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制度 (1)

合集下载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1. 简介质量控制制度是指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采取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关流程。

通过建立和执行质量控制制度,组织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不断改进和优化质量控制制度。

2.2 原则•全员参与:质量控制是全员的责任,每个员工都应积极参与质量控制活动;•和谐合作:通过团队合作和沟通,实现协调一致的质量控制工作;•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改善质量控制制度,不断提升质量水平;•数据驱动: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客户至上:始终以客户满意为最终目标。

3. 质量控制流程3.1 规划阶段在项目开始前,进行项目质量规划,包括以下工作:•确定项目质量目标和标准;•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流程;•分配质量控制的责任和权限。

3.2 实施阶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具体操作,包括以下工作:•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实施过程控制,监控和管理项目进度和质量。

3.3 检查和评估阶段完成项目后,进行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包括以下工作:•制定质量检查和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功能和性能等方面;•收集客户的意见和反馈,进行质量满意度评估。

4. 质量控制工具和技术为了有效实施质量控制,可以采用以下一些工具和技术:•流程图:用于描述质量控制的流程和操作步骤;•控制图:通过统计过程数据,分析和监控质量控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故障模式与效果分析(FMEA):通过识别潜在故障模式和分析其影响,制定预防措施;•样本抽检:通过抽取样本进行质量检验,判断整体质量水平;•客户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5. 质量改进和优化5.1 问题分析和解决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质量缺陷。

质量控制制度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了加强企业管理,规范质量控制流程,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企业经济效益和信誉,制订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并负责对外合作产品质量进行把控。

第二章质量控制组织和人员一、质量控制组织(一)成立总质量控制部,设总质量控制经理一名,直接向企业负责人报告工作,全面负责本企业的质量控制。

(二)成立产品质量检测部,设检测经理一名,负责对产品的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测。

(三)各生产车间设立现场质量管理员,负责现场质量管理工作。

二、质量控制人员(一)各级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熟悉产品质量控制流程。

(二)各级质量控制人员责任明确,工作勤勉负责,配合各项工作的推进。

第三章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一、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一)建立产品质量标准,确立产品质量控制的基础标准。

(二)建立质量控制文件,明确质量控制流程和责任分工。

(三)建立质量控制档案,记录重要的质量控制数据。

二、质量控制管理流程(一)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建立完善的产品设计、评审和验证的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二)生产过程中,实施各项质量控制措施,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三)生产完成后,进行全面的产品测试和检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第四章质量控制措施和监测一、质量控制措施(一)建立完善的原料采购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二)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控制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三)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检测措施,确保产品质量达标。

二、质量监测(一)建立定期质量监测制度,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定期监测。

(二)建立异常质量监测制度,对产品质量出现异常时,及时检测并处理。

第五章质量改进和预防一、质量改进(一)建立质量改进制度,对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改进。

(二)定期召开质量改进会议,研究并推行改善方案。

(三)收集并分析产品质量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产品质量。

二、质量预防(一)建立质量预防制度,对可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的因素进行预防。

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

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

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质量控制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企业的声誉以及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进行,特制定以下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

一、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1、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2、减少质量缺陷和不合格品的出现,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合格率。

3、持续改进质量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原则1、以客户为中心:始终关注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以提供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为首要目标。

2、全员参与:质量控制不仅仅是质量部门的责任,而是涉及到企业的全体员工,每个人都应当对质量负责。

3、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加以解决,降低质量成本。

4、持续改进:不断寻求提高质量的方法和途径,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二、质量控制的组织架构和职责(一)组织架构设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负责统筹和协调质量控制工作。

同时,在各生产部门和业务部门设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本部门的质量控制工作,并接受质量控制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二)职责1、质量控制部门(1)制定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流程和标准,并监督执行。

(2)组织质量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3)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和测试工作。

(4)收集、分析质量数据,提出质量改进的建议和措施。

(5)处理客户的质量投诉和反馈,协同相关部门进行改进。

2、生产部门(1)按照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自查和自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3)配合质量控制部门进行检验和测试工作,提供必要的生产数据和信息。

3、采购部门(1)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2)对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检验和验收,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处理。

4、销售部门(1)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

(2)向客户提供准确的产品或服务信息,解答客户的疑问。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是一个组织内部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一系列规范、流程和措施。

它包括了质量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方面的内容,旨在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一、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组织的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目标与组织战略一致。

2. 质量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确保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3. 组织结构和职责:建立适应组织规模和业务需求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4. 资源管理:合理配置质量管理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支持等资源。

5. 培训和教育:制定培训计划,提供质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二、质量控制流程1. 产品设计控制:确保产品设计符合客户需求和相关标准,包括设计评审、验证和验证等环节。

2. 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机制,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和外部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3. 生产过程控制:建立生产过程控制标准和程序,监控关键工序,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4. 检验和测试:建立检验和测试流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包括原材料入库检验、生产过程抽样检验和成品检验等环节。

5. 不良品处理:建立不良品处理流程,包括不良品的分类、追溯、处理和记录等,确保不良品不流入市场。

三、质量保证措施1. 标准化管理:制定和执行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2.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建立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和意见,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4.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制定和实施持续改进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四、质量控制制度的监督和评估1.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2. 外部认证和审核: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审核,获得相关认证证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便于所内各部统一业务管理流程,完善业务质量管理,规避业务风险,明确业务管理权限,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制订的目标是:合理保证本所及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合理保证本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业务报告。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经由我所盖章出具的任何形式鉴证业务报告,各分所在总所专门制订对分所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前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二章质量控制责任及分工第四条遵守法律法规和所内各项规章制度,参与业务质量控制,承担质量控制职责是全所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条所内各个部门,包括业务、行政、人力资源、质量监管等部门,均在质量控制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各部门应根据本制度的要求完善和建立自身职责范围内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以维护和保持本所的业务质量,规避执业风险。

第六条具体项目的质量责任人为分管项目并在报告第一位置签字的副主任会计师以上级别人员(含),简称责任合伙人,责任合伙人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一)督导所分管项目的风险评价、计划总结、现场实施和质量控制(二)完成项目的三级复核工作;(三)与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四)指定或委派负责二级复核的具体人员。

第七条各部门承揽业务但未在业务报告上签字的高级合伙人实际承担质量控制的最终职责,与在报告第一位置签字的副主任会计师以上级别人员就质量控制负有同等责任。

其主要职责是:(一)督导本部门业务实施;(二)监督责任合伙人的管理工作;(三)参与人员委派的,应确保项目组的职业胜任能力;(四)参与项目的风险评价工作(五)业务报告审核和签发控制表上签字。

第八条具体项目的第二责任人为从事项目现场负责或部门复核并在报告第二位置签字的注册会计师,简称现场经理。

现场经理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一)合理保证项目按照法律法规及业务准则实施并准确、完整、全面地记录于工作底稿;(二)确保本人及项目参与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所内各项规章制度;(三)完成项目的一级或二级复核;(四)根据各级复核意见进行业务报告的修改;(五)确保业务档案的完整、真实并及时归档。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是一个组织或企业为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一定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的体系。

该制度旨在通过监控和管理各个环节的质量,确保产品或服务在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等过程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 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 预防和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降低质量成本。

-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和声誉。

2. 原则:- 客户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

- 领导承诺:组织领导层对质量的重视和承诺。

- 过程管理:通过规范和优化各个质量管理过程,实现质量目标。

- 数据驱动: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和改进。

- 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二、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和流程1. 质量策划:- 确定质量目标和指标,制定质量计划。

- 设计和开发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2. 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控制点和检测方法,对产品或服务进行监控和检验。

- 确保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符合质量标准。

3. 质量改进:- 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识别问题和改进机会。

- 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4. 内部审核:-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的内部审核,评估其有效性和符合性。

- 发现问题和风险,提出改进建议。

5. 外部审核:- 接受第三方机构的质量审核,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 及时处理审核结果,改进不足之处。

6. 培训与培养:- 提供员工培训和技能培养,确保其具备质量控制和改进的知识和能力。

- 建立质量文化,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

三、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和监控1. 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 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文件,确保各个环节按照规定执行。

- 指定质量管理责任人,监督和推动质量控制制度的落实。

2. 质量控制制度的监控:- 建立质量绩效指标和评估体系,对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优秀11篇)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优秀11篇)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优秀11篇)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篇一1.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常规。

2.制订全院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

3.拟订各专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计划及考核方案。

4.对各专业的`工作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并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5.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

6.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组织交流,接受咨询,指导其不断完善。

7.经常不断地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确保基本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篇二1、目的为加强对分承包方的控制,并符合程序文件,提高本厂产品的实物质量,对承包方配套的产品应视同本厂产品加以控制,以保证本厂向用户的质量承诺。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向工厂提供原材料、外购(协〉件的合格分承包方。

2、管理要求2.1被本厂列为a、b两类的原材料、外购(协)件应对分承包方进行质量保证能力的调查,对批量采购试用半年后未发现问题,随本广产品出厂后,最终在用户处也无不良反映的,经厂评审小组讨论后,可列入合格分承包方名单,实行定点采购。

2.2分承包方应严格按合同条款按质、按量、按期提供合格的外购(协〉件,对质量信息不积极整改或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问题或事故的分承包方,可由厂评定小组决定取消其定点资格。

2.3工厂在与分承包方签订供货合同时应明确物资进广检验项目、执行的标准、检验的方法等,并签订质量赔偿协议。

2.4质检科将日常分承包方的实物质量状况信息及时反馈给分承包方,督促其整改提高,必要时随时派人对分承包方的。

质保能力进行复审。

2.5质检部将对分承包方提供的产品质量状况建立档案,将其作为评定合格分承包方的依据之一。

2.6本厂根据定点变化情况,每年公布一次合格分承包方名单,供应部将严格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采购、外协。

3、责任赔偿3.1在进货检验时发现属于分承包方的质量问题由分承包方负责包修、包换、包退,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是企业为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质量达到既定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的目的是通过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实现产品或者服务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原则(1)目标: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2)原则:质量第一、持续改进、全员参预、系统管理、科学决策。

二、质量控制制度的组成要素(1)质量政策:明确企业质量目标、方向和承诺,为全员提供质量工作的指导。

(2)质量手册:详细描述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职责和程序,是质量控制制度的核心文件。

(3)程叙文件:包括工作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检验规程等,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

(4)记录文件:包括质量检测记录、问题处理记录、改进措施记录等,用于追溯和评估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5)培训与教育:通过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6)内部审核:定期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制度的持续有效性。

三、质量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流程(1)质量计划: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措施。

(2)供应商评估: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确保供应的原材料和设备符合质量要求。

(3)产品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要求,制定产品设计规范,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达到预期。

(4)工艺控制:制定工艺流程和标准作业程序,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符合质量要求。

(5)检验与测试:建立检验和测试规程,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6)问题处理:建立问题处理流程,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防止问题扩大和重复发生。

(7)持续改进:通过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等,进行持续改进,提升质量水平。

(8)客户投诉处理: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客户反馈,解决问题并采取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是一个组织或企业为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达到预期标准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程序。

该制度旨在通过全面监控和管理各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符合客户需求。

一、制度背景和目的:1. 背景:质量控制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解决产品或服务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

2. 目的: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质量控制制度的基本原则:1. 客户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期望和要求。

2. 过程控制: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测,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稳定和可控。

3.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三、质量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1. 质量目标和指标: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2. 质量责任和权限:明确各个岗位的质量责任和权限,确保质量控制的有效执行。

3. 质量管理流程:制定各个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4. 质量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5. 质量检测和测试:建立相应的质量检测和测试机制,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6. 不合格品处理:建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品,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7. 数据分析和改进: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持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

四、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和监督:1. 实施:将质量控制制度落实到各个生产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2. 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质量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3.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外部认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外部认证,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可信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质量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达到一定质量标准而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

它涵盖了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评估等。

一个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可以匡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质量策划1.1 确定质量目标:质量策划的第一步是明确企业的质量目标。

这包括产品的质量要求、服务的质量要求等。

质量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

1.2 制定质量策略:根据质量目标,制定适合企业的质量策略。

质量策略可以包括提高生产工艺、改进产品设计、提升员工技能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达到要求。

1.3 制定质量计划:在质量策略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应明确质量控制的各个环节和步骤,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等。

二、质量控制2.1 原材料采购控制:质量控制的第一步是对原材料的采购进行控制。

企业应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计,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2 生产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质量标准。

这包括设立生产工艺规范、实施生产记录和过程控制、进行产品抽样检测等。

2.3 产品检测与验证: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是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企业应建立产品检测和验证的方法和标准,并进行产品抽样检测、性能测试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质量评估3.1 内部质量评估:企业应建立内部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审查。

这可以通过内部审核、流程评估、质量绩效指标等方式进行,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3.2 外部质量评估:企业也可以选择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质量评估。

这可以提供独立的评估结果,并为企业改进质量控制制度提供参考意见。

3.3 客户满意度调查:企业应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产品或者服务的满意程度,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改进。

客户满意度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进行。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通用11篇)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通用11篇)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通用11篇〕质量控制管理制度〔通用11篇〕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第一条质量管理部门的设立一、本公司设两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即质量部及车间质量管理员。

二、质量部为公司质量管理的专职机构,负责全面质量管理的施行与监视。

第二条消费过程的质量管理一、凡投入消费的产品配方必须是质量部会同有关人员复核批准的配方,配方由质量部专人管理,凡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一律不准投入消费,手续不全者消费部有权回绝消费,否那么后果自负。

二、消费车间人员根据消费部的指令组织消费。

包装人员按消费车间操作规程进展包装,做到包装前校准称,包装中途再校称。

对校不准的称要派专人检修。

定量包装,每包重不超过规定重量的1%,封口线美观、端正、间隔适中,不能有皱纹缺口,包装放置整齐,包装准确。

每个品种打包完毕,必须清仓,清扫地面后才换品种分装。

严禁各品种混杂,影响产品色泽、质量。

三、成品保管只能接收合格的成品入库,未经历收合格者,一律不许入库。

保管员按提货单如数发货,必须坚持先进先出的原那么。

四、消费部品控人员负责监控每批产品消费的全过程。

原料或配方一旦发生变化,应及时将产品送检。

发现问题,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五、质量部品控人员负责对消费部人员的培训,每天对消费部进展巡检,包括消费过程、操作工序、半成品和成品抽检,同时做好产品的取样、留样工作,坚持消费记录及其他有关质量的问题。

第三条防止穿插污染的措施一、穿插污染的防止由消费岗位人员、货物装卸人员负责,品控人员监视。

造成穿插污染的不合格品经评审后可做如下处置: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品,如返工;采取措施,防止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如拒收、报废等。

返工的产品应重新检验并记录。

质量部负责将重大质量事故〔损失超过五万元〕或顾客对产品质量有重大投诉时,应提交管理评审。

应按规定保存不合格的样品以及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

第四条产品质量跟踪与客户投诉1、对产品质量及时进展跟踪,市场部每年进展一次客户满意度调查。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是一个组织或企业为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程序。

该制度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符合客户需求。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原则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达到预期标准,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为实现这一目标,质量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客户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为中心,根据客户需求和期望来制定质量标准和控制措施。

2. 过程管理:通过对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监控和改进,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3. 持续改进:不断寻求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的机会和方法,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4. 数据驱动: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通过数据分析来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二、质量控制制度的组成和要求1. 质量策划:制定质量目标、策略和计划,明确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

2. 质量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3. 质量评估: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检查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4. 不合格品管理: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处理和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5.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识别潜在问题和改进机会,为决策提供依据。

6. 培训和教育:提供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确保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

三、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步骤1. 确定质量目标:根据组织或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客户需求,制定质量目标和指标。

2. 制定质量策划:根据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策略和计划,明确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

3. 建立质量控制点:确定关键环节和控制点,建立相应的监控和检查机制。

4. 实施质量控制:根据质量控制点,执行相应的监控和检查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5. 进行质量评估: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检查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6. 不合格品管理: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包括不合格品的处理和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检验科制度-质量控制制度

检验科制度-质量控制制度

检验科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标题:检验科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引言概述:质量控制制度是检验科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质量控制制度的定义、目的、内容、实施方法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定义1.1 质量控制制度是指检验科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建立起来的一套质量管理体系。

1.2 它主要包括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内容。

1.3 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旨在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验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目的2.1 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2 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2.3 促进检验科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提升检验科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三、内容3.1 确立质量控制的标准和要求,包括检验项目、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

3.2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和程序,明确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3.3 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检验中的问题和不足。

四、实施方法4.1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

4.2 制定质量控制记录和报告,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4.3 定期组织质量控制培训和交流,提升检验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意识。

五、监督管理5.1 检验科领导要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加强对质量控制制度的监督和管理。

5.2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评估机制,定期对质量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5.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质量控制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结论:质量控制制度是检验科的重要保障,惟独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才干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验科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检验科应不断完善质量控制制度,持续改进和提升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为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一、管理职责1.1管理承诺总经理通过开展以下活动,并提供其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1)向全体宣传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2)制定质量方针;(3)确定质量目标;(4)负责每年至少召开一次管理评审会议;(5)确保可获得必要的资源;1.2以顾客为中心总经理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确定,予以满足;1.3质量方针本质量方针:公正公平、服务满意、持续改进含义:按公正公平的原则,为竞拍方、拍卖方提供最满意的服务,增强顾客满意,持续改进业绩;本方针与的经营相适应,包含了满足顾客和持续改进的承诺,每年在管理评审时对其适宜性进行评价;1.4职责、权限和沟通1.1.1职责、权限总经理(最高管理者)(1)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并使企业各级人员理解和得到贯彻执行;(2)批准颁布《质量手册》;(3)任命管理者代表,任命质量责任人员;(4)主持管理评审;(5)为适应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需要,配备机构、人员和充分的资源;(6)全面负责的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完成制定的各项技术、经济、质量目标;1.1.2管理者代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任何改进的需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处理和协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事宜;1.1.3内部沟通对于方针、目标、质量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等正常信息,各部门依据相关文档的规定直接收集、传递及处理;潜在不合格信息按照手册“改进”章节的规定要求进行处理;通过发布通知、文档、培训及召开各种会议等方式确保在的不同层次和职能之间就质量体系过程的有效性进行沟通;二、内部审核办公室负责安排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每年不少于一次且覆盖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场所和活动;在内审检查时对QMS所有的过程进行检查;2.1审核准备审核实施前,组成审核小组,任命审核组长;考虑拟审核的活动和状况的重要程度、以往审核的结果,审核组长负责制定审核实施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至少提前3天发布给各部门;审核组内部召开审核准备会议,说明本次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计划安排,按照与受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的要求做好审核员分工;审核员按照分工编制检查记录表;2.2审核实施2.2.1现场审核审核员采用询问受审核部门人员、观察现场、抽查资料等方式进行审核,按照分工要求完成审核任务;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不符合项,经受审核部门主管确认后,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审核结束前,召开审核组会议,汇总分析发现的不符合项,审核组长起草质量体系审核报告;2.2.2内审总结会议审核组长召集领导及所有受审核部门主管,参加内审总结会议,简要介绍审核情况,报告审核结果;管理者代表讲话,就不符合项的纠正和质量体系的改进提出明确要求;2.3纠正措施审核结束后,受审核部门应针对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计划,填写在纠正/预防措施记录上;纠正措施实施后,办公室负责跟踪验证实施效果;三、改进3.1持续改进各级管理人员应利用以下信息和手段,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发现偏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行为;质量目标的完成实施结果;内部审核及外部审核的结果;业主评价意见;招标代理工作质量检查、考核统计结果;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管理评审;3.2纠正措施控制程序3.2.1评审不合格从各个途径及其他所发现的不合格(包括业主意见),责任主要部门评审其严重程序及可能的影响范围;3.2.2分析不合格原因对于具有一定严重程度或较大影响范围的不合格,责任主要部门应组织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将原因分析填写在纠正/预防措施记录上;3.2.3评审纠正措施需求进一步地根据纠正措施应与所遇到不合格的影响程度相适应的原则,责任主要部门应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从而确定所需的纠正措施;3.2.4实施纠正措施责任应负责实施纠正措施,并在纠正/预防措施记录上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3.2.5验证纠正措施管理者代表负责评审实施效果或按照相应程序规定评审纠正措施实施效果;如果实施效果不显著,则应进一步采取纠正措施直到满足预期要求;。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5篇)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5篇)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加强对质量控制点的管理,使所要控制的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确保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于公司对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

2职责3工作程序参与质量控制点日常工作的人员主要有:操作者、质检员、机修员、巡检、其职责分工如下:操作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本工序质量控制方法;明确控制目标,正确测量,认真自检,自做标记并按规定填写原始记录;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点检工作;发现工序异常,迅速向质捡人员报告,请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质检员—按作业指导书对控制点进行重点检查,把检查结果及时报告操作者,并做好记录。

同时监督检查操作者是否遵守工艺____和工序控制要求,并向车间技术人员报告重要信息。

机修员—按规定定期对控制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督促检查设备点检活动,根据点检信息,及时对设备进行检修和调整,并做好设备维修记录。

巡检员—贯彻实施工艺部门下达的工序质量控制文件,对各类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参加控制点的验收和日常检查,负责对异常质量波动的分析和研究纠正措施。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2)是一个组织内部用来管理和控制质量的体系,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能够达到预期水平。

以下是一个简要的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标和原则: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和原则,例如追求零缺陷、持续改进等。

2. 资源管理:确保有足够的资源用于质量控制,包括人力、设备、物料等。

3. 质量计划:制定质量计划,包括质量目标、控制点、质量检测方法等。

4. 质量控制点设置:确定关键的质量控制点,即产品或服务中需要进行质量检测或控制的节点。

5. 质量控制方法:明确使用的质量控制方法,例如抽样检验、全面检测、统计过程控制等。

6. 质量检测:建立质量检测程序,包括检测方法、检测标准、检测频率等。

7. 非符合品管理:建立非符合品管理程序,包括发现及处理不合格品的方法和责任。

8. 数据分析: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公司和全体执业人员的执业行为,保证执业质量,防范执业风险,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49号《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中价协有关操作规程及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而制定。

本制度的质量控制是指公司为确保执业质量符合有关执业规定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与控制程序,是公司为确保执业质量符合有关执业规定的要求而采取的基本方针及策略。

控制程序是指公司为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执业质量控制包括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并实行“统一标准,分工负责,三级复核,定期检查”的责任制度。

一)统一标准。

公司设立“标准部”办公室,负责全所各类业务工作的拟定,收集与传送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检查、指导和监督执业质量,研讨与解答有关执业活动中的疑难问题。

全公司上下应执行统一的质量控制政策和控制程序,不得各行其是。

二)分工负责。

签字注册造价工程师分别对项目质量负责;部门经理对本部门的全面质量控制和项目质量控制负责;公司总经理对全面质量控制负责。

三)三级复核。

为保证执业质量,各类业务报告均实行“三级复核”,即咨询造价专业人员为一级复核人,就其承办项目的资料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关数据的正确性以及结论的准确性进行全面自校;项目负责人为二级复核人,就其业务项目所实施的程序是否充分,引用法规是否正确,文字、措辞、符号、度量是否准确,结论是否恰当等,进行全面复核;技术总负责人为三级复核人,就各类报告的整体质量及其重大事项的是非判断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重点复核;最后由总经理全面把关,签发各类业务报告。

在各级复核中发现需要纠正或补充的非争议事项,承办业务项目的执业人员,应当无条件地按规定纠正或补充。

定期检查是公司保证执业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标准部会按照公司的工作规程和质量标准,每个季度或不定期对业务部的执业质量进行随机抽查或重点检查,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公司。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是一个组织或企业用来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它的目的是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和措施来监控和管理质量,以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原则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它的原则包括:1. 客户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需求,并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这些需求。

2. 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改进流程和方法,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3. 风险管理:识别和管理与质量相关的风险,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和影响。

4. 数据驱动: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和改进,而不是凭主观判断。

二、质量控制制度的组成部分1. 质量政策和目标:制定明确的质量政策和目标,确保全体员工理解和遵守。

2. 质量手册:编制质量手册,详细描述质量控制制度的要求、流程和程序。

3. 流程控制:制定标准化的流程和程序,确保产品或服务在各个环节中符合质量要求。

4. 质量培训:为员工提供必要的质量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实施质量控制的知识和技能。

5. 质量检验和测试:建立检验和测试的标准和方法,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6. 不良品处理:建立不良品处理的流程,包括不良品的分类、记录、处理和改进措施。

7. 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和改进机会。

8.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9. 外部认证:通过第三方机构的认证,证明质量控制制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三、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和监控1. 实施计划:制定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和时间表。

2. 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参与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和改进,提供反馈和建议。

3. 监控和测量:建立监控和测量机制,对质量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4. 管理评审:定期进行管理评审,审查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改进机会。

5. 紧急处理: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和投诉,避免对客户造成损失。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是一种组织内部用于确保产品或者服务质量的管理体系。

它涵盖了一系列的规定和程序,以确保产品或者服务在设计、生产、交付和售后过程中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是确保产品或者服务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符合客户的需求。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质量策划:制定质量目标和计划,确定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

例如,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服务质量指标和质量控制检验方法。

2. 质量控制过程: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控制产品或者服务的各个环节,以确保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例如,制定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服务执行流程和质量控制流程。

3. 质量检验和测试:对产品或者服务进行检验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

例如,进行原材料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和服务质量评估。

4.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或者服务,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修复、返工或者报废。

同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5. 数据分析和持续改进:通过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以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水平。

例如,使用统计方法分析质量数据,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

6. 培训和教育:为员工提供相关的质量控制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能力。

例如,组织质量培训课程、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机制。

7. 文件控制:建立和维护相关的质量控制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叙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以确保质量控制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8.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评估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9. 客户反馈和投诉处理:及时采集和处理客户的反馈和投诉,以改进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并提高客户满意度。

10. 外部合作火伴管理:与供应商和合作火伴建立质量合作关系,共同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水平。

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控制制度,组织可以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和风险。

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doc

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doc

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离不开质量控制管理;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能够促进安全生产的健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强化和规范项目所建工程质量控制管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根据《人民安全生产法》(人民令第70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令第393号)、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部令2007年第1号)、《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095)等有关法律、条例、规范规程,结合本工程实际,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建立健全**级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其他**既要履行分管业务工作职责,也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的机制。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不仅是主要领导、分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的职责,也是分管其他工作领导的责任),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监理目标为无重**全质量责任事故、无重大伤亡事故,将一般安全质量事故控制在2‰之内.第三条:本制度主要针对本工程高填深挖、桥梁、挡墙、爆破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项目制定,适用于金秀至**二级公路工程(**段)项目**合同段,总监办及所有施工人员。

第二章施工现场工程安全生产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第四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结构、路基、桥梁等相关质量监理人员在进行工程质量监理控制同时,也应主动配合支持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监理工作;如对检查中发现某分部或分项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应暂不同意施工单位施工申请验收或暂停施工,对于安全隐患较大的,应立即本单位安全主要管理人员,待施工单位按照提出的整改意见要求进行整改并经安全监理工程师现场复核同意后,方可进行复工;对于因安全原因已下达工程停工令的工程,在停工整改过程中,相关质量监理人员无论任何原因,不得对该工程任何工序进行施工申请验收。

二、质量监理人员在熟悉质量监理工作同时,也应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监理工作方法,自觉学习有关国家、本行业、本单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参加有关国家或地方有关府单位组织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自身质量安全监理等综合素质,以便较好的履行相关安全职责;三、质量监理人员对于安全防护措施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要求,存在较**全隐患的施工工序(如桥墩施工,其模板支架搭架不稳固,有摇摆现象,高空作业无上下爬梯),无论其他条件达到施工设计图纸规范要求,均不得同意进行此道工序施工,四、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如高危边坡、塌方清理工程,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XX高危边坡、工程塌方清理等相关施工技术方案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于未按方案进行施工的,如进行坡脚掏底开挖等违反方案和施工质量规范施工的行为,应及时予以制止,并按照合同条款进行严肃处理;对于违反施工方案施工,存在较**全隐患而未及时进行制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有关质量安全监理责任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有关制度将给予严肃处理;达到刑事责任的,移交进行处理。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用于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一系列规范和流程。

该制度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预期的质量标准,并且能够持续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以下是一个标准格式的质量控制制度文本,详细描述了该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一、质量目标和策略1.1 质量目标: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提供满意的用户体验。

1.2 质量策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

二、质量组织和职责2.1 质量部门:设立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质量控制制度。

2.2 质量管理代表:由质量部门指定,负责协调各部门间的质量控制工作。

三、质量控制流程3.1 前期准备阶段3.1.1 产品或服务需求确认:与客户充分沟通,确保明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要求。

3.1.2 设计和开发阶段:制定详细的产品或服务设计方案,并进行评审和验证。

3.1.3 供应商选择和评估: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确保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3.2 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3.2.1 原材料采购:建立供应商合格评估制度,确保原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3.2.2 生产或服务流程控制:制定标准作业程序,确保每个环节按照规定进行。

3.2.3 在线检验和监控:设置在线检测设备,对生产或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3.2.4 产品或服务记录:建立产品或服务记录档案,包括生产或服务过程的关键数据。

3.3 产品或服务验证和确认3.3.1 验证和确认计划:制定验证和确认计划,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质量要求。

3.3.2 验证和确认过程: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实际验证和确认,包括样品检验和用户反馈。

3.4 不合格品控制和处理3.4.1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建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包括分类、记录、处置和追踪。

3.4.2 不合格品分析和改进:对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质量绩效评估和改进4.1 内部审核:定期进行内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街小巷照明设施改造工程一标段施工










编制单位:江苏华阳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施工过程控制
施工验收质量控制
质量例会制度
技术交底制度
质量与经济挂钩制度
施工现场试验,测量设备和仪器管理检修制度
原材料检验制度
三检及交接制度
总则:认真贯彻执行总公司的“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积极进取,顾客至上。

”的十六字质量方针。

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各项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规范。

按操作规程,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从开工到竣工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施工过程控制
必须实行专业检查和班组自查相结合的办法.坚持施工班组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的“三检制”。

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报请专业工长。

由专业工长会同下道工序专业工长,施工班组进行互检及工序交接检。

互检及工序交接检必须有书面的记录并签字齐全。

交接检完成后由专业工长提出书面申请通知项目专职质量员或技术员进行分项质量检查。

分项质量检查必须有记录并签字齐全。

技术、质量负责人在进行内部分项质量检查,并确认合格后,方可向建设(监理)单位报验。

3、坚持施工现场“挂牌制”,质量责任具体落实到施工人员,对经检验确定不合格的,对施工人员应有处理措施。

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应进行返工。

4、坚持“样板制”,施工前,经质量处、项目部验收后,再请建设、监理单位签字认可,最后项目部方可组织大面积施工。

二、施工验收制度
1、分部分项验收:分部分项验收由技术负责人或专职质量员负责,各专业工长负责专业之间的互检和交接检工作。

2、基础工程验收:基础工程施工完毕,回填土之前,应进行基础验收。

验收前项目部应将工程资料整理齐全,并经工程管理部预检,预检合格基础上,提前两天报于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门。

集团公司技术质量部门在对资料和基础工程检查合格后,方可报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基础验收。

3、主体结构验收:准备工作完成(同基础工程程序)报集团公司技术质量处检查。

检查合格后,报请建设、监理单位组织验收。

4、竣工验收:工程完工后,项目部自检合格,根据《最终检验和试验控制工作程序》要求,填写《单位工程内部验收记录》,连同工程竣工资料报技术质量处。

由总工室、技术质量处负责工程的最终验收,项目部配合。

三、质量例会制度
在现场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必须定期召集现场各个班组和管理人员主持召开工地例会,会议内容要由项目部负责人起草,并由项目部人员商定。

工地例会要包括以下内容:
1、检查上次例会议定事项的落实情况,分析未完事项原因;
2、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完成情况,提出下一阶段目标及落实措施;
3、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解决需要协调的有关事项;
5、其他有关事宜。

项目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应根据需要及时组织专题会议,以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项问题。

质量例会制度
1、项目部每月五日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项目部质量例会。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专业工长、施工班组长均应参加。

工程管理部的质量负责人视需要参加月质量例会。

2、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每周一组织召开项目部技术员、专业工长、各施工班组长参加的月质量例会。

3、月质量例会对本月将要施工的过程质量提出要求,由项目技术员负责按周计划分解后,在周质量例会上对各检验批施工质量作出要求。

并对上月施工质量进行总结。

4、周质量将各检验批的质量控制目标分解到各专业工长负责,并由各专业工长上报本专业各检验批的验收时间(检验批的验收时间不应滞后于项目部周进度计划)。

5、周质量例会时各专业工长应汇报各专业上周施工完而未验收的各检验批工程质量的检查情况,并将各施工班组的自检结果上报技术负责人。

6、质量例会按期召开,如因故推迟,推后不得超过每月7日,周质量例会不得迟于周二召开。

月质量例会必须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召开,周质量例会可由项目经理委托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召开。

7、质量例会应有会议记录,应注明与会人员并如实记录会议内容。

四.技术交底制度
1、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将图纸会审内容、设计中规定的图集做法、分部(项)工程质量目标和工期要求并对专业施工工长进行前期图纸交底及工程情况交底。

2、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在每一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对该分项工程施工要点、注意事项、检验批划分和质量预控目标向专业工长进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3、各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不少于三份,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各一份,存档一份,且应完成签字手续。

4、特殊工序的技术交底,除应有书面交底外,还应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检查。

5、各专业工长应根据技术负责人的分项工程交底、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检验批的划分以及施工班组的自身情况,对施工班组进行有针对性的现场书面交底。

6、分项工程技术交底中应指出该分项中工程所使用材料的规格、品种或数量,对于应检验的材料和项目应加以注明。

7、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在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的同时,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并要求接受交底对象完成签字手续。

8、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设计变更或其他更改施工工序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补充技术交底,并应有连续性。

五.质量与经济挂钩制度
为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现对在施工的各班组采用质量与经济挂钩制度。

2、各专业工长在每天下班前,对在施工配备班组施工的全天工作内容进行检查并做记录。

3、每周由专职质量员和技术人员、专业工长对各班组全周施工内容进行检查,并做记录。

4、每月项目部根据专业工长日记录和专职质量员日周立即路对各施工班组进行评比,并进行打分制。

5、各班组打分在90分以上做为奖励班组,80—90分之间不奖不罚,80分以下班组做为罚款班组,并根据情况通知所在劳务公司和决定该班组留去。

6、项目技术人员要在每个工序施工前向班组传达该工作内容的技术和安全交底。

7、其班组在未按交底的情况下操作,出现质量问题,班组应承担相应责任。

六.施工现场试验、测量设备和仪器管理检修制度
1、对购置的或自制的测量、试验设备,在使用前,应按有关要求进行验收,并送国家授权的部门进行校准或检定。

经校准或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现场计量员(兼)负责在“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上登记。

校准或检定判为不合格的,坚决不予使用。

2、对试验、测量装置周期的校准或检定,根据总公司技术处制定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周检计划表”,由计量员配合总公司负责实施,到期未校准或检定、以及校准、检定不合格的试验、测量装置不准使用。

计量员负责对周期检定结果进行登记。

3、现场经检定合格的试验、测量装置,在试验、测量装置的适当部位粘贴相应的标签,并保护试验、测量装置的校准或检定状态标签。

4、对于试验、测量装置,在使用前应进行自校准,填写相应的校准记录,具体执行公司《校准和检定规程》的规定。

5、对实验上、测量装置应由专人保管并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

6、试验、测量仪器闲置后需封存并在明显部位贴“封存:标记。

7、使用者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搬运、维护和保存期间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定,防止其损坏或失效。

七.原材料检验制度
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制定以下制度:
1、水泥检验
施工现场专职试验工从现场来样中2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为12㎏,在监理见人送至检测中心实验室试验,代表批量最大不得大于100吨,同时供货单位提供水泥快测及28天强度报告。

2、砂、石检验
砂、石进场在监理见证人见证下取样送检,每项检验最大代表批量为600吨。

3、钢材检验
钢材本工程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取样件数,任选两根切取拉伸2件,冷弯2件,反向弯曲1件,碳素钢拉伸及冷弯各取1件,进场Φ—Φ32钢筋,根据不同批号在监理公司见证下取样、送检。

八.三检及交接检制度
1、各班组在完成施工任务时,自己要先认真对所施工内容的质量进行检查;
2、班组在自检合格后报送专业工长进行专业检查,专业工长检查时,班组长鼻息陪同;
3、专业工长检查评定合格后,报项目部专职质量和技术部门,对已完成的工作量进行质量、安全等全方面检查;
4、每次检查必须要检查人和被检查人签字;
5、对在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和安全等问题要在限期内整改完成,并经项目检验后方为合格;
6、前面工序完成后,在进行后一工序施工前,两施工班组必须进行交接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