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考复习 第二讲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另一方面,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因此,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尊重客观规律的同时,还总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以及怎样反映,从而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马克思说,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人的整个实践过程,就是围绕意识活动所构建的目标和蓝图来进行的。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构造一个现实中所没有的理想世界。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使之一步步变为客观现实。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 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全党全国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深 刻认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党和国家深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 客观。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比较 大,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 (3分) 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1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进一步逐步缩小西部和东部地区发展 差距,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3分)
(1)科学知Βιβλιοθήκη 和封建迷信是否都属于意识, 它们有什么不同? (2)传播科学反对迷信,与实现十二五计划 和2016年远景目标有什么关系?
提示:
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 的反映。科学 知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封建迷信是对客观 事物歪曲的反映。它们虽然都是意识现象,但性 质不同,对人们活动所起的作用也不同。 2.正确思想意识对人们活动起促进作用,错 误意识对人们活动起阻碍作用。科学在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非常巨大, 我们要实现十二五计划和2016年远景目标,必须 大力传播科学知识,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封建迷 信涣散人心,扰乱社会安定,破坏社会主义建设, 必须坚决取缔。
实际运用:(1)分析说明西部大开发中要因地制宜.
2、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 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而且能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 还突出表现在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方法论要求:要求要重视精神的力量,重视用意识的正确指 导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克服错 误的思想意识。
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探析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广东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探析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近三年来,纵观全国事业单位考试,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查都是一个重中之重,在这其中有关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又是热门考点,成为众多考生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
下面就针对此重要考点,为大家作以解析,帮助大家找到解决这一类题目的法宝。
一、物质(一)物质的含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在这里需要区别“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这两个相似的概念。
其中,“客观实在”即指物质;“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也包括意识。
二、意识(一)意识的产生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需要注意,人脑仅仅是意识的物质载体,而不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三)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在这里,需要明晰,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实在。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方法论意义1.一切从实际出发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在改造世界中坚持实事求是。
2.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1)主观能动性的内容:①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及能力;②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及能力;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的心态。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①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是可以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这符合了可知论的观点。
②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符合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通过对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解析,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受益。
【考研政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考研政治】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重点关注“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这两个知识点。
只要在哲学当中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大家就用这两个原理答题完全没有问题。
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存在形式(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A. 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B.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无条件性。
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运动与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人与自然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并不单纯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
马克思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恩格斯也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此段为十九大报告原文)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简要回答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简要回答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辩证
关系
简要回答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2.意识对物质起作用。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坚持唯物主义;
3.认识到意识的积极作用,我们坚持辩证法。
确定物质意识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打破这种统一,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积极作用,否定物质在意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肯定了物质在意识中的决定性作用,但缺乏实践观点,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与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的意义: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法办事,解放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物质与意识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的概念及其辩证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
而意识则是指人的头脑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即客观事物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这一原理表明,人们的任何思想、观念和意识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因此,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必须以物质的客观存在为基础,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
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虽然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并非只是被动地接受物质的影响。
相反,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能够通过实践和认识来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
因此,在实践中,人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意识,以推动事物的发展。
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要求人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能以主观臆断代替客观事实。
其次,它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以推动事物的发展。
最后,它也提醒人们要时刻关注社会实际和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发展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总之,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深刻揭示了物质和意识的本质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实践中,人们必须始终坚持这一原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以推动事物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简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简述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唯物论原则: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意识是主体在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形式。
意识是物质的属性和产物,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存在。
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物质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物质的主观反映。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彼此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和冲突,但又相互转化、相互促进。
3. 社会实践决定意识的原理:人的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社会实践是人们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人们通过社会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意识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4. 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个体意识是在社会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社会意识是整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识和信念的综合体,而个体意识是个人在社会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立思维和意识形态。
个体意识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个体意识对社会意识产生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意识的制约。
总之,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体,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的存在,并且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容:(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有破坏作用.[方法论]1.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的思想;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相结合;3.树立正确的意识观,促进事物的发展.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所有的事物都在运动,要辩证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方法论](既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又要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1.既坚持唯物论,又要坚持辩证法;2.既反对唯心主义,又反对形而上学.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概念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围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原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方法论]1.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2.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要联系看问题,全面看问题,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人和规律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概念: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原理]1.规律具有普遍性,任何领域都有规律;2.规律具有客观性,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和主观意志为转移,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抗拒的.3.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人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方法论]1.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将造福人类,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人能够认识规律,人能够利用规律.( ①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②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在哲学层面上正确理解党的思想路线.)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2.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3.因此,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的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坚持解放思想、实事、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认识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原理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简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简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
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辨证关系
1.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若不承认物质对立于意识之外则无客观实践坐标,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
客观事物,还突出地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doc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doc物质和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两个重要、不可分割的方面。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是辩证互动的。
物质是指能够认知、触摸、感受的一切事物,如空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等等。
意识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产物。
物质与意识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一个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物质起着决定作用,而意识则具有相对的自主性。
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物质的变化是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意识是人的主观创造,可以自由地创新和转化。
就像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遇到问题,是通过理性思维和实践创新来解决的,而不是凭借意识的毫无根据的幻想。
正是因为物质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决定的,所以意识具有相对的自主性。
意识可以反映物质的一些方面,也可以超越物质的某些局限,创新和创造新的事物和现象。
例如,人类社会中的知识、文化、艺术等,都是人类自己产生的,是人类社会中的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创造。
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辨证关系还反映在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中。
在生产活动中,人们通过劳动,改变和利用自然物质,以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这种实践活动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的意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创新和创造了各种生产工具和机器,掌握和应用了科学技术,促进了生产过程的发展。
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物质和意识互相作用和影响。
人类通过意识(如感觉和思维)来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通过实践来改变和利用物质世界,同时物质世界的变化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人类的意识。
在这样的作用和反作用中,物质和意识相互促进、相互激发,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总之,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真实反映,是人类思想和实践的基础。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不可割裂。
只有正确处理好物质和意识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需要选择 ③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名字:天宫一号(Tiangong-1),缩写TG. ★发射时间:2011年9月29日 ★发射目的:属于航天发射第二步第二阶段空间实验室阶
段任务,为中国航天第三步建设空间站做准备。 ★规格:高10.4米,重8.5吨,最大直径3.35米,国内质
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于人类.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事求是。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原理(人能够认识能动的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意 识对于人体有。。总之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 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极的推
唯 动作用。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 物 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 论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这要求我们①遵 部 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②在客观规律面前, 分 人并不是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发挥主观动能性,认
量最重,体积最大的飞行器。 ★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有四个,而最核心的任务是作
为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与神舟飞船配合,完成空间 交会对接。
思考:材料分别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哪些特点?
花瓣火柴
பைடு நூலகம்
会飞的数码相机
分享咖啡杯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
(2)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 验和发展真理。
(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 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2019军转干公共基础知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公共基础知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涉及到公共基础知识内容的考试中是常考的一个知识点,中公辅导老师将对其进行介绍,让大家有个透彻的了解。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理解:1.世界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来说,要做到:(1)重视物质,不要用精神的力量取代物质的力量,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画饼不能充饥。
(2)坚持无神论,反对上帝创世、女娲造人等有神论。
(3)想问题办事情从国情(实际)出发,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提出,就是遵循了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提出,就是遵循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4)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如赵括的纸上谈兵,伯乐的儿子按图索骥等,都是生搬硬套,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而毛泽东提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则是从客观实际出发。
(5)实事求是,正确对待和估价自己,客观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如赵高的“指鹿为马”就是没有实事求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进行反映。
2.世界观: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所谓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类认识世界及改造世界的活动及能力,以及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具有的心态。
发挥主观能动性,具体要要做到:(1)反对悲观失望、无所作为的思想和意识,因为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类是可以正确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
(2)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如“庖丁解牛”“草船借箭”等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而“拔苗助长”“大跃进”运动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尊重客观规律,盲目发挥了主观能动性;(3)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包括健康的心态、坚忍不拔的毅力、科学的态度、丰富的知识等。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ppt课件
*
PPT课件
3.(2014高考天津卷4)现实世界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明,意识是 A.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B.对客观对象能动的反映 C.对客观对象正确的反映 D.对客观对象直观的反映
A
*
PPT课件
6.(2014全国新课标Ⅱ2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据此回答问题。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PPT课件
3.(2014高考新课标Ⅰ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2)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12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类别
内容
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意识对物质的作用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具有破坏作用。
方法论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实践应用
实事求是
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
发挥主观能动性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相结合,解放思想,推进事业发展。
树立正确意识观
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论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论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物质与意识的概念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
简单来说,物质就是我们能看到、摸到的那些东西,比如说这张桌子,或者你手中的咖啡杯。
而意识呢,听起来就有点玄乎,但其实就是我们的思维、感觉、想法和情感。
这两个东西看似绝对不搭界,但其实它们之间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哦。
就像人和电梯的关系,离得远了,谁都上不去,但一旦搭上了,那速度可快得很!1.1 物质决定意识接下来说说物质如何影响意识。
想象一下,如果你身处一间阴暗又空荡荡的房间,心情肯定不会好,对吧?环境的物质基础在这里可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们点滴的生活体验都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状态。
如果一个人总是生活在舒适的环境里,心态自然积极向上;反之,若天天被烦心琐事缠身,脑袋里充满了负面情绪,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所以说,物质条件确实可以影响我们的意识,让人无奈的是,有时候这些条件并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让人有点无力。
1.2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不过!说完了物质对意识的影响,咱们可不能忽略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力。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想要减肥,脑海里闪过“我要瘦下来”的想法,这个意识瞬间促使你走进健身房,开始努力锻炼。
要说这可是真的是脑力和体力的强强联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人不仅仅体重下降了,心态也变得更加阳光自信,真是一举两得。
就像《论语》里说的:“君子以文修身,以德化人”,你的意识完全可以推动物质的改变。
2. 物质与意识的动态平衡接下来,我们再聊聊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动态平衡。
就像骑单车一样,如果支撑点不稳,就容易摔倒。
生活中,物质和意识也是需要一个平衡的状态,才能走得更远。
当我们物质条件很好,却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那就像是开着豪车却掉头了。
反过来,牺牲掉良好的物质基础,单靠意识在条条大路上也跑不远。
俗话说的“欲壑难填”,这种心态让人常常觉得自己身陷泥潭,始终跳不出来。
2.1 社会影响当然,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也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精神和物质是一个辩证关系,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互相制约、互相决定和促进着对方的发展。
精神与物质是相联系的,一边影响着另一边,而且另一边决定着前一边的方向。
这种辩证关系是活动的。
物质而又生活而又活跃的精神,推动生活的向前发展,而活跃的运动的物质,也推动精神的向前发展。
精神感知物质,物质也反过来创造精神,这种关系,既把精神和物质联系在了一起,又使它们互相制约、互相限制。
辩证法称,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有益的,只有通过不断地解决矛盾,才能使两者发展。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引言物质和意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1. 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及区别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质料,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
而意识则是人类智能的产物,是人脑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表现。
物质和意识之间的本质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 物质是客观实在的,而意识是主观体验的; - 物质具有客观规律性和客观必然性,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 - 物质是人类生产和实践的基础,而意识是人类认识和思考的产物。
2.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中,物质决定意识是一种根本原理。
这一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证:2.1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它决定了上层建筑的形态和特点。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变革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
2.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的基础是物质的生产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对物质的改造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因此,物质决定了人们的认识活动。
2.3 物质基础限制了意识的范围人们的意识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物质基础条件的制约。
物质基础的变化和发展将改变人们的意识范围和方式。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3. 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研究物质和意识关系的一种方法论,其核心原则是辩证法。
3.1 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辩证法是一种反映事物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
它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整体性,并通过对矛盾的正确认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3.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实践来认识和改造世界。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3)正确的意识推动物质世界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有破坏作用。
[方法论]1。
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相结合;3.树立正确的意识观,促进事物的发展。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所有的事物都在运动,要辩证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方法论](既承认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又要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1。
既坚持唯物论,又要坚持辩证法;2。
既反对唯心主义,又反对形而上学。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1.概念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原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方法论]1.要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中把握事物;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物质”的性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关于“物质”的地位:辨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 (3)关于“物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4)关于“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两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5)关于“物质”的意义: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复习旧课: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存在决 定思维 思维决 定存在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思维能正确 认识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 认识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物质的科学概念
(一)哲学意义上的物质 哲学所谓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基本内容(原理):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2、基本方法(方法论): (1)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顺应、保护 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尊重人类社会的 发展规律,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本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客观 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 映。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 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 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是从动物 的心理发展而来的,但纯粹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 地形成意识。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 产物。 (3)因此,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 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 础。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 活动实现的。 注意: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但不能笼统说意识是 人脑产生的。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离开了客观存在,意 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 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都对 事物作出了反映,但是对客观事物作出了不同性质 的反映,一个是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一个是歪曲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例如:宗教观念、神话故事、梦境奇遇等也是客 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只不过是虚幻的、 歪曲的反映
三、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意识对物质具有 能动作用
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 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 之物。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 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存在的 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制订我们的方针政策, 设计我们的计划方案。 2、哲学依据: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也可以说是“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 世界的重要条件(根本原因)。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能够 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 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 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 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 丧失斗志。
例题1、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 催雨或消雨的方法实现降雨或不降雨,用人 工消雾的方法来消除浓雾。但要实现人工增 雪或消雨,首先必须具备有利的气象条件, 不可能“无中生有”。这说明 (B )
A.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B. 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C. 人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 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