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一、电磁兼容概述电磁兼容(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电磁环境中正常运行,同时不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的能力。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电磁兼容性已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性能指标。

二、电磁兼容性标准与规范为了确保电磁兼容性,各种国际和地区标准与规范应运而生。

其中,最知名的包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系列,以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Part 15系列。

这些标准与规范对电子设备的电磁辐射、抗干扰能力和静电放电等指标做出了详细规定。

三、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电源开关、无线电发射器、雷电等自然干扰源,以及各种电子设备的运行过程产生的干扰。

其中,电源开关是常见的电磁干扰源之一,其产生的谐波电流和电压波动可能对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四、电磁抗扰度要求为了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电磁抗扰度要求应运而生。

这些要求主要包括对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电压跌落等干扰的抵抗能力。

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设备在遭受这些干扰时仍能正常工作。

五、电磁屏蔽与滤波技术为了达到电磁兼容性要求,电磁屏蔽与滤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

电磁屏蔽主要通过金属隔离材料将干扰源与外界隔离,而滤波技术则通过特殊设计的电路或器件,阻止或减弱干扰信号的传播。

这些技术对于提高设备的电磁抗扰度和降低电磁辐射具有重要意义。

六、电磁兼容性测试与认证为了验证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各种测试与认证机构应运而生。

这些机构通过模拟实际工作条件和电磁环境,对电子设备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认证,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获得电磁兼容性认证是电子产品进入市场的重要条件之一。

七、提高电磁兼容性的设计策略在设计阶段,采取一些策略可以提高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

例如,合理布局电路板上的元件和布线,选择合适的滤波器和电容,使用屏蔽材料等。

对于高频电路设计,还应考虑信号的完整性、反射和串扰等问题。

八、结论电磁兼容性是现代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性能指标之一。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一)2024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一)2024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一)引言概述:电磁兼容是指电子设备在共同工作环境中,能够互不干扰,同时保持自身功能不受到干扰的能力。

本文将总结电磁兼容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

正文:一、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1 电磁辐射与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1.2 互相干扰的电磁场作用方式1.3 电磁兼容的基本目标和要求1.4 电磁兼容设计的基本原则1.5 电磁兼容性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二、电磁兼容性设计原则2.1 地线设计原则2.2 信号传输线设计原则2.3 电磁场屏蔽原则2.4 电源线设计原则2.5 接地设计原则三、电磁干扰源的特征与分析3.1 传导干扰源的特征与分析3.2 辐射干扰源的特征与分析3.3 外界电磁环境的特征与分析3.4 电气场强的测量方法3.5 干扰源定位与分析方法四、电磁屏蔽技术与方法4.1 电磁屏蔽材料的基本原理与特性4.2 电磁屏蔽的设计方法与措施4.3 电磁屏蔽效果的评估与验证方法4.4 常见电磁屏蔽结构的设计要点4.5 电磁屏蔽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五、电磁抗干扰技术与方法5.1 模拟滤波器设计原则与方法5.2 数字滤波器设计原则与方法5.3 过电压保护技术与方法5.4 对抗电源变动的技术与方法5.5 抗电磁干扰设计的实践案例总结:通过本文对电磁兼容的知识点总结,我们了解了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原则。

我们还学习了电磁干扰源的特征与分析方法,电磁屏蔽技术与方法,以及电磁抗干扰技术与方法。

电磁兼容设计的实践应用对于维护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对电磁兼容的知识点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应对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电磁兼容问题。

电磁兼容课程知识点总结

电磁兼容课程知识点总结

电磁兼容课程知识点总结一、电磁兼容基础知识1.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电磁兼容是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下,电子、通信设备和系统在不受到外来电磁辐射的干扰或干扰他人,保证其正常工作的能力。

1.2 电磁干扰的分类电磁干扰主要可以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大类。

传导干扰是通过导体传输,比如电源线传导电磁干扰。

辐射干扰是通过空气传输,比如无线电台产生的电磁辐射。

1.3 电磁兼容的重要性在现代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电磁兼容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如果设备没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影响其正常工作。

1.4 电磁兼容标准和法规为了确保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在各国都有一系列的电磁兼容标准和法规,比如欧洲的CE标志、美国的FCC标准等。

二、电磁场理论2.1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描述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包括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2.2 电磁波的特性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振荡而产生的一种波动,具有传播速度快、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波长和频率可调节等特点。

2.3 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包括波速、波长、频率、极化、幅度等,这些特性决定了电磁波的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

三、电磁兼容的分析方法3.1 电磁兼容的测试方法电磁兼容的测试方法包括辐射测试、传导测试、电磁场强度测试、电磁脉冲测试等,用于评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

3.2 电磁兼容的仿真模拟方法电磁兼容的仿真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电磁场求解和电磁兼容性分析软件等,可以用于预测设备在不同电磁环境下的性能。

3.3 电磁兼容的设计方法电磁兼容的设计方法包括布线设计、地线设计、屏蔽设计、滤波器设计等,用于提高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能。

四、电磁兼容的干扰控制方法4.1 电磁辐射的控制方法电磁辐射的控制方法包括合理布局、优化线路、采用屏蔽结构等,用于减少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

4.2 电磁传导的控制方法电磁传导的控制方法包括使用滤波器、采用平衡电路、采用防干扰接口等,用于减少设备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性。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一、电磁干扰的特点1.电磁干扰的来源电磁干扰主要来自于电子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电源线、雷电放电、静电放电等。

其中电子设备是产生电磁干扰最主要的来源,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电视机、音响、照明设备等。

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电磁场,从而对其它设备产生干扰。

2.电磁干扰的传播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辐射传播和传导传播两种方式。

辐射传播是指电磁波以空间传播的方式传播干扰,主要影响范围是设备本身周围的空间。

传导传播是指电磁波通过导体传播干扰,通常是通过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传导到其它设备。

3.电磁干扰的特点电磁干扰的特点包括频率广泛、能量巨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

由于电磁干扰的这些特点,一旦产生干扰就会对其它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基本原理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计、测试和控制减小设备产生的电磁干扰和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使设备在电磁环境中能够共存共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设备进行整体设计,考虑其电磁兼容性,包括电源线滤波、辐射和导体电磁干扰控制、接地系统设计等。

2.基本方法电磁兼容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增加滤波器滤波器是电磁兼容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减小电磁干扰并提高设备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

常见的滤波器有电源线滤波器、信号线滤波器、天线滤波器等。

b.增加屏蔽屏蔽是减小电磁辐射和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电磁屏蔽罩、屏蔽涂料、屏蔽隔板等。

通过在设备内部或外部增加屏蔽,可以有效减小电磁干扰。

c.合理设计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提高设备抗干扰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设计接地系统可以减小设备对外部干扰的敏感性和提高设备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

d.改善功率供应改善功率供应是减小电磁干扰的重要手段,包括选择优质的电源装置、增加稳压器、提高电源线的质量等。

e.系统整体设计系统整体设计是电磁兼容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系统整体进行电磁兼容性的考虑,可以有效地减小系统产生的电磁干扰并提高其抗干扰能力。

电磁兼容考试重点要点

电磁兼容考试重点要点

1、电磁兼容的概念电磁兼容(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所处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他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2、电磁兼容的三要素1、存在一定的噪声源2、存在易受干扰的敏感器件3、存在着干扰传播途径3、PCB布局遵守的原则1、按照电路的信号流程安排各个功能电路单元的位置,使布局便于信号流通,并使信号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2、以每个功能电路的核心元件为中心,围绕它来进行布局。

元器件应均匀、整齐、紧凑地排列在PCB上。

尽量减少和缩短各元器件之间的引线和连接。

3、在高频下工作的电路,要考虑元器件之间的分布参数。

一般电路应尽可能使元器件同一方向排列。

这样,不但美观,而且装焊容易、易于批量生产。

4、尽可能缩短高频元器件之间的连线,设法减少它们的分布参数和互相间的电磁干扰。

易受干扰的元器件不能互相挨得太近,输入和输出元器件应尽量远离。

5、对于信号线,特别是高频、接口信号线,一定要防止信号线之间的耦合问题,在PCB 设计初期就要考虑到它们之间的走线关系。

6、某些元器件货导线之间可能有较高的电位差,应加大它们之间的距离,以免放电引出意外短路。

带高压的元器件应尽量布置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7、重量超过14g的元器件,应当用支架加以固定,热敏元件应远离发热元件。

8、对于电位器、可调电感线圈、可变电压器、微动开关等可调元件的布局,应考虑整机的结构要求。

弱势机内调节,应放在印制板上便于调节的地方;若是机外调节,其位置要与调节旋钮在机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适应。

4、PCB分层是要考虑哪些因素1、信号层,特别是高速信号层一定要紧靠平面层,最好是紧靠地平面层。

2、阻抗要求不严格的信号线可走微带线,重要信号线一定要走带状线,并且对于时钟、复位、敏感信号线。

最好用两个地平面包围起来。

3、主电源平面(板上功率最大的那种电源一定要紧靠地平面,并且在地平面之下。

5、PCB布线遵守的原则1、输入输出墙用的导线应尽量避免相邻长距离的平行(差分线除外,如果受密度要求的限制,则一定按3W要求做。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源网络),它接受从待测设备发射出来的信 号,再把这个信号传给接收机,接收机检测 并显示出干扰信号的电平.接收机必须足够 灵敏能读出低电平的信号,并且不发生失真. 此外,接收机的带宽和检波特性也必须确定. 所有上述因素都必须满足要求才能确保测量 的结果是有意义和可重复的,而且能同在另 一地方测量的结果相比较. 其次,对设备抗扰度测量装置的要求, 它的关键件是一个高功率的信号源.从现时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一,电磁兼容基础 (一)概述 一 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和电子 进入了社会各领域,它推动了社会物质的丰富和 精神文明的进步.但伴随电气和电子设备应用而 产生的电磁兼容骚扰问题又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 烦恼. 电气和电子设备所产生的电磁骚扰,可以以 辐射和传导的形式进行传播.电磁骚扰可以干扰 广播,电视和通讯的接收,可以造成仪器和设备 工作的失常,失效甚至损坏.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由雷电产生的大气噪声,其频率在10MHz以 下. 10MHz以上的自然噪声是由宇宙射电 噪声和太阳辐射引起的. 人为造成的噪声又分为有意和无意的两 种.所谓有意的是指那些必须发射电磁波的 电子设备,例如调幅波,调频波,电视以及 其他的广播发射机,还有雷达和导航用发射 机,移动无线电通讯机等.所谓无意噪声源 包括计算机设备,继电器,开关,荧光照明 灯,电弧焊机等.有意无意的噪声源与日俱 增,尤其在城市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电磁兼容基础知识
⑷干扰功率的测量 一般认为试品产生的30MHz以上干扰,其 能量是通过辐射传播到被干扰设备去的.而 且干扰能量最主要是通过靠近试品的那部分 电源线(仅指裸露在试品外的部分)来辐射 的.因此试品所产生的干扰能量可以用一个 环绕电源线的吸收装置吸收到的最大功率来 衡量.这个吸收装置被称为干扰功率吸收钳 (铁氧体钳). 图3.2.4是干扰功率的测量简图.

电磁兼容设计知识点

电磁兼容设计知识点

电磁兼容设计知识点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是指电子设备在相互连接的电磁环境下能够正确地工作,并且不会对周围电磁环境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普及与日俱增,各种电子产品频繁操作,因而电磁兼容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磁兼容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泄漏辐射(Radiated Emissions)泄漏辐射是指电子设备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制,就可能对周围的其他设备或电子产品产生干扰。

为了防止泄漏辐射,设计人员需要:- 采用良好的地线和电源线布局,以减少辐射;- 使用屏蔽材料和屏蔽罩来隔离电磁波;- 注意电源线的滤波和抑制干扰。

2. 传导干扰(Conducted Emissions)传导干扰是指电子设备中的电流和信号通过导线或电源线传播到其他设备中,从而引起干扰。

为了防止传导干扰,设计人员需要:- 使用滤波器和抑制器来减少传导干扰;- 选择合适的电源线和导线,以降低传导噪声;- 合理布局电子元件,减少互连线的长度。

3. 抗干扰能力(Immunity)抗干扰能力是指电子设备在外部电磁场的干扰下仍然能够正常工作的能力。

为了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设计人员需要:- 使用屏蔽技术来防止外界电磁场的干扰;- 采用合适的滤波电路来减少干扰;- 在设计中考虑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选择合适的元件和材料。

4. 地线设计(Grounding)地线设计在电磁兼容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个良好的地线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电磁辐射、提高抗干扰能力。

设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使用独立的地线和电源地线,防止互相干扰;- 利用地面平面和聚集电流来提高地线的效果;- 按照电路的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地线类型。

5. 屏蔽设计(Shielding Design)屏蔽设计是电磁兼容设计中常用的方法,通过使用屏蔽材料和屏蔽罩来隔离电磁波,减少干扰。

设计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屏蔽材料,如金属、导电橡胶等;- 在关键区域使用屏蔽罩,确保信号的完整性;- 设计良好的接地方式,提高屏蔽效果。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_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全面详解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_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全面详解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_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全面详解什么是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电磁干扰源种类电磁干扰源种类繁多,可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对测量环境中直接影响测量及测量设备的干扰来源可分为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

自然干扰源包括:(1)大气噪声干扰:如雷电产生的火花放电、属于脉冲宽带干扰,其覆盖从数Hz到100MHz 以上.传播的距离相当远。

(2)太阳噪声干扰:指太阳黑子的辐射噪声。

在太阳黑子活动期.黑子的爆发.可产生比平稳期高数千倍的强烈噪声.致使通信中断。

(3)宁宙噪声:指来自宇宙天体的噪声。

(4)静电放电:人体、设备上所积累的静电电压可高达几万伏直到几十万伙.常以电晕或火花方式放掉,称为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产生强大的瞬间电流和电磁脉冲,会导致静电敏感器件及设备的损坏。

静电放电属脉冲宽带干扰、频谱成分从直流一直连续剑中频频段。

人为干扰源指而电气电子设备和其他人工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

这里所说的人为干扰源都是指无意识的干扰。

至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施放的干扰,如电子对抗等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

任何电子电气设备都可能产生人为干扰。

在此,只是提到一些常见的干扰测量环境的干扰源。

(1)无线电发射设备: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广播、电视、雷达、导航及无线电接力通信系统.如微波接力,卫星通信等。

因发射的功率大,其基波信号可产生功能性干扰;谐波及乱真发射构成非功能性的无用信号干扰。

电磁兼容第1章要点

电磁兼容第1章要点

第一章电磁兼容导论要点1.1 什么是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电磁兼容(性):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定义,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在其所处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并且不向处于同一环境中的其他设备注入不容许的干扰水平的性能。

通俗地说,EMC是和谐共存的电磁能量的发射和接收。

△这个定义中,要注意的是:(1)电磁环境;(2)两层意思:上半句是不受环境的影响(干扰),下半句是不影响(干扰)环境,即不影响(干扰)同一环境中的其他设备。

(3)这里只讲了设备,实际还有系统和设备,系统和系统之间。

(4)没有考虑与人的相互作用,现在EMF对人的影响也常列入EMC。

△最早注意到的问题可能是无线电干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涉及的面越来越广。

任何电气设备都可以同时起到(电磁能量的)接收器和发射机的作用。

因此可以说都有EMC问题:作为接收器应该具有不受电磁环境的影响(干扰)而正常工作的能力;作为发射机应该不影响环境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可举例:△广播电视、现代通讯、计算机网络中的EMC问题△局部放电测量△高压测量系统中的EMC问题△超高压输电,对电磁环境的污染△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直流换流系统)产生高次谐波。

△电力系统中各种瞬态过程对二次系统的干扰。

△马达、家用电器、荧光灯具的干扰发射和对电能质量的影响△电磁场对人体和生物组织的影响;一定情况下人体也是干扰源,如静电干扰。

由此可见,凡是与电磁有关的学科和部门都有EMC问题,都涉及EMC。

或者说EMC是一门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中的学科。

随着生产和科研的发展,EMC在我国也日益受到重视。

许多部门都组织力量、成立学术机构,结合本部门的实际需求开展EMC方面的研究工作。

我国最早1984年在重庆举行了第一届全国EMC学术会议。

它是由许多学会联合组织的。

正式的名称是:全国环境电磁学学术会议。

1.2 电磁兼容所研究的内容不同的部门和学科涉及的对象和碰到的EMC问题不同,研究的内容区别很大,但是一些基本内容是共同的。

电磁兼容基本理论(整理)

电磁兼容基本理论(整理)
基本概念
EMC 要求
元器件
电路
设备
系统
都必须互不干扰,正常工作, 达到电磁兼容。
构成干扰三要素
骚扰源 传输途径 敏感设备
空间辐射的电磁波
EUT
导线传导的电压电流
EUT
• 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才会发生电磁干扰。如果 去除了其中之一,就不会发生电磁干扰。所以,工程 师的任务就是要决定哪一个因素是最容易消除的。
振荡器体及变压器:工作时会在周围辐射高频电磁 波。
静电放电和I/O端的干扰:经过信号线和连接器,外界 的电磁干扰进入电子设备,内部干扰源向外辐射。
传输途径
• 一. 空间辐射 差模电流辐射和共模电流辐射 远场

2
电磁感应
近场
2
电磁耦合
• 二. 导线传导 共阻抗耦合 共电源线 共地线 地环路干扰 地电位差 周围强场
差模电流辐射和共模电流辐射 的比较示例
• 扁平馈线中抽取相邻的两根导线,线长1米, 导线对上分别加以共模和差模电流,在离 导线对3米处按GB 9254规定测量骚扰场强。 • 实验表明如果该处场强要达到B类设备的限 值(30~230 MHz时为40 dBμV/m),则差 模电流要求为20 mA,而共模电流只要8μA, 两者相差2500倍。
此外,还要满足特定用户应用环境下的要求
常见的电磁干扰源及特性 · 自然界的电磁干扰源:雷电放电、太阳黑子爆发、日 辉和地球磁暴等 · 人为的电磁干扰源: 连续干扰源— 设备有很宽的频谱,向空间辐射 间接干扰源— 与机械运动工作时产生的,辐射或传导干扰 脉冲干扰源— 电磁瞬态过程,有关,如车,船和飞机的壳体 与空气中的尘粒、烟尘、雪片等摩擦起电。 接触干扰源— 金属的接触面具有复阻抗特性,振动、颠 簸、撞击时,接触阻抗是可变的。外界强辐射场产生 感应电流,由于接触阻抗的作用会产二次辐射。辐射 频谱为原辐射频谱加接触阻抗变化的调制,产生附加频 率分量。停止运动时这种干扰便消逝。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

电磁兼容知识点什么是电磁兼容?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是指在特定的电磁环境中,各种电子设备能够在不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正常工作并共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电磁干扰的问题。

电磁兼容的研究旨在避免电磁干扰对设备正常工作和通信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设备之间的互相兼容性。

电磁干扰的来源电磁干扰是指各种电子设备之间或设备与电磁环境之间的相互干扰现象。

电磁干扰的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两种。

内部干扰内部干扰是指同一个设备内部各个部件之间的相互干扰。

这种干扰常常是由于设备内部电路设计不当、接地不良或信号线的不正确布局而导致的。

例如,高频信号线和低频信号线交叉布局就会引起串扰干扰。

外部干扰外部干扰是指来自于其他电子设备、天线、电力系统、雷电等外部电磁源对设备产生的干扰。

这种干扰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也可以通过传导、辐射等方式产生。

常见的外部干扰源有电压干扰、电流干扰、电磁波干扰等。

电磁兼容的评价指标为了保证设备之间的互相兼容性,我们需要依据一些评价指标来对电磁兼容性进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磁兼容评价指标:电磁敏感性电磁敏感性是指设备对外部电磁场的响应能力。

如果设备对外部电磁场的响应过于敏感,就容易受到外部干扰而产生故障。

一般来说,电磁敏感性越低,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越强。

电磁辐射电磁辐射是指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向外部环境辐射出的电磁波。

当设备辐射的电磁波超过一定限值时,会对周围的其他设备造成干扰。

因此,减小电磁辐射是提高电磁兼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入射抑制比入射抑制比是指设备对外部电磁场的抑制能力。

当设备工作时,它的内部电路产生的电磁场可能会干扰周围的其他设备。

入射抑制比越高,设备对外部干扰的影响越小。

传导抑制比传导抑制比是指设备内部电路之间相互干扰的抑制能力。

当设备内部的高频信号线和低频信号线相交布局时,容易产生串扰干扰。

电磁兼容复习资料

电磁兼容复习资料

一、绪论电磁环境:指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

电磁兼容性EMC(IEC定义):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电磁兼容研究的对象是电磁骚扰,即骚扰源的形成及其性质,骚扰的耦合和传输,敏感设备的响应特性和抗骚扰措施等。

电磁兼容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间、时间、频谱资源条件下,各种用电设备可以共存并不引起降级的一门学科。

电磁骚扰:指任何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者对生物或非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电磁现象。

电磁干扰(EMI):由电磁骚扰引起的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的降低。

性能降低:装置、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正常性能非期望的偏离。

抗扰度: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敏感性:装置、设备或系统不能避免性能降低的能力。

(即敏感性高则抗扰度低)电磁兼容问题的分类:变电站电磁兼容技术问题、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问题、电力质量问题。

电力系统中电磁骚扰分类:一次设备之间、一次和二次设备之间、二次设备之间。

电磁骚扰按其引起后果分:危险影响(指绝缘破坏,完全丧失其功能)和干扰影响(指性能劣化或运行状态改变)。

电力系统电磁骚扰频率范围:工频、谐波、冲击和高频振荡。

电磁骚扰的耦合途径有:传导、耦合(感应)和辐射以及它们的组合。

电磁骚扰源的起因及其传播途径有:a、高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操作;b、雷击线路、构架和控制楼;c、系统短路故障;d、靠近高压线路受其工频电磁场作用;e、局部放电(电晕、沿面放电);f、二次回路中的开关操作;g、电源本身,如电压波动、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电源频率变化及谐波等;h、静电放电;i、无线电发射机。

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研究课题有:a、骚扰源分析;b、传播方式;c、骚扰效应;d、骚扰的测量和计算;e、骚扰模拟;f、抗扰度试验;g、骚扰限值及有关法规;h、电力系统对其他系统的骚扰。

二、电力系统谐波谐波源:同步发电机(谐波电压源)、变压器(包括贴心电抗器)、大功率可控整流设备、其他非线性用电设备。

电磁兼容复习提纲

电磁兼容复习提纲

1、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电磁兼容、EMC、EMI、EMS、EMP、ESD、EFT、
近场
远场
电磁干扰的三要素
典型、常见的骚扰源
屏蔽效能、插入损耗、射频阻抗、转移阻抗、地阻抗干扰、地环路干扰、搭接效能、差模干扰、共模干扰、感性耦合、容性耦合、峰值检波、准峰值检波、3m法、主模和高次模、天线系数、截止频率
2、电磁兼容标准体系
电磁兼容标准体系的框架
标准化组织:CISPR、IEC TC77
3、电磁兼容常用单位(计算)
dBm、dBuV、dBuV/m、dBuA/m及相关单位的转换。

4、传输线的基础知识(计算)
特性阻抗、反射系数、电压驻波比、输入阻抗、阻抗匹配。

5、电磁场(计算)
波阻抗、平面电磁波、极化、反射、衰减(趋肤效应、趋肤深度)
6、天线的基础知识
电偶极子、磁偶极子、近场和远场
7、屏蔽(计算)
电屏蔽、磁屏蔽、电磁屏蔽的基本原理
空腔谐振
波导通风窗
电磁屏蔽的设计指标
电磁屏蔽设计的要点
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窗口法、同轴法。

8、接地和搭接
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的选择准则,为什么?
地阻抗干扰的抑制措施、地环路干扰的抑制措施
9、滤波
EMI滤波器的特点
使用的注意事项
滤波器插入损耗的测试方法
10、试验
接收机的关键技术指标:分辨带宽、检波方式。

线路阻抗稳定网络
电流探头
试验场地:开阔试验场、半电波暗室。

电磁兼容A4纸提纲

电磁兼容A4纸提纲

1.电磁兼容的常用定义:电磁兼容性(EMC )、电磁干扰(EMI )[辐射干扰、电磁干扰](发生于全频域,一般指射频(10kHz~300GHz))、电磁发射(EME )[辐射发射 传输电磁场、传导发射 传输电流]、电磁敏感度(EMS )、抗扰性[抗辐射干扰性、抗传导干扰性]、静电放电(ESD)、密封、抑制。

2.设计中常见EMC 问题:规范、射频干扰、静电放电、电力干扰、自兼容性。

3、EMC 设计规则:系统级、元件级、PCB 级(元件放置、布线)、设备级。

4、电磁兼容设计过程:EMC 阶段(确定规范)、设计阶段(电路设计[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的分析是 EMC 设计的基础]、PCB 设计、机械设计、性能测试、针对问题重新设计)、完成阶段(EMC 规范测试度)。

4、分析EMC 问题的五个方面:频率、振幅、时间、阻抗、尺寸。

5、电磁干扰三要素:干扰源(人造or 自然)、耦合路径(辐射[高频]、传导[高频])(电场耦合[电容]、传导耦合[电流]、磁场耦合[互感]、共阻抗耦合[电阻]、电磁场耦合[辐射])、接受体(生物or 人造)。

6、PCB 中EMI 原因->时变电流[形式:电流环、电流元。

7、共模电流是差模电流抵消不良造成的。

7、共模骚扰电压定义为任一载流导体与大地之间不希望有的电位差。

8、数字电路抗干扰能力和干扰能力都很强9、f t 和r t 比频率优先考虑,选沿时间更大一点的元件。

)1/max r t f π(=。

10、1mil=0.001inch 1inch=25.4mm 1fat=0.3048m=12inch AWG50=1mil AWG38=4mil AWG32=8mil AWG26=16mil AWG14=64mil11、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 ,简称SI )是指信号线上的信号质量。

12、信号完整性问题:反射、地弹、振荡、串扰(容性串扰、感性串扰)。

13、3-W 原则代表逻辑电流中近似70%的通量边界,10-W 原则代表逻辑电流中近似98%的通量边界。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_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全面详解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_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全面详解

电磁兼容知识点总结_电磁兼容基础知识全面详解什么是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性(EMC)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符合要求运行并不对其环境中的任何设备产生无法忍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因此,EMC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指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所在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另一方面是指器具对所在环境中存在的电磁干扰具有一定程度的抗扰度,即电磁敏感性。

电磁干扰源种类电磁干扰源种类繁多,可按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对测量环境中直接影响测量及测量设备的干扰来源可分为自然干扰源和人为干扰源。

自然干扰源包括:(1)大气噪声干扰:如雷电产生的火花放电、属于脉冲宽带干扰,其覆盖从数Hz到100MHz 以上.传播的距离相当远。

(2)太阳噪声干扰:指太阳黑子的辐射噪声。

在太阳黑子活动期.黑子的爆发.可产生比平稳期高数千倍的强烈噪声.致使通信中断。

(3)宁宙噪声:指来自宇宙天体的噪声。

(4)静电放电:人体、设备上所积累的静电电压可高达几万伏直到几十万伙.常以电晕或火花方式放掉,称为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产生强大的瞬间电流和电磁脉冲,会导致静电敏感器件及设备的损坏。

静电放电属脉冲宽带干扰、频谱成分从直流一直连续剑中频频段。

人为干扰源指而电气电子设备和其他人工装置产生的电磁干扰。

这里所说的人为干扰源都是指无意识的干扰。

至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施放的干扰,如电子对抗等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

任何电子电气设备都可能产生人为干扰。

在此,只是提到一些常见的干扰测量环境的干扰源。

(1)无线电发射设备:包括移动通信系统、广播、电视、雷达、导航及无线电接力通信系统.如微波接力,卫星通信等。

因发射的功率大,其基波信号可产生功能性干扰;谐波(2)工业、科学、医疗(ISM)设备:如感应加热设备、高频电焊机、X光机、高频理疗设备等.强大的输出功率除通过空间辐射干扰外,还通过工频电力网干扰远方的设备。

(3)电力设备:包括伺服电机、电钻、继电器、电梯等设备通、断产生的电流剧变及伴随的电火花成为干扰源:电力系统中的非线性负载(如电弧炉等)、间断电源(UPS)等同态电源转换设备产生大量谐波涌入电网成为干扰源:日光灯等照明设备也产生辉光放电噪声干扰。

电磁兼容重点

电磁兼容重点

第一章1 、电磁干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电气、电子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二是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2 、电磁兼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或降低自然的和人为的电磁干扰,减少其危害,提高设备或系统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保证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性。

3 、电磁兼容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1、电磁干扰特性及其传播原理研究电磁干扰特性及其传播耦合理论是电磁兼容学最基本的的任务之一。

2、电磁危害及电磁频谱管理有效地管理、合理地利用电磁频谱是电磁兼容的一项必要内容。

3、电磁干扰的工程分析方法及控制技术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始终是电磁兼容学科中最活跃的课题。

4、电磁兼容的设计方法费效比的综合考虑是电磁兼容性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5 、电磁兼容性测量和试验技术电磁兼容性测量和试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是产品电磁兼容性的最终考核手段并且应当贯穿于产品开发、试制的整个过程。

6、电磁兼容标准和工程管理电磁兼容性标准时电磁兼容件设计和试验的依据。

7、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是合理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的的基础。

8 、电磁脉冲及其防护电磁脉冲的干扰及其防护已成为近年来电磁兼容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4、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1、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先研制设备,然后针对调试中出现的电磁干扰问题,采用各种电磁干扰抑制技术加以解决。

2、规范法规范法是按颁布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规范进行设备或系统的设计制造。

3、系统法系统法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某一特定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电磁兼容性分析和预测。

5 、电磁兼容课程的特点: 1、电磁兼容一电磁场理论为基础:电磁兼容研究电磁干扰的规律及抑制措施,对其分析必然要采用电磁场理论的方法和结论。

2、电磁兼容是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电磁兼容学科涵盖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设计多学科知识。

3、电磁兼容时间性较强: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特别重视实践经验和技能。

4、大量引用无线电技术的概念和术语:例如,电气设备对骚扰信号的响应称为”敏感“,导线和导线间的相互耦合有时称为”串扰“。

电磁兼容(EMC)考纲总结

电磁兼容(EMC)考纲总结

电磁兼容(EMC)考纲总结1.电磁兼容的含义答:电磁兼容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国家标准GB/T4365-1995《电磁兼容术语》对电磁兼容所下的定义为“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能力。

”它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⑴电磁环境应是给定的或可预期的;⑵设备、分系统或系统不应产生超过标准或规范规定的电磁骚扰发射(EMI)限值的要求;电磁骚扰发射就是从骚扰源向外发出电磁骚扰能量的现象,它是引起电磁骚扰的原因。

⑶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应满足标准或规范所规定的电磁敏感性(EMS)限值或抗扰度(immunity);电磁敏感性,即在存在电磁骚扰的情况下,设备、分系统或系统不能避免性能降低的能力;抗扰度即设备、分系统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

2.电磁骚扰和电磁干扰的区别答:电磁干扰是指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传输通道或系统性能的下降。

电磁骚扰仅仅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而电磁干扰是由电磁骚扰引起的后果。

只要把两个以上的元件置于同一环境中,工作时就会产生电磁干扰的后果。

⑴电磁骚扰只有在影响敏感设备正常工作时,才构成电磁干扰。

⑵电磁干扰指的是能引起性能降低的后果。

⑶电磁骚扰指的是能引起这种性能降低的客观现象。

⑷用一种可以测量的量,例如电压,来描述此现象时,称“骚扰电压”,而不是“干扰电压”。

3.有源器件的敏感度特性和发射特性答:模拟器件的灵敏度和带宽是评价电磁敏感度特性最重要的参数,灵敏度越高,带宽越大,抗扰度越差模拟器件: 带内敏感度特性取决于灵敏度和带宽;带外敏感度特性用带外抑制特性表示.逻辑器件: 带内敏感度特性取决于噪声容限或噪声抗扰度;噪声容限即叠加在输入信号上的噪声最大允许值,带外敏感度特性用带外抑制特性表示.噪声抗扰度为: 电子噪声主要来自设备内部的元器件。

包括热噪声、散弹噪声、1/f 噪声和天线噪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1、电磁干扰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电气、电子设备的相互影响;b.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影响2、电磁兼容设计方法:a.问题解决法。

问题解决法是先研制设备,然后针对调试中出现的电磁干扰的问题,采用各种电磁干扰抑制技术加以解决。

b.规范法。

规范法是按颁布的电磁兼容性标准和规范进行设备或系统的设计制造。

c.系统法。

系统法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某一特定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电磁兼容性分析和预测。

3、电磁干扰的三要素1、形成电磁干扰的三个基本条件:骚扰源,对骚扰敏感的接收单元,把能量从骚扰源耦合到接收单元的传输通道,称为电磁干扰三要素。

骚扰源——耦合通道——敏感单元2、电路受干扰的程度可用公式描述IWC S S 为电路受干扰的程度;W 为骚扰源的强度;C 为骚扰源通过某种路径到达被干扰处的耦合因素;I 为被干扰电路的抗干扰性能。

4、 屏蔽技术是利用屏蔽体阻断或减少电磁能量在空间传播的一种技术,是减少电磁发射和实现电磁骚扰防护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采用屏蔽有两个目的,一是限制内部产生的辐射超出某一个区域,二是防止外来的辐射进入某一区域。

5、常用的电磁密封衬垫有1.金属丝网衬垫2.导电布衬垫3.导电橡胶4.指形簧片6、电源线滤波器:作用主要是抑制设备的传导发射或提高对电网中骚扰的抗扰度,虽然同为抑制骚扰,但两者的方向不同,前者是防止骚扰从设备流入电网(称为电源EMI 滤波器),后者是防止电网中的骚扰进入设备(称为电源滤波器)6、干扰控制接地:1.浮地2.单点接地3.多点接地4.混合接地8、电磁兼容性GB 的定义: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9、电磁骚扰:可能引起装置、设备或系统性能降低或对有生命、无生命物质产生损害作用的电磁现象。

电磁骚扰可以是电磁噪声、无用信号或有用信号,也可以是传播媒介自身的变化。

10、电磁干扰:由电磁骚扰引起的设备、系统或传播通道的性能下降。

电磁骚扰是指电磁能量的发射过程,后者则强调电磁骚扰造成的后果。

11、谐波电流的抑制方法1、电流侧设置LC 滤波器2、采取有源功率因数校正3、采用PWM 整流器4、多绕组变压器的多脉整流简答题1】、电磁兼容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1、电磁干扰特性及其传播机理。

因此研究电磁干扰特性及其传播耦合理论是电磁兼容学科的基本任务之一。

2、电磁危害及电磁频谱管理。

有效地管理、合理的利用电磁频谱是电磁兼容的一项必要内容3、电磁干扰的工程分析方法及控制技术。

因此,电磁兼容控制技术始终是电磁兼容学科中最活跃的课题4、电磁兼容的设计方法。

因此,费效比的综合考虑是电磁兼容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5、电磁兼容性测量和试验技术。

因此高精度的电磁发射及电磁敏感度自动测试系统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于工程实践,是电磁兼容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6、电磁兼容性标准和工程管理。

电磁兼容性标准是电磁兼容设计和试验的依据。

7、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

电磁兼容分析和预测是合理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的基础8、电磁脉冲及其防护。

因此电磁脉冲的干扰及其防护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电磁兼容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2】、电磁兼容课程的特点:1、电磁兼容以电磁理论为基础。

因此电磁兼容原理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的2、电磁兼容是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

因此,掌握电磁兼容需要多学科知识基础。

3、电磁兼容实践性较强。

因此,要掌握并灵活运用电磁兼容技术需要设计者不断地去实践,积累经验。

4、大量引用无线电技术的概念和术语。

5、计量单位的特殊性。

电磁兼容工程中最常用的度量单位是分贝(dB)3】电磁骚扰的分类与传播方式电磁骚扰一般可分为两大类:自然骚扰和人为骚扰,自然骚扰是指来源于自然现象而非人工装置产生的电磁骚扰,人为骚扰是来源于人工装置的电磁骚扰。

电磁骚扰的传播方式:1、传导耦合——是指一个电路中的骚扰电压或骚扰电流通过公共电路流通到另一个电路中的耦合方式;其特点是两个电路之间至少有两个电器连接节点2、磁场耦合——是指一个回路中的骚扰电流通过连接磁通在另一个电路中感应电动势,以传播骚扰的耦合方式3、电场耦合——是指一个电路中导体的骚扰电压通过与其临近的另一个电路中导体之间的相互电容耦合产生骚扰电流,以传播骚扰的耦合方式4、辐射耦合——是指电磁骚扰在空间中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耦合至被干扰电路。

4】屏蔽体设计原则1、明确电磁骚扰源及敏感单元如果是屏蔽体外部电磁骚扰,则要了解设备的工作环境和可能的骚扰源及强度,找出设备内部易受干扰的电路及承受能力;如果是屏蔽体内部电磁场,则要判断主要的内部骚扰源及可能产生的辐射场强,了解设备的工作环境及其对设备辐射场强的限值要求;如果是屏蔽内部骚扰对设备本身的干扰,则找出内部骚扰源和被干扰电路2、大致确定屏蔽体的屏蔽效能根据第一步已知的骚扰场强及防护要求,按式S E E E SE 0lg 20= 或S E H H SE 0lg 20=计算屏蔽体应达到的屏蔽效能要求3、确定屏蔽方式根据产品的外观设计要求和要屏蔽的骚扰的磁场的性质及频率等,确定屏蔽方式、屏蔽体厚度等4、进行屏蔽完整性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设计要求,确定屏蔽体上必须的孔缝及电缆穿透等,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避免因屏蔽不完整而带来的屏蔽效果下降5】屏蔽体上的孔缝对屏蔽效果的影响1、对于抑制低频磁场的高导磁材料屏蔽体,由于开孔或开缝影响了沿磁力线方向的磁阻,使其增大,降低了对磁场的分流作用。

2、对于抑制高频磁场和电磁波的良导体屏蔽体,由于开孔或开缝影响了屏蔽体感应涡流的抑制作用,使得磁场和电磁波穿过孔缝进入屏蔽体内3、对于抑制电厂的屏蔽,由于缝隙影响了屏蔽体的电连续性,使之不能成为一个等位体,屏蔽体上的感应电荷不能顺利的从接地线走掉。

6】常用的浪涌抑制器件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用于什么场合?1、电火花隙2、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3、硅瞬变吸收二极管特点及适用场合:1、气体放电管电流吸收能力大,但相应速度低,有后续电流,离散型大,且电压分档小,适合做第一级粗保护2、压敏电阻响应速度高,可有较大的吸收能力,但固有电容较大,不适合用在高频电路。

3、硅瞬变吸收二极管,响应速度很高,电压分档很多,但带电流负荷能力较弱,用于精保护7】EMC 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1、识别潜在的骚扰源和敏感单元。

一般应关注数字时钟电路、数字信号、电源开关、模拟信号、直流电源线和低速数字信号等2、识别关键的电流路径。

电流要形成回路;电流要走最小阻抗路径3、识别潜在的天线。

天线由两部分组成,且天线的两部分之间要有一个激励电压。

4、分析可能的耦合机理。

可归纳为传导耦合、电场耦合、磁场耦合和辐射耦合四种。

8】谐波的产生、危害及谐波标准:产生: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非线性特性,会在电力电子系统中产生谐波电流 危害:1、电压畸变 谐波电流在线路阻抗上产生的压降引起端电压的畸变,当线路阻抗的电抗分量较大时,电压畸变严重,可能对电网中的其他设备产生影响2、过零噪声3、零线过热4、对变压器和异步电动机的影响5、使无功补偿电容器过载6、集肤效应谐波电流标准A 类是平衡的三相设备、家用电器(不包括列入D 类的设备)、电动工具(不包括便携式工具)、白炽灯调光器、音频设备,以及后面3类之外的设备B 类是便携式工具以及非专业的电弧焊接设备C 类是照明设备,D 类是功率小于600W 的个人计算机、计算机显示器以及电视接收机等9】产品电磁兼容设计注意事项:1、根据使用环境获取对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2、在方案论证初期就提出产品的电磁兼容性指标3、把电磁兼容性设计融入产品的功能设计中,而不是采取事后的补救措施4、通过实验,测量确认系统已经达到电磁兼容性要求5、对产品进行跟踪调查,保证其寿命期内电磁兼容问题10】磁场屏蔽:1、利用高导磁材料进行磁场屏蔽利用高导磁材料的低磁阻特性,对骚扰磁场进行分路,可使被屏蔽体包围的区域的磁场大大减弱(H1<<H0)2、利用导电材料产生反向的抵消磁场来实现磁场的屏蔽以导体作屏蔽体,在外部高频磁场作用下屏蔽体表面产生感应涡流,而涡流产生的方向磁场抵消穿越该屏蔽体的外部磁场,从而实现磁场屏蔽。

屏蔽效能 B A R SE ++= ||4||lg2021Z Z R = δδte A t 69.8lg 20== )1lg(202d te B --=11】滤波器的作用就是要限制接收装置的频带,使得在不影响有用信号的前提下抑制无用信号。

滤波器的种类很多,按照滤波器的能量损耗特性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吸收式滤波器按照滤波器在电路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信号滤波,电源滤波,电磁干扰滤波,电源去耦滤波,谐波滤波——按照滤波电路中是否包含有源器件分为:有源滤波,无源滤波——按照滤波器的频率特性:高通,低通,带通,带阻滤波等。

12】滤波器的插入损耗公式)lg(2021U U IL = IL 为插入损耗(dB );U1是在信号源于负载阻抗之间不接滤波器时,信号源在负载阻抗上产生的电压;U2是在信号源与负载阻抗之间插入滤波器时,信号源在负载阻抗上产生的电压13】吸收式滤波器:又称为有损滤波器,它采用有损耗的滤波元件,使骚扰信号的能量消耗在滤波器中,以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有1、铁氧体磁心2、抗干扰电缆14】滤波器安装注意方面:1、滤波器的安装位置滤波器应尽量安装在设备的入口/出口处,未经处理的电源线在机内走线不宜过长,以防止产生辐射;最好采用插座式滤波器,使其进线、出线分别位于机箱内外两侧2、滤波器输入和输出引线的隔离滤波器的输入与输出引线应分隔开,而不能捆扎在一起,以防止骚扰在引线之间耦合,若由于位置与空间的限制而无法分隔开,则应采用屏蔽线3、滤波器的接地滤波器不宜用细长导线接地,而应保持滤波器的地与设备外壳有一个大的导电接触面,以保证良好的接地,同时设备外壳必须接地。

15】接地的目的:1、建立与大地相连的低阻抗通路,使雷击电流、静电放电电流等从接地通路直接流入大地,而不致影响设备或系统的正常工作及人身安全2、建立设备外壳与附近金属导体之间的低阻抗通路,当设备中存在漏电电流时,不至于危及人身安全。

3、设备或者系统的各部分都连接到一个公共点或等位面,以便有一个公共的参考电位,消除两个悬浮电路之间可能存在的干扰电压。

4、将屏蔽体接地,使屏蔽发挥作用5、将滤波器接地,使滤波器能起到抑制共模干扰的作用6、印制电路板上的信号电路接到地平面,以提供一个信号返回通路。

7、汽车飞机上的非常重要的电路接车体或机体的金属外壳,以提供一个电流返回通路。

16】常用的搭接方法:1、焊接通过焊接使需要接触的导体永久连接,是比较理想的搭接方法,可避免金属面曝露在空气中,因锈蚀而引起的搭接性能下降2、铆接铆接也实现了永久连接,在铆接部位的阻抗很小,但其他部位阻抗较大,在高频时不能提供良好的低阻抗连接3、栓接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拆卸,但长时间使用后可能出现连接松动,有时通过螺纹接触的两个面会变成接触线,并且由于腐蚀及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射频电流沿螺旋线流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呈现电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