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3、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4、已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又知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23 B.46 C.92 D.965、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6、“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

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煤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9、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10、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1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B.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C.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D.“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13、某同学在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食盐的质量为15.4g(1g以下用游码),如果其他操作正确,那么食盐的实际质量应为()A.14.6g B.15.4g C.15.6g D.16.4g1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B.C.D.2、“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 + Cl2 = 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2O B.NaCl C.NaH D.NaClO33、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刚刚削了皮的青苹果果肉略显浅绿色,当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果肉的颜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这与空气中的哪一种物质有关()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4、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5、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6、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7、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8、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神舟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变。

则NiFe2O4在该反应中是()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3、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下降。

这种物质可能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氢氧化钠D.蔗糖4、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D.蒸发时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5、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2个氮原子-N2 B.钙离子-Ca+2 C.氯化铁-FeCl2D.氦气-He8、现有X、Y、Z三种金属,把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产生气体的速率比X 快,把Z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A.X>Y>Z B.Y>Z>X C.Y>X>Z D.Z>Y>X9.、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 g10、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1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12、森林火灾现场救援的方法有:飞机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砍出隔离带”采用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 B.降低着火点C.隔离可燃物 D.降低至着火点以下13、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1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16、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A.分子种类B.原子种类C.元素种类D.物质总质量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D.固体垃圾直接倒入江河18、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A.CO2B.Cl2C.O2D.N219、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20、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一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___(填“金属”或“非金属”),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_____判断正确.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2、下图中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 B.26 C.40 D.60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3、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铁杵磨成针C.火烧赤壁 D.凿壁偷光4、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5、下列化学符号中关于数字“2”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表示二氧化氮中含有2个氧原子B.NO2C.Ca2+-表示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D.+2HgO-表示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6、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7、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与粉尘排放28、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D.稀有气体9、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10、将物质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研究,是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

下列各组答案中按一定依据分类正确的是()A.化合物:蒸馏水、二氧化碳 B.混合物:海水、液氧、空气C.氧化物:过氧化氢、高锰酸钾 D.非金属元素:氦、硒、汞1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12、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

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B.轮胎变瘪C.燃油燃烧D.座椅摇晃2、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3、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4、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5、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6、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7、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8、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SO2B.NO2C.NH3D.N29、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溶剂的1/2 B.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避免浪费C.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D.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时,应立即用水扑灭10、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11、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燃烧匙 B.分液箱斗 C.试管夹 D.烧杆1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13、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2、绚烂多姿的“冰晕”装点着美丽的天空,它是大气中冰晶对光线反射或折射所产生的大气光学现象,“冰晶”是水蒸气冷却后变成的固体小颗粒。

“冰晕”和“冰晶“的形成过程发生的变化是()A.均为物理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C.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3、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该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H4C.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2H2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45、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A.O2和H2O的含量B.O2和N2的含量C.O2和H2的含量D.O2和CO2的含量6、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12.62g的食盐B.用10mL量筒量取8.76mL蒸馏水C.普通温度计上显示的室温读数为25.68℃D.用10mL量筒量取某溶液,体积为8.2mL7、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A.沉淀B.过滤C.消毒D.蒸馏8、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铁杵磨成针C.火烧赤壁 D.凿壁偷光9、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0、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 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A.6.8g B.9.6g C.8.8g D.4.4g11、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12、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13、关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性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且都易溶于水C.用途:氧气可用作燃料,二氧化碳可用作化工原料D.转化:在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14、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A.氮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C.氮元素和碳元素 D.氮元素和氢元素1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6、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A.酒精挥发B.海市蜃楼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17、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4:1 D.5:11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火药爆炸B.木条燃烧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衣服晾干D.葡萄酿酒牛奶变酸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20、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 B.C. D.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

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D.易溶于水2、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4、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处理废弃物B.治理污染源C.深埋有毒物D.杜绝污染源5、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

小明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

对于可能是食盐,下列他的做法正确的是()A.尝一尝,如果有咸味就是食盐B.用手指捻一捻是否有颗粒感C.观察瓶子标签或者询问老师此物质是什么D.实验室药品都是有害的,不能碰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是()A.FeO、Fe2O3、Fe3O4、FeS B.FeS,Fe2O3、Fe3O4、FeOC.FeO、Fe3O4、Fe2O3、FeS D.FeS、FeO、Fe2O3、Fe3O47、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8、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 ②2NH3③SO2④O ⑤Mg2+⑥2OHˉ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1、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 B.26 C.40 D.6012、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氢分子的是()A.2H B.2H2C.H2D.2H2O213、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14、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B.同种元素的原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15、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1+16×100%16、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已完成装置气密性检查)()①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②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③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现象;④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附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燃气热水器中燃气不充分燃烧易产生CO气体,下列关于C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CO气体有毒,可危害人体健康 B.CO可用于冶炼金属C.CO可以燃烧,可作燃料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CO中毒2、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4、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A.沉淀B.过滤C.消毒D.蒸馏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用胶带粘合破损书画B.用白醋泡制软皮鸡蛋C.用钢丝球擦除灶具污渍D.用汽油清洗衣服油污6、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A.酒精挥发B.海市蜃楼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8、相同质量的H2、CH4和CO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A.CO最多,H2最少B.H2最多,CH4最少C.H2最多,CO最少D.CH4最多,CO最少9、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 D.称取氯化钠11、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A.取液时挤入空气 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12、如图所示,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再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连接装置进行制取蒸馏水的实验。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2、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3、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4、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5、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7、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8、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氮气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A.氮元素和氧元素 B.氢元素和氧元素C.氮元素和碳元素 D.氮元素和氢元素9、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10、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是由海水分子构成的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构成的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1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1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最新)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最新)

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最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湿衣晒干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3、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在抗疫期间被广泛使用。

下列有关酒精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具有可燃性 B.易挥发 C.有特殊气味D.易溶于水4、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5、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1+16×100%6、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7、现将10gA和足量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gA完全反应后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1:1 B.2:1 C.4:1 D.5: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9、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C.甲烷和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10、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11、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A.中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质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2、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 B.9 C.10 D.1913、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14、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 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 C.CH4D.C2H4O15、在化学反应3A+B=2C+D中,若30g A和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D,且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20 B.26 C.40 D.6016、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18、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19、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2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从下列实验现象的编号中,选择合适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A、火焰呈淡蓝色B、火星四射C、耀眼白光D、浓厚白烟E、蓝紫色火焰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序号和名称按要求填空。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碳酸乙烯酯(C3H4O3)可用作锂电池电解液,下列有关碳酸乙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碳酸乙烯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4+16×3)gB.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6C.碳酸乙烯酯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4:3D.碳酸乙烯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2+1+16×100%2、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O2的水溶液使石蕊显红色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紧闭门窗用木炭烤火易使人中毒D.金刚石导电性能良好3、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A.滴管B.研钵C.药匙D.镊子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5、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6、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核外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7、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8、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9、下列措施不利于“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的是()A.禁止露天焚烧秸秆B.发展燃煤火力发电C.推广新能源公交车D.限制燃放烟花爆竹10、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C.加高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11、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明矾可促进浑浊水中悬浮物的沉降1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Cu C.N2D.CO2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 B.湿衣晒干 C.粮食酿酒 D.石蜡熔化1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15、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一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一

初中八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题及答案一(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3、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C.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4、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5、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6、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7、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8、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9、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NO2C.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D.:“+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0、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气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取用固体粉末1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气是 21 世纪的理想能源B.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C.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D.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13、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灯泡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煤气爆炸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煤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石蜡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份: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A.全面天然材料B.全由人造材材料制成C.由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制成D.无法判断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分析衣服的标签部分可知面料中的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面料中的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涤纶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A、该面料既有天然材料棉又有合成材料涤纶,故A错误;B、该面料既有天然材料棉又有人工合成材料涤纶,故B错误;C、该面料既有天然材料棉又有人工合成材料涤纶,故C正确;D、该面料中含有天然材料棉和合成材料涤纶,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选项中的叙述,然后结合标签和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3.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白色固体D.固体质量增加了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固体质量增加了,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4.如图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添加块状药品C.装入固体粉末D.熄灭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已有的实验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求与试管口紧靠、试管倾斜、标签向着手心,错误;B、添加块状固体试管不能直立,错误;C、装入粉末状固体的方法正确;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结合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是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通电时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B、固体物质加热后全部变成气体,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碘受热变成碘蒸气,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不伴随着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打雷闪电时,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变为臭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都含有氧元素 D.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的物质.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氧气转化成臭氧,该变化是化学变化.据此逐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因放电时氧气转化为臭氧,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的物质,因此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变化.故A说法错误.B、因放电时氧气转化为臭氧,臭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的物质,因此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正确.C、氧气和臭氧都含有氧元素,故C说法正确.D、氧气和臭氧是同种元素的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新信息为载体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7.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发出热量B.电灯通电发光C.利用水流产生的能量推动水磨D.煤炭燃烧放出热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熨斗通电发出热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电灯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利用水流产生的能量推动水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煤炭燃烧放出热量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8.用于加热液体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漏斗③蒸发皿④烧杯⑤量筒⑥集气瓶.A.①③④B.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即可.解答:解:试管可以用于加热较少液体;漏斗用于分离、过滤和引流液体;蒸发皿用于液体蒸发和浓缩;烧杯用作配制溶液、溶解固体和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一定不能用来加热液体;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故选A.点评:本题看起来简单,但同学们掌握的并不好,同学们对这些仪器的使用范围很模糊,这就需要同学们注重课本,留意常见仪器的使用规则,同时做实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9.用托盘天平称12.2g石灰石(1g以下用游码),把砝码放在了左盘,石灰石放在了右盘,则称量结果( )A.12.2g B.大于12.2g C.小于12.2g D.无法称量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可知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放错了,还要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只不过砝码与物体位置交换了,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物体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物码反放时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物体质量=12.0 g﹣0.2g=11.8g,所以称量结果小于12.2g.故选:C.点评:在计算有关天平的题目时,要谨记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由此列等式计算,不管是左物右码还是左码右物,都可以算.10.对“蜡烛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的有关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蜡烛是白色的B.有火焰C.发光放热D.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发出黄色的火焰,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可能是白色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发光放热,故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植物秸秆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燃放烟花爆竹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12.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经过了磨毛处理的仪器是( )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磨砂的作用就是增强摩擦,密封盖口,让气体和液体跑不出去,根据仪器的磨毛处理的实际作用,判断所列仪器中需要磨毛处理的仪器.A、量筒不需要磨砂处理;B、集气瓶可存放气体,据此判断该不该磨砂.C、烧杯用来配制溶液、盛放液体不需要密封,据此判断该不该磨砂;D、锥形瓶做反应容器用,是反应容器,据此判断该不该磨砂.解答:解:A、量筒不需磨砂处理,故A不符合题意;B、集气瓶需要盖玻璃片所以为防止气体溢出需要在瓶口处磨砂,故B符合题意.C、烧杯用来配制溶液、盛放液体不需要密封,不需磨毛处理,故C不符合题意;D、锥形瓶可以作大量反应的容器,一般不用磨砂,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考查仪器口是否需要磨砂,来检查同学们对实验仪器作用的了解.13.请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化学教学中常用酒精的药品柜上的图标(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结合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存放化学教学中常用酒精的药品柜上应贴当心火灾﹣﹣﹣易燃物质的标志.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正确.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酒精的性质、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据此结合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高,不能说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在呼出的气体中支持燃烧的氧气的含量大幅下降,则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C、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较旺,说明空气中氧气含量比呼出气体高,说明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D、呼出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还含有水蒸气,其它气体等,不完全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3.5g食盐粉末,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右偏,正确的做法是( ) A.减少砝码B.加食盐C.减少食盐D.调节平衡螺母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右,说明物体质量小于砝码质量,应增加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3.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3g砝码,再向右移动0.5g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若指针偏右,说明物体质量小于砝码质量,应增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已知药品质量,则应该先加砝码后加药品;若要称取一定量的药品质量,则先加药品后加砝码,且砝码添加顺序是由大到小,在称量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不能再次调节平衡螺母.16.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 A.烧杯B.量筒C.集气瓶D.试管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概念关系型;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用途分析即可,烧杯:用作配制溶液、溶解固体和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量筒:量取液体体积,不能加热.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解答:解:A、烧杯可以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故正确;B、量筒只用来量取液体,而一定不能用来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错误;C、集气瓶用于收集、储存少量气体或某些气体反应,故错误;D、试管用于少量液体试剂的加热,一般不用作溶解固体、配制溶液,故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看起来简单,但同学们的答分并不高,同学们对这些仪器的使用范围很模糊,这就需要同学们注重课本,留意常见仪器的使用规则,同时做实验时要严格要求自己.17.黑糊糊的石油可以变成绚丽多彩的衣物.对此你提出的问题不属于化学问题是( ) A.石油的组成成分是什么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D.通过什么方法从地下得到石油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据此分析.解答:解:A、石油的组成成分是什么,提出的是关于石油组成的问题,属于化学问题,故A属于;B、石油通过怎样的变化才能变成做衣物的纤维,提出的是关于石油化学变化的问题,属于化学问题,故B属于;C、石油可以燃烧,那么由它制成的衣物能否燃烧,提出的是关于石油性质的问题,属于化学问题,故C属于;D、通过什么方法从地下得到石油,提出的是获取石油的方法,不属于化学问题,故D不属于.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的研究范畴知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18.小明在威望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对于可能是食盐,应是科学探究的B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应是科学探究中的CA.问题B.假设C.实验D.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小明在威望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可能是食盐,是一个提出假设的过程;小华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尝一尝”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实验.故答案为: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9.某学生要准确量取7mL水,应用( )A.50mL量筒B.10mL量筒、胶头滴管C.托盘天平D.5mL量筒、胶头滴管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进行分析.解答:解:用量筒量取7mL水时,先要向量筒中倾倒液体药品,当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所以要同时选择量筒和胶头滴管.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7mL水,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所以误差最小,所以准确量取7mL水,需选用的量筒最适合的是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故选:B.点评:量筒的使用是2015届中考热点之一,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量程的选择方法、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mL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有的药品会被空气污染进行分析;B、根据液体的取用规则进行分析;C、根据给试管加热时的操作进行分析;D、根据量筒的使用规则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时,剩余的药品有可能在空气中已经变质或者已被空气污染,不能放回原瓶,故A错误;B、实验时,没有说明用量的液体取用1~2mL故B正确;C、对试管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夹角,故C正确;D、在对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时要操作时的操作要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二、理解与应用(42分,每空1分)21.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取用.往试管里放入块状固体或大颗粒时,可使试管平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在取用固体药品时,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取用,往试管里放入块状固体或大颗粒时,可使试管平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故答案为:药匙或纸槽;镊子;平放;试管口;慢慢直立;底部.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基本操作,了解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前提.2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当用量筒取用液体接近刻度线时,应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液体.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要伸入试管内,以免污染胶头滴管.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填空.解答:解: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平放在桌面上,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当用量筒取用液体接近刻度线时,应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液体.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要伸入试管内以免污染胶头滴管.故答案为:量筒,平放在桌面上,凹液面的最低处,胶头滴管,垂悬,伸入试管内,污染胶头滴管.点评:量筒是化学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仪器,同学们一定要掌握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23.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通常最多可盛放液体5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1/3处.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底部往上套,注意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通常最多可盛放液体5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在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1/3处,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加热时,试管夹应由试管底部往上套,注意手指不能按在试管夹的短柄上.故答案为:5;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1/3处;底部;上;短柄.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基本操作,了解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前提.24.调整托盘天平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填左、右)右旋转.称取物体时,应右盘放砝码,左盘放称量物.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调节平衡时,只可以调节平衡螺母,并且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节进行解答解答:解:调整托盘天平零点时,若指针偏向左边,应将左边的平衡螺母向右旋转,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称取物体时,应右盘放砝码,左盘放称量物.故答案为:右;右;左.点评:解答该题时,需要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25.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必须注意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这是为了防止药品中水分加热变为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考点: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