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监控量测2222

合集下载

隧道监控量测(标准)

隧道监控量测(标准)

技术交底记录
施工单位:*******************工区编号:JSJD-**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 ,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本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应不小于28m ,本隧道地表沉降观测点共计设置2处,桩号为DK**9+642、DK**9+632。

其测点布置如下图所示。

2.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按下表要求布置
必测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围岩级别 量测断面间距(m)
Ⅴ~Ⅵ ≤5 Ⅳ ≤10 Ⅲ
30~50
3)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按下表所示
地段
开挖方法
一般地段 特殊地段
台阶法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
斜测线 三台阶临时仰拱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
每台阶一条水平测线,两条
斜测线
三台阶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测点布置示意图
六、监控量测方法
B H
2~5m 地表沉降横向布置图。

隧道监控量测规范

隧道监控量测规范

隧道监控量测规范隧道监控量测规范隧道是一种具有特殊环境和特殊结构的工程,为了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监控量测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以下是隧道监控量测的规范要求。

一、监控设备的选用1. 监控设备应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能够满足隧道安全运行的要求。

2. 监控设备应具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展示等功能,并支持实时监控和远程监控。

3. 监控设备的选用应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

二、监控参数的选取1. 监控参数应包括但不限于隧道内部温度、湿度、气体浓度、挠度、位移、变形、风速、烟雾等参数。

2. 监控参数的选取应根据隧道的功能和结构特性进行,重点关注对隧道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的参数。

三、监控频率的确定1. 监控频率应根据监控参数的变化情况和对隧道安全运行的需求确定。

2. 监控频率应能够满足监控参数的实时监测和预警要求。

四、监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 监控数据应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监控数据应进行趋势分析和统计分析,为隧道的维护和保养提供科学依据。

五、监控报告的编制与上报1. 监控报告应根据监控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编制,包括监测数据的详细记录、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措施等内容。

2. 监控报告应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按要求进行保存。

六、巡视与检修1. 隧道监控设备应定期进行巡视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巡视和检修应按照隧道监控设备的维护手册和要求进行,记录巡视和检修的内容和结果。

七、紧急事件的处理1. 对于出现紧急情况的隧道,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2. 监控设备应具备紧急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功能,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和指示。

八、监控人员的培训与考核1. 监控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监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2. 监控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了解最新的监控技术和方法,并参加相关的考核。

以上是隧道监控量测的一般规范要求,具体的实施细则可以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制定和调整。

隧道控制测量及监控量测

隧道控制测量及监控量测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2、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隧道平面独立控制网测量方法:
首先在隧道进出口各布设4个平面控制点,同时将原勘测网的部分
GPS控制点和洞口附近的线路中心点一并纳入进出洞口子网,然后通过大
地四边形联测将各洞口的GPS子网联系成一个整体的平面网,进行一等GPS
测量。
内业计算时,把独立网控制点纳入勘测网进行平差,得出坐标(也
导线的形状(直伸或曲折)完全取决于坑道的形状和施工方法;
支导线或狭长形导线环只能用重复观测的方法进行检核,定期导线点不宜保存,观测条件差,标石顶面最好比洞内地面低
2~3cm,周围用钢圈保护。
•一、洞内外控制测量
3、隧道洞内控制测量
洞内导线可以采用下列几种形式: (1)单导线 导线布设灵活,但缺乏检测条件。测量转折角时最好半 数测回测左角,半数测回测右角,以加强检核。施工中应定期检查各 导线点的稳定情况。 (2)导线环 是长大隧道洞内控制测量的首选形式,有较好的检核条 件,而且每增设一对新点,如5和5′点,可按两点坐标反算5~5′的 距离,然后与实地丈量的5~5′距离比较,这样每前进一步均有检核。
以GPS9201-GPS9209方向作为约束方向,中央子午线L0 117 °56′2.04″
,投影面高程H=332.10m。 通过解算,得出独立网坐标。独立网和勘测网在出口处存在偏差, 横向为0.104m,纵向为0.370m。横向偏差较大,应调整隧道内线路左 线坐标,或修改整个曲线在独立网坐标系的曲线要素。
边名 GPS9205-GPS9207 GPS9207-GPS9208 GPS9201-GPS9203 GPS9201-GPS9202 GPS9201-GPS9204 GPS9209-GPS9212 GPS9209-GPS9210 GPS9210-GPS9212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项目和方法一、监控量测的内容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大小和设计要求综合选定。

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A和选测项目B两大类。

隧道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

浅埋暗挖法各种监控量测项目的简介见表10-1。

(1)洞内观察: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

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恶化时,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对已施工地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1次,主要观察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

(2)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岩溶发育区段地表和洞身埋置深度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地表植被变化等。

表10-1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项目注:b—隧道开挖宽度;h—隧道埋深。

二、监控量测的方法(一)目测观察1.目的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开挖前的地质勘探工作很难提供非常准确的地质资料,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开挖面附近围岩的性质、状态进行目测。

另外,对开挖后初期支护稳定状态进行目测,也是监控量测中的重要项目。

2.目测观察的内容开挖后对无支护围岩的目测内容包括:(1)围岩类型及分布特征、结构面位置和产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几何特性、节理裂隙的填充物的性质和状态等。

(2)开挖工作面的围岩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掉块现象。

(3)是否有涌水、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地下水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色度等)。

开挖后对已支护段的目测内容包括:(1)有无锚杆被拉断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2)喷射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要特别注意喷射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3)钢拱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4)是否有底鼓现象。

3.目测结果如果发现异常现象,要详细记录发现的时间、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以及附近监控量测点的各项监控量测数据,及时综合观察测量数据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工程测量监理中的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方法

工程测量监理中的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方法

工程测量监理中的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方法隧道工程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交通的便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施工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在工程测量监理中,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方法的基本原则、技术手段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的基本原则1. 精确度要求: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要求高精度和高准确性,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 实时性要求: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需及时反馈相关数据,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3. 综合性要求: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全面了解施工情况。

4. 长期性要求:隧道工程的测量和监控需要进行全程监测,以保证施工后的运行和维护安全。

二、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的技术手段1.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卫星信号进行无线电测量,实现隧道工程的位置测量和高程控制,并能够提供高精度和实时性的数据。

2. 激光扫描测量技术:通过利用激光测距仪和激光扫描仪,对隧道内部的形状、尺寸和变形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可以提供三维立体模型和变形分析。

3. 高精度全站仪测量技术: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精度的位置和方位测量,对隧道的几何形状和地质变化进行监测。

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监测系统:通过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监测系统,实现对隧道的统一管理、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提供全面的监测信息。

5. 动态变形监测技术:通过使用动态变形监测设备,对隧道结构的挠度、监测点的沉降和位移等变形进行实时监测。

三、隧道工程测量和监控的实施过程1. 前期准备:确定监测目标和区域,制定测量监控方案,并选取合适的技术手段和设备。

2. 建设前监测: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基线测量和地质勘探,以获取基础数据,并进行监测点的布设。

3. 施工过程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按照监测方案进行实时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

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

王家麻窝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1)、全隧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的监控量测,拱顶下沉观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的量测侧线数,围岩量测断面纵向间距为:Ⅴ级5m。

(2)、地表沉降监测适用于隧道浅埋段,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观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本隧暗洞段600m均为浅埋地段,应开展地表沉降观测,地表沉降观测点纵向间距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布置.各项监控量测点的具体布置原则、量测断面、量测频率以及控制基准等要求详见《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对监控量测数据应用应严格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进行分级,位移管理分级指导施工管理及支护等措施。

何家岩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全隧施工期间应开展监控量测,将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列入现场施工组织,并对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判别,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1)全隧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的监控量测,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的量测测线数,各级围岩量测断面纵向间距为:V级5m,IV级10m,III级30m。

(2)地表沉降监测适用于地表浅埋段,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本隧进口DK108+186~+220段34m及出口DK110+000~+095段95m,为隧道浅埋地段,应开展地表沉降观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布置。

各项监控量测点的具体布置原则,量测断面,量测频率以及控制基准等要求详见《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对监控量测数据应用应严格按《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进行分级,位移管理分级指导施工管理及支护等措施。

明硐一号隧道监控量测(必测内容)(1)、全隧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拱顶下沉、净空变化的监控量测,拱顶下沉观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拱顶下沉及净空变化的量测侧线数,各级围岩量测断面纵向间距为:Ⅴ级5m,Ⅳ级10m,Ⅲ级30m。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施工监控量测方案1监测目的 (2)2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 (2)2.1监测控制标准 (3)2.2监测频率 (7)3监测方法 (7)3.1地表沉降 (7)3.2地面建筑沉降与倾斜 (8)3.3桩(坡)顶水平位移 (9)3.4桩体变形 (10)3.5土体侧向位移 (10)3.6钻孔桩内力 (11)3.7土压力 (11)3.8孔隙水压力 (12)3.9锚索(土钉)内力 (12)3.10地下水位 (13)3.11地下管线沉降与位移 (14)3.12拱顶下沉 (14)3.13隧道周边位移 (15)3.14围岩压力 (16)3.15钢支撑内力 (17)4监测反馈程序 (17)4.1监测数据的处理及反馈 (17)4.2监测管理体系 (18)4.3提交的监测成果 (19)1 监测目的为确保XX隧道施工的安全以及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

我们将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开展监测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道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去。

监控量测的目的主要有:1、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

2、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

3、检验设计所采取的各种假设和参数的正确性,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

4、通过监控量测,收集数据,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规范修改提供参考和积累经验,并可以和计算结果比较,完善计算理论。

2 监测项目与测点布置为全面掌握暗挖隧道和明挖基坑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围护及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状况,并结合本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施工方法等特征选择监测项目,具体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原则及要求、仪器设备、监测频率见表1。

明挖段测点布置见图1、图2、图3、图4,暗挖段测点布置见图5。

2.1 监测控制标准在信息化施工中,监测后应及时对各种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判断其稳定性,并及时反馈到施工中去指导施工。

1222隧道及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改)精品资料

1222隧道及地下工程监控量测技术(改)精品资料


寸、间距及设置钢拱架的必要性。
10 锚杆拉拔力检测 锚杆拉拔计
检查锚杆的抗拔能力。
选测 ……
2.1 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
内容
2 1.掌子面地质素描

岩性,产状,节理(断层)

性质,地下水状态等。
项 目
2.支护状况的观察
与 方
① 喷层表面的观测及裂缝状况 的描述与记录
法 ② 有无锚杆被拉脱或垫板陷入
早喷锚: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使围岩变形进入受控制 状态。
勤量测:以直观、可靠的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来准确评价围岩( 或围岩加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动态发展趋势,以便及时调接支护 形式、开挖方法。
紧封闭:一方面采取喷射混凝土等防护措施,避免围岩因长时间 暴露而致强度和稳定性的衰减;另一方面要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

机或摄像机
项 目

测试频率

目测在隧道开挖工

作面爆破后及初期

支护后立即进行,
每个监测断面绘制
隧道开挖工作面及
两帮素描剖面图
2.2 地表下沉量测
监测的内容
2
浅埋隧道洞口开挖成形后,地表岩土下沉量。
监 监测的目的 测
项 地表下沉量的多少和下沉的快慢,判断分析隧道洞口围
目 与
岩是否稳定,为设计优化支护参数提供可靠的数据,保
2.4 锚杆质量检查-锚杆长度和饱满度量测
检测评价标准
质量 分类
波形特征
注浆锚固 注浆饱满度
状态
百分比
波形规则,只有较微弱的底部反 优
射波或没有底部反射波。
密实
≥90%
波形较规则,有底部反射波和局

隧道监控量测

隧道监控量测
1次/1天1~15天次/天1~2现场监控量测是现代化施工管理喷锚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凝土衬砌支护提供信息依据,还能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为今后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类比依而且还通过现场监测获得围岩动态和支护工作状态的信息(数据),为修正和确定初期支护参数、混次/天1~21次/1天次/天1次/1天间隔50~100米一个断面1~2地震超前预报仪洞内钻孔安设单点各种类型压力盒目项及外力围岩压力钢支撑内力选测地表下沉围岩内部位移地质超前预报面,每断面2~5对测点每代表性地段2~10个断各种测力计一对测力计每10榀钢支撑轴线正交平面的一定范围内布设必要数量测点洞室中心线上,并与洞面,每断面2~5对测点每代表性地段1~2个断精密水平仪或多点位移计TSP202测量项目及要求表各种类型收敛计及支护裂缝观察和描述,地质罗盘岩性、结构面产状水平仪、水准尺测目项拱顶下沉及抗拔力锚杆内力周边位移应状态观察地质及支护项目名称表一每个断面不少于三根每1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每10~5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每10~50米一个断面或测杆锚杆测力计及拉拔器或测杆初期支护后进行全长度,开挖后及方法及工具布 置据,因此必须做该项工作。二、量测项目一、量测目的(2)围岩内部位移和锚杆轴力量测断面布置示意图(3))地表下沉量测和断面布置图1~21~2次/周次/周1次/2天1次/2天次/月1~31~3次/月1~2次/周1次/1~2天1次/2天1~3次/月 如图三所示 如图二所示图二 及项目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设备情况确定。三、量测项目的测线和测点布置(1)拱顶下沉及周边位移量测断面布置示意图 如图一所示,图中F为拱顶下沉量测点,其余 但在围岩突变处和较弱结构面处应增设测量断面和测点。2.当施工进行到一定程度,地质良好且位移下沉量较小时,量测间距可取表中较大值,根据情况也可加大,1.施工的初期阶段位移及下沉量大或地质变化显著时,量测断面间距可取表中较小值。3.用台阶法开挖时,下半断面开挖越靠近上半量测断面,量测频率应适当增加,以便掌握位移(下沉)的4.如围岩位移(下沉)量较大,位移值突然增大,出现位移速度加速等情况,量测频率应适当增加,另外, 进行洞内状态观测时应对每个开挖面都进行观察,一般应每天观察一次,对于选择项目的量测断面布置1~2次/周次/周1~2次/周1~21次/2天1次/2天1次/2天次/月1~3次/月次/月1~31~31~3个月每次爆破后及初期支护后测 试 时 间16~30天3个月以上 为周边位移量测点。1.量测断面布置示意图 变化情况。注:图一F2002.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 地表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表一进行,其量测区间可参照图五实施1.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 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频率除按表一执行外,还应参照表二的频率执行。四、量测频率(1)量测点的安设应能保证初读数在爆破后24小时内和下一循环爆破前完成,并测取初读数。(2)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且不大于一循环进尺,并应精心保护,不受下一(3)各项位移量测的测点,一般可布置在同一断面,测点统一在一起,测设结果能相互印证,(4)围岩压力量测,除应能与锚杆轴力量测孔相对应布置外,还要在有代表性的部位设测点, 以便了解支护体系在整个断面上的受力状态与支护作用。(5)锚杆轴力量测在局部加强锚杆地段,要在加强区域内有代表性位置设量测锚杆。 协同分析与应用。2.洞内测点布设注意事项: 循环爆破的破坏。图三 如图四所示(4)围岩压力量测断面布置示意图不动点图四压力盒喷锚支护二次衬砌图五F1~2次/日0~12m10mm/日以上5~1mm/日1mm/日以下日1次/周1次/日净空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位移速度表二距工作面距离量测频率H+h量测区间Hh>10m45°>10m45°45°60m 顶位移速度小于0.1mm/d时,一般可认为围岩已基本达到稳定,此时方可进行二次衬砌。3.当隧道净空收敛值的速度明显下降,收敛量已达总收敛量的80%~90%且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15mm/d或拱 位移值,若最终位移接近或已经超过下表三的净空允许相对位移值时,应立即采取补强初期支护措施, 且收敛速度无明显下降时,应及时根据实测值找出回归方程,绘出回归曲线,由回归方程推算最终的 (2)当隧道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缝或隧道支护表面任何部位的实测收敛值已达到表三允许值的70%, (1)根据所绘制各曲线的变化情况与趋势,判定围岩的稳定性,及时预报险情,确定施工时应采取的措施,a.绘制不同时间(t,t……)锚杆轴力(应力σ)-- 深度(l)的关系曲线;b.绘制各测点(1,2……)轴力(应力σ)--时间(t)的关系曲线b.绘制围岩压力(应力σ)-- 距开挖面距离(l)的关系曲线a.绘制孔内各测点(l1,l2……)位移(μ)-- 时间(t)的关系曲线;b.绘制不同时间(t1,t2……)位移(μ)-- 深度(测点位置l)的关系曲线。b.绘制地表下沉位移(μ)-- 距开挖面距离(l)的关系曲线。1.对各量测所观察到的数据应认真作详细记录,及时进行整理,并绘制以下曲线:4.洞内施工宜按图六的流程方式施作: 并改变支护设计参数。 提供修改设计参考依据。2.数据处理、分析及应用a.绘制围岩压力(应力σ)-- 时间(t)的关系曲线; (5)锚杆轴力量测 (4)围岩压力量测 (3)围岩内部位移量测a.绘制地表下沉位移(μ)-- 时间(t)的关系曲线;五、量测数据的整理与应用b.绘制位移(μ)-- 距开挖面距离(l)的关系曲线。a.绘制位移(μ)-- 时间(t)的关系曲线; (1)净空位移(拱顶下沉和周边位移)量测 (2)地表下沉量测注:九、说明未详之处按有关规定、规程办理。八、量测结果应作为变更、修改的必备资料报设计单位。七、量测资料应全部纳入竣工资料备查。 情况及围岩类别,提出施工注意事项和施工方法建议等。六、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应能准确判定开挖前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修改设计b.硬质围岩地段取表中较小值,软质围岩地段取表中较大值;c.拱顶下沉允许值按表中数值的0.5~1.0倍采用。a.水平相对允许收敛值系指实测收敛与两测点间距离之比;图计设工施监控量测结果否是理论与数值分析施 工监 控 量 测判别监控量测设计流程图(图六)程束结工允许相对位移值ⅢⅣ围岩类别Ⅱ表三覆盖层厚度50~300m地段0.4~1.20.2~0.50.6~1.6<50m地段0.1~0.30.15~0.500.2~0.8净空允许相对收敛值(%)覆盖层厚度复核设计审核图号复核设计审核图号复核设计审核图号SⅥ-41(1)SⅥ-41(2)SⅥ-41(3)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一、监控量测的目的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原理”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

本隧按新奥法设计施工,施工中加强监控量测对准确判定围岩的安全状态、合理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机非常重要。

同时通过监测数据的反馈分析,可验证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施工方法、支护方案的可行性,以便及时、准确地调整支护参数,修正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确保施工安全。

二、量测项目隧道现场监控项目及内容见下表。

测试前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若发现故障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发生人为破坏,只有在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

测试中按各项测量操作规程安装好测试仪器,每测点一般读数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否则进行判断,是由于人为破坏、测点松动或需要进行重测。

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

及时进行资料整理。

测点布置见下图。

测点布置示意图⑴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围岩状态观察: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渗漏水等。

初期支护状态观察:喷层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格栅支撑是否压屈等。

⑵净空变形量测根据变形值、变形速度、变形收敛情况等用以判断围岩稳定性、初期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法的合理性、模筑二次衬砌时间。

测点布置:初期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φ40mm、深200mm的孔,用1:1砂浆填满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水平线上,待砂浆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

量测方法:采用φWRM型收敛计监测。

⑶拱顶下沉量测监测拱顶的绝对下沉值,掌握断面变化情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防止坍方。

测点用风钻打眼埋设好固定杆,并在外露杆头设挂钩。

测点大小适中,如过小测量时不容易找到,如过大爆破时容易被破坏。

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观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埋或损毁,要尽快重新设置,保证量测数据不中断。

拱顶下沉量测测点布置在拱顶,受通风管限制或遇到其它障碍时,可适当移动位置。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引言隧道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程,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监控量测措施来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种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该方案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通过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对相关参数进行量测和记录,来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方案概述该监控量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隧道支护监测:对隧道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包括地表沉降、位移、应力和应变等参数的监测。

可以利用激光测距仪、GPS、倾斜仪等设备进行测量,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地下水位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工程安全和进度控制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在隧道附近设置监测点,利用水位计等设备对地下水位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数据可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以便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3.环境监测: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

可以利用温湿度计、气体传感器等设备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进度监控:利用摄像头等设备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

可以通过对监控视频的回放和分析,识别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技术方案在实施该监控量测方案时,需采用以下技术手段:1.传感器技术:利用传感器对隧道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和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常用的传感器有激光测距仪、GPS、倾斜仪、水位计、温湿度计和气体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以便及时分析和处理。

2.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存储是监控量测方案的重要环节。

可以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测中心。

同时,需要建立合适的数据库和数据存储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2. 量测内容和方法 1)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的观察
② 主要内容
开挖后已支护段 : 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喷层表面的观测以及裂缝状况的描述和记录; 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喷层表面的观测以及裂缝状况的描述和记录; 有无锚杆被拉脱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有无锚杆被拉脱或垫板陷入围岩内部的现象; 喷层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特别注意喷层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喷层混凝土是否产生裂隙或剥离,特别注意喷层混凝土是否发生剪切破坏; 有无锚杆和喷层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有无锚杆和喷层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 钢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钢架有无被压屈现象; 是否有底鼓现象。 是否有底鼓现象。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2. 量测内容和方法 1)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的观察
数码相机拍摄的掌子面情况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2. 量测内容和方法 2)隧道地表沉降量测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2. 量测内容和方法 2)隧道地表沉降量测
地表沉降观测
三、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3. 量测数据的反馈
信息反馈的目的,就是进行施工管理和调整支护 设计,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设计的经济性。
1)施工管理
量测的动态管理分为“量”和“质”2个方面, 凡可以用数字大小表述的量测项目,归结为“量”的 管理,如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等。
三、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四、报告的撰写
3、如何写有针对性的建议
(8)发现喷射混凝土层有剪切破坏时——
在喷射混凝土层增设钢筋网 施作喷射混凝土时留出伸缩缝 增加锚杆长度 使用钢拱架或U型可缩性钢性架 使用钢拱架或 型可缩性钢性架
四、报告的撰写
3、如何写有针对性的建议
(9)发现有底鼓现象或侧墙有向内滑移现象时——
在仰拱打设锚杆 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仰供, 尽快施作喷射混凝土仰供,使断面尽早闭合 原设计方案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可用台阶法开挖, 原设计方案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可用台阶法开挖,原设计方案采用长 台阶或短台阶开挖时,可缩短台阶长度或改用微台阶法开挖, 台阶或短台阶开挖时,可缩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
隧道监控量测
一、目

为设计和修正支护结构形式和参数提供依据; 正确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施作时间; 为隧道施工和长期使用提供安全信息; 是研究新奥法力学机理和设计理论的重要途径。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2. 量测内容和方法 1)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的观察
隧道开挖工作面爆破后 应立即进行工程地质状况的 观察和记录、地质描述。衬 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 面观察和记录,必要时进行 裂缝描述。将这两项观察定 为各类围岩都应采用的第一 项应测项目。
四、报告的撰写
3、如何写有针对性的建议
(5)发现有锚杆拉断或垫板陷入围岩壁面内的情况时——
加密锚杆 加大锚杆长度 使用有弹簧垫圈的垫板 使用高强度锚杆
四、报告的撰写
3、如何写有针对性的建议
(7)发现钢拱架有压曲现象时—— 适当放松钢拱架的连接螺栓 使用可缩性U型钢拱架 使用可缩性 型钢拱架 喷混凝土层留出变形缝 加大锚杆长度 适当增加钢拱架的密度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2. 量测内容和方法 1)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的观察
② 主要内容
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主要是了解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开挖后没有支护的围岩:主要是了解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岩石的种类和分布状态,境界面位置的状态; 岩石的种类和分布状态,境界面位置的状态; 岩性特征:岩石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岩性特征:岩石颜色、成分、结构、构造; 地层时代归属及产状; 地层时代归属及产状; 节理性质、组数、间距、规模,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方向性, 节理性质、组数、间距、规模,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方向性,断面产状特 征,充填物的类型和产状等; 充填物的类型和产状等; 断层的性质、产状、破碎带宽度、特征; 断层的性质、产状、破碎带宽度、特征; 地下水类型,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涌水压力、水的化学成分,湿度等; 地下水类型,涌水量大小、涌水位置、涌水压力、水的化学成分,湿度等; 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现象。 开挖工作面的稳定状态,顶板有无剥落现象。
三、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2. 围岩稳定性判据
d 2u < 0 ,说明位 如果位移时态曲线始终保持 2 dt 移速率不断下降,这是稳定的标志。
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也即位移出现 d 2u 反常的急剧增长现象时( ≥ 0 ),表明围岩和支 2 dt 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或危险状态,应加密监视,并适 当加强支护,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进行施工处 理。
地表沉降观测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3. 隧道净空收敛量测
洞周收敛量测
洞周收敛量测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4. 拱顶下沉量测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5.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围岩内部相对位移的测孔,一般与周边位移测线相 应布置,以便使两项测试结果能够互相验证,协同分析 和应用。
围岩内部位移测孔布置
3. 量测数据的反馈 2)信息反馈修正设计
信息反馈修正设计的内容: 施工方法变更的建议; 施工工序的更改; 预留变形量的修改或确认; 设计参数的修改或确认; 采用辅助施工措施的建议。
3)反分析计算
四、报告的撰写
1、报告形式
日报、周报、月报、总结报告(竣工报告) 日报、周报、月报、总结报告(竣工报告)
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6. 钢支撑应力量测
钢支撑应力量测
钢筋计测格栅应力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7. 喷层应力量测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7. 喷层应力量测
喷层应力测点的布置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8. 二衬应力量测
二衬应力量测
三、监控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
1. 量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二、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
2. 量测内容和方法 1)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的观察
① 目的
细致的观测,对于监测围岩稳定性是既省事而作用又很大的监测方法, 通过观测可以获得与围岩稳定状态有关的直观信息。其主要的观测目的是: 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 为判断围岩、隧道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为判断围岩、隧道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 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总之,将地质超前预报及洞内地质状况观测两者结合起来,可以获得具 体而真实的围岩状况,为隧道的安全施工、节省投资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报告内容
施工进度的基本描述 监测工作进展情况 监测结果及分析 结论与建议
四、报告的撰写
3、如何写有针对性的建议
(1)围岩差异较大——修改设计方案、调整支护参数。
(2)当出现开挖工作面自稳时间少于1h的情况时—— 拱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 分部开挖法 开挖工作面做喷射混凝土或锚杆防护 水平超前锚杆或玻璃纤维束锚杆加固工作面 围岩注浆加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