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财政学考试重点

财政学考试重点

财政学重点复习提纲

一.第一章

1.财政的定义(10):

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实践中,财政表现为政府的一系列收支活动或政府的理财活动。

财政概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含义: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府) 。

(2)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 。

(3)财政分配的形式既有实物和力役形式,也有价值形式。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标准( 14,了解)

区分两者的标准通常是: (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出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购买之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带来的利益,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

竞争性是这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没多提供一件或一

种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等等。

非竞争形势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如:大学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是公共物品,因为其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我念大学不能排除其他人念,大学的成本不会因为我的加入而增加。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1、财政〔定义〕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进展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对一局部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所进展的分配与再分配活动。〕

2、财政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国家主体性。

3、(论述)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P32 〔仔细看〕

4、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区别:用于满足私人需求的物品称为私人商品。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物品称为公共商品。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具有的3个根本特征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私人产品的特征是消费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5、公共产品的特点〔第4点中〕,准公共产品的定义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介于纯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如教育、政府兴建的公园、拥挤的公路等都属于准公共产品。

6、市场失灵的定义以及市场失灵的主要领域:市场失灵是指在市场充分发挥其资源配置根底性作用的根底上,市场天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引起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及经济社会不稳定的态势。失灵的主要领域大家自己看书P17.

7、财政支出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消耗的资金总额。

8、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P61

需求因素〔包括中间投票人对公共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和中间投票人对公共商品的偏好〕;供给因素〔包括效劳环境、公共商品的质量、相对价格效应〕

9、购置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与联系〔不是很确定〕

政府的购置支出主要影响的是资源配置。政府的转移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主要表达在收入分配上。全部公共支出可分为购置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购置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置物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置进展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展国家投资所需的物品或劳务的支出。在公共支出总额中,购置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公共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公共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公共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转移性公共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1. 私人物品:通过市场提供给个人的商品(服务)和工商企业的

生产要素,叫做私人物品。

2. 为了说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需要先从没有政府的市场系统说

起,这时市场只有两个主体,即家庭和企业。

3. 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帕累托效率标准,是指这样的状态,即任

何一种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这标准可以作为我们分析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的一个规范性参照标准。

4.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它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

称为“市场失灵”,它包括(1)垄断,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3)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

5. 资源配置:广义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是指生产要素配

置。

6. 收入分为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包括工资、薪金、

奖金、津贴等,非劳动收入包括财产收入、租金、利息、红利和企业留利等。

7. 洛伦兹曲线:根据国际惯例,一般认为,系数处于 0.3——0.4

之间视为合理区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接近 0.5。

8.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

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品。

9.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或称混合公共物品)

两类。

10.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

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11.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品)是研究财政

支出效率的两个方面。

12. 成本——效益分析法和最低成本法。 (见书 58-60)

财政学复习重点

财政学复习重点

财政学复习重点

导论

一、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两种

实证分析法: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事物,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着重刻画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概括出若干可以通过经验证明正确或不正确的基本结论;不要求价值判断,它的目的在于描述;——创始人马歇尔——可“验证”轨道——牛顿方法

规范分析法: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确定若干准则,并据以判断研究对象目前所具有状态是否符合这些准则,如果存在偏离,应当如何调整;需要有伦理标准;——创始人庇古——“伦理”轨道

二、研究对象

◆一个立场

◆两个“度”:集中度、集权度

◆三大职能:资源配制、收入分配、宏观调控

◆四项要素:收、支、平、管

◆五级体制:中央、省、市、县、乡

◆六点原则: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观和民主观;二是应坚持正确的市场观和效率

观;三是应该坚持正确的公共观和公平观;四是应该坚持正确的民生观和福利观;五是应该坚持正确的目标观和绩效观;六是应该坚持正确的社会观和发展观;

三、财政学与相关科学的关系

1、财政学与主要的基础经济学课程

◆财政学与微观经济学内容的衔接关系;两者首尾相接;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

单位的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研究,说明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其最后要降到市场失灵,引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财政学正是从市场失灵讲起;

◆财政学与宏观经济学内容的衔接关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

及其后果,研究整个国家的运行情况,核心是讲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和宏观经济的均衡与增长问题;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宏观市场失灵和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实现宏观经济的均衡与增长;学也要讲财政在经济稳定和增长中的作用和相应的财政政策问题;两者在这一点上是重合的;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知识点总结

财政学是一门研究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学科,通过分析财政活

动的规律和原理,旨在提供政府财政管理和决策的理论依据。本文将

从财政学的定义、目标、原则、收入与支出、预算、税收等多个方面

进行总结。

一、财政学的定义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财政活动规律和原则的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

分支学科。通过分析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学旨在为政府提供

经济管理和决策的理论依据,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财政学的目标

财政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政府财政活动能够有效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并实现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财政学一方面要关注财政收入的筹集,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以实现财政平衡和经济稳定。

三、财政学的原则

1. 公共利益原则:财政活动应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2. 收入平衡原则:政府在筹集财政收入时,要实现收入的平衡和稳定,避免财政赤字和债务过高。

3. 支出优先原则:财政支出应优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实现

公共福利最大化。

4. 财政自主原则:政府应具有财政自主权,能够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财

政政策,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

四、财政收入与支出

1. 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资本收入等。其中,税收收

入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非税收入主要包

括政府的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

2. 财政支出:包括行政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公共服务支出和投资支出等。其中,行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的日常运营和公共事务管理,社会保障支出用于提供社会保障服务,公共服务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支出用于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财政学重点资料

财政学重点资料

财政学重点资料

财政学复习

第二章财政与财政职能

一、财政的概念

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是伴随着国家产生而产生的;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它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是国家(或政府)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通过多种收入形式,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实现其职能需要的收支活动。同时,由于政府财政收支活动体现了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这种利益关系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财政具有不同的性质。国家的性质决定着财政的性质,完整的财政概念是一般和特殊的统一。财政产生的条件:①经济条件:生产力发展②政治条件:国家财政本质:国家分配关系

1.分配主体:国家

2.分配客体:m

3.分配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国家职能)

4.分配形式:货币

二、市场

市场有效: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即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失效:①市场低效:现实市场中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条件,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②市场无效:现实市场严格符合完全竞争的所有条件,但其运行结果也不是有效率的。

市场失效的原因:

第一,竞争失灵或垄断的存在

(1)竞争失灵的原因:

①规模报酬递增:某些产品或行业所具有的经营规模越大,收益

率越高的状态

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的存在,必然产生自然垄断的结果。所谓自然垄断,强调的是由于自然状态而导致的垄断,而不是人为的结果。

②范围经济(成本弱增性):如果一家企业能比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以较低的成本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或一组产品,则存在成本弱增性,相应的,企业所在的产业就是自然垄断产业。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理解

1、市场失灵:

市场不是万能的,自由放任基础上的价格机制,并非在任何场合、任何领域都能充分展开,现实的市场经济还存在着一些自生难以克服的缺陷或不足,这些缺陷或不足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

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1)市场势力:垄断和自然垄断

2)市场残缺: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性

3)市场功能不足: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优质品或劣质品

2、税收中性:

税收中性原则指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额为限,不要干扰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目的在于避免税收对市场机制的干扰或扭曲,而让市场在不受干扰或扭曲的条件下调节整个经济活动各运行。其立论基础在于确信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充分效率。

税收中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含义:1)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应以征税数额为限,除此之外,不能让纳税人或社会遭到其他经济牺牲会额外负担;

2)国家征收应当避免对市场经济运行发生不良影响,特别是不能超越市场而成为影响资源配置和经济决策的力量

3、功利主义:

简单的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也称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它的一般表达式为:W=U1+U2+U3+…+Un在这里,社会福利是社会各成员的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不难看出社会上其他人的效用不变的条件下,只要任何一个人的效用得到提高,社会福利就会上升。也就是说,只要有一种变化能够是某些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差,这种变化就会增加社会福利。(边际效用递减)

4、瓦格纳法则:

财政学 复习要点

财政学 复习要点

财政学1财政产生的条件:存在财政分配的对象,财政分配的主体、财政分配的目的。、特征条件:剩余产品是财政产生的经济基础、国家的存在是财政产生的政治前提、公共需求市财政产生的根源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国家主体性 财政是为了国家满足公共需求对剩余产品的进行分配而产生的经济行为和现象。财政的三大要素: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公共需求、财政分配的对象是剩余价值② 现代财政学的三大理论基石公共商品理论、效率理论、公共选择理论③ 公共需求:是当众多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需求④公共商品: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物品。有哪些特征? (受益的)非排他性、(消费的)非竞争性、生产或提供的不可分性。2.规模效益较大;3.初始投资大; 4.自然垄断性(规模报酬递增,生产成本使一个生产者比大量生产者更有效率)。 ⑤ 公共商品的分类、提供纯粹公共商品、混合商品(准公共商品)、俱乐部商品、公共部门:生产和提供公共商品的组织和机构的总称,包括行政和事业单位⑥ 公共商品为什么需要政府提供?与私人商品而言,纯粹公共商品的消费完全没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免费乘车成为消费者最一般的选择,商品的生产成本完全得不到补偿,那么以利润为最大会的市场组织就不会提供这种商品。那么,政府就成为纯粹公共商品的主要提供者.中间投票人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投票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间投票人获胜。⑦ 资源配置: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资源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8、 资源配置的机制: 决策机制、信息机制、动力机制、协调机制9、 交换效率、生产效率、综合效率的实现条件?交换效率实现的条件:在交换效率状态下所有个人对于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生产效率的实现条件:在生产效率状态下任何生产要素对于所生产的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都相等。综合效率实现条件: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必须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10、 什么是帕累托改善?是指在一部分人福利得以改善的同时并没有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状况变坏时的一种资源配置变动。1① 市场失败的表现、有哪些方面?市场失败主要表现在:a) 资源配置失灵:公共商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规模经济、有益物品难以正确评判b) 宏观经济收入分配不公:两极分化c) 经济稳定失衡:经济波动方面:一、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商品 二、不能有效地解决外在性问题 三、市场竞

财政学考试复习重点

财政学考试复习重点

一简答

市场失灵及表现【简】

1、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不可

克服的缺陷。

2、表现:(1)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

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使市场失灵。(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销售、购买都

属于个人行为,掌握信息本身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

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典型例子是“公共物品”。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

的外部效应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益配

置。(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的竞争不

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5)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

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

求的不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财政职能【简】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公共定价的的定义与方法【简】

?定义: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

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即为公共定价

?一般方法:

?平均成本定价法。平均成本定价法是指在保持公共物品的企业和事业对外收支平

衡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定价方式。

财政学复习资料理解财政学的重要性及基本概念

财政学复习资料理解财政学的重要性及基本概念

财政学复习资料:理解财政学的重要性及基本概念

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研究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及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了解财政学的重要性是理解国民经济运行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大力推行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巨大公共事业建设中,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科之一扮演了重要角色。

基本概念:

1.财政:指政府的收支活动,包括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指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金,主要包括税收和非税收两个方面。

3.财政支出:指政府在各种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开支,如教育、医疗、社保等。

4.财政赤字:指政府在某一时期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需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等途径获取资金弥补赤字。

5.财政调控: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结构、税收政策及政府支出等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

6.财政平衡:指政府的收支相当,即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的状态。

7.财政稳定:指政府通过财政手段维持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的状态,主要包括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稳定等方面。

以上概念是财政学中比较基础的知识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了解这些概念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复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1

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1

财政学考试复习知识点汇总1

一、财政学的概念及其对象

财政学的概念:财政学是研究政府在收入与支出方面的一门社会科学。

财政学的对象:政府的财务活动及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

二、财政学的基本特征

1. 政治性和社会性:它是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学问,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社会性。

2. 经济性:它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影响及其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3. 社会管理性:财政学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管理学科,研究政府如何运用财政手段来实现经济和社会目的。

4. 实践性:财政学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政府正确制定财政政策和预算。

三、财政学的核心概念

1. 政府财政:政府执行财政职能的全部活动,主要包括预算、税收、财政支出、借款等内容。

2. 预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计划收入和支出的一种书面文件。

3. 税收:政府依法从居民和非居民取得财产收入的一种手段,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4. 财政支出:国家在实现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的各种开支,包括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

5. 财政赤字:政府收支中支出大于收入形成的负债,或者指政府为满足支出而向金融市场借贷形成的负担。

四、财税体系

1. 财政体系:是指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组成的两级财政组织,其中中央财政为整体上的协调组织机构。

2. 税收制度:政府依法征收税费的体制,主要包括直接税和间接税。

3. 预算制度:是指政府编制和执行年度预算的规定及其实施方法。

五、政府债务

1. 定义:政府因需要筹集大量资金而向银行、投资者等借款而形成的债务。

2. 财政赤字:构成政府债务的一种方式,指政府面临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必须向银行等借款以弥补赤字的现象。

财政学复习资料_重点

财政学复习资料_重点

财政学复习资料_重点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

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

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9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

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常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财政学的复习重点

财政学的复习重点

财政学复习重点

(纯粹是个人整理,准确与否自行定夺)

1、财政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首要条件是经济条件(剩余产品),必要条件是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根源是公共需求。

2、财政概念:财政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组织收支、调节控制和监督管理的活动等。

3、三种财政各自的特点:

家计财政(自然经济):作为私人性质的财政,基本上是不干预经济的,追求财政年度平衡,通过实物和力役的征调使用来开展活动。

国家财政(计划经济):是国家计划配置资源的基本财力手段;直接服务于国营经济。

公共财政(市场经济):弥补市场失效;一视同仁服务;非市场营利性;法制化的财政。

4、财政分配与生产的关系:

(1)生产决定财政分配:生产为财政分配提供对象;生产

结构决定财政分配结构;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财政分配的性

质;④参与生产的一定形式决定财政分配的特定形式。

(2)财政分配制约生产: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的发展规模和

增长速度:首先,财政资金的积累和投资制约着生产的发展,其次,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的正常进行;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结构;财政分配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巩固和发展。

5、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

(1)区别:

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具有强制性、无偿性、长期使用性特点的分配,除债务收入外,都是以无偿的方式取得的,因而在资金使用上可以不受资金来源的限制,主要供无偿使用,也可

以要求有偿,主要供长期占用,也可以短期占用,因此可以用于满足各种不同性质的资金需要。

财政学复习重点

财政学复习重点

1.财政的含义: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因而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从经济学的意义来解释,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中国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该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财政的基本特征:①公共性与阶级性②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③收入与支出的对称(平衡)性。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①垄断②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③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④收入分配不公⑤经济波动

政府干预手段:①立法和行政手段②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③财政手段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①政府决策失误②寻租行为③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④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财政的职能:

⑴资源配置职能:

①合理确定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实现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率。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出结构也就是财政资源内部的配置比例。

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合理运用财政投资、税收、补贴等多种手段调节和引导民间资源的合理配

置。

⑤提高财政配置工具的使用效率。

⑵收入分配职能:

①合理界定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

②规范工资制度。改进和完善行政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制度。

③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④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⑶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财政基础必学知识点

财政基础必学知识点

财政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财政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和有效使用资金的

过程和结果。

2.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从各种渠道获取的资金,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

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等。

3.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用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资金支出,

包括常规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等。

4. 财政赤字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的情况。财政

赤字可以通过借贷、发行国债等方式进行弥补。

5. 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平衡的状态。在财政平衡下,政

府的支出能够通过正常的财政收入来覆盖。

6.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组合方式,对国

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7.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税收、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税收

是指由国家依法征收的各种税款,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

值税等。非税收入指政府从非税收渠道获取的资金,如土地出让金、

罚款等。政府性基金收入是指特定收入来源用于特定支出的收入,如

社会保险费、教育费附加等。

8. 财政支出的主要项目包括社会福利支出、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国防支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等。

9. 财政管理是指政府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过程,

包括预算编制、决算审计、财务管理等。

10. 财政改革是指对现行财政体制和政策进行改革调整的过程,旨在

提高财政收支平衡、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强财政管理效能等。

11. 财政可持续是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在长期内能够保持平衡和稳

定的状态,避免财政危机和债务问题的发生。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

1、创造性支出:是指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好为良好、

经济顺利发展的支出。这类支出主要包括经济、文

教、卫生和社会福利等项的支出。

2、预防性支出:是指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不使其受

到国内外敌对力量的破坏和侵犯,以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的支出。

3、购买性支出:是政府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

政务活动所需要的或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的物

品或服务的支出。

4、转移性财政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地、单方面地转移,这类

支出主要是指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

务利息、失业救济金等方面的支出。

5、政府支出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所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

的变动量之间的比率。(政府支出乘数与边际消

费倾向成正向关系)

6、政府税收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化的政府税收的

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7、平衡预算乘数:国民收入的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出和

税收的同时等额变动量之间的比率。

8、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

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

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

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

安排使用的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

金。

9、分税制:是将国家的全部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划分,确定

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收入范围,以保证中央政府和地

方政府各自职能的顺利实现。

10、政府收费:是指政府部门向其社会成员在一定范围内提供特定的

服务,或者提供特定公共设施的使用,而相应地收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复习资料-重点

1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2市场失灵:现实的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足

3外部性:无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纯公共产品:是指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消费的减少

5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6消费的排他性:指产品一旦被供给,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该产品的消费之外

7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产权界定不明确或界定不当

8庇古税:通过使卖者支付与每单位产出的边际外部成本相等的费用来实现负外部性的内部化

9公共选择:指人们通过整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机制

10投票悖论:虽然单个个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在多数票规则下却得不出一致的集体偏好11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12转移性支出:是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单方面对居民和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的无常财政拨款,不以获得同等价值的商品或服务作为补偿,受益者得到财政的转移资金后也不需要返还给政府

1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将不断增加

14财政投资性支出:也称为财政投资或公共投资,是以政府为主体,将其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中筹集起来的财政资金,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一种集中性,政策性投资

15现收现付制:是指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16财政补贴: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财政分配,向特定的企业或私人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17支付能力原则:政府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费用的分配,要与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相联系

18税收收入效应:对消费者表现为国家征税之后会使纳税人的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的购买量,而居于较低的消费水平。对生产者表现为政府课税之后会使生产者可支配的生产因素减少,从而降低了商品的生产能力,而处于较低的生产水平。

19税收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

20次优税收:是指在满足政府一定收入规模的前提下,课税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或超额负担最小

21宏观税收负担:亦称总体税负,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以税收形式集中的收入总额。

22公平定价: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产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23债务负担率:是指当年国债累积余额占GDP的比例

24债务依存度:反映的是当年国债发型额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25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和税收等价

26国债的挤出效应:在政府的财政赤字,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减少非政府部门资金的供给,并形成市场利率上升的压力,从而引起非政府部门投资减少的现象

27复式预算:是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的不同,分别汇集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对照表,从而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

28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29绩效预算:强调预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政府部门按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即干多少事拨多少钱。

30用脚投票:居民在不同辖区间的迁移体现了对不同公共产品的偏好。假定居民具有迁移的完全自由,那么在竞争性的地方辖区之间,居民出于最大化自身效用的动机,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所征收的税收之间的最佳组合,选择他们最喜欢的社区,并接受和维护该辖区地方政府的管理。

二、简答题

1、简述公共产品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消费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2、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2)农业是同时面临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弱智产业(3)农业内部积累不能满足农业投资要求的客观需求(4)农业支出项目很多具备正的“外部效应”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3、分析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1)定义:财政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

(2)主要内容:

①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②调节社会资源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配置,形成合理的产业节后

③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3)机制和手段:

①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确立财政收支GDP的合理比重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③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④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手段,引导并促进民间投资,吸引高水平外资和强化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⑤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4、分析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1)定义: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

(2)主要内容:①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②调节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

(3)财机制和手段主要:①规范工资制度②加强税收调节③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5、所得课税的主要特征

(1)税负相对公平(2)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3)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4)课税有弹性

6、政府预算原则

定义:政府确定预算形式和编制预算的指导思想与准则

主要原则:①公开性②完整性③可靠性④统一性⑤年度性

7、简要分析基础产业财政投资的必要性

①基础设施生产的规模经济性②资本成本比维护成本和经营成本大得多③项目建成之前有很大一部分成本须投入(沉没成本高)④行业的进入和退出成本很高⑤建设和回收期长8、简述公共选择的方法论

公共选择定义:人们通过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从而把个人偏好转化为集体决策的一种机制或过程,它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和机制

方法昆仑的三要素: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交易政治观

9、简述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制:以横向平衡原则为依据,以当期正在工作的所有人的缴费来支付现在保险受益人开支的制度

(2)完全基金制: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当期缴费的受保人建立的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的资金的需要

(3)部分基金制:当期缴费一部分用于应付当期受保人开支,一部分用于为受保人建立储备基金,以满足未来保障的需要

10、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要素

(1)经济发展水平(2)经济结构因素(3)分配制度与政策(4)价格因素(5)财政政策因素

11、什么是税制

税制就是税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府的税收组成体系及各种征管法令、制度的总称12、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1)财政补贴的含义:①它是政府无偿支出,具有转移性支出的性质;②财政补贴与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

(2)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意义:①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②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