进而比较2,4两支试管,结论:葡萄糖只有在活细胞中才能分解释放能量,那么葡萄糖在细胞中是如何提供能量的呢?引出细胞呼吸【新 课】 一、细胞呼吸 1、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 的过程。
师问:这种氧化分解一定需要氧气的参与么? 生答:不是。
师说:因此,我们根据有无氧气的参与,将细胞呼吸分成两种方式。
2、方式: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师问:对于我们人类来讲,主要进行哪种细胞呼吸? 生答:有氧呼吸师说: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有氧呼吸的过程。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3页找出有氧呼吸的概念。
二、有氧呼吸 备 注【学导结合】以轻松的话题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课题。
提问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资源由全国高中生物名师群497635144; 全国高中生物教师②群341200750群内一线教师整理提供,欢迎批评指导! 3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 TP 的过程。
那么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哪里?复习线粒体的结构 2、过程(重点讲解)教师分步展示有氧呼吸的过程,设计表格让学生完成然后将表格完善,展示表格,并留出时间让学生对照记忆。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过程:C 6H 12O62丙酮酸+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分解 场所:线粒体基质 过程:2丙酮酸+6H 2O 6CO 2+20[H]+少量能量第三阶段: [H]的氧化 场所:线粒体内膜 6O 2+24[H]12H 2O+大量能量师问: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三个反应过程,总结出有氧呼吸的总的反应式: 板书大家请看黑板,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最终到哪里去了? 生答:先进入丙酮酸中,然后进入到二氧化碳中。
师问:氧气中的氧到哪里去了呢? 生答:到水中去了。
师问:氧气参与的是有氧呼吸第几阶段的过程? 生答:第三阶段阶段 过程 反应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反应式反应物产物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提问重难点突破结合导学案通过对有关材料的分析掌握知识要点,遇到疑问探讨解决。
通过学习小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解决重难点内容。
将学生讨论出的方程式贴到黑板上。
进行重难点突破本资源由全国高中生物名师群497635144; 全国高中生物教师②群341200750群内一线教师整理提供,欢迎批评指导! 4师问: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氧气反应,但是需不需要氧气的参与? 请同学们看导学案第三页,探究活动一,讨论得出答案设计实验探究“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否需要氧气的参与?”实验材料:试管、氧气气泵、线粒体培养液、油脂、丙酮酸溶液 实验步骤:1、取两只试管,分别编号1号,2号。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线粒体。
3、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量的丙酮酸并向1号试管中通入氧气2号试管保证无氧条件,可以封上一层油脂膜 4、检测实验过程中有无二氧化碳产生,检测方法:预测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1、若1号试管产生二氧化碳 ,2号试管不产生二氧化碳, 则有氧呼吸第二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
2、若1号试管产生二氧化碳,2号试管产生二氧化碳,,则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无氧气的参与均可。
通过展示课件中的实验变化过程,展示实验结果中一的结论是正确的。
师问: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氧气促进了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那么,如果在无氧的条件下,丙酮酸还会进入到线粒体中么?如果不进入线粒体,那么丙酮酸进一步反应的场所在哪,引出无氧呼吸。
三、无氧呼吸1、概念: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2、方式:乳酸式无氧呼吸和酒精式无氧呼吸 分别举例: 乳酸式无氧呼吸: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 酒精式无氧呼吸多数高等植物、酵母菌:3、过程: 师说: 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怎样进行的呢? 通过播放flash 让学生完成表格并展示。
过程 阶段反应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反应式反应物 产物小组讨论 展示课件动画【深化拓展】 提问学生讨论结果激发学生探究无氧呼吸的兴趣提问指导学生完成 学生展示本资源由全国高中生物名师群497635144; 全国高中生物教师②群341200750群内一线教师整理提供,欢迎批评指导! 5具体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的初步分解场所:细胞质基质过程:与有氧呼吸相同第二阶段:丙酮酸不彻底分解场所:细胞质基质过程:通过播放过程,完成表格后,写出总的反应式板书:无氧呼吸总反应式C 6H 12O 62C 3H 6O 3(乳酸)+少量能量 C 6H 12O62C 2H 5OH (酒精)+2CO 2+少量能量 小结:1: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进行总结,然后进行比较,见课本45页表格 比较结束后,进一步强调能量的变化: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呼吸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是否需氧 需氧 不需氧分解产物 二氧化碳和水 二氧化碳和酒精或乳酸 释放能量 较多 较少联 系 从葡萄糖到丙酮酸这一阶段完全相同,从丙酮酸开始,它们才沿着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2、计算能量的利用率有氧呼吸过程中每摩尔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2870KJ 的能量,其中有1161KJ 的能量可转移形成 38摩尔的ATP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由此可知,能量利用效率是40%而剩余的1709KJ 的能量将以热能形式散失,这部分能量可用来维持体温恒定。
3、酒精式无氧呼吸过程中每摩尔葡萄糖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可释放225.94KJ 的乳酸式无氧呼吸过程中每摩尔葡萄糖不彻底的氧化分解可释放196.65KJ 的能量,为什么酒精式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一些?那么,哪种无氧呼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学生看书 展示本资源由全国高中生物名师群497635144; 全国高中生物教师②群341200750群内一线教师整理提供,欢迎批评指导! 6吸方式的能量利用率更高呢?生答:乳酸式无氧呼吸利用率更高。
探究二:设计实验验证: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能量产生1、如何证明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有ATP 产生生答: 可以用荧光粉来检测2、如何证明在细胞呼吸中有热量产生生答: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3、设计对比实验证明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无氧呼吸多综合以上两个实验展示实验装置及现象。
对于导学案上的探究三,大家课下探讨完成,细胞呼吸使我们生物体内的能量和物质代谢中心,接下来我们看看细胞呼吸和我们的生活都有怎样的关系。
四:细胞呼吸的应用:话题一、减肥问题1、是冬季减肥效果好还是夏季减肥效果好呢?问题2、是慢跑效果好还是快跑效果好呢?话题二:伤口处理问题1:包扎伤口所用材料:纱布好还是是塑料材质好?为什么? 问题2:哪种伤口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为什么?话题三:发酵话题四:粮食储存及食物保鲜话题五:农业生产小结:总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并能分析具体的问题。
练习:课件上相应习题。
作业:导学案上相应的习题实验装置在课件中展示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图片进行比较,通过五个话题总结应用,并指出影响呼吸的因素【梯度训练】 【跟进反思】 板书设计: 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1、概念2、方式 二、有氧氧呼吸1、概念2、场所3、过程 (展示) 三、无氧呼吸1、概念2、方式3、过程 (展示) 四、细胞呼吸的应用本资源由全国高中生物名师群497635144; 全国高中生物教师②群341200750群内一线教师整理提供,欢迎批评指导! 7教后 记:新课程主张教学过程的重心由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发展,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