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论文
山西省环境应急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环境生态论文
![山西省环境应急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环境生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89eb57cb90d6c85ec3ac6d8.png)
山西省环境应急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环境生态论文————————————————————————————————作者:————————————————————————————————日期:山西省环境应急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环境生态论文山西省环境应急监测相关问题的探讨文/沙雪梅山西省作为国家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化工企业数量多、遍布范围广,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应急监测是处理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前提和保证,如何进一步适应当前的环境形势,更好地开展应急监测,本文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山西省环境应急监测的现状近年来,经过多次大大小小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锻炼,山西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不断提升。
首先从组织管理上形成了由省市多级监测站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应急监测运行体系,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首先以事发地的市级监测机构为主,同时省站从技术上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和指导,形成上下联动的运行体系:其次,各级监测站编制应急监测预案作为行动指南,以明确事前、事发、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
当事故发生时,各参加人员根据应急监测预案要求各司其职,应对有序,确保应急监测顺利开展:同时,配备了多种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目前主要有重金属分析仪、便携式分光光度仪等无机类便携仪器,便携式GC-MS、傅里叶红外、电子鼻等有机类便携仪器和生物毒性分析仪等生物类便携仪器三大类几十种仪器,另外还有数字地图、应急监测数据库等应用软件同时为应急监测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总体来说,山西省环境应急监测已初步形成系统,并正在逐步完善发展。
山西省环境应急监测存在的问题应急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欠缺由于环境污染事故大多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严重性、持续性和积累性,以及事故处理的及时性要求,对污染物的监测必须从静态到动态、从地区性到区域性乃至更大范围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这就要求应急监测分析方法既要有现场能给出定性、半定量结果的快速方法,又要有准确定量的分析方法。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探讨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ece1c5d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b.png)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探讨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这些事故不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也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及时的应急监测对于减轻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和防止事故的扩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进行探讨。
(一)环境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环境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环境监测涉及到空气、水、土地等多个方面,包括环境噪声、大气污染、水质、土壤等监测。
要想真正了解事故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监测,及时汇总并评估监测结果,以便第一时间提出应对措施。
(二)有害物质检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会导致大量的有害物质释放,如化学品、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
有害物质的检测对于了解事故的类型和范围非常关键,不同的有害物质具有不同的危害作用,即便是同种物质,其危害也会因释放环境、浓度、剂量等因素不同而异。
因此,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对有害物质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至关重要。
(三)应急调查和现场勘查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调查和现场勘查是非常必要的。
应急调查的目的是尽快确定事故的性质、原因、范围和危害程度等,为制定应急措施提供依据;而现场勘查则需要检查有害物质的蒸发、扩散、渗漏等情况,及时采取转移、善后的措施,确保其影响尽量减小。
(四)数据报告和信息通报在应急监测中,数据报告和信息通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监测结果需要及时记录、整理并上报,为接下来跟进的应急处理措施和环境修复等工作提供支持。
同时,要将监测结果和应对措施等信息及时进行通报,协调各应急机构的合作,协助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二、如何有效进行应急监测(一)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应急预案是及时、有效实施应急监测的前提。
应急预案需要包括应急机构设置、人员组织、指挥调度、责任明确、装备供应、危险源评估、监测预警等各个环节。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监测与应对机制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监测与应对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6118389b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9.png)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监测与应对机制引言: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建立了环境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并最大限度减少其对环境的损害。
本文将重点探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监测与应对机制。
一、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为了及时获取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信息并做出快速决策,应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测体系。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装监测设备:在关键区域安装污染物监测仪器,包括气体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和土壤监测设备等,以实时监测环境变化。
2. 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数据共享平台,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将监测数据上传至平台,供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分析和决策。
3. 建立网络监测系统: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一个网络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关键区域的环境参数,并向监测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二、加强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是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预警机制的方法:1. 传感器技术应用: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监测设备,通过与环境参数的关联,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进行预警。
2. 联合监测与预警:将各级环境监测机构、气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联合起来,建立跨部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3.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环境参数进行预测。
三、应急资源准备与调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迅速调动各种应急资源进行救援和处置。
以下是几种应急资源准备与调配的措施:1. 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防护装备、救援工具、急救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培养和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包括环境科学家、应急处置人员和救援志愿者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资源调配与协同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调配和协同机制,及时向灾区调配急需的救援物资和人力资源。
松花江污染事件论文应急监测论文:从松花江硝基苯污染的变化趋势中总结应急监测的采样频率
![松花江污染事件论文应急监测论文:从松花江硝基苯污染的变化趋势中总结应急监测的采样频率](https://img.taocdn.com/s3/m/07db8013ba1aa8114431d92b.png)
松花江污染事件论文应急监测论文:从松花江硝基苯污染的变化趋势中总结应急监测的采样频率摘要:2005年11月13日吉林发生松花江污染事件,自11月22日起,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松花江苏家屯断面对硝基苯污染带流经全过程中对水质、水生生物、底泥样品进行样本采集和分析。
根据监测结果和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分析判断本次污染事件松花江苏家屯断面上游硝基苯污染具有由单一点源“瞬间”排放变为底泥和冰层面源排放、再由底泥面源“延续”衰减排放转变为多个底泥点源“间歇”排放的特征;其污染程度呈逐渐下降趋势。
由这一趋势分析对今后应急监测中科学有效的布设采样频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松花江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硝基苯变化趋势采样频率0 引言2005年11月13日,吉化公司“双苯”车间发生爆炸,爆炸地点距离松花江较近,导致苯、硝基苯等大量污染物流入松花江。
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自11月22日开始在松花江苏家屯断面对污染带流经的全过程中进行水质监测。
本文只是简单地整理监测数据和很局限地收集了一些相关数据,来分析污染事故中污染物的变化过程,旨在总结应急监测中制定科学高效的采样频率,进而达到在获得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的同时,可以降低人力和物力的投入的目的。
仅为一己之见,谨慎地为相关部门决策和专家学者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1 污染类型分析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在2005年11月23日20时第一次定性检出硝基苯。
在此后连续进行采样监测,污染带流经期间采样频率由密到疏,共获得硝基苯监测数据102个。
1.1 污染带高峰——瞬间点源分析硝基苯的污染带高峰具有明显的高斯扩散曲线特征。
我们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推荐的河流水质数学模型原理,对本次硝基苯污染虚设瞬时点源污染趋势进行模拟,建立了如下的数学模型公式:q=q0exp[-k(t- t0)2](1-1)q:断面污染程度(无量纲)q0:最大污染程度(无量纲)k:修正系数t:迁移时间(小时)t0:扩散启始时间(小时)我们对实测污染趋势图峰前的数据做镜像复制,见图1,与镜像复制图相比,实测的污染浓度变化出现了托尾现象,我们认为,这是由于高浓度污染物带受到水流迁移的机械扰动等因素影响,使实测到的硝基苯浓度值出现了减缓下降的现象。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44acb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9.png)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指突然发生,具有较强破坏性和危害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对周边环境、生态和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必须采取有效的应急监测措施,及时掌握污染物扩散情况,加强监测预警,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监测技术、监测设备和监测体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
一、监测技术1.遥感监测技术:通过卫星影像和航拍数据获取污染源、污染物扩散范围和受影响区域等信息,实现远程监测和快速评估。
2.环境监测技术:利用自动气象站、环境监测站等设备对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进行实时监测,掌握污染物浓度和变化趋势。
3.生物监测技术:通过监测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指示剂对环境污染的敏感性,判断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
二、监测设备1.气象探测器:包括风速风向仪、大气压力计、温湿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大气环境的气象参数,为污染物扩散提供数据支持。
2.水质监测设备:如水质自动监测仪、水质分析仪等,用于监测污染物浓度、水质变化等情况。
3.气体检测仪:用于检测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包括常见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
4.生物监测设备:如植物叶片采样器、微生物培养箱等,用于评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三、监测体系1.应急监测网络: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网络,覆盖污染源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区域和重点监测对象,确保监测覆盖全面。
2.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各监测单位、环保部门、公安等相关部门间建立信息共享与联动机制,实现监测数据实时共享,协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3.监测预警系统: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模拟预测,提前预警可能的污染扩散路径和影响范围,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应急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工作的效果和受影响区域的安全。
加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技术装备和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对于减少事故损失、保障环境安全和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污染论文
![环境污染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d911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e.png)
环境污染论文环境污染论文常用15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环境污染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环境污染论文11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面环境监测网点分散,仅依靠现有的监测台站和传统监测技术方法不能满足连续、动态、宏观、快速监测环境污染的要求,也满足不了及时、准确地做出环境质量报告和污染预报的要求。
因此,日益恶化的环境迫切需要实时、快速、宏观、准确的监测技术,以便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遥感技术是获取环境信息的强有力手段,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极其有效的技术。
运用遥感技术监测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状况,正确评价环境质量,寻求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遥感技术具有监测范围广、速度快、成本低,且便于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等优势,还能发现用常规方法往往难以揭示的污染源及其扩散的状态,因此遥感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监测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它不仅可以快速、实时、动态、省时省力地监测大范围的环境变化和环境污染,具有其它常规方法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也可实时、快速跟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发展,并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减少污染造成的损失。
因此,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建立重大环境事故的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对保护我国环境及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作用,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2环境污染遥感监测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的固有特性,远距离不直接接触物体而识别、测量并分析目标物性质的技术。
根据所利用的.波段,遥感监测技术主要分为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技术,热红外遥感技术,微波遥感技术三种类型。
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预案
![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18079d6bec0975f465e266.png)
Dic s i n o s u so n Eme g n y M o i rn a r e c n t i tlP lu in Ac ie t fS d e vr n na olto cd n
Zh n L d n a ia
a p ia i n o u d n e r e c l n c mp l g i h u u e p l t f s d e me g n y p a o i n n t e f t r . c o i
Ke r s s d e n i n n a ol t n a cd n ;e r e c n trn ;e r e c n t rn l n y wo d : u d n e v r me tlp l i c i e t me g n y mo i i g me g n y mo i i g p a o u o o o
第3 6卷第 1 O期
21 0 1年 1 0月
环境科 学与管理
ENVI RoNM ENTAL CI S ENCE AND ANAGEn ENT M
Vo . 6 I 3 No 0 .1 Oc 01 L 2 1
文章编 号 :6 4— 19 2 1 ) 0— 1 7—0 17 63 (0 1 1 0 1 4
浅谈 突发 性环 境 污 染 事 故 的应 急 监 测 预 案
惫 荔丹
( 田市 荔 城 区环 境 监 测 站 , 建 莆 田 3 10 莆 福 5 10)
摘
要: 日本 福岛核 电厂 由于地震 引起的海啸发 生放射性物质 外泄事故 , 而引发对 于突发性 环境污 染事故的 从
处理处置的关 注, 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救援工作和应急 处理 处置 的关键—— 应急监测入手 , 阐述 了应 急监 测 的基本 、 特殊要 求和任 务 , 具体说 明了制定应 急监 测预 案及预 案的基本 步骤和相 关组 织机构 的职责 , 进一 步明
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及预案
![浅谈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及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49e28f83d049649b665867.png)
造 成 难 以 弥 补 的 损 失 , 因此 也 就 很 难 以常 规 的 法 律 制 度 和 行
政 手段 去解 决 ,必 须 要 求 行 政 机 关迅 速 采 取 紧 急措 施 进 行 应
对。
化性质进行动态监测 , 险较大 的危险源应进行重点监测 , 风 并
2 应 急 监测理 念
突 发 性 环 境 污 染 事故 应 急 监 测 是 事故 处 理 处置 中 的 重 要
第 二 , 据 大 量 的 现场 结 果 及 我 国 目前颁 布 的所 有 环 境 标 根 准 中 昼 间 的最 大 允 许 度 7 B( Ho 组 织 也 这 样 规 定 )作 为 0d W , 昼 间 的 限值 。而 夜 间 以 5 B、 大 声 级 7 B作 为 限值 要 求 。 5d 最 0d
此 , 高 应 急 监 测 技 术 , 为 突 发 性 环 境 污 染 事 故 的 应 急 决 策 提 能
提 供 依 据 并 对 应 急 救 援 起 到 重 要 作 用 。 目前 我 国 已进 入 环 境 污 染 事 故 高 发 期 , 国 家在 高 度 重 视 环 境 污 染 事 故 应 急救 援 和
特 点, 绍 了应 急监测理念 , 介 并说 明了应急监测 的基本 内容 。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案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88a97f0b1c59eef8c7b4c7.png)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案摘要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以后,如何进行应急响应、编制监测应急响应预案、现场应急监测技术方案、选择应急监测方法、评价应急监测分析结果以及做好应急监测人员的防护。
为环境保护管理人员特别是参与境污染事故现场组织指挥人员提供应急监测技术和方法基础知识,推动应急监测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公司的应用。
提出应加强公司的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公司环境监测相关人员、设备配置,适应当前环保形势和应急监测需要。
关键词应急监测,环境化学污染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是指在发生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紧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化学污染情况(污染物种类、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等)而进行了环境监测,包括现场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环境化学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要求现场监测人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用小型、便携、简易、快速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对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的危害等予以表征。
实施应急监测是做好环境化学污染事故处理处置的前提和关键,也是善后处理工作的基础。
1 现场应急监测的作用⑴对事故的特征予以表征能迅速提供污染事故的初步分析结果,如污染物的释放量、形态及浓度,估计向环境扩散的速率、受污染的区域和范围、有无叠加作用、降解速率以及污染物的特点(包括毒性、挥发性、残留性)等。
⑵为制定处置措施快速提供必要的信息鉴于突发性环境化学污染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应根据初步分析结果,能迅速提出适当的应急处理措施,或者能为决策者及有关方面提供充分的信息,以确保对事故做出迅速有效的应急反应,将事故的有害影响降至最低限度。
为此必须保证所提供的监测数据及其他信息的高度准确和可靠。
有关鉴定和判断污染事故严重程度的数据质量尤为重要。
⑶连续、实时地监测事故的发展态势这对于评估事故对公众和环境卫生的影响以及整个受影响地区产生的后果随时间的变化,对于污染事故的有效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因为在特定形势下的变化,必须对原拟定要采取的措施进行实时的修正。
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df5fbc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8.png)
探讨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摘要】应急监测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和应急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应急监测技术在事故中的作用和现有应用案例。
提出了提高应急监测响应速度的方法、完善系统的建议以及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应急监测在事故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应急监测的重要性,为防范和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突发性事故、技术应用、案例、响应速度、系统建议、人才队伍培养、重要性、发展方向、挑战。
1. 引言1.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在很短时间内突然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其危害十分严重。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空气污染事故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水污染事故会引发水源污染、水土流失等严重后果。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土壤污染事故会导致地表植被死亡、土壤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损失。
如因污染事故导致农作物减产、渔业资源受损等,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严重程度不可低估,因此应急监测在及时发现和应对此类事件中至关重要。
1.2 应急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应急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无法被忽视。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往往发生突然且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如化工厂泄漏、油污染等。
这些事故一旦发生,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应急监测作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及时响应和监测手段,具有及时性和灵活性。
只有通过应急监测,我们才能迅速了解事故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范围,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应急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环境安全和公共健康的保障作用。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监测 预警与应急清理方案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监测 预警与应急清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626cd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9.png)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清理方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突发环境事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建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与应急清理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以确保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和应急清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监测1.建立综合监测体系环境污染监测应采用综合监测手段,包括传感器网络、卫星遥感技术、移动监测设备等,以实现对环境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网络,覆盖城乡各个重点区域,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监测中心,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2.建立突发事件监测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环境污染类型,建立相应的监测指标体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监测指标要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实用性,能够准确地反映环境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
3.完善监测设备与技术加强对环境污染监测设备的研发和更新,提升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同时,加强对监测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二、预警1.建立预警模型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建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警模型。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对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进行预测,为采取措施提供依据。
2.制定预警标准与级别根据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预警标准与级别,并明确各级预警的应对措施和责任主体。
3.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建立健全的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发布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
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向公众传递预警信息,引导人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三、应急清理1.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各级响应机构、人员和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清理工作的组织流程、资源调配、责任分工等。
2.加强应急清理物资储备建立应急清理物资储备体系,包括应急救援设备、防护用具、清理剂等。
环保监测单位应急预案
![环保监测单位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a29c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c.png)
环保监测单位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的管理措施。
对于环保监测单位来说,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环保监测单位应急预案的制定、内容及实施进行探讨。
一、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经过科学分析和论证,确保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环保监测单位应首先了解本地区的环境特点、环境风险和威胁,基于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应急预案需要以下步骤:1.风险评估与分析:对本地区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进行全面评估与分析,确定可能的风险源,并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可能带来的危害。
2.组织机构与职责:明确各级组织机构及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响应工作。
3.资源调配与协调:建立资源调配机制,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调动必要的物资和人力资源,并加强与其他相关单位的沟通与合作。
4.预案演练与修订: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应急预案的内容环保监测单位应急预案的内容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突发环境事件的判断与识别:包括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的判断与识别,以及对可能导致环境危害的因素的分析与评估。
2.应急响应措施:制定明确的应急响应流程,包括紧急通知、紧急调度、紧急避险等方面的相关措施。
3.应急物资准备:明确应急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并建立有效的储备和保障体系,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4.环境监测与评估: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格,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环境影响情况,并进行科学的评估与分析。
5.社会应急宣传与教育:制定相应的宣传计划,提高公众的环境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增强公众参与应急工作的积极性。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应急预案的实施是保障其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环保监测单位应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按照应急预案的流程和措施进行实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快速响应: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环保监测单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和物资进行相关工作。
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措施
![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cf6c34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f.png)
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措施摘要:环境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工作中的首要环节,为决策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置突发性环境事故提供科学的依据。
阐述环境应急监测重要性,从环境应急监测组织体系的建设、应急监测预案的制订、人员培训、监测设备的选择和应急采样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做好应急监测工作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分析;措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具有发生的突然性、危害的严重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处置的难巨性等特点,因此加强环境突发应急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环境应急监测是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最短时间内对污染物的种类、浓度范围等进行监测,其结果直接影响有关部门对突发性环境事故危害程度的判断,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信息[1]。
环境应急监测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置工作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使其充分发挥好关键作用,才能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实效性得到大幅提升,保证应急处理工作能够有序展开,让事故的损失率降到最低[2-3]。
1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在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必须要将环境应急监测所具有的作用发挥出来以降低其危害程度。
要有效落实好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污染类型、污染程度和范围等方面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污染事故予以处置,就能够使得污染处于可控范围之中,使事故造成的影响能够切实降低。
对污染事故进行事后评估之时,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也是不可或缺的参考依据。
在开展此项工作之时,第一步就是要对事故现场的情况予以监测,并对获得的相关数据展开深入的分析,从而能够了解相关数据间存在的关联性,因此就可对现场的情况有清晰的认知。
在对污染事故展开评估之时,就能够利用具体的数据来说话,事后环境影响的鉴定就能够获得十分关键的参考依据。
浅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公共管理论文
![浅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公共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169b1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8.png)
浅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公共管理论文浅论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公共管理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突发性污染事故状态下进行快速、科学、规范、有效的应急环境监测的作用、工作程序、监测方法,以防止目前应急监测中措手不及、手忙脚乱、无章可循的工作弊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突发性大气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准备随着我市经济的迅猛发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大,需要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为提高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处置的应变能力,消除和减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必须完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编制工作,应急监测小组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一、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环境监测的程序紧急状态下的环境监测需要简洁可行的工作程序,以便实现快速、准确、有条不紊的军事化效能和要求。
实际工作中的`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环境监测工作程序是:(一)建立应急监测组织,作好应急监测的日常准备工作。
环境监测站应重视应急监测这项工作,制定应急监测责任制,配备专人、专用通讯工具、交通工具;专用区域污染事故隐患分布电子图,专用取样设备以及有效的防护设备。
(二)接受污染事故的报警平时要设置专用电话,配备专人值班,接到上级下达的应急监测任务或接到社会污染事故举报后,迅速向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小组组长汇报后,按要求迅速调集有关技术人员勘察现场,协助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对污染源提出警戒区域及应急防范措施,并根据现场调查情况迅速提出应急监测方案,迅速开展现场采样和监测。
(三)现场取样监测监测人员携带有针对性的取样工具、仪器、设备赶到现场,根据污染事故状态和情况,迅速布点取样监测。
能在现场得出结果就在现场拿出监测结果,其余的项目可以迅速送到分析检测科室进行分析,也必须及时报出数据。
(四)监测数据的处理和污染趋势分析预测将得出的初步监测数据迅速输入计算机,进一步得出监测结果,并根据测得的气象条件资料和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用计算机测出污染物的发展趋势、影响范围,进而推测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刍议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
![刍议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7876fa551810a6f5248683.png)
刍议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摘要:近年来,环境污染现象的频繁突发,要求我们工作人员不得不加快应对环境突发事件能力的提升。
本文作者通过对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的应急监测和现场监测的回顾分析,简要叙述了面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要点,并提出相关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应急管理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frequ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mergency requirements, our staff have to speed up the emergency ability.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by reviewing and analyzing the emergency monitoring and on-site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ccurs, briefly describes the emergency monitoring points in the face of the sudd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related opinion, for reference.Key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ccident; emergency monitoring; emergency management1、事件回顾及案例分析1.1 突发事件起因大沙河起源于山西省,途径保定阜平县城,终点为河北省的王快水库,主流全长227 公里,流域内均为山区,河流沿线有多条国道和省道贯穿,来往运输原煤、石油化工产品的重型车辆密集,2006 年至2010 年间就曾发生过多起由于交通事故导致运输品泄漏从而污染河流事件。
环境监测应急预案范文(通用)(二)(2024)
![环境监测应急预案范文(通用)(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fb09c9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e.png)
引言概述:环境监测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
它旨在确保在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保护环境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并尽快恢复受损的环境。
本文将通过分析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的重要性、目标、基本原则以及其应急响应等方面,详细阐述环境监测应急预案范文的内容和要点。
正文内容:一、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的重要性1.环境监测应急预案是确保环境安全的重要手段2.环境监测应急预案是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环节3.环境监测应急预案能提高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效能和减少损失二、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的目标1.迅速准确地监测环境事件的发生和演变2.及时评估环境事件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程度3.有效应对环境事件,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4.恢复受损环境,尽快恢复环境的正常状态三、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2.预防控制和整体协同原则3.信息公开和参与性原则4.综合性和可持续性原则5.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原则四、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的应急响应1.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2.应急响应的等级划分和紧急情况的决策机制3.应急响应中的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4.应急响应中的环境风险评估和预测5.应急响应中的应急资源调配和协调指挥五、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的总结环境监测应急预案是指南、指导和约束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重要依据。
在编制环境监测应急预案时,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预案的制定、实施和完善须要各方面的协调合作,注重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不可预见的环境事件,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总结:环境监测应急预案的范文及其基本要点在本文中得到了详细阐述。
预案的编制要充分考虑环境特点、以及各方面的协调合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并保护环境与人民的安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不断完善和提高环境监测应急预案,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威胁,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应急监测预案
![环境应急监测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9fa34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18.png)
环境应急监测预案
一、当前形势紧迫性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
突发环境事件频繁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它不仅关系到环境保护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更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当前形势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应急监测预案刻不容缓。
二、专家观点
多位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指出,环境应急监测预案的制定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预案中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确保信息畅通、快速响应。
同时,预案的制定应基于对环境风险的科学评估,提前预判可能发生的污染事件,为应急监测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三、支撑数据
为了制定科学有效的环境应急监测预案,必须依托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和风险评估结果。
这些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方面的实时监测数据,以及历史污染事件的案例分析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风险,为应急监测提供决策依据。
四、应急有效性说明
环境应急监测预案的实施,将大大提高环境应急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预案能够指导监测人员迅速展开工
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及时获取和分析。
同时,预案的实施还能有效减少应急响应的时间,提高处置效率,从而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
综上所述,环境应急监测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不断完善预案内容,提高应急监测能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探讨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f3951b77fd5360cbb1adb5a.png)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探讨摘要:凡事都有两面性,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社会发展,反之,也给我国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
最近几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基于此,我们应该重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下面该文主要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基础上提出了应急监测方案。
关键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方案全球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率,在环境污染问题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是比较严重的一种事故,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扩散性,以及不可抗拒性,极有可能加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危及公众生命与财产安全,若想有效保护环境,需要积极防范和有效处理突发性环境事件,将应急处理能力提高,使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最大化减小。
1 阐述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自身特征第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形式较为多元化。
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引发模式可以分为爆炸类及泄露类事故;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环境要素可以分为水气共同污染型、气污染型、水污染型等。
基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特性来看,主要包括非法大量排放污染物型、有毒有害化学品型、溢油污染型、核污染型。
第二,爆发的突然性。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发生时间不可预计,属于突然发生,或雨天,或晴天,或黑夜,或白天,并且还会带有较大的危险性,这对于应急监测和安全防护带来了较高的要求。
第三,危害的严重性。
有相当数量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都会出现严重的危害后果,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且还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可挽回的生态环境污染。
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为例,造成 1720 人受辐射致癌,13 万居民被疏散,还对独联体国家及西欧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由此可见,与普通的环境污染事故相比,无论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工作,还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都会有更高的要求、更大的难度,务必要予以高度重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论文
摘要:做好应急监测预案能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并对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相信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预案将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是事故处理处置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环境监测系统中的一项紧迫任务和重大课题。
提高应急监测技术水平,做好应急监测,能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并对应急救援起到技术支持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就环境污染应急监测方案进行了探讨,并结合2013年贺江铊污染的应急监测实例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处理环境污染事故提供一定的帮助。
1 应急监测方案内容探讨
1.1 应急监测程序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包含了许多不确定要素。
为了能够快速掌握和了解污染物的类型、浓度分布和发展趋势,有效地控制污染范围,缩短污染持续时间,就需要确立一个完整的应急监测体系。
目前,国内可借鉴的应急监测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明确应急监测的操作过程是解决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首要要求,一个完整、科学的流程安排能使监测人员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有条不紊地展开监测工作,循序渐进地完成监测任务。
只有保证每一环节的顺利进行,严格控制各个部分的运行效果,才能实现整个监测体系稳定、高效的运行,从而确保对突发性事故的妥善处理。
1.2 应急监测组织机构和职责
应急监测各小组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在处理应急污染时做到有条不紊、各司其职,有效提高处理应急污染事故的能力和效率。
图1详细介绍了部分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配情况。
应急监测的顺利开展要求应急监测组织具备以下几个机构:①应急监测领导组。
指挥整个应急监测的行动。
②现场监测组。
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监测,确定污染物类别、浓度及污染情况,并设置采样点进行采样。
③技术分析组。
负责实验室样品分析以及对事故进行定性分析,及时编制监测报告,保证领导组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各阶段的情况。
④后勤组。
负责日常仪器和监测车的维护、保养以及监测过程中的后勤工作。
同时,视情况需要可设置新闻宣传、卫生安全等其他机构。
1.3 应急监测技术和设备
简便、快速的应急监测技术是现场应急监测的基本保障。
目前,现场应急监测手段包括感官监测法,动、植物监测法,试纸法,监测管法,电化学法,光度法和色谱法等。
在实际应急监测中,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操作便捷、简单,能快速判断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的监测方法,以达到快速掌握事故应急情况、及时处理的目的。
1.4 应急监测信息系统
信息化技术在应急监测领域中的运用非常重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应急事故处理提供了数据化管理,使监测人员能够快速了解污染
源及其周边地区的情况;在事故现场的空间对象中使用GPS可以快速确定监测点位;通畅的通信可以及时传递最新的现场情况和指挥组的命令等。
1.5 应急监测后勤系统
应急监测后勤系统是应急监测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在日常工作中,企业不仅要重视各监测设备仪器、监测车的维修和保养,还应及时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活动,培养具备现场监测和分析的技术人员。
在事故发生时,要保证仪器设备、监测车能及时出动,安排急救队、维修队待命,以备不时之需。
2 应急监测方案总结
当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应及时启动应急监测预案。
应急预案能够最大限度地指导监测人员准确监测,并对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应急监测工作作出统筹安排。
这就要求应急监测预案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协调性和完整性等。
2.1 各地区的数据资源统计
各地区的数据资源统计包括对各大污染源及其周边地区情况的统计,完备的地理、通信信息的统计,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调出相关信息。
2.2 明确各监测小组的职责
各个监测小组应明确自身的职责,这样,在事故发生时才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状况,确保每一环节的监测工作都按照完备的监测流程一一展开。
2.3 确立完整、科学的监测流程
一个完整、科学的监测流程能够指导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4 监测设备和仪器系统
根据省、市地区的实际情况备置监测设备和仪器,遵循“操作简便,具有实际操作性和易实施性,监测结果直观、明了”等基本原则,保证监测的高效率和准确性。
2.5 事故处置措施
提出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包括消防措施、急救措施、泄漏处理措施等,确保事故处理过程中后勤的完善。
2.6 监测报告的编写及后续监测
在事故处理后期及时编写事故监测报告,根据事故的发展状况确定后续的监测范围和监测项目,做好事故的后续处置。
3 应急监测方案实施
3.1 事故预警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由当地相关部门或信息系统作出警报,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可能受影响的相邻辖区说明事故的原因,污染类别、范围及污染程度等,以便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
比如2013-07-05,肇庆市环保局接到一份贺州市环保局发来的“环境应急预警函”。
该函称2013-07-01—05中午,贺州市八步区步光镇和信都镇贺江段面网箱出现不明原因的死鱼现象。
经贺州环保局和渔政部门反复排查,仍未能判明出现死鱼的原因。
鉴于该现象有向
下游蔓延的态势,建议加强贺江两市交界断面的水质监测。
3.2 应急指挥
由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组成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应急监测的指挥工作。
了解和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影响范围,确定应急监测的各项工作,并及时分配各应急小组的任务。
实时了解事故的变化情况,根据情况不断调整监测行动。
比如2013-07-06,肇庆市环保局接到一份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的监测快报,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已经在马尾河汇入贺江前至贺江扶隆码头河段布设9个监测断面,监测项目为pH值、砷、镉、铊。
监测结果表明,所监测断面的pH值、砷均达标;镉有超标现象,超标0.1~5.7倍;铊超标0.1~3.8倍。
鉴于此,肇庆市政府立即成立以肇庆市市长为总指挥,副市长、广东省环保厅党组成员、环监分局局长为现场总指挥的肇庆市处理贺江流域水质污染事件联合指挥部,并且组建综合、监测、新闻宣传、应急工程、应急交通疏导、社会稳定、卫生医疗、水厂供水安全保障、后勤保障、技术指导10个小组应对污染事件。
3.3 现场监测
由现场监测小组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的监测工作。
首先准备必需的设备和仪器,确定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影响范围,并确定监测项目、监测点位和监测方法,及时将监测到的有关数据发送到指挥中心。
比如在铊污染事件中,技术组决定在流入封开县贺江及西江设立11个监控断面,分别为1#南丰交界断面、2#南丰镇南丰水厂、3#都平
镇都平水厂、4#渔涝河入贺江后、5#白垢镇白垢水厂、6#大洲镇断面、7#江口水厂吸水口、9#汇入西江下游1 km、10#德庆水厂吸水口上游1 km和11#汇入口西江上游1 km(对照断面)。
每个断面每隔2 h采样一次,监测采样人员由从各县区监测站抽调的160人组成,采集水样集中送往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和肇庆市719地质队进行铊和镉分析、监测。
监测结果直接上传到网上,为指挥小组的决策提供依据。
3.4 实验室分析
在这个阶段,监测人员主要负责分析从事故现场带回的样品和数据,研究事故发生的本源和造成的污染程度,并编制后期的监测报告。
在铊污染事件中,通过排查,锁定贺江水体污染事件肇事企业为某选矿厂。
该厂私自改装生产工艺,违法安装金属铟生产线,进行“湿法提铟”,大量含有镉和铊的污染物随着生产污水直排入贺江。
另外,广西贺州市政府将马尾河112家非法采矿企业关停,并对其污染物进行取样,送实验室进行监测、分析。
3.5 后续处置
在事故发生后期,事故发展态势基本控制后,应根据实际情况慢慢缩小监测范围、变更监测点位,确保不发生二次事故;还应在数据系统中输入最新的事故信息,并完成事故监测报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应急监测预案能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并对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相信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环境污染应急监测预案将会取得更好的成
果。
参考文献
[1]解新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0).
[2]陈很生.突发事故水环境污染应急监测系统建立与运行[J].科技创业家,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