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的传统美学价值分析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延禧攻略》在选景上表现出了极高的审美要求,剧组选用了北京颐和园作为主要取景地,颐和园古朴典雅的建筑风格和绚丽多彩的园林景观为该剧呈现出了视觉上的美感,营造出了唯美的宫廷氛围。
该剧还通过对不同场景的精心布置和装饰,如紫禁城的金碧辉煌、皇宫的富丽堂皇,进一步增强了影像的艺术感染力。
《延禧攻略》在选景上的审美策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服装方面,《延禧攻略》也凸显出了极高的审美品位。
剧中角色的服装设计非常考究,不论是宫廷妃嫔的华丽礼服,还是民间百姓的朴素衣着,都展现了当时的风貌和时代特征。
特别是主要角色的服装设计更是考究到了每一处细节,从面料的选用到颜色的搭配,从款式的设计到配饰的搭配,无不展现了高品质的审美水准。
这种极具历史感和艺术感的服装设计,为《延禧攻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也为影像叙事提供了强有力的审美支持。
在化妆和造型方面,《延禧攻略》同样表现出了极高的审美要求。
剧中人物的妆容设计非常精细,不论是宫廷妃嫔的妆容,还是百姓民工的造型,都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标准和流行趋势。
特别是主要角色的造型设计更是精雕细琢,每一款发型,每一处化妆,都力求做到最贴近历史真实,同时不失美感和时尚感。
这种精细入微的化妆和造型设计,为《延禧攻略》的影像叙事提供了更加真实和丰富的视觉享受。
除了服装和造型外,道具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影视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延禧攻略》中,剧组通过对道具的精心筛选和搭配,为影像叙事增添了丰富的细节和真实感。
如宫廷的茶具、摆件、花瓶等,都展现出了当时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为影视画面增添了历史的艺术感染力。
尤其是在宴会、婚礼等场景中,道具的使用更是锦上添花,完美地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繁荣。
《延禧攻略》在镜头运用上也表现出了高水准的审美策略。
该剧运用了多变的拍摄角度和布局,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丰富。
尤其是在舞台戏、大型场面的拍摄中,剧组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和运动镜头,使画面更加具有冲击力和吸引力。
热播剧《延禧攻略》让清宫文化回归历史美学
热播剧《延禧攻略》让清宫文化回归历史美学作者:叶瘦瘦瘦瘦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5期近期,一部讲述清朝乾隆年间的宫斗剧《延禧攻略》横冲出世,霸占各大热搜头条,这部一开始并没有被怎么看好的宫斗剧一经播出便好评如潮。
而一直被吐槽“于妈出品,必是雷剧” 、“故事雷人、情节夸张、演唱用力过猛”的著名编剧于正(于妈)也凭借此剧着实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之前对于于正出品的剧不买账的网友纷纷表示被《延禧攻略》圈粉。
这部剧讲述了清朝宫女魏璎珞在富察皇后的帮助下步步成长,并且与乾隆相知相许共渡难关,成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贵妃的故事,全方位展示了令妃辉煌的一生。
《延禧攻略》太好看了,强烈打call 完全停不下来。
“于妈这是要翻身了,延禧攻略真的太好看了,每个角色都好喜欢,以暴制暴魏璎珞,鉴婊达人乾小隆,白月光皇后,傲娇害羞小傅恒,想一口气追完啊,更新速度赶不上追剧的速度,好喜欢好喜欢!”这是微博上《延禧攻略》掀起讨论潮的诸多留言一瞥,反映出网友对这部剧的意外与喜爱。
《延禧攻略》为何这么火?作为于正多年后回归清宫题材的匠心之作,《延禧攻略》这次真的不一样!剧情反套路女主黑莲花人设手撕心机婊不同于其他同题材影视剧中女主白莲花、傻白甜等人设,《延禧攻略》女主魏璎珞从进宫那一刻开始就非常清晰自己的目的,在困难时勇敢、机智地化解,向下对付得了秀女,向上搞得定皇上贵妃,让人耳目一新。
反套路的剧情+考究的细节+在线的演技,《延禧攻略》的高水准制作让疲软已久的清宫剧重新复燃,引领了一波追剧高潮。
于正匠心创作弘扬传统文化近些年来,以清朝历史为题材的清宫剧兴起,随之刮起的一阵阵戏说风、穿越风和宫斗风,但是这些剧大多以华美亮丽的视觉效果、美女扎堆争宠,而遵循历史,传承历史文化、弘扬传统美学却被忽视。
在市场秉持“电视剧不是历史,无需较真”的氛围下,关注社会议题、更具社会责任感、“寓教于乐”成为于正作品的新标准。
在《延禧攻略》中于正很好地将“升级打怪”和传承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结合,剑走偏锋收获惊喜。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延禧攻略》是一部清宫戏,该剧中采用了多种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下面将从摄影、画面构图、服装等方面对其影像叙事审美策略进行分析。
一、摄影审美策略1、特写该剧通过特写镜头来凸显人物细节,带给观众更真实的视觉体验。
例如在第四集中,魏璎珞在化妆时,镜头对准了她的眼睛、嘴巴、耳环等部位的细节,同时通过背景模糊的手法来突出人物。
2、追焦在该剧中,追焦是一种常用的摄影手法。
通过追焦的方式,让人物或物体在不同的镜头中产生锐利和模糊的效果,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变换和流动的美感。
例如在第十七集,皇后在皇宫崇文殿中跳脱衣舞时,镜头通过追焦的方式让脱衣舞衣裙模糊而皇后的面部轮廓锐利,产生了一种动感的美感。
二、画面构图审美策略1、对称构图对称构图在《延禧攻略》中是一个常用的画面构图手法,比如皇帝居住的房间中的家具、屋中悬挂的画像都采用对称构图形式。
对称构图可以给人一种平衡、稳定、正直的美感。
这也是代表着皇帝的阳刚之气和稳重端庄。
2、鸟瞰和鱼眼在该剧中,鸟瞰和鱼眼视角用的比较多,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例如在第十五集中,镜头采用了鱼眼视角,拍摄魏璎珞在寝宫夜闲时,鱼眼视角突出了魏璎珞的美貌和回忆的美好画面,带给观众视觉上的新鲜感受。
1、讲究厚重感该剧的服装根据王朝的时代特色和品位,讲究厚重感,给人的视觉带来一种严肃的感觉,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皇室的地位和威严。
2、颜色搭配精细服装中的颜色搭配也很精细,剧中使用的颜色基本上都很大胆鲜艳,比如皇帝的黄袍和魏璎珞的红衣,在画面中十分显眼。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延禧攻略》是一部讲述清宫生活的历史剧,该剧以其精美的影像叙事和审美策略吸引了众多观众。
影像叙事在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令观众着迷,还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
本文将探讨《延禧攻略》中的影像叙事审美策略,以期为观众更好地欣赏这部剧作品。
剧中的场景布景和服饰设计十分考究,展示了清宫时期的风貌和宫廷文化。
在这部剧中,通过细腻的服饰、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布景,完美地再现了清朝宫廷的繁华和庄严。
这些场景和服饰设计无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清宫之中,感受到了古代王朝的辉煌和壮丽。
剧中的镜头运用也十分考究。
导演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镜头语言来突出剧情的重点和情感,使得影像具有更为丰富的层次和更深的内涵。
当剧中主角遇到挫折或者面临抉择时,导演会选择特定的镜头语言,如特写镜头、特殊的镜头角度和运动方式,来突出主角的内心矛盾和情感纠葛,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
这种镜头运用不仅增强了剧情的张力和吸引力,还使得观众更加投入剧情,更加沉浸其中。
剧中的色彩搭配也是非常考究的。
导演在剧中精心设计了色彩搭配,通过对色彩的运用来突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得影像更具美感和审美效果。
在处理主角的情感变化时,通过对背景和服饰的色彩搭配,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起伏和矛盾。
这种色彩搭配能够增强观众对剧情的感知和理解,使得影像更加丰富和有力量。
剧中的音乐搭配也是影像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增强影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能够加强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感受体验。
在《延禧攻略》中,音乐不仅与影像完美契合,更通过对节奏、旋律和编曲的精心设计,来表现剧情的节奏和情感,使得影像更加动人、感人。
这种音乐搭配不仅增强了影像的审美效果,还使得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知剧情。
清宫戏《延禧攻略》在影像叙事审美策略上的精心设计和运用,令观众叹为观止,深受观众喜爱。
通过对场景布景和服饰设计、镜头运用、色彩搭配和音乐搭配的精心设计和运用,这部剧作品成功地打动了观众,使得剧情更加引人入胜,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延禧攻略看古典建筑
从《延禧攻略》,探寻古典建筑之美
宫墙柳,玉搔头,纤纤红酥手
一部《延禧攻略》诉尽了深宫女子的爱恨情仇
红墙碧瓦,飞檐戗脊,庭院深深
《延禧攻略》亦用采用大量镜头描绘中国古典建筑之美
清代是中国建筑史最后一个高峰
建筑呈形体简练而细节繁琐
不同的建筑代表着不同的等级,
故宫则是清代建筑的最高代表
故宫由北方传统四合院升级演化而来
整体呈中轴对称,布局考究,讲究尊卑有序
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则故宫是最高等级建筑
象征着帝王至高不可冒犯的皇权
太和殿前39阶雕龙汉白玉台阶
增加了建筑的庄严肃穆之感
屋顶采用重檐庑殿顶
仅帝王宫殿、祭祀建筑方可使用
屋檐上排列龙、凤、狮子等十个脊兽即代表帝王的尊贵开疆拓土的气势亦表达了对风调雨顺、盛世安康的向往宫殿开间、进深均为九
取“九五之尊”之意。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摘要】清宫戏《延禧攻略》通过精心设计的影像叙事审美策略,成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与喜爱。
在电视剧中,镜头运用与布景设计巧妙搭配,打造出恢宏的清宫场景;服装和化妆的精细呈现让人物形象更加饱满;色彩搭配和光影处理赋予剧情更深层次的意义;人物形象塑造的细节描绘使人物更具魅力;情节编排与故事叙述巧妙结合,吸引观众持续追剧。
观众对这些审美策略的认可与喜爱也是剧集成功的重要因素。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的影像叙事审美策略,为这部剧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值得观众的欣赏与品味。
【关键词】清宫戏《延禧攻略》,影像叙事,审美策略,镜头运用,布景设计,服装,化妆,色彩搭配,光影处理,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编排,故事叙述,成功应用,观众认可,喜爱。
1. 引言1.1 介绍清宫戏《延禧攻略》清宫戏《延禧攻略》是一部以清朝乾隆年间为背景的古装剧,由唐七公子创作,于2018年播出。
该剧讲述了乾隆帝和魏璎珞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魏璎珞在宫廷内的成长和斗争经历。
这部剧在播出后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成为了一部备受关注的古装剧作品。
在清宫戏这一题材中,《延禧攻略》以其精美的剧情和优秀的演员阵容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剧中的服装和化妆细节精致,镜头运用与布景设计恰到好处,色彩搭配和光影处理也十分考究。
通过对历史细节的还原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该剧呈现出了一幅清朝宫廷的生动画卷,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华丽而神秘的古代世界。
《延禧攻略》不仅展现了清宫的宏大场面和宫廷斗争,更通过影像叙事讲述了一个紧扣情感和人性的故事。
影像在该剧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观众呈现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清宫画卷。
通过精心设计的影像叙事审美策略,该剧成功地打动了观众的心,成为了备受喜爱和推崇的古装剧作品之一。
1.2 影像叙事在电视剧中的重要性影像叙事在电视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精心设计的画面,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氛围和情感,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剧情和人物。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与美学精神
在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一直都是备受观众关注的热门题材。
这其中不仅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大明宫词》、《甄嬛传》,还有一些深藏不露的佳作,比如《琅琊榜》、《延禧攻略》等。
这些电视剧在呈现历史故事的也融入了许多美学精神,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考和启发。
接下来,我将从类型和美学精神两个方面展开对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深度探讨。
一、类型1. 宫廷剧宫廷剧是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它以宫廷为背景,主要讲述皇宫里发生的故事。
《甄嬛传》就是一部典型的宫廷剧,通过甄嬛从一个宫女逐渐崛起的故事,展现了后宫斗争的残酷和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挣扎与奋斗。
2. 武侠剧武侠剧是我国传统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重要类型,它以武侠世界为背景,主要讲述侠客们的江湖故事。
《神雕侠侣》就是一部广受欢迎的武侠剧,通过郭靖和黄蓉的爱情故事、金庸笔下的大侠形象,展现了武侠世界的风云变幻和侠客们的侠义之情。
3. 历史剧历史剧是最贴近历史原型的一种类型,它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再现,向观众展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
《琅琊榜》就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剧,通过林黛玉、霍建华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斗争和人性美学。
二、美学精神在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不仅有多种类型的故事情节,更有丰富的美学精神,这些美学精神既来自于我国传统文化,也融入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其中包括:1. 人性美学历史剧在展现历史事件、宫廷斗争的也深刻描绘了历史人物的人性美学,他们的爱恨情仇、忠义情怀,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产生共鸣和思考。
2. 民族精神在历史题材电视剧中,民族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美学精神,包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展示,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延禧攻略》通过对雍正帝和魏璎珞的故事,展现了清代后宫的宫廷生活和传统文化。
3. 时代精神历史题材电视剧除了展现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还会融入现代观念和审美需求,对历史事件、文化进行创新和解读。
感受古典美,《延禧攻略》再现传统文化
感受古典美,《延禧攻略》再现传统文化作者:关芯来源:《高中时代》2018年第11期《延禧攻略》无疑是今年最火的热播剧之一,除了剧情与剧中人物的话题热度高居不下,其中展现的中国传统美学也颇受关注。
剧中除了考究用心的清宫布景、古典素雅的色调外,还有不少传统文化元素:珍宝画作、刺绣、昆曲、缂丝、绒花、打树花……透过荧屏观众可以真切感受到一份古典美。
书画典藏:穿越到故宫《延禧攻略》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学史热”。
精致的构图、精美的珍宝画作,仿佛让人一秒穿越到了故宫。
于细微处遇见美好,从王羲之的书法《快雪时晴帖》到王希孟的巨作《千里江山图》,剧中都有体现。
历史上,乾隆是个挺“文艺”的皇帝,《延禧攻略》中,聂远饰演的乾隆帝收到了来自高贵妃进献的《快雪时晴帖》,乾隆将其奉为至宝,并专门为它建了一座“三希堂”。
据统计,这幅《快雪时晴帖》上一共被乾隆盖了170多处印章,历史上乾隆一生酷爱盖章,剧中无论是道具还是情节都将其这一爱好融入其中,以至于不少网友在看到印章时便调侃这是“名画贬值现场”。
昆曲、打树花:古老的文艺节目《延禧攻略》中,高贵妃唱着《长生殿》里的《埋玉》跟乾隆告别,此时画外响起她最爱的《贵妃醉酒》,如她所说:“此生皆醉在戏中,从未醒来。
”不管是《贵妃醉酒》还是西暖阁上的绝唱,都可以领略到昆曲的华丽婉转、袅娜情深。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昆剧折子戏最盛。
昆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
另外,《延禧攻略》中还可以看到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打树花”技艺,所谓“打树花”是指将熔化的铁水泼洒到古城墙上,迸溅成万朵火花。
这也是首部将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古老节日社火”带到观众视野的影视作品。
李白曾有“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诗句赞美古代工人冶炼的盛景,因此在《延禧攻略》中“打树花”被称作“万紫千红”,是高贵妃为了取悦太后而精心准备的节目。
刺绣、缂丝、绒花:精妙绝伦的传统手工女主角魏璎珞初入宫,在绣坊任宫女。
宫廷剧《延禧攻略》中的传统美学探究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n the TV Court Play"The Story of Yanxi Palace"
作者: 刘静茹[1];毛寒[1]
作者机构: [1]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出版物刊名: 湖南包装
页码: 61-64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6期
主题词: 延禧攻略;美学;传统文化;传播
摘要:2018年暑期档首播的电视剧中,于正导演的《延禧攻略》最具热度,其持续的热度甚至超过了同类型的宫廷剧《如懿传》,影响范围广,讨论热度高。
文章尝试从美学的角度切入,探究《延禧攻略》剧情的性灵之美、服装道具的精致之美,以及电视画面表现的古雅之美,分析电视剧带来的影响,并思考传统美学如何传承与发扬。
从《延禧攻略》窥探清朝服饰美学
从《延禧攻略》窥探清朝服饰美学去年热播的《延禧攻略》热播,好评如潮。
反古装剧纯良无辜小白兔人设,化身“黑莲花”,凭借其勇往直前的霸气和临危不乱的机敏成为了网友心中最带感的女主,随着魏璎珞的不断“打怪升级”,解锁新地图,《延禧攻略》也获评2018年暑假第一“爽”剧。
其实一部好的影视作品重要的不仅仅是剧情,还有细节问题,尤其是古装剧,要极高程度的还原历史,无论是服饰,还是场景布置,人物妆容等都需要有据可考,这就需要参考史实,借助大批量的古籍文献。
所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于正导演这次翻身之作到底优秀在哪里吧,从《延禧攻略》窥探清朝服饰美学。
在中国,首次提出审美的是庄子,中国的哲学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自然”是庄子审美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落实到人的实际行动之中。
这与最早希腊人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求得在自然灾祸中掌握平衡大相径庭,东方美学与西方美学的起源与发展紧密相关。
在研究中法服饰文化差异的时候,还需要从审美思想中去进一步分析在过去的中国,服装的款式可简单划分为两种,分上下款或连体,以中国清朝初期服饰为例,在乾隆皇帝统治期间,皇帝的制服是最高级的礼服,皇帝一般身穿的龙袍在西方人眼里是最能代表中国的。
龙袍款式呈A 字型向两边略微展开,正中间有一条垂直的缝。
龙袍上有3 种龙纹,并固定有9 条龙的图案,2条位于肩部,3条位于前胸,3 条位于后背,1 条位于衣襟折叠的部分不为外人所见。
礼服上的十二章纹饰象征着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权力,十二章包括日、月、星辰、山、黼、黻、龙、华虫、藻、宗彝、火、粉米,十二种纹饰,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用。
皇后的礼服与皇帝类似,但是层数更多,皇帝和皇后的礼服均未刻意强调人体形态,而讲究抒发人性的一种人文精神,浮云踏波的祥龙与龙袍上的“水脚”,是中国古代诗歌文化繁荣的。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创建并统治的王朝。
清代是由满族人建立并统治的,在长达268年的统治时期,他们为中国服饰的历史续写了重要的篇章。
论《延禧攻略》视觉审美的独特性
《延禧攻略》作为一部宫斗类型的大女主电视剧,成为2018年中国电视剧市场备受瞩目的“爆款”。
该剧于2018年7月19日在爱奇艺视频门户独家播出,根据艺恩数据显示,收官时播放量达138亿,至当年9月3日爱奇艺宣布关闭前台播放量止,累计播放量接近159亿。
9月24日在浙江卫视首播,根据CSM-huan网实时收视数据位列同时段第一。
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介绍,《延禧攻略》已发行80个国家。
[1]《延禧攻略》剧中展现的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点名表扬,“服化道精美,昆曲、刺绣、打铁花、缂丝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剧中有所展现,努力做到情节中有文化,文化中有情节”。
[2]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学元素展示外,该剧在影像风格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画绢本设色与现代影像的具像化表达结合,努力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特质。
在色彩呈现方面,调色师运用中国国画的绢本设色的底色设计,运用中国传统色系中的色彩搭配,使得剧作整体的影像质感与色彩呈现突破了以往宫斗剧粗砺的画质与浓艳的色彩,也与西方油画颜料与国外影视作品调色风格区别开来,以独特的色彩处理赋予画面一种中国古画的写意风格与诗意意境,使得该剧不仅努力做到了情节中有中华传统文化,而且在视觉审美元素上体现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美学精神得到影像具像化现代转型的一个成功的实践样本。
一、画面质感的技术要求与色彩显现的审美定位电视剧的视觉语言是一套由画面线条、影调、色彩、质感、空间等造型元素构成的符号系统,画面质感与色彩呈现直接影响受众的视觉审美体验。
从美剧、英剧观看经验成长起来的年轻受众,视觉审美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电视剧及网剧为了顺应年轻一代受众的审美习惯,国产电视剧的画面质感与色彩呈现在技术上追求电影影像风格,就是所谓的“电影感”。
在摄影技术上追求浅景深控制、注重光线造型及机位运动。
在调色技术上注重电影胶片色与风格化的色彩倾向。
在2012年前后,国内电视剧剧组已经开始采用RED ONE与ARRI等专业数字摄影机来拍摄,传统广论《延禧攻略》视觉审美的独特性胡建红1,简贵灯2(1.武夷学院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武夷山354300;2.赣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中华美学元素借助《延禧攻略》的视觉语言得到了具像化的展现,除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美学元素外,作品还在色彩上采用中国传统色系配色,在调色设计上以中国古画绢本为基础进行设色,明显区别于西方油画的颜色特点和色彩寓意,使得剧作在视觉审美上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古画写意风格与诗意意境。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清宫戏《延禧攻略》通过角色形象塑造,展现了明清两朝的华族宫廷文化。
剧中的主要人物,如魏璎珞、富察皇后等都是充满个性魅力的角色。
魏璎珞是一个聪明伶俐、机智过人的女主角,她的形象塑造通过服装、妆容和表演等多个维度来展现。
魏璎珞的服装设计在整个剧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将华族宫廷文化与时尚元素巧妙结合,营造出独特的古典美感。
魏璎珞的妆容也遵循了明清时期的审美标准,突出了她的眼部神采和肤色,使她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魏璎珞的表演也十分到位,演员吴谨言通过细腻的表情和动作,完美地展现了魏璎珞的个性特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认同。
清宫戏《延禧攻略》在服装道具设计方面也十分用心。
剧中的服装设计紧贴明清时期的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化的元素。
衣着的设计融汇了正装与传统宫廷服饰的元素,使得角色的形象更加时尚与个性化。
而在道具设计方面,剧组也倾注了许多心血。
皇宫的装饰和陈设、宫廷餐桌的摆设等,都展现了明清宫廷的奢华与庄重。
这些精心设计的服装和道具,为剧中的角色和背景增添了更加真实和具体的情境感。
清宫戏《延禧攻略》在色彩运用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该剧通过绚烂多彩的色彩运用,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宫廷世界。
剧中的色彩设计主要以鲜明的明亮色调为主,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这些明亮的色彩不仅展现了明清宫廷的繁华与辉煌,同时也为剧中的情节冲突和人物命运变化增加了视觉上的冲击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剧中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服装和妆容的色调运用的差异化,进一步突出了角色之间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状态。
清宫戏《延禧攻略》通过巧妙地运用影像叙事审美策略,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宫廷世界。
通过角色形象塑造、服装道具设计和色彩运用等方面的精心安排,使得剧情更加紧凑生动,角色形象更加饱满立体,让观众深入感受到了明清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延禧攻略》是一部以清宫为背景的古装剧,通过精良的影像叙事审美策略,塑造出了独特的剧情氛围和视觉效果。
以下将从影像取景、服饰道具、摄影构图、色彩运用等方面分析该剧的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该剧对于影像取景的选择非常用心,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息。
剧组选择了颇具历史底蕴的北京故宫作为主要拍摄场地,其宏伟壮丽的建筑风格与故宫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呼应,使得剧情更加具有真实感。
剧组还精心布置了大量的宫殿、花园、街头巷尾等场景,使得观众们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清宫的宏伟与厚重。
在服饰道具方面,《延禧攻略》力求在细节上完美呈现清代宫廷的贵族生活。
服装的设计严格遵循清朝时期的服饰制度,细致地呈现了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人物所穿着的衣服,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
剧组还采用了大量的传统道具,如玉器、宫廷器物等,使得整个剧集的画面更具历史感。
剧集的摄影构图也相当精细。
剧组巧妙地运用了对角线构图、逆光构图等多种手法,使得画面更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尤其是对角线构图,能够将人物或物体的动态和静态进行有机结合,增强了画面的张力和戏剧性。
色彩运用是《延禧攻略》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剧集中运用了大量的暖色调,如红色、金色等,以及白色和灰色等中性色调,使得整个剧集更加华丽而庄重。
暖色调还能够增强人物的气质和情感,使得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剧组还在不同场景和情节中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冷暖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和观赏体验。
从《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看网络热播剧背后的受众审美习惯嬗变
从《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看网络热播剧背后的受众审美习惯嬗变1. 引言1.1 背景介绍《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作为两部备受瞩目的网络热播剧,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和好评。
这两部剧在剧情、人物塑造、审美表达等方面展现出了不同于传统古装剧的风格,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通过分析这两部剧的成功之处,我们不难发现网络热播剧背后受众审美习惯的嬗变。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网络热播剧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观众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古装剧模式,他们开始追求更加新颖、精致和有内涵的剧集。
《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等剧集应运而生,满足了这一需求。
这两部剧在剧情上多了许多现代元素的融入,加入了更多的悬疑、反转和情感戏,使得故事更具吸引力和张力。
人物塑造也更加丰满、立体化,角色之间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使得剧情更加富有戏剧性。
审美表达方面,这两部剧大胆尝试了更加华丽、精美的古装服饰和场景设计,营造出了一种奢华与古典并存的氛围。
受众对于这种别开生面的审美表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欣赏。
网络热播剧从《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成功中不难看出受众审美习惯的嬗变,这种嬗变必将对未来的网络热播剧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网络热播剧在剧情设置、人物塑造、审美表达、受众需求和行业发展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受众审美习惯嬗变的影响和未来趋势展望。
2. 正文2.1 剧情设置的变化剧情设置的变化是网络热播剧背后受众审美习惯嬗变的重要体现之一。
随着观众对剧情的需求和喜好不断变化,编剧们不断尝试新的故事线和情节设置,以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
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两部剧中,剧情设置的变化体现在多重情感线的设置、角色关系的错综复杂以及励志主题的突出等方面。
观众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爱情故事,而是更加喜欢看到复杂多变的人物关系和扣人心弦的悬疑情节。
随着网络剧受众的多元化和成熟化,剧情中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成为吸引观众的关键。
热播剧《延禧攻略》里的服饰美学
热播剧《延禧攻略》⾥的服饰美学近⽇于妈的《延禧攻略》热播,好评如潮。
此番《延禧攻略》以其精品化内容品质、创新化的⽂化议题表达,再次点燃了暑期档荧屏。
当⼀群⼤雁从宫墙外飞过,恢宏⽽⼜肃穆的清宫画卷缓缓展开,《延禧攻略》⽚头⼀出就让⼈眼前⼀亮,从整体呈现,到⾓⾊的群像,考究复古、画⾯精良的构图,配以中国油画般古朴典雅的⾊调,尽显皇家威仪,传递出电影级别的⾼级质感。
当商业⽓息过浓的古装剧以奢华浮夸、颜⾊艳丽的服化道冲击⼴⼤⽤户的审美趣味,《延禧攻略》在对清宫⽂化传承的基础上,打磨细节,探寻⽂化与艺术的相融,贴合中华民族⽂化的美学风格,采⽤⾼⼤上的冷⾊调,实现了对清宫题材审美的⼀次“矫正”。
在服饰设计上,《延禧攻略》参考了⼤量历史资料,⼩到“⼩两把头” 发型、“⼀⽿三钳”、绛唇妆,⼤到服装设计、场景道具的陈设等,都⼒求贴近史实。
不仅如此,《延禧攻略》还重视对传统⽂化与⾮物质⽂化遗产的刻画,《⼈民⽇报》⾼度评价道:“该剧服化道精美,昆曲、刺绣、打铁花、缂丝技术等⾮物质⽂化遗产都在剧中有所展现,努⼒做到情节中有⽂化,⽂化中有情节。
”⾯对⼝味⽇渐挑剔的⽤户,《延禧攻略》传承传统⽂化的肌理,精⼼打磨细节,实现了历史与艺术融会贯通,为清宫戏发展打开了⼀个崭新的局⾯。
其实⼀部好的影视作品重要的不仅仅是剧情,还有细节问题,尤其是古装剧,要极⾼程度的还原历史,⽆论是服饰,还是场景布置,⼈物妆容等等都需要有据可考,这就需要参考史实,借助⼤批量的古籍⽂献。
所以现在就让我们⼀起来看⼀看于妈这次翻⾝之作到底优秀在哪⾥吧,从《延禧攻略》窥探清朝服饰美学。
清代宫廷服装最令⼈瞩⽬的是其绚丽多姿的图案艺术,表现出⾮常⾼的审美价值。
图案⾊彩艳丽、布局完满、造型精美、⼯艺⾮常繁杂,包含的元素种类繁多,从⼈物到⼭⽔,从鱼⾍鸟兽到⽇⽉星⾠,从⽂字到图腾,都运⽤的⾮常巧妙,形意结合。
⾊彩多采⽤原⾊,通过协调对⽐合理分配,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来和谐⾃然的艺术形态。
深扒《延禧攻略》背后的东方美学,中国传统色的清代服饰究竟有多美!惊艳中国!
深扒《延禧攻略》背后的东方美学,中国传统色的清代服饰究竟有多美!惊艳中国!最近被一部《延禧攻略》宫廷剧刷屏,火了永远的白月光富察·容音,火了大家共同的敌人拔丝尔晴,还火了“大猪蹄子”乾隆皇帝,《延禧攻略》这次让于妈扬眉吐气了一把,除了剧情靠谱,构图完美,做工极致的服装道具也赚足了眼球。
画面配色高级唯美让监制于正彻底洗刷了“阿宝色”黑历史从前的于正剧现在的于正剧网上不仅一片叫好,还专门把这剧的配色命名为“延禧莫兰迪色”。
这让人很是纳闷,《延禧攻略》的配色,分明是最正统不过的中国色,怎么还跟外国画家扯上关系了?莫兰迪出生于20世纪初,是一位意大利画家。
因为低饱和度的特点,在2018年被设计圈看中。
从此“高级灰”“性冷淡”成了明日黄花,为了蹭上这波热度,大家统统改名为“莫兰迪色”。
---- mssdgz----但是《延禧攻略》里的中国色,乾隆执政则是在17世纪,可无心蹭这波热度。
《延禧攻略》剧照虽然都是不饱和色彩莫兰迪色多以白色调和,所以整体是发亮的,中国色多以墨色调和,更有水墨画的意境。
下面第一幅是莫兰迪色花瓶,第二张是雍正时期制作的红釉白里大碗,第一张要明显亮很多。
以明度纯度来判断简直天南地北,差了整整两个色调。
「延禧」的服化道为了贴近传统花费了不少心血,现在你却跟我说这是西方的莫兰迪色?最正统不过的中国色每一色都纯正高级、堪称至美。
《尚书》里写:“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
”赤、黄、青、黑、白,五色观是中国色的基础。
01赤从周朝开始,“朱色”就成了中国正统。
工匠把朱砂矿石细细研磨,涂嵌在甲骨文上以示“高亮”,历经3000年不褪色。
后来又有了天子朱批、贵胄朱门。
抄写佛经也要用朱砂。
「延禧红」即是朱砂红,「朱砂红」便是中国红。
恽寿平(清)「延禧」中的宫门红墙,均以朱色表示富贵。
傅恒、海兰察穿的侍卫服,采用了烟红,这种颜色专门用来制作古代的僧袍,以及批量生产的制服。
血红色彩饱和度高,明朗奔放,是清朝皇后、贵妃服饰常用色系,和帝后的黄色系象征类似,赋予权利。
从《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看网络热播剧背后的受众审美习惯嬗变
从《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看网络热播剧背后的受众审美习惯嬗变网络热播剧一直是大众娱乐生活中的一大亮点,一部部经典作品不仅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同时也反映了受众对于审美习惯的嬗变。
特别是近年来,《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这两部古装剧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热潮,观众们被这两部剧所吸引,也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受众审美习惯的变化。
一、《延禧攻略》《延禧攻略》是一部讲述清宫后宫生活的古装剧,该剧以清宫为背景,讲述了董洁饰演的魏璎珞在后宫中的生活经历。
该剧以其豪华的服饰、宏伟的场景和曲折的剧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1.1 观众审美习惯的变迁从《延禧攻略》的受众审美习惯来看,可以看出在服饰和场景方面的变化。
在该剧中,国风服饰和恢弘的场景成为了一大看点,这符合了当下受众对于宫廷剧的审美习惯。
观众们对于古装剧的喜爱,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华美服饰和宏伟场景的追求。
1.2 剧情和人物塑造除服饰和场景外,观众也对于剧情和人物有着新的审美需求。
《延禧攻略》通过对于后宫生活细腻的描绘,让观众更加容易代入剧情中,同时人物的塑造也更加贴近现实,这也让观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因此受到热烈的追捧。
二、《如懿传》《如懿传》是另一部备受瞩目的古装剧,该剧以后宫争斗为主线,展现了一个清朝后宫的真实生活。
该剧所展现的豪华宫廷和曲折的剧情同样为观众所喜爱,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受众审美习惯的变迁。
2.1 剧情和人物塑造《如懿传》中的剧情更加贴近现实,而且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更加细致入微,这符合了观众对于现实生活的审美需求。
观众们希望通过影视作品来获取更多的情感共鸣,而《如懿传》正是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因此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和关注。
2.2 服饰和场景《如懿传》同样在服饰和场景上进行了精心的打扮,通过豪华的服饰和宫廷场景来满足观众对于精美视觉的追求。
受众对于服饰和场景的审美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对于更加精致华丽的服饰和场景有着更高的追求。
三、受众审美习惯的嬗变在《延禧攻略》和《如懿传》这两部古装剧中,我们可以看到受众审美习惯的嬗变。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
清宫戏《延禧攻略》中影像叙事审美策略一、虚实结合的影像空间构建《延禧攻略》中的影像空间十分精致,涉及了宫廷的各个角落以及不同场景的布置和道具等。
同时,在影像空间的构建上,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将虚实结合的影像构成一个美丽的宫廷世界。
如宫廷的门前后有树纹,打开宫门十步换一个角度看门内就会有数十步的大道,角度再改换就是映射宫廷的建筑。
这种虚实结合的影像叙事策略,在给观众带来真实感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宫廷中虚幻与真实的界限模糊,创造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宫廷世界。
二、花式的镜头语言在《延禧攻略》中,镜头语言独具匠心,手法多样。
在画面美学上,《延禧攻略》使用了大量的远景、中景、近景等不同的镜头语言,增加了影像的美感。
同时还用简单却富有变化的大量切换镜头的方式,快速切换,形成了炫酷、激烈的效果,让人非常过瘾。
例如,服部浅笑与魏璎珞相对的关系,就用了一组上下的把握镜与横向的反转镜交互使用,展示魏璎珞心情的突变,搭配上音效,让这一场景达到了高潮。
三、明暗表现手法的运用《延禧攻略》还采取了明暗表现手法增加情绪的表现。
镜头处理上突显对比度,明显的突破了宫廷剧的淡雅调调。
这一处理不断切换,使得亮暗的变换大大增强了情节情绪的表达。
王爷一位一位被人拒绝的场景还是鲜明地刻画出了他的愤怒,也成功渲染了整个场景的气氛。
四、透视视角的应用为了增加影像的艺术感,影片专门运用了透视视角的手法。
由于宫殿结构为门前庭院二号门三号院等等一系列由南向北排列构成对称秩序的建筑,故在拍摄中,透视原则就派上了用场。
监制精细地分析了太和殿的几何结构,描写出光线气息和层次效果,将影片的美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五、台词演绎的情感表达《延禧攻略》的台词演绎也值得一提。
这部剧在情感营造和塑造上,堪称盛世之作。
台词情感细腻动人,同时也展现了不同角色的性格鲜明。
人物之间的互动和语言表达都充满着情感和氛围,让人产生代入感和共鸣作用。
例如,魏璎珞一声“舒儿”,就将魏璎珞与娴妃不同的关爱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禧攻略》的传统美学价值分析
作者:吴陈婕
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17期
摘要:2018 年的电视剧中,于正导演的《延禧攻略》最具热度,影响范围广,讨论热度高。
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切入,探究《延禧攻略》人物设计的性灵之美、服装道具的精致考究之美,以及电视画面表现的古雅之美,分析电视剧带来的影响,为古装电视剧的美学设计提供建议。
关键词:延禧攻略;美学;传统文化;传播
一、《延禧攻略》及美学
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
当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对娱乐活动及文化产品有了更多的需求。
以电视剧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产品的美学价值也愈加受到关注。
2018年以来,大量的古装剧被制作并且搬上银幕,进而丰富人们的娱乐文化生活。
而《延禧攻略》则是这些古装剧中收视率靠前,并且一度成为人们日常中相互交流的话题。
我国自影视行业发展以来,大大小小的古装剧不计其数,但是其内容和叙事风格大体都一致,导致了观众的视觉产生疲劳。
然后《延禧攻略》则打破了传统的古装剧制作模式,塑造了很多形象的人物角色,其中女主人公魏璎珞是帝王众多佳丽中的一位,凭借自己的聪明机智与善良,从一个不起眼的角色,成功晋升,她的生存经历与当今社会中的职场竞争颇为相似,所以很多人将这部剧也称为是古代版的“职场剧”。
不难发现,《延禧攻略》中塑造的很多角色是借鉴了老版《还珠格格》以及2011年风靡的《甄嬛传》,而此次人物形象的打造更是从另一角度去体现美学艺术。
其在人物性格设置、服装造型设计及画面拍摄应用上体现的美学价值被津津乐道,既最大程度还原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美又具有创新意识,可为后来古装电视剧的创作提供经验与指导,更是传统文化的美向大众普及的高效途径之一。
二、《延禧攻略》的美学价值分析
(一)人物性格设置的美学分析
《延禧攻略》人物设计的美学价值首先体体现在人物性格与善恶辩证关系的契合。
著名艺术家叶朗先生发表了《中国美学史大纲》,并在其著作中认为美好和丑陋其实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生而善良美好,也不存在人性本恶。
《延禧攻略》中的妃子形象,就生动的体现了这一美学思想,善与恶是共生的关系,有善必有恶,两者之间相互的变化,才能让人物角色得到升
华。
该古装剧中的高宁馨,在剧情的前半段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奸诈小人,处处算计甄嬛,但是在后面的剧情中也阐述了她这些做法的缘由,得到了观众的理解;剧中的娴妃“辉发那拉·淑慎”,本是一个善良的细心的妃子,但是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美好的天性被消磨的一干二净,最终成为一个大反派。
另外,《延禧攻略》中的人物角色所体现出的另一层价值就是在反叛意识的觉醒。
其中,为了能够长时间的吸引观众,就需要依靠独特的方式去塑造特色的个性审美。
该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与个性,也因此增强了观众的粘性。
本剧最成功之处就是塑造了经典的“魏璎珞”形象。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把魏璎珞看作女权的觉醒,不如看作个体的觉
醒。
”“我,魏璎珞,天生脾气暴,不好惹。
”这些都是《延禧攻略》播出之后比较热门的网络用语。
魏璎珞的意识觉醒刻画的最为明显,她的个性独特,向往自由,聪明机智,深得皇后的欣赏与喜爱。
李泽厚先生曾在《华夏美学》中指出清朝时期的人们,已经不再是保守古板主义,而是能够接受开放的行为,思想层面也得到了解放,能发现美创造美,自主意识不断强化,审美也趋于灵性。
而魏璎珞并不是个“自我”的人,她没有为最信赖的朋友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做嫁衣,只因为她前几日手沾了“凶”,她自己不信鬼神,却尊重他人信鬼神。
多少浮躁现代人过分强调自我,而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又有多少人能从剧中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呢。
细节中,可挖掘这部剧很多人物性格设置的美。
(二)服装设计的美学分析
服装的设计是该剧与众不同的一方面,首先从配色上来说,《延禧攻略》并没有完全的照搬过往古装剧中的服装配色方式,而是将朴素的传统色彩融入在内,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含蓄内敛。
《延禧攻略》用大量的冷色调,使得该剧的风格更加复古。
这种服装配色的使用,完全是为了契合清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因为在清朝乾隆年间,人们就喜爱素雅之色,于正的这些细节也是体现了他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的制作初衷。
仅仅依靠服装配色,《延禧攻略》的历史厚重感就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画面极为高端。
其次就是剧中人物的服装基本上都是纯手工打造,还有不少是导演于正特地邀请织造大师李海龙进行设计。
古时的人们都会选择绫罗绸缎来展现自己的地位以及身份,绫罗绸缎使用的基础物料就是桑蚕丝,蚕丝本身就非常柔软,而且透气性能好,关键是这种布料能够体现内敛含蓄的古典之美。
服装上的绣花是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的体现。
刺绣有严格的审美标准和规范,其中的针法、技艺、包括纹样规定和用色都格外考究,就是希望用考究的方式来凸显古代达官贵人以及帝王将相的身份地位。
通过服装,还能够让人清晰的判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将纳福驱邪等愿望以含蓄的图形和刺绣技法融进服饰中,是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文化不可多得的史料。
(三)镜头画面的美学分析
镜头画面同样也是《延禧攻略》中的美学价值之一。
首先从构图来说,除了普遍使用的一些构图方式之外,导演还别具匠心的创新了独特的构图方法,为的就是增强画面感,冲击观众的视觉神经。
比如在很多的纵深场景里,采用的是引导线的构图方式,能够集中观众的视线,同时展现场面的浩大。
《延禧攻略》中有一幕是魏璎珞受到惩罚,独立跪在漫天飞雪中,她身旁的围墙则形成了引导线,最终聚集魏璎珞一点上,这种构图方式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对魏璎珞的无助孤独感同身受;而当众嫔妃在贤妃房间内分作两排向其请安时,两边的妃子也是很
明显的引导线,最后聚集在贤妃身上,给人营造出一种万人敬仰的氛围。
还有就是导演为了不让观众视觉疲劳,巧妙的利用了遮蔽物,比如树枝、烛台等等。
这些遮蔽物距离镜头较近,通过虚化这些物体来清晰重点对象,能让观众直接的了解虚实关系,层次感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除此之外,斐波那契螺旋线的构图方式也是该剧的特色之处,依靠这种构图能够分割出画幅完美的黄金比例,人物喜塔腊·尔晴的出现就多次使用了这种构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画
面的美感。
《延禧攻略》中的每一个画面都能吸引到观众,同时提升观众的审美情趣。
古装剧在不断的推陈出新,美学价值也在快速的蜕变,《延禧攻略》对古装剧的美学升华起到关键作用,在整个影视行业中起着标杆性的作用。
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高质量的古装剧被制作出来。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民族得以复兴发展,就必须要牢记历史,传承传统文化。
中国发展了五千多年,正是文化丰富了历史长河,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为生活在悠远历史文化中而骄傲。
《延禧攻略》的制作人于正曾经说过,一部电视剧要想成功,除了剧情情节上的紧密连贯、故事内容丰富生动以及演员的高超演技,还应当传递中国独有的文化,让当前忘乎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关注并且接受热爱民族文化。
这种意识也使得于正的《延禧攻略》影响力巨大。
相信观看过该古装剧的观众都真切的感受到了东方古典文化的韵味,也看到了当代艺术和传统美学结合下的成功。
但是传统审美常识该怎样在新时期下得到更好的发展传承依然是急于解决的问题,但是《延禧攻略》的节点意义也给与了我们足够的信心,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本土化的制作,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
參考文献:
[1]胡雨露.浅析古装偶像剧中的现代性审美诉求——以《延禧攻略》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8(11):14-15.
[2]刘静茹,毛寒.宫廷剧《延禧攻略》中的传统美学探究[J].设计理论,2018(12):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