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4急诊服务制度
医院急诊服务制度范本
医院急诊服务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急诊服务宗旨:以患者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提供快速、高效、安全的急诊医疗服务。
第二条急诊服务目标: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满意度。
第三条急诊服务范围:面向全院各科室及社会各界患者,提供24小时全天候急诊医疗服务。
第四条急诊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急性病、危重病的初步诊断、治疗、抢救,以及相关的检查、检验和药物供应等。
二、急诊流程第五条急诊接待: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急诊分诊护士及时接待,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指引患者到相应诊区就诊。
第六条急诊就诊:急诊医生接到患者后,进行简要询问病史、查体,根据诊断结果开具检查、检验项目,并给予相应治疗。
第七条急诊抢救:遇有危急患者,立即启动抢救程序,实行救治优先原则,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第八条急诊处置:抢救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和处置,如留观、输液、手术等。
第九条急诊转科: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协调相关科室进行转科治疗。
第十条急诊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急诊服务质量。
三、急诊服务规范第十一条急诊科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医疗法规、诊疗规范,遵循临床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二条急诊科工作人员要注重团队协作,提高急诊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第十三条急诊科工作人员要关注患者隐私保护,尊重患者权益,提供人性化服务。
第十四条急诊科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急诊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四、急诊服务监督与评价第十五条建立急诊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对急诊服务流程、救治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进行定期评估。
第十六条设立急诊服务投诉渠道,对患者及家属的投诉、意见和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七条急诊科要定期向医院报告急诊服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不断提升急诊服务质量。
五、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医院所有。
第十九条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急诊服务流程规章制度
急诊服务流程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提高医院的急诊服务质量,优化急诊患者的就诊体验,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具体情况订立,以规范急诊服务流程,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急诊科和相关人员,包含急诊医生、护士、接待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第二章急诊服务流程第三条就诊登记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应由接待人员快速进行快速登记,核对患者个人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等,并开具急诊就诊卡。
2.接待人员应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并妥当保管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第四条病情评估与分诊1.急诊医生应快速与患者进行初步沟通,了解患者主诉和病情,同时进行简要体格检查,以便初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依据病情评估结果,急诊医生应依照分诊标准将患者分为不同的优先级,确定就诊的优先次序。
第五条医学检查与处理1.急诊医生依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开展相应的医学检查,如血常规、心电图、X光等,以明确诊断和订立治疗方案。
2.急诊医生应依据患者病情,及时采取必需的急救措施,并开展紧急治疗或手术等。
第六条护理服务1.护士应及时依据医嘱,予以患者相应的药物和治疗,同时做好察看和记录工作,如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
2.护士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要求,供应相应的帮助,如取血、插管、更换伤口敷料等。
第七条医生回访1.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应认真记录治疗情况和建议,并进行患者的电话回访。
2.医生应了解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动,供应必需的引导和建议,确保患者的病愈和满意度。
第八条病历管理1.医院应建立患者病历档案,将患者的病历资料依照规定进行整理和归档,同时确保病历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2.医院应开通电子病历系统,在保证信息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加强病历管理和信息共享。
第九条患者信息保护1.医院及全体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对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或非法使用。
2.医院应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掌控访问权限,防止患者信息被非法取得和窜改。
急诊科管理与服务制度
急诊科管理与服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急诊科的管理与服务,提高医院急诊科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具体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急诊科的全体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二章急诊科基本管理第三条急诊科为24小时不间断开放的门诊部门,负责处理各类急诊病患,包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紧急救治。
第四条急诊科设立院外急诊和急诊留观两个区域。
急诊留观区负责对需要进一步察看和治疗的患者进行察看,并供应相应的医疗服务。
第五条急诊科工作依照“先病人、后医生、再部门”的原则,即患者优先,医生负责,部门搭配。
第六条急诊科每班次需配备至少一名院外急诊医生、一名急诊留观医生、一名护士,以及相应的技术人员。
第七条急诊科工作人员需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合格证明,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急诊科技能培训。
第八条急诊科每位医生需具备执业医师资格,且有较强的急诊处理本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第九条急诊科工作人员需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工作纪律,敬重患者权益,保护患者隐私。
第十条急诊科工作人员出勤时间依照医院相关规定执行,如有特殊情况需调整,需提前向主管领导请假并报备。
第十一条急诊科严禁医生和护士个人接受患者的红包、礼物和各种形式的回扣。
如有发现,将立刻报告给医院纪委。
第十二条急诊科需建立健全的日常值班与交班制度,确保医生之间和班次之间的工作衔接和信息传递。
第三章急诊科医生管理第十三条急诊科医生需依照急诊分级制度进行病情评估和分诊,确保病情严重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第十四条急诊科医生需尽快为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和抢救,同时依照需求布置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第十五条急诊科医生需及时向主任医师请示、报告重点疑难病例,确保病情得到及时的专家看法和处理。
第十六条急诊科医生需依照医院相关制度规定,在必需时及时申请手术、转院等医疗服务。
第十七条急诊科医生需定期参加病例讨论、学术沟通和科研活动,不绝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诊疗本领。
紧急急诊服务制度
紧急急诊服务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紧急急诊服务的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依法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紧急急诊科室的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护士、行政人员等。
第三条紧急急诊科室是医院的紧要构成部分,应当严格遵守相关制度规定,并承当相应的工作职责。
第二章紧急急诊科室的设置和人员配置第四条医院应依据实际情况设立紧急急诊科室,保证每天24小时有医务人员供应紧急急诊服务。
第五条紧急急诊科室应配备有熟识紧急急诊医疗知识和技术的医生和护士,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担负科主任。
第六条医院应定期开展培训,提升紧急急诊科室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急救技能。
第七条医院应在紧急急诊科室设置充分数量和种类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满足急救和抢救患者的需要。
第三章紧急急诊服务流程第八条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室后,应由护士值班人员进行初步的信息登记和初步的诊断。
第九条护士值班人员应依据患者的病情严格依照“先诊断、再救治”的原则进行工作,确保及时救治患者。
第十条一旦确认为紧急病例,护士值班人员应立刻通知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救治,并启动急救流程。
第十一条医生应依照医学常规和紧急急诊诊疗指南,进行精准、快速的诊断和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第十二条医生应及时将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等信息记录在病历中,并保密处理。
第十三条紧急急诊科室应建立健全患者转诊制度,确保患者在需要转院时能够顺利进行转诊。
第四章紧急急诊服务质量掌控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紧急急诊服务的质量。
第十五条医院应定期对紧急急诊科室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科室设备的完好性和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第十六条医院应建立紧急急诊科室的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及时记录和处理紧急急诊服务中的不良事件。
第十七条医院应加强对紧急急诊科室医务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监督管理第十八条医务人员在紧急急诊过程中,应依法履行职责,严禁滥用职权、违规操作和虐待患者。
急诊服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急诊医疗服务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急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急诊科所有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急诊服务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2. 规范急诊流程,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3.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水平;4. 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急诊服务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二章急诊服务流程第四条急诊科应设立专门急诊接待区,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服务。
第五条患者进入急诊科后,由导诊护士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类处理。
第六条对病情危重患者,应立即启动紧急救治流程,优先安排救治。
第七条对病情较轻患者,应尽快安排就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第八条急诊科应设置绿色通道,对病情危重、紧急患者实行优先救治。
第九条急诊科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第十条急诊科应建立健全患者信息登记制度,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就诊时间、治疗方案等信息。
第十一条急诊科应加强与相关科室的沟通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救治。
第三章急诊医务人员管理第十二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 具有医学专业学历,持有医师执业证书;2. 具有较强的临床诊疗能力,熟悉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关爱患者,尊重患者隐私;4. 参加急诊科相关培训,取得合格证书。
第十三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水平。
第十四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五条急诊科医务人员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共同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
第四章急诊服务质量监控第十六条急诊科应建立健全急诊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对急诊服务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第十七条急诊科应定期对急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急诊服务的评价。
急诊服务工作制度
急诊服务工作制度一、宗旨与目标1. 本着“救死扶伤、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以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救治。
2. 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急诊服务工作制度,提高急诊科的救治水平,满足患者的需求。
二、组织与管理1. 急诊科设置独立的急诊科(室),实行24小时开放制度,节假日照常接诊。
2. 急诊科负责人负责急诊科的整体工作,加强对急诊抢救工作的管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3. 急诊科应配有经急诊专业培训的专职医师、护士,固定人员不少于60%,各临床科室应选派有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医师参加急诊工作,轮换时间不少6个月。
实习期医师与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
进修医师至少应经科主任批准方可参加值班。
三、服务内容与流程1. 急诊科应提供药房、检验、医学影像等及时连贯的服务,确保患者在急诊过程中得到全面、快速的诊断和治疗。
2. 对危重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转上级医院。
3. 急诊室各类抢救药品及器材要准备完善,保证随时可用。
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便于使用,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
4. 急诊室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做好交接班,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要建立各种危重病员抢救技术操作程序和应急预案。
四、服务品质与管理1. 急诊科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急诊专业培训,提高急诊救治能力。
2. 医疗、护理管理部门应加强急诊工作的监督管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开展协调工作。
3. 急诊科应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五、与其他科室的协作1. 急诊科与各临床科室应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急诊科与住院部、手术室等相关科室应建立协作机制,确保急诊患者救治的高效、顺畅。
六、急诊科工作制度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
2. 严格执行急诊科工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
急诊病人服务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急诊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规范急诊工作流程,加强急诊队伍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急诊科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行政人员等。
三、急诊服务原则1.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关爱患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快速、准确、高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提高急诊救治能力。
4.严格遵循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四、急诊工作流程1.患者就诊(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导诊护士应迅速接待,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办理挂号手续。
(2)挂号后,患者持挂号单到急诊科分诊台,由分诊护士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患者就诊科室。
2.患者救治(1)医生接到患者后,迅速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立即实施救治。
(3)护士按照医嘱进行护理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患者转诊(1)患者病情危重,需要转入其他科室或医院救治时,由医生开具转诊单,护士协助患者办理转诊手续。
(2)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出院或继续留院观察。
4.患者出院(1)患者病情好转,达到出院标准时,医生开具出院医嘱,护士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2)出院时,护士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告知随访时间。
五、急诊人员职责1.医生(1)负责急诊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
(2)严格执行诊疗规范,确保医疗安全。
(3)积极参与急诊科各项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护士(1)负责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进行救治。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护理安全。
(3)熟练掌握急诊科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
3.技师(1)负责急诊科各项检查、检验工作。
(2)及时报告检查结果,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3)积极参与急诊科各项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4.行政人员(1)负责急诊科日常管理工作,确保急诊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急诊科人员培训,提高急诊救治能力。
(3)协调各部门关系,为急诊科提供支持。
急诊规章制度
急诊规章制度急诊是医院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承担着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其工作具有紧迫性、复杂性和高风险性。
为了确保急诊医疗服务的高效、有序和安全,特制定以下急诊规章制度。
一、急诊就诊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后,分诊护士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将患者分为不同的级别,如濒危患者、危重患者、急症患者和非急症患者。
2、对于濒危和危重患者,应立即送入抢救室进行救治,并通知相关医生。
3、急症患者应在短时间内安排就诊,非急症患者则根据情况安排有序就诊或建议至门诊就诊。
二、急诊医护人员职责1、医生职责急诊医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范,认真书写病历和医疗记录。
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应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并组织会诊和抢救工作。
2、护士职责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
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设备的使用,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做好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心理护理工作。
三、急诊抢救制度1、抢救室应配备齐全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2、一旦患者进入抢救室,医护人员应迅速展开抢救工作,分工明确,密切配合。
3、严格执行口头医嘱和查对制度,抢救结束后应及时记录和补开医嘱。
四、急诊会诊制度1、对于疑难重症患者,应及时组织相关科室会诊。
2、会诊医生应在接到通知后 10 分钟内到达急诊,共同商讨治疗方案。
3、急诊医生应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在病历中,并根据会诊意见调整治疗方案。
五、急诊转科和转诊制度1、对于病情需要转科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应与相关科室做好沟通和交接工作,确保患者安全转运。
2、对于病情危重,需要转诊至上级医院的患者,应提前与上级医院联系,安排好转诊事宜,并做好途中的监护和急救准备。
六、急诊医疗文书管理制度1、急诊医疗文书应包括病历、医嘱、护理记录、检查报告等,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书写,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清晰。
急诊医疗服务规范制度
急诊医疗服务规范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急诊医疗服务工作,提高医院急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订立本规范制度。
本规范制度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医院管理制度,并依据本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医院急诊科及相关人员,包含医生、护士和行政人员等。
第三条基本原则急诊医疗服务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依照“快速、准确、负责、安全”的原则进行。
医务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感和医德医风,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准则,供应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二章急诊人员配备和培训第四条人员配备本医院急诊科应配备充分合格的医生和护士,依据工作量合理布置班次,保障急诊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第五条人员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急诊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和在职培训,加强他们的急诊医疗知识和技能,提升急诊服务本领和质量。
第三章急诊医疗服务流程第六条急诊医疗服务流程1.患者就诊登记: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挂号员进行登记,确保患者信息准确完整。
同时,挂号员要进行初步的评估,依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进行分诊。
2.专业医生接诊:患者被分诊到相应急诊医生,医生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做出进一步处理决议。
3.快速诊断和处理:医生依据患者病情进行必需的检查和检验,尽快确诊病情,并进行相应治疗。
4.护理和察看:护士依据医生的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和察看,记录患者病情变动,及时报告医生。
5.医生查房和再诊断:医生对患者进行查房,重新评估病情,做出进一步治疗决策,并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相关情况。
6.病历和医嘱管理:医务人员要及时记录患者病历和医嘱,保证其准确完整。
医嘱执行人员要按医生医嘱进行相关治疗。
7.出院和转院布置:依据患者病情,医生确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如需要,及时布置住院。
对于转院患者,要与目标医院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
第七条急诊医疗质控医院应建立急诊医疗质掌控度,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订立改进措施,并监督实施。
第四章急诊设备和药品管理第八条设备管理1.医院应购置和维护完好急诊所需的医疗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理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急诊科服务规章要求
急诊科服务规章要求急诊科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门,承担着紧急救治和生命救援的重要使命。
为了确保急诊科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特制定以下服务规章要求。
一、人员要求1、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时刻保持对患者生命安全的敬畏之心。
2、医生应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迅速准确地诊断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3、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种护理技能,包括急救护理、病情观察、静脉穿刺等,为患者提供精心的护理服务。
4、所有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水平。
二、设施与设备要求1、急诊科应配备齐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急救药品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药品在有效期内。
2、设有专门的抢救室、观察室、输液室等,布局合理,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3、配备完善的通讯设备,确保与医院其他科室及外部医疗机构的及时联系。
三、服务流程要求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分诊护士应在第一时间进行评估,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
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应立即开启绿色通道,优先进行救治。
2、医生接诊患者后,应迅速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3、护士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治疗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4、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做好交接工作。
5、患者治疗结束后,应做好随访工作,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
四、沟通与协作要求1、医护人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2、急诊科应与医院其他科室建立密切的联系,形成快速有效的会诊和转诊机制。
3、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告知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取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4、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医疗救援任务时,急诊科应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
五、医疗质量与安全要求1、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确保医疗质量。
医院急诊医疗服务规程
医院急诊医疗服务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急诊医疗服务是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急诊抢救和治疗的服务,是医疗机构对急诊患者实施医疗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条急诊医疗服务的宗旨是:快速、准确、科学、人文,以挽救患者生命为首要任务,全力进行积极抢救,减少痛苦,促进健康。
第三条急诊医疗服务应当有以下原则:(一)立足于患者:依法开展急诊医疗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二)医务人员专业:急诊医疗服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和专业水平的医务人员进行。
(三)全程负责:急诊患者必须得到医务人员全程的专业服务和积极抢救。
(四)预防为主:除了进行救治,急诊医疗服务还应当做好急诊疾病的预防、教育和健康指导工作。
第二章急诊第四条医院设立急诊科或急诊医疗中心,负责急诊医疗服务工作。
第五条患者就诊急诊科时,应当有急诊医务人员进行救治。
第六条各级急诊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急诊科的规范化体制,配备足够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确保急诊医疗服务的顺利进行。
第八条急诊护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急救设备和药品。
第九条急诊护理人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娴熟掌握急救技术:熟悉急救操作流程,能够迅速、准确地为患者进行急救。
(二)人文关怀:在医治的同时,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关怀,减轻其不良情绪。
(三)保护个人隐私:尊重患者的人身隐私权,保护患者的隐私信息。
第四章急诊管理(一)遇到病危重或者重大伤病的患者;(二)急危重患者需要紧急手术的;(三)急救药物和设备不足的;(四)急需转运患者的。
第十一条急诊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急诊医疗纪律,做到:(一)认真履行职责,不推诿敷衍;(二)如实记录患者病情和处理过程;(三)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的权益。
第十二条急诊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急诊医疗服务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十三条急诊医学是一项涉及个人隐私的特殊医疗工作,急诊医务人员在急诊医疗服务中必须严格保守患者的隐私信息。
急诊规章制度
急诊规章制度急诊是医院中最为紧张和关键的部门之一,承担着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职责。
为了确保急诊工作的高效、有序和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急诊规章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急诊就诊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后,分诊护士应迅速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就诊顺序。
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应立即送入抢救室进行紧急救治。
2、医生在接诊患者后,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3、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及时联系相关科室安排床位,并做好交接工作。
4、对于病情稳定可以离院的患者,医生应给予详细的医嘱和健康指导。
二、急诊人员职责1、急诊医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迅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各种急诊病症。
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认真书写病历和医疗记录。
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急诊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迅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输液、吸氧等。
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
3、急诊分诊护士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患者进行分诊。
维持就诊秩序,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
4、急诊辅助人员包括检验、影像、药剂等人员,应及时为急诊患者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和药品。
三、急诊医疗设备和药品管理1、医疗设备定期对急诊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对新引进的设备,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能够熟练操作。
建立设备故障应急预案,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采取替代措施。
2、药品管理严格按照药品管理制度存放和管理药品,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定期对药品进行盘点和清理,及时补充短缺药品。
对特殊药品,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四、急诊感染控制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和手套。
2、对急诊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包括诊室、抢救室、走廊等。
急诊服务制度
急诊服务制度一、总则由于急诊部是医院对外供应急救服务的紧要窗口,为了保障医疗质量与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二、急诊服务宗旨1.紧急生命不安全患者优先救治。
2.为患者供应快速、准确、高效的急诊医疗服务。
3.承袭诚信、敬重、关怀、责任的服务理念。
三、急诊科的组织管理1.急诊科设科主任一人,副主任一人,医生若干,护士若干。
2.科室内设医生站、收费窗口、护士站,并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3.科室内设绿色通道,为急危重症患者供应独立诊疗区域。
4.科室内建立健全急诊医疗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
四、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首先由医生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确定优先级。
2.优先级高的患者将被立刻送入绿色通道进行救治。
3.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和急诊科的实际情况,尽快进行初步诊断。
4.经初步诊断后,及时开展相应治疗或布置进一步检查。
5.医生应及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尽量供应情绪疏导和心理劝慰。
6.医生和护士在急诊服务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科室间的沟通与合作,确保病患安全、顺利过渡到其他科室救治。
五、急危重症救治1.急诊科设有一支专业急危重症抢救团队,随时待命。
2.急危重症抢救团队应进行常规演练和培训,确保娴熟掌握相关技能。
3.急危重症抢救团队应快速出诊,尽快进行救治,并做好相关记录。
4.急危重症患者出院后,科室要进行回访,了解患者病愈情况。
六、急诊医疗质量掌控1.科室负责人要建立规范化的医疗质量掌控制度。
2.统一订立医疗操作规程和急诊诊疗方案,确保临床操作全都性。
3.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学术沟通、病例讨论等活动,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4.结合科室实际,定期开展急诊医疗质量评估与质量改进,追踪病患的转归情况。
七、急诊服务宣传与引导1.医院要定期开展急诊服务的宣传工作,向社会公众介绍急诊科的特色和服务优势。
2.医院要设立急诊服务咨询台,为患者和家属供应专业引导和咨询。
3.科室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医生和护士参加急诊服务的培训和学习,提升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
急诊服务制度
急诊服务制度一、所有急诊医师须是本院执业医师,从事临床工作三年及以上。
二、各科急诊医师须服从急诊预检分诊安排,严格实行分区救治和首诊负责制,不准推诿病人。
遇有涉及多学科的急诊病人,原则上由对其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所属的科室首诊,其他相关各科应积极配合,及时完成急诊会诊。
三、急诊实行24小时全天候负责制。
未设置日常急诊接诊室的其他科室有医疗任务时由急诊分诊台传呼应诊,随叫随到,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诊。
外科系统急诊值班医师值班当天不得安排参加择期手术。
四、对疑难、危重的急诊病人,急诊值班医师必须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指导诊断及治疗。
五、急诊医学科承担重危抢救的组织与协调职能,在紧急情况下,若患者病情需要,急诊医学科主任可以直接呼叫各专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参加会诊与抢救。
急诊抢救工作由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主持。
六、凡遇下列情况,在积极救治的同时,急诊值班医师及护士应向急诊医学科主任、相关科室主任、医务科、院总值班汇报:(一)急诊批量伤员、中毒或传染病患者;(二)重大医疗抢救;群死群伤;(三)有涉及法律问题、存在医疗纠纷隐患或已有医疗纠纷的患者,必要时需向相关部门汇报(保卫科、医患关系办公室等)。
七、医院设立急诊“绿色通道”,各部门、各科室须密切配合,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畅通;危重需紧急抢救的患者,遵循先抢救、后挂号和先抢救、后付费的原则;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同时凭有效证件和盖有“绿色通道”字样(由抢救室医务人员确认签盖)的化验单、检查单、处方到相应科室可优先完成检查和取药。
八、各科室收治病人必须严格遵守急危重患者优先收治住院的原则,不得推诿,收住科室无床时,应及时与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报告,请求协调。
急诊医学科应定期与不定期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流向进行分析。
九、对危重不宜搬动的患者,应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至科室。
转运途中注意事项或可能发生的意外应由首诊医生向病人或其家属交待清楚,签署转诊知情同意书后由医护人员护送至科室,并做好相应交接(详见急诊医护人员与科室交接制度)。
急诊服务管理制度
急诊服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为规范医院急诊服务,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供应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确保医院急诊科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急诊科的全部医务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急诊服务应遵从尽快救治、诊断明确、妥当引导、责任到人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应设立急诊科,并配备急诊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管理人员,确保急诊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急诊科主任负责急诊科的整体管理工作,包含人员配置、医疗设备采购、文书管理等。
第六条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包含护理人员的培训、监督和技术引导等。
第七条医院应建立急诊科人员的考勤制度,对迟到、早退、请假等情况进行记录和统计。
第三章急诊服务流程第八条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由急诊护士进行初步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和病史,并依照急诊分类的标准进行分级。
第九条急诊科医生应及时与患者进行接诊,认真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和必需的辅佑襄助检查。
第十条依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应及时予以治疗和处理看法,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第十一条急诊科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等信息,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急诊科与其他科室的沟通渠道,确保患者转科的顺利进行,减少因转诊而造成的耽搁。
第四章急诊医疗质量管理第十三条医院应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四条急诊科应建立科室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医疗事故的记录、分析和整改,提高急诊医疗质量。
第十五条医院应开展急诊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连续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术本领。
第十六条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应具备临床急救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急救技能考核,确保处理急诊病情的本领。
第五章急诊科安全管理第十七条医院应订立急诊科应急预案,针对突发事件和突发疫情进行应急处理,确保医院急诊科安全。
第十八条医院应建立患者信息保密制度,保护患者隐私,防止患者信息泄露。
急诊医疗服务标准制度
急诊医疗服务标准制度1. 总则为供应高质量、高效率的急诊医疗服务,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订立本标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急诊科室,并应严格遵守。
2. 急诊医疗服务流程2.1 急诊医疗服务流程分为三个环节:接待、急诊医疗及转运。
—接待环节:由服务接待人员负责,要求接待人员应具备基本医学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快速识别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做好初步的筛查和登记工作。
—急诊医疗环节:由医务人员负责,依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布置相应的医疗人员和设备参加救治。
—转运环节:依据患者病情的需要,进行必需的转运布置,确保患者及时转移到相应病房或医疗机构。
2.2 接待环节—服务接待人员应穿着乾净、工作牌佩戴端正,并供应友好、细致的服务,及时为患者供应支持和安顿。
—在接待过程中,接待人员应耐性询问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症状,及时将核心信息记录在急诊病历中。
—依据患者的病情紧急程度,接待人员应快速推断并将患者送往相应急诊区域。
2.3 急诊医疗环节—医务人员在急诊医疗环节中应保持专业、高效和敏锐的推断本领,依据患者病情布置相应的急救措施和治疗方案。
—医务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将治疗计划和风险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并取得知情同意。
—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依照医疗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医疗安全和效果。
2.4 转运环节—当患者病情需要转运时,医务人员应在医疗过程中及时布置转运事宜,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确保患者的知情同意。
—医务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应依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医务人员,确保患者的安全转运。
3. 急诊医疗服务质量掌控3.1 急诊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定期从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对急诊医疗服务进行评估,建立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配置特地的质控人员,对急诊医疗服务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反馈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2 职工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急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服务水平。
急诊工作制度
急诊工作制度一、急诊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
二、急救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和任务,严格执行急救相关规定,熟练掌握急救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规范,详细了解急诊科布局和物品、器械、设施。
三、临床科室应选派技术水平较高的医师和护士担任急诊工作,服从急诊科管理,每人任期不得少于六个月。
四、值班护士不得离开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应及时接诊,并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来诊,同时予以一定处置(如测体温、血压、脉搏)。
值班医师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对拒绝来诊或接急诊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护士随时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室与有关科室主任联系,另行安排人员来诊,必要时亲自到现场处理。
需立即抢救的患者,在值班医生未到达之前,其他在场医务人员应先行必要的急救处理。
需其他科室会诊患者,按会诊制度执行。
五、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械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维护和消毒,保证急救需要。
六、急诊人员对急诊患者要及时正确敏捷地进行救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
急危重症患者应就地组织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护送至病区,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收急危重症患者。
需要转院的,协助患者办理转院手续。
七、急诊患者收入急诊观察室,由急诊医生和护士分别按有关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抢救结束6小时内,完善医疗文书。
八、遇重大抢救事件需立即报告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和总值班室,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
凡涉及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向医务部、医疗安全部报告;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九、医务部、护理部定期组织对急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业务能力。
急诊工作制度
急诊工作制度
1.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假日照常接诊。
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规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掌握急救医学理论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
2.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前沿和医疗服务的重要窗口。
急诊科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及时迅速的接诊救治每一位急诊患者。
3.急诊科值班医师由三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本院医师承担,具备独立处理常见急诊病症的基本能力。
4.急诊科必备的急救设备(如供氧设备、抢救车、呼吸机、吸引器、除颤器、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及药品配备齐全,每日查对,使之处于完好备用状态,保证正常使用。
5.急诊科医护人员应不断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技术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及呼吸机、除颤器、洗胃机等设备的使用,达到急诊医师、护士技术和技
能要求。
6.凡遇突发公共事件、重大抢救、有涉及法律问题或存在医疗纠纷隐患等情况时,值班医师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院总值班。
7.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凡因病情复杂、难以确诊者,值班医师在积极处理的同时立即请相关科室会诊,有效地采取诊治措施。
会诊科室医师必须在10分钟内到位。
8.急诊留观病人由相关专业的责任医师诊治,并及时完成留观病历及相关医疗文书,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做好记录,观察时间不超过72小时。
9.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密切配合抢救工作。
10.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急诊工作,检验、影像、药剂、临床科室等7x24小时提供服务。
急诊规章制度
急诊规章制度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生活的快节奏,紧急情况的出现难以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急诊规章制度来保证紧急情况的处理更有效、更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急诊规章制度的意义、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案。
一、意义急诊规章制度是指在医疗救援领域,针对紧急情况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和制度。
其目的在于保障医院医疗体系,确保实时有效的救治,让危病急救患者能真正受到及时的救助,早日恢复健康。
通过这一制度的有效实施,能够有效减少意外事故和生命垂危的情况,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二、基本内容急诊规章制度包括:预案编制、指挥调度、医护人员的应急培训、药品和设备的储备、医疗救护车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下面简单介绍其主要内容。
首先,预案编制是急诊规章制度的核心,医院需要根据不同等级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在应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准确地、有序地开展救援行动。
同时,指挥调度也是急诊规章制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包括指挥中心、联络员、医院内部和外部的指挥员等。
他们在协调医疗救援各方面的资源时必须密切合作,尤其是在人员配备、药品使用、患者转运等方面。
医护人员应急培训是保障医院紧急抢救能力的重要环节。
医院的医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急救操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预案的应用和指挥通讯中的技能,以便能够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药品和设备的储备也是急诊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品储备需要根据医院不同级别的救护能力,适当储备量,保证紧急情况中即时供应;设备方面包括救护车,它需要储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具、护理设备等,保障现场急救工作的可靠性与效率。
三、实施方案急诊规章制度对医院和医疗救援领域都有很大的重要性,因此其实施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
具体的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制度的起草和制定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相关部门与人员,要经过反复研究和修改,以确保制度的全面、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应对全员进行系统的培训,特别是对急诊规章制度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让所有人员熟悉开展工作的步骤和方法,注重实战化培训。
急诊工作制度
急诊工作制度
紧急医疗服务是一项关键的医疗工作,有着独特的工作制度。
急诊工作制度通常包括以下要点:
1. 24小时服务:急诊室通常是全天候开放的,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医生和护士分为不同班次,以确保连续不间断的服务。
2. 快速响应:急诊工作要求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响应患者的需求。
他们需要立即评估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3. 多学科合作:急诊室通常与其他医疗科室密切合作,如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医生和护士需要及时与其他科室的专家协商,并安排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4. 轮班制度: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医生和护士通常需要轮班工作。
轮班制度可以确保有足够的人员在任何时间都能提供服务。
5. 紧急情况管理:急诊医护人员需要具备紧急情况管理的技能。
他们必须能够在高压环境下做出决策,并迅速采取行动。
6. 记录和报告:急诊医护人员需要准确地记录每个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这些记录对于后续的治疗和监测非常重要。
7. 培训和培养:急诊工作需要医生和护士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医院通常会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培养计划,以确保医护人员能够胜任急诊工作。
总的来说,急诊工作制度要求医护人员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
第 1 页共 1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急诊服务
1 急诊服务范围:
1.1 各种创伤和非创伤急诊。
(急诊范围)
1.2 烧伤患者和急性传染病患者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须向专科医院转送。
2 无论患者是否有付费能力,急诊科为所有需急诊处置的患者提供标准的急诊服务、
初步检查和急救治疗。
3 急诊科医务人员了解全院各科医生值班安排情况,以便让患者得到及时的专科救护
4 急诊科医生为患者作初步检查和处理后,如发现患者有专科方面的问题,则应及时
联系相应专科值班医生会诊。
二急诊预检分诊
1 急诊预检人员资格:
1.1 护理专业毕业,具有有效的护士执业证书,3年以上的护理工作经验。
1.2 熟悉急诊工作流程,急诊工作1年以上。
1.3 熟悉急诊服务制度,熟悉医院可提供的医疗服务范围。
1.4 对突发事件应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
2 急诊分诊标准
2.1 病情分级:
2.1.1 Ⅰ类(危急):病人由于遭遇重大事件而处于危急生命的情况,或生命
体征不稳定而需要立即复苏,分流到A区。
2.1.2 Ⅱ类(危重):病人处于潜在危及生命的状态,生命体征处于临界状态,
但有快速恶化的潜在危险,需要立即处理并持续和严密监护,分流到
B区。
2.1.3 Ⅲ类(紧急):病人处于有潜在恶化危险的严重情况,生命体征相对稳
定,需要尽早治疗,分流到C区。
2.1.4 Ⅳ类(次紧急):病人处于急性但稳定的状况,生命体征稳定,此类病
人可等待一段时间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分流到C区。
2.1.5 Ⅴ类(非紧急):病人损害较小,情况稳定,可等待就诊而病情不会恶
化,为来急诊科就诊的普通病人,分流到C区。
2.2 目标反应时间:
2.2.1 Ⅰ类(危急):立即(100%的病例在规定时间内);
2.2.2 Ⅱ类(危重):<15分钟(95%的病例在规定时间内);
2.2.3 Ⅲ类(紧急):<30分钟(90%的病例在规定时间内);
2.2.4 Ⅳ类(次紧急):按序就诊,每30分钟评估病情1次,候诊过程中出
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2.2.5 Ⅴ类(非紧急):按序就诊。
2.3 急诊分诊要求
2.3.1 要求:简便、快速、准确、规范
2.3.2 分诊细则:见附表
2.4 注意事项
2.4.1 接收120预告信息,了解预报病人的病情,通知相关医生和护士,备
好转运床。
病人到达后听取救护车人员交班,妥善安顿病人。
2.4.2 Ⅰ类(危急)患者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具体见
《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2.4.3 对传染病人或可疑传染病人,应安排隔离就诊,避免交叉感染。
传染
病人应填写相应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单。
2.4.4 遇有严重工伤事故、交通事故及其他突发事件或大批伤病人来院时,
常规工作时间应立即通知科领导及医务科,节假日及夜间通知总值班,
以便组织抢救。
遇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病人向保卫科汇报,由保卫
科视情况联系公安部门。
2.4.5 遇到打架、车祸、自杀的病人,不能用医保卡就诊,未报案的须立即
通知保卫科,由保卫科负责报案。
2.4.6 做好急诊就诊的登记工作,尤其是病人就诊的时间、首诊医生姓名、
所属科室、接诊时间和病人转入、转出或死亡时间等。
要求记录及时、
准确、完整。
三急诊观察患者管理
1 患者来源和种类:
1.1 急诊科患者,经初步抢救或诊断处理之后:
1.1.1 暂时不需入院,但需进一步观察病情变化者;
1.1.2 需要入院进一步诊治,但由于各种原因,家属与患者需做1-3天必要
准备者;
1.1.3 一些仅需做短暂治疗即可在门诊进行随访的急诊患者。
1.2 门诊患者经门诊首次诊治之后:
1.2.1 各种特殊检查后,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暂时观察,甚至需紧急处理者;
1.2.2 一些门诊检查不能在当天或1-2天内完成且患者一般情况又需观察和
治疗者;
1.2.3 预计病情经1-3天的短暂治疗之后即可在门诊随访者。
1.3 当日手术患者。
1.4 不收治传染病人及疑似传染病人
2 观察期限:原则上观察24小时;对于留观时间超过24小时的患者,必须由专科医
生会诊,留观时间不得超过72小时。
3 急诊观察病历书写必须在3小时内完成。
4 患者的专科主管医生负责患者的全部诊治和最后安置工作。
5 观察室护士负责下列工作:
5.1 观察生命体征和给予生命支持治疗。
5.2 观察和记录病情变化。
5.3 及时与患者的主管医生联系并告之病情变化,如情况紧急请急诊医生协助处
理。
5.4 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
5.5 沟通与协调工作。
6 患者入住急诊观察室,须按规定办理入住手续,预交预付金到急诊收费处,出留观
室时统一结算。
(财务科决定)
四身份不明患者的急诊处置:
1 身份确认前:
1.1 急诊科分诊护士(夜间由急诊护士)给身份不明者挂号。
1.2 急诊护士给患者戴上手腕带并注明:姓名(性别 +时间)(例女0530);性别(男
/女);年龄(不详);病历号;过敏史(不详)。
1.3 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申请单均填姓名(性别+时间)(例女0530)、
病历号、性别等。
1.4 收费处根据总值班/医务科批示办理相关手续。
1.5 对于那些费用无法落实且当时病情相对稳定的身份不明者,报告总值班/医务科
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后,按政府规定送指定医院。
2 身份确认后:
2.1 联系患者家属,确认患者身份,并换上标有患者正确姓名、年龄等信息的手腕带。
2.2 未住院的无名患者如在离开急诊室时其身份已得到确认,急诊室护士应在急诊病
历上记录,并通知收费处修改患者入院资料;如患者在离开急诊室时其身份未得
到确认,则患者应在下次就诊时凭身份证去急诊收费处更改。
2.3 如患者已住院或以无名出院,则按照“病历书写要求”处理。
五急诊分级标准表(见附件)。
获经批准
院长日期 2012.08.01
附表:
急诊分级标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