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柳宗元与“永贞革新” 唐帝国灭亡前的最后余晖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的关系及永贞革新运动的内容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的关系及永贞革新运动的内容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抑制藩镇割据,二,防止宦官专权,把权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抑制藩镇割据,二,防止宦官专权,把权力从宦官手中争夺过来,三,整顿朝廷风气,使得唐代又一次强盛,巩固唐顺宗的统治。
后代专家认为永贞改革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唐顺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把权力从宦官和藩镇割据手中抢过来,所以永贞改革推出的33项政策中绝大一部分都是针对宦官专权和地方乱政的,永贞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重新统一大权,使得中央开始集权,权力才是永贞改革最根本的目的。
其实除了权力之外,永贞改革还有一些其他的目的,比如说改革是为了整顿当时朝廷的风气,当时朝廷的不良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官员向老百姓搜刮财富,所以唐顺宗非常不能容忍这种不良现象现象,利用改革来打击这些贪官,使得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说永贞改革的目的也应该包括整顿贪污。
除了整顿贪污之外,永贞改革的目的还包括清除朝廷不良风气,当时大大小小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都向皇帝进贡宝物和钱财,唐顺宗认为这些宝物都是取之于老百姓的,应当归还于老百姓。
所以在永贞改革时期他取消了朝贡的制度,除了一品大臣之外其他大臣都不允许向皇帝进贡财物。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有什么关系柳宗元永贞革新是指柳宗元参与了永贞革新,王叔文在唐肃宗的支持下发动永贞革新。
当时的柳宗元善于写诗写文章,在当时的文人圈很有名气。
王叔文很欣赏柳宗元,请他一起参与永贞革新,并允诺事成后给与柳宗元宰相的官职。
柳宗元对于永贞革新具有两方面的看法。
一方面,柳宗元是一个爱国文人,他看到国家的千疮百孔,看到百姓民不聊生,他也希望能够改革国家。
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知道改革所面对的压力是很大。
柳宗元大起大落的故事
柳宗元大起大落的故事 导语:柳宗元 是我国唐朝著名文学 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王安石 和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鲜为人知的是,他的祖辈曾是皇亲国戚,而 他本人则是曾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
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祖辈曾是皇亲国戚 柳宗元出身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柳氏。
唐朝人喜欢说自己先世出于高门, 许多是不能相信的,但柳宗元的家族却是货真价实的门阀贵族。
北朝时期,黄河 以东地区的柳氏,就与薛氏、裴氏一起,并称“河东三著姓”。
唐朝立国后,柳 氏也被皇室倚重。
唐高宗李治一朝(公元 649 年—683 年),柳家光在尚书省(相 当于国务院)同时做官的就达 20 多人,权倾一时。
但也就是在高宗时期,柳家开始走向衰败。
当时,柳宗元的高伯祖(与柳宗 元之高祖子夏为兄弟),高宗第一任皇后王皇后是高宗宰相的外甥女。
后宫斗争 中,王皇后败于武则天,柳宰相也受到牵连,先是被贬,后来干脆被诛杀。
武则 天上台主政后,打击旧姓,柳氏从皇亲国戚降为普通人,仅剩下良好的家风不绝 如缕。
柳宗元的老朋友韩愈,说柳宗元正直、真诚,不计利害,为理想奋不顾身。
柳宗元的这种品性正遗传自他的父亲柳镇。
柳镇曾在晋州(今山西省境内)做官, 他的上司是个粗暴而嗜杀的武夫, 官府里的人都不敢得罪他。
看到无辜受刑的人 快要***时,只有柳镇会去据理力争,甚至亲身为无辜者抵挡鞭笞棍棒,即使上 司暴怒也毫不退避。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也出身世家,通晓诗书,文采不凡。
柳宗元 4 岁时,父亲 孤身在外,卢氏带着孩子们暂住长安西郊乡下。
家中没有书籍,她就背诵口授。
稍大一些,柳宗元开始跟着在外地做官的父亲游历,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文 采。
十一二岁时, 他随父亲在夏口(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李兼的幕府中生活了 一段时期。
李兼幕府中人才很多,像当时著名的文人权德舆、杨凭都在其中。
柳 宗元在父辈的圈子里,已经受到瞩目,被看成是“童子有奇名”者,杨凭还将 9 岁的女儿许配给他。
柳宗元的生平故事
柳宗元的生平故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枊宗元位列唐宋八大家的第二位,韩愈和他发起的古文革新运动,一时间在唐代掀起了散文创作的浪潮,形成了唐宋八大家散文风清骨竣、气势宏伟、笔力雄健的文风。
宋代苏东坡对柳宗元的评价颇高,说他的文章内容很丰富,读起很优美,将其质朴疏淡的诗文风格与东晋大隐士陶渊明相提并论,可见柳宗元的造诣之高。
特别值得提一提的是,他的人格也依然清高。
(一)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柳宗元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北魏时期开始,其先祖就陆续有人在朝中做官,他的父亲延续家族传统,也谋得了一个监察御史的职位。
在浓厚的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下,加之母亲的言传身教,他很早就养成了积极入世的心态和言行标准。
柳宗元出生时大唐已度过盛世繁华,渐渐走向衰败。
781年,发生了一起继“安史之乱”后的又一次大规模战乱,在战乱时期,柳宗元的父亲在夏口任职,柳宗元为了躲避战乱就去投奔他父亲。
夏口是官军和叛军双方争夺的一个战场,他亲眼目睹了军阀割据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更加坚定了他从政为民的理想。
792年柳宗元20岁时,被推选为贡生,第二年一举高中,从此步入仕途。
唐顺宗继位后,启用王叔文等人推行改革,柳宗元与王叔文的政见相同且又是好朋友,经王叔文推荐,柳宗元被朝廷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负责掌管礼仪、享祭和贡举等事务。
他积极参与了由王叔文主持、史称的“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的主要内容有,加强朝廷的权力,抑制各地藩镇势力并收回兵权;废除宫市,罢免负责雕坊、鹘坊、鹞坊、狗坊、鹰坊等五坊的宦官头儿;清查打击朝廷和地方的贪官污吏;整顿地方税收,由朝廷派员直接管理。
两派政治力量的斗争异常激烈。
唐顺宗是个多病的皇帝,随着其病情日趋加重,逐步失去了对朝政的把控能力,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集团和朝廷大臣,联合一些藩镇向朝廷施加压力,由太子李纯监国。
在王叔文因母去世回家守丧期间,唐顺宗被廹将帝位禅让给李纯,是为唐宪宗。
唐宪宗继位后就全盘否定了“永贞革新”,王叔文被赐死,柳宗元等人全部被降职外调。
历史趣谈柳宗元展开政治革新却被贬永州 人生转折点在哪?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柳宗元展开政治革新却被贬永州人生转折点在哪?导语: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共享年47岁。
以现在的地名来说,柳宗元的祖籍为山西永济,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担任侍御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共享年47岁。
以现在的地名来说,柳宗元的祖籍为山西永济,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担任侍御史等职位。
柳宗元二十一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
不久之后父亲去世,柳宗元回家为父亲服丧。
三年后,柳宗元再次进入朝廷为官。
柳宗元深感朝廷的腐败和落寞,统治者政权被宦官掌握,唐顺宗年间,柳宗元和王叔文、刘禹锡等持有相同政见,认为只有改革政治才能让唐朝重新焕发活力。
柳宗元和王叔文等人展开了政治革新运动。
王叔文和柳宗元等大臣,针对此次革新,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
柳宗元著名叙事散文《种树郭橐驼传》反映出了百姓们渴望吏治革新的迫切愿望。
唐顺宗听从了王叔文和柳宗元等改革人士的建议,自上而下地实行了政治革新。
公元805年,“永贞内禅”事件爆发,刘光琦、俱文珍等人拥立李纯为太子,并让唐顺宗禅位于李纯。
李纯登基后,对革新派人士致命一击。
柳宗元也是打击报复的对象,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随后,柳宗元被贬谪到贫困的永州,虽然柳宗元官职为永州司马,却有名无实。
柳宗元感慨政治的黑暗,心中有豪言壮语需要呐喊出来。
柳宗元借用文字,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不满,讽刺了奸臣的丑陋行径。
公元815年,柳宗元被召回长安。
前后十年里,柳宗元在文学、诗歌、哲学等方面有了很高的建树,其中很多流传至今的名篇是柳宗元生活常识分享。
永贞革新后的柳宗元与刘禹锡
永贞革新后的柳宗元与刘禹锡文/佚名戊戌变法失败了,梁启超才意识到王安石的变法实际上成功了。
评判变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变法取得的效果。
王安石变法一直维持到他退休之后的第八年,后来宋徽宗继承王位,挥霍无度,心虚之余问宰相蔡京这般度日是否过了头,蔡京答照这等花销,国库的银子二十年花不完。
这是王安石的功劳,变法的效果。
梁启超彼时才知道他无法与王安石相比,史上但凡想推行变法的良臣,必定要承他人之不可承。
柳宗元和刘禹锡就是这样,他们的变法史称“永贞革新”。
永贞。
如鲠在喉。
多年后,柳宗元登上柳州城楼,一派荒芜,海畔尖山,愁思茫茫,风打芙蓉水,雨侵薜荔墙,他觉得天然若剑芒的柳州山随时可以割断一己愁肠,而长安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
他希望自己是一尊佛,所分之身遍满百千万亿恒河沙数世界,每一世界化百千万亿身,每一身都坐上柳州的山峰,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他的故园久而久之成为一个符号。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最好的朋友刘禹锡与自己一同走过了人生的大半光阴,起落升沉,同去同归。
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柳宗元与刘禹锡同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又同为监察御史,自此结下情谊,政治、文章、贬谪,直到多年后书写祭文,始终是文学史上的佳话。
新文学萌发的年代,新思想激进的岁月,培养了一批敢为天下先的臣子,救世济民的迫切,无所避忌的孤往,不加收敛的狂傲,在弊端丛生的现实政治面前锋芒毕露。
为了更快地造福生民,可以不顾臣节,可以不计主仆、仁义、忠贞,一切只为泽及苍生,年轻的柳宗元就这样在“春秋学派”的思想中不断发酵。
年轻到无所顾忌,到一味速定速成,竟逃不脱中国思想中那尽人皆知的“中庸”,难道是普世真理?难道是英雄的宿命?成败,在中国历史上以多种方式演绎着,孤胆英雄和变节小人之间的界限模糊一片。
超越公共准则的行为总难逃脱历史的谴责,于是,“二王八司马”成为经典的中国制造。
简而言之,新继位的唐宪宗贬谪了怂恿父亲唐顺宗与自己对立的十位大臣:王伾、王叔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和程异。
柳宗元赞永贞革新的诗歌
柳宗元赞永贞革新的诗歌
柳宗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唐代诗人,也是一位积极参与政治的改革者。
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主张改革政治制度,以缓解社会矛盾,振兴国家。
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政治制度更加公正、合理,从而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柳宗元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永贞革新的支持和赞美。
他在《行路难》一诗中写道:“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改革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柳宗元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表达了他对革新的热情和信心。
他认为,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使社会像野草一样焕发出新的生机。
此外,柳宗元还写了许多其他赞美永贞革新的诗歌,如《登鹳雀楼》、《江雪》等。
这些诗歌都表达了他对改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总之,柳宗元的诗歌不仅充满了对永贞革新的支持和赞美,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这些诗歌对于我们了解唐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柳宗元介绍综述
康震:百家讲坛----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一)一步登天还是一步登空讲稿柳宗元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生于唐代中期的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终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的人生经历完全可以用大起大落来概括,少年时代的他才华出众、平步青云,然而就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关键时刻,他却遭到一场异常猛烈的政治打击。
康震:给大家朗诵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好诗,大家都知道是谁写的吧?唐代著名的诗人柳宗元写的《江雪》。
我问你,读这个诗,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一派清凉世界。
感觉到非常地清静,非常地清凉,非常地超然独立,万籁俱寂,没有一点声音,没有一个踪影。
在那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个孤独的小舟。
在那孤独的小舟上,有一个披着蓑衣的老渔翁,正在那儿垂钓,他想钓什么,钓鱼吗?不知道。
所以这首诗给我们传递出来的首先是一种意境,意境特别好,就二十个字,意境全出,非常地优美,所以这首诗连小学生都会知道,更不用说我们这些成年人了。
但是我要再问一句,就是柳宗元为什么会写这首诗,你能回答我吗?可能你就未必能回答上来了。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知道,柳宗元喜欢清静,他喜欢一个人待着,不让人打扰。
你说我还知道,柳宗元内心里边,觉得自己的人格冰清玉洁,不想跟这个污浊的凡世有什么瓜葛,所以写这首诗以表心迹。
你还可能说,柳宗元心里有事,特别烦,就想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儿,所以写了这首《江雪》。
没错,你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呢,我要告诉你的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一首非常优美的、我们说它是山水诗也好,抒情诗也好,在这样一首优美的诗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巨大的悲剧,隐藏着一段巨大的落差,还隐藏着一种极度绝望的心情。
这还得从柳宗元青少年时期的极度的辉煌说起,柳宗元的青少年时代,那跟韩愈不一样。
我们前面讲韩愈,觉得都挺惨的一个苦孩子,磕磕巴巴的,最后通过读书,然后终于考丨中了进士,考丨中进士半天又做不了官等等等等。
历史趣谈永贞革新之谜 唐顺宗“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永贞革新之谜唐顺宗“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导语: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其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
顺宗上台之后,启用亲信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试图对积弊深唐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其子李诵即位,是为唐顺宗。
顺宗上台之后,启用亲信王伾、王叔文、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试图对积弊深重的朝政进行改革。
起初,曾雷厉风行地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仅经历了一百多天就以惨败告终。
这场短暂的改革,史称“永贞革新”,也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势开始走下坡路了,繁华盛世不复存在。
唐顺宗的父亲唐德宗并不是一个昏庸之君,他登上皇位后,实行杨炎的两税法,增强了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
又注重中央神策军的建设,使中央与地方藩镇的武力保持平衡。
但德宗性情急躁,刚愎自用,又善猜忌,还重用宦官,聚敛民众财富,使百姓怨声载道。
对德宗晚年的新旧弊政,太子李诵深有体会,而其侍读王叔文、王仁也有革新抱负。
唐顺宗李诵18岁时被立为太子,做了26年的储君。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逝世,李诵即位当上了皇帝。
尽管他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死了,但还是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因为在他的支持下发动了一场政治革新。
史书上对顺宗多有好评,说他在东宫二十余年,经常关心朝政,了解民间疾苦,颇有阅历和抱负。
赞他知人善断,曾劝阻德宗用奸佞裴延龄、韦渠牟为相,又曾向德宗进言不宜过分嬉游奢侈等。
王叔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身寒微,颇知民间疾苦,是庶族文人中的优秀分子,一位有抱负、有活动能力的政治家。
他先得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解密解析大唐帝国最后的余晖永贞革新为何失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解析大唐帝国最后的余晖永贞革新为何失败
导语: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抑制藩镇割据,二,防止宦官专权,把权
永贞改革是唐顺宗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永贞改革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抑制藩镇割据,二,防止宦官专权,把权力从宦官手中争夺过来,三,整顿朝廷风气,使得唐代又一次强盛,巩固唐顺宗的统治。
后代专家认为永贞改革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维护封建统治,而唐顺宗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把权力从宦官和藩镇割据手中抢过来,所以永贞改革推出的33项政策中绝大一部分都是针对宦官专权和地方乱政的,永贞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皇帝重新统一大权,使得中央开始集权,权力才是永贞改革最根本的目的。
其实除了权力之外,永贞改革还有一些其他的目的,比如说改革是为了整顿当时朝廷的风气,当时朝廷的贪污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官员向老百姓搜刮财富,所以唐顺宗非常不能容忍这种贪污腐败现象,利用改革来打击这些贪官,使得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说永贞改革的目的也应该包括整顿贪污。
除了整顿贪污之外,永贞改革的目的还包括清除朝廷不良风气,当时大大小小的官员为了讨好皇帝都向皇帝进贡宝物和钱财,唐顺宗认为这些宝物都是取之于老百姓的,应当归还于老百姓。
所以在永贞改革时期他取消了朝贡的制度,除了一品大臣之外其他大臣都不允许向皇帝进贡财物。
永贞革新的经过
永贞改革是唐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改革
生活常识分享。
浅析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前后人格的变化-永贞革新柳宗元
浅析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前后人格的变化|永贞革新柳宗元摘要:本文对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前后的人格和思想作了全面的审视,阐明了“永贞革新”失败之前柳宗元文化人格的完美性;“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遭到贬谪,历经磨难仍然正直倔强、执著追求革新的人格特点及由于生存环境恶劣、精神压抑等原因造成的人格缺失。
关键词:柳宗元人格变化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后来被贬谪到柳州,所以又称“柳柳州”、“柳愚溪”等。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流传至今的诗文作品约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其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而游记则多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早年的柳宗元性格刚正不阿,处事正派,而在“永贞革新”失败后,他被先后贬谪到永州和柳州,开始过上了充满痛苦的贬谪生涯,其人格明显发生了转变。
一、“永贞革新”失败前柳宗元的人格状况柳宗元出生时其家道已经开始中落,虽曾是“世相重候”,但到其父柳镇时已经沦为“无为朝士者”的衰败地步。
不过充满其家庭的浓郁的文化气氛,仍对柳宗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其父柳镇虽一生游宦四方,做着参军、县令一类的地方小官,但其学识广博,深明经术,犹精于儒家经典,“得《诗》之群,《书》之政,《易》之直、方、大,《春秋》之惩劝,以植于内而交于外,垂声当时”。
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
不仅如此,他还能诗善文,曾经与当时非常有名的诗人李益相互唱和。
在柳镇的影响下,柳宗元耳濡目染,自小养成了酷爱读书的习惯。
而且柳镇品格刚正,嫉恶如仇,“守正为心,疾恶不惧”。
在卢岳的遗产案上,他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得罪了权臣窦参,以至遭到贬谪,但他对送行的柳宗元说:“吾目无涕”,这种受了委屈而不流一滴眼泪的刚直精神,对柳宗元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寓言创作浅论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寓言创作浅论李 春 燕内容提要 柳宗元是我国历史上把寓言作为独立的文学样式较多地进行创作的始作俑者。
永贞革新失败后,他创作了大量的寓言,猛烈抨击了以宦官、藩镇为代表的豪族地主阶级顽固派,歌颂了以王叔文为代表的庶族地主阶级革新派,从而表达了他反对倒退,主张革新的政治立场。
关键词 永贞革新 柳宗元 寓言 创作 寓言是一种特殊的叙事和抒情的文学体裁。
它通常是应用一个简短的故事来阐述一个道理,以此喻彼,具有语言生动、意味深长、发人深省、说服力强的特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了宣传他们的政治思想和主张,有不少人如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就在他们的政治、历史散文中,穿插了许多优秀的寓言。
柳宗元借鉴和吸收了前人的优秀寓言作品和民间寓言故事,在自己的创作生涯中,撰写了大量的寓言作品,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较多地把寓言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柳宗元的寓言都是集中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期间创作的。
革新的失败,革新集团所遭受的迫害和长期的痛苦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更加仇恨豪族地主阶级顽固派以及宦官、藩镇等反动势力。
这就构成了他的寓言创作的全部动机,即用他的笔把他的政治斗争继续下去。
可以说,柳宗元的寓言创作,始终是他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
柳宗元的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
“安史之乱”后,各种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世家豪族疯狂地兼并土地,以至“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极端困苦。
宦官集团控制了包括废立皇帝在内的朝廷军政大权;地方藩镇大搞父传子的世袭制和独立王国,形成一股以豪族地主为阶级基础的反动势力。
他们串通一气,反叛中央,你争我夺,互相混战,进一步把劳动人民推进了“非死而徙”的水深火热之中。
在豪族地主阶级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的情况下,政治经济地位比较低下的庶族地主时刻面临着被吞噬的威胁;宦官和藩镇把持政权和连年混战,也使庶族地主受到排斥。
豪族地主阶级的倒行逆施,促成日益高涨的农民反抗斗争,动摇着唐王朝的封建统治,使庶族地主感觉到社会危机的严重性。
柳宗元的不幸与大幸
柳宗元的不幸与大幸作者: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2017年第17期“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柳宗元的后半生似乎注定要与孤独为伴。
被贬永州,只不过是他悲剧的开始。
虽然在那段时间里,他经受了人情冷暖,世事如烟,也曾有过“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的经历。
但这一切却并不是他的全部。
“永贞革新”的失败,得罪了皇上,封建社会里至高无上的权威,“龙书案”后独断专行的半径,注定要量出人世间昏暗的周长。
十年期满,一纸诏书飘然而至,这在柳宗元看来,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解脱。
然而谁能想到,当柳宗元满怀希望地赶回朝堂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又一个冰冷的现实:他被贬到了更为偏远的柳州。
我想那時他的心一定很寒,人世间最残忍的事,莫过于给人一种希望,然后又亲手将这希望打得粉碎。
柳州,穷山恶水,孽子刁民,如宁古塔一样让人望而心惊。
但身处其中,柳宗元反而泰然了许多。
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可能再奢望什么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早已经是明日黄花,他唯一能做的,也许就是“处江湖之远”“忧其君”了。
这,真的是一种不幸。
然而这种不幸,在中国文人身上恰恰成了大幸。
苏东坡被贬黄州,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他的文学成就正是在那里达到了顶峰。
柳宗元虽然没有达到苏东坡那种高度,却也进入了一个最佳的创作时期。
《永州八记》和其他作品奠定了他作为唐宋八大家的坚实地位。
无法想象,如果柳宗元仕途得意,一帆风顺,是否仍会成为一位文化大家?就像杜甫,为官十年却创作寥寥,而一旦开始颠沛流离,妙文佳作便迭涌而出。
其实,仔细想想,如果不是朝廷那发配南荒的御批,碌碌官场埋葬的无疑是一大截灿烂的中华文明。
所以,我们实在该为柳宗元庆幸。
(节选自龙台剑鸣《寂寞柳宗元》。
题目为编者加)阅读点滴从庙堂到江湖,从永州到柳州,孤独伴随着柳宗元的一生,但人生的不幸却造就了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大师。
然而,“一大截灿烂的中华文明”竟然仰仗的是“朝廷那发配南荒的御批”,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历史、文化的沉重思考。
柳宗元赞永贞革新的诗歌
柳宗元赞永贞革新的诗歌摘要:一、引言- 介绍柳宗元及永贞革新的背景二、柳宗元的诗歌创作- 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柳宗元的诗歌创作特点三、赞永贞革新的诗歌- 《封建论》- 《非国语上》- 《非国语下》四、诗歌中的永贞革新思想- 反对藩镇割据- 主张中央集权- 提倡儒家道德五、柳宗元诗歌的历史意义- 反映时代变革- 推动文化发展六、结语- 总结柳宗元赞永贞革新的诗歌的意义正文: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在永贞革新时期,柳宗元积极投身于政治改革,并创作了一系列赞永贞革新的诗歌。
这些诗歌表达了柳宗元的政治观点和改革理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有山水田园诗,也有咏史诗和政治抒情诗。
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激昂著称,展现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风格。
柳宗元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特点。
在永贞革新时期,柳宗元创作了《封建论》、《非国语上》和《非国语下》等赞永贞革新的诗歌。
在这些诗歌中,柳宗元旗帜鲜明地反对藩镇割据,主张中央集权,并提倡儒家道德。
他借助诗歌这一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改革的期望和信念。
柳宗元赞永贞革新的诗歌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首先,他的诗歌反映了永贞革新时期的时代变革,展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
其次,柳宗元的诗歌作品为推动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总之,柳宗元的赞永贞革新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柳宗元的政治观点和改革理念,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柳宗元一生经历的挫折感悟作文
柳宗元一生经历的挫折感悟作文说起柳宗元,那可真是个命运多舛的人物啊!他这一生,经历的挫折那叫一个多,不过也正是这些挫折,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
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年少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他满怀壮志,一心想着要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一番大事业。
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他顺利地踏上了仕途,本以为从此就能一展抱负,可谁能想到,命运的齿轮开始悄悄地转向了另一个方向。
永贞革新,这是柳宗元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当时,他积极参与这场革新运动,想要改变唐朝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弊端。
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谋发展。
柳宗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出谋划策,尽心尽力。
可这场革新触犯了太多权贵的利益,最终只持续了一百多天就以失败告终。
这一失败,给柳宗元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他被贬到了偏远的永州,一下子从云端跌落到了谷底。
永州那地方,在当时可真是荒凉啊!山林茂密,蚊虫肆虐,瘴气弥漫。
他住的地方也是简陋不堪,常常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而且,因为是被贬谪的官员,当地的官员对他也是百般刁难,这让他的生活更加艰难。
在永州的日子里,柳宗元的身体也越来越差。
他患上了疾病,常常被病痛折磨得夜不能寐。
但即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他把自己的悲愤和无奈都化作了文字,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
还记得他写的吗?那里面描述的捕蛇者的悲惨生活,让人看了真是痛心疾首。
他通过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疾苦。
他说:“苛政猛于虎也!”这句话真的是喊出了老百姓的心声啊!他看到那些贫苦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去捕蛇,而那些当官的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心里别提有多气愤了。
还有那篇,他把永州的山水描写得如诗如画。
其实啊,这又何尝不是他在借景抒情呢?他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都寄托在了这山水之间。
他看着那潺潺的溪流,耸立的山峰,心中或许在想:这世间的美好为何总是如此短暂,而苦难却总是接踵而至?在永州待了十年之后,柳宗元本以为自己的命运会有所转机,可没想到,他又被贬到了更加偏远的柳州。
柳宗元赞永贞革新的诗歌
柳宗元赞永贞革新的诗歌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闪耀着光辉的政治改革,永贞革新便是其中之一。
这次革新发生在唐宪宗永贞元年(805年),以主张改革的官僚群体为代表,其中包括著名文学家柳宗元。
柳宗元不仅是当时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传达了永贞革新的精神内涵。
一、永贞革新的背景和意义永贞革新,又称为“永贞改制”,是唐宪宗在位时期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
当时,唐朝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民生凋敝。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王叔文、王涯等人为首的改革派官僚,秉持“任人唯贤、严惩腐败、整顿财政、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着手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
尽管这次革新仅持续了一年便遭遇挫折,但它对于后世的政治改革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柳宗元的政治主张和文学成就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与韩愈、刘禹锡等人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柳宗元的政治主张与永贞革新紧密相连,他强调任人唯贤,反对官僚腐败,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在文学上,柳宗元擅长诗、文、赋等多种文体,作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民生疾苦。
三、柳宗元赞永贞革新的诗歌分析柳宗元在其诗歌作品中,对永贞革新表达了坚定的支持态度。
以《惩咎赋》为例,诗中写道:“惩咎往昔,求贤任能,明察秋毫,不敢私恩。
”这句诗表达了柳宗元对革新派官僚选拔贤能、反对腐败的肯定。
又如《寄太原卢相公》一诗,柳宗元写道:“志士惜日短,壮心肆虚怀。
”这句诗传达了改革者勇往直前、无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四、诗歌中的改革精神及其现实意义柳宗元的诗歌作品传达了永贞革新的精神内涵,即勇于改革、任人唯贤、反对腐败、加强中央集权。
这种精神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挽救唐朝的衰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如今,这种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继续发扬改革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
柳宗元与“永贞革新”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唐朝已走出了“大唐辉煌”。
安史之乱是转折点,唐朝经历了初期的贞观之治和中期的开元盛世之后,开始由盛转衰。
德宗年间,重用宦官,纵容藩镇,进一步加重了唐朝的危机。
德宗死后,儿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
而李诵早就身体不好,还在德宗活着将死未死之际,已是可大病缠身,后中风失去了说话能力,成了哑巴。
一年后掌政的李诵也无法上朝理政,在位仅6个月就被轰下了台。
而就在他在台上的短暂时间里,在他的支持下,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二王”进行了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柳宗元就在这个时候登场了,时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掌文教外交的中级官员),成为“二王”改革的中坚力量,深深地卷入这场短促的改革之中。
要知道,柳宗元首先是个文人,其次才是“政治家”,一个不够成熟的“政治家”。
同时参与了这场改革的还有刘禹锡,此人在诗文上也是大名鼎鼎。
这真是一个才人辈出的朝代,刘禹锡被同时代的另一大诗人白居易称为“诗豪”。
本是文人,却要参政,注定是一场悲剧。
也正是由于他们这令人瞩目的文人的身份,——这也是我们今天知道他们的最重要的原因,使得这场短促的革新有了不同的意味,更加耀眼璀璨。
而“二王”对刘禹锡更为欣赏,允诺事成之后,让刘禹锡担任宰相。
这就还要涉及到另外一个人,他也值得一提,也是大文豪,三人一度还是好朋友,谁呢?韩愈韩昌黎。
韩愈本人没有涉及这场改革,但事关事后对这场改革的评价,他的一些遭遇影响着刘柳二人认知上的变化。
我们今天更为孰知的是,韩愈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韩柳”并称,他们是“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两位唐时代人。
我们还要知道,韩、柳、刘三人在中央共过事,有过交集。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同一年——贞元十九年(803),从地方调任中央来的,刘禹锡任监察御史(相当于中央监察部处级官员),柳宗元任监察御史里行(见习,与御史职权相同,薪水少一点)。
当时柳宗元30岁,刘禹锡比柳宗元大1岁,是31岁。
而韩愈比他们更要大点,已是35岁,中进士早1年,进中央早两年,也刚刚晋升为监察御史。
柳宗元被贬后,儿子夭折,夫人因病去世,为续香火不得不出此下策
柳宗元被贬后,儿子夭折,夫人因病去世,为续香火不得不出此下策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的八位提倡古文运动的散文大家,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后代治古文的学者皆以八位学者为宗师。
八位大家其实并没有想象的这么风光,其中有几位文学大家的仕途和人生都是十分惨淡。
其中柳宗元就是一位典型代表。
柳宗元是河东柳氏出身,祖上都是做官的,是中国历史中著名的名门世族,他的祖先担任过公爵,也担任过宰相。
他的祖父和曾祖都担任过县令,其父亲也是当朝历史,柳宗元这一辈只有他一个男孩,所以说振兴光复柳家的任务,就是柳宗元这一生的信念。
柳家虽然在柳宗元祖父这一代开始走了下坡路,但是柳宗元却是年少成名。
柳宗元早年间被选为乡贡,参加了进士科举考试。
到了第二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柳宗元就进士及第。
这个事情在当时的士族中也是令柳宗元名声大振,当时柳宗元也被公认为是士族新星。
在柳宗元早期的仕途如他的科举一样也十分的顺利,柳宗元一路升到了监察御史。
柳宗元后来在一次改革中却受到挫折,他和一众改革派受到了新登基的皇帝唐宪宗的敌视,在一次冲突中革新派的官员全部被皇帝贬出了京城,下放到了偏远地区。
柳宗元也被贬到了永州。
在永州的几年间,柳宗元已经也暂时放下了自己早年间的激情与壮志。
柳宗元虽然是在永州做官,但是他这个官没有明面上那么风光,就连本地的一些小官都比他滋润。
这主要是因为,柳宗元是被皇帝贬的官,是戴罪之身,虽然有官职但是无职权,甚至连官员的一些待遇都没有,住房也没有。
根据历史中记载,柳宗元一直居住在一个破庙里面。
当时柳宗元在与朋友的书信中,也也抱怨过自己的生活状况,根据柳宗元的描述,他居住的那个破庙周围全部都是荒野,里面有许多的蛇虫蚁兽,当时的柳宗元才三十岁左右,本是壮年的年纪,却染上了一身的疾病,都十分的严重。
所以说当时柳宗元除了在永州游历苦中作乐之外,还有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那就是传宗接代,柳宗元本来是有一房正妻。
妻子家族也是当时的望族,妻子的父亲是当时的京兆尹,官职不大但是权力不小,位置是十分的重要。
柳宗元:不要再说我凄惨,我是苦难磨砺成的文豪
柳宗元:不要再说我凄惨,我是苦难磨砺成的文豪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生名门,少有才名,三十岁进入权利中心,满怀理想,推动革新改革失败后,被贬永州、柳州他虽好佛,却是朴素唯物主义者,反对天命论,批判神学,强调人事他一生留下诗文六百多篇,其文笔锋犀利,讽刺辛辣,说理性极强其文成就大于诗,内容丰富,议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都有所包含他的代表作有《永州八记》、《黔之驴》、《捕蛇者说》、《江雪》、《渔翁》等柳宗元雕像一、以童子有奇名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大唐皇帝唐德宗李适回到了长安。
这位年轻时平定安史之乱有功的天子,登基后却引出了两次叛乱。
先是783年,“泾原兵变”,叛军占据长安,李适仓皇出逃奉天(今陕西乾县)。
再是784年,平定叛乱后,李适回到长安。
不久自持平叛有功的河中节度使李怀光与部分宦官、藩镇将领矛盾激化,再次叛乱,追击德宗。
德宗不得已,又逃亡汉中。
到了8月,叛乱终于被平息。
心力憔悴的天子回到长安,将养数日,终于慢慢平静下来。
回到办公室的他,看到堆满桌子的请功文书,随手翻阅,被其中的一篇吸引住了目光:伏奉某月日敕,逆贼李怀光,舆台末入,奚虏遗丑,备闻凶险之行,颇有残暴之名。
陛下略其细微,假以符节,尽委朔方之地,犹分禁卫之兵,不感殊私,乃怀异望。
间者馈贡不入,王师问罪。
寻令举军赴敌,而乃终岁无功。
洎驾幸近郊,敕还旧镇,将扫猾夏之盗,因解奉天之围,岂伊人谋,盖是天意...嗯,这些的不错嘛。
题名《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是谁为崔中丞崔敏写的呢?很快,宦官询问后传来消息,原来这是崔敏的外甥帮他写的,而这个叫柳宗元的人竟然只有十三岁!十三岁,我们很多人刚升上初中,能写好作文的大概还很少。
而柳宗元已经可以替当朝大臣写正式公文了,不仅可以写,还可以写的皇帝看了眼前一亮。
差距啊!所以呢,人家能名列唐宋八大家,不是没有道理的。
《旧唐书》说: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
下笔构思,与古为侔。
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柳宗元与刘禹锡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与刘禹锡柳宗元的故事柳宗元柳宗元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作品多大600多篇,其中文方面的成就大于诗歌,代表作有《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等,其中散文论说性强、讽刺辛辣。
柳宗元与刘禹锡>公元793年,刘禹锡赴长安参加科考,遇到了同样赴京参加考试的柳宗元,后来两人双双进士及第。
在此之前,他们之间对对方都有所耳闻,如今因为考试结缘得以相识,相谈甚欢,顿时引为知己。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相遇,命运就将两人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一年,刘禹锡22岁,柳宗元21岁。
>王叔文集团其他骨干先后被贬,仅仅持续了一百四十六天的“永贞革新”彻底失败。
就这样,刘禹锡和柳宗元携手开始了漫长的贬谪生涯。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和柳宗元同一天遭贬,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
对于志在通过改革复兴大唐的两位青年才俊来说,着实打击不小,他们忍受着事业上的失败和空间上的分离,不断地诗文往来,互相促进,同度人生困境。
>十年后,他们回到长安聚首,但没想到*** 还没坐热又被贬谪,自长安南下连州和柳州,有一大段的路途相同,两人结伴南行的一路上遍游风景,诗酒唱和。
>分手之后,两人之间的诗词唱和书信来往也从未停过。
>与刘禹锡豁达开朗的多血质性格类型不同,柳宗元大概属于抑郁质的,长期贬谪生活的打击和艰苦环境的摧残,使柳宗元的身体受到很大的损害,疾病开始缠身。
公元820年,当唐宪宗准备召柳宗元回京时,他已于这年十月五日含冤长逝,年仅四十七岁。
>柳宗元临死前,孩子都还未成年,弥留之际,柳宗元遗书刘禹锡,将孩子和自己的全部遗稿托付给他。
此时,刘禹锡的母亲刚刚去逝,护送灵柩路过衡阳的刘禹锡,惊闻柳宗元去世的噩耗,悲痛万分“如得狂病”。
>后来刘禹锡为柳宗元整理遗稿,编纂成集,同时介绍他的生平和成就,柳宗元的小儿子,也由刘禹锡收养长大成人。
>柳宗元的故事>开凿水井>柳宗元不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播,更致力于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柳宗元与“永贞革新”唐帝国灭亡前的最后余晖
导语: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唐朝已走出了“大唐辉煌”。
安史之乱是转折点,唐朝经历了初期的贞观之治和中期的开元盛世之后,开始由盛转衰。
德宗年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唐朝已走出了“大唐辉煌”。
安史之乱是转折点,唐朝经历了初期的贞观之治和中期的开元盛世之后,开始由盛转衰。
德宗年间,重用宦官,纵容藩镇,进一步加重了唐朝的危机。
德宗死后,儿子李诵即位,是为顺宗。
而李诵早就身体不好,还在德宗活着将死未死之际,已是可大病缠身,后中风失去了说话能力,成了哑巴。
一年后掌政的李诵也无法上朝理政,在位仅6个月就被轰下了台。
而就在他在台上的短暂时间里,在他的支持下,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二王”进行了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柳宗元就在这个时候登场了,时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掌文教外交的中级官员),成为“二王”改革的中坚力量,深深地卷入这场短促的改革之中。
要知道,柳宗元首先是个文人,其次才是“政治家”,一个不够成熟的“政治家”。
同时参与了这场改革的还有刘禹锡,此人在诗文上也是大名鼎鼎。
这真是一个才人辈出的朝代,刘禹锡被同时代的另一大诗人白居易称为“诗豪”。
本是文人,却要参政,注定是一场悲剧。
也正是由于他们这令人瞩目的文人的身份,——这也是我们今天知道他们的最重要的原因,使得这场短促的革新有了不同的意味,更加耀眼璀璨。
而“二王”对刘禹锡更为欣赏,允诺事成之后,让刘禹锡担任宰相。
这就还要涉及到另外一个人,他也值得一提,也是大文豪,三人一度还是好朋友,谁呢?韩愈韩昌黎。
韩愈本人没有涉及这场改革,但事关事后对这场改革的评价,他的一些遭遇影响着刘柳二人认知上的变化。
我们今天更为孰知的是,韩愈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韩柳”并称,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