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端午粽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教学生掌握《端午粽》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中的意境和道理。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课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思考。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端午粽》的内容和意义。

2.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意境和道理。

2.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文《端午粽》课本及教案准备。

2.学生课桌椅、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准备。

3.准备涂鸦板、图片、生活实物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入课文《端午粽》。

2.带领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朗读课文《端午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意义。

第三步:课文理解(20分钟)1.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道理展开讨论。

2.引导学生发表个人看法,理解课文中的寓意和感悟。

第四步:语言表达(15分钟)1.分组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小短文或对话表达。

2.鼓励学生展示语言表达能力,发表创作成果。

第五步:复习与总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简要总结。

2.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六、课堂作业1.背诵课文《端午粽》。

2.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端午节的看法。

3.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端午节的知识。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端午粽》的浓厚兴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得以深入领会。

但在朗读和语言表达方面仍有一些学生需要加强,未来教学中应着重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在课文理解方面,可以增加更多的课外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中的意蕴。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课文内容,掌握故事主要情节。

2.能正确朗读课文,带有适当的情感表达。

3.能理解端午节和端午粽的来历。

4.能够朗读节选课文并能够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理解。

二、教学准备1.课文《端午粽》教材。

2.黑板、彩色粉笔。

3.小组练习材料。

4.学生绘画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通过简单的谈话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和端午粽的相关信息。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故事情节。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步:课文学习(15分钟)1.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整合小组答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第四步:课文练习(15分钟)1.学生进行个人朗读练习,教师进行点评。

2.学生自由绘制端午粽的图像,展示给同学。

第五步:拓展活动(10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制作端午粽,体验端午节氛围。

2.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小短文。

四、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准备,确保课堂活动流畅进行。

2.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

3.对学生表现进行及时的肯定和指导。

五、教学反馈1.结合学生的表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2.收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结语通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希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端午粽的故事,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端午粽》教案(优秀8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8篇)

《端午粽》教案(优秀8篇)端午节包粽子教案篇一活动名称:我们一起包粽子活动前言: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记得小时候的时候,端午节的头天,奶奶就开始忙了,泡江米,买蜜枣,洗粽子叶,到了端午节的那天,肯定能吃上香喷喷的粽子,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是如何迎接端午节吧,通过此活动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的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及来历,加深孩子们对端午节的印象!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环境创设1、科学区: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三、家长工作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粽子、香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四、活动安排: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

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

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活动二:粽子香袋目标:1、感受粽子香袋的美。

2、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3、养成做事细心的习惯。

幼儿表现:幼:“瞧!我包的粽子大吧。

”幼:“我包的粽子可结实了。

”幼:“我们的粽子五颜六色的真漂亮,啊呜!咬一口。

”……幼:“哇!老师把我们纸做的粽子串起来了,好漂亮啊!”幼:“这个是我做的。

”幼:“我的也有的,好几个呢!”幼:“我们的。

教室真漂亮啊!别的班级肯定没这么漂亮。

”家长反映:当家长来接孩子时,他们走进教室就发现了悬挂在梁上的一串串粽子香袋,都说很漂亮,的家长饶有兴趣地凑近摸摸。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案与反思第【1】篇〗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

(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教师反思: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

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四、请幼儿说说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教师: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们家里都已将开始包粽子了,你们包粽子要用到哪些工具呢?这些包粽子的工具要作哪些准备呢?教师小结: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包粽子和包子。

包粽子要用粽叶和糯米,根据个人的口味,人们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猪肉,做成咸粽子;也可以在糯米里面加上红枣,做成甜粽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立字旁和米字旁两个偏旁,会写“午”、“米”和“真”字。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

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立”“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认识2个偏旁“立”“米”。

教学难点:1、读好长句子。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1、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端午粽》。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学习、生字词掌握、句子朗读及理解。

具体章节内容为:《端午粽》一课,详细内容涉及:1. 了解端午节习俗;2. 学会本课生字词;3.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掌握重点词汇,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字卡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端午节习俗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端午节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语法、用词等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课文,进行生字词填空、句子仿写等练习。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端午粽》2. 生字词:粽、艾、龙舟、屈原等。

3. 重点句子: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端午节习俗的画。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传统节日的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组织学生参加端午节实践活动,如包粽子、观看龙舟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生字词掌握和句子理解。

2. 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针对性教学。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过程。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文:《10、端午粽》2.图片:端午节粽子的图片3.粽叶、糯米、红枣等制作粽子的材料4.教学多媒体设备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引起学生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第二部分: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10、端午粽》,让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端午节粽子的制作过程。

3.教师解释生字词语,让学生掌握词汇。

4.进行问答互动,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1.配合教学多媒体设备,播放关于端午节的视频或动画,加深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

2.分组讨论:你家过端午节的习俗是什么?学生分享并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

3.利用粽叶和糯米等材料,让学生亲手尝试制作简易粽子,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四部分:总结评价1.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强调端午节的重要性及粽子的寓意。

2.召集学生讨论:在课堂上我们学到了什么?端午节对我们有什么启发?3.师生共同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教师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内容。

2.画一幅描绘端午节粽子的图片,并写一段内容描述。

3.备份端午节的相关故事来分享。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2.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不断总结反思,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习俗,理解粽子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愉快地学习,畅快地探讨,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一、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端”“粽”等13个生字,认识立字旁、米字旁两个新偏旁,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午”“真”“米”等汉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红红的枣、美滋滋”等词语。

3.抓住描写粽子的语句,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习俗和来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

难点:抓住描写粽子的语句,初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包粽子的习俗、来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分散识字1. 师简笔画粽子,谈话导入:同学们,这个东西你一定见过,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2. 学生说一说对端午节的了解。

(课件出示端午节和粽子的相关图片。

)3.板书课题《端午粽》,相机学习生字“端”,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立字旁。

两手作“端东西”的动作,拓展带立字旁的字;分析示范书写“午”字,与“牛”作比较;学习“粽”字,认识米字旁,引发学生发现“米”字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成点。

作者记忆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呢,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1.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用横线画下来,师巡视指导。

2.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3.集中识字:出示文中的部分生字。

(1)学生自读。

(2)同桌合作读生字,指名读。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齐读第1自然段,要求读通、读顺。

(2)认识“节、总、锅”等生字。

①出示句子,生读句子,标红生字再读。

②联系生活实际学习“节”字,“节”金文字形为“”,上面是竹字头,说明这个字最初和竹子有关,竹子是一个一个节点,各段连接处有环状突起,这个突起的部位就是竹节,后来“节”字衍生出“季节”“节日”“节气”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端午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0《端午粽》

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

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五、拓展阅读
六、写话训练
用一段话写出你知道的节日是什么样子的。

作业设计课

1、制作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预习课文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ōng wǔ jié rìyè zi tǔ dîu dà mǐ rèn zhēn
( ) ( ) ( ) ( ) ( ) ( )
shí fēn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真()直()镇()
米()来()
午()牛()
叶()什()
豆()登()
三.给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粽子( zòng zi zhòng zi ) 带着( dài zhe dāi zhe )
知道( zī dào zhī dào ) 据说( jù shuō jù shuì )
四.我会填。

1.“米”字是()结构的字,第四笔是()。

2.“分”字是()结构的字,部首是(),再写一个含有同部首的字是
()。

五.仿写词语。

例:青青的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棕(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版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棕(优质教案)

端午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学课件说课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端午粽》教学课件说课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
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
fēn ɡěi lín jū c
分给邻居吃。
“美滋滋”生动地写出了“我们”一家吃粽子时 高兴又满足的心情。
读一读并思考:这一句讲了什么?
z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
jié c
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
ài ɡuó
爱国诗人屈原。
这一句讲述了人们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课堂练习:小组(或与家人)讨论其他粽子的样子、味道
咸蛋黄粽子:青青的箬竹叶包着,系着白色 的绳子,三角形,咸香味。
豆沙粽子:青青的箬竹叶包着,系着彩色的 绳子,三角形,甜味。
肉粽子:青青的箬竹叶包着,系着浅黄色的 绳子,长方形,肉味、咸味。
水 晶 粽 子 : 清 甜
课堂练习:小组(或与家人)讨论粽子“变身”前后的变化
知识讲解:粽子的样子、味道(煮之前)
1、样子:
(1)颜色:粽子是用青青的 箬竹叶包着的,系了一根白色 的绳子。
(2)形状:从前面或者侧面 看,像一个三角形。
2、味道:暂时没有闻到。
知识讲解:粽子的样子、味道(煮的过程中)
1、样子: (1)颜色:逐渐变深。 (2)形状:从前面或者侧面看, 依然像一个三角形。 (3)锅中的水逐渐沸腾,热气 弥漫,粽子在里面翻滚。 2、味道:有清香味飘出。
jiān yǒu yì kē
一颗红红的枣。
wài
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
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
yì kǒu zònɡ zi z
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粽子的味道 ——清香、又黏又甜
找一找,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花样?
wài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1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幼儿用彩纸、软陶和绳子等手工制作粽子,让幼儿在动手过程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手工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培养良好的活动习惯。

二、活动准备1、彩纸、绳子、软陶2、塑料盒、纸盘3、手工制作工具、辅助材料4、粽子实物三、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实物粽子,引导幼儿观察外形,引出端午节。

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粽子的兴趣。

(1)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呢?你们吃过吗?(2)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哪位小朋友能说说你吃粽子的感受吗?(3)原来啊,小朋友们都喜欢吃粽子,粽子加上甜甜的红糖后更好吃了!2、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粽子是怎么做出了的呢?手工制作激发兴趣。

(1)端午节粽子,其实都是经过每个食品工人的包装而成的。

而我们家里的粽子都是大人包出来的。

(2)老师引导幼儿了解手工制作粽子的包法,讨论手工制作粽子的方法及要求。

3、教师手工制作包粽子,请幼儿仔细观看!4、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工制作包粽子。

手工制作时注意动作放慢,难点之处要多讲几次。

(1)教师为幼儿分组,幼儿尝试自己手工制作粽子。

(2)按照详细步骤再次跟随教师一步一步制作。

5、幼儿制作完成之后,教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做简单介绍。

6、将实物粽子分给幼儿品尝,大家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总结展示结束,老师对端午节进行概括总结,让幼儿亲手将自己的手工制作品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一起吃粽子。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新偏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正确书写“午”“豆”“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好长句子。

3、感受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氛围和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难点1、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3个生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 端午粽》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 端午粽》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 端午粽》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认识端午节的重要意义。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学习《10 端午粽》这篇课文,掌握生字词和句子。

•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10 端午粽》这篇课文。

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庆祝活动。

3. 教学难点•理解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和意义。

•能够流畅、准确地朗读全文。

二、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材《10 端午粽》•录音机或电脑播放设备2. 教学环境•教室需要干净整洁,板书清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解释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全文。

3. 听录音、朗读•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模仿跟读。

•鼓励学生结对朗读,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 课文梳理•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和意义。

5. 拓展活动•通过图文、视频等形式展示端午节的其他庆祝活动,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统节日。

四、课堂评价1. 个人评价•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关于端午节和《10 端午粽》的情感小记。

2. 团体评价•学生结合团体表演形式,展示端午粽的制作过程,培养合作意识。

五、课后作业•背诵课文《10 端午粽》。

•完成与端午节相关的手工制作作业。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以上为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0 端午粽》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0课《端午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端午粽》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故事背景。

2.掌握词汇“端午节”、“粽子”等生词。

3.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端午节和粽子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端午粽》这篇课文的内容和生词。

2.能用简单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1.课文《端午粽》的教材。

2.教具:图片、粽子模型等。

3.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
向学生介绍端午节和粽子,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注重语音语调的准确。

2)解释课文中生词的含义,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让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情景再现
利用图片和粽子模型等教具,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模拟端午节包粽子的场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端午节的习俗和粽子的制作过程,并分享自己的
理解。

5. 课堂小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习的重点和要点。

6. 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一段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短文,并准备下节课的朗读。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端午节和粽子有一定了解,但在阅读理解上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训练和巩固。

以上是关于《端午粽》这篇课文的教案,希朋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篇课文,同时也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爱好。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10 端午粽-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10 端午粽-教案

10 端午粽课题端午粽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 7个字。

认识“立、米”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3.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剥开”等词语的意思。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5.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端午粽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端、粽”等13个生字,会写“午、节” 7个字。

认识“立、米”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2﹒生自由说端午节的习俗。

(课件出示2粽子图)3﹒揭示课题并板书:10 端午粽(板书:10 端午粽)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从而引入课文的学习。

】新课 教学 ( )分钟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先来看一看书中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故事。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三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要想读好课文,就必须先认识这些生字朋友。

(课件出示3) du ān w ǔ ji é z òn ɡ y è m ǐ zh ēn f ēn d òu 端 午 节 粽 子 竹叶 大米 真 是 十分 红豆 z ǒn ɡ ji ān r òu d ài zh ī j ù ni àn 总会 中 间 鲜 肉 带回去 知 道 据说 纪 念 你认识它们吗? 自己试着读一下。

指正:“粽、总”的平舌音,“端、间、分、念”的前鼻音,“肉”的翘舌音需要重点指导,注意声母“r ”的发音。

(1)谁能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跟读2遍。

最新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10端午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

10端午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10 端午粽

最新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10 端午粽

《端午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开课激情,感知情趣1,听音乐导入,你们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2,同学们,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那粽子如何包啊?需要我们提前准备什么材料啊?(学生自由回答)下面让我们一起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声形动情,感受乐趣1,检查预习情况,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教师范读。

学生可以轻声跟读。

3、学生分小组读。

读了这篇课文你了解什么?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教师抽查一个小组汇报。

三、品读悟情,感触神趣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写了什么?2、指名读第二段,说一说包粽子前要准备什么材料?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子的?读一读第一句,想一想,这句话写了粽子的哪些特征?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让女生美美地读一读叠词的趣味,并读出喜爱之情。

这段话除了写粽子的样子还写了粽子的什么?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请男生读一读(相机板书:色香味)3、同学们,平时吃过什么馅的粽子啊?那外婆给“我们”煮的什么馅的粽子啊?导入第三段,齐读,理解“美滋滋”,练习说话。

4,同学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指名读第四段。

谁能给大家讲讲屈原的故事?(学生可以试讲,教师补充)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四、拓展抒情,感受知趣1,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2,总结全文。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

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新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端午粽教学设计新版

10端午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

看,这里就是秦国,这里是楚国。

秦国攻占了楚国的八座城池后,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

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他知道秦国的议和是假的,是骗人的。

秦国要灭掉楚国才是真的。

屈原冒死进谏,叫楚怀王不要去议和。

你们看,这是屈原,这是楚怀王。

可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屈原的劝告,反而将屈原赶出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楚怀王如期赴会,大家再猜猜会是什么结果呢?对,楚怀王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了。

他悔恨交加,忧郁成病,三年后就客死在秦国了。

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了郢都。

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都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他所有的救国救民的理想都破灭了,富国强民更是不可能了,屈原仰天长叹一声,抱着大石头投入了滚滚的汩罗江。

师:同学们,听了故事以后,你能说说屈原是个怎样的人吗?
生:屈原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爱国的诗人,和祖国共存亡的人。

师:屈原投江以后,老百姓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四、课外拓展。

师:同学们,人们为了纪念屈原,除了吃棕子还干什么?
生:赛龙舟、挂香包等。

师:为什么吃粽子?为什么赛龙舟?(学生可能不知或不完整)
师:因为人们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尸体,就用粽叶包上糯米投入江中。

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因为人们为了防止水怪伤害屈原,就把小船装扮成龙的形象,水怪以为是龙王来了,就会被吓跑。

这就形成了赛龙舟。

五、总结全文。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饮雄黄酒、游百病、悬钟馗像等。

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给我们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我们要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