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色谱分析法导论
(完整word版)色谱分析法导论
第14章色谱分析法导论【14-1】 在仪器分析中,色谱的独特特点是什么? 答:具有能同时进行分离和分析的特点. 【14-2】 导致谱带展宽的因素有哪些?【14-3】 哪些参数可以改进色谱分离的分离度以及怎样在色谱图上测定这些参数? 【14-4】 影响选择性因子α的参数有哪些? 【14-5】 如何控制和调节容量因子k '?【14—6】 色谱柱效n 由哪些因素决定?如何提高柱效?答:根据速率理论,影响n 的因素有: (1)固定相,包括固定相的粒径、填充均匀程度、固定液种类、液膜厚度等。
(2)流动相,包括流动相的种类、组成、流速 (3)柱温。
提高柱效的方法有: (1)优化流动相组成、流速及柱温来优化柱效。
(2)增大柱长可以增加理论塔板数,但会使分析时间增长. (3)降低塔板高度H 。
【14-7】 色谱定量分析中,为什么要定量校正因子?校正因子有几种表示方法?实验中如何测定定量校正因子?【14—8】 已知某色谱峰的半峰宽为4.708mm,求此色谱峰的峰底宽。
答:8.000mm【14-9】 组分A ,B 在某气液色谱柱上的分配系数分别为495和467。
试问在分离时哪个组分先流出色谱柱?答:根据分配系数的定义:agc K c =,K 值表示组分与固定相作用力的差异,K 值大,说明组分与固定相的亲和力越大,其在柱中滞留的时间长。
由于A 组分的分配系数大于B 组分,因此B 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14-10】 组分A 从色谱柱流出需15。
0min ,组分B 流出需25。
0min,而不被色谱柱保留的组分P 流出色谱柱需2.0min 。
问:(1)B 组分相对于A 组分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2)A 组分相对于B 的相对保留时间是多少? (3)组分A 在柱中的容量因子是多少?(4)组分A 通过流动相的时间占通过色谱柱的总时间的百分之几? (5)组分B 通过固定相上平均停留时间是多少? 解:(1)/B A t t =(25.0-2.0)/(15.0—2。
色谱分析法
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 k 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分配比又称容量因子。
2013-7-1 色谱分析法导论 10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值决定于组分及固定相热力学性质。除 了与温度、压力有关外,还与流动相及固定相的性质有关。
分配比k与分配系数K的关系为:
MS VS MS VS cs VS k K/ Mm MS V cm Vm m Vm
2013-7-1
色谱分析法导论
8
(一) 分离原理
当试样由载气携带 进入色谱柱与固定相 接触时,被固定相溶 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不断通 入,被溶解或吸附的 组分又从固定相中挥 发或脱附, 挥发或脱附下的组 分随着载气向前移动 时又再次被固定相溶 解或吸附。 随着载气的流动, 溶解、挥发,或吸附 、脱附的过程反复地 进行。
14
5. 分配系数 K 与保留值的关系
VR =K Vs 将反映色谱行为的保留值与反映热力学性质的分配系 数K直接联系起来。
6. 分配比 k 与保留值的关系
tR tM t k R tM tM
tR= tM(1+ k )
k 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 k值越大, 保留时间越长。
2013-7-1
20
二、速率理论
速率理论方程式(也称范弟姆特方程式):
B H A Cu u
H:理论塔板高度,u:流动相的线速度(cm/s)
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分子扩散
项系数和传质阻力项系数。
(1956年荷兰学者van Deemter(范第姆特)等在研究气 液色谱时提出。该理论模型对气相、液相色谱都适用。)
tR 2 tR 2 n 5.54( ) 16( ) Y1/ 2 Wb
2013-7-1 色谱分析法导论 17
色谱法导论PPT课件
色谱法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04
化学分析
色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 域,用于分离和测定复杂有机 化合物、无机离子和金属配合 物等。
生物医药
在生物医药领域,色谱法用于 分离和纯化生物分子、药物成 分以及检测药物残留等。
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领域,色谱法用于 检测空气、水和土壤中的有害 物质,如有机污染物、重金属 等。
新型硅胶基质固定相
硅胶基质固定相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可用于分离各种极性化合物。
新型聚合物固定相
聚合物固定相具有高选择性、高柱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可用于分离复杂样品。
新型手性固定相
手性固定相可用于拆分光学异构体,为手性化合物的 分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色谱仪器的发展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和广 泛应用的特点,已成为色谱分析的重要手段。
食品成分分析
色谱法用于分析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如脂肪、蛋白 质、糖类等,以评估食品的质量和营养价值。
食品添加剂检测
色谱法用于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含量,确保食品的 安全性和合规性。
食品污染物检测
色谱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如农药残留、重 金属等,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01
空气污染物的分离 与测定
食品工业
在食品工业中,色谱法用于检 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 和营养成分等。
02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分离原理
分离原理
色谱法通过流动相和固定相之 间的相互作用,使不同组分在 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 数不同,从而实现各组分的分 离。
分配系数
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 的分配系数决定了它们在色谱 分离中的行为。分配系数越大 ,组分在固定相上的保留越强 ,越难以被洗脱。
仪器分析各章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问答题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第二章色谱分析法1.塔板理论的要点与不足是什么?2.速率理论的要点是什么?3.利用保留值定性的依据是什么?4.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有什么优点?5.色谱图上的色谱流出曲线可说明什么问题?6.什么叫死时间?用什么样的样品测定? .7.在色谱流出曲线上,两峰间距离决定于相应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还是扩散速率?为什么?8.某一色谱柱从理论上计算得到的理论塔板数n很大,塔板高度H很小,但实际上柱效并不高,试分析原因。
9.某人制备了一根填充柱,用组分A和B为测试样品,测得该柱理论塔板数为4500,因而推断A和B在该柱上一定能得到很好的分离,该人推断正确吗?简要说明理由。
10.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哪几种?当样品中各组分不能全部出峰或在组分中只需要定量其中几个组分时可选用哪种方法?11.气相色谱仪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件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2.气相色谱仪的气路结构分为几种?双柱双气路有何作用?13.为什么载气需要净化?如何净化?14.简述热导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15.简述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6.影响热导检测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分别是如何影响的?17.为什么常用气固色谱分离永久性气体?18.对气相色谱的载体有哪些要求?19.试比较红色载体和白色载体的特点。
20.对气相色谱的固定液有哪些要求?21.固定液按极性大小如何分类?22.如何选择固定液?23.什么叫聚合物固定相?有何优点?24.柱温对分离有何影响?柱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25.根据样品的沸点如何选择柱温、固定液用量和载体的种类?26.毛细管色谱柱与填充柱相比有何特点?27.为什么毛细管色谱系统要采用分流进样和尾吹装置?28.在下列情况下色谱峰形将会怎样变化?(1)进样速度慢;(2)由于汽化室温度低,样品不能瞬间汽化;(3)增加柱温;(4)增大载气流速;(5)增加柱长;(6)固定相颗粒变粗。
第九章色谱分析法导论优秀课件
混合组 分的分 离过程 及检测 器对各 组份在 不同阶 段的响 应
10 8 6 4 2 0 0 2 4 6 8 10 12
10 8 6 4 2 0 0 2 4 6 8 10 12
10 8 6 4 2 0 0 2 4 6 8 10 12
(二)色谱流出曲线: 从载气带着组分进入色谱柱起就 用检测器检测流出柱后的气体,并 用记录器记录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此曲线就叫色谱流出曲线,当 待测组分流出色谱柱时,检测器就 可检测到其组分的浓度,在流出曲 线上表现为峰状,叫色谱峰。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 液体)通过一固定于柱中或平板上、与 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定相表面。当流动 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混合 物中的各组分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 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 作用力的大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 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 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 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 由固定相中先后流出。与适当的柱后 检测方法结合,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分离与检测。
气-液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气-固色谱法
色
谱
法
液-固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液-液色谱法
(二)按固定相的形式分类: 按固定相的状态可分为: 柱色谱:固定相装在色谱柱中; 纸色谱:利用滤纸作载体,吸附 在纸上的水作固定相; 薄层色谱:将固体吸附剂在玻璃 板或塑料板上制成薄层作固定相。
(三)按分离原理分类:可分为: 吸附色谱法:利用吸附剂(固定 相一般是固体)表面对不同组分吸 附能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
和组份在固定相中滞留的时间。
c. 调整保留时间tr’ :某组份的保留 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的保留时间,它 是组份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即
色谱分析法导论课件
检测原理基于物质与 检测器之间的相互作 用,如热导、光吸收、 荧光等。
定量原理
通过比较标准品和样品的色谱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
01
02
标准品和样品需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定量结果。
定量方法包括外标法和内标法,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可以提高
03
分析准确度。
03
色谱分析法的分类
按固定相的状态分类
实验操作步骤
色谱柱的安装与条件设置
流动相的准备与泵的操作
样品的处理与进样
检测器的操作与数据采集
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安装色谱柱, 并根据实验需求设置色谱柱的 温度、压力等条件。确保色谱 柱的稳定性和分离效果。
根据实验方案准备适量的流动 相,并按照操作规程启动泵, 调整流动相的流速和组成。确 保流动相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实验环境设置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实验室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确保 实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仪器设备检查
检查色谱仪、检测器、泵等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确保仪器 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对仪器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整,以 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安全措施准备
根据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措 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
环境监测
在环境监测中,色谱分析法用于空气、 水体、土壤等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检 测和分析,如有机氯农药、多环芳烃 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生物医药
在生物医药领域,色谱分析法用于蛋 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和纯 化,以及药物成分的分析和质量控制。
食品检测
在食品检测中,色谱分析法用于食品 中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 物质的检测和分析,以确保食品安全。
色谱分析导论
色谱法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 它是根据组分在两相中作用能力不 同而达到分离目的的。 Nhomakorabea谱法概述
• 色谱法早在1903年由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Tswett. M.) 研究植物叶的色素成分时,将植物叶子的萃取物倒入 填有碳酸钙的直立玻璃管(色谱柱)上端,然后加入石油 醚使其自由流下,结果色素中各组分互相分离形成各 种不同颜色的谱带。 • 在色谱法中,将填入玻璃管或不锈钢管内静止不动的 一相(固体或液体)称为固定相;自上而下运动的一相 (一般是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装有固定相的管子 (玻璃管或不锈钢管)称为色谱柱。 • 色谱的实质是分离,根据混合物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 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吸附能力、分配系数以 及其它亲和作用性能的差异行为作为分离依据,当两 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两相中反复分配,达到 分离目的。
1 1 k'
--(2)
因此 ,由(1)、(2)知:tR = tM(1 + k), – – – – – – – – (3)
故: ' tR tM tR k' -----分配比k值可直接从色谱图中测得。 tM tM
色谱流出曲线及有关术语
• 式(3)又可以写成
Vs L L t R (1 k ' ) (1 K ) u u Vm
色谱法分类
气相色谱(GC) 1. 按流动相分 液相色谱(LC)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2.按机理分 柱色谱 3. 按固定相在支持 体中的形状分 纸色谱 薄层色谱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排阻色谱 亲和色谱 平板色谱
色谱分离原理
• 一、分离过程: • (1) 不同组分通过色谱柱时,移动速度不 同——实现分离成为可能; • (2) 不同组分沿柱子扩散分布——不利于不 同组分间的分离。 • 色谱分析的目的是将样品中各组分彼此分离, 组分要达到完全分离,两峰间的距离必须足 够远,两 • 峰间的距离是由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系数决 定的,即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性质有关。
色谱分析法概论课件 PPT
tR -to W1 2
)2 =5.54 (
2.35min-0.20min 0.20cm
2.0cm/min
)2 =2561
H 有效
=
L n有效
=
2000mm 2561
=0.78(mm)
2.速率理论
Martin最先指出,气相色谱过程中溶质分子的纵向扩散是引 起色谱区带扩张的主要因素。1956年,荷兰学者Van Deemter 等在塔板理论基础上,研究了影响塔板高度H的因素,通过色 谱实验证实,在低流速时增加流速,峰变锐,即柱效增加; 当超过一定流速时峰变钝,柱效降低。用塔板高度H对载气流 速u作图为二次曲线,曲线最低点对应的塔板高度最小,柱效 最高,此时的流速称为最佳流速(u最佳),由此导出了速率 方程式(或称范第姆特方程):
K Cs Cm
2.容量因子( capacity factor,常写作k`)又称为分配比,即在平衡状态下, 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物质的量之比。若用Vs和Vm分别表示色谱柱 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体积,则有
k ns cs Vs K Vs K ( Vm )
nm cm Vm
固定相附着或键合在管的内壁上,中心是空的,叫毛细管柱(capillary column)色谱
平面色谱(planar chromatography) 固定相为滤纸的色谱法称为纸色谱(paper chromatography, PC)
固定相压成或涂成薄层的色谱法,称为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7.54
KC
tR C to
Vm Vs
3.94 10.5 0.24 14.1
12.2
仪器分析电化学-色谱分析提纲
电化学,色谱分析复习第9章电化学分析法导论一. 原电池、电解池、阳极、阴极、正极、负极,电池反应和自发反应二. 电池图解表示式四条规定:左氧化、右还原;“∣”“‖”;E池=Φ右-Φ左=Φ阴-Φ阳三. 电极电位的测定1.氢标Φx(VS·NHE)和Φx(VS·SCE)关系2. 极化现象和超电位极化现象:浓差极化;电化学极化减小浓差极化的方法。
超电位η:金属η小,气体η大;H2在Pt上η小,在Hg上η大;电流密度↓,η↓;T↑,η↓。
四. 经典电极的分类及Φx的计算ΦAgCl-Ag=ΦθAgCl-Ag -0.0592 lgαCl-=ΦθAg+,Ag+0.0592 lg Ksp(AgCl) -0.0592 lgαCl-第10章电位分析法一. 电位分析法原理•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原电池电动势来进行定量分析。
(为什么)E=b±RT/nF lnαi二.pH测定1.pH玻璃电极的结构和响应机理结构四部分:玻璃管内参比电极内参比溶液玻璃膜响应机理:①浸泡形成水化胶层②离子在膜界面交换和膜内扩散③膜电位ΦM=RT/F lnαH+试/αH+内= K+0.0592 lgαH+试= K-0.0592 pH试其他离子电极:ΦM= K ±RT/nF lnαn±“+”阳离子,“-”阴离子2.测量电池和E池指示电极参比电极正极负极测量电池: pH玻璃电极∣试液‖SCEE池=Φ右-Φ左ΦSCE-Φ玻璃=ΦSCE-(ΦAgCl,Ag+ΦM)=b+0.0592pH试(25℃)b=ΦSCE-ΦAgCl,Ag -K+ Φ不+ Φ液(Φ不, Φ液如何消除?)3.pH实用定义(操作定义)pHx= pHs+( Ex-Es)/S S理论=0.0592(25℃)∵b无法直接测定和计算(Φ不, Φ液无法计算);S电极无法确定。
∴要用pH标准缓冲溶液定位,使b在测定中抵消。
用与待测液相近的缓冲溶液调斜率。
色谱分析法导论12
色谱法 是利用混合物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 动相中分配系数(或吸附系数、渗透 性等)的差异,使不同组分在作相对 运动的两相中进行反复分配,实现分 离的分析方法。 色谱分离实质 差速迁移
样品
载液
检
测
色谱图
器
色谱法的分类 气相色谱
根据流动相的 液相色谱 物态可分为
超临界流体色谱
分类
方法
固定相
平衡类型
气相色谱
气液色谱 气固色谱 气相键合色谱
液体吸附于固体 固体吸附剂 有机组分键合于固体 表面
液体吸附于固体 固体吸附剂 有机组分键合于固体 表面 离子交换树脂 液体附于多空聚合物 有机组分键合于固体 表面
气液间分配 吸附 气体和键合体表面间 的分配
不相溶液体间的分配 吸附 液体和键合体表面间 的分配 离子交换 分配/筛析 超临界液体和键合相 间的分配
长、填充情况及流动相流速无关,因此,它在色谱法中,特别是 在气相色谱法中,广泛用作定性的依据。 在定性分析中,通常固定一个色谱峰作为标准(s),然 后再求其它峰(i)对这个峰的相对保留值
i/s
。
在多元混合物分析中,通常选择一对最难分离的物质对,
将它们的相对保留值作为重要参数,称选择因子,用符号表示, 即
的色谱。
吸附色谱法:利用吸附剂(固定相一般是固体)
表面对不同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别进行分离的方法;
最常用的吸附剂是硅胶:
OH OH OH O Si O Si O Si O O O O
O Si O Si O Si O O O O
离子交换色谱法: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固定相,树脂上可交换 的平衡离子与流动相中具有相同电荷的试样离子进行可逆性 交换,根据各种离子对于树脂上离子交换基团的交换能力的 差别而使之分离的方法。 +
色谱分析法导论 优秀课件
色谱法的特点
“三高”、“一快”、“一广”
高选择性——可将性质相似的组分分开 高效能——反复多次利用组分性质的差异
产生很好分离效果 高灵敏度——10-11~10-13g,适于痕量分析 分析速度快——几~几十分钟完成分离
一次 可以测多种样品 应用范围广——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化学衍生化再色谱分离、分析
下来。组分从色谱柱流出时,各个组分在检测器上所产 生的信号随时间变化,所形成的曲线叫色谱图。
记录了各个组分流出色谱柱的情况,又叫色谱流出 曲线。
2.基线(baseline)
在实验操作条件下, 色谱柱后没有组分 流出的曲线叫基线。
稳定情况下,一 条直线。
基线上下波动称 为噪音。
3. 色谱峰(peak)是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 正常色谱峰、拖尾峰和前延峰
▪ 色谱法:混合物在流动相的携带下通过 色谱柱分离出几种组分的方法。
固定相:
(1)固体吸附剂:CaCO3、Al 2O3等 (2)液体固定相(载体+固定液——高沸点有
机化合物,涂在载体上)
色谱分离法一定是先分离。后分析
一定具有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
分离:利用组分在两相中分配系数或吸附能力的 差异进行分离
1.死时间(dead time) t0——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的组 分流经色谱柱所需的时间。
2.保留时间 tR(retention time) 组分流经色谱柱时 所需时间。进样开 始到柱后出现最大 值时所需的时间。 操作条件不变时, 一种组分有一个tR定 值,定性参数。
3.调整保留时间t’R
(adjusted retention
第二节 色谱过程和基本原理
一、色谱过程 实现色谱操作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相对运
色谱法导论ppt文档
18.2.色谱法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术语
18.2.1. 色谱分离和相应 基础理论范畴
色谱基础理论是从微 观分子运动和宏观分布平 衡探讨最大限度提高分离 迁移和降低离散迁移的科 学原理,包括色谱热力学、 色谱动力学和色谱分离理 论。
各种色谱方法具有基 本相同的动力学理论,也 有相似的分离理论规律。
18.2.2. 分布平衡
色谱过程涉及溶质在两相中的分布平衡(distribution equilibrium),平衡常数K称为分布系数或分配系数:
K Cs Cm
(G)T.P 0
s sRlTnas mmRlTn am
s RlT n a sm RlT n a m
K Cs exp( )
Cm
RT
18.2.3.分布等温线
18.1.5.色谱法与其他分离、分析方法比较
18.1.5.3.与光谱、质谱分析方法比较 1. 光谱、质谱主要是物质定性鉴定分析方法,色谱法
本质上不具备定性分析功能。
2. 色谱法最主要的特点是适用于多组分复杂混合物分 离分析。
3. 色谱仪器的价格相对比分子光谱、质谱仪器低得多, 适用范围和领域更广。
经典柱色谱、制备色谱、萃取、精馏、结晶 精馏、萃取、吸附、吸收、膜分离
18.1.3. 分离方法分类
18.1.3.1. 按相的类型分类
18.1.3. 分离方法分类
18.1.3.2. 按分离机理分类
18.1.3. 分离方法分类
18.1.3.3.按分离过程推动力分类
18.1.4.色谱法分类
18.1.4.1. 按固定相的形态分类 柱色谱:填充柱、整体柱、毛细管或开管柱 平面色谱: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18.1.4.2. 按色谱动力学过程分类 淋洗色谱法 置换色谱法 迎头色谱法
色谱分析法引论PPT资料(正式版)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溶液中不同离子与离子交换 剂间的交换能力的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
空间排阻色谱法:利用多孔性物质对不同大小的 分子的排阻作用进行分离的方法。
比移值与组分,温度,薄层板和展开剂等因素都有关系。
Agilent 6280 组份在两相中反复分配 因毛细作用而上升溶剂
固定相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涂在固体上的液体,由此又可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分为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液-固色谱、液液色谱。
液色谱。
保留时间 tR
(即柱温和大气压的载气流速)
Zx1
斑点位置 Rf 值 定性
色谱保留值——定性依据;
叶绿素
作用时的行为差
20世纪50年代 薄层色谱
Zx2
图中kx2小→快→Rf2大
调整保留时间 tR′= tR – t0
柱内平均体积流速
色谱法也叫层析法,它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将它用于分析化学并配合适当的检测手段,就成为色谱分析法。
Zx2
图中kx2小→快→Rf2大
流动相 相对运动
20世纪60年代末 高效液相色谱 固定相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涂在固体上的液体,由此又可将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分为气-液色谱、气-固色谱、液-固色谱、液液色谱。
Agilent 6280 叶黄素
在流动相与固定相
石油醚、环己烷、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甲醇、水、醋酸等。
(1)粗叶绿素+石油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称为载气)。 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2)液相色谱:和液液色谱。
其他色谱方法
色谱质谱 联用仪
§9.1 概述
四、色谱法的特点 (1)分离效率高
复杂混合物,有机同系物、异构体,手性异构体等。
固定相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固定相的流体(气体或液体), 称为流动相。 色谱法( Chromatography):利用当流动相带着混合组分在 固定相间流动时,由于各组分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吸附能力、 溶解度或渗透性等特性,因而当两相作相互运动时,组分会 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使原来微小的分配差异变大, 移动速度不同,从而使混合组分得到分离。
目前,它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科学、食品科学 、法庭科学以及航天科学等的重要研究手段。各种色谱仪器已成为各类 研究室、实验室的极为重要的仪器设备。
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采用的分离装置如图。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是混合物最有效 的分离、分析方法。 试样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也就是试样中各组 分在称之为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间不断进行着的 分配过程。 其中的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 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 (动画)
色谱分析在仪器分析中的地位
• 这可从2004年中国市场一些主要分析仪器的销 售情况看出: • 气相色谱 大约6000台; • 液相色谱 大约4000台; • 有机质谱 大约600台; • 无机质谱 大约70台 ; • 原子吸收 大约1800台; • 电镜 大约150台; • 直读光谱 大约500台;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大约4万台
5)某组分在所有塔板上的分配系数K相同;
计算题
例1:在一定条件下,两个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85秒和 100秒,要达到完全分离。计算需要多少块有效塔板。若填充 柱的塔板高度为0.1 cm,柱长是多少? 解: α = tR2’ / tR1’ = 100 / 85 = 1.18
Rs k n 1 ( )( )或Rs 4 1 k n eff 1 ( ) 4
1952年,Martin等人提出的塔板理论将一根色谱柱当作
一个由许多塔板组成的精馏塔,用塔板概念来描述组分
在柱中的分配行为。是一种半经验理论,但它成功地解 释了色谱流出曲线呈正态分布。
(1)基本假设:
1)色谱柱由一系列连续的、高度相等的水平塔板组成;
2 )组分在各塔板内两相间的分配瞬间达至平衡,达一次平 衡所需柱长为理论塔板高度H; 3 )塔板之间是不连续的,流动相不是连续通过色谱柱的, 而是跳跃式的; 4)全部组分开始时都集中在0塔板上,组分沿色谱柱方向的 扩散可忽略。
• 调整保留时间(tR '):tR'= tR-tM
§9.2 色谱流出曲线
2、保留值 (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 保留体积(VR): VR = tR × qv
qv为柱出口处的载气流量, 单位:m L / min。
• 死体积(VM):
VM = tM ×qv • 调整保留体积(VR'): V R' = VR -VM
色谱分析的特点
• 优点是具有非常高的分离能力。 • 缺点是定性功能较弱
色谱分析法
是一种复杂物质的分离、分析方法。
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1 概述
历史、色谱分离过程、分类、相关术语
2 气相色谱基本原理 塔板理论及速率理论、分离方程
3气相色谱法
4 高效液相色谱法 5 色谱分离方式的选择
1 概述
GC或LC分析是根据检测器对待测物的响应(峰高或峰面积)与待测 物的量成正比的原理进行定量。因此必须准确测定峰高h或峰面积A。
1、峰面积的测量 (了解) ( 1)峰高( h)乘半峰宽( Y 1/2)法:近似将色谱峰当作等腰三 角形。此法算出的面积是实际峰面积的0.94倍: A = 1.064 hY1/2 (2)峰高乘平均峰宽法:当峰形不对称时,可在峰高0.15和0.85处 分别测定峰宽,由下式计算峰面积: A = h(Y 0.15 + Y 0.85 )/ 2 ( 3)峰高乘保留时间法: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同系物的半峰宽与 保留时间成正比,对于难于测量半峰宽的窄峰、重叠峰(未完全重 叠),可用此法测定峰面积: A = h· b· tR (4)自动积分和微机处理法
可分别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色谱分析方法的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超临界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色谱分析法 薄层色谱法
液相色谱法
电色谱法
激光色谱法
• 色谱分析的分类方法: 1. 按固定相外形分: • 柱色谱(填充柱、空心柱)、平板色谱(薄层色谱和纸色谱)。 2. 按组份在固定相上的分离机理分: • 吸附色谱:不同组份在固定相的吸附作用不同; • 分配色谱:不同组份在固定相上的溶解能力不同; • 离子交换色谱:不同组份在固定相(离子交换剂)上的亲和力 不同; • 凝胶色谱(尺寸排阻色谱):不同尺寸分子在固定相上的渗透作 用。 • 电色谱:不同组分在单位电场强度下迁移速度不同: • 激光色谱:几何尺寸不同的组分受到的激光辐射压不同。 3. 按流动相分: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超临界色谱
• 据统计,21世纪授予的诺贝尔奖项目中, 物理学科项目的68.4% ,化学学科项目 的74.6% ,生物医学学科项目的90% , 都是借助各种先进仪器完成的。1992年诺 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R.Ernst说“现代科学 的进步越来越依靠尖端仪器的发展!”所以 说科学仪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创新是人 类科学发展、社会发展的基础。
n有效 = 16Rs [α / (α —1) ]2 = 16×1.5 ×(1.18 / 0.18 ) 2 = 1547(块) L有效 = n有效· H有效 = 1547×0.1 = 155 cm
即柱长为1.55米时,两组分可以得到完全分离。
一、定性方法
5、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定性 组分的结构鉴定
• 小型化的台式色质谱联用仪(GC-MS;LC-MS)
色谱分离基本原理: 使用外力使含有样品的流动相(气体、液体或超临界 流体)通过一固定于柱或平板上、与流动相互不相溶的固 定相表面。样品中各组份在两相中进行不同程度的作用。 与固定相作用强的组份随流动相流出的速度慢,反之,与 固定相作用弱的组份随流动相流出的速度快。由于流出的 速度的差异,使得混合组份最终形成各个单组份的“带 (band)”或“区(zone)”,对依次流出的各个单组份物质
§9.2 色谱流出曲线
3、相对保留值 r21 组分2与组分1调整保留值之比:
r21 = t´R2 / t´R1= V´R2 / V´R1
相对保留值只与柱温和固 定相性质有关,与其他色谱操 作条件无关; 它可以表示固定相对组分 的选择性。
§9.2 色谱流出曲线
4、区域宽度
衡量色谱峰宽度的参数,三种表示方法:
(2)灵敏度高
可以检测出μg·g-1(10-6)级甚至ng· g-1(10-9)级的物质。
(3)分析速度快
一般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内可以完成一个试样的分析。
(4)应用范围广
气相色谱:沸点< 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试样的分析。 液相色谱:高沸点、热不稳定、生物试样的分离分析。
不足之处:
被分离组分的定性较为困难。
(1)标准偏差():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 峰宽度的一半。 (2)半峰宽(Y1/2):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Y1/2 =2.354 。
(3)峰底宽(Wb):Wb=4 ;Wb= 1.7 Y1/2
5、峰高和峰面积
峰高(h) 峰面积(A):A = 1.605h Y1/2
二、色谱法的理论描述
1、塔板理论(Plate theory)
§9.1 概述
• 50年代,色谱发展最快(一些色谱技术不断涌现;用于复杂组分分析)
• 1957-1972年,15年中有12个Nobel奖是有关色谱研究的!
• 色谱法是目前混合物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
流动相
二、色谱分离过程
分离过程:试样中各组分在称之为色谱分离柱中的两相间 不断进行着的分配。 一相固定不动,称为固定相。
二、定量方法
2、定量校正因子
检测器对不同物质的响应不同,因而相同峰面积的不同物质的量不
一定相等。因此计算组分含量时,必须对峰面积A进行“校正”。 (1)绝对校正因子
试样中各组分质量与其色谱峰面积成正比,即: m i = fi · Ai
绝对校正因子:比例系数fi ,单位面积对应的物质量,即
f i =m i / Ai 定量校正因子与检测器响应值成倒数关系:
光谱分析法
原于光谱法 分子光谱法 X射线光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光学分析法
电位分析法 电导分析法 电解分析法 库仑分析法 极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非光谱分析法
仪器分析 方法 色谱分析法 其他仪器 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 热分析法 放射化学分板法
气相色谱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薄层色谱分析法 纸色谱法
• 近年来分析仪器向小型化、专用化、简 用化(甚至“傻瓜化”)的另一极端方向发 展也已经成为潮流、满足现代社会和经 济发展的多样化要求。分析仪器已经由 传统的落地式——台式——移动式——便 携式——袋装式——芯片式变化;分析仪 器的应用也已由条件可控的实验室,经 过专门培训的分析人员向现场、野外、 家庭和非专业人员转移,出现了种种单 键(start)操作,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 无需控制(nocontro1)、无维护甚至“用过 即弃”的简便、专用分析仪器。
20 世纪中期,大量采用一些经典的分离方法:沉淀、蒸馏和萃取。
但它们对复杂物质的分离无能为力。
历史:1903年,俄国植物学家Mikhail Tswett 最先发明。采用填充有固 体CaCO3细粒子的玻璃柱,将植物色素的混合物(叶绿素和叶黄素)加于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