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表达方式 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知识分享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 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
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有三种情况。
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
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
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
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
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
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
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
“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万能公式
语⽂阅读理解解题万能公式阅读理解在⾼考语⽂考试中占据着⾮常⼤的⽐重,下⾯⼩编就带领⼤家盘点⼀下语⽂阅读理解解题的万能公式和解题技巧,希望对考⽣有所帮助。
⾼中语⽂阅读理解万能公式⼀、表达⽅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修辞⼿法:⽐喻、拟⼈、排⽐、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对⽐三、说明⽂分类:1、实物说明⽂、事理说明⽂、程序说明⽂2、科技性说明⽂、⽂艺性说明⽂(也叫科学⼩品或知识⼩品)四、某句话在⽂中的作⽤:1、⽂⾸:开篇点题;渲染⽓氛(散⽂),埋下伏笔(记叙类⽂章),设置悬念(⼩说),为下⽂作辅垫,总领下⽂。
2、⽂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总结上⽂3、⽂末:点明中⼼(散⽂);深化主题(记叙类⽂章);照应开头(议论⽂、记叙类⽂章⽂、⼩说)五、句⼦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句⼦中往往有⼀个词语或短语⽤了⽐喻、对⽐、借代、象征等表现⽅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出来,再疏通句⼦,就可以了。
⾼中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1、⽂章开头⼀段的某⼀句话在⽂章中的作⽤,中间某段或句的作⽤,最后⼀段某句的作⽤.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来回答:对于第⼀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章的中⼼,开门见⼭,总领全⽂,或起到引起下⽂的作⽤;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作铺垫和衬托,为后⾯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最后⼀段或某句的作⽤是总结全⽂,点明⽂章主旨,让⼈回味⽆穷,并与题⽬相照应.2、⽂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悲痛、遗憾等.⼀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章的字⾥⾏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3、概括⽂章主旨.对于这种题⽬,在回答之前⼀定要把全⽂仔细看⼏遍,然后可以⽤这样的关键词来进⾏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中去找,在⽂章的每⼀段特别是第⼀段或最后⼀段的第⼀句或最后⼀句,⽂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4、⽂中划线句⼦运⽤了什么表达⽅式?有什么作⽤?看到这种类型的题⽬,我们⾸先要看⼀看这⼀句⽤了那种表达⽅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分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描写.⽽⼈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描写、动作描写、⼼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是使⽂章⽣动、形象、感⼈.抒情的运⽤,能增强⽂章的感染⼒,突出⽂章的中⼼.如果⽂中有⼀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彩,引起读者的兴趣.5、⽂中某句运⽤了什么修辞⼿法?有什么作⽤?修辞有很多,常⽤的有8种,⽐喻、⽐拟、夸张、排⽐、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喻、拟⼈、夸张、排⽐,⽐喻的作⽤有三:⼀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加深体味;⼆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鲜明的印象.拟⼈的作⽤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鲜明的印象,⽽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拟⼈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使⼈倍感亲切⾃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的作⽤在于能突出⽂章的中⼼,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的⽓势;是提⾼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使⽂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韵美,读起来朗朗上⼝.还有⼀种修辞⽤的⽐较多的就是引⽤,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的诗句、名⼈故事、还有名⼈语⾔或名⼈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章中引⽤的内容有什么作⽤?”,这种题⽬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公的某种精神”.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6、⽂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中寻找现成的句⼦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的语⾔把⾃⼰对⽂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7、⽐较阅读理解.有时考试会把课内⽂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章进⾏⽐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我们可以从⽂章的内容、写作特⾊、感情基调等⽅⾯进⾏⽐较.以上是有关记叙⽂的常规问题回答,下⾯我们来看看说明⽂的阅读理解.8、说明⽂的阅读理解.对于说明⽂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法及其作⽤,常⽤的说明⽅法有分类别、举例⼦、打⽐⽅、列数据、作⽐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打⽐⽅、列数据、作⽐较.分类别的作⽤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的作⽤.打⽐⽅的说明⽅法跟修辞格上的⽐喻是⼀致的,这种⽅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们⽐较陌⽣的事物,可以⽤具体的或者⼤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较,使读者通过⽐较得到具体⽽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的语⾔问题时,要注意说明⽂讲求语⾔的准确性,语⾔风格⼜可以分为平实和⽣动两种.中考阅读常见的就是记叙⽂和说明⽂,议论⽂较少,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希望对你在学习和考试时有所帮助.现代⽂阅读试题答题技巧⽅法1、基本要领:整体把握, 抓住关键语句, 在⽂中找答案2、步骤:(读⽂章共两遍)第⼀遍:通读全篇,⼤致了解.先整体粗略阅读全⽂,⼤致感知⽂章⼤意即可;阅读时凭感觉划出⾃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可以稍快]第⼆遍:审清题意,回读原⽂.看⼀遍题⽬,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截取关键性⽂字;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宜慢,仔细,并回读检查]最后:理清要点,认真答题.根据答题要求,加⼯改造,概括提炼.(尽可能利⽤原⽂中的关键性⽂字答题)⼀解答现代⽂阅读题应分的三个步骤详第⼀步,通读全篇,⼤致了解.第⼀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致了解⽂章⼤意即可,做到⼼中有数.那么我们要⼤致了解⽂章的哪些东西呢?1、了解⽂章的⼤致内容.哪些⼈?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话题?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你是怎么看的?了解⽂章的⼤致结构,主要思路.了解⽂章叙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记叙的⼈物、事情、时间、地点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样安排的? ⽂章是怎样过渡的?弄清⽂章的线索、顺序、层次等。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倾心总结)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倾心总结)第一篇: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倾心总结)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
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
常考题型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如何解答这类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要点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要点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知识要点一、记叙文的“六要素”和小说“三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小说的三要素则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二、记叙文的线索和作用。
记叙文的线索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线索的分类包括人线、事线、地线、时线、物线和情线。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并推动情节发展。
寻找线索的方法包括查看文章标题、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三、记叙的顺序和作用。
记叙文的顺序包括顺叙、倒叙和插叙。
XXX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使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的片段提前叙述,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使情节波澜起伏,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原先的叙述,插入一部分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内容,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使情节更完整,可以丰富、衬托人物形象,突出中心,内容更充实。
四、记叙的人称及其作用。
记叙文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
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
第三人称以第三者的地位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情、场景等,不受任何限制,用“他”或“他们”(直接姓名xxx),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写起来比较自由开阔。
第二人称以“你或你们”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亲切感,便于抒发强烈的情感。
五、记叙文主旨的归纳。
记叙文的主旨是蕴涵在所记叙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主旨的归纳的具体方法是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抓住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文章主要讲述了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描写分类及作用。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语文现代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拉分项目之一,该如何做到不失分是很重要的。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和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也叫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什么叫叙述?叙述有什么作用?叙述是作者通过一般性的陈述,介绍、交待人物、事件、环境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表达方法。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作用是:①介绍人物的经历、事迹、交待人物的关系;②交待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发展过程;③概括事实事例,为文章的议论提供依据;④ 联系故事情节、过滤转换上下文的意思。
▲叙述有哪些种类和方法?叙述有两类:一是概括叙述、一是具体叙述,概括叙述又叫简述、略述、就是用简单的笔墨对人物、事件、环境加以介绍、给读者提供一个大概的印象。
具体叙述又叫详述、细述,就是用详尽的笔墨对人物事迹、环境作详细交待。
叙述的方法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照事件的发展过程或人物经历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它符合人们一般的认识习惯、条理清楚、脉络分明,易于将人和事叙述完整。
倒叙、又叫倒插笔。
是把事件(人物)的结局或发展过程中精彩、感人的片断提到前边叙述,然后按顺叙的方法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有三种情况。
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某个片断提前、三是用回想回忆的方式进行,将作者的感受用叙述在文章前边表达出来。
用倒叙的优点在于:可以造成悬念、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
插叙,就是在叙述进行中插进另外一段叙述。
插叙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故事情节。
插叙也有三种情况:一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和所叙述的内容有关的以先发生的事情。
这种插叙又叫追叙二是插进来的内容是对所叙述内容的补充,注释。
这种插叙习惯上又叫补叙。
再一种情况是插进来的内容在表达顺序上与原叙述的顺序相反,这种情况又叫逆叙。
▲叙述常用那些人称?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叙述的人称,就是叙述客观事物或人物活动时所确定的出发点和所选择的角度.常用的叙述人称有三种: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和第二人称——你、你们。
使用第一人称,有三种情况。
“我”、“我们”有时就是作者本人,有时是虚构艺术形象,有时还可能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或其它人物。
中学生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知识分享
中学生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中学生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否对中学语文阅读感到头疼?是否无法把握那么多的文字信息?是否经常在中学语文阅读这一块失分?对于阅读理解题,我们还是可以从中找到出题规律,并记住如何针对各种特定问题去进行解答的技巧。
综观各地中考试卷中阅读理解的题型,不外乎有以下几种类型,下面我们一一加以解析。
当然在回答所有问题之前,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把阅读文章认真仔细的看一遍。
1、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
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2、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3、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中学语文阅读题做题技巧一、阅读后先归纳“中心意思”。
所谓“中心意思”与“中心思想”其实是两种概念:中心思想强调“思想”,即文章的深层次内函;中心意思强调“意思”,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
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和方法(一)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利于表达作者情感。
夸张:使表达的情感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条理清晰,长于抒情。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旨。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释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设问:自问自答,突出文章内容;吸引读者,引发读者思考。
反问:增强语气,强化情感。
引用:增强文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和说服力。
双关:使语言幽默;适应语境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增强文章表现力。
反语:正话反说,显得幽默讽刺。
(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使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起烘托作用。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渲染烘托: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反语(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三)叙述方式: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的进行叙述。
表达效果(表达技巧)
表达效果(表达技巧)表达效果:简单一点说就是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的作用。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顶真、回环、通感等。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详细、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拍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谈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讲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周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模糊的作用。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办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述、说明、谈论、抒情五个方面。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卸。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联合、正侧相映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址、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成效。
语文表达方式作用(二)
阅读理解题的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题目考点一、记叙的要素:▪1、记叙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事情的发生、发展的脉络,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阅读记叙文要能明确这三个要素,即使不要求准确概括,也须达到能大体将这三点说出来的地步。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二、记叙线索:▪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始终的一条脉落,体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所以说线索是文章的纲,抓住了这个纲,就能理顺文章的内容,掌握文章的结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线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成为线索,只有那些能够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文章主题思想的具体事物,才能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
▪线索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线索大致分六类:▪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白杨礼赞》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线索”是连贯文章始终的脉络,是文章的纲。
▪①文章的标题②反复出现的词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语文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技巧总结(全)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5。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
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阅读理解专业术语及其作用本文介绍了阅读理解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以及结构方式,并分别阐述了它们的作用。
一、表达方式阅读理解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记叙可以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进行,使叙事清晰,印象深刻;描写可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性;抒情可以表达情感,引起共鸣;说明可以阐述事物的原因、结果等;议论可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二、表现手法阅读理解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类比、象征、衬托、烘托、反衬、比喻、幽默、讽刺、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虚实结合等。
其中,象征和托物言志可以使表达含蓄深沉,增强感染力。
三、修辞手法阅读理解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对比等。
比喻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拟人可以拉近物与人的距离,排比可以强调特定对象的特性,夸张可以烘托气氛,反复可以突出思想,借代可以以简代繁,反问可以加强语气,设问可以引起读者思考,对比可以使特定对象更鲜明突出。
四、结构方式阅读理解中常用的结构方式有前后照应、铺垫、过渡、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特定线索、记叙顺序、材料安排等。
其中,记叙顺序可以使叙事清晰,倒叙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插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富,补叙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补充解释,平叙可以使头绪清晰。
材料安排则可以根据主次关系和详略关系进行安排。
本文详细介绍了阅读理解中常用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以及结构方式,并分别阐述了它们的作用。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明确要说明的问题。
其次,按照逻辑顺序,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逐一解释。
最后,再将这些小问题综合起来,形成整体性的说明。
说明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用语准确。
为了使读者易于理解,说明文常常采用图表、实例、比喻等手段来说明问题。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技巧总结全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4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植物、文具、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文章的形式要素,一定要为内容表达服务;一定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来写作,可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所谓表达功能;表现方法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一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A、借景抒情: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B、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C、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D、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A、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联想、想象:联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作用是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增添艺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耐人寻味;4、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作用是突显对象的特点,使形象更加鲜明;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9、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以实衬虚、以虚衬实,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作用是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突出主旨;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含蓄地寄托作者的主张、哲理,能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和想象的空间;11、直抒胸臆:即景抒怀,直接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情感和富有哲理性的思想;12、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13、融情于景: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14、衬托或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事物的特点,营造氛围;15、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16、以静衬动:突出了事物的动态热闹、灵活、敏捷等特征;17、以动衬静:突出环境静谧、安静、寂静的特点;18、用典: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19、白描:不用华丽的辞藻,用最经济、最俭省的笔墨勾勒鲜明生动的形象;寥寥几笔就能起到突出事物神韵的效果;20、开门见山:文章开头直入正题,不拐弯抹角;21、点面结合:叙写事件全过程是面,抓住某个特殊情节或细节是点,二者结合能反映出事物的全貌,又能突出重点,表达事件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22、以小见大:抓住最能体现大主题、看似平凡细小却包含典型意义和生活哲理的小事件来叙写;感人且具有社会意义;23、悬念:在情节发展中设置某种疑端或矛盾冲突,使人产生关心事物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心理活动,引人入胜;24、伏笔: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在不大引人注意的地方预先作出暗示或提示,到适合的实际给予呼应,以收到前后连贯、结构严谨的效果;不同的文体不同的表现手法: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用现代的观点来说,主要的有三种:比拟、夸张、借代等二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1、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语言描写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2、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3、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4、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心理描写作用:1、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2、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3、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4、深化作品主题;外貌肖像描写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2、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3、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动作描写作用:1、显示人物内心世界;例如:蹑手蹑脚的走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作用: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文章生动A、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B、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一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画图表、类比、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1、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更具体、更详细;2、引资料: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3、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好处: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4、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5、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功能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6、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7、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8、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9、画图表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10、配图:再说明具体物品时,为了让读者对物品有视觉上直观的感觉;配以具体图片,可以省去物品外观的具体描写;二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四、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阅读的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某种特性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或突出,答题格式:强调了……或突出了……5.反复:加强语气, 答题格式:强调了……说明方法: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分类别:通过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将__××__比作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说明语段的作用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的××论点。
语文阅读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技巧
语文阅读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技巧表达效果:简单一点说就是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的作用。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语文阅读理解专业术语及其作用
语文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专业术语及其作用Ⅰ.常用写作手法(技巧)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只有5种)【作用详见五~八】二、表现手法:对比、类比、象征、衬托、烘托、反衬、比喻、幽默、讽刺、联想、想像、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扬先抑、虚实结合象征、托物言志的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三、修辞手法: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拟人:化物为人,拉近距离,亲切自然; 便于对话,交流情感。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语气强劲,抒情强烈。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反复:突出思想,强调情感;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增强感染力。
加强语气。
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强调,加强语气等;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使文章有起伏。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了……注: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名称上既有重合又有不同,要学会分清两者的差别四、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特定线索、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五、记叙及作用:(1) 顺叙作用: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作用: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引人入胜,波澜起伏。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_答题技巧总结
表达效果:简单一点说就是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的作用。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反映方式,抒情主要反映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并通过在意识中对现实的审美改造,达到心灵的自由。
抒情是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创造的辩证统一。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完整版)小学语文阅读文章体裁归纳
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强调了......加强语气(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9)引用: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见解。
作用是增强说服力。
(10)互文:两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
(11)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达方式及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考纲要求
了解常见的表达方式,体会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基本表达方式,主要包括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五种。
(一)记叙的概念
记叙是阅读、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二)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1)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
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2)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作用:倒叙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行文波澜起伏。
(3)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作用:插叙补充交代了或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深化主题,使文章曲折有致。
(三)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但缺乏真实性。
(一)描写的概念
描写就是把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二)描写的分类
1、从描写的对象上分:
(1)人物描写:包括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五个方面的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作用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从而有力地表现主题。
(2)环境(景物)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
★小说社会环境描写主要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
(3)场面描写(劳动场面、学习场面、会议场面、活动场面……);
★场面描写主要作用在于渲染气氛,表现主题,有时在场面描写中也能突现主人公的性格。
(4)细节描写(对象可是人、物、景),
作用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2、从描写的方法上分:
(1)正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2)侧面描写,是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还有白描(简笔勾勒,生动传神)和工笔(工笔细描,细腻入微)。
3、从描写的角度上分:
(1)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2)整体描写与局部描写
(3)虚写与实写)
(4)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一)抒情的概念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
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
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二)抒情的两种方式
1、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指作者在文章中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
直接抒情的方式一般用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2、间接抒情是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间接抒情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寓情于事②寓情于景③寓情于理
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在记叙文这类文章中,议论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揭示某一文段的中心或是全文的主题,有时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
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请判断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传说古希腊音乐家佛士曾用这把七弦琴,弹奏出神妙的曲子,使森林里的野兽都陶醉了。
(记叙)
2.在这颗星的东边,白蒙蒙的一片,断断续续从北到南横过天空,这就是“银河”。
(描写)
3.“天孙”私自下凡,和一个放牛郎结为夫妻,日子过得很幸福。
(记叙)
4.织女星以每秒14千米的速度移近太阳。
(说明)
5.织女星距离地球26光年(说明)
6、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习法语了!(抒情)
7、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里宛转地唱歌。
(描写)。
8、起初,我只是个有可能学习的毛坯,是我的老师帮我开了眼界,使我这块毛坯有可能发展进步。
(议论)
9、我将永远不能再见他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抒情)。
10、依稀有几片早落的黄叶,在风中或上或下或左或右,低低地打着旋。
(描写)
1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
(描写)
12、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议论)
13、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记叙)。
14、现在只有四个人继续走路了,但灾难又降临到头上。
下一个贮藏点带来的是新的痛苦和失望。
(记叙)
1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
尚。
(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