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色及有效落实

合集下载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编写特点与教学建议

三、对比分析
相较于其他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部编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部编本教材更加注重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和活动性,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部编本教材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这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部编本教材综合性学习的难度适中,既不过 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这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综合性学习体现了听说读 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综合性学习的编写充分 考虑了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比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烦恼,这就是写的练习;学生听同学、朋友、家长、老师及 网上资料中有关烦恼的内容,这就是听的练习;然后讨论怎样消除烦恼,这就是 说的练习。
2、难度层次:任务难度层次分明,既有基础性任务,又有拓展性任务。这 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
3、学习目标:每个任务都明确了具体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清晰地了解任 务的目的和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使用建议
1、任务前的准备:学生在接受任务前应充分了解任务的具体要求、目的和 评价标准。同时,学生还需要搜集和整理与任务相关的资料,为完成任务做好充 分的准备。
一、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 学习特点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丰富:部编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涵盖了诸多领域,包括传统文 化、语言文字、科学探索、社会实践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形式多样:部编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采用了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调 查研究、制作展示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结语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更新,教材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自2021年起,我国统一推出了全新的统编版教材。

而准确把握这些新教材的特点,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统编版教材的特点。

统编版教材是根据国家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倡导“注重基础、重视能力、强调实践、灵活运用、突出特色”的教学理念。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强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交互性,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并且,统编版教材还更加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性和国际视野。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应该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和把握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和研究教学内容。

统编版教材突出实践性和交互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涵盖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现代生活技能,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丰富的教学设计,注重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生活和实践活动来感悟语文知识的魅力。

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投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自身也需要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统编版教材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学生应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积极思考和表达,勇于提出问题和质疑,敢于尝试和创新,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学生应多参与阅读和写作活动,注重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多写作,通过不断积累和练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家长也应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写作,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统编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编写特征及教学策略思路总结刘翠玲

统编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编写特征及教学策略思路总结刘翠玲

统编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编写特征及教学策略思路总结刘翠玲发布时间:2023-05-13T02:44:16.852Z 来源:《中国教师》2023年5期作者:刘翠玲[导读]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十中学 467000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在小学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的语文综合实力得到提升,而统编本语文教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写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统编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

本文通过对统编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写情况和特点的分析,深入研究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的教学工作中些许参考建议。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编写特征;教学策略前言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切意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对语文学习的积极作用。

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语文知识,让学生能够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写内容中有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部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统编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编写特征开展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编写情况与特点(一)编写情况统编本中明确涉及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部分一共有5处,这5个部分的内容在编排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层次,学生能够逐步的通过这5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提高语文能力。

统编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设计上主要体现的是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主题内容则是围绕着传统文化、语文生活、社会现实这三个部分。

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方式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继承中华文化,培养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

统编本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的,教师可以根据这5次活动内容的规律和层次性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设计,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一、明确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在开展综合性学习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的目标。

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因此,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明确且可落实的目标。

二、丰富学习内容主题式学习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家乡的变化”、“我喜欢的动物”等,通过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探讨与学习。

跨学科整合可以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如科学、艺术、历史等)结合,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

如在学习描写植物的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观察植物,收集资料,再进行写作。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开展实际项目,比如制作书籍手工、拍摄小短视频等,结合语文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经验。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选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主题,并进行自主探索,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学习反思在学习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分享收获和感受,让学生在总结中不断提升自我。

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观看教育视频,进行在线讨论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提升课堂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

六、建立良好的学习评价机制过程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多元评价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认知和对他人学习的尊重。

七、家校合作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家庭作业、亲子活动等方式,增强家校联动。

开展语文知识讲座定期邀请家长及专业人士进行语文相关的知识讲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家长对教育的认识。

结语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将变得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运用能力,也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解读及实施建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解读及实施建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解读及实施建议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解读及实施建议.将综合性学习作为整组推进单元教学的切入点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继承前期编写思想,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两个特点:一是主题不特立,不独行,不另起炉灶,而是与单元专题保持一致;二是提示与要求不是整体呈现,而是弥散在整组单元中。

以保护自然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例,它散布于第5课、第7课课文之后以及语文学习园地之中。

这两个特点不仅体现了综合性学习长期进行、持续探究、逐步深入的特点,更说明了综合性学习和整组语文教学互为融合,互为依存,相互推进的关系。

但是,我们更要意识到,整册书只有两个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因此我们要充分把握,提升综合性学习的地位,把综合性学习作为提高整组语文教学质效的切入点,利用综合性学习尝试单元整组教学,下面是我其中一种教学设想:先让学生初步感知整组文本:《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让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事例激起学生感受周边自然、了解周边自然的欲望: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此时顺其自然建议学生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就显得水到渠成。

而学生参与调查后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又成了学生再次解读课文的前期认知基础,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为何不同的人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法有所不同,对于文本的思辩解读反过来又促使综合性学习的中期交流更丰富如此循环往复,互为推进。

.将综合性学习作为整体推进听说读写的平台尽管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在教材中都有自己的专属板快,但是非常明显的,人教版教材安排综合性学习的两个单元,无论是识字写字、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都与综合性学习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体验性成果、实践性成果。

正是由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了、观察了、感受了、经历了、体验了、交流了学生阅读文本时,理解得更快更深了,口语交际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写作时有内容可写了,听说读写能力自然提高了。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作者:吴建连来源:《新课程·小学》2019年第09期摘要:从三年级下册开始,统编教材独立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旨在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合理规划活动过程,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以上特点,教师要关注单元的目标定位,关注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的起点教学。

关键词: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编排特点;语文能力;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容,但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它与其他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层面上,不具备比较单一的内容目标。

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

但是,根据对教学现场的观察以及在教师素养大赛上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与实践上发现,许多教师并不理解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不重视语文综合性的教学和研究,忽视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笔者通过不断研究,解读教材,结合我校提出的“自主自省”课堂,努力寻找实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

一、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特点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统编教材在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本单元选编了一组课文:《古诗三首》《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浅谈初一新教材综合性学习课的特征与设计

浅谈初一新教材综合性学习课的特征与设计

浅谈初一新教材综合性学习课的特征与设计一、综合性学习的特征(1)、综合性综合性学习课一个最显著的特征是学生学习的综合性,常规的语文课学生围绕着目标,要么练听、或练说、或读、或写一方面的能力,很少把四个方面的能力结合到一起进。

而综合性学习课则是一个班级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把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结合到一起,深入理性地去学习这个主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人为机械去把它分开。

例如:初一上册我们上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课“漫游语文世界”,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的语文现象,把生活中的语文口语交际语言、对联、标语、网语等内容,以多种形式表演出来。

在收集材料过程中,学生要阅读大量材料,还要筛选材料,在汇报时不但要改编,还要以多种形式表演出来,围绕这一主题还要写一篇作文。

因此学生的听、说、读、写围绕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这一主题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这次活动,对生活中的语文也了解得更深了。

(2)、延伸性综合性学习课是每个单元课文的延伸与拓展,延伸度和拓展度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

学生水品高的,延伸与拓展的宽度就可以大。

初一新教材单元编排都按一个专题来的。

如:上册第五单元是围绕家庭亲情来编排的。

课文有《风筝》、《羚羊木雕》、《散步》、《诗两篇》、《〈世语新说〉两则》。

课后的综合性学习就是《我爱我家》,这就由各个作者所写的家庭生活延伸到写生自己,他们问候都能引发学生最真挚的情感,从而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文章可作,而这种延伸又往往是最自然的,在这种自然的延伸中,学生的心灵之门也就无形地打开了。

课内的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的学习之中,而课外的学习自然补充了加强了课内的学习。

(3)提高性综合性学习课让学生在原有基础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因为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可,得到掌声,得到最佳,就必须认真搜索材料,还要设计出最佳的表现形式。

在这种比赛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

如上册第六单元是想象、创新单元,我们在学习了几篇中外古今文章后,我们就开了综合性学习课,《寓言故事会》,学生除了汇报自己搜索最精彩的寓言故事,还自己创作了一些寓言故事,如《嘴和眼的对话》、《玫瑰花与根》、《树和斧子》等现代寓言故事,既有表现生活哲理的,也有表现环保的,主题各一,甚至一个题目表现的主题也各不相同。

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解读

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解读

统编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1、主题设置:主题设置具有时代性和综合性,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实际需 求,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内容安排:内容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3、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丰富多彩,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 地考察、成果展示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探究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单元中,探究性学习也是重要的一环。教师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其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 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单元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 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鼓励他们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搜 集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还能够提高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方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课堂上可采用多种形式 展示范文,如朗诵、讨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其次,教师要注重阅读与 写作的结合,引导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最后,要安排充足的写作实践时 间,并为学生提供写作资源和环境。
3、教师角色扮演
在统编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知识 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 作用:第一,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 法和感受;第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和 要领;第三,教师要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最后,教师要积极评价学生的作品,提出建设性的意 见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以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1、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学习 目标,以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2、丰富学习内容: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拓展和延伸,将综合性学习与学生 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多样化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 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结果:调查显示,大部分初中生对综合性学习持积极态度, 认为这种方式能够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但同时,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内 容、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需求。
2、因果关系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的学 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因素对综合性学习的效果产生影响。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综合性学习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学生 的语文素养。教师还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综合性学习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使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感谢观看
六、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及策略进行研究,发现综合性学习 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 注重明确学习目标、丰富学习内容、多样化学习方式等策略的实施,以提高教学 质量。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如何将综合性学习与现代技术手段相结合,以及如 何评价综合性学习的效果等问题。
4、效果评估: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学生的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得 到了锻炼和提高。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增强了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对月球有了更 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本次学习也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
四、总结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 通过整合多种学习资源,引导学生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

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解读及实施建议

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解读及实施建议

---------------------------------------------------------------最新资料推荐------------------------------------------------------ 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解读及实施建议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解读及实施建议三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解读及实施建议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蒋军晶三年级下册教材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综合性学习编排、呈现方式中,蕴涵了许多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理念,我们要从中有所领悟,设想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理想: 1.将综合性学习作为整组推进单元教学的切入点。

本册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继承前期编写思想,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两个特点:一是主题不特立,不独行,不另起炉灶,而是与单元专题保持宋一致;二是提示与要求侄不是整体呈现,而是弥议散在整组单元中。

以性保护自然这一单元的硒综合性学习为例,它散舆布于第 5 课、第 7 课课彝文之后以及语文学习戈园地之中。

这两个特语点不仅体现了综合性学玄习长期进行、持续探究杭、逐步深入的特点,更铀说明了综合性学习和整毋组语文教学互为融合,桂互为依存,相互推进的奔关系。

但是,我们乾更要意识到,整册书只纶有两个单元安排了综合匿性学习,因此我们要充腋分把握,提升综合性学渴习的地位,把综合谷性学习作为提高整组语体文教学质效的切入点,善利用综合性学习尝试冰单元整组教学,下面鞍是我其中一种1 / 13教学设想偏:先让学生初步感轧知整组文本:《翠鸟》敲《燕子专列》《一个小颜村庄的故事》《路旁的粱橡树》,让一个个故事月,一个个事例激起学生袋感受周边自然、了解周型边自然的欲望:空气和遭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沾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涝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笆境做了些什么?此时顺洋其自然建议学生开撵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堪活动,就显得水到渠成戴。

而学生参与调查后所迢获得的直接经验又成了实学生再次解读课文的前锦期认知基础,促使学生窍深入思考为何不同的犹人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午度和做法有所不同,液对于文本的思辩解读反富过来又促使综合性学习纽的中期交流更丰富霞如此循环往复,互为推韧进。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百家bɑi ji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性学习”自2001年进入语文课程体系以来,为语文教学开创了新的领域。

它将“生活—实践”作为语文学习的源泉和归宿,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出发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总结和借鉴多套语文教材的编排经验,以活动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发展。

一、统编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编排体系从表1可见,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与阅读相辅相成,由“活动提示”和“综合性学习”两个板块组成,“活动提示”穿插安排在单篇课文学习之后,共两次:第一次是布置活动任务,第二次主要是对活动进行检查,并提出下一阶段的要求。

“综合性学习”安排在单元课文学习之后,主要是为了展示学习的成果。

而高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则是独立单元,以任务带动活动的开展,每个单元都分成两个板块。

五年级下册“遨游汉字王国”分为“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汉字”两个板块,六年级下册“难忘小学生活”分为“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个板块。

每个板块又由“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个部分组成,“活动建议”提示具体的活动任务,包括内容和方式,有的也包括大致步骤,如组建活动小组、讨论活动方向、制订活动计划;“阅读材料”是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参考资料,教材围绕活动主题,选编了多个角度的材料,为学生顺利开展“综合性学习”提供支持。

二、统编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编排特点活动是“综合性学习”的主体,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设计,超越单一的学科知识系统,或以文化现象,或以学生的学习兴趣,或以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或以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基础来设计活动内容,学习领域涉及文化、文学、文字等多个方面(如表2)。

上述活动设计,角度都各不相同:有从主题生发而来的,如“中华传统节日”是对“传统文化”这个单元主题的深化;有从文本生发而来的,如“轻扣诗歌大门”是对本单元现代诗学习的进一步拓展;有从跨学科领域生发而来的,如“遨游汉字王国”是围绕汉字的特点、历史和文化展开的汉字学研究;有从学生的现实需要生发而来的,如“难忘小学生活”将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

“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

“综合性学习”单元的编排特点及教学建议作者:孙曼曼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第6期文|孙曼曼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活动。

鉴于此,统编本教材在下册教材中都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板块,旨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综合性活动的价值,要么重视程度不够,任由学生自由学习,要么是没有真正理解编者的编排特点,导致教学剑走偏锋。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教学“综合性学习”呢?一、本质属性不动摇,凸显活动设计的语文性统编本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基于语文课程的基础编排,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通过语言实践活动来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由于“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较为鲜明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容易导致教师产生“综合性学习”只是让学生吸收知识信息的意识。

事实上,统编本教材中“综合性学习”契合了新课标“综合性、实践性”的定位,更指向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因此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活动课程时,不能简单地以知识性、趣味性为抓手,而需要在教材所设置的内容中捕捉鲜明的语言实践资源,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形成语言能力。

比如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与五、六年级单独成为板块的编排方式不同,是与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诗歌单元完美融合。

因此,这一“综合性学习”要与这个单元的诗歌教学进行融合。

鉴于此,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单元教学板块:首先,紧扣单元要素,在单元教学中初步把握诗歌特质。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师指导学生紧扣冰心的三首《繁星》、艾青的《绿》以及《白桦》等文本资源,体会诗歌表达的韵味,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初步把握诗歌的特点。

其次,运用资料拓展,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阅读经历中,搜集诗歌资源,通过自主阅读品析遴选自己喜欢的现代诗,并工整地摘抄在笔记本上,尝试自主创作诗歌。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统编教材应运而生。

作为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教材,统编教材体现了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统编教材的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内容丰富,贴合实际统编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同时,教材内容贴合实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将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统编教材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本、图表、实验、活动等多种形式。

这些形式生动有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还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用问题导向、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发现的乐趣。

语言简练,易懂易懂统编教材的语言简练明快,符合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表述上,教材力求直观、通俗易懂,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点。

同时,教材还注重使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其思维能力。

练习合理,巩固提高统编教材的练习设计合理,既注重巩固基础知识点,又适当增加了难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能力。

练习形式多样,包括填空、选择、判断、解答等多种类型,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统编教材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形式多样的内容,可以通过演示、讲解、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对于语言简练易懂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对于练习部分,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个人独立完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设计精心策划统编教材强调探究式学习和问题导向学习,因此,教师要精心策划教学设计。

在备课过程中,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课堂管理严格要求统编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给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找准点,夯落实,提高统编教材使用效率及学生语文素养

找准点,夯落实,提高统编教材使用效率及学生语文素养

找准点,夯落实,提高统编教材使用效率及学生语文素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统编教材的使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举措。

统编教材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写、统一使用的教材,旨在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促进教学内容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纷纷推广和应用统编教材,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师对统编教材的理解和使用不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语文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如何找准统编教材的教学重点,夯实教学内容的落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推动统编教材的落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优化统编教材的使用方法,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1.2 问题阐述统编教材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统编教材内容繁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找准重点,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学生对统编教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所欠缺,语文素养提升速度较慢。

教师在使用统编教材时缺乏一套系统化的方法,使得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统编教材的使用效率及学生语文素养成为当前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找准点,夯落实,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

1.3 研究意义统编教材作为教育系统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使用效率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统编教材使用效率的意义在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找准教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从而指导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统编教材使用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教育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通过对统编教材使用效率的研究,可以为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出积极贡献。

统编教材教学实践(3篇)

统编教材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统编教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以统编教材为研究对象,从教材特点、教学实践和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启示,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言统编教材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整合全国优秀教育资源,提高教材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自2017年起,统编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教材特点、教学实践和存在问题等方面对统编教材进行探析。

二、统编教材的特点1.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统编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知识点,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掌握。

2.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统编教材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将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等核心素养融入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体现地方特色,关注学生差异统编教材在保持国家统一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地方特色,满足不同地区学生的需求。

同时,教材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

4.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统编教材注重图文并茂,采用丰富的插图、图表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材还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电子教材、教学课件等。

三、统编教材的教学实践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2.深入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特点教师应深入研读统编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翻转课堂等,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教师应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1.部分教师对统编教材理解不够深入对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统编教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色及有效落实

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色及有效落实

班刊 的整体 框 架 .班 刊编 辑 部根 据 什么 设 立编辑 小 组 .如 何 策划 分配 任 务 等建 议 。教 材 编 写 突 出具 体 的活 动 步骤 。指 导 较 为详 尽 。为 综 合 性 学 习搭 起 脚 手 架 .活动 的指 导 性 和可 操 作 性 大 大 的 加 强 。再如 在 七上 综合 性 学 习 “少年 正 是读 书 时 ”中 .主要 活动 是 “调 查 问卷 ”.辅 助 活动 形 式 主 要 有 “讨 论 ”“资料 搜 集 ”等 .主要 活动 在 活动 设 计上 明 确步骤 ,填 写 调 查 问卷 ,对 照 搜 集 资料 ,发 现 问题 。交 流 讨论 。有 的 还 以 “方框 文 字 ”形 式对 每 项 活 动 中的 注 意 事项 加 以说 明 .这 样 细 致 的编排 大 大减 轻 了教 师 备课 的负 担 .对 于 学 生 的活 动 也 更具 有 指 导 意 义 ,使 综合 性 学 习能 更好 地落 到 实处
—囊麓 65
撵’I I, 中学语文·教材研究
3.助 读 资 料 更 多元
统 编 本 综 合 性 学 习 的 助读 资 料 呈现 出 多 元 的 特 色 .“资 料 夹 ”的 内容 很 受 师 生 的欢 迎 .因为 它 不 仅 帮老 师和学 生节 省了大 量 的时间 .减轻 了 负担 ,还 扩 充了很 多有 用 的信 息 ,有效 拓展 了学 习空 间 。有 的 资料 .对 活 动 过 程 具 有 指 导 意 义 .如 七 下 “孝 亲 敬 老 .从 我做 起 ”资料夹 中的 “活 动计 划 ”“活动 海 报 ”。 直接 为活 动 的 开展提 供 了 过程 的模 板 :有 的对 活动 内容 有纵 深 的拓 展 .如 “孝 亲敬 老 .从 我做 起 ”中 “古 籍 中 关于 ‘孝 ’的论 述 ”“网络 上 流 传 的 一组 孝 心漫 画 ”:“少年 正 是 读 书时 ”中“名 家 谈读 书 ”的 资 料补 充 ,对 读 书方 法做 了 一 些分 享 ,等 等 。这 些 资料 形 式 多 元 .除 了传 统 的文 字段 落 .还 有 图 表 、问卷 、海 报 、 漫 画等 非 连续 性 文本 .给 以 “读 文 ”居 多的语 文 学 习 补 充 了大 量 “读 图 ”内 容 .使 学生 更 直观 高效 地 获 取 信 息 。同 时 .充 分 考 虑初 中生 的 阅读 习惯 和 阅 读 兴 趣 .插 入漫 画 等 内容 拉 近 文本 和 学 生 的距 离 。是 学 生 真 正喜 闻 乐见 的材 料 .对 于提 升 语 文综 合性 学 习 的热 情 有极 大 的帮 助 。这 些 助读 资料 多 以混 合 文本 形 式 出现 。既独 立 ,又相 互 关联 ,在 同一 主题 之 下共 同构 建 一个 有机 的整 体 .成 为指 导综 合 性学 习过程 开展 、主题 挖掘 、兴趣提 升 的重要 载体 。

浅议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编写特点——以七年级上册为例

浅议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编写特点——以七年级上册为例

浅议部编本初中语⽂教材综合性学习编写特点——以七年级上册为例
浅议部编本初中语⽂教材综合性学习编写特点——以七年
级上册为例
徐诺莹1, 苍丽颖2
【摘要】综合性学习⼀直是新课改的⼀⼤亮点,但其实施情况不尽如⼈意。

本次部编版初中语⽂教材的编写,针对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对综合性学习版块做出了相应改变,很多细节都透露出了新的理念导向。

本⽂旨在通过对七册上的综合性学习教材编写的总体把握,探究其编写的新特点、新理念,借以为⼀线教师提供⼀点有价值的教学参考。

【期刊名称】《⼤连⼤学学报》
【年(卷),期】2019(040)004
【总页数】5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部编本; 教材; 初中语⽂
本次修订的“部编本”语⽂教材较以往版本的⼈教版教材,变化幅度较⼤。

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不论是主题、内容、编写⽅式都有明显变化。

针对过往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套教材在继承“⾃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式,培养学⽣⾃主意识、实践能⼒、创新能⼒的宗旨基础之上,⼜产⽣了诸多新的亮点。

⼀、专题整合,层层深⼊
在⼈教版⾸版教材中,综合性学习活动与⼝语交际、写作⼀起分散在各个单元,与单元主题联系紧密。

但综合性学习本⾝内容容量⼤,学习过程复杂,耗时较长,安排次数过多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的负担。

因此本套教材仍设置了三次较为独⽴的综合性学习版块。

综合性学习有周期性,版块之间间隔⼀到两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色及有效落实作者:付蓉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8年第01期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变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样表述:语文综合性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学习活动。

综合性学习应体现出综合性、活动性、开放性、参与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以积极而审慎的态度开展了主动而活跃的探索。

下面就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色及在教学中的有效落实”的话题,分享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色——在细与理中求实求真人教社专家已从从编者角度详细介绍了统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色,这里不再赘述。

在此,笔者仅结合自身的试教经历略讲三点感受。

1.实施步骤更细致统编本新教材把每次综合性学习整合成一个大的活动贯穿始终,在此基础上都有具体实施步骤的指导。

呈现出来的特点是主要活动与辅助活动相结合:每册三个活动有主有次;每次内部活动又有主有次。

并将活动步骤进行了细致的安排,这就更具指导意义也更具操作性。

如七上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主要活动是组织文学社团,辅助活动形式有“讨论”“班刊”“讲座”等,与此同时主要活动在活动设计上明确分为四个步骤:一是筹建文学兴趣小组;二是小组成立并举办交流会;三是班级布置文学角,由各个兴趣小组承担;四是创立班刊,同样将任务分解到各个兴趣小组中。

在具体的步骤中,教材给出了详尽的活动建议,如在第四步创立班刊中,就给出了包括如何成立班刊编辑部,如何确定班刊的整体框架,班刊编辑部根据什么设立编辑小组,如何策划分配任务等建议。

教材编写突出具体的活动步骤,指导较为详尽,为综合性学习搭起脚手架,活动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大大的加强。

再如在七上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中,主要活动是“调查问卷”,辅助活动形式主要有“讨论”“资料搜集”等,主要活动在活动设计上明确步骤,填写调查问卷,对照搜集资料,发现问题,交流讨论。

有的还以“方框文字”形式对每项活动中的注意事项加以说明,这样细致的编排大大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对于学生的活动也更具有指导意义,使综合性学习能更好地落到实处。

2.理性思维更鲜明另一显而易见的变化是活动的设计更具有理性思维色彩。

一方面体现在资料的选用和组织上,如“少年正是读书时”中引用图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柱状图来获取信息,并用问卷调查形式让学生了解自身阅读状况,再通过小组讨论,将个人的问卷与他人进行对比,在这一过程中了解自身阅读存在的问题,其中很多对比项都是以量化形式出现,例如阅读时长、阅读本数等指标。

这类资料的插入使得活动内容更具有科学性和真实性,能较好地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維。

另一方面体现在评价方式的选择和应用上,如“有朋自远方来”中的评价表,从“听、说、信息搜集、合作”四个维度分别列举了三个评价指标,并将评价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化无形的能力考查为有形的指标评定,为综合性学习效果的真实评价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路径。

这种用理性思维来解决语文学习问题的方式,是符合当下“跨界”思路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尝试。

再说,这些图表、评价表等资源是实施步骤中的内容,有了这些图表和评价表,学习实践就有可能落到实处,就有助于学生求证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听、说、读、写的锻炼,更有科学方法的运用和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3.助读资料更多元统编本综合性学习的助读资料呈现出多元的特色,“资料夹”的内容很受师生的欢迎,因为它不仅帮老师和学生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减轻了负担,还扩充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有效拓展了学习空间。

有的资料,对活动过程具有指导意义,如七下“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资料夹中的“活动计划”“活动海报”,直接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过程的模板;有的对活动内容有纵深的拓展,如“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中“古籍中关于‘孝’的论述”“网络上流传的一组孝心漫画”;“少年正是读书时”中“名家谈读书”的资料补充,对读书方法做了一些分享,等等。

这些资料形式多元,除了传统的文字段落,还有图表、问卷、海报、漫画等非连续性文本,给以“读文”居多的语文学习补充了大量“读图”内容,使学生更直观高效地获取信息。

同时,充分考虑初中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插入漫画等内容拉近文本和学生的距离,是学生真正喜闻乐见的材料,对于提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热情有极大的帮助。

这些助读资料多以混合文本形式出现,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在同一主题之下共同构建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指导综合性学习过程开展、主题挖掘、兴趣提升的重要载体。

二、综合性学习的有效落实——在“扶”与“放”中成“事”成“人”那怎样用好统编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呢?本着“教材内容我选用、教材内容我改用、教材内容我补充用”的原则,结合新课标对七年级综合性学习的课程目标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了在“扶”与“放”中帮助学生成“事”、成“人”的主要思路。

1.“扶”得有格,让学生知道怎么做一是资料运用需要“扶”。

如七上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材提供了三则资料: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名家谈读书。

其中资料一提供的是近六年来国民阅读率指标和国民图书阅读量指标的柱状图。

学生直接通过数据的对比,能够得出“少年正是读书的‘黄金时代’”这一结论。

但老师还应有必要的“扶”,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如通过比较图一、图二可以从中获取新的信息:虽然未成年人的阅读率远远高于成年人,但图书阅读量却相差不大,说明未成年人的阅读量远远不够,有阅读行为却没有坚持大量阅读的人不在少数;未成年人的年均阅读量也不大,最高值约8本,2015年甚至呈下降趋势。

可见,青少年阅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想办法通过提高阅读兴趣,来增加阅读量。

对于资料二的问卷,如何填写、收集、整理,也需通过老师的“扶”来帮助学生最终达到优化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提升阅读品质的目的。

并借助“资料夹”中以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为核心的混合文本,指导学生综合处理各类文本,从中获取并筛选关键信息,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细节设计需要“扶”。

统编本教材的综合性学习虽然都提供了比较具体的活动步骤,但如果我们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个步骤,可能收效甚微。

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少不了老师在活动步骤细节上“扶”。

如“少年正是读书时”步骤二要求:“小组展开讨论,找出大家课外阅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分析原因,开出‘药方’。

”在这里老师的“扶”就显得十分必要。

老师可结合下一个步骤的要求,引导学生探讨“读书计划是否合理”“阅读方法是否有效”“阅读兴趣是否持久”“阅读习惯是否良好”等几个共性问题。

然后学生再根据这些共性问题分别分析原因,开出“药方”,讨论结束后自然过渡到第三个步骤。

通过这些引导让活动层层深入,学生在阅读资料、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向性明确,从而提高了综合性学习的质量。

三是能力培养需要“扶”。

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能力的培养,是要学生“会学”,而不单单只是“学会”。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在具体的任务或活动中把听说读写能力具体化,注重培养语文能力。

只有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能力目标点及程度,并将基础能力落实到每次活动的具体能力培养点中,才能确保能力不断提高,避免目标在同一水平重复。

老师在“扶”时,记得不要停留于补白的文字学习理解,而要在语文运用实践中总结、丰富方法性知识,提高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始终基于语文学习能力的平台,时刻关注实现语文的效益。

2.“放”得有度,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一是需要放宽活动的时空。

综合性学习,不一定要在综合性学习之中进行,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任何时空里,都可以进行综合性学习。

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精力是十分有限的,而综合性学习较传统学习而言,学习辐射面更广,信息量更大,交互过程更频繁,呈现方式更多样,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要求我们发掘语文学科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挖掘语文学习更大的潜力。

如课堂上“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但“读书”的话题不应该终止,我们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放宽读书的时空。

如每天早自习用20分钟进行“朝读经典”活动,让学生对经典熟读成诵;走进广播电视台录制经典诵读节目;观看“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并提出明确的观看要求;召开阅读节等活动,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或开展主题阅读,等等。

二是需要放大展示的平台。

“积而不发则淤”,综合性学习中充满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甚至是突破创造的学习任务,由此而收获的学习成果最能反映学生学习的过程与能力,也最让学生珍惜。

如果把學生带到课堂以外更大的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启发、开拓视野、增长新知,还对下一步的学习产生心理需求上的内驱力。

因此在综合性学习中,师生通过主题活动、集中展览、主题展示、成果汇编、推荐评奖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定”,让学习在不断的激励下得到“可持续发展”。

例如宜昌市第二十五中学的一位老师在开展七下“天下国家”这一综合性学习之后,学生明白了爱国应从爱校、爱家开始,于是化激情为行动,自发动笔给母校写了一首原创诗《你好,二十五中》,这位老师及时捕捉到这个资源,迅速把这首诗编排为全班参与的朗诵节目,并积极推荐到全校社团文化节上表演,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又如组织学生参加宜昌某报刊主办的“最暖心家书”活动,这些优秀家书一经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仅一所学校的单批关注量就达到12342人次,三个年级累计关注量超过3万人次,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让语文学习化身为一次次精彩的语文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实现了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生活、学得与习得的融合。

三是需要放眼学生的未来。

叶澜教授把目标分成显性和深层两个层面,显性目标主要以成“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深层目标旨在改变师生的生存方式,属于成“人”的方面(《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

从叶澜教授的分类角度看,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的目标应当属于显性目标,它完成了对学生的成“事”的教育,它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得以提高,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目标应当属于深层(隐性)目标,它使学生成“人”,成为认知与情感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深层目标是通过显性目标的达成而实现的。

那么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既着眼于学生适应未来需要,掌握必备的知识、能力体系和核心素养,又要求放手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中成“事”成“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