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 4章土中应力
土力学-第四章土中应力
γ1 h1 + γ 2h2 + γ′3h3 + γ′4h4 + γw(h3+h4)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
4.2.2
成层土中自重应力
土力学
【例】一地基由多层土组成,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试计算 一地基由多层土组成,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并绘制自重应力σcz沿深度的分布图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系岩土教研室
4.2.4
土质堤坝自身的自重应力
土力学
为了实用方便,不论是均质的或非均质的土质堤坝, 为了实用方便,不论是均质的或非均质的土质堤坝,其自身任 意点的自重应力均假定等于单位面积上该计算点以上土柱的有 意点的自重应力均假定等于单位面积上该计算点以上土柱的有 效重度与土柱高度的乘积。 效重度与土柱高度的乘积。
土体在自身重力、建筑物荷载、交通荷载或其他因素( 土体在自身重力、建筑物荷载、交通荷载或其他因素(渗 地震等)的作用力下,均可产生土中应力。 流、地震等)的作用力下,均可产生土中应力。土中应力过大 会导致土体的强度破坏, 时,会导致土体的强度破坏,使土工建筑物发生土坡失稳或使 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失稳。 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不足而发生失稳。 土中应力的分布规律和计算方法是土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自重 应力
p0 = p − σ ch = p − γ m h
在沉降计算中,考虑基坑回弱和再压缩而增加沉降,改取p =p-(0~1)σ 在沉降计算中,考虑基坑回弱和再压缩而增加沉降,改取p0=p-(0~1)σch, 此式应保证坑底土质不发生泡水膨胀。 此式应保证坑底土质不发生泡水膨胀。
式中: 基底平均压力, Pa; σch—基底处土中自重应力,kPa; 基底处土中自重应力, 式中:p—基底平均压力,kPa; 基底平均压力 基底处土中自重应力 kPa; γm—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水位以下的取浮重度,kN/m3; 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 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 水位以下的取浮重度, h—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基础埋深,m,h=h1+h2+…… 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基础埋深, 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基础埋深
土力学-土中应力计算
(1)地下水位下降情况
水位未降前 scz前=′z
水位下降后
scz后 = z
scz后 scz前
因scz后 scz前 土中有效应力增加
地面沉降
原地下水位 1
变动后地下水位 1′
原自重应力分布曲线
1′
变动后地下水位
1
原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变动后的 自重应力分布曲线
2′
2
z
2
2′
z
(2)地下水位上升
地基土和基础的刚度;荷载;基础埋深;地基土性质
基底压力是地基和 基础在上部荷载作 用下相互作用的结 果,受荷载条件、 基础条件和地基条 件的影响
暂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影 响,用荷载代替上部结 构,使问题得以简化
•大小
荷载条件: •方向
•分布
基础条件:
• 刚度 • 形状 • 大小 • 埋深
• 土类
地基条件: • 密度
二.水平向自重应力计算
s cx s cy K0s cz
z
K0——侧压力系数
t 0
scz scy
W
scx
F=1
无侧向变形(有侧限)条件下:
scz scx
εx εy 0
σx σy
scy
根据弹性力学中广义虎克定律:
εx
1 E
σx
υ
σy
σz
ch s cx s cy K0s cz
K0
• 土层结构等
1.基础的刚度的影响
柔性基础(EI=0)
Eg.土坝(堤)、路基、油罐等薄板基础、机场跑道。
沉降各处不同, 中央大边缘小
变形地面
反力
基底压力分布与 作用的荷载的分
布完全相同
4土中应力
§4 土中应力
§4.4 地基附加应力 4.4.3 线荷载和条形荷载作用时的地基附加应力
1、线荷载作用时的地基附加应力-弗拉曼解
•由于线荷载沿y坐标无限延伸, 因此与y轴垂直,平行于xoz任 何平面上的应力状态完全相同。 这种情况属于弹性力学平面问 题。 •平面问题只有三个独立的应 力分量
§4 土中应力
Ph
矩形基础:
条形基础:
§4 土中应力 §4.3 基底压力 4.3.3 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附加压(应)力是建筑物对基底下地 基产生的应力增量,是引起地基压缩变形 的应力,是计算地基中附加应力的依据。
p 0 p σ ch p γ m h
P——基底压力; σch——基底处土中自重应力,kPa; γm——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值;
※b—三角形分布荷载的一边为b。
※p—三角形分布荷载的最大值(基底附加应力)。
§4 土中应力
§4.4 地基附加应力 4.4.2 矩形荷载和圆形荷载作用时的地基附加应力
2. 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角点下的附加应力
对于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不在角点下 的附加应力计算:
(1)仍然要使用 “角点法”。 (2)对基础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可分为相 等的四块,按均布荷载情况一次算出。 (3)对梯形荷载情况,按同样方法解决。
所以在不透水底面的上下可以有两个突变的自 重应力值。
§4 土中应力 §4.2 土中自重应力
4.2.3 地下水位升降时土中自重应力
§4 土中应力 §4.2 土中自重应力
4.2.4 土质堤坝自身的自重应力 (有限构筑物的自重应力)
计算 面
计算 面
4土中应力
第4章 土中应力4.1 概 述土中应力按其起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有效重量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两种情况:(1)在自重作用下已经完成压缩固结,自重应力不再引起土体或地基的变形;(2)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尚未完成固结,它将引起土体或地基的变形。
自重压力——土中竖向自重应力 附加压力——土中竖向附加应力某点总应力=土中某点的自重应力+附加应力4.2 土中自重应力自重应力:由土体本身有效重量产生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
一般而言,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已压缩稳定,不再引起土的变形(新沉积土或近期人工充填土除外)。
一、竖直向自重应力自重应力——土体初始应力,指由土体自身的有效重力产生的应力。
假定⎩⎨⎧平面均不存在剪应力土体中所有竖直面和水无限弹性体土体具有水平表面的半1、竖直自重应力cz σ(称为自重应力,用c σ表示)设地基中某单元体离地面的距离z ,土的容重为γ,则单元体上竖直向自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的土柱有效重量,即z cz ⋅=γσ可见,土的竖向自重应力随着深度直线增大,呈三角形分布。
注:(1)计算点在地下水为以下,由于水对土体有浮力作用,则水下部分土柱的有效重量应采用土的浮容重'γ或饱和容重sat γ计算;① 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为砂土时,土中水为自由水,计算时用'γ。
② 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为坚硬粘土时0<L I ,在饱和坚硬粘土中只含有结合水,计算自重应力时应采用饱和容重。
③ 水下粘土,当L I ≥1时,用'γ。
④ 如果是介乎砂土和坚硬粘土之间的土,则要按具体情况分析选用适当的容重。
(2)自重应力是由多层土组成,注意分层计算【思考】为何要如此假设? 对于天然重度为γ 的均质土:z cz γσ=对于成层土,并存在地下水:ini i n n cz h h h h ∑==+⋅⋅⋅++=12211γγγγσ式中 :i γ――第i 层土的重度,kN/m 3,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一般采用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采用浮重度,毛细饱和带的土层采用饱和重度.注意:① 在地下水位以下,若埋藏有不透水层(如基岩层、连续分布的硬粘性土层),不透水层中不存在水的浮力,层面及层面以下的自重应力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② 新近沉积的土层或新近堆填的土层,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尚未完成,还应考虑它们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变形。
4 土力学(stress)土中应力
桥台前后填土引起的基底附加应力计算
椎体也是填土
4-13 竖向附加应力系数 竖向附加应力系数 (p 94 表4-1)
p02 2 2 H 2
p01 1 1H1
Valentin Joseph Boussinesq (1842-1929) 法国著名物理家和数学家,对数学物理、流体力学和 固体力学都有贡献。
基底 压力 合力 与总 荷载 相等
pmin 0
p max
p max
p max
2P 2P 3KL 3(B 2 e ' )L
e<B/6: 梯形
e=B/6: 三角形
e’>B/6: 出现拉应力区
1)竖向静力平衡
F + G = 基底压力的反力合力Fa
F B Ke x L
K=B/2-e
2)基底压力重新调整后
3K y p min 0
e’ Fa
2(F G) 2(F G) 3KL 3(B 2 e ' )L
p max
注意:
偏心荷载作用下(e>l/6)时,偏心距e’的确定: 错误:e = 力作用点距离中心线的距离 正确:由于e>l/6,因此基底压力重新分布,e’ = M/(F+G)
§4 土中应力
第一节
概述
土中的应力主要包括:土体本身的重量产生的自 重应力;建筑物荷载引起的附加应力;土中渗透 水流引起的渗透应力。本章将只介绍自重应力和 附加应力。
计算地基应力时,一般将地基看作是一个具有水 平界面,深度和广度都无限大的空间弹性体。
§4 土中应力
土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zx
土力学1-第4章
• 水平地基中的 自重应力
• 土石坝的自重 应力(自学)
§4.2 土中自重应力
土体的自重应力
定义: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 的有效重量而产生的应力
目的:确定土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假定:水平地基 半无限空间体 半无限弹性体 有侧限应变条件 一维问题
计算: 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容重 地下水位以下用浮容重
§4.3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的 分布形式十
分复杂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圣维南原理:
基底压力分布的影响仅限于一定深 度范围,之外的地基附加应力只取 决于荷载合力的大小、方向和位置
简化计算方法: 假定基底压力按直线分布的材料力学方法
§4.3 基底压力
基础形状与荷载条件的组合
竖直中心
竖直偏心
矩
F
形
L
B
pP A
不同将会产生弯矩
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
弹性地基,绝对刚性基础
抗弯刚度EI=∞ → M≠0 基础只能保持平面下沉不能弯曲 分布: 中间小, 两端无穷大
§4.3 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的分布
弹塑性地基,有限刚度基础
— 荷载较小 — 荷载较大 — 荷载很大
砂性土地基
粘性土地基
接近弹性解 马鞍型 倒钟型
地面
1 h1
2 h2 地下水 z
2 h3 cy
cz cx
原水位
1h1
cz
2h2
2h3
z
水位下降
讨论题
1、地下水位的升降是否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
地面
1 h1
2 h2 原水位 z
3 h3 cy
cz cx
地下水
1h1
4土中应力(自重-地基附加应力)
水对土体有浮力作用,则下部 分柱体取有效重度,即
cz ( w ) z ' z
当地下水位下降,地基中有效自重应力增加,从而引起地面
大面积沉降的严重后果
当地下水位上升时,水位上升引起地基承载力的减小,湿陷
性土的陷塌
原地下水位
1’
1 1
1’
原地下水位
2’
2
2
2’
4.不透水层的影响
四、公式的应用
1.均质地基土的自重应力stress in homogeneous soil
cz Z
2.成层地基土的自重应力
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 的厚度为hi,重度为i,则在深度z处 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n为从天然地面到深度z处的 土层数。
3.地下水的影响
计算点在地下水位下时,由于
不透水层层面的自重应力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
5.自重应力图的绘制 ① 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 确立特征点并编号 (地面、层面、 地下水位面、不透水层层面)
③ 计算各点的竖向自重应力
④ 按比例绘出特征点自重应力的位置 ⑤ 用直线连接各点 ⑥ 校核 (地下水位处,不透水层处)
§4.3 基底压力
一、概述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z
zx
地基:半无限空间
o
∞ x ∞
y yz
xy
x
∞ y
z
x xy xz ij = yx y yz zx zy z
一.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zx
材料力学
z +
正应力
剪应力
-
zx
土力学
z
土体中应力及有效应力原理
1、弹性地基上的柔性基础(EI=0) 土坝(堤)、路基、油罐等薄板基础 机场跑道。可认为土坝底部的接触 压力分布与土坝的外形轮廓相同其大小等于各点以 上的土柱重量
§4.3 基底压力
2、弹性地基上的刚性基础(EI=) 砂土地基:由于颗粒间无粘聚力 基底压力呈抛物线分布
粘土地基:由于颗粒间有粘聚力 基础边缘能承受压力,荷载较小 时呈马鞍形分布,随着荷载增加 基底压力类似于抛物线分布
的应力与应变的基本关系出发来研究。 当应力很小时,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就不是一根直线,亦即土的变形具有明 显的非线性特征。
§4.1 概述
一、应力—应变关系假设
线弹性体
目前在计算地基中的应力时, 常假设土体为连续体、线弹性 及均质各向同性体。
实际上土是各向异性的、弹塑 性体
二、地基中的几种应力状态
2.按土体中骨架和孔隙的应力承担原理或应力传递方 式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
有效应力由土骨架传递或承担的应力。只有当土骨架传递或承 担应力后土体颗粒才会产生变形。同时增加了土体的强度 孔隙应力:由土中孔隙流体水和气体传递或承担的应力。
3.总应力: 总应力=有效应力+孔隙应力
研究地基的应力和变形,必须从土
验算土体的稳定性
土中应力按引起原因可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土中应力按传递方式可分为:有效应力和孔隙应力
土中应力:指土体在自身重力、建筑物和构筑物荷载,以及其 他因素(土中水的渗流、地震等)作用下,土中产生的应力。
1按引起的原因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自重应力:由土体自身重量所产生的应力。由土粒骨架承担 附加应力:由外荷载(静或动)引起的土中应力。使土体彻底 产生变形和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第4章土中的应力和有效应力原理
淤泥层底 cz 1z1 2z2 3z3 4z4 41.05 16.7-107 87.95kN / m2
kN/m2 7.85 16.75
粉 质 黏 土 层 底 σcz = γ1z1 + γ2z2 + γ′3 z3
= 16.75 + (18.1-10) ×3 = 41.05k N/ m2
• 4.1 土自重应力的计算 • 4.2 基底压力的计算 • 4.3 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 • 4.4 有效应力原理
土体中应力的方向: 法向应力: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 剪应力: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 土体单轴压缩试验应力——应变曲线
§ 4.1 土自重应力的计算
一、竖向自重应力
§ 4.2 基础底面压力
分析地基中 应力、变形 及稳定性的 外荷载
基地压力:建筑荷载在基础底
面上产生的压应力,即基础底 面与地基接触面上的压应力。
计算基础结 构内力的外
荷载
地基反力:地基支撑基础
的反力。
基底附加应力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 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
基底压力 分布规律
基底压力 简化计算
重要的工程意义
5 2 dxdy
s
p 2
arctan
n
m
m2 n2 1
mn
1
m2 n2 1 m2 n2
1
n2 1
z Kc p
Kc
1
2
arctan
n
m
m2 n2 1
m2
mn n
2
荷载
土中应力
(2)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为坚硬不透水层,在坚硬不透水层土中只含有 结合水,计算不透水层顶面及以下的自重应力时按上覆土层的水重总量计算。即 采用饱和容重计算。
4.2.2 成层土中自重应力
cz
cz
1h1
1h1 2h2
1h1 2h2 3h3
wh3
2 (830 103.5) 3 0.861.5
482.4(kPa)
F+G
F=830kN
室内
M
0.6m
G
0.7m
e
pmax 3k=2.5m
b=1.5m l=3m
矩形基础在双向偏心荷载作 用下,若 pmin 0
则矩形基底边缘四个角点 处的压力可由下式计算
F+G y
My
x
Mx
b
l
pm pm
集中力时地基中任意点的应力和位移解
半空间表面
布辛奈斯克解
假设地基土为弹性半空间体
x
P
y
M(x、y、z)
z
4.4.1 竖向集中力作用时的地基附加应力
1. 布辛奈斯克解
p
o
αr
x y
x
M′
R θz
z
zx
y
M
xy
x
z
y yz
x y z xy yz
z
3p 2
z3 R5
3p 2z 2
(r 2
z5 z2)5/2
3 2
(r
/
1 z)2 1)
5/2
p z2
土力学课程讲解第4章
土力学
厦门大学
土木系
29
P 解:(1) σ Z = α ⋅ 2 Z
z=2, r=0,1,2,3,4m,α 查表可知,求σz后绘出图 (2)同理,r=0, z=0,1, 2,3,4m,求出σz后绘出图 (3)反算
【例4-3】解答
土力学
厦门大学
土木系
30
二、矩形面积受竖向均布荷载的 地基附加应力
1 矩形均布荷载角点下的应力 积分法求矩形荷载面角点下的地 基附加应力。
一、基底压力
1 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 2 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
二、基底附加应力
土力学
厦门大学
土木系
16
二、基底附加压力
作用在基础底面的压力与基地处建前土自重应力之差。
p 0 = p − σ ch = p − γ m h
土力学
厦门大学
土木系
17
二、基底附加压力
卸荷应力、变形:卸荷理论涉及岩土介质的本构关系、 卸荷原理、卸荷过程,分析计算方法等,目前在理论 上还很不完善,工程应用不广泛,只在大型工程中由 大的科研机构承担一些探索性的研究。
(3)O点在荷载面边缘外侧 σZ=(αCⅠ﹣αCⅡ+αCⅢ﹣αCⅣ)po e Ⅳ o h Ⅱ a g d c abcd可看Ⅰ由(ofbg)与Ⅱ (ofah)之差和Ⅲ(oecg) 与Ⅳ(oedh)之差合成
f
b 厦门大学 土木系
34
土力学
二、矩形面积受竖向均布荷载的 地基附加应力
(4)O点在荷载面角点外侧 σZ=(αCⅠ﹣αCⅡ﹣αCⅢ﹢αCⅣ)po e d c 荷载面由Ⅰ(ohce),Ⅳ (ogaf)两个面积中扣除 Ⅱ(ohbf)和Ⅲ(ogde)
土力学
厦门大学
土力学 第四章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1)常规三轴试验 a) 固结排水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以某种粘土为例
1 3
1 Ei
≠弹性模 量
Et
1
变形模量:
z E z
p
e
1
泊松比:
x 3 z 1
•弹塑性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透水石 排水管 阀门 量测孔隙水压力
橡皮膜
压力水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1)常规三轴试验 a) 固结不排水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以某种粘土为例
u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2 2 1 1 2 2 E Es , 1 1 1 z E z
E < Es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碎散体 非线性 弹塑性 成层土 各向异性
① 连续介质 (宏观平均) ② 线弹性体 (应力较小时) ③ 均匀一致各向同性体 (土层性质变化不大时)
竖直线布荷载 条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水平 集中力
矩形面积水平均布荷载
特殊面积、特殊荷载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竖直 集中力 矩形内积分
§4.3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矩形面积竖直三角形荷载 矩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圆内积 分
竖直线布荷载
宽度积分
条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圆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水平集中力 矩形内积分 矩形面积水平均布荷载
y
土力学-第四章
水平向自重应力
地基中自重应力
必须指出:只有通过土粒接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才
能使土粒彼此挤紧,从而引起土的变形,而粒间应力又是
影响土体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粒间应力又称为有效 应力。因此,土中自重应力可定义为土自身有效重力在土
体中引起的应力。土中竖向和侧向的自重应力一般均指有
效自重应力。为简便起见,常把σCZ称为自重应力,用σC表 示。
静止侧压 力系数
4.2.2 水平向自重应力
x cx
E
E
cz
cy 0
cx cy
1
cz
4.2.2 水平向自重应力
K0—— 静止侧压力系数,它是在无侧向变 形条件下水平有效应力与竖向有效应力之
比。其值由试验确定,与土层应力历史及
土的类型、重度等有关。
z1 t1 pt
z2 a t1 p0 t2 pt
t是m,n的函数,其中n=L/b,m=z/b。 b是沿
三角形分布方向上的长度,z是从基底起算的 深度。
矩形面积基底受水平荷载角点下的 竖向附加应力
注意:b是平行于水平荷载作 用方向的长度。
圆形面积均布荷载作用中心的附加应力
重应力等于单位面积上覆土柱的有效重量。 天然地面
cz z
cz
σcz= z
z
cy
cz
cx
1
1
z
4.2.1 竖向自重应力
二、成层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a
h1
天然地面
b
1
2 3
1 h 1
cz 1h1 2 h2 h3 i hi
'
土力学第四章 土中应力计算
建 筑
上部结构 (a)理想柔性基础; (b)路堤下的基底压力
物
设
基础
计
地基
(2)刚性基础。基底压力大小、分布状况与上部荷载的大小、分布状况 不相同。
例如:砂土地基 黏性土地基
— 荷载较小 — 荷载较大
砂性土地基
— 接近弹性解 — 马鞍型 — 抛物线型 — 倒钟型
粘性土地基
三、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1、中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1H1
sz
2H2
2H3
sy
sx
z
说明:
1.地下水位以上土层采用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土层采用浮重度 2.非均质土中自重应力沿深度呈折线分布
均质地基
1 (1 2)
2
2
成层地基
例题分析
【例4.1】某地基土层情况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下图所示,试计算 a、b、c三个点 处的自重应力,并画出应力分布图。 【解】 首先确定各层土的重度。 粗砂:在水下且透水,采用浮重度,有
2)基础的刚度、平面形状、尺寸大小、埋置深度有关;
3)作用在基础上的荷载性质、大小和分布情况有关;
4)地基土的性质有关。
二、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
基础按刚度分为:(1)柔性基础(抗弯曲变形能力为0) (2)刚性基础(抗弯曲变形能力为∞) (3)有限刚性基础(弹性地基上梁板分析方法)
第四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pmax
P 2 A
p max
min
P 6e 1 A B
土不能承 受拉应力
矩形面积 单向偏心荷载(讨论) e>B/6: 出现拉应力区
pmax计算式推导思路: 设基底接触压力为三角形分布分别
P B
压力调整
建立力和力矩的平衡条件联立求解边缘
压力。
K e
x L
K=B/2-e
3K y pmin 0
W
z dA cz dA 0
cz z
自重应力随深度而增大,与深度成线性关系。
cz z cz
z
2. 土体成层及有地下水存在时的计算公式
成层土
cz 1h1 2 h2
n hn
cz i hi
0
cz (kPa)
27.0
1 18.0kN / m3
h1 1.50m ①
2 19.4kN / m3
h2 3.60m
②
61.56
3 19.8kN / m3
79.56 132.48
h3 1.80m ③ ③’
z ( m)
whw 52.92
自重应力及其沿深度的分布图 0
2
h2 27.0 (19.4 9.8) 3.60 ② cz 1h1 + 2 27.0 34.56 61.56( kN / m 2 ) h2 + 3 h3 61.56 (19.8 9.8) 1.80 ③ cz 1h1 2 61.56 18.0 79.56( kN / m 2 )
基础结构的外荷载 基底反力
基底接触压力p?
第4章 土中应力
§4.2 土中自重应力
例4-2:某地基土层情况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所示, 试计算a,b,c3个点处的自重应力σz度(m)。
则基底压力p按下式计算:
§4.3 基底压力
2.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对于单向偏心荷载下的矩形基础
(如图),通常基底长边方向和偏心
方向一致,基底两边缘的最大、最小
压力pmax、pmin按下式计算:
pmax
pm
in
F G lb
M W
式中:M - 作用于的矩形基础底面的力矩,kN m;
§4.1 概 述
(3)土体可视为半无限体 所谓半无限体就是无限空间体的一半。即该物 体在水平方向是无限延伸的,而在竖直方向仅在向 下的方向是无限延伸的,向上的方向为零。地基土 在水平方向和深度方向相对于建筑物地基的尺寸而 言,可认为是无限延伸的。因此,可以认为地基土 体是符合半无限体的假定。
§4.1 概 述
§4.3 基底压力
荷载条件 基底压力分布
地基条件
•大小 •方向 •分布
基础条件
•土类 •密度 •土层结构等
•刚度 •形状 •大小 •埋深
§4.3 基底压力
1. 基础刚度的影响 基础刚度是指其抗弯刚度,基础按刚度可划分 为如下三种类型: (1)柔性基础 柔性基础刚度很小,在荷载作用下,基础的变 形与地基的变形一致,如土坝、土堤、路基等土工 建筑物,其基底压力分布和大小与作用在基底上的 荷载分布和大小相同。
§4.4 地基附加应力
第四章:土中应力
p0 = p −σch = p −γ 0h
γ0 =
γ 1h1 + γ 2 h2 + L
h1 + h2 + L
• 基底附加压力
有了基底附加压力,即可把它作为作用在弹性半空间表 面上的局部荷载,根据弹性力学求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
桥台下基底附加压力计算
• 基底附加压力
桥台前后填土引起的基底附加压力 台背路基填土对桥台基底或桩尖平面的前后边缘处引起的附 加压力p 加压力p01,按下式计算:
y x
σcz σcx σcy
z
M(x,y,z)
• 几种不同条件下土的自重应力计算
① 当表面作用有均布荷载q 当表面作用有均布荷载q
天然地面
q σcz=γz+q
q
⌠cz
z σcy
σcz σcx
1 1
z
σcz= γ z+q
② 成层土地基的自重应力 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在受到其上的土重作用后,由土颗粒组成的土 骨架和孔隙水分别受到压力作用。由土骨架承受的部分称有效应力, 骨架和孔隙水分别受到压力作用。由土骨架承受的部分称有效应力, 它是通过土颗粒的相互接触算。
第四章:土中应力
本章的主要内容: • 土中自重应力的概念及计算; • 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的概念及计算; • 各种荷载条件下土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4.1 概述 • 应力计算目的:
土体在自身重力、建筑物荷载、交通荷载或其它因素(如 地下水渗流、地震等)的作用下,均可产生土中应力。土 中应力的增加将引起土体或地基的变形,使土工建筑物 (如路堤、土坝等)或建筑物(如房屋、桥梁、涵洞等) 发生沉降、倾斜以及水平位移。 土体或地基的变形过大时,往往会影响路堤、房屋和桥梁 等的正常使用。土中应力过大时,又会导致土体的强度破 坏,使土工建筑物发生土坡失稳或使建筑物地基的承载力 不足而发生失稳。因此在研究土的变形、强度及稳定性问 不足而发生失稳。因此在研究土的变形、强度及稳定性问 题时,都必须掌握土中应力状态,土中应力的计算和分布 规律是土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规律是土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竖直集中力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布辛内斯克课题
P
o
x R α r M’ β z M y
x
z
zx
y
y yz
xy
x
z
R 2 r 2 z 2 x2 y 2 z 2
r / z tg
x y
z xy yz zx(P;x,y,z;R, α, β)
B
A
C
地基中任意点的附加应力 两种情况:
D
a.矩形面积内 z (cA cB cC cD ) p b.矩形面积外
h
i
g f
a
d
z (cbegh cafgh ccegi cdfgi ) p
b
c
e
三. 矩形面积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y
dP
z
B
0
L
0
d z z (pt , m, n)
pt
L
z t1 pt
z t 2 pt
z
M
B
x
L z t1, t 2 F ( B, L, z ) F ( , ) F (m, n) B B
z
矩形面积竖直三角分布荷载角点下的应力分布系数
四. 竖直线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弗拉曼解
▽
p—基底接触压力,kPa; σ cz—土的自重应力,kPa; γ m—基础底面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 平均重度,kN/m3, γ m=(γ 1h1+γ 2h2+„)/(h1+h2+„),其 中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取有效重度; d—基础埋深,m,必须从天然地面算起, 对于新填土场则应从老天然地面算起。
基础尺寸较小 荷载不是很大
简化计算方法:
假定基底压力按直线分布的材料力学方法
矩形面积中心荷载
矩形面积偏心荷载
F B
F B
p( x, y)
F G Mx My lB Wx Wy
M x ( F G) e y ; M y ( F G) ex
x y
L
x
ey
ex y
Wx Bl 2 / 6
地基条件
•土类 •密度 •土层结构等
二.基底压力分布
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
基础抗弯刚度EI=0 → M=0;
基础变形能完全适应地基表面的变形;
基础上下压力分布必须完全相同,若不 同将会产生弯矩。 弹性地基,绝对刚性基础 抗弯刚度EI=∞ → M≠0; 反证法: 假设基底压力与荷载分布相同, 则地基变形与柔性基础情况必然一致; 分布: 中间小, 两端无穷大。
pmax
min
P 6e 1 A B
矩形面积单向偏心荷载
高耸结构物下可 能的的基底压力
F B e x y
pmax
F B e
F B
土不能承受拉力
压力调整
K e
L
x y
L
பைடு நூலகம்
x
L
K=B/2-e
3K y pmin 0
pmin 0
pmax
基底 压力 合力 与总 荷载 相等
pmin 0
第四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强度问题 地基中的应力状态 应力应变关系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变形问题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自重应力 基底压力计算 地基附加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 重量等外荷载在地基中引 起的应力,所谓的“附加” 是指在原来自重应力基础 上增加的压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 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 量所产生的应力。
弹塑性地基,有限刚度基础
— 荷载较小 — 荷载较大
砂性土地基 粘性土地基
— — — —
接近弹性解 马鞍型 抛物线型 倒钟型
三. 实用简化计算
基底压力的 分布形式十 分复杂 根据圣维南原理,基底压力的具体分布形式对地基应 力计算的影响仅局限于一定深度范围;超出此范围以 后,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将与基底压力的分布关系 不大,而只取决于荷载的大小、方向和合力的位置。
基础结构的外荷载 基底反力 基底压力 地基附加应力
基底压力计算
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递 给地基表面的压力,也称 基底接触压力。 影响因素 计算方法 分布规律 暂不考虑上部结构的影 响,使问题得以简化; 用荷载代替上部结构。
地基沉降变形
一. 影响因素
•大小 •方向 •分布
荷载条件
基础条件 基底压力
•刚度 •形状 •大小 •埋深
Z γ2
γ3
H2
H3
2. 分布规律
自重应力分布线的斜率是重度; 自重应力在等重度地基中随深度呈直线分布; 自重应力在成层地基中呈折线分布; 在土层分界面处和地下水位处发生转折。
1 (
1
2)
2
均质地基 成层地基
2
2 基底压力计算
上部结构
建筑物设计
基础 地基
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各种荷 载都是通过基础传到地基 中的。
σ
cz
P
p0
基础底面标高
▽
b
d
3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地基土的假设: 1)半限体 2)线性变形 (弹性介质) 3)各向同性 4)均质 竖直 集中力 矩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矩形面积竖直三角形荷载 竖直线布荷载
条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圆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水平 集中力 矩形面积水平均布荷载
特殊面积、特殊荷载
一. 水平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定义:在修建建筑物以前,地基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量而产生的应力。 目的:确定土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假定:水平地基半无限空间体半无限弹性体
有侧限应变条件一维问题 计算: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重度,地下水位以下用浮重度
1.计算公式
均质地基
竖直向: cz
z
cz W A zA A z
3 1 2 [1 (r / z ) 2 ]5 / 2
集中力作用下的 应力分布系数
P z 2 z
P z 2 z
特点
3 1 2 [1 (r / z ) 2 ]5 / 2
1.P作用线上,r=0, a =3/(2π),z=0, σz→∞,z→∞,σz=0 2.在某一水平面上z=const,r=0, a最大,r↑, a减小,σz减小 3.在某一圆柱面上r=const,z=0, σz=0,z↑,σz先增加后减小
--B氏解的应用
z x zx
2p z
3
p
( x 2 z 2 ) 2 2p x 2 z ( x z ) 2p xz
2
2 2 2
x
z
y
x
z
M
( x 2 z 2 ) 2
y x z
五. 条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任意点下的附加应力—F氏解的应用
B
0
L
0
d z z (p, m, n)
75页
L z , ) F (m, n) B B
z cp
z
M
m=L/B, n=z/B
z
c F ( B, L, z ) F (
矩形竖直向均布荷载角点下的应力分布系数αc
2. 任意点的垂直附加应力—角点法 荷载与应力间 满足线性关系 叠加原理 角点下垂直附加 应力的计算公式 角点法
K0 1
水平向:
成层地基
cx
cy K0 cz
竖直向: cz
i Hi cz 1H1 2 H 2 3 H3 ;
γ1
H1
水平向:
cx cy K0 cz K0 i Hi
重度:地下水位以上用天然重度γ 地下水位以下用浮重度γ’ 思考题:水位骤降后,原水位到现水位之间 的饱和土层用什么重度?
4.σz 等值线-应力泡
P
P
球根 应力 球根
0.1P
0.05P
0.02P 0.01P
二. 矩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1. 角点下的垂直附加应力 ——B氏解的应用
dP pdxdy
3dP z 3 3p z 3 d z dxdy 5 5 2 R 2 R
dP
p
y
x
B
L
z
有效应力原理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假定
地 基假设为: 半无限体 弹 性 均 质 各项同性 地 基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摩尔圆应力分析
zx
材料力学
z
+
正应力
拉为正 压为负
剪应力
顺时针为正 逆时针为负
zx
土力学
z
xz x
-
+
-
压为正 拉为负
逆时针为正 顺时针为负
xz
1 土体自重应力的计算
pmax
e=B/6: 三角形
pmax
2( F G) 2( F G) 3KL 3( B 2 e) L
e<B/6: 梯形
e>B/6: 出现拉应力区
四. 基底附加压力
基底附加应力:是作用在基础底面的压力与基底处建前土中自重应力之差.
p0 p σcz p γ md
天然地面标高
竖直 集中力
矩形内积分
矩形面积竖直三角形荷载 矩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圆内积 分
竖直线布荷载
宽度积分
条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圆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 水平集中力 矩形内积分 矩形面积水平均布荷载 特殊荷载:将荷载和面积进行分 解,利用已知解和叠加原理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