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

合集下载

5-6 两伊战争

5-6 两伊战争
课前自主导学 课堂互动探究
• (3)结束 1987 • ①联合国安理会于 双方立即停火。
年通过决议,要求
袭城战 • ②伊朗拒绝接受安理会决议,之后双方对 对方主要城镇发动导弹“ ”,伊拉 1988 克军队再度攻入伊朗境内。 • ③ 年,伊朗接受联合国决议,两伊终 于实现停火。 • [深度点拨] 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 续时间最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 争,双方战火的蔓延,曾导致美苏两个超
• [归纳总结] 两伊战争的教训 • 国与国之间应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共识。 对于领土争端应协商解决,本着互惠互利 和共同发展的原则和平解决,不应诉诸武 力。对于宗教派别问题,应相互尊重、相 互理解,不应成为冲突的原因。对于国家 内与国家间的民族问题,应平等相处、一 视同仁。同时反对大国插手地区事务。总 之,合则两利,战则两伤。
再发生
有石油资源之争
不断,直至今天
没有石油资源之争
课前自主导学 课堂互动探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背景下, 背景 战争双方有领土之争、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英、 原因 美、苏等大国利用这些矛盾进行干预,企图控制 该地区 相 同 点 影响
经过
背后都有美苏大国的插手
都造成地区局势紧张,双方损失惨重,且没有一 方取得决定性胜利
课前自主导学 课堂互动探究
• 思考 • (1)比较史料一和史料二,概括尼赫鲁和萨达姆 思想的共同处。 •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巴战争、两 伊战争造成地区灾难的共同原因。 • (3)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对整个世界局势产生的 主要影响是什么? • 答案 (1)地区霸权需要;大国文明的优越感; 称雄世界的野心。 • (2)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地区霸权主义;领土 争端;大国干预。

第6课 两伊战争

第6课 两伊战争

萨达姆·侯赛因
3、地区霸权政策:(最主要原因)
萨达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谋求阿拉伯世界盟主和海湾 霸主地位
4、民族纠纷: 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自治
库尔德人是西亚游牧民族。信 仰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有强烈 的民族独立愿望,希望成立库尔德 斯坦。
上世纪7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 都鼓动对方境内的库尔德人向政府 提出自治要求,支持对方库尔德人 的反政府活动。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 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
原教旨主义最早产生于美国基督新教中,其目 的在于对那些用现代哲学、历史和科学知识来重新 解释传统教义和《圣经》的现象进行批判。
原教旨主义强调宗教经典的绝对权威,将其作 为超越时空的永恒真理。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穆斯 林属于原教旨主义信徒。
----尼赫鲁
材料二 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文明。伊拉克 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军队, 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对的危险作出反映,统一有不道德想法 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我们的 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 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材料一 印度以它所处的位置,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 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 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相信中间地位是不可能的。
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的将在 那里发挥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 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5、大国介入,争夺当地石油 控制权
二、战争经过
1、时间: 1980年9月—1988年8月 2、战争三阶段
⑴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⑵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⑶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高中历史 5.6 两伊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5.6 两伊战争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自主思考从长期的地区冲突中,我们应当吸取怎样的教
训? 提示:(1)残酷的战争不仅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经济。 (2)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不利于世界和平。 (3)地区冲突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往往加剧冲突。 (4)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3)个人恩怨: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流亡伊拉克期间,曾被萨达姆下令驱逐出境;后来, 为了抵制伊朗对伊拉克什叶派的影响,萨达姆对国内的什叶派采取了强硬 的措施,导致了两伊矛盾的加剧。 (4)民族问题: 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伊朗居民主要是 波斯人,在伊朗境内有一部分阿拉伯人,要求取得平等和自治。 2.外部因素 两伊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它们受到大国的关注,成为大国 争相控制的对象,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探究点
【例题】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东局势产 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加快了阿以矛盾的解决进程 B.使中东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结盟 C.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D.使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对峙 题目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对两伊战争影响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题指导:对交战双方的不同态度,导致中东国家分为支持伊朗的国家、 支持伊拉克的国家和中立国家三个阵营,使本来就不稳定的中东局势又增 添了新的紧张因素。 答案:C
探究点
两伊战争的影响
●史料导入●
在双方“袭船战”中,有近 400 艘油轮和货轮遭到袭击,260 名船员丧生。 战争……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 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新式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引起 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 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两伊战争(公元1980—1988年)

两伊战争(公元1980—1988年)

两伊战争(公元1980—1988年)两伊战争,是指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两个穆斯林国家之间的一场战争。

伊朗和伊拉克虽然都是穆斯林国家,但分属两个教派。

伊朗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属于什叶派;伊拉克约有一半居民属于什叶派,而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员却属于另一个教派——逊尼派。

伊拉克总统侯赛因与伊朗领袖霍梅尼之间积怨很深。

1975年,侯赛因曾下令驱逐在伊拉克流亡的霍梅尼。

霍上台后,把“推翻伊拉克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当成行动目标。

民族纠纷也使这两个国家的积怨加深。

伊朗主要是波斯人,伊拉克主要是阿拉伯人,两国境内均有数百万库尔德人,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进行反政府的活动。

所有这些历史的、现实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使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张。

从1980年4月开始,两伊边境地区便时有冲突。

8、9月间冲突规模已发展到战争的边缘。

伊拉克要求伊朗军队退出大、小通布等3岛,归还占领伊拉克边境的1300平方公里土地,阿拉伯河重归伊拉克控制。

伊朗则宣布“不放弃一寸领土”。

在9月上旬的冲突中,伊拉克占领了伊朗霍拉姆沙赫尔附近地区约210平方公里的土地。

9月22日,伊拉克总统侯赛因下达了对伊朗的这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拉开了战争的帷幕。

这天中午,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备黑兰附近机场及设拉子、沙鲁希、大不里士、克尔曼沙赫和阿瓦士等地的机场和空军基地,还轰炸了炼油中心阿巴丹等地的石油设施。

伊朗军队不甘示弱,陆海空三军于当天下午一齐出动,进行猛烈反击:伊朗的“鬼怪”式战斗轰炸机袭击了伊拉克的两个空军基地;炮兵击落伊拉克飞机6架,海军击沉伊拉克导弹炮艇4艘。

23日清晨,伊拉克集中两个多装甲师的优势兵力,重点攻打北线的席林堡,并很快占领该地区。

此后,伊拉克部队沿边界线分三路向伊朗境内推进:北线从伊朗边境城市席林堡攻击前进;中线向梅赫兰和提斯孚尔等战略要地进攻;南线重点围攻伊朗石油主要产地胡齐斯坦省的3战略要地——炼油中心阿巴丹、重要港口霍拉姆沙赫尔和省会阿瓦士。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

第三阶段
• 第三阶段从1984年4月直到战 争结束,双方互有攻守,地面 战场基本保持僵持,战争成为 了消耗战。
战争结束
• 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通过了 要求两伊立即停火的第598号决议。次 日,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决议,并决 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以示诚意。 但 两伊战争伊朗没有表态,直到1988 年7月18日才宣布接受第598号决议。 从两伊战争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 开始,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外 长举行了多次会谈,但谈判毫无结果。
陆军
海军 空军
战争进程
• 两伊战争的地面战 争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 争爆 发后开始到1981年9月伊朗展开阿 巴丹反击战为止,这一阶段 伊拉克陆军入侵伊朗, 战争多在伊朗境内 进行。
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从1981年9月到1984年 3月伊朗数次攻击结束为止,这一 阶段伊 朗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完 成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转变, 将战役从伊朗境内转移到伊拉克境 内,一度威胁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 达。
两伊战争
•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 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 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 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 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 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 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 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 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 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 派。
战争起因 •1.边境纠纷 •2.宗教矛盾 •3.民族仇恨
开战前的军事力量对比
国家 伊拉克 19万人 预备役25万人 坦克2200辆 火炮3000门 4千人 船只40多艘 2.8万人 450多架飞机 100架直升机 伊朗 正规军30万人 伊斯兰革命卫队9万人 预备役30万人 坦克1700辆 大炮1000门以上 2万人 船只80多艘 7万人 450多架战机 500架直升机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
(三)现代局部战争中,仍应以歼敌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而不应过分纠缠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两伊战争中, 几乎所有的战役战斗都是以城市(镇)为目标的攻防战,双方满足于攻城掠地的表面“胜利”,忽视大量歼灭敌 有生力量。
(四)现代局部战争,武器装备和物资损耗大,给后勤补给提出了新课题。两伊战争虽然称不上是高水平的 现代化战争,但战争消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局部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如战争初期,伊拉克仅对席......
对霍梅尼狂热崇拜的伊朗民众 伊朗和伊拉克都为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伊朗的伊斯兰 教徒以什叶派为主,伊拉克虽然也是什叶派穆斯林占多数,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却是逊尼派。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 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萨达姆 的政权。由于霍梅尼曾被流放在伊拉克,在当地什叶派穆斯林中有不小威望,他的号召对萨达姆的统治构成了一 些麻烦。什叶派穆斯林聚集的伊拉克南部爆发了一些反政府武装骚乱的事件。这也增添了萨达姆对他的个人仇恨。
两伊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第一阶段,伊拉克全面进攻,伊朗组织边境防御和反攻。1982年2月,伊 朗发展反攻势头,伊拉克被动挨打。1984年开始,双方展开地面拉锯战,加强空中与海上袭击。第四阶段, 1988年,伊拉克重新掌握战场主动权,再次攻入伊朗境内。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 自接受了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双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战斗。
伊朗和伊拉克在地理位置上都属于西亚。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什 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占人口55%的什叶派穆斯林中反政府势力活跃,从而成为伊朗输 出革命的首要目标。伊拉克国富兵强,积极谋求海湾地区霸权,企图趁霍梅尼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对其进行打击, 以消除所面临的威胁并彻底解决边界争端。两国关系日趋紧张,边境冲突加剧。战争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两伊战争概述

两伊战争概述

两伊战争概述历史与地理背景伊拉克伊拉克除了东北部的扎格洛斯(Zagros)山脉之外,境内大部分是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所冲积成广大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这也是人类文明最早的发源地。

除此之外,两河流域下游区、现通称为库兹斯坦(Khuzestan)地区的地下,储存了大量的石油与天然气,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巨大油田区。

但也由於美索不达米亚太平原几乎无险可守,加上人口、粮食生产及石油等资源引人窥伺,因此这里自古以来便常遭到外族的入侵。

现居住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主要是阿拉伯人,另外还有五分之一强的库德人,主要分布在北部。

宗教上伊拉克主要属于回教中的主流派(Sunni逊尼派),但因多数统治者并不仰赖神权政治、长期被否定宗教的社会主义政党所统治,加上教育的普及,伊拉克人对宗教相当漠然。

1519年后此区归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控制,直到一战结束后被英国划归托管地;1932年伊拉克独立,但这个英国掌控的王室政府在1958年被推翻后才算真正的独立。

经过多年的政争与内乱,由巴斯党(Baath Party)夺得政权,1975年结束长达15年的库德族内战后才逐渐安定。

此时伊拉克不过是个中东小国,国防战力相当低落,但藉由石油收入短短数年内兴起为中东地区一强。

1980年战争爆发时,伊国际关系方面,由於苏联在库尔德族内战时予以许多协助,因此伊拉克的立场亲苏。

但伊拉克与其他国家也保持一定关系,因为视库兹斯坦区域为该国传统领土,因此与伊朗及科威特间关系交为紧张。

伊朗伊朗是中东历史强国波斯的发源处,地理上由巨大的山脉及山间盆地群所构成的高原,平均高度海拔900到1500公尺间,有1/6的土地是沙漠,仅里海周围与波斯湾沿岸有较大的湿润平原,特别是库兹斯坦。

经济方面基本上是半农半牧,近年来则以石油输出为主,但开采不如库兹斯坦的平原区油田。

文化方面,伊朗的前身波斯在西元前6世纪建立庞大的帝国,此后就一直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势力。

西元7世纪波斯被阿拉伯人征服后成为回教文化圈的一员,但因为回教初期的内乱造成回教世界的大分裂:波斯区域成为拥护号称先知穆罕默德神圣血脉的少数派(Shi’ite什叶派)活跃区域,此后在回教世界中可说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课件4:第6课 两伊战争

课件4:第6课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惨烈画面
在两伊战争期间,被伊拉克使用的化学武器杀死 的一名库尔德族父亲和他怀里的孩子。
三、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1.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 全面倒退; 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 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与新一轮军备竞赛; 4.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2)宗教矛盾: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萨达姆和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在宗教问题上,伊朗90%以上的居民和伊拉克大约一半以上的居 民属于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而在伊拉克执政的阿拉伯复兴社会 党成员属于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两个教派的矛盾加剧了两国的 紧张关系。
萨达姆和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之间也存在着个人恩怨。霍梅尼 曾在伊拉克流亡十余年,他鼓动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执政的逊 尼派,被萨达姆下令驱逐出境。霍梅尼1979年在伊朗推翻君主 制以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对伊拉克的什叶派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萨达姆为抵制霍梅尼的影响,对国内的什 叶派采取了强硬措施,导致了两伊矛盾。
第五单元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 6 课 两伊战争
一、矛盾重重的邻国
1.两伊战争的特点 地处阿拉伯半岛相接处的伊朗和伊拉克,拥有一千多公里的共同 边界。两国都是穆斯林国家,它们的居民几乎全都信仰伊斯兰教。 但这两个国家却在20世纪80年代展开了一场持续8年之久的鏖战, 被称之为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时间较长、规模最大、损失最惨 重的战争 。
1990年,萨达姆派军队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战争爆发后,联合 国随即对伊拉克采取全面制裁。 萨达姆一直严密地控制着政权。美军2003年4月9日占领伊拉克首都巴格 达后,包括萨达姆父子在内的伊拉克前高官突然集体“蒸发”。 4月11 日,美军发布“扑克牌通缉令”,55名伊拉克前政府高官榜上有名。在 美军和伊各政治派别的合力围捕下,萨达姆的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7月 22日被美军打死。“扑克牌通缉令”上的大部分伊前政府高官已先后被 捕、自首或被打死。驻伊美军曾悬赏2500万美元抓捕萨达姆。2003年 12月14日,萨达姆在家乡提克里特被捕。被关押接受审判并被绞死。

选修三-第五单元-第6课-两伊战争PPT课件

选修三-第五单元-第6课-两伊战争PPT课件
停火消息宣布后两伊出现同样的场面,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两伊战争为什么坚持了8年?
人们渴望和平
两伊实力相当
.
10
三、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1.交战双方:伊朗和伊拉克
伊朗第伊二拉个克港国口防城部市长、哈位伊于拉阿说拉:伯“河在口战的争阿中巴有丹两是种中选东择, 最要大么的摧炼毁油对厂方所的在军地事,力战量前,日要炼么油摧能毁力这达个6国0家万的桶经,济为, 伊最朗好提双炼管三齐分下之。二”原认油为。“但伊是朗据没报有道了,油战,争也已就把没这有座了城战 市争“”夷。为而平伊地朗了方”面,,巨在大集的中炼力油量厂保、护办自公己大的楼石和油住设房施被的 密同集时的,炮出火动轰飞炸机成袭瓦击砾伊堆拉和克废的墟油。田。 两伊的言行反映了什么问题? 经说济明的石全油面在倒经退济。中的特给殊人地民位心和灵在投战下争阴中影的。重要性。
.
12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以后,伊拉克积欠部分阿 拉伯国家巨额债务,其中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 为缓解危机,萨达姆总统要求科威特减免其债务,并 指控科威特超产石油和偷采边境石油,导致伊石油收 入锐减,要求科威特赔款和道歉;同时还向科提出重 划边界和租用布比延岛与沃尔拜岛99年的要求。均遭 科威特坚决拒绝。萨达姆总统以此为借口又发动了一 场战争。
领土之争
两国(伊朗和伊拉克 )边关都 竖起一幅巨大的元首像,作为 国家的标志,居高临下地注视 着对方的土地。由于都想“寸 土必争”,因此两幅画像靠得
很近,变成了四目相对。…。 全世界都看着他们打了很多年 架。没想到他们在这里脸贴脸
地亲近着。 余秋雨《千年一叹》
.
3
什叶派:拥护 宗教领袖
霍梅尼(伊朗)
双方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

2.对中东格局和国际局势的影响 阿拉伯世界对两伊战争持不同的态度,大致形成了三个阵营。 三个阵营是:第一,支持伊拉克的阵营:约旦、摩洛哥、北也门 和以沙特、科威特为首的海湾六国或明或暗地支持伊拉克;第二, 支持伊朗的阵营:叙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南也门等国公 开支持或倾向于伊朗;第三,保持中立的阵营:埃及、突尼斯、 苏丹、黎巴嫩、土耳其等国和巴解组织则保持中立,积极斡旋于 两伊之间,防止以色列获渔翁之利。 • 两伊战争推迟了和平解决中东阿以争端的进程,刺激了中东 各国对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 这场竞赛中曾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两年后居然又 武装入侵科威特。 • 世界两个产油大国之间的战争对中东和世界石油经济造成了 严重的破坏,双方竭力摧毁对方的石油设施,导致石油供应紧缺, 油价飞涨,演变成了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触发了西方世界新的 经济危机。 •
MERCI! !
两伊战争
万丁
CONTENTS
背景介绍 两伊战争的源起 两伊战争的遗产
一、背景介绍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又称为第一次海湾 第一次海湾 战争或第一次波斯湾战争 战争 第一次波斯湾战争 , 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 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 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 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 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 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但争 中受到严重损失 。
4.两伊领导人的因素:个人恩怨和个性冲突 • 第一,个人恩怨。霍梅尼因从事反国王运动而于1964年 11月被伊朗国王驱逐出国,在伊拉克度过了14年的流亡 生活。他虽身居国外,却是伊朗反国王运动公认的精神 领袖和政治领袖,而且在伊拉克什叶派中也很有影响。 1978年伊朗再次出现反国王运动高潮时,萨达姆与巴列 维达成协议,以煽动伊拉克什叶派叛乱的罪名将霍梅尼 驱逐出境,霍梅尼被迫流亡巴黎。从此,霍梅尼与萨达 姆结F深仇,他把“萨达姆·侯赛因及其异教徒的复兴党” 列为他的第三大仇敌(仅次于巴列维国王和“美国魔 鬼”)。 • 第二,两伊战争也带有两国领导人明显的个性色彩:扩 张、好斗以及极强的民族主义意识。战争前夕,霍梅尼 和萨达姆都登上本国最高权力宝座,使国家内政外交带 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强化了两个极权国家之间的冲突。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

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 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石油产量由战 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 伊拉克也损失惨重,伤亡和被俘人员48万人,损 失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石油产量由战前的360万桶降到战后的260万桶,石油 收入不及战前的20%,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 失达2400多亿美元,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了 20到名获释的伊朗战俘与家 人拥抱痛哭。
2002年7月21日,伊拉克 和伊朗交换了两伊战争中 两国死去士兵的1736具遗 骨后,一名伊拉克妇女伏 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
五、地区冲突的原因与教训(以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为例)
1.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 ①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 ②领土(能源)争端 ③宗教冲突 ④民族矛盾 ⑤国家领导人的地区霸权主义 ⑥大国力量的介入 2.地区冲突产生的教训:
宗教矛盾
伊朗和伊拉克都为伊斯兰国家,信奉伊斯兰教。伊朗 的伊斯兰教徒以什叶派为主,伊拉克虽然也是什叶派穆斯 林占多数,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却是逊尼派。伊朗伊斯兰革 命胜利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 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萨 达姆的政权。由于霍梅尼曾被流放在伊拉克,在当地什叶 派穆斯林中有不小威望,他的号召对萨达姆的统治构成了 一些麻烦。什叶派穆斯林聚集的伊拉克南部爆发了一些反 政府武装骚乱的事件。这也增添了萨达姆对他的个人仇恨。 而历史上,伊拉克为什叶派发源地,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伊 朗什叶派不满于伊拉克逊尼派大权在握的现状,同样令他 们不满意的还有伊拉克并非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 教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并不像伊朗那样重要。其他阿拉伯 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 区扩散,暗中支持伊拉克,间接加强了萨达姆入侵伊朗的 信心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

起 因
•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 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 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 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 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 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 获得地区霸权地位。 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 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 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 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 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 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 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 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 年 月 日 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 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
起 因
• 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 侯赛因试图 战争的起因是由于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试图 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 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 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 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 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 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 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 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 朗政权。 而在 年 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 发动进攻。 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 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课件3:第6课 两伊战争

课件3:第6课 两伊战争

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的阴影,短时间难以抹去。 3.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形成更为复杂的矛盾,为中东局势 增添新的紧张因素。 4.导致中东新一轮军备竞赛。 5.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课堂练习
1.伊朗和伊拉克的领土争端主要是在( ) A.底格里斯河主权 B.阿拉伯河主权 C.波斯湾入海口 D.黑海入海口
【答案】B 【解析】阿拉伯河位于两国的交界处,该河河界的划定 一直是两国争执的焦点,故选B。
2.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两伊战争爆发的主 要原因是边界纠纷,这主要表现在( ) A.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B.底格里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C.幼发拉底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D.波斯湾的出海口问题
【答案】A 【解析】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题是两国在领土问题上的主 要分歧所在,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我记得那是1984年2月27日的早上,在我们听见 一阵战机轰隆飞过上空,不久后,我们手上的枪与其他武 器的表面就沾上了一层黑色物质。然后,我就感觉身体火 烫,鼻孔很疼痒。接着……不……是马上呼吸困难,像是 窒息一样。6个小时后,眼睛发炎、视力减退,身体的许 多部分更是疼痛不已。
——一位遭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伊朗士兵的回忆
(二)影响 1.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造成国民经济的全面倒退。 八年战争中,两伊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 两伊军费开支共耗费2000多亿美元。伊拉克战前的外汇储备 为370亿美元,战后欠下700多亿美元的外债。 两伊的石油工业均遭到极大破坏。战争期间,伊拉克的石油日 出口量减少了进1/3,伊朗则减少了一半。
——一位遭到化学武器袭击的 伊朗士兵的回忆
三、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一)教训 1.残酷的战争不仅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经济; 2.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不利于世界和平; 3.地区冲突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往往加剧冲突升 级; 4.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两伊战争简介

两伊战争简介

两伊战争简介历史上,两国为边境交界处的阿拉伯河的主权而产生争议。

两伊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从1980年至1988年,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

其中,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为边境纠纷。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两伊战争简介,希望你喜欢。

两伊战争分析中文名称:两伊战争参战部队:伊朗伊拉克战争结果:两败俱伤时间:1980年地点:阿拉伯河人物:霍梅尼萨达姆·侯赛因两伊战争详情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

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

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

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

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

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

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

地面部队调整部署,向边境机动。

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

伊朗设防的重点在北线,以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

伊朗阻滞了伊拉克的进攻势头后,渐渐夺取并把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1981年9月,伊朗开始大举反攻。

9月底,伊朗集中10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

1982年3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全歼伊拉克2个旅,重创2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2.5万人,俘虏1.5万人,击毁坦克360辆,击落飞机20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

4月20日,伊朗又集中近3个师的兵力和大批革命卫队约10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

经过25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南部重要港口城市霍拉姆沙赫尔。

6月10日,伊拉克提出全线停火建议,并单方面实施停火,宣布承认两国于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准备在伊拉克根本权利得以承认的基础上同伊朗谈判。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在中东穆斯林国家中,根据宗教和教派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据重要地位。

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在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都曾经是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为什么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会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呢?它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矛盾重重的邻国: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2000年先后建立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王国。

中国古称伊拉克为黑衣大食。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有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我国汉史称安息。

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

1、领土争端:焦点是阿拉伯河主权归属两伊之间最突出的领土争端源于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

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流而成,最后注入波斯湾。

全长205千米,其中100千米在伊拉克境内,10千米为两伊界河。

围绕这条河的争夺由来已久。

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曾在阿拉伯河一带展开激烈争夺。

后来,英、俄等国也把争夺的触角伸到这里,插手阿拉伯河的划界成为它们体现自己势力存在的一种方式。

1913年,在英、俄裁定下,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签订了《君士坦丁堡议定书》,一年后确定了在阿拉伯河上的边界走向。

除一段外,两国边界都以靠近伊朗一侧的浅水线为界,整条河流的主权属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解体后,该河的主权归独立的伊拉克所有。

1937年,两伊通过条约对边界做出调整,在伊朗的阿巴丹附近两国边界以靠近伊拉克一边的深水线为界。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资源日益重要,伊朗和伊拉克的竞争趋于激烈,伊朗越来越不能忍受这一重要油运航道为伊拉克所控制。

196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单方面废除了1937年条约,导致两国断交。

1975年,双方一度达成协议,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水上边界,为此伊朗应让出原属伊拉克的部分地区共300平方千米,作为伊拉克因水上边界改划受到损失的补偿。

【高中历史】第5单元 第6课《两伊战争》(含详解)

【高中历史】第5单元 第6课《两伊战争》(含详解)

第6课两伊战争(时间:25分钟分值:50分)基础达标(36分)1.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持续时期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是()。

A.朝鲜战争B.海湾战争C.两伊战争D.科索沃战争解析本题要从题干中提取两个主要信息:一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二是规模和损耗最大的战争。

符合要求的只有两伊战争。

答案 C2.两伊战争严重损害了两国经济的发展,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边界争端B.宗教教派矛盾C.经济利益冲突D.意识形态的矛盾解析伊朗和伊拉克都信仰伊斯兰教,但教徒分属伊斯兰教的两个不同派别,所以两伊意识形态相同,但又有教派矛盾冲突。

答案 D3.在两伊战争中发生过举世震惊的“袭船战”,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袭船战”指两伊战争中交战双方对向对方运输石油的油轮发动的袭击②“袭船战”影响到了非交战国的利益③美苏以此为契机加强了对海湾地区的控制④伊朗首先发动“袭船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两伊战争过程的认识。

作为组合型选择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首先发动“袭船战”的是伊拉克,故排除④。

答案 B4.两伊发动“袭船战”后,美苏两国同意了其他国家提出的为油轮护航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

A.发扬国际人道主义B.保护油轮和石油资源C.防止环境污染D.趁机派军舰控制中东地区解析两伊发动的“袭船战”一再升级,影响到了非交战国的利益,一些国家向联合国提出了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油轮护航,其目的就是借机向海湾地区派遣军舰,增强在该地区的军事实力。

答案 D5.两伊战争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向海湾地区增派部队主要是为了()。

A.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定B.保护在两伊的外国人C.维护联合国安理会的权威D.趁机控制海湾地区解析美苏两国之间的争霸决定了它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地区的控制与争夺,尤其是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美苏两国的必争之地。

答案 D6.两伊战争伤亡200多万人,其中原因不包括()。

两伊战争的由来与教训

两伊战争的由来与教训

两伊战争的由来与教训●两伊战争的由来与教训两伊战争打了八年多(1980-1987),对于60后,70后来说,它是《参考消息》上最最常见的新闻,80后估计还在混幼儿园或小学。

对90后,00后来说只是一个历史名词。

战争的两名主角:萨达姆VS 霍梅尼,他们还能引申出许多对立面。

伊拉克VS伊朗,阿拉伯人VS 波斯人,闪族VS雅利安,逊尼派VS什叶派,世俗VS宗教。

要将这场大战综合起来评述,是件非常吃力的事。

以战争起源来说,好像各因素都能成立,但又无法单独成立。

根据后沙派出所当年的笔录,可以确定是萨达姆先动的手,虽然两家以前摩擦不断,但真正抄家伙,是在1980年9月22日。

然后派出所也管不了,村里还有人偷偷给双方卖各种管制刀具,从中牟利,影响恶劣。

霍梅尼,萨达姆两人都是爆脾气。

1979霍梅尼上台,经常给伊拉克国内什叶派使眼色,让他们也起来革命。

伊拉克质问:“你瞅啥?”伊朗说:“瞅你乍滴?”于是萨达姆拎起酒瓶就冲了过去。

灾难的开始1979年,霍梅尼在伊朗掌权,美国失去盟友巴列维国王。

1980年3月,两伊宣布断绝外交关系。

4月,萨达姆发力驱逐国内什叶派7月,伊朗挫败一起伊拉克操纵的国内政变。

8月,伊拉克军队向伊朗席林堡地区移动9月11日,伊拉克军队已经占领少量伊朗领土9月17日,萨达姆撕毁两国1975年阿尔及尔协议9月22日,伊拉克空军袭击伊朗10个机场,战争全面爆发。

萨达姆敢突然拳脚相加,主要原因是他有信心秒杀霍梅尼。

谁给了萨达姆信心?美国军方。

一,作为美国前盟友,伊朗短时间内无法取得苏联信任。

二,因德黑兰大使馆人质事件,霍梅尼已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三,伊朗教权,政权,前国王军队三者之间矛盾重重,立足未稳。

四,CIA从军事情报角度分析,伊朗撑不了两年军事压力。

萨达姆更为乐观,他打算在两周内完成闪电战,霍梅尼政权在猝不及防情况下会应声而倒。

然后伊拉克军队回国度斋月。

战争第一周,萨达姆计划就完全落空,伊朗人防御极为强悍,后来,虽然伊拉克军队占领了霍拉姆沙赫尔,但代价极为惨重。

学案1:第6课 两伊战争

学案1:第6课 两伊战争

第6课两伊战争[课程标准] 了解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知识清单]一、两伊战争的起因1.内部因素(1)领土因素:两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的主权归属问题上。

1975年,双方经过谈判,同意以该河主航道中心线作为分界线,伊朗允诺把大约________平方千米土地划归伊拉克作为补偿,但却一直没有兑现;1979年出任伊拉克总统的萨达姆表示要以________解决争端。

(2)宗教问题:伊朗绝大部分居民和伊拉克大约一半以上的居民属于伊斯兰教中的什叶派,而在伊拉克执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员属于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两个教派的矛盾加剧了两国的紧张关系。

(3)个人恩怨:伊朗宗教领袖__________流亡伊拉克期间,曾被萨达姆下令驱逐出境;后来,为了抵制伊朗对伊拉克什叶派的影响,对国内的什叶派采取了强硬的措施,导致了两伊矛盾的加剧。

(4)民族问题: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______________进行反政府活动;在伊朗境内的一部分阿拉伯人,要求取得________和自治。

2.外部因素:两伊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______________,使它们受到大国的关注,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二、两伊战争的经过1.爆发:________年9月,伊拉克首先对伊朗的一系列目标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争爆发。

伊拉克发动大规模进攻,在短时间内占领了伊朗大片领土。

2.相持(1)1980年底到________年9月,双方军队在战场上进行拉锯战,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伊朗军队发动反攻,逐渐收复了失地。

(2)1982年,伊朗军队进入伊拉克境内,占领了伊拉克领土。

伊拉克在多次要求停战遭拒的情况下,发动了举世震惊的“________”,并在地面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苏美等国相继同意为________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

(3)结束①联合国安理会于________年通过决议,要求双方立即停火②伊朗拒绝接受安理会决议,之后双方对对方主要城镇发动导弹“__________”,伊拉克军队再度攻入伊朗境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萨达姆 · 侯赛因
伊拉克第五任总统,为 了建立伊拉克的地区霸权并 控制石油,他于1980年派兵 进攻伊朗,并宣布废除《阿 尔及尔协议》,两伊战争爆 发。1990年萨达姆命令军队 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 发。2003年美军占领巴格达 后,逮捕萨达姆。2006年他 被处以绞刑。
二、两伊战争的原因
1.领土争端:阿拉伯河主权之争
三、两伊战争的经过(1980—1988)
视频:两伊战争
结果:
经过八年的战斗,双方陷入僵局,最 终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停火。两国边界回复 到战前状态。联合国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 为,伊朗占有阿拉伯河。
四、两伊战争的影响
1.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造成国民经济的全面倒退 2.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3.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形成更为复杂的矛盾, 增添新的紧张因素 4.导致中东新一轮军备竞赛 5.美苏介入加剧了地区矛盾
2.宗教矛盾:
⑴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歧
什叶派:拥护宗教领袖 逊尼派:更服从政府
⑵ 具有宗教背景的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恩怨 ⑶伊朗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激化矛 盾 霍梅尼的泛伊斯兰主义思想
①主张全世界的穆斯林民族应当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 强大的伊斯兰国家 ②通过向外输出革命建立伊斯兰世界; ③强烈地反帝、反西方化,对外抵制西方的一切影响;
二、两伊战争的原因
1.领土争端:阿拉伯河主权之争
2.宗教矛盾:
⑴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歧
什叶派:拥护宗教领袖 逊尼派:更服从政府
⑵ 具有宗教背景的两国领导人之间的恩怨
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曾经侨居伊拉克。 1978年,伊朗发生了内乱,伊拉克政府支 持伊朗的巴列维王室,因此将一直反对王室的 霍梅尼驱逐出境。 1979年,大权在握的霍梅尼煽动伊拉克的 什叶派穆斯林推翻萨达姆政权。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尼赫鲁和萨达姆思想的共同处? 地区霸权需要;大国文明的优越感;称雄世界的野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巴战争、两伊战 争造成地区灾难的共同原因: 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地区霸权主义;领土争端;大国干预; 亚洲局部战争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反思? 和则两利,战则两损,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手段;珍惜 和平,睦邻友好,合作交流才是发展国家之道
五、地区冲突的原因与教训(以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为例)
1.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 ①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 ②领土(能源)争端 ③宗教冲突 ④民族矛盾 ⑤国家领导人的地区霸权主义 ⑥大国力量的介入 2.地区冲突产生的教训:
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经济; ②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不利于世界和平; ③地区冲突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往往加剧冲突升级; ④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两 伊 战 争
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一 名获释的伊朗战俘与家 人拥抱痛哭。
2002年7月21日,伊拉克 和伊朗交换了两伊战争中 两国死去士兵的1736具遗 骨后,一名伊拉克妇女伏 在丈夫的棺材上痛哭。
材料一 印度以它所处的位臵,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 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 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相信中间地位是不可能的。
一、两伊战争的特点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 间时间较长、规模最大、 损失最惨重的战争
二、两伊战争的原因 1.领土争端: 阿拉伯河主权之争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试图完全控制波斯湾 西北部的阿拉伯河。
阿拉伯河是两伊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1975 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向伊拉克控 制下的水道进攻。而1979年伊朗发生霍梅尼领 导的革命后,伊朗出现强烈反美的政权,美国 因此转而支持伊拉克夺取水道的争议区。
1、两伊战争的特点 2、两伊战争发生的原因 3、两伊战争的经过(三个阶段) 4、两伊战争的影响 5、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伊朗国旗 伊拉克国旗
战争概况
伊朗称这场战争为“神圣抗战”或“伊朗
革命战争”。历史上也称此战为“第一次海湾
战争”或者“第一次波斯湾战争”。
时间: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 地点:两伊边界地区 伤亡:伊拉克——375,000人以上 伊朗——500,000人以上
随堂练习
1、两伊战争爆发,两国争执的焦点问题: A、领土 B、民族 C、宗教 D、经济 2、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②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 ③美国侵略越南 ④两伊战争爆发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 3、两伊战争对中东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给两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B、中东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结盟 C、造成中东国家进一步分裂 D、使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对峙 4、两伊战争期间,美国的立场是 A、支持伊朗 B、全面支持伊拉克 C、中立 D、以上都不对
什叶派
逊尼派
伊朗
90% 以上
伊拉克
一半 以上 阿拉伯复兴社 会党 (萨达姆) 对国内什叶派 采取强硬措施, 加剧两伊矛盾
伊朗宗教领 袖(霍梅尼)
霍梅尼流亡伊拉克,鼓 动什叶派反对逊尼派, 被萨达姆驱逐出境。 1979年建立政教合一 的共和国,对伊拉克什 叶派产生巨大影响
3.地区霸权政策:(最盟主和海湾霸主地位
4.民族纠纷:
⑴ 波斯人(伊朗)与阿拉伯人(伊拉克)的冲突 ⑵ 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部分阿拉伯人自治(胡齐斯坦省) 库尔德人是西亚游牧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⑶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自治
多属逊尼派。有强烈的民族独立愿 阿拉伯民族主义 主张在“民族”的旗帜下实现所有阿拉 望,希望成立库尔德斯坦。 伯人的统一,他们不仅要统一现存的阿拉伯各国,而且还要解 上世纪70年代,伊拉克和伊朗都鼓动对方境 放他们认为应该属于阿拉伯人的领土,这其中就包括对伊朗利 益攸关的伊朗胡齐斯坦省。 内的库尔德人向政府提出自治要求,支持对方库 尔德人的反政府活动。
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的将 在那里发挥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 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尼赫鲁
材料二 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文明。伊拉 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 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对的危险作出反映,统一 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 成的使命。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 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3.地区霸权政策:(最主要原因)
萨达姆推行地区霸权主义,谋求阿拉伯世界 盟主和海湾霸主地位
4.民族纠纷:
⑴ 波斯人(伊朗)与阿拉伯人(伊拉克)的冲突 ⑵ 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部分阿拉伯人自治(胡齐斯坦省) ⑶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自治
5.大国介入:
重要的战略位臵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 相控制的对象,这就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伊朗伤亡和被俘108万人,损失作战飞机150架、 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石油产量由战 前的600万桶下降到战后的200万桶。 伊拉克也损失惨重,伤亡和被俘人员48万人,损 失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石油产量由战前的360万桶降到战后的260万桶,石油 收入不及战前的20%,战争给伊拉克带来的直接经济损 失达2400多亿美元,使伊拉克的经济发展至少推迟了 20到3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