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出炉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
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08.07•【字号】鄂发改长江〔2019〕289号•【施行日期】2019.08.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武汉市、襄阳市、十堰市、孝感市、荆门市、随州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省委军民融合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统计局、省扶贫办,省能源局、省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为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8月27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湖北省实施方案(2019-2021年)为贯彻实施《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推进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汉江”1.加强重要生态区域建设和保护。
实施生态红线管理,建设秦巴山(湖北)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及大洪山、桐柏山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
编制实施丹江口库区(湖北)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
实施主体:汉江流域各市人民政府。
因各项工作均需地方政府协同落实,实施主体以下不再重复。
)2.建设沿江绿化带。
加强汉江干支流河岸带和丹江口库区库滨带生态保护与修复。
推进沿汉江干流生态林带、国家储备林建设。
修复裸露山体。
保护利用汉江中下游滩涂地。
(责任单位: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3.加强中小流域治理。
汉川市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实施方案 精品
汉川市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前言一、编制目的随着“两圈两带”发展战略的提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
汉川市作为汉江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为了应对新战略、抢抓新机遇,汉川市需全面对接《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依托优势、发挥特色,找准定位,提前谋划,在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开放开发中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XX—2025年;长期规划到2035年;远景展望到2049年。
三、编制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北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纲要》《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汉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孝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孝感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纲要》《汉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汉川市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发展背景与意义第一节发展基础汉川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因汉水横贯全境而得名,是承接武汉城市圈经济辐射的重要基地和城市外围发展的重要节点,素有“江汉明珠”、“鱼米之乡”的美誉。
1997年3月12日撤县建市,现辖25个乡镇场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663平方公里,人口112.3万人。
汉川市紧邻省会武汉,交通便利,距天河机场45公里,107和318国道、宜黄、武荆高速公路、汉丹和汉宜铁路均穿境而过。
一、经济基础较好20XX年,汉川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44.71亿元,农业总产值100.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9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2.33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82亿元,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850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278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5.38:59.83:24.79。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加强技术创新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工业技术 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工 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生态旅游业发展
总结词
文化、环保、特色
保护生态环境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特色旅游
挖掘汉江沿岸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业。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2023-10-27
目录
• 规划背景 • 总体规划 • 产业发展规划 •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支撑保障措施
01 规划背景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现状
汉江生态经济带覆盖范围广, 包括多个城市和地区。
汉江生态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自 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等。
汉江生态经济带的人口和经济 规模不断增长,对区域经济发
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内的生态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项 目,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
排污权交易政策
推行排污权交易政策,通过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减少 污染物排放。
资金保障措施
政府投入
加大各级政府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的投入 力度,设立专项资金,确保重点项目的建设 与运营。
社会资本引入
总结词
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提升保护管理能力,加强生态旅游开发。
详细描述
完善自然保护区网络,提升保护管理能力,加强生态旅游开发,促进生态经济发展。
05 支撑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措施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府购买、资金补助、 政策扶持等方式,推动生态补偿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税收优惠政策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
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4.02•【字号】十政办发〔2021〕15号•【施行日期】2021.04.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正文十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堰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十政办发〔2021〕1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十堰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1年4月2日十堰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0-2025年)序言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网络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创新、融合、扩散所带来的人类生产效率和交易效率的提升,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数字经济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版图上占据着重要位置。
湖北省高度重视信息经济发展,明确提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我市提出找准十堰在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中的位置,加快调整工业结构,突出提质增量,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市落实国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助力全省深入落实“四个着力”“四个切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一核两翼多点”区域发展布局的关键时期。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契机,深入谋划“十四五”发展,制定《十堰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并指导和推动各项工作,是我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加快建设“一主三大五新”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局。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和孵化器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引进高端人才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企业转型升级
01
技术创新驱动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自 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02
推进两化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武汉城市圈的环武汉区域、襄阳都市圈的 环襄阳区域、宜昌都市圈的环宜昌区域。
VS
城市功能区划
包括产业园区、农业示范区、旅游景区、 生态保护区等,实现不同功能区的差异化 发展。
重大工程建设与实施
建设汉江生态经济设 施的建设和提升。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清洁能源和智能电网,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和 能源利用效率。
2
当前,国家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为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3
加快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有利于构建长江经 济带重要战略支点,支撑和推动流域高质量发 展。
规划范围与时段
规划范围
包括湖北省襄阳市、十堰市、荆门市、随州市、孝感市、荆 州市、宜昌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等城市。
规划时段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9-2025年, 远期为2026-2035年。
脱贫攻坚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社会治理创新
社会治理体制创新
平安建设
信访工作
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 社会治理效能。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
加强信访工作机制建设,畅通人民群 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解决群众合理 诉求。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丹江口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批复
为 中心 , 以 人民 群 众需 求 为导 向 , 按照 绿 色循环
低碳的 理念规划建设城市 基础 设施 。 进一步完 善
公路、 铁路等交通 基础 设施 , 加 强城市 内 外交通
衔接 。 建立 以公共交通 为 主体 , 各种交通 方式 相
结合的 多层 次、 多类型 的城市 综合交通体 系 。 做
)
。
t
SH
:
一
、
原则 同意
《 丹 江 口 市 城 乡 总 体 规 划
年 以 下简称 总体规划 —
(201 6
2030
)》 (
《
? ) 。
二、 丹江 口 市是 汉 江生态 经 济带 上的 核心 节
点城市 ,
是 国 家南 水 北 调 中 线 工程水 源 所在 地 。
持续发展 战 略 提 髙新型城镇化质 量和水 平 统
,
,
筹
江 口 市城 乡 簡 、 酿和管理 各项工 作 ,
逐步把丹江 口 市 建设成为 经 济 繁 荣 、 社会和 谐、
生态 餅 的 Ml MDSfe 的生态城 市 。
三 、
重视城乡 统筹 ,
促进 区域协调 发展 。
《 总
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划 定城市 蓝线 保护
范 围 , 结 合水域 自 然 形 态进行保 护和 整治 , 提髙
水资源利 用效率和效益 。 积极推 行低 影 响 开发模
式 ,
推进 海绵城市 建设 ,
积极 发 展绿 色建筑 。
加
强绿化工 作 , 划定城市绿地系 统 的 绿线保护范 围 。
地 ,
加 大存量用 地 挖潜力度 ,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
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陕西省汉江综合整治规划第一章汉江治理基本情况汉江, 是长江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宁强嶓冢山,经汉中、安康,于秦岭巴山之间穿行约650公里,在白河出陕,由武汉汇入长江。
汉江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河淮汉”,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河。
汉江流域在我省境内年均水资源总量多达238亿立方米,比我省黄河流域年均水资源总量多51%。
汉江以其丰沛的水量和优良的水质,已成为国家和省内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沿江地区更是陕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带。
多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汉江综合治理工作,贯彻中央治水方针,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组织和带领沿江各级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防洪工程、水资源保护、水土流失治理等为重点的水利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截止“十一五”末,累计新修加固堤防2255公里,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84.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建设洋县卡房水库、南郑云河水库、勉县娘娘滩水库、西乡小峡引水工程等一批省市重点水源工程,新增蓄水能力5212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41.8万亩。
解决了37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小水电装机58万千瓦,新增水产品能力3.3万吨,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区域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
总结汉江治理工作,有五条基本经验:一是坚持求真务实,科学规划是搞好汉江治理的前提条件。
二是坚持防洪优先,综合整治是确保汉江安澜的根本措施。
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水和谐是维系汉江健康生命的重要途径。
四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是推进汉江治理的有效方法。
五是政府主导,各方参与,是保障汉江治理顺利开展的关键。
第二章开展汉江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尽管近年来汉江流域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强省的要求相比,汉江综合治理还亟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解决汉江防洪突出薄弱问题的紧迫需要。
由于两山环峙的地理地形及多暴雨的气候特点,汉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防洪问题仍然是汉江流域乃至全省人民的心腹之患。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2023-11-08
目 录
• 规划背景与意义 • 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 •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乡统筹 • 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提升 • 规划实施与管理机制
01
规划背景与意义
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地理位置与特点
地理位置
汉江生态经济带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涵盖了陕西、湖北、河 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是连接南北、贯穿东西的重要水路交 通要道。
的影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优质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01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基本
生活需求。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02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
城乡一体化发展。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03
建立科学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汉江生态经济带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等。 此外,气候变化也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水质保护与环境监测
水质保护
为了保障汉江水质安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水污染治理、减少农业和工 业废水排放等。
环境监测
特点
汉江生态经济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包括森林 、湿地、珍稀动物等生态资源以及古迹、历史文化遗址等人 文资源。
规划的意义与目标
意义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 承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
本规划旨在通过实施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措施,推动汉江生态经 济带的发展,实现生态、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
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2017—2030年)
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2017—2030年)随着石宁高速、通用机场、210国道改线、汉江四桥、第二、第三水厂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市规划区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规模、发展方向、城市性质、规划目标以及用地性质等内容需要调整完善,2009年编制的县城总体规划已经不能很好指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为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结合“多规合一”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试点工作确定编制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2017—2030年)。
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成果已于2015年11月通过省建设厅及省国土厅联合技术审查,今年6月,石泉县城市总体规划暨(“多规合一”)(2017—2030年)成果通过市县专家技术审查,10月底通过了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现将规划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公示地点或者网站查询相关规划内容,以电话、书面、电子邮件等形式反馈,对成果草案提出意见或建议。
一、公示项目基本情况主要文本内容:(一)规划期限:2017—2030年,其中近期2017—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和空间层次本规划分为县域、城市集中建设区两个层次。
1.县域规划范围为县域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1516平方公里。
2.城市集中建设区规划范围为东起汉江三桥,西至丝银坝村十组湘子沟桥,北至山脚(包括北辰公园),南以G210改线西扩200米和阳安铁路(包括通用机场)为界,包含石泉水库水源地、湘子河水源地等重要水源地,总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0.26平方公里。
(三)规划目标:加快全国生态旅游目的地、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建设,全面实现城镇繁荣、乡村优美、生态文明、设施完善、人民幸福的目标。
(四)城市性质:全国山水生态旅游名城,丝路之源文化发祥地,安康市域副中心。
(五)主要职能1.优秀山水生态旅游目的地;2.丝路之源文化休闲游目的地;3.西(乡)汉(阴)石(泉)汉江区域上游板块发展引擎;4.陕西省重要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聚集区;5.安康市域西部综合服务中心;6.月河城镇带和石紫岚沿江经济带发展极核。
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建 设 的 需 要 ,也 是 十 堰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的需 要 。
汉 江生 态 经济 带建 设效 果 将会 形 成 全
省 汉 江 流 域 的 示 范 效 应 。 同 时 由 于 汉
咨 询 团 ,国家 发改 委 等领 导 和部 门先
度 ,进一 步发 挥政 府 出资 性 的融 资性 担保 公 司 的作 用 ,减 轻企 业 担保 的负 担 。加 快推进 征信体 系建设 , 加大 征信
区 发 展 的 矛 盾 ,人 口增 加 与 资 源 短 缺
、
建 设 十 堰 汉 江 生 态 经 济 带
的 意义
有 利 于 南 水 北 调 核 心 水 源 区 生 态
域 协调 发 展新 格局 。竹房 城镇 带 建设
在 省 委 、 政 府 高 度 重 视 下 . 区 城 乡 省 山
一
的 矛盾 , 益 设施 、 公 公共 服 务覆 盖 率低
能 保 护 区 ,也 是十 堰经 济社会 发 展 的
核 心 区 域
一
事 关调水 成败 。
有 利 于 十 堰 围绕 区域 性 中 心 城 市 建 设 目标 , 成 “ 城 两 带 ” 设 的 区 形 一 建
民 , 得本 来 贫瘠 的生 产 生活 资 源 , 使 显 得 更加 短缺 。解 决好 水 资 源保 护 与库
同时 由于 库 区水域 面 积 由丹 江 口水 利
枢 纽 一 期 工 程 的 4 0平 方 公 里 扩 大 到 5 6 0平 方 公 里 ,库 岸 线 由 3 0 2 5 0公 里 增 加到 40 3 0公 里 左 右 . 库 区 沟 汊 分 割 . 交通 更 加不便 : 期 工程 1 本 0万 移 民 内 安 迁 建 ,加 上一 期 1 9万 内 安 后 靠 移
陈天会:“九个专项督办”统领全局
为何开展“九个专项督办”陈天会在全市保超全年目标动员暨表彰大会说,第三季度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有效时间、黄金时间。
三季度的工作抓得好、抓得主动,就会为下半年乃至全年工作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
市委决定,从现在开始集中开展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民生重点工作、重点交通项目、工业园区与山地整理重点工作、移民内安、太极湖项目、竹房城镇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创卫、投资与招商引资等“九个专项督办”。
陈天会说,市委、市政府在这个时候安排部署“九个专项督办”,主要基于以下四点考虑。
第一,上半年十堰市经济运行有喜有忧,如何解决好“忧”的问题,保持全市经济健康运行,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二,目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肩负的任务艰难繁重,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采取非常态的工作举措。
第三,上半年大事多、要事多,客观上分散了一部分抓日常工作的精力,有些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项的推进力度不够,工作进度已显滞后,需要对相对薄弱的工作和环节给予重点加强。
第四,近几年,我们抓工作有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项,选择某个特定时段集中领导、集中精力、集中时间强力推进,实践证明是管用的、有效的。
陈天会强调,抓好“九个专项督办”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增强抓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那些关系十堰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推进得更快一些,取得的效果更好一些。
通过重点工作的新突破,为实现全年目标提供重要保障。
“九个专项督办”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城市建设】北京路延长线在7月底全线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路基工程;中岳路7月完成各项手续,8月内全面开工建设;发展大道7月内开工建设;林荫大道2号线要加快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人民路改造8月中旬完成;天然气项目9月底基本具备通气条件;上海路北片区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天津路大洋五州城项目争取创造条件全面启动建设;郧阳师专校园规划调整及建设项目、城市客厅、北京路两厅两馆、车城西路改造、北京路华府名邸等项目,抓紧做好各项工作,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加快推进。
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2年发布)
【法规标题】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2年发布)【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字号】鄂政发(2012)83号【适用区域】湖北省【发布时间】2012-10-06【生效时间】2012-10-06【关键词】资源管理【有效性】有效【更替信息】【注:此文档于2018年12月由一点通平台导出】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前言汉江是长江中游最长的支流,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全长1577公里。
汉江湖北段涵盖了汉江的上中下游,占全长的55 25%,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 89%。
汉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生态条件优越,是连接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轴线、连接鄂西北与江汉平原的重要纽带,具有“融合两圈、连接一带,贯通南北、承东启西”的功能,在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突出的带动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抢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探索我国内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有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培育湖北省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构建“安澜”、“畅通”、“富饶”、“绿色”、“和谐”汉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十堰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神农架林区,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沙洋县、京山县,随州市曾都区、随县,孝感市安陆市、云梦县、应城市、孝南区、汉川市,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以及武汉市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东西湖区、蔡甸区、汉南区等10市(林区)39个县(市、区),流域面积6 3万平方公里。
其中,干流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流域面积2 12万平方公里;丹江口至钟祥为中游,流域面积2 48万平方公里;钟祥至汉口为下游,流域面积1 7万平方公里。
2010年末总人口2357 79万人,占全省的38 18%。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准应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准应城市城乡总体规划
(2015―203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鄂政办函[2016]29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04.08
【实施日期】2016.04.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批准应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通知
(鄂政办函〔2016〕29号)
孝感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报批应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的请示》(孝感政文〔2015〕41号)收悉。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现通知如下:
一、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应城市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应城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是汉江生态经济带节点城市。
《总体规划》的实施要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把应城市建设成为
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生态园林城市。
湖北发布实施方案建设“六个汉江”
3 加强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3.1 执法队伍建设南漳县水政监察大队现有干部职工16人,其中专职水政监察员13名,领导班子3人。
50岁以下专职水政监察员达60%以上,大专以上学历达100%,其中法律专业3人。
为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了水利法律法规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业务培训,致力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执法能力强的水政监察队伍。
一是坚持周末学习日制度。
重点学习水法规、水利科技和水文化知识。
二是干部职工轮流领学。
由领学人员提前备课,准备好授课课件,采取领学与讨论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对疑难问题的相互辨析,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效果。
三是聘请专家授课。
先后请法律顾问,党校专家开展法律法规和廉政知识讲座。
3.2 创新制度机制3.2.1 建立联动机制。
与公安司法部门协商,制定了《南漳县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办法》,与周边县(市)签订了《水行政执法及水事纠纷调处联动协议》。
3.2.2 健全完善执法制度。
先后建立完善了《水政监察责任制》《涉水执法巡查制度》《水事违法行为举报处理制度》《水政监察公示制度》《水政监察人员培训制度》《水行政执法统计制度》等14项制度。
印发了《水行政执法行为准则》《水行政执法文明指南》《水行政执法流程图》等,形成了按规章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4 加强法规宣传,严格行政执法4.1 宣传贯彻水法规认真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全国“宪法宣传日”宣传活动,发挥媒体宣传力度大、宣传面广的优势,南漳县水利局主要负责人接受电视媒体专访,就有关法律条文进行解读,撰写刊发专题宣传文章,营造声势,扩大效果。
4.2 开展水行政执法按照局党组提出“勇当水利执法铁拳头、水利设施安全保护伞、水利工管单位硬靠山”的要求,重点加强了河道清障拆违、水资源监管、打击非法采砂、制止私搭滥建、水土保持监督等涉水涉河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4.2.1 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汉江,作为中国的重要河流,源于陕西省,流经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省份,全长1577公里,流域面积1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经济带。
为了推动汉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至关重要。
一、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1. 保护生态环境。
强化水环境治理,提升水质,确保水生态安全。
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2. 推动经济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提升产业链水平。
发挥区位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3. 提升生活质量。
改善民生,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4. 创新社会治理。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依法治国。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二、生态环境治理1. 水环境治理。
加强污水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厂建设标准。
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
2. 生态修复。
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水土保持,提升流域抗旱涝能力。
3. 生物多样性保护。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严格管控生物资源利用,防止生物资源过度开发。
三、经济发展1. 产业结构优化。
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 产业链提升。
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水平。
3. 区域合作。
发挥汉江流域地缘优势,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推进产业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四、提升生活质量1. 改善民生。
加大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投入,提高民生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2. 公共服务优化。
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加强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3. 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五、社会治理创新1.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国务院批复淮河汉江建生态经济带
城市2018.19-20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要求着力改善淮河和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着力推进绿色发展。
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河是我国第三大河,流经中东部五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作为连接中东部的走廊,是不可替代的中原枢纽和战略要塞。
2011年,淮安市谋划提出以淮河干流为先导区,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把淮河变成一条造福两岸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黄金水道、产业大道和生态廊道的总体构想。
2012年,淮安委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开展“构建淮河生态经济带先导区”课题研究。
随着研究逐步深入,沿淮蚌埠、信阳等地相继加入委托,课题名称更改为“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
课题组用一年多时间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国务院批复淮河汉江建生态经济带□本刊记者颜彭莉10月17日,从空中俯拍,淮安市古淮河生态园呈现出秋天的诗意。
80n v i r o n m e n t a lc o n o m yE大量数据材料,最终形成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2013-2030)》。
报告提出了四大构想:一是建设国家第三条出海黄金水道。
通过构建淮河经济带,统筹规划淮河干线航道及重要支流航道的整治工程,疏通淮河直接入海航道,将淮河打造成一条惠及整个流域的黄金水道,带动整个流域经济融入全球航运体系与供应链。
二是打造我国第四个经济增长极。
可以将淮河流域建设成为我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中国特色非石油路线的烯烃产业集群,金属、化工、凹土、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特色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三是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协调发展。
淮河流域是我国东部与中部的连接桥梁、南方与北方的过渡地带,也是唯一缺少国家层面全流域整体发展战略的区域,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可以弥补这个空缺。
实现长三角经济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皖江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的有效对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中部崛起,促进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
四是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引江入汉三管殿总体规划
引江入汉三管殿总体规划1 前言至2017年12月12日,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运行3年,累计向北方供水108.6亿m3,对缓解北方用水紧张局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雄安新区的设立以及引汉济渭工程的建设等,使得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给中线一期工程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作为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汉江近些年连续遭遇枯水年,在中线一期工程达产后,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将超过阈值,汉江流域水资源面临严峻形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作为我国一项战略性工程,还担负着远期向北方供水的任务。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作用,实现中线工程和引汉济渭工程的近期、远期的调水目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保障雄安新区用水需求,改善汉江中下游供水条件,实施引江补汉工程从长江引水补充汉江是十分必要且紧迫的。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1 保障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安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工程已惠及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19座大中城市,5310多万居民喝上了南水北调水。
北调水已成为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等沿线城市的日常生活主要水源,北京市用水量已接近或达到中线一期工程分配的设计规模。
2017年,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目前考虑主要利用北调水。
2017年11月2日,在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上,张高丽强调,南水北调工程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保障好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用水需求,要深入研究论证,有序推进后续工程建设准备工作。
因此,在中线一期工程供水范围不断扩大,供水对象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且日益成为沿线一些大、中城市的主要水源时,对供水的水量和供水保证程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丹江口水库年际年内来水不均导致北调水供水不均匀,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2年)规划受水区北调水主要作为补充水源进行配置,多年平均调水量95亿m3,是丰水多调、少水少调的均值,原规划枯水年份仅60亿m3左右,95亿m3调水量无保证率的要求。
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一:加强水资源保护与管理1. 加强水土保持治理,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水利设施效能。
2. 完善水资源利用制度,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强化水环境监测与治理,加强污染源控制,改善水质状况。
4. 推进工业和城市用水节约与循环利用,降低对水源的需求。
实施方案二:推动生态保护与恢复1. 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修复退化湿地。
2. 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区,采用生态农作物种植和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药与化肥使用。
3. 鼓励生态旅游发展,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保护和开发生物多样性资源。
4. 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实施方案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 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新兴产业,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2.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
实施方案四:推进城市发展与环境治理1. 进一步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整治。
2.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控制工业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3. 提高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率,建立健全城市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
4. 推动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河道清淤、水环境净化等工程建设。
实施方案五:加强区域协调发展1. 构建跨行政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协调。
2.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区域交通和物流运输能力。
3. 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区域公共服务水平。
4. 促进科技创新合作,推动区域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襄阳汉江生态经济带投资建设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业主版)
97.0
性磋商成交结果公告
襄阳鱼梁洲经济开
TOP2 凤林古渡生态公园运营管理服务 发 区 园 区 旅 游 管 理
67.1
竞争性磋商成交结果公告
有限公司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4-07 2022-10-19
(4)防洪除涝设施管理(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年度 襄阳园冶风景园林 节庆活动策划及花卉布置服务采 集团有限公司
\
购竞争性磋商成交结果公告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3-04-28
(6)测绘地理信息服务(1)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项目(瓮 湖北嘉庐古建筑园 子桥修复项目)竞争性磋商成交 林工程有限公司 结果公告
一、采购需求
1.1 总体指标
近 1 年(2022-09~2023-08):
项目数(个)
17
同比增长:41.7%
项目总金额(万元)
(不含费率与未公示金额)
¥1783.06
同比增长:-94.0%
平均金额(万元)
¥118.87
同比增长:-95.6%
平均节支率
1.7%
同比增长:-45.2%
*平均节支率是指,项目节支金额与预算金额的比值的平均值。(节支金额=项目预算金额-中标金额)
1.2 需求趋势
近 3 月(2023-06~2023-08):
近 1 年(2022-09~2023-08):
34——关于将“郧阳汉江四桥”列入十堰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郧阳)
关于将“郧阳汉江四桥”列入十堰市“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十堰南临武当,北接汉水,自然风光旖旎,山水资源丰富。
十堰虽是国家级园林城市,但市区无大型河流经过,一直以来被冠以山城的名号。
郧县撤县改区后,郧阳区正式成为市区的一部分,十堰由山城向山水城转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目前十堰市区和郧阳区之间主要通过十堰大道相连,发展空间十分受限。
安阳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地势开阔,水面广阔,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理想之地。
如从安阳镇至青山镇之间规划建设一座“汉江四桥”,市区则可通过四桥实现跨江发展。
2014年,我区“一江两湖四区六镇”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修编时,已将“郧阳汉江四桥”作为城市未来发展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
“郧阳汉江四桥”及两岸接线工程全长约6公里,其中:桥梁长1.5公里,接线工程长4.5公里。
北岸接杨溪罗沟至安阳一级公路,南岸接市区东环路至青山镇碾子坪一级公路。
规划建设“郧阳汉江四桥”,一是可使十堰市区向江边迈进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促使市区融合发展区域由带状向块状转变,推动市区融合发展。
二是四桥建成后,十堰可把安阳作为未来城区发展的主阵地,凭借安阳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轻松实现跨江发展,使汉江真正成为城市内河,进而迅速带动环郧阳湖区域快速发展,对于加快市区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三是对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融入十堰市主城区步伐,促进汉江生态经济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以及十堰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
2015年是全市“十三五”规划布局谋篇的关键之年,是郧阳改区的开局之年。
及早谋划建设“郧阳汉江四桥”,对于推动市、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因此,建议市发改委将“郧阳汉江四桥”建设纳入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储备库,并在“十三五”期间启动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出炉
未来5年将投资2800亿元,建设项目1675个
时间:2011-12-12 10:00:30 来源:十堰晚报【我要报料】
十堰日报十堰晚报秦楚论坛25度生活十堰家园网秦楚微博
专题:创造新辉煌实现新跨越--喜迎市第四次党代会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荣奕报道: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完成。
《规划》确定了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四个发展方向定位,并确定在未来5年里投资2800亿元,建设项目1675个。
汉江生态经济带人口占十堰总人口六成
据了解,汉江生态经济带是十堰市实施“一城两带”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汉江生态经济带未来5年建设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汉江生态经济带西起郧西县景阳乡,东至丹江口市丹赵路办事处,贯穿丹江口市、郧西县、郧县、武当山特区、张湾区、茅箭区(含十堰经济开发区)等“一市两县三区”。
规划面积11683平方公里,2010年末总人口225.44万人,分别占全市的49.5%和64%。
根据《规划》,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方向定位在四个方面:一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按照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要求,积极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努力构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出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二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屏障核心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把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南水北调水源保护核心区;三是汉江生态产业聚集带,把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商用车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四是汉江生态城镇带,把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宜居的特色城镇带。
据介绍,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以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富民奔小康为目标,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将十堰沿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生态屏障区、生态功能区转型发展的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到2015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基
本公共服务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初步建立生态环保体系安全、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的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基本框架。
到2012年,建成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投资2800亿元,建设项目1675个
《规划》中,根据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张湾区、茅箭区、武当山特区上报的项目,经过筛选和整合,1675个项目被编入《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项目库(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项目总投资2800亿元,涉及现代农业、特色工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发展等多个领域。
据介绍,入编十堰市汉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项目库涉及现代农业项目150个,总投资80多亿元,内容包括绿色食品基地、畜牧养殖基地、水产养殖基地、中药村基地、优质粮油基地、农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6大类;特色工业项目284个,总投资700多亿元,内容包括农产品深加工、矿产开采加工、机械制造、工业园区、轻纺工业、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电力产业8大类;现代服务业265个,总投资460亿多元,其中商贸流通112个、生态旅游15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61个,总投资800多亿元,内容包括基本农田项目、水利、交通项目、航空项目、城镇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7大类;生态建设项目256个,总投资649亿多元,内容包括林业、水土保持、城镇污水处理、城镇垃圾处理、自然灾害防治、资源节约及综合利用、村庄整治、工业点源治理、环境监测能力9大类;社会发展项目359个,总投资100多亿元,内容包括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扶贫搬迁、广播电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公检法司项目10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