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的运动太阳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2
万有引力定律与行星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与行星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描述了质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力,对于行星运动的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万有引力定律与行星运动之间的关系。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原理万有引力定律由牛顿于1687年首次提出。
它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具体而言,对于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F等于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m1m2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平方的比值的乘积,即F = G × (m1m2/r^2)。
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数,约等于6.674 × 10^(-11) N·m^2/kg^2。
这意味着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不仅适用于地球上的物体,还适用于宇宙中的行星、恒星等大质量物体。
二、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是太阳系内的天体,它们以椭圆轨道绕着太阳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对于解释行星运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作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对每个行星施加引力,而行星又对太阳施加相等大小、反向方向的引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行星所受到的向心力与行星的质量和向心加速度成正比,而向心加速度与向心力和行星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产生了向心力,使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这就是行星的基本运动规律。
三、行星的椭圆轨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行星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形。
当行星离太阳较远时,万有引力与向心力相等,行星运动较为稳定。
然而,当行星靠近太阳时,万有引力变大,向心力增大,行星的运动速度变快,轨道弯曲,呈现出近日点。
在太阳系中,每颗行星都有其自己的椭圆轨道。
这些轨道不仅反映了行星的运动规律,还揭示了太阳系的结构和稳定性。
通过观测和计算行星的运动轨迹,科学家能够了解行星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天体运动的规律。
四、行星运动与行星之间的相互关系太阳系中的行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万有引力定律讲课文档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FN 的作用,其合力充当__向__心___力___,FN 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的大小.
(3)其他位置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___增__大____.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学习互动
2.重力和高度的关系 Mm
若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h,在忽略地球自转的条件下有:mgh=___G__(__R__+_,h)可2得:gh= GM
第八页,共41页。
新课导入
师:开普勒在1609和1619年发表了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解决了描述行星运动的问 题,但好奇的人们,面向天穹,深情地叩问:是什么力量支配着行星绕着太阳做如此 和谐而有规律的运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问题.
第九页,共41页。
知识必备
知识点一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m成__正__比____,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
Mm 反比,即F=___G___r_2____.表达式中的G是比例系数,其大小与太阳和行星都无关.引力
的方向沿二者的连线.
第十一页,共41页。
知识必备
知识点二 万有引力定律 1.月—地检验 由于月球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所以月球轨道上物体受到的引力是地球上的
1 _6__0_2____.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
1
A.5
B.5
1 C.25
D.25
第二十八页,共41页。
学习互动
[答案] C [解析] 设海王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为 R1,周期为 T1,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
m __反__比____,即F∝____r__2__.
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M成______正__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
1. 引力公式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 = G(m1m2/r²)
其中,
F: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
G:万有引力常量,约等于6.67×10^-11 N·m²/kg²;
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
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2. 圆周运动公式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也可以用来描述行星绕太阳的圆周运动,其公式为:
F = m*v²/r = G(m1m2/r²)
其中,
m:为行星的质量;
v:为行星绕太阳的线速度;
r:为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m1、m2:分别为行星和太阳的质量。
3. 行星运动周期公式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周期公式为:
T² = (4π²r³)/(GM)
其中,
T:为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r:为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M:为太阳的质量;
G:万有引力常量。
4. 轨道速度公式
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速度公式为:v = (GM/r)¹/²
其中,
v:为行星绕太阳的速度;
r:为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M:为太阳的质量;
G:万有引力常量。
5. 天体自转周期公式
天体自转周期公式为:
T = 2π(r/v)
其中,
T:为天体的自转周期;
r:为天体的半径;
v:为天体表面的线速度。
以上就是万有引力定律公式大全,每一项公式都有其具体的物理含义和数学表达式,对于物理学或天文学研究者或爱好者都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
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k Ta =23。
其中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k TR =23,R ——轨道半径。
2. 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万有引力F 与m 1m 2成正比,与r 2成反比。
(2) 公式:221rm m G F =,G 叫万有引力常量,2211/1067.6kg m N G ⋅⨯=-。
(3) 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 ,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R m R Mm G mg 22ω-=;②在两极F=mg ,即mg R Mm G =2;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地面上,22R GM g mg R Mm G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h 处:22)()(h R GM g mg h R Mm Gh h +=⇒=+,所以g h R R g h 22)(+=,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1.T 、r 法:232224)2(GTr M T mr r Mm G ππ=⇒=,再根据32333,34R GT r V M R Vπρρπ=⇒==,当r=R 时,23GT πρ=2.g 、R 法:GgR Mmg RMm G 22=⇒=,再根据GRg VM R V πρρπ43,343=⇒==3.v 、r 法:Grv M r v m r Mm G 222=⇒=4.v 、T 法:G T v M T mr r Mm G r v m r Mm G ππ2)2(,32222=⇒==考点三、星体表面及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1、 星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星球自转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22R GM g mg R Mm G =⇒=。
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
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于17世纪末提出的,它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规律之一。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下面将探讨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内容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有关,与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具体而言,对于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它们之间的引力F的大小可以表示为F=G(m1*m2/r^2),其中G为引力常数,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二、行星的椭圆轨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状的,而不是圆形。
这是因为引力的大小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行星在运动过程中,它们受到的引力不断改变,使得它们的运动轨道呈现出椭圆形的形状。
三、开普勒定律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17世纪初提出的。
根据开普勒定律,行星在运动过程中,它们的轨道面对太阳的运动速度是不均匀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这意味着当行星离太阳较远时,它的运动速度较慢,而当行星离太阳较近时,它的运动速度较快。
具体地说,当行星离太阳较远时,它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一次绕日运动;而当行星离太阳较近时,它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一次绕日运动。
四、行星的周期和轨道半长轴根据开普勒的第三定律,行星的运动周期和它们轨道半长轴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具体而言,行星的运动周期T的平方与它们轨道半长轴a的立方成正比,即T^2∝a^3。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某个行星的轨道半长轴a,那么就可以根据开普勒的第三定律计算出该行星的运动周期T;反之,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某个行星的运动周期T,那么就可以根据开普勒的第三定律计算出该行星的轨道半长轴a。
五、结论综上所述,万有引力定律是研究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之一。
根据这一定律,行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形状的,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规律的总结
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规律的总结万有引力是牛顿于17世纪提出的重要物理理论,它描述了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在天体力学中,万有引力是解释行星运动轨迹以及太阳系中天体相互作用的核心原理。
本文将对万有引力与行星运动规律进行总结,并探讨它们在天文学中的重要性。
1. 简介万有引力是指任何两个质点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种吸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
万有引力公式由牛顿提出,即F=G*(m1*m2)/(r^2),其中F为引力,m1和m2为两个质点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数。
2. 行星运动规律根据万有引力的作用,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2.1 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轨道是椭圆形开普勒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椭圆轨道定律。
根据此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椭圆轨道的形状可以由离心率来描述,离心率为0时,轨道为圆形;离心率大于0时,则为椭圆形。
2.2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速度相等开普勒第二定律也被称为面积速度定律或等面积定律。
根据此定律,行星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椭圆轨道面积是相等的。
这意味着行星在靠近太阳的位置运动较快,在远离太阳的位置运动较慢。
2.3 开普勒第三定律:调整周期与轨道半长轴的关系开普勒第三定律也被称为调整周期定律或调整轨道定律。
根据此定律,在太阳系中,行星轨道的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这表明行星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越长。
3. 万有引力与天文学的重要性万有引力的发现与应用对天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3.1 解释行星运动规律万有引力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行星在太阳系中的运动规律,如行星轨道的形状、运动速度以及公转周期等。
这有助于人们理解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宇宙运行的法则。
3.2 预测行星位置和轨道基于万有引力理论,天文学家能够预测行星的位置和轨道。
这对于天文观测的准确性和天体定位有重要影响,同时也为人类航天探测任务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高中物理中的引力与行星运动
高中物理中的引力与行星运动引言:物理学是探索自然界中各种力的学科之一。
其中引力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力,影响着行星运动等多个现象。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中物理中引力与行星运动的关系,分析引力的本质以及其对行星运动的影响。
一、引力的本质引力是物体之间由于质量存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一定律数学表达式为:F =G * (m1 * m2) / r^2其中,F表示引力的大小,G是一个常数,m1和m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质量,r表示物体之间的距离。
二、行星运动的基本规律在太阳系中,行星的运动规律是基于引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根据开普勒的三个定律,行星运动有如下基本规律:1. 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 第二定律:行星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距离太阳的距离成反比,即在椭圆轨道上的相同时间段内,行星扫过的面积相等;3. 第三定律: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到太阳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三、引力对行星运动的影响引力对行星运动产生了多个影响,下面将具体分析几个重要的方面:1. 保持行星轨道稳定性引力是行星在太阳系中保持轨道稳定性的关键力量。
太阳的引力将行星吸引在一个稳定的椭圆轨道上,并阻止其飞离或碰撞到其他天体。
2. 控制行星公转速度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距离太阳越近,其受到引力的大小越大。
这一定律解释了为什么行星在靠近太阳的位置运动速度更快,在远离太阳的位置运动速度减慢。
3. 影响行星轨道的形状和倾角由引力产生的离心力和引力产生的向心力之间相互平衡,使行星的轨道变为椭圆形。
同时,引力还会影响行星轨道的倾斜角度,使得行星轨道在平面上呈现不同的形状。
4. 解释行星间的相对运动太阳系中的行星相互之间也会受到引力的影响,从而产生相对运动。
例如,地球和其他行星之间的引力影响导致了行星的共振现象和行星间的相互携带。
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归纳与重点题型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概括与要点题型总结一、行星的运动1、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①第必定律(轨道定律):全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随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推论:近期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③第三定律(周期定律):全部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a3即:T 2k此中k是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相关,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的质量没关。
推行:对环绕同一中心天体运动的行星或卫星,上式均成立。
K 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例 . 有两个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之比是1: 2,则它们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之比为。
二、万有引力定律1、万有引力定律的成立F G Mm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r 2②月—地查验③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测定引力常量 GG 6.67 10 11N2/ kg22、万有引力定律m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 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 r 的二次方成反比。
即:F G m1m2r 2②合用条件(Ⅰ)可当作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散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 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运用(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状况下,可以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视地球自转可得:mg G MmR2例 . 设地球的质量为 M ,赤道半径 R ,自转周期 T ,则地球赤道上质量为 m 的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为(式中 G 为万有引力恒量)(2)计算重力加快度G Mm地球表面邻近( h 《R ) 方法:万有引力≈重力mgMmR 2地球上空距离地心 r=R+h 处 mg ' G2 方法:( R h)在质量为 M ’,半径为 R ’的随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 ' ' 方法:mg''G M ' ' mR '' 2(3)计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Mm利用自己表面的重力加快度:GR 2mgMm v 2 24 2利用环绕天体的公转:G r 2m m rm 2 r 等等rT(注:联合 M4 R 3 获得中心天体的密度)3例 . 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以初速度 V 0 沿水平方向抛出一个小球,经过时间t ,球落到星球表面,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V.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 R ,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 M 。
(完整版)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k Ta =23。
其中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k TR =23,R ——轨道半径。
2. 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万有引力F 与m 1m 2成正比,与r 2成反比。
(2) 公式:221rm m G F =,G 叫万有引力常量,2211/1067.6kg m N G ⋅⨯=-。
(3) 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 ,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R m R Mm G mg 22ω-=;②在两极F=mg ,即mg R Mm G =2;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地面上,22R GM g mg R Mm G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h 处:22)()(h R GM g mg h R Mm Gh h +=⇒=+,所以g h R R g h 22)(+=,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1.T 、r 法:232224)2(GTr M T mr r Mm G ππ=⇒=,再根据32333,34R GT r V M R Vπρρπ=⇒==,当r=R 时,23GT πρ=2.g 、R 法:GgR Mmg RMm G 22=⇒=,再根据GRg VM R V πρρπ43,343=⇒==3.v 、r 法:Grv M r v m r Mm G 222=⇒=4.v 、T 法:G T v M T mr r Mm G r v m r Mm G ππ2)2(,32222=⇒==考点三、星体表面及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1、 星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在忽略星球自转时,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则22R GM g mg R Mm G =⇒=。
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的原理
万有引力定律行星运动的原理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项重要物理定律。
这一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背后的原理,对于我们理解宇宙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万有引力定律以及它在行星运动中的应用原理。
一、万有引力定律简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687年首次提出的物理定律之一,其核心思想是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
具体表述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正比于它们的质量,并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二、行星运动的基本原理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理可以被解释如下:1.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太阳对行星施加的引力是使其绕太阳运动的主要原因。
太阳质量巨大,因此其对行星的引力非常强大。
2.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虽然行星的质量相比太阳来说较小,但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同样会对太阳产生引力。
这个引力虽然比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要小很多,但它在行星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3. 引力的平衡和运动轨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和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行星的运动轨道。
这个运动轨道既满足了行星处于引力平衡状态,同时也满足了行星运动的稳定性。
三、行星运动的结果及规律通过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我们可以了解到行星运动的一些规律:1. 椭圆轨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轨道。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处,而行星则沿着椭圆轨道运动。
2. 开普勒定律开普勒在17世纪通过观测行星运动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第一定律:行星运动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连线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也就是说,行星在运动过程中,每个时间段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第三定律:行星绕太阳的周期的平方与行星到太阳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四、应用举例:地球的运动以地球绕太阳运动为例,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及开普勒定律我们可以了解到:1. 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地球在运动过程中,每个时间段所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2022_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2万有引力定律学生用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万有引力定律课标要求1.知道太阳和行星间存在着引力作用,是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物理观念) 2.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科学思维)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适用范围,知道引力常量,能应用万有引力公式解答相关问题.(科学思维)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突出基础性 素养夯基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与行星的质量m 成____________,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____________,即F 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在引力的存在与性质上,太阳与行星的地位完全相当,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________,即F′∝m 太r 2.二、月—地检验1.检验目的:检验地球绕太阳运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地球对树上苹果的引力是否为____________的力.2.检验方法 (1)理论分析①假设地球与月球间的作用力和太阳与行星间的作用力是同一种力,它们的表达式也应该满足F =________.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 月=Fm 月=G m 地r2.【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的距离】③假设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也是同一种力,同理可知,苹果的自由落体加速度a 苹=Fm 苹=G m 地R2.【地球中心与苹果间的距离】④由②③知,a 月a 苹=R 2r 2,由于r≈60R,所以应有:a 月a 苹=1602.(2)实际观测 T =27.3天a 月=ω2r 地月=(T)2r 地月=(2×3.1427.3×3 600×24)2×60×6.4×106m /s 2≈2.7×10-3m /s 2,实际测定自由落体加速度g =9.8 m /s 2=a 苹,则a 月a 苹≈1602.实际观测到的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故假设________,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地球对月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是同一种________的力.(3)检验结果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 、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三、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没有特殊情况】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________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________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________成反比.2.表达式:F =________,其中G 叫作引力常量. 四、引力常量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G 的值.英国物理学家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卡文迪什扭秤实验】测算出引力常量G 的值.【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通常情况下取G =____N ·m 2/kg 2.走 进 生 活如图所示,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运动碰到苹果.试对下面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做出的解释加以判断.(1)原因是苹果质量小,对地球的引力较小,而地球质量大,对苹果的引力较大.( )(2)原因是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而苹果对地球没有引力.( )(3)原因是人站在地球表面,感觉不到地球的运动.( )(4)苹果对地球的作用力和地球对苹果的作用力大小是相等的,但由于地球质量极大,地球不会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关键能力·合作探究——突出综合性素养形成探究点一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情境探究如图所示,太阳系内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沿着各自的轨道运动.[交流讨论](1)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2)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时,我们对行星的运动是怎么简化处理的?用了哪些知识?答:核心归纳1.两个简化模型:(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由于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做椭圆运动的轨迹的两个焦点靠得很近,行星的运动轨迹非常接近圆,所以将行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2)质点模型:由于天体间的距离很远,研究天体间的引力时将天体看成质点,即天体的质量集中在球心上.2.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推导应用体验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r3=k,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T2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mv2,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r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2πr,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T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D.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试解]针对训练1 太阳对地球有相当大的引力,地球对太阳也有引力作用,为什么它们不靠在一起?如图所示,其原因是( )A.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还不够大C.不仅太阳对地球有引力作用,太阳系中其他星球对地球也有引力作用,这些力的合力为零D.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不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使得地球绕太阳运行探究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情境探究如图所示,假若你与同桌的质量分别为65 kg、55 kg,相距0.5 m.一粒芝麻的质量大约是0.004 g.[交流讨论](1)你与同桌间的万有引力约为多少?(已知G=6.67×10-11N·m2/kg2)(2)芝麻粒重力约为你和同桌之间引力的多少倍?为什么万有引力没把你和同桌吸到一起?(3)平时在对某物体受力分析时需要分析该物体受到周围物体的万有引力吗?答:核心归纳的适用条件1.F=G m1m2r22.万有引力的特性应用体验题型1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例2 对于万有引力的表达式F=G m1m2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2A.当r趋近于零时,m1和m2之间的引力趋近于无穷大B.m1和m2之间的引力大小总相等,与m1和m2是否相等无关C.m1和m2之间的引力大小总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D.m1和m2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试解]题型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例 3 从“玉兔”登月到“祝融”探火,我国星际探测事业实现了由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已知火星质量约为月球的9倍,半径约为月球的2倍,“祝融”火星车的质量约为“玉兔”月球车的2倍.在着陆前,“祝融”和“玉兔”都会经历一个由着陆平台支撑的悬停过程.悬停时,“祝融”与“玉兔”所受着陆平台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A.9∶1B.9∶2 C.36∶1D.72∶1[试解]题型3 “填补法”求万有引力例4[2022·四川广元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径为R、质量为m0的均匀大球,沿直径挖去两个半径均为12R的小球,并把其中一个小球放在球外与大球靠在一起.图中大小四个球的球心在同一直线上,则大球剩余部分与球外小球间的万有引力约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A.0.01AA02A2A.0.04AA02A2A.0.05AA02A2A.0.02AA02A2[试解]【视野拓展】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1.重力为地球引力的分力地球自转时,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F可以分解为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F n和重力mg,其中F=G m1m2r2,F n=mω2r,重力只是地球引力的一个分力,如图所示.2.两个特殊位置处的重力(1)在赤道处: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F n和mg在一条直线上,则F=F n+mg,所以mg =F -F n =G MmR2-mω2R ,赤道处的重力最小.(2)在两极处:向心力为零,故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mg =G MmR2.可见,从赤道到两极,重力逐渐增大,重力加速度也逐渐变大.3.重力加速度的计算方法(1)在地面上,若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 =G MmR 2,所以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可表示为g =GMR2(式中M 为地球质量,R 为地球半径).(2)离地面h 高度处,mg′=G Mm(R +h )2,所以g′=GM(R +h )2,由此可知,随着高度h 的增大,重力加速度g′逐渐减小.针对训练2 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0,地球半径为R ,物体在距地面2R 处,由于地球引力作用而受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gg 0为( )A .1B .14C .4D .19[试解] 针对训练 3 [2022·湖南郴州高一期末]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的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2∶1.已知地球质量约为该行星质量的16倍,地球的半径为R ,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约为( )A .12R B .R C .2R D .4R教你解决问题[试解]评价检测·素养达标——突出创新性素养达标1.在牛顿发现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过程,得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表达式后推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表达式,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论证步骤,这一步骤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A.研究对象的选取B.理想化过程C.等效D.类比2.(多选)关于引力常量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单位是N·kg2/m2B.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数值等于两个质量均为1 kg的质点相距1 m时万有引力的大小C.计算宇航员在不同星球表面受到的万有引力,G的取值是不一样的D.引力常量G是由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测出来的3.[2022·绍兴高一检测]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采用快速返回技术,载着三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面,图甲为王亚平出舱时的情景,图乙为飞船返回时的变轨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P点的速度等于在Q点的速度B.飞船在P点的速度小于在Q点的速度C.飞船在从Q点运动到P点过程中,所受地球的引力逐渐减小D.飞船在从Q点运动到P点过程中,所受地球的引力逐渐增大4.如图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质量大小分别为m1、m2,半径大小分别为r1、r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A A1A2A2A.A A1A2A12C.G m1m2(r1+r2)2D.G m1m2(r1+r2+r)25.2022年4月16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假设该卫星质量为m ,在离地面高度为h 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G Mm h2B .G MmR +hC .G Mm R2D .G Mm(R +h )22.万有引力定律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1.正比 反比 2.相同 二、 1.同一性质 2.(1)①G m 月m 地r 2(2)成立 性质三、1.连线 乘积 二次方 2.Gm 1m 2r 2四、卡文迪什 6.67×10-11走进生活答案:(1)× (2)× (3)× (4)√关键能力·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提示:(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使行星绕太阳运动.(2)将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在推导过程中,用到了向心力公式、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开普勒第三定律及牛顿运动定律.【例1】【解析】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r3T2=k,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通过研究行星的运动数据推理出的,不能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故A错误;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F=mv2r,这个关系式是向心力公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故B正确;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v=2πrT,这个关系式不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为v=ΔxΔt,故C错误;通过A、B、C的分析可知,D错误.【答案】 B针对训练1 解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太阳和地球上,不能相互抵消,A错误;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提供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断改变地球的运动方向,B、C错误,D正确.答案:D探究点二提示:(1)F万=G m1m2r2=6.67×10-11×65×550.52N≈1.0×10-6 N.(2)芝麻粒的重力约为4.0×10-5N,约为你和同桌之间引力的40倍.这时的引力很小,远小于人和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两个人靠近时,不会吸引到一起.(3)由(1)(2)知,平常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非常小,故在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不考虑两物体的万有引力,除非是物体与天体、天体与天体间的相互作用.【例2】【解析】A错:万有引力的表达式适用于远距离相互作用,在微观的距离上是不适用的,r趋近于零时此公式不成立.B对,C错:万有引力是天体间的相互吸引力,m1、m2所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是等大、反向,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m1和m2之间的引力大小总相等,与m1和m2是否相等无关.D错:m1和m2之间的引力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答案】 B【例3】 【解析】 悬停时所受着陆平台的作用力等于万有引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 =G mMR2,可得F 祝融F玉兔=GA 火A 祝融A 火2∶GA 月A 玉兔A 月2=922×2=92,故B 正确,A 、C 、D 错误.【答案】 B【例4】 【解析】 大球的质量为m 0,由ρ=m V ,V =43πR 3可知小球的质量为m08,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大球剩余部分与球外小球间的万有引力为F =Gm 0·m 08(3R 2)2-Gm 08·m 08(2R )2-Gm 08·m 08R2,约为0.04AA 02A2,故选B.【答案】 B针对训练2 解析: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有mg 0=G MmR 2,在距地面2R 处有mg =G Mm (3R )2.联立解得g g 0=19.答案:D针对训练3 解析:在任意一星球表面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h =12gt 2,水平方向有x =v 0t ,水平距离之比为2∶1,得地球表面与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g g 星=41,由天体表面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知Gm 地m R2=mg ,又已知地球质量约为该行星质量的16倍,故RR 星=√m 地g √m星g星=2,即该行星的半径约为12R ,A 正确.答案:A评价检测·素养达标1.解析:求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时,行星是受力星体,有F ∝mr 2(m 是行星的质量).求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时,太阳是受力星体,类比可得F ′∝Mr 2(M 是太阳的质量),故选项D正确.答案:D2.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G 的单位是N·m 2/kg 2,A 错误;由F =G MmR2可知G =FR 2Mm ,则G 的数值等于两个质量均为1 kg 的质点相距1 m 时万有引力的大小,B 正确;在不同星球上,G的数值是一样的,C错误;引力常量G是由卡文迪什利用扭秤实验测出来的,D正确.答案:BD3.解析: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飞船在远地点的速度小于近地点的速度,则P点的,可知r越小,引力越大,则Q到P的过程中,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A、B错误;由F=G Mmr2所受地球引力逐渐增大,C错误,D正确.答案:D4.解析:两球质量分布均匀,可认为质量集中于球心,由万有引力公式可知两球间的,故D正确.万有引力大小为G m1m2(r1+r2+r)2答案:D,其中r为卫星到地心的距离,即r=R 5.解析: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F=G Mmr2故选项D正确.+h,整理得F=G Mm(R+h)2答案:D。
高中物理必修二---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第2节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1.知道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2.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和表达式,知道牛顿运动定律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时的作用,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难点) 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并且了解引力常量G 的测定在科学历史上的重大意义.(重点)一、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设行星质量为m ,行星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r ,则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m r2. 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太阳与行星的地位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相同(设太阳质量为M ),即F ′∝M r2. 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F ′,又由于F ∝m r 2、F ′∝M r 2,则有F ∝Mm r2,写成等式F =G Mm r2,式中G 为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都没有关系. 二、月—地检验1.猜想: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遵从“平方反比”的规律.2.推理: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约是它在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的1602. 3.结论:计算结果与预期符合得很好.这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三、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表达式:F =G m 1m 2r2. 3.引力常量G :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量得出,常取G =6.67×10-11N ·m 2/kg 2.判一判 (1)地球表面的物体的重力必然等于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 )(2)若只知道某行星的自转周期和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则可以求出太阳的质量.( )(3)已知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周期和轨道半径,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 )(4)海王星是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而发现的.( )(5)在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是7.9 km/s.( )(6)在地面上发射火星探测器的速度应为11.2 km/s<v <16.7 km/s.( )提示:(1)× (2)× (3)× (4)√ (5)√ (6)√做一做 在牛顿的月-地检验中有以下两点:(1)由天文观测数据可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为27.32天,月球与地球间相距3.84×108 m ,由此可计算出加速度a =0.002 7 m/s 2;(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 2,月球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1∶3 630,而地球半径(6.4×106 m)和月球与地球间距离的比值为1∶60.这个比值的平方1∶3 600与上面的加速度比值非常接近.以上结果说明( )A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B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C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物体质量有关,即G =mgD .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除与月球质量有关外,还与地球质量有关提示:选A .通过完全独立的途径得出相同的结果,证明了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和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故选项A 正确.想一想 如何通过天文观测计算月球绕地球转动时的向心加速度呢?提示:通过天文观测我们可以获得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及月球的公转周期,所以我们可以利用a n =4π2T2r 计算月球绕地球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对天体间引力的理解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是相互的,沿两个星体连线方向,指向施力星体.2.公式中G 为比例系数,与行星和太阳均没有关系.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也适用于行星和卫星间.4.该引力规律普遍适用于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与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地球卫星之所以能绕地球运动也同样是因为它受到地球的引力,假设有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m ,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 ,轨道半径为r ,则应有F =4π2mr T2.由此有人得出结论:地球对卫星的引力F 应与r 成正比,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错在何处?[解析]不正确.F与r成正比,是建立在周期T不变的前提下的,由开普勒第三定律,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r发生变化时,周期T也在变化,所以不能说F与r成正比.[答案]见解析求解天体间或实际物体间的引力问题时,限于具体条件,有些物理量不便直接测量或直接求解,此时可利用等效的方法间接求解,或通过舍去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的方法建立简化模型,或通过相关公式的类比应用消去某些未知量.(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F=mv2r,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v=2πrT,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一个公式,它是由速度的定义式得到的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r3T2=k,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D.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解析:选AB.物理公式或规律,都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建立的.有些是通过实验获得,并能在实验室进行验证的,如本题中选项A、B.但有些则无法在实验室证明,如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是根据行星运动的观察结果而总结归纳出来的规律,每一条都是经验定律,都是从观察行星运动所取得的资料中总结出来的,故开普勒的三大定律都是在实验室无法验证的定律.公式F=GMmr2来源于开普勒定律,无法得到验证.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B.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互相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公式F=Gm1m2r2,其中G=6.67×10-11N·m2/kg2,称为引力常量,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适用条件(1)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2)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计算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中r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3)计算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为球心与质点间的距离(4)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其中r为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特性 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球之间,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相互性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宏观性 在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由于质量比较小,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特殊性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和它们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命题视角1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对于质量为m 1和质量为m 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F =G m 1m 2r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所受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 趋于0时,万有引力无穷大C .当有第三个物体放入这两个物体之间时,这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将不变D .两个物体所受的引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解析] 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始终等大反向,故选项A 错误.当物体间距离趋于0时,物体就不能看成质点,因此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不会变得无穷大,选项B 错误.物体间万有引力的大小只与两物体的质量m 1、m 2和物体间的距离r 有关,与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故选项C 正确.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同种性质的力,选项D 错误.[答案] C命题视角2 引力常量的测定正是由于卡文迪许测定了引力常量G ,才使得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实验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更使得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例如,可以用测定地球表面物体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测定地球的质量,也正是由于这一应用,使卡文迪许被人们称为是“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重力加速度g 取9.8 m/s 2,则还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就能运用所学知识得出地球的质量,并具体估算一下地球质量大约为多少?[解析] 由地球表面物体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得mg =G mM R 2,即M =gR 2G,因此,要求出地球质量,还要知道引力常量G ,地球半径R .将G =6.67×10-11 N ·m 2/kg 2,R =6.40×106m 代入可得M ≈6.02×1024 kg.[答案] 引力常量G ,地球半径R 6.02×1024 kg引力常量测定的意义(1)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通过改变小球的质量和距离,证实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2)引力常量的确定使万有引力定律能够进行定量的计算,显示出真正的实用价值.(3)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是物理学上非常著名和重要的实验,扭秤实验巧妙地利用等效法合理地将微小量进行放大,开创了测量弱力的新时代.【通关练习】1.(2020·江西上饶期中)下面有关万有引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F =G m 1m 2r2中的G 是比例常数,其值是牛顿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 B .地面附近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都是地球引力C .苹果落到地面上,说明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苹果对地球也有引力D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解析:选A.G 是比例常数,其值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A 错误;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地面附近自由下落的苹果和天空中运行的月亮,受到的都是地球引力,B 正确;地球吸引苹果的力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因此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苹果对地球也有引力,C 正确;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的,D 正确.2.(多选)关于引力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力常量是两个质量为1 kg 的质点相距1 m 时的相互吸引力B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测出了引力常量的值C .引力常量的测定,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D .引力常量的测定,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解析:选CD.引力常量的大小等于两个质量为1 kg 的质点相距1 m 时的万有引力的数值,而引力常量不能说是两质点间的吸引力,选项A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但他并未测出引力常量,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巧妙地利用扭秤装置在实验室中第一次比较精确地测出的,所以选项B 错误;引力常量的测出,不仅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而且也使人们可以测出天体的质量,这也是测出引力常量的意义所在,选项C 、D 正确.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1.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F 可以分解成重力mg 和随地球转动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其中F =G Mm R2,而F ′=mω2r .从图中可以看出: (1)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 、mg 、F ′三力同向,此时F ′为最大值F ′max =mω2R ,重力为最小值,G min =F -F ′=G Mm R2-mω2R . (2)当物体在两极时,F ′=0,F =mg ,此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重力为最大值,G max =G Mm R 2. 当物体由赤道向两极移动的过程中,向心力逐渐减小,重力逐渐增大,只有物体在两极时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才等于重力.(3)在高空中(如绕地球转动的卫星),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 ′=G Mm (R +h )2.由此可知,离地面的高度h 越高,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 ′就越小.(4)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地球上空,重力加速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总之,除在两极外,都不能说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但由于分力F ′远小于引力F ,所以在忽略地球自转的问题中,通常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mg =GMm R2. 2.对重力加速度的“再认识”(1)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在天体表面处,万有引力等于或近似等于重力,则G Mm R 2=mg ,所以g =GM R2(R 为星球半径,M 为星球质量).由此推得,两个不同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 1g 2=R 22R 21·M 1M 2. (2)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若设离天体表面高h 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h ,则G Mm (R +h )2=mg h ,所以g h =GM (R +h )2.可见,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逐渐减小.由以上分析可推得,天体表面和某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为g h g =R 2(R +h )2. 命题视角1 万有引力的大小计算两艘轮船,质量都是1.0×104 t ,相距10 km ,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多大?这个力与轮船所受重力的比值是多少?(g 取10 m/s 2)[解析] 轮船之间的万有引力F =G m 1m 2r 2=6.67×10-11×1.0×107×1.0×107(10×103)2N =6.67×10-5 N.轮船的重力G =mg =1.0×107×10 N =1.0×108 N. 两轮船间的万有引力与轮船所受重力的比值为 F G = 6.67×10-13. [答案] 6.67×10-5 N 6.67×10-13命题视角2 “填补法”在引力求解中的应用有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密度均匀球体,在距离球心O为2R 的地方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现在从M 中挖去一半径为R 2的球体,如图所示,求剩下部分对m 的万有引力F 为多大?[思路点拨] 挖去一球体后,剩余部分不再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不能直接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求解.可先将挖去部分补上来求引力,求出完整球体对质点的引力F 1,再求出被挖去部分对质点的引力F 2,则剩余部分对质点的引力为F =F 1-F 2.[解析] 完整球质量M =ρ×43πR 3 挖去的小球质量M ′=ρ×43π⎝⎛⎭⎫R 23=18ρ×43πR 3=M 8由万有引力定律得F 1=G Mm (2R )2=G Mm 4R 2 F 2=G M ′m r ′2=G M 8m ⎝⎛⎭⎫3R 22=G Mm 18R 2 故F =F 1-F 2=G Mm 4R 2-G Mm 18R 2=7GMm 36R 2. [答案] 7GMm 36R 2命题视角3 天体重力加速度的相关问题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火星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19,那么地球表面上质量为50 kg 的宇航员.(1)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若宇航员在地球表面能跳1.5 m 高,那他在火星表面能跳多高?(在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思路点拨] 本题涉及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求法,应先求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再求宇航员在火星表面所受的重力;然后再利用竖直上抛运动规律求上升的高度.[解析] (1)在地球表面有mg =G Mm R 2,得g =G M R2同理可知,在火星表面上有g ′=G M ′R ′2 即g ′=G ⎝⎛⎭⎫19M ⎝⎛⎭⎫12R 2=4GM 9R 2=49g =409 m/s 2 宇航员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G ′=mg ′=50×409N =222.2 N. (2)在地球表面宇航员跳起的高度H =v 202g在火星表面宇航员跳起的高度h =v 202g ′综上可知,h =g g ′H =10409×1.5 m =3.375 m. [答案] (1)222.2 N (2)3.375 m1.涉及重力与引力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1)由物体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GM R2,即GM =gR 2,这是一个常用的“黄金代换式”.(2)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故受力分析时不能重复分析,即分析万有引力时就不必再分析重力.(3)对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通常只分析重力;对随地球的自转运动或卫星问题只分析万有引力.(4)除非专门研究随地球自转问题,计算时都可认为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2.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求解相关综合问题时,首先必须明确问题涉及哪些知识内容,需要运用哪些物理规律,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1)无论问题是涉及运动学规律,还是动力学规律,联系的桥梁都是重力加速度g ,要注意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特别是明确星球表面上g 0=G M R 2,高度h 处g =G M (R +h )2,即g 随h 增加而减小.(2)在地球上运用的运动学规律和动力学规律,在其他星球上仍然适用,只是重力加速度g 不同.3.应用挖补法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找到原来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挖去部分所受的万有引力与剩余部分所受的万有引力之间的联系.(2)所挖去的部分为规则球体,剩余部分不再为球体时适合应用挖补法.若所挖去部分不是规则球体,则不适合应用挖补法. 【通关练习】 1.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 ,距地面高度为h ,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 .0B .GM (R +h )2C .GMm (R +h )2D .GM h2 解析:选B.由G Mm (R +h )2=mg 得,g =GM (R +h )2,故B 项正确. 2.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d RB .1+d RC .⎝⎛⎭⎫R -d R 2D .⎝⎛⎭⎫R R -d 2解析:选A.如图所示,根据“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可知,地面处的球壳对地面与矿井底部之间的环形部分的引力为零.设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质量为M ,由地球表面的物体m 1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可得m 1g =G Mm 1R 2,即g =GM R2;再将矿井底部所在的球壳包围的球体取出来进行研究,设矿井底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取出的球体的质量为M ′,半径r =R -d ,同理可得矿井底部处的物体m 2受到的重力m 2g ′=G M ′m 2r 2,即g ′=GM ′r2,又M =ρV =ρ·43πR 3,M ′=ρV ′=ρ·43π(R -d )3,联立解得g ′g =1-d R,选项A 正确.[随堂检测]1.万有引力定律首次揭示了自然界中物体间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重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引起的B .人造地球卫星离地球越远,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越大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D .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没有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解析:选C.物体的重力是由地球的万有引力产生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与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选项A 、B 错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选项C 正确;宇宙飞船内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是因为宇航员受到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了宇航员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选项D 错误.2.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他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大小的( )A .0.25B .0.5C .2倍D .4倍解析:选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宇航员在地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F 1=GM 地m R 2地,在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F 2=GM 星m R 2星,所以F 2F 1=M 星R 2地M 地R 2星=12×22=2,故C 正确. 3.某行星可看成一个均匀的球体,密度为ρ,若在其赤道上随行星一起转动的物体对行星表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引力常量为G )( )A .4πG 3B .3πG 4C . 3πρGD . πρG解析:选C.根据G Mm r2=m ⎝⎛⎭⎫2πT 2r ,可得T =2πr 3GM ,将M =43πr 3ρ代入,可得T =3πρG ,故选项C 正确. 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 .如果从球的正中心挖去一个直径为R 的球,放在相距为d 的地方.求两球之间的引力是多大.解析:根据匀质球的质量与其半径的关系M =ρ×43πR 3∝R 3,两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M 8,M ′=7M 8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这时两球之间的引力为F =G M ′m d 2=7GM 264d 2. 答案:7GM 264d 25.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 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10 m/s 2,空气阻力不计)(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的大小;(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 星∶R 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 星∶M 地.解析:(1)设竖直上抛小球初速度为v 0,则 v 0=12gt =12g ′×5t ,所以g ′=15g =2 m/s 2.(2)设小球的质量为m , 则mg =G M 地m R 2地,mg ′=G M 星m R 2星所以M 星∶M 地=g ′R 2星gR 2地=15×116=180.答案:(1)2 m/s 2 (2)1∶80[课时作业] 【A 组 基础过关】1.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所以有( ) A .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 B .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大C .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D .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解析:选A.由F =G MmR 2可知,若将地球看成球形,则物体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受到地球的引力都相等,此引力的两个分力一个是物体的重力,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在赤道上,向心力最大,重力最小,A 对;地表各处的角速度均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B 错;地球上只有赤道上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指向地心,其他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均不指向地心,C 错;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与地面支持力的合力,D 错.2.如图所示,两球的半径小于R ,两球质量均匀分布,质量分别为m 1、m 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 .G m 1m 2R 21B .G m 1m 2R 22C .G m 1m 2(R 1+R 2)2D .G m 1m 2(R 1+R 2+R )2解析:选D.由万有引力定律公式中“r ”的含义知:r 应为两球心之间的距离,故D 正确. 3.(多选)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运行周期大于乙的运行周期B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D .甲在运行时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答案:AC4.(多选)质量为m 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A .线速度v =GMRB .角速度ω=gRC .运行周期T =2πRgD .向心加速度a =GmR2解析:选AC.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出:G MmR 2=m v 2R ,得v =GMR,故A 正确;根据mg =mω2R ,得ω=gR,故B 错误;根据mg =m 4π2T 2R ,得T =2πR g ,故C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 Mm R 2=ma ,a =GM R2,故D 错误.5.两颗行星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它们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分别是r 1和r 2,若它们只受太阳引力的作用,那么这两颗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 .1B .m 2r 1m 1r 2C .m 1r 2m 2r 1D .r 22r 21解析:选D.设行星m 1、m 2的向心力分别为F 1、F 2,由太阳与行星之间的作用规律可得:F 1∝m 1r 21,F 2∝m 2r 22,而a 1=F 1m 1,a 2=F 2m 2,故a 1a 2=r 22r 21,D 正确.6.两个质量均为m 的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 ,O 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也为m 的物体从O 沿OM 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解析:选D.m 在O 点时,所受万有引力的合力为0,运动到无限远时,万有引力为0,在距O 点不远的任一点,万有引力都不为0,因此D 正确.7.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0,物体在距离地心4R (R 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 ,则gg 0为( )A .1B .19C .14D .116解析:选D.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和在离地心高4R 处的加速度均由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产生,所以有地面上:G MmR2=mg 0①离地心4R 处:G Mm(4R )2=mg ②由①②两式得g g 0=⎝⎛⎭⎫R 4R 2=116.【B 组 素养提升】8.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 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 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解析:选D.在嫦娥四号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随着h 的增大,探测器所受的地球引力逐渐减小但并不是均匀减小的,故能够描述F 随h 变化关系的图象是D.9.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若从地球表面高h 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 m ,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 )A .10 mB .15 mC .90 mD .360 m解析:选A.由平抛运动公式可知,射程x =v 0t =v 02h g ,即v 0、h 相同的条件下x ∝1g.。
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 2 3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教师版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学习目标] 1.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2.能利用开普勒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表达式.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含义及适用条件.4.认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能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一、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即F ∝mr2.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太阳与行星的地位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相同,即F ′∝Mr2.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F ′,所以有F ∝Mm r 2,写成等式就是F =G Mmr 2.二、月—地检验1.猜想: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得苹果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同样遵从“平方反比”的规律.2.推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约是它在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的1602.3.结论: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填“相同”或“不同”)的规律. 三、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 1和m 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表达式:F =G m 1m 2r2.3.引力常量G :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量得出,常取G =6.67×10-11N·m 2/kg 2.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天体之间,也存在于普通物体之间.(√)(2)质量一定的两个物体,若距离无限小,它们间的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3)把物体放在地球中心处,物体受到的引力无穷大.(×)(4)由于太阳质量大,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5)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2.两个质量都是1 kg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相距1 m时,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F=________ N,一个物体的重力F′=________ N,万有引力F与重力F′的比值为________.(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答案 6.67×10-1110 6.67×10-12一、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理解1.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答案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使行星绕太阳运动.2.在推导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时,我们对行星的运动怎么简化处理的?用了哪些知识?答案将行星绕太阳的椭圆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在推导过程中,用到了向心力公式、开普勒第三定律及牛顿运动定律.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关系的得出过程例1 (多选)根据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m r 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Mr 2,其中M 、m 、r 分别为太阳质量、行星质量和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F ′∝M r 2和F ∝mr 2,得F ∶F ′=m ∶MB.F 和F ′大小相等,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F 和F ′大小相等,是同一个力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答案 BD解析 F ′和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故正确答案为B 、D. 二、万有引力定律(1)通过月—地检验结果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引力,那么,为什么通常两个人(如图1)间的万有引力我们却感受不到?图1(2)地球对人的万有引力与人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吗?答案 (1)任意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但由于地球上物体的质量一般很小(与天体质量相比),地球上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远小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通常感受不到,但天体质量很大,天体间的引力很大,对天体的运动起决定作用. (2)相等.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F =G m 1m 2r 2,G =6.67×10-11 N·m 2/kg 2.2.万有引力定律公式适用的条件(1)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2)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r 为球心到质点的距离. (3)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例2 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能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只有能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的引力才能用F =Gm 1m 2r2计算C.由F =Gm 1m 2r 2知,两物体间距离r 减小时(没有无限靠近),它们之间的引力增大D.引力常量的大小是牛顿首先测出来的,且约等于6.67×10-11N·m 2/kg 2答案 C解析 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称万有引力,A 错;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万有引力也能用F =Gm 1m 2r 2来计算,B 错;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它们间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故r 减小,它们间的引力增大,C 对;引力常量G 是由卡文迪许首先精确测出的,D 错.例3 如图2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 0,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质量分别为m 1、m 2,半径分别为r 1、r 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图2A.Gm 1m 2r 02B.Gm 1m 2r 12C.Gm 1m 2(r 1+r 2)2D.Gm 1m 2(r 1+r 2+r 0)2答案 D解析 两个匀质球体间的万有引力F =Gm 1m 2r2,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选D.例4 (2019·江川二中高一期末)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2r ,在其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r 的球形空穴,其表面与球面相切,如图3所示.已知挖去小球的质量为m ,在球心和空穴中心连线上,距球心d =6r 处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求:图3(1)被挖去的小球挖去前对m ′的万有引力为多大? (2)剩余部分对m ′的万有引力为多大? 答案 (1)G mm ′25r 2 (2)G 41mm ′225r 2解析 (1)被挖去的小球挖去前对m ′的万有引力为 F 2=G mm ′(5r )2=G mm ′25r 2 (2)将挖去的小球填入空穴中,由V =43πr 3可知,大球的质量为8m ,大球对m ′的万有引力为F 1=G 8m ·m ′(6r )2=G 2mm ′9r 2m ′所受剩余部分的万有引力为F =F 1-F 2=G 41mm ′225r 2.三、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1.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图4除两极以外,地面上其他点的物体,都围绕地轴做圆周运动,这就需要一个垂直于地轴的向心力.由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F ′提供向心力,另一个分力为重力G ,如图4所示. (1)当物体在两极时:G =F 引,重力达到最大值G max =G MmR 2.(2)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 ′=mω2R 最大,此时重力最小G min =GMmR 2-mω2R (3)从赤道到两极:随着纬度增加,向心力F ′=mω2R ′减小,F ′与F 引夹角增大,所以重力G 在增大,重力加速度增大.因为F ′、F 引、G 不在一条直线上,重力G 与万有引力F 引方向有偏差,重力大小mg <G MmR 2.2.重力与高度的关系若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则mg ′=G Mm(R +h )2(R 为地球半径,g ′为离地面h 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在同一纬度,距地面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小. 3.特别说明(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产生的,但重力并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2)只有在两极,mg =G Mm R 2,其他地方mg <G MmR 2,但相差不大,在忽略地球自转的情况下,认为mg =G MmR2.(3)在两极、赤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他地方二者方向不同,略有偏差.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例5 (多选)万有引力定律能够很好地将天体运行规律与地球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的内在一致性统一起来.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质量为m 的小物体的重力,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0=G Mm R 2B.在赤道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1=G MmR2C.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2=G Mm(R +h )2D.在赤道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3=G Mm(R +h )2答案 AC解析 物体在两极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有F 0=G MmR 2,故A 正确;在赤道地面称量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加上随地球一起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则有F 1<G MmR2,故B 错误;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有F 2=G Mm(R +h )2,故C 正确;在赤道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万有引力大于重力,则有F 3<G Mm(R +h )2,故D 错误.例6 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火星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19,那么地球表面上质量为50 kg的宇航员(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1)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若宇航员在地球表面能跳1.5 m 高,那他在火星表面能跳多高? 答案 (1)222.2 N (2)3.375 m 解析 (1)在地球表面有mg =G MmR 2在火星表面上有mg ′=G M ′mR ′2联立解得g ′=409 m/s 2宇航员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 G ′=mg ′=50×409 N ≈222.2 N.(2)在地球表面宇航员跳起的高度H =v 022g在火星表面宇航员跳起的高度h =v 022g ′综上可知,h =g g ′H =10409×1.5 m =3.375 m.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2019·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一期末)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 =G m 1m 2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对于m 1与m 2间的万有引力,质量大的受到的引力大D.m 1与m 2受到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A解析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 =G m 1m 2r2,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选项A 正确;当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定律不再适用,选项B 错误;m 1与m 2间的万有引力是相互作用力,两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是等大反向的,与质量大小无关,选项C 错误;m 1与m 2受到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因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选项D 错误.2.(月—地检验)(2018·北京卷)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答案 B解析 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则应满足G Mmr2=ma ,因此加速度a 与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3.(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应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均质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若将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半径是小铁球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两个大铁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 A.2F B.4F C.8F D.16F 答案 D解析 两个小铁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G mm (2r )2=G m 24r 2.实心小铁球的质量为m =ρV =ρ·43πr 3,大铁球的半径是小铁球的2倍,则大铁球的质量m ′与小铁球的质量m 之比为m ′m =r ′3r 3=8,故两个大铁球间的万有引力为F ′=G m ′m ′4r ′2=16F .故选D.4.(重力加速度的计算)据报道,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设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k 倍,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p 倍,由此可推知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A.k pB.k p 2C.k 2pD.k 2p 2 答案 B解析 由mg =G MmR 2可知:g 地=G M 地 R 地2,g 星=G M 星R 星2,g 星g 地=M 星M 地·R 地2R 星2=k p2,所以选项B 正确.[基础对点练]考点一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1.(2019·肥东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下列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B.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的质量无关 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D.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成反比 答案 A解析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都是万有引力,性质相同,故A 正确;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可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行星和太阳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者的质量都有关,故B 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得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等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故C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分析可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行星和太阳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故D 错误. 2.(多选)关于引力常量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引力常量G 的单位是N·m 2/kg 2B.引力常量G 的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反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C.引力常量G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 kg 的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相距1 m 时的相互吸引力D.引力常量G 是不变的,其数值大小由卡文迪许测出,与单位制的选择无关 答案 AC解析 由F =G m 1m 2r 2得G =F ·r 2m 1m 2,所以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为N·m 2/kg 2,选项A 正确;引力常量是一个常数,其大小与质量以及两物体间的距离无关,选项B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引力常量G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 kg 的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相距1 m 时的相互吸引力,选项C 正确;引力常量是定值,其数值大小由卡文迪许测出,但其大小与单位制的选择有关,选项D 错误.3.(2019·北京牛栏山一中期中)图1(a)是用来“显示桌(或支持)面的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图(b)是用来“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由图可知,两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图1A.极限的思想方法B.放大的思想方法C.控制变量的方法D.猜想的思想方法答案 B考点二 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应用4.(2019·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办法不正确的是(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使两物体的质量和距离都减小到原来的14答案 D解析 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为F =G Mmr 2,根据该公式可知,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则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14,A 正确;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则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14,B 正确;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则万有引力变为原来的14,C 正确;使两物体的质量和距离都减小到原来的14,则万有引力大小不变,D 错误.5.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 .若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到F4,则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R 为地球半径)( ) A.2R B.4R C.R D.8R 答案 C解析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F =G Mm R 2,14F =G Mm(R +h )2,解得h =R ,选项C 正确.6.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A.(2-1)RB.RC.2RD.2R 答案 A解析 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设地球的质量为M ,物体质量为m ,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h ,则有GMm R 2=mg ,G Mm (R +h )2=m g 2,联立得2R 2=(R +h )2,解得h =(2-1)R ,选项A 正确. 7.(多选)如图2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GMm (r -R )2B.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GMmr 2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Gm 23r2D.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3GMmr 2答案 BC解析 地球与一颗卫星间的引力大小为GMmr 2,A 错误,B 正确.由几何关系可知两卫星之间的距离为3r ,两卫星之间的引力为Gmm (3r )2=Gm 23r 2,C 正确.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零,D 错误.8.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一飞行器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当地球对它的引力和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时,飞行器距月球球心的距离与月球球心距地球球心的距离之比为( )A.1∶9B.9∶1C.1∶10D.10∶1 答案 C解析 设月球质量为m ,则地球质量为81m ,月球球心距地球球心的距离为r ,飞行器质量为m 0,当飞行器距月球球心的距离为r ′时,地球对它的引力等于月球对它的引力,则G mm 0r ′2=G 81mm 0(r -r ′)2,所以r -r ′r ′=9,r =10r ′,r ′∶r =1∶10,故选项C 正确.[能力综合练]9.如图3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 的球体对球外质点P (图中未画出)的万有引力为F .如果在球体中央挖去半径为r 的一部分球体,且r =R2,则原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P 的万有引力变为( )图3A.F 2B.F 8C.7F 8D.F 4 答案 C解析 利用填补法来分析此题.原来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为F ,挖去的半径为R2的球体的质量为原来球体质量的18,其他条件不变,故剩余部分对质点P 的万有引力为F -F 8=78F .10.(多选)宇宙中存在着由四颗星组成的孤立星系.如图4所示,一颗母星处在正三角形的中心,三角形的顶点各有一颗质量相等的小星围绕母星做圆周运动.如果两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F ,母星与任意一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9F .则( )图4A.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32+9)F B.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3+9)F C.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3倍 D.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33倍 答案 BC解析 假设每颗小星的质量为m ,母星的质量为M ,正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小星绕母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33a .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F =G mma 2,母星与任意一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9F =G Mmr 2,联立解得M =3m ,故C 正确,D 错误.任意一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F ′=9F+2F ·cos 30°=(3+9)F ,故A 错误,B 正确.11.若地球半径为R ,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蛟龙”号下潜深度为d ,“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 处的质点(m )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球体内半径为r 的同心球体(M ′)对它的万有引力]( ) A.R -d R +hB.(R -d )2(R +h )2 C.(R -d )(R +h )2R 3D.(R -d )(R +h )R 2答案 C解析 设地球的密度为ρ,则在地球表面,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g =G MR 2.由于地球的质量为:M =ρ·43πR 3,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g =GM R 2=ρG 43πR 3R 2=43πGρR .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故在深度为d 的地球内部,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 -d )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故“蛟龙”号的重力加速度g ′=43πGρ(R -d ),所以有g ′g =R -d R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R +h )2=ma ,“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a =GM (R +h )2,所以a g =R 2(R +h )2,g ′a =(R -d )(R +h )2R 3,故C 正确,A 、B 、D 错误.12.某地区的地下发现了天然气资源,如图5所示,在水平地面P 点的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区域内储藏有天然气.假设该地区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ρ,天然气的密度远小于ρ,可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该空腔,地球表面正常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由于空腔的存在,现测得P 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kg (k <1).已知引力常量为G ,球形空腔的球心深度为d ,则此球形空腔的体积是( )图5A.kgd GρB.kgd 2GρC.(1-k )gd GρD.(1-k )gd 2Gρ答案 D解析 如果将近地表的球形空腔填满密度为ρ的岩石,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如果将空腔填满密度为ρ的岩石,地面质量为m 的物体的重力为mg ,没有填满时重力是kmg ,故空腔填满的岩石所引起的引力为(1-k )mg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1-k )mg =G ρVmd 2,解得V =(1-k )gd 2Gρ,故选D. 13.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 ,地球的质量为m 1,月球的质量为m 2,当发生日全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如图6所示.设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为a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b ,则太阳对地球的引力F 1和对月球的引力F 2的大小之比为多少?图6答案 m 1a 2m 2(a +b )2解析 由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F =G Mmr2得太阳对地球的引力F 1=G Mm 1(a +b )2太阳对月球的引力F 2=G Mm 2a2联立可得F 1F 2=m 1a 2m 2(a +b )2.14.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 N ,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a =12g 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支持物的相互挤压的力为90 N 时,卫星距地球表面有多远?(地球半径R 地=6.4×103 km ,g 表示地面处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答案 1.92×104 km解析 卫星的升空过程可以认为是竖直向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卫星离地面的距离为h ,这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 =G Mm (R 地+h )2. 在地球表面G MmR 地2=mg在上升至离地面h 时,F N -F =ma . 联立解得(R 地+h )2R 地2=mgF N -ma ,则h =(mgF N -ma-1)R 地.代入数值解得h =1.92×104 km.[拓展提升练]15.(2019·安徽师大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某物体在地球北极点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 N0,物体在地球赤道上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 N ;地球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密度的表达式为( ) A.3πF N0GT 2(F N0-F N ) B.3π(F N0-F N )GT 2F N0C.3πF N0GT 2D.3πF N0GT 2F N答案 A解析 地球自转周期为T ,物体在北极水平地面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F N0=GMmR2;同一物体在赤道上静止时所受到的支持力:F N =GMm R 2-m (2πT )2R ;地球的质量:M =43πR 3·ρ,联立解得:ρ=3πF N0GT 2(F N0-F N ),故A 正确,B 、C 、D 错误.。
第六章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2 3(学生版)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知识梳理一、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 ,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 ,即F ∝mr 2.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太阳与行星的地位相同,因此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相同,即F ′∝Mr 2.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 =F ′,所以有F ∝Mm r 2,写成等式就是F =G Mmr 2.二、月—地检验1.猜想:维持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得苹果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同样遵从“ ”的规律.2.推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月球轨道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约是它在地面附近下落时的加速度的1602. 3.结论: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 (填“相同”或“不同”)的规律.三、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 ,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 成反比.2.表达式:F =G m 1m 2r2.3.引力常量G :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量得出,常取G = N·m 2/kg 2.即学即用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天体之间,也存在于普通物体之间.( )(2)质量一定的两个物体,若距离无限小,它们间的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 ) (3)把物体放在地球中心处,物体受到的引力无穷大.( )(4)由于太阳质量大,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 (5)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2.两个质量都是1 kg 的物体(可看成质点),相距1 m 时,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F =_____ N ,一个物体的重力F ′=____ N ,万有引力F 与重力F ′的比值为_____.(已知引力常量G =6.67×10-11N·m 2/kg 2,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重点探究一、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理解 导学探究1.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 答案: .2.在推导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时,我们对行星的运动怎么简化处理的?用了哪些知识? 答案: .知识深化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关系的得出过程例1 (多选)根据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知:太阳对行星的引力F ∝mr 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Mr 2,其中M 、m 、r 分别为太阳质量、行星质量和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F ′∝M r 2和F ∝mr2,得F ∶F ′=m ∶M B.F 和F ′大小相等,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F 和F ′大小相等,是同一个力D.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行星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二、万有引力定律导学探究(1)通过月—地检验结果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行星间的引力遵从相同的规律.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这样的引力,那么,为什么通常两个人(如下图)间的万有引力我们却感受不到?(2)地球对人的万有引力与人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吗?答案 (1) . (2) .知识深化1.万有引力定律表达式F =G m 1m 2r 2,G =6.67×10-11 N·m 2/kg 2.2.万有引力定律公式适用的条件(1)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相互作用.(2)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r 为球心到质点的距离. (3)两个质量均匀的球体,r 为两球心间的距离. 例2 关于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能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只有能看做质点的两物体间的引力才能用F =Gm 1m 2r2计算C.由F =Gm 1m 2r 2知,两物体间距离r 减小时(没有无限靠近),它们之间的引力增大D.引力常量的大小是牛顿首先测出来的,且约等于6.67×10-11N·m 2/kg 2例3 如下图所示,两球间的距离为r 0,两球的质量分布均匀,质量分别为m 1、m 2,半径分别为r 1、r 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Gm 1m 2r 02B.Gm 1m 2r 12C.Gm 1m 2(r 1+r 2)2D.Gm 1m 2(r 1+r 2+r 0)2例4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半径为2r ,在其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r 的球形空穴,其表面与球面相切,如下图所示.已知挖去小球的质量为m ,在球心和空穴中心连线上,距球心d =6r 处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求:(1)被挖去的小球挖去前对m ′的万有引力为多大? (2)剩余部分对m ′的万有引力为多大? 三、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1.物体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与重力的关系除两极以外,地面上其他点的物体,都围绕地轴做圆周运动,这就需要一个垂直于地轴的向心力.由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力F ′提供向心力,另一个分力为重力G ,如上图所示.(1)当物体在两极时:G =F 引,重力达到最大值G max =G MmR 2.(2)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 ′=mω2R 最大,此时重力最小 G min =GMmR 2-mω2R (3)从赤道到两极:随着纬度增加,向心力F ′=mω2R ′减小,F ′与F 引夹角增大,所以重力G 在增大,重力加速度增大. 因为F ′、F 引、G 不在一条直线上,重力G 与万有引力F 引方向有偏差,重力大小mg <G MmR 2.2.重力与高度的关系若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则mg ′=G Mm(R +h )2(R 为地球半径,g ′为离地面h 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在同一纬度,距地面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小. 3.特别说明(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产生的,但重力并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2)只有在两极,mg =G Mm R 2,其他地方mg <G Mm R 2,但相差不大,在忽略地球自转的情况下,认为mg =G MmR 2.(3)在两极、赤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他地方二者方向不同,略有偏差.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例5 (多选)万有引力定律能够很好地将天体运行规律与地球上物体运动规律具有的内在一致性统一起来.用弹簧测力计称量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质量为m 的小物体的重力,随称量位置的变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已知地球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将地球视为半径为R 、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北极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0=G Mm R 2B.在赤道地面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1=G MmR 2C.在北极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2=G Mm(R +h )2D.在赤道上空高出地面h 处称量时,弹簧测力计读数为F 3=G Mm(R +h )2例6 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火星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19,那么地球表面上质量为50 kg 的宇航员(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1)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2)若宇航员在地球表面能跳1.5 m 高,那他在火星表面能跳多高?随堂演练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 =G m 1m 2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B.当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对于m 1与m 2间的万有引力,质量大的受到的引力大D.m 1与m 2受到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2.(月—地检验)(2018·北京卷)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3.(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应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均质小铁球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若将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半径是小铁球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则两个大铁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 A.2F B.4F C.8F D.16F4.(重力加速度的计算)据报道,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设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k 倍,其半径为地球半径的p 倍,由此可推知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 ) A.k p B.k p 2 C.k 2p D.k 2p2 课时对点练考点一 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1.(2019·肥东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下列关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B.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的质量无关C.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D.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距太阳的距离成反比 2.(多选)关于引力常量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国际单位制中引力常量G 的单位是N·m 2/kg 2B.引力常量G 的大小与两物体质量的乘积成反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正比C.引力常量G 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 kg 的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相距1 m 时的相互吸引力D.引力常量G 是不变的,其数值大小由卡文迪许测出,与单位制的选择无关3.(2019·北京牛栏山一中期中)下图(a)是用来“显示桌(或支持)面的微小形变”的演示实验;图(b)是用来“测量万有引力常量”的实验.由图可知,两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A.极限的思想方法B.放大的思想方法C.控制变量的方法D.猜想的思想方法考点二 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应用4.(2019·永春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下列办法不正确的是( )A.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B.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14,距离不变C.使两物体间的距离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不变D.使两物体的质量和距离都减小到原来的145.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 .若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到F4,则此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R 为地球半径)( ) A.2R B.4R C.R D.8R6.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2,则该处距地球表面的高度为( )A.(2-1)RB.RC.2RD.2R7.(多选)如下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 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 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GMm(r -R )2B.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GMmr 2C.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Gm 23r2D.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3GMmr28.(2020·全国卷Ⅰ)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A .0.2B .0.4C .2.0D .2.5能力综合练9.如下图所示,一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 的球体对球外质点P (图中未画出)的万有引力为F .如果在球体中央挖去半径为r 的一部分球体,且r =R2,则原球体剩余部分对质点P 的万有引力变为( )A.F 2B.F 8C.7F 8D.F 410.(多选)宇宙中存在着由四颗星组成的孤立星系.如下图所示,一颗母星处在正三角形的中心,三角形的顶点各有一颗质量相等的小星围绕母星做圆周运动.如果两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F ,母星与任意一颗小星间的万有引力为9F .则( )A.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32+9)F B.每颗小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为(3+9)FC.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3倍D.母星的质量是每颗小星质量的33倍11.若地球半径为R ,把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蛟龙”号下潜深度为d ,“天宫一号”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 ,“蛟龙”号所在处与“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在匀质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 处的质点(m )受到的万有引力等于球体内半径为r 的同心球体(M ′)对它的万有引力]()A.R -d R +hB.(R -d )2(R +h )2C.(R -d )(R +h )2R 3D.(R -d )(R +h )R 212.某地区的地下发现了天然气资源,如下图所示,在水平地面P 点的正下方有一球形空腔区域内储藏有天然气.假设该地区岩石均匀分布且密度为ρ,天然气的密度远小于ρ,可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该空腔,地球表面正常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由于空腔的存在,现测得P 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kg (k <1).已知引力常量为G ,球形空腔的球心深度为d ,则此球形空腔的体积是( )A.kgd GρB.kgd 2Gρ C.(1-k )gd Gρ D.(1-k )gd 2Gρ13.已知太阳的质量为M ,地球的质量为m 1,月球的质量为m 2,当发生日全食时,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同一直线上,且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如下图所示.设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为a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b ,则太阳对地球的引力F 1和对月球的引力F 2的大小之比为多少?14.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为160 N ,将它放置在卫星中,在卫星以a =12g 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当物体与卫星中支持物的相互挤压的力为90 N 时,卫星距地球表面有多远?(地球半径R 地=6.4×103 km ,g 表示地面处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拓展提升15.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某物体在地球北极点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 N0,物体在地球赤道上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 N ;地球自转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地球密度的表达式为( ) A.3πF N0GT 2(F N0-F N )B.3π(F N0-F N )GT 2F N0C.3πF N0GT 2D.3πF N0GT 2F N。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物体间引力相互作用的重要定律。
这个定律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有许多重要的应用,下面将重点介绍其中几个案例。
1. 行星运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被广泛应用于研究行星、卫星和其他天体之间的运动。
根据定律,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和距离太阳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这使得我们能够计算行星的轨道、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更好地了解行星的运动规律。
2. 地球引力地球作为一个大的物体,也受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
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是使物体保持在地球表面的原因。
这种引力还可应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通过测量物体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来推算物体的质量。
3. 卫星轨道卫星轨道设计依赖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家需要根据卫星的质量、所处高度和所需轨道来计算卫星所需要的速度。
通过精确的计算,可以将卫星放置在预期轨道上,来满足通信、气象等各种应用需求。
4. 弹道学弹道学是研究飞行物体的运动和飞行轨迹的科学。
在这个领域,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被应用于计算导弹、火箭等飞行物体的轨迹与所需速度。
通过准确计算引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帮助飞行物体准确地到达目标地点。
5. 天体测量利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原理,天文学家可以通过测量天体之间的引力来确定它们的质量。
例如,通过观察行星或恒星与其他天体的相互作用,可以计算出它们的质量。
这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中的天体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总结起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行星运动、地球引力、卫星轨道、弹道学以及天体测量等多个领域。
这个定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了计算和预测物体之间引力相互作用的数学工具,推动了许多技术和科学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力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与它们的质量之积成正比。
以下是12种典型案例,展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行星运动:行星绕着太阳运动的路径是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的。
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其绕太阳运行。
2.月球引力:地球对于月球的引力使月球绕地球运动,并导致潮汐现象的发生。
3.人造卫星轨道: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也是通过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得出的。
它们的轨道必须满足引力和离心力的平衡。
4.天体运动:星系、恒星、星云等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星系的相对运动等现象也可以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来解释。
5.天体测量:通过测量天体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可以研究天体的质量、密度和结构等重要参数。
6.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的成功依赖于精确的轨道计算和调整,其中也会考虑万有引力的影响。
7.建筑结构:在设计大桥、高楼和其他高度建筑物时,需要考虑到物体的质量以及地球引力对其产生的影响。
8.全球定位系统(GPS):GPS依赖于卫星的精确定位,而卫星的运行轨道需要考虑到地球的引力。
9.天体轨迹模拟:通过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开发出模拟软件,用于模拟行星、卫星和彗星等天体的轨迹。
10.飞行器轨迹规划:在飞行器的轨迹规划中,需要考虑地球的引力场,以确保飞行器达到预定的目标。
11.岩石运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范也需要考虑到万有引力的作用。
12.模拟地球重力:在电影特效、虚拟现实和游戏开发中,为了提高真实感,需要模拟地球重力对角色或物体的影响。
这些典型案例展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广泛应用范围。
它不仅在天文学和航天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建筑、工程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应用有助于解释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并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总结
万有引力定律公式总结公式表达式:F=G*(m1*m2)/r^2公式中的符号解释:F: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单位为牛顿(N);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r: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
1.引力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公式中的m1和m2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如果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引力的大小也会随之增加。
两个物体的质量越大,引力也越大。
2.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公式中的r代表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如果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增加,引力的大小会随之减小。
两个物体的距离越远,引力也越小。
3.万有引力常数:G是牛顿在实验中通过大量观测结果统计得到的一个常数。
它决定了单位质量的物体之间单位距离上的引力大小。
G的值是一个非常小的常数,这也反映了引力的强度是相对比较弱的。
1.行星运动: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解释行星在太阳引力下的运动轨迹。
比如地球绕太阳的轨迹就是由万有引力定律所决定的。
2.卫星发射:在发射卫星或者太空飞船时,需要考虑到地球的引力对轨道的影响。
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发射速度和轨道参数。
3.星球质量的确定:通过测量颗行星或者恒星对周围物体施加的引力,可以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反推出恒星的质量。
总结起来,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引力的一种数学表达形式。
它只适用于在相对低速和低引力情况下的物体,而在极高速度或者非相对论情况下,需采用其他物理定律来描述引力现象。
同时,在微观粒子层面上,万有引力定律也不能解释引力的作用,需要使用量子力学的概念来描述引力现象。
但总体来看,万有引力定律仍然是解释地球和星球运动等大尺度引力现象的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行星如何围绕太阳运动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行星如何围绕太阳运动在自然界中,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为解释行星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仔细探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行星如何围绕太阳运动的机制。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力与它们的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这个定律可以表示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我们知道,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行星则是绕着太阳进行运动。
这是因为太阳对行星施加了足够大的引力,使得行星被吸引向太阳。
按照万有引力定律,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正是由于这个引力的作用,行星在太阳的引力场中遵循一定的轨道运动。
这个轨道被称为椭圆轨道,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太阳的位置。
椭圆的形状取决于行星离太阳的距离和引力的大小。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当行星离太阳较远时,引力较弱,行星的速度会变慢,轨道呈现出较大的椭圆形状。
相反,当行星离太阳较近时,引力较强,行星的速度会增加,轨道呈现出较小的椭圆形状。
除了椭圆轨道外,行星还会在运动中经历近日点和远日点。
近日点是指行星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而远日点则是指行星离太阳最远的位置。
在行星运动的过程中,行星在近日点附近运动得较快,而在远日点处运动较慢。
除了行星的椭圆轨道和近远日点外,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还能够解释行星的运动速度和周期。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离太阳越近,它围绕太阳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而行星的运动周期则取决于行星的平均距离和太阳的质量。
通过观测和测量行星的运动轨迹、周期以及速度,可以验证并精确计算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这个定律的成功解释了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机制,并且可以用来预测和计算行星的位置和轨道。
在现代天文学中,万有引力定律为我们理解行星运动以及整个宇宙中的其他天体运动提供了基础。
它不仅解释了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同时也解释了卫星围绕行星、月亮围绕地球以及其他更复杂的天体运动。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公式推导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公式推导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行星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质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
对于行星和太阳这两个天体来说,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可变的,所以我们需要推导出一个与距离有关的公式来描述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首先我们假设太阳是一个质点,行星的质量为m,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为r。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受到的引力大小为:F=G*(m*M)/r^2其中,G是万有引力常数,M是太阳的质量。
我们需要推导出一个与距离有关的公式,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行星质量m与距离r之间的关系。
为了简化推导,我们可以假设行星的轨道是一个圆,即行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是不变的。
这个假设是近似的,但在实际计算中是可行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行星所受到的向心力与它的质量、速度和半径有关。
向心力可以用质量乘以加速度来表示,即:F=m*a行星在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它的加速度可以表示为:a=v^2/r其中,v是行星在轨道上的速度。
将上面两个公式代入万有引力定律中,得到:m*a=G*(m*M)/r^2化简这个方程,得到:v^2=G*M/r将行星在轨道上的速度表示为圆周运动的速度,得到:v=(2*π*r)/T其中,T是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公转周期)。
将这个速度代入上面的方程中,得到:(2*π*r/T)^2=G*M/r再次化简方程,得到:r^3=(G*M*T^2)/(4*π^2)这个方程描述了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r与行星质量m、太阳质量M 以及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T之间的关系。
为了得到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公式,我们将这个方程中的行星质量m替换为行星体积乘以密度m=V*ρ其中,V是行星的体积,ρ是行星的密度。
行星的体积可以表示为:V=(4/3)*π*r^3将这个体积代入方程中,得到:[(4/3)*π*r^3]*ρ=(G*M*T^2)/(4*π^2)化简这个方程,得到:4*π*r^3*ρ=G*M*T^2再次化简方程,得到:ρ=(3*G*M*T^2)/(4*π*r^3)这个方程描述了行星的密度ρ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以及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T、行星与太阳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①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②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推论:近日点速度比较快,远日点速度比较慢。
③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 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即: 其中k 是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的质量无关。
推广:对围绕同一中心天体运动的行星或卫星,上式均成立。
K 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1、有两个人造地球卫星,它们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半径之比是1:2,则它们绕地球运转的周期之比为 。
2.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23TR =k ,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B .若地球绕太阳运转轨道的半长轴为R 地,周期为T 地;月球绕地球运转轨道的长半轴为R 月,周期为T 月,则2323月月地地T R T R =C .T 表示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 .T 表示行星运动的公转周期3.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半长轴为1.5×1011 m ,周期为365 天;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长轴为3.82×108m ,周期为27.3 天,则对于绕太阳运行的行星;R 3/T 2的值为______m 3/s 2, 对于绕地球运行的物体,则R 3/T 2=________ m 3/s 2.4.我们研究了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道了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近似是圆形,周期T 的平方与轨道半径 R 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则该常数的大小 ( )A .只跟恒星的质量有关B .只跟行星的质量有关C .跟行星、恒星的质量都有关D .跟行星、恒星的质量都没关5、假设行星绕太阳的轨道是圆形,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大53%,,试确定火星上一年是多少地球年。
6、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适用于所有天体B .适用于围绕地球运行的所有卫星C .适用于围绕太阳运行的所有行星D .以上说法均错误7、有关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B.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C.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D.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相同的32a k T =1、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 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 ②月—地检验 ③卡文迪许的扭秤实验——测定引力常量2、万有引力定律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1m 和2m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星的运动、引力与万有引力定律
【新课教学】
一、行星的运动 -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
1.地心说: 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运动。
2.日心说:是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运动。
3.两种学说的局限性
都把天体的运动看的很神圣,认为天体的运动必然是最完美,最和
谐的运动,而和丹麦天文学家的观测数据不符。
思:“日心说”打败了“地心说”,是否说明日心说比地心说完善?
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
所有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太阳处于的一个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
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内扫过的
思:(1)、图中α、b两点,处于椭圆的长轴的两端,其中为
近日点,为远日点,行星在点速度大
(2)、行星在公转的过程中,速度从近日点到远日点;从远
日点到近日点。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跟它的公转周期的的比值都相等
用α表示半长轴,T表示周期,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k=
行星运动的近似处理
由于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十分接近圆,在中学阶段的研究中我们往往
按照圆轨道处理,那么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就可以依次说为:
1、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太阳处在
2、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或)不变,即行星做运动。
3、所有行星的的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比值都相等。
思:对于所有行星,k值都是相同的,而我们知道,所有行星的α与T都不一样,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k的值取决于(提示:思考所有行星运动的共同点)引申:开普勒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星系(如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行)
二、太阳与行星间引力
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1)行星绕太阳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时,需要的向心力是由提供的,设行星的质量为m,速度为v,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为r,则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F= 。
(2)天文观测可得到行星公转的周期T,行星运行的速度v和周期T之间的关系为。
(3)将v=
T rπ2
代入F=
r
m r2
得F=
2
2
4
T
m r
π
,再由开普勒第三定律T2=
k
r3
消去T
得 。
因而可以说F 与2
r m 成正比。
即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 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 成反比。
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太阳吸引行星的同时,行星也吸引太阳,由此可得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应该与太阳质量M 成 ,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 成反比。
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综上可以得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 ,式中G 是比例系数,与 、 都没有关系。
三、万有引力定律
(一)“月——地检验”
猜想:太阳对行星间的引力与地球对苹果的引力是同一种力,应该遵从相同的规律。
太阳对行星间的引力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
地球对苹果的引力表现为苹果的重力,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 验证猜想:由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与地球与月亮间引力是同一种力,我们用地球对月亮的引力和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也做验证
1、与苹果质量m 的关系:G= ,结论
2、与距离地球的距离r 的关系: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α,所以有ma r mM G
F ==2,可得2
r GM a =,所以地球对物体引力产生的加速度与它们距离地球的距离 成反比。
已知:月地距离月地r =3.8×108m ,地球半径地r =6.4×106m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 2,月球公转周期是27.3天,试求(1)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2)=22
月地地r r 结论: ,
(二)万有引力定律
内容:自然界中 两个物体都相互 ,引力的方向 ,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 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 成反比。
公式: 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m 1、m 2 力 距离 G 是比例系数,叫做 ,适用于 两个物体之间。
(三)引力常量
一般质量的物体之间引力 ,说明引力常量G 值很 ,因而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因为G 无法测得,在此后很长时间里,万有引力定律得不到证明和很好的应用,直到100多年后,由英国物理学家 通过在实验室中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引力,比较准确的得到了G 的数值。
现在我们通常取G= ,引力常量是自
然界中少数几个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
意义:1、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2、使万有引力定律可用于计算
【课堂例题与练习】
一、行星的运动规律
例1、某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远日点离太阳距离为α,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b,过远日点时行星的速率为Va,则近日点速率V b为()
A、B、C、D、
练习1、已知海王星绕太阳运转的平均轨道半径为4.50×1012m,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平均轨道半径为1.49×1011m,估算海王星的公转周期最接近()
A、80年
B、120年
C、165年
D、200年
二、行星之间的引力
例2.关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C.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D.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
练习2、两个质点的质量分别是m1和m2,当它们相距为r时,它们之间的引力是F。
(1)当m1增大为2 m1,m2增大为3 m2,其他的条件不变,则引力为F。
(2)当r增大为2r,其他的条件不变,则引力为F。
(3)当m1、m2和r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引力为F。
三、万有引力定律
例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匀质实心球,半径为R,如果从球上挖去一个半径为r 的球,放在相距为d的地方,求下列两种情况下,两球之间的
引力分别是多大?
(1)从球的中心挖去(2)从与球面相切处挖去
练习3、某物体在地面上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为F,为使此物体受到的引力减小到F/4,应把此物体置于距地面的高度为(R为地球半径)()
A、R
B、2R
C、3R
D、4R
【课后练习反馈】
1、关于开普勒第二定律,正确的理解是()
A、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匀速曲线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变速曲线运动
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角速度相等,故在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小于它在远日点处的线
度
D 、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它在近日点的速度大于它在远日点的速度
2.如图,椭圆为一颗绕太阳运行的星星的运动轨迹,当该行星
由a 向b 运行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增大,角速度增大
B 、线速度增大,角速度减小
C 、线速度减小,角速度增大
D 、线速度减小,角速度减小
3.关于行星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自转周期越大
B 、行星轨道的半长轴越长,公自转周期越大
C 、水星的半长轴最短,公转周期最大
D 、海王星离太阳“最远”,绕太阳运行的周期最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一对力是平衡力
B .行星与太阳之间的一对力,其力的性质是不相同的
C .如果太阳的质量减小一些,则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这对力就不平衡了
D .行星既不能飞出太阳系又不会被吸引到太阳上,是因为行星受的太阳的引力充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
5、对于万有引力的表达式2
r Mm G F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G 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 .当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C .m 1与m 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与m 1、m 2是否相等无关
D .m 1与m 2受到的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
6、如图,两球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且远小于r ,而球质量分布均匀,大小分别是m 1和
m 2,则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G 22
1r m m
B.G 2121r m m
C.G 22121)(r r m m +
D.G 2
2121)(r r r m m ++
7、地球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81倍,一个飞行器在地球与月球之间,当地球对它的引力
和月球对它的引力大小相等时,这个飞行器距地心的距离与距月心的距离之比为多少?
8、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在距地面高度为h 的空中重力加速度是地面上重力加速度的几倍?已知地球半径为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