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备考知识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
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却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
理解唯物辩证
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
能
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四、实践和认识
【要求】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
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要求】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
概念。
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掌握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常考80个知识点
29.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主 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30.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1.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法必究
15.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
17.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一大
18.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
19.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 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6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62.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63.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6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式
65.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被确立下来是在:党的 “十五大”
43.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这一范畴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绝大多数社会 成员的总和
4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45.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对必然的
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46.社会进步的含义指: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4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
3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33.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发展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大纲及复习重点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
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物质和意识
【要求】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
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
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却是。
三、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要求】了解联系、发展、矛盾、质变、量变、否定等基本概念。
理解唯物辩证
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诸范畴及其辩证关系。
能
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四、实践和认识
【要求】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基本概念。
理解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以及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五、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
【要求】了解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国家等基本
概念。
理解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掌握物质资料生
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基本原理,学会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的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学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无产阶级专政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3.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党
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党的民主集中制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等。
5.科学发展观及其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
设等各个领域的具体内容和指导意义。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特征:社会主
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等。
7.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全面依法治国、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
自治制度等。
8.中国的政治文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等。
9.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实践等。
10.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党史:党的创建、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党的领导历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
以上是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的知识点,通过深入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对政治相关的考试。
精讲-毛中特-2章: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式(1)近代中国的国情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2)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和性质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3)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背知识点
《政治》备考知识点(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2.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坚持和发展。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4.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其关键在于:把握事物的度。
5.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斗争性和同一性。
6. 实践的科学含义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7.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真理的2种不同属性。
8.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最基本的首要的是:生产实践活动。
9. 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1. 自由王国实际指的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代表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3.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及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 “二次革命论”是由谁提出来的:陈独秀。
15.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 全国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是:井冈山根据地17. 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国民党一大18.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江西瑞金19. 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的中心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0.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21. 毛泽东正式向全党全国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论十大关系》22.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的观点23.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24.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六大25.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2019成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一】
2019成考专升本《政治》章节重点考点【一】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同时又是方法论。
方法论是关于理解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
考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有的关系问题,亦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凡主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都属于唯物主义派别;断言意识是世界的本质,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
则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凡是主张思维与存有之间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能够准确理解存有的哲学,都属于可知论;凡是主张思维与存有之间没有同一性,即主张思维完全不能或不能完全准确理解存有的哲学,都属于不可知论。
考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进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生提供了牢固的自然科学基础。
(3) 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其中的黑格尔哲学家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考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的完备的理论体系。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主阶段哲学。
考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主阶段政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
(2)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增强我们鉴别各种理论和路线是非的水平。
(3)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协助我们掌握运作概念的术、提升理论思维的水平。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基本路线1. 党的奋斗目标2. 党的基本路线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背景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点3.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意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道路1.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型2.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成就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历史地位2. 党的组织体系和领导制度3. 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核心的重要性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建设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3. 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措施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实践措施3.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七、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1. 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任务2. 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纪国法建设3. 党的决策和执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八、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外交政策基本方针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实践和成就3.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构建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体系的特点2.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3.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法治保障十、中国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1. 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体系2.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意义和目标3. 维护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主要举措以上是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的复习提纲,通过对这些重要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将有助于提高政治学科的掌握和成绩。
务必严格按照成考要求进行复习,做到准确无误。
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背知识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背知识点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必背知识点包括: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一性以及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唯物和唯心的根本区别:唯物观点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观点则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
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包括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只有一个本原;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精神或意识是物质派生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出发。
实事求是则是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我们去研究。
5.虽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事物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虽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否定是事物自身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7.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及其三种情形: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三种情形包括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和过程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8.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9.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包括由实践到认识。
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既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的第=次飞跃;认识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0.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
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中,政治科目一直是考生们比较关注的重点科目之一。
政治考试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近现代史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政治考试,以下是关于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的重点内容:一、政治学基础知识1. 政治学基本概念:政治、国家、政府、政治制度、政治权利等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2. 政治学理论:自然权利论、社会契约论、法权主义、实证主义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
3. 政治学流派: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实用主义、民主主义等政治学流派的特点和主张。
4. 政治学基本原理:政治平等、政治自由、政治正义、政治秩序等政治学基本原理的含义和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原则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主要思想家、主要作品等内容。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主要内容、主要代表人物等。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主要观点等。
三、中国近现代史1.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清朝末年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
2.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内容、主要参与者、主要影响等。
3.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作品等。
4.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主要内容、主要活动、主要影响等。
5.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主要人物、主要活动等。
以上是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试的主要重点内容,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重点掌握这些知识点。
通过系统学习、反复练习、查缺补漏,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考试成绩。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早日实现升学梦想!。
成考专升本《政治学》备考知识点
成考专升本《政治学》备考知识点
本文旨在为正在备考成考专升本政治学考试的考生提供一些备考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内容:
1. 政治学基础理论
- 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 国家的概念、组成和发展历程
- 政治权力的来源及其制约机制
- 政治制度的类型与演变
- 政治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2. 中国政治制度与实践
- 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 党的领导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制度保障
- 中国政府及其行政管理制度
-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特点及其运作机制
3. 国际政治学
- 国际关系基本理论
-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主要国际组织及其作用
- 中外关系及其发展
- 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外交战略
4. 当前政治热点问题
-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
- 全球化与本土化
- 民主、法制与环境保护
- 政治制度改革与发展
上述内容不尽详尽,仅供备考参考。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加强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在实践中深
化对政治学的认识和了解。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政治与国家
1. 定义政治和国家的概念
2. 政治的基本特征和职能
3. 国家的基本构成和职能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1.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
2. 党的基本思想和指导思想
3. 党的组织和领导体系
4. 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和主要决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路径和发展道路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 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制度保障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 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3.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
2. 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原则和政策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果
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
2. 党的领导核心和核心权威
3. 党的领导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创新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意义和基本经验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
以上是你提供的题目"专升本成考政治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考点Ⅲ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考点Ⅲ实践和认识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旧唯物(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对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人的认识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2)能动的反映论是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具有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不可知论否认世界的可知性,怀疑和否认人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古代中国的庄子认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休谟和康德是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代表。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曾对不可知论作过批判,但都是不彻底的。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才真正彻底批判了不可知论。
因为(3)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反映论和可知论,但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否认认识的能动作用,是直观、被动、形而上学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反映论。
(二)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考察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为劳动在认识的发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因为:(1)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劳动实践要求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提供客体信息和认识工具。
(2)劳动实践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产生了人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的认识能力。
(3)劳动实践促使了人的交往、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抽象(三)认识的本质与结构;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1.认识的本质:在实践基础上反映和创造的统一(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和创造性反映。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考点Ⅱ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考点Ⅱ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学习历史唯物论,要明确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论,简称唯物史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论是同历史唯心论根本对立的,对立的焦点在于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上。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其中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全部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社会心理现象。
历史唯物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论认为社会意识决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意识形态根源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根源。
②意识形态随社会存在经济结构变化而变化。
③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有阶级性;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⑴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⑵意识形态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⑶意识形态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⑷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意识形态的发展。
⑸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这是其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先进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是最突出的表现。
1.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地理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是经常起作用的必要条件;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它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制约和影响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定条件下(军事、旅游等)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但它不决定社会的性质和更替,它的作用的发挥又受社会状况的制约,因此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2.人口是指构成社会的人的因素的总和。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考点Ⅰ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章节考点Ⅰ简述实践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答:(1)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三个特点,表现为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
(2)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这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首先,实践的需要决定认识的产生,也就是说,人们改造世界的需要产生了认识世界的需要。
其次,实践出真知,人类的一切认识,无论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实践的。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首先,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新的经验材料。
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
再次,实践不断推动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正确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改造世界。
简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答:(1)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两个特点,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低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抽象思维而得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是认识发展过程中两个不同的阶段,在内容、特点、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统一主要表现在: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
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没有感性认识的积累。
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
另一方面。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不上升到理性认识,就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2019成考专升本政治高频知识点
2019成考专升本政治高频知识点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两者虽然都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对象的,但具体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某一特殊领域或某一特定层次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答:(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即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运动即一切事物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2)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这表现在: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
因为物质是世界上一切运动的主体与客观基础,设想离开物质主体的运动必然主张以意识为主体的运动,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如黑格尔“绝对观念”的运动。
另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离不开运动。
因为运动是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与根本属性,设想离开运动的物质必然主张静止是物质的本质属性,最终陷入形而上学。
如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实质上是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认静止的存在。
恰恰相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绝对运动中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但相对静止不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而是绝对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简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答:(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同一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相反而又相成的基本关系或基本属性。
政治-2019年10月成考高频考点梳理
对于专升本的考生来说,政治是必考科目也是一个主要拿分的科目,所以同学们要尽可能拿更高的分。
以下是政治高频考点梳理,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啦!!1.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
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经验基础上概括和提炼出来的对周围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运用世界观来分析具体事物,就是方法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区分哲学主要派别唯一的科学的标准。
①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和唯心主义(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③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水、火、气、土、风);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形态;⑥对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不同回答,即是联系、变化、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不变的,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4.物质。
①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可感知的实物;②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将物质归结为原子;③辩正唯物主义,列宁指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5.意识。
①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
②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只承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主观能动性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备考知识点知识点一:依法治国坚持原则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知识点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主要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价值追求)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价值遵循)
(二)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2、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
3、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知识点三: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简述“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基本内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实行两种制度。
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
知识点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我国的国体,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以民主集中制为组织原则。
(3)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种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不同于一党制。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体现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5)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知识点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内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第一,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三,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实践意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有利于进一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利益问题。
第四,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