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毕业要求(精)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学分制方案说明

普通高中学分制方案说明

普通高中学分制方案说明(一)课程结构与学分配置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共8个,即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而且除“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之外,其它7个领域都有相应的科目组成,每个科目制定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以及规定有一定弹性范围的学分数,为全面实施学分制课程管理提供了平台。

(二)学分配置说明1.学分制及学分的规定学分制是反映学生在学校课程方面发展履历的一种课程管理制度,也是衡量学生在课程方面的经历和发展水平的一种课程评价制度。

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学分制的实施方式很多,考虑到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学校规模与班额太大、学制的相对稳定以及高考、大学录取等的配套政策跟不上,比较稳妥的办法是采用学年学分制。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关于学分的规定如下: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若单从课时来说1学分=18课时。

2.毕业学分要求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的精神,根据我国高中已分普通高中、综合高中与职业高中的特点,没有必要再按毕业生的出路规定毕业要求。

需要考虑的是,在普通高中范围内,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国家规定的学分底线适当降低一点,给地方和学校特别是学生个人留出空间。

因此,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是:学生在三年内至少获得144学分,必修学分不低于116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选修学分?不低于22学分,选修学分Ⅱ不低于6学分。

因此,对于试行学分制管理的学校,学生修满上述规定的最低学分,并通过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发给统一印制的毕业证书。

3.从学分结构看学生发展空间从理论上分析,三年高中可以获得189学分,按新课程方案的规定,毕业学分最低要求是144学分,因此,有45学分(占总学分24%)的空间留给学校支配,这给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号)精神,确保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根据我省普通高中实际,制定《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并于2009年秋季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一、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

全面完整地实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满足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和进一步学习的基本需求,为所有学生奠定共同的发展基础。

2.选择性原则。

赋予学校、学生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学有所长,促进学校办出特色。

3.科学性原则。

按照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特点和要求,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合理设置和安排科目及模块。

4.实效性原则。

充分考虑湖北省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的差异,从实际出发,保证所有普通高中能够顺利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并取得实效。

(二)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有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每个学习领域设置若干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科目设置有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

每个科目的课程内容由若干模块组成,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

(三)课程设置及说明1.课程设置普通高中课程内容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

必修课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执行。

选修Ⅰ模块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分类别分层次设置。

选修Ⅰ分为选修ⅠA、选修ⅠB、选修ⅠC三类。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毕业要求(精)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毕业要求(精)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毕业要求一、部颁要求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我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如下:(一)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具体设置如下: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共8个领域,合计116个学分,所有高中必须全部开设,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选修Ⅰ课程,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分类别分层次设置的。

选修Ⅱ课程由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发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

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和选修I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美术和音乐)、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

每一科目又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模块的设置有利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有特色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二)学制学时学分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1周。

为了使学生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各地区可以针对每个学期长短不一的情况调整学年教学时间。

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 2学分。

为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每周安排4学时,在1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每周安排2学时,在2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教学的任务。

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1学分。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办法和毕业标准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办法和毕业标准

附件4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办法和毕业标准为进一步规范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确保学分认定的规范性、真实性和公正性,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意见的要求,制定学分认定办法和毕业标准。

一、学分结构普通高中学分分为必修学分、选择性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必修学分为88学分,选择性必修学分至少42学分,选修学分至少14学分。

学生原则上完成18学时(以1学时45分钟计)课程内容的学习可获得1学分。

二、学分认定(一)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确认。

学分认定的意见分“同意认定”“不予认定”两种。

学生学习了规定的课程并通过考核或获得主管部门认可的证书,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二)学分认定由学生所在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负责。

学分认定委员会主要由校长、书记、分管纪检的学校领导、教研组长以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代表等成员组成。

(三)学分认定的形式。

1.学业。

学生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课堂教学时间不少于规定时间的2/3、学习过程表现良好、参加课程考试(考查)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证书。

学生参加经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确认的社会机构包括行业企业培训,或参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考试或比赛,获得某项资格或等级证书,均可提出学分申请。

学生须提交发证单位的资质证、本人的学习记录和证书等相关材料,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认定学分。

3.过程记录。

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等活动,有活动记录、总结或报告,有反馈评价,经同学互评,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认定学分。

普通高中学校按相关标准和程序,承认学生在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等跨校选课所获得的学分。

(四)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

1.学生向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提出学分认定申请,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2.教师根据学分认定条件进行对照,提出对学生学分认定的初步意见。

3.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对学生申请和教师提出的初步意见进行审核,作出认定结论,并由学分认定委员会主任签署认定意见。

解读04 课程结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解读04 课程结构——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解读
1.课程内容结构
课程内容结构改动较大,由原来的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修改为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具体变动情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
必修课程不划分模块,共4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3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共6学分。
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4学分的必修课程。
选择化学作为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的学生,需要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全部3个模块的内容,获得6个学分。其他学生也可选择修习选择性必修课程的部分模块,获得相应的学分。
选修课程供学生自有选择修习,学分为0~4学分。
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6学分,即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再从选修课程中选学一个模块,并获得2学分,可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
鼓励学生尤其是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在修满6个学分后,选学更多的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建议有理工类专业发展倾向的学生,可修至8个学分;有志于向化学及其相关专业方向发展的学生,可修至12个学分。化学课程标准是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化学1、化学2课程模块的内容是高校招生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招生化学科的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报考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3个模块;报考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4个模块;报考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最多不超过6个模块。
选修课程包括3个系列,每修习完成9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
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6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学时。
(2)选课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03版)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与选课指导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结构与选课指导
科目
(12——13科目)
与以往没太大的变化,增设技术、艺术两科 ,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设供学校选择
必修模块 选修模块
综合方向——向上延伸——学习领域
分化——向下延伸——模块
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选修课程由选修一
和选修二组成,选修一是国家课程,选修二是地方 和校本课程。
必修课程(核心课程)是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 和技能的保证,体现学生发展的共性。
(3)必修课优先、力所能及的原则
选课是要首选保证必修课程的学习,因此, 在保证能够修完必修课程学分的基础上,力所能 及的选择选修课程的学习。必修课学分修满是高 中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先决条件,如果必修课学分 未满,高中生不能毕业,这也关系到高中生将来 的出路问题。因此,在指导学生选课的时候切不 可追求在数量上多选、多拿学分,而是在保证必 修课程学习的前提下、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力所 能及地选修其他课程。
公民道德与 3.面对科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伦理
伦理常识 冲突;
4.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伦理困惑。
三、思想政治学科顺利毕业的基本学分要

普通高中政治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课时,2 学分,共8学分。这是全体高中学生顺利毕业 所必须达到的基本学分要求;选修课每个模块 36课时,2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 若干模块,考试成绩合格计入毕业总学分。
3.选课指导的原则 (1)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
选修制和学分制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
根本宗旨,因此,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和学习需求做出选择是选修制的一个基 本准则。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 学习课程、主讲教师、学习时间,让每个学 生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课程表 ”,有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内容,为学 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宁阳四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宁阳四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宁阳四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二零零四年二月)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和《山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指导实施意见》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宁阳四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一、选课的目的和意义建立选课制度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选课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习的兴趣和需求,有利于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本校普通高中课程设置简介2、ⅠB模块课程设置●第一类模块:原则上要求每位学生都选,以行政班为单位授课,因特殊原因要求不选的同学,在明确学分可能无法达到毕业要求的情况下,向教学处提出不选申请,经同意后,安排指定地点自修。

●第二类模块:每位同学在每个学段,申请一个模块选修(模块见附录),经批准后,由教学处统一安排学习时间及地点。

三、普通高中各科目的选课指导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学生在选课时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一)准备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学生选课的基本要求一般先修习八个学习领域中各科目的必修(或必选)模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至少获得110学分。

再从各科目的选修Ⅰ模块中选修,其中选修ⅠA至少获得16学分、选修ⅠB至少获得12学分。

同时,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选修Ⅱ)中选修,至少获得6学分。

(二)希望在人文方向向本科院校进一步学习学生选课的基本要求一般先修习八个学习领域中各科目的必修(或必选)模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至少获得110学分。

然后选修语文、英语、数学(文)、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等科目的选修ⅠA模块,至少获得16学分;以及从选修ⅠB模块中选修,至少获得12学分。

同时,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选修Ⅱ)中选修,至少获得6学分。

(三)希望在理工方向向本科院校进一步学习学生选课的基本要求一般先修习八个学习领域中各科目的必修(或必选)模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至少获得110学分。

然后选修语文、英语、数学(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的选修ⅠA 模块,至少获得16学分;以及从选修ⅠB模块中选修,至少获得12学分。

中学教学常规课程设置方案

中学教学常规课程设置方案

中学教学常规课程设置方案
一、课程设置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校将进行教学常规课程设置的调整,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置理念
1. 以学生为本: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 全面发展:课程设置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3. 循序渐进:课程设置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到高级,逐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4. 科学性:课程设置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内容与课时。

三、课程设置内容
1. 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是必修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拓展课程:包括选修课和活动课,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方面的课程。

3. 实践课程:包括社会实践、实验操作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德育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等,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四、课程设置实施
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设置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2. 合理安排课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合理安排课时,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3. 加强师资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9年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9年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主要变化■ 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 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 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规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管理以及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国家、省、学校分别提出了要求。

增设“条件保障”部分,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增设“管理与监督”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学科课程标准主要变化■ 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具体化、细化。

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教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相应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目的是切实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一、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一)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强调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二)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一是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

二是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

三是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必修课程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程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四是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三)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

进一步明确课程实施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要求,从课程规划、课程标准、教材、教学管理以及评价、资源建设等方面,对国家、省、学校分别提出了要求。

增设“条件保障”部分,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增设“管理与监督”部分,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的责任。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一)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具体化、细化。

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教学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独特育人价值,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相应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目的是切实引导各学科教学在传授学科知识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科思想、思维方式等,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的倾向。

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高中课程设置方案

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篇一:高中课程设置方案陕西省从20XX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教育厅制订下发的《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延安市实验中学高中新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一、高中新课程设置原则1、坚持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从我校现有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出发,探索具有鲜明特色、充满活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构建重基础,多样化、多选择,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尽可能地为每一位学生发展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2、坚持稳妥推进,合理设置,注重知识衔接,加强宏观调控。

在充分领会新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我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合理设置新课程,在探索中总结经验逐步调整,通过实践摸索选择适合我校特点的课程设置最佳方案。

3、规范有序、因校制宜、积极探索、确保质量。

为保障课改能积极稳妥地有序推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⑴课程设置严格遵循《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省市有关文件的精神、原则和要求,使每个学生修满必学学分;保证国家选修I 课程的开出,保证通用技术选修课程的开设,确保每一个学生修习不少于22个选修I学分。

⑵加强学校课程建设,开发、研制既符合学生需求,又切合教师实际专业能力,相对稳定,有学校特色的选修II课程,最终实现每位高中教师都能开出具有较高质量的选修II课程,确保每一个学生修习不少于6个选修II学分。

⑶采取必修课和主要必修模块由学校统一安排,学生统一学习,选修课则由学生在编排好的学校课程基础上自由选择。

在高一学年以行政班教学为主,一年后根据学生修习倾向的需求,适当进行行政班的调整,采取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

四川高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四川高中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数学选修课程表
系 列
内 容
课 程 安 排
学 分
系列1
两个模块
1—1:常见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初步应用
高二第2学段
2
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扩充及复数的引入、框图
高二第3学段
2
系列2
三个模块
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高二第2学段
2
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因此,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与内容反映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
学习领域
科 目
模 块
语言与文学
语文
语文必修(1—5)+选修系列(1—5)(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
外语
英语必修(1—5)+英语(6—11)+选修系列II(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欣赏类)
(2)科目
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八个学习领域共包括语文、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等)、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美术、音乐并行设置。我校开设外语为。
(3)模块
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一模块都要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要求和建议。
选课建议
学生完成模块6—8的学习,可达到8级目标要求(高考要求);完成9—11模块的学习可达到9级目标要求(专业要求)。系列II中的选修课程为任意选修课程,分为三类:语言知识技能类、语言应用类和欣赏类,该系列的选修课程不规定学生选修的门类和次序。科组将创造条件开设较多的模块供学生选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学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学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学分1.学制与课时: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

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

18课时为1学分。

2.课程类别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

必修:合格性考试(会考)选择性必修:等级性考试(高考)选修:自主考核(一部分高考,一部分拓展)3.毕业要求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144分,其中必修课程88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分,选修课程14学分(含校本课程8分)4.各科情况数学:必修课程8学分144课时,选择性必修6学分108课时,选修课程6学分必修五个模块: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选择性必修四个模块: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选修:A:数理类课程;B:经济、社会、部分理工类课程;C:人文类课程;D:体育、艺术类课程;E: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类课程。

英语:必修三个模块:英语1、英语2、英语3. 一个半学期(四分之三学年)完成,6个学分选择性必修四个模块:英语4、英语5、英语6、英语7 8个学分选修三个模块:英语8、英语9、英语10物理:必修三个模块:6个学分必修1: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必修2: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必修3:静电场、电路及其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6个学分选必1: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及其应用选必2:磁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传感器选必3:固体、气体和液体、热力学定律、原子与原子核、波粒二象性选修三个模块: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物理学与技术应用;近代物理学初步化学:必修不分模块:4个学分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6个学分选修三个系列:系列1:实验化学;系列2:化学与社会;系列3: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生物:必修两个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一学年完成4个学分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6个学分选修三个方向: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学业发展基础历史:必修不分模块: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一学年完4个学分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6个学分选修三个模块:史学入门;史料研读;其他校本课程;地理:必修两个模块:地理1,地理2 4学分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6学分选修九个模块:侧重自然领域: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侧重人文领域:旅游地理;城乡规划;政治地理;侧重技术与实践领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野外实习;思想政治:必修四个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经济与社会1;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6个学分模块1-2为一个学期,模块3-4,每个模块一个学期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6个学分选修四个模块: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

2019年部颁《高中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学分

2019年部颁《高中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学分

2019年部颁《高中课程标准》课程结构与学分1. 学制与课时: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11周。

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

18课时为1学分。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

必修:合格性考试(会考)选择性必修:等级性考试(高考)选修:自主考核(一部分高考,一部分拓展)3. 毕业要求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144分,其中必修课程88分,选择性必修课程42分,选修课程14学分(含校本课程8分)4.各科情况语文:必修(8学分)2个学期选择性必修(6学分)2个学期选修(任选)2个学期12学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1学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当代文化参与(0.5学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0.5学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学分)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1学分)汉字汉语专题研讨(2学分)文学阅读与写作(2.5学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2学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讨(2学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5学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0.5学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讨(2学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1学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0.5学分)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讨(2学分)外国作家作品研习(1学分)跨文化专题研讨(2学分)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1学分)学术论著专题研讨(2学分)数学:必修课程8学分144课时,选择性必修6学分108课时,选修课程6学分必修五个模块:预备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选择性必修四个模块: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数学探究活动。

选修:A:数理类课程;B:经济、社会、部分理工类课程;C:人文类课程;D:体育、艺术类课程;E:拓展、生活、地方、大学先修类课程。

英语:必修三个模块:英语1、英语2、英语3. 一个半学期(四分之三学年)完成,6个学分选择性必修四个模块:英语4、英语5、英语6、英语7 8个学分选修三个模块:英语8、英语9、英语10物理:必修三个模块:6个学分必修1: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必修2: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力学的局限性与相对论初步必修3:静电场、电路及其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初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6个学分选必1: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光及其应用选必2:磁场、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电磁振荡与电磁波、传感器选必3:固体、气体和液体、热力学定律、原子与原子核、波粒二象性选修三个模块:物理学与社会发展;物理学与技术应用;近代物理学初步化学:必修不分模块:4个学分主题1:化学科学与实验探究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主题3: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6个学分选修三个系列:系列1:实验化学;系列2:化学与社会;系列3:发展中的化学科学生物:必修两个模块: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一学年完成4个学分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稳态与调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工程6个学分选修三个方向:现实生活应用;职业规划前瞻;学业发展基础历史:必修不分模块:中外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一学年完4个学分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经济与社会生活;文化交流与传播;6个学分选修三个模块:史学入门;史料研读;其他校本课程;地理:必修两个模块:地理1,地理2 4学分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6学分选修九个模块:侧重自然领域:天文学基础;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侧重人文领域:旅游地理;城乡规划;政治地理;侧重技术与实践领域: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地理野外实习;思想政治:必修四个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经济与社会1;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6个学分模块1-2为一个学期,模块3-4,每个模块一个学期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6个学分选修四个模块: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设置

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设置

课程设置方案(一)语文(代码YW)1、课程说明高中语文课程由5个必修模块和5个选修系列组成。

5个必修模块为语文1、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

每修完一个模块并考核合格获2学分。

5个选修系列为诗歌与散文(系列1)、小说与戏剧(系列2)、新闻与传记(系列3)、语言与文字(系列4)、文化论著研读(系列5)。

每个系列分为若干模块,选修一个模块并考核合格获2学分。

2、教学与学习要求:最基本要求,完成必修10学分,有志于文史和理工经济类发展的学生,应从5个系列中选修4个模块,并获得8学分,有志于人文社会科学、语言文学方面发展的学生,应从5个系列中选修7个模块,并获得14学分,达到最高要求。

(二)英语(代码EN)1、课程说明高中英语课程由5个必修模块和2个选修系列组成。

5个必修模块为英语1、英语2、英语3、英语5、英语5,按1—5的顺序依次开出,选修系列1在完成必修的基础上按顺序开始,共6个模块,即英语6—英语11,每个模块2个学分。

选修系列2是任意选修课程,是与水平、等级没有直接关系的兴趣型、拓展型的选修课程,有10个模块。

2、教学与学习要求最基本要求,完成必修课程(英语1--5)的10学分、并达到7级目标要求。

有志于文史和理工经济类发展的学生,应选修英语6--英语8,达到8级目标要求,有志于英语方面发展的学生应继续选修英语9--英语11,并达到9级目标要求。

1、课程说明高中数学课程由5个必修模块和4个选修系列组成,5个必修模块为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按1—5的顺序依次开出,选修系列1和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系列3和系列4由若干个专题组成,每个专题1学分。

必修是选修系列1和系列2的基础,系列3和系列4基本不依赖其他系列课程,可同时开设,不考虑先后顺序。

2、学习要求最基本要求,完成必修课程(数学1--5)的10学分,有志于文史、社会科学发展的学生,应选修系列1-1、1-2和系列3的两个专题、系列4的四个专题,有志于理工、经济发展的学生,应选修系列2-1、2-2、2-3和系列3的三个专题、系列4的四个专题,有志于体艺发展的学生,一般不要求选修。

(完整word版)2017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完整word版)2017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河北孟村回民中学张万山 59号普通⾼中数学课程标准 2017年版在实验版的基础上作了修订,总体是继承,删减了⾼些内容,调整了内容的顺序,注重了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性,使得整体内容更趋合理.⾼、课程结构⾼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中数学课程内容突出函数、⾼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数学建模活动与教学探究活动四条主线,它们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数学⾼化融⾼课程内容。

1、必修课程为学⾼发展提供共同基础,是⾼中毕业的数学学业⾼平考试的内容要求,也是⾼考的要求。

如果学⾼以⾼中毕业为⾼标,可以只学习必修课程,参加⾼中毕业的数学学业⾼平考试。

2、选择性必修课程是供学⾼选择的课程,也是⾼考的内容要求。

如果学⾼计划通过参加⾼考进⾼⾼等学校学习,必须学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参加数学⾼考。

3、选修课程为学⾼确定发展⾼向提供引导,为学⾼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为⾼学⾼主招⾼提供参考。

如果学⾼在上述选择的基础上,还希望多学习⾼些数学课程,可以在选择性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中,根据⾼身未来发展的需求进⾼选择。

⾼、课程内容(⾼)必修和选修内容的调整常⾼逻辑⾼语、复数由原来的选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修内容;数列、变量的相关性、直线线与⾼程、圆与⾼程由原来的必修内容调整为现在的必选修内容;(⾼)内容的删减与增加删去了必修三算法初步、选修2-2 推理与证明以及框图(⾼科)这三章内容,删去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三视图;“解三⻆形”由原来单独的⾼章内容合并到“平⾼向量”这⾼章⾼了.必修和必选修均增加了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活动。

(三)具体各章节内容的细微变化1、必修课程主题⾼预备知识预备知识包括了四个单元的内容:集合,常⾼逻辑⾼语,相等关系与不等关系,从函数的观点看⾼元⾼次⾼程和⾼元⾼次不等式。

这四单元内容常⾼逻辑⾼语与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有变化外,其他内容与实验版课标内容基本⾼样。

高中三种课型对学生的要求

高中三种课型对学生的要求

高中三种课型对学生的要求
高中三种课型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对学生的要求如下: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的,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

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例如语文、数学必修8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选修课程是校本课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高中新课标方案。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序言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点是研究分子和创建分子。

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资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等方面发挥侧重要的作用。

高中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对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行代替的作用。

为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和社会可连续发展的需要,培育切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材,一定建立新的高中化学课程系统。

一、课程性质一般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或《科学》相连接的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重申学生的主体性,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供应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优异的基础。

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建立自己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进一步认识化学学科的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益于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实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益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谨慎求实的科学态度,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逐渐建立可连续发展的思想。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将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升21世纪公民的科学修养,建立“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相交融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系统。

2.设置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选择的空间,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联合人类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向,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根源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4.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质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关系,关注人类面对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加意识和决议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2002/5/16)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是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目标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在下列方面重点突破:1.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体系,为每位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设置多样、灵活和有选择性的课程,拓宽学生的发展渠道,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使学生学会选择,在选择中学习规划人生,确立发展方向。

2.增强课程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密切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联系,体现课程的时代性,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独立选择与判断的意识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生规划能力奠定基础。

3.建立新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形成有效的课程运行机制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设计与管理的权力;全面推行学分制管理,为每一个学生选择课程提供保障;充分发掘并利用校内课程资源,建立校际之间以及学校与社会之间互动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网络。

4.建立新课程评价制度,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全面推行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行普通高中毕业生学业成就国家认定制度,使评价成为改善课程与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普通高中课程的结构1.新课程的特点:●基于学习领域,实现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打破班级和年级的固定界限,鼓励跨班级跨年级选修;●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课程修习计划;●确定共同必修内容,增加学生的选择空间,实行学分制,反映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历程。

2.新课程结构几点说明:(1)学习领域:由一个或几个科目组合而成,同一学习领域中的不同科目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教育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和毕业要求
一、部颁要求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陕西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我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如下:
(一)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具体设置如下:
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共8个领域,合计116个学分,所有高中必须全部开设,并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国家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选修Ⅰ课程,是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需要,分类别分层次设置的。

选修Ⅱ课程由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发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

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和选修I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学习领域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美术和音乐)、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

每一科目又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模块的设置有利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有利于学校有特色地发展,有利于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二)学制学时学分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
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11周。

为了使学生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各地区可以针对每个学期长短不一的情况调整学年教学时间。

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为两个学段,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必修和选修Ⅰ课程的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 2学分。

为合理调配教育资源,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每周安排4学时,在1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也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每周安排2学时,在2个学段内完成一个模块教学的任务。

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1学分。

研究性学习应当保证270学时,计15学分。

社会实践共3周,合计6学分。

社区服务按照工作日计算,10个工作日计2学分。

选修Ⅱ课程按照模块开发,每个模块可以设计为18学时1学分,也可以36学时2学分。

学生每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应获得一定的学分。

(三)毕业要求
学生毕业资格由学校根据上级有关规定认定。

凡具有本校高中学籍的学生并具备以下条件者,可准予毕业:
1、三年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以上。

2、三个学年必须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社区服务2个学分,社会实践6个学分),选修学分在28分以上,其中在选修Ⅱ中要至少获得6个学分,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

3、参加并通过省级规定的学业水平测试。

学生毕业证书由学校上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验印后发放。

(四)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一览表
二、课程简介与设置方案
(一)校本课程结构与说明
校本课程由必修课程、选修Ⅰ课程和选修Ⅱ课程三部分组成。

必修课程按照部颁和省颁课程计划执行。

选修Ⅰ课程根据省上有关规定,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设置。

选修Ⅱ课程为校本课程,由学校各学科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开设。

原则上先安排必修课程的学习,之后根据省颁学科指导意见的精神安排选修Ⅰ课程,选修Ⅰ课程分为规定必选和任选两类,必选部分由学校安排修习,任选部分在“课程设置”模块中体现,供学生选择。

选修Ⅱ课程贯穿整个高中学习的全过程,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意向和兴趣任选。

(二)课程设置方案
1、必修课程
(1)课程说明与毕业要求:
每位学生必须修完全部必修课程并通过相关测试,获得全部必修课程的116个学分。

(2)必修课程配置一览表:
2、选修Ⅰ课程
(1)选修Ⅰ课程结构与毕业要求
选修Ⅰ课程是在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各科目按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模块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学校应该根据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的实际,尽量开设相应的选修模块,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

各校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指导意见的精神,将选修Ⅰ课程分为必选和任选两类,其中必选部分由学校统一安排在必修课程之后的学段修习,任选部分在“课程设置”模块中体现,供学生选择。

学生在选修Ⅰ课程中至少应获得22个学分。

(2)选修Ⅰ课程及配置一览表:
3、选修Ⅱ课程:
(1)选修Ⅱ课程结构与毕业要求
每学科根据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开发出2-3门校本选修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生在选修Ⅱ课程中至少应获得6个学分。

(2)选修Ⅱ课程及配置一览表:
(三)三年修习课程与获得学分计划表(见所附排课参考方案)
(四)学生学分计划建议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