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的成因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一、荒漠化的成因、危害与防治1.概念认知:认识荒漠化2.我国荒漠化的地区分布:(1)土地沙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

(2)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

(3)次生盐渍化——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润区。

【典例探究感悟考向】(2017扬州模拟卷)“荒漠化”是指因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现象。

图1为“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布图”,图2为“不同类型荒漠化土地比例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图2图1(1)在我国生态脆弱的A、B、C、D、E、F区域中,风蚀荒漠化主要分布在____,盐渍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冻融荒漠化主要分布在_______。

(3分)(2)A区域的荒漠化会加重B区域的等环境问题,因此B区域环境保护的生物措施是。

(3分)(3)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角度分析D、E、F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有______。

(4分)【方法提炼突破核心】典型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湿润地区+地表植被稀疏干旱的农业区+不合理的灌溉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等干旱农耕区+引水灌溉3.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其成因具体分析如下:(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区域认知】从整体性视角析西北内陆区域特征问题1:在中国地形图中,圈画出我国西北地区的区域范围,并描述其地理位置。

问题2:阅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描述西北地区的地形特征。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沙漠化和荒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

这两种现象都指的是土地逐渐变得干旱贫瘠,无法维持植被生长和农业生产的状态。

尽管两者的定义略有不同,但它们的成因和防治措施大致相似。

一、成因1. 气候因素:气候变化是导致沙漠化和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干旱区域的扩大,水分蒸发增加,土壤变得干燥,植被难以生存。

2. 土地利用方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过度使用灌溉水资源等,都会破坏土地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土地的干燥和植被损失。

3. 土地退化: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土地退化问题也日益严重。

当土地退化时,土壤质量下降,水分滞留不良,植物根系无法生长,导致土地转变为沙漠或荒漠。

二、防治措施1. 水资源管理:合理使用和保护水资源对防治沙漠化和荒漠化至关重要。

可采用水资源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的方法,包括良好的灌溉系统、雨水收集和节水技术等,以确保土地得到足够的水分供应。

2. 植被恢复:恢复植被覆盖是防治沙漠化和荒漠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植被保护、生态修复、沙地固定等方式实现。

恢复植被不仅可以增加土壤保水能力,还可以减少风蚀和水蚀,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

3. 土地保护政策:加强土地法规和管理制度,推行可持续土地管理政策是防治沙漠化和荒漠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保护土地的生态功能,减少土地退化的风险。

4. 国际合作:沙漠化和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开展沙漠化和荒漠化防治项目。

同时,各国可以共同制定措施和标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结语沙漠化和荒漠化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防治。

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恢复植被、加强土地保护政策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我们可以改变当前的局面,并为未来的世代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哪些土地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一种现象,具体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大家快来了解一下吧。

荒漠化的原因一、人为活动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二、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1、(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

2、多大风天气。

3、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4、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5、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

6、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过度开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2、过度放牧: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

3、过度樵采: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

5、人为因素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解决的根本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行生态移民政策。

荒漠化的危害沙漠化对农业的危害特别大。

每年4到5月正是春播季节,在沙漠化地区,往往是种子和肥料被吹走,幼苗被连根拔出,土壤水分散失,禾苗被吹干致死或被掩埋。

有的地方要反复补救,甚至误了农时。

沙漠化引起的草场退化,使适于牲畜食用的优势草种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牧草变得低矮、稀疏,产量明显降低,草场载畜能力大为下降。

沙漠化造成河流、水库、水渠堵塞。

黄河年均输沙16亿吨,其中就有12亿吨来自沙漠化地区。

全国每年大约有5万多公里的灌渠常年受风沙危害。

沙漠化在一些地区造成铁路路基、桥梁、涵洞损坏,使公路路基、路面积沙,迫使公路交通中断,甚至使公路废弃。

沙漠化导致的沙尘天气,影响飞机正常起飞和降落。

有关荒漠化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荒漠化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荒漠化的知识点总结一、荒漠化的定义1.1 荒漠化的概念荒漠化是指土地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导致植被退化、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最终成为不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的地区。

荒漠化的土地通常呈现出干燥、裸露、风沙、裂缝等特征。

1.2 荒漠化的类型根据成因和地貌特征的不同,荒漠化可以分为自然荒漠化和人为荒漠化两种类型。

自然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地形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如荒漠、沙漠和半干旱地区。

人为荒漠化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退化,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等。

1.3 荒漠化的分布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全球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如北非、中东、中亚、澳大利亚、美洲西南部等地。

此外,荒漠化也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分布,如非洲、亚洲、澳洲等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荒漠化问题。

二、荒漠化的成因2.1 自然因素的影响气候、地形和植被是自然因素影响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干旱气候、低降水量、高温度和高蒸发率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气候条件。

地形的不规则和植被的稀疏也会加剧土地的退化。

2.2 人为活动的影响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和不合理的围垦等都会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从而加剧荒漠化问题。

2.3 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了荒漠化的发生。

气候变暖会导致降水不足、温度升高和蒸发增加,从而加速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

三、荒漠化的影响3.1 生态环境影响荒漠化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导致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3.2 社会经济影响荒漠化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荒漠化导致土地失去生产力,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粮食和水资源供应减少,牧民生计受到威胁。

此外,荒漠化还会导致土地沙化、风沙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3 生态安全影响荒漠化对全球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荒漠化导致土地的退化和植被的减少,加剧了土地沙化、风沙灾害等自然灾害,威胁了全球的生态安全。

答题模板

答题模板

一、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②动力条件:大风频繁③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具体表现在①过度放牧②过度樵采③过度农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⑤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二、荒漠化的危害1.生态环境恶化,威胁基础设施2.为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使农牧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4.严重影响荒漠化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已经影响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3)解决生活能源问题(4)发展节水农业(5)植树种草,防风固沙(6)设置草沙障湿地一、湿地的成因①气候:多雨、蒸发弱②地形:平缓、低洼、排水不畅。

③土质、土层:冻土层或透水性差。

(或多滩涂)④水文、水系:河网密布、经常发生凌汛、河流泛滥。

二、湿地的作用1、生态效益:①调节气候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蓄洪水④降解污染物。

2、经济效益①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②提供矿物资源。

③航运。

3、社会效益①旅游观光。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三、湿地资源问题数量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功能和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

四、湿地资源的保护①退田还湿地;②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③防治水污染;④禁止滥捕滥猎保护野生动植物;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⑥建立湿地保护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一、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条件自然地理条件:①位置②气候③地形④水文水系⑤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①工农业、②人口、城市③经济基础等二、田纳西河综合开发的经验的启示是什么?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一、评价区域优势资源开发的条件:资源的丰富程度与优劣、市场开发前景、交通状况、水资源状况、资金、技术等二、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地位下降、生产成本上升、环境污染等三、分析区域优势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主要有两大途径:①调整产业结构,对能源、矿产资源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②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考点3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

(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一般说来,沙暴是就地起沙(扬沙),它携带的沙物质搬运的距离不远,而尘暴(浮尘)却能在高空中飘移几千千米,甚至更远。

一位法国的地质学家曾在欧洲阿尔卑斯山的积雪中发现了来自中国的这些“不速之客".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多于其他地区。

为何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增多?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西北部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人口素质较低,是根本原因.(2)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开垦,滥挖药材,草场遭到破坏,荒漠化不断加重和扩大是造成沙尘暴的地表原因.(3)气候异常,北方持续干旱,气温又普遍偏高,是造成沙尘暴的天气原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的原因和防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的原因和防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荒漠化的原因与防治一、知识讲解(1)荒漠化的成因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

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

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2)荒漠化的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整治模式: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

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3)治理措施和经验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

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

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三北”防护林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二、例题分析早期的沙漠公路大都沿绿洲上的城镇布局。

近年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腹地修建了数条南北向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

读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公路和防护林网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建设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决定性因素是A. 自然条件、科技水平B. 经济因素、科技水平C. 政治因素、自然条件D.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2. 对沙漠公路破坏性最大的自然威胁来自A. 风力侵蚀B. 风力沉积C. 地基沉降D. 物理风化3. 为减轻流沙对沙漠公路的破坏,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 在公路两侧挖沟阻沙B. 在公路两侧喷洒塑胶固沙C. 在公路两侧建玻璃挡风墙D. 拓宽公路两侧的防风植物带【答案】1. B 2. B 3. D【解析】1.现代交通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但建设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需要克服苛刻的沙漠环境,需要防暑防风防沙等等,这就对铁路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科技,因此,建设该公路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科技水平,选B。

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2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中图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3章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第2节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课件中图版选修6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 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过度放牧和城市交通建设。第(2)题,干旱 是导致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 最主要的是人为原因。此题可根据图中因素并联系实际作答。
【答案】 (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 (2)干旱 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
【解析】 沙尘天气是我国北方春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它 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面有大量沙尘,二是有大风天气系统。我国 北方近年一些大城市扬沙天气频发的原因:一方面是北方春季多急行冷锋的活 动,多大风天气;另一方面是因为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的城市建筑裸地扩大,以 及郊区人类的不合理活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土地大量裸露,加之春季蒸发旺 盛,如果有急行冷锋的活动就容易引起扬沙天气。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_____地区。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三种 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
【思路点拨】 解题的关键是区域定位和了解我国干旱地区划分的依据、 界线及所经过的地区;进行区域生态建设的措施。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大于 200 mm、小 于 400 mm,属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小于 200 mm 的地区属干旱地区。(2)生态 建设应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
3.如何改善西北地区的能源结构?
【提示】 西北地区可以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还可以通过开发农村小 水电、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第 2 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第 3 步巧练——习题印证,落实强化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总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 大。下图所示区域 50 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 1%。

中国荒漠化治理方法

中国荒漠化治理方法

中国荒漠化治理方法一、中国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自然因素①(最主要的自然因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四周高山环绕,有青藏高原阻挡②多大风③接近冬季风源地(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④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⑤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⑥寒流流经减温减湿人为因素①过度开垦————调节土地利用结构②过度放牧————牲畜数量与草场承载力相适应,完善退牧还草政策③过度樵采————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如太阳能等)④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合理利用水资源⑤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加强管理与保护二、研究进展与防治措施1977年联合国召开世界荒漠化会议提出治理荒漠化的行动纲领。

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了各国科学家合作编制1:2500万世界荒漠化地图,并提出气候与荒漠化、荒漠化与生态变化、人口社会与荒漠化、技术与荒漠化四个报告,以及一些地区的研究报告。

这些报告分析了荒漠化的成因和过程,提出治理措施。

许多国家的学者对荒漠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国对荒漠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沙质荒漠化方面,主要有:①对于沙漠化成因和特征进行综合性考察,特别是在半干旱的农牧业交错地区。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编制了1:50万的各主要沙漠化地区的沙漠化图及典型区沙漠化发展趋势预测图等,提出了若干专题研究报告,如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规划、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和中国沙漠化土地整治纲要等。

②在不同类型沙漠化地区建立治理沙漠化的示范试验基地,开展沙漠化治理的研究,如内蒙古东部的奈曼沙漠化研究站、甘肃民勤治沙研究站等。

2004年建成的奈曼沙漠化研究站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荒漠化土地防治途径与措施不同。

在中国,根据北方沙漠化土地的特征。

在半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①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及其成因都是什么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及其成因都是什么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措施及其成因都是什么
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都是我国当今及其严峻的问题,那幺造成土地荒
漠化的原因是什幺,后期又该如何治理有什幺具体措施呢,下面小编为大家
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土地荒漠化成因1.人为活动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

干旱土地的过度放牧、粗放经营、盲目垦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开矿等
是人类活动加速荒漠化扩展的主要表现。

乱挖中药材、毁林等更是直接形成
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

另外,不合理灌溉方式也造成了耕地次生盐渍化。

2.地理环境因素和气候因素
干旱、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旱地区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
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脆弱的环境地带。

当气候变干时,荒漠化就发展,气候变湿润时,荒漠化就逆转。

近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地区的沙尘暴,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荒漠化过程。

1治理土地荒漠化的措施1、半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的比重
②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退化草场,使植被恢复
③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
④采用植物固沙为主、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

2、干旱地区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以内陆河流流域作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比
例。

人教版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人教版高三地理必修三知识点: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考點】1.瞭解我國西北地區的位置、範圍以及乾旱為主的自然特徵的形成原因,從而理解導致西北地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人為因素。

2.瞭解西北地區荒漠化在不同時期的表現及成因。

3.理解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內容、原則、重點及綜合治理措施。

【知識點】一、荒漠化1.概念:是指發生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及一些半濕潤地區的土地退化,是氣候變異等自然因素與人類過度的經濟活動相互作用的產物,實質是一種土地退化。

2.表現: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和次生鹽漬化。

二、乾旱為主的自然特徵1.西北地區的範圍:大致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古長城一線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寧夏、甘肅北部和內蒙古大部。

2.乾旱特徵的成因:地處亞歐大陸腹地,加上山嶺重重阻隔,水汽難以到達。

3.西北地區以賀蘭山為界,形成東、西兩大區。

4.乾旱的自然特徵:地表水貧乏,河流欠發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風化和風力作用顯著;植被稀少,土壤發育差,平地多疏鬆的沙質沉積物;大風日數多,且集中在冬春乾旱的季節。

三、荒漠化的人為因素1.形成荒漠化的人為原因:人口激增對生態環境壓力加大;人類活動不當,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為因素的表現:過度樵采、過度放牧、過度開墾、不合理的灌溉。

四、不同歷史時期的荒漠化古代盲目墾耕,大部分古綠洲相繼被迫放棄;近代北方農牧過渡地帶大規模移民開墾,人口劇增,迫於生計,農墾規模擴大,直接加劇荒漠化;現代由於人口壓力和管理失誤,荒漠化越來越嚴重。

五、荒漠化防治的對策和措施1.荒漠化防治的內容(1)預防潛在荒漠化的威脅;(2)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3)恢復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2.防治原則:堅持維護生態平衡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治山、治水、治堿、治沙相結合。

3.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資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體系。

(3)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係。

(4)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高中地理——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

高中地理——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

第十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编写:法朋光第26讲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湿地资源的开发【基础知识归纳】一、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原因:风蚀、水蚀。

地表物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过度开垦3.荒漠化的危害1)、荒漠化是全球性的灾难2)、荒漠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4)、荒漠化使生物产量下降,引发饥荒4.荒漠化的防治①荒漠化的防治对策与可行性措施1)、防治荒漠化需要全球合作2)、防治荒漠化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3)、措施: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我国措施: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严的状况,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湿地1.“地球之肾”①湿地的概念;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②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③湿地的重要价值;提供水资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2.湿地资源问题①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过度捕捞、泥沙淤积、环境污染、水利工程建设不当、引进物种干扰、城镇建设.其中突出问题:湿地数量不断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质量逐渐下降3.保护湿地①湿地的综合治理与保护的措施: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考点梳理】考点1: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沙漠化与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沙漠化和荒漠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探讨沙漠化和荒漠化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沙漠化的成因沙漠化是指原本不是沙漠的地区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土地逐渐退化成沙漠的过程。

主要的成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气候干旱气候干旱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地球上大部分沙漠地区位于干旱气候带,降水量稀少,湿度低,导致土地缺水,无法维持植被的生态系统。

1.2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是导致沙漠化的第二大因素。

过度放牧会导致植被破坏,减少了植物的覆盖面积,使土壤暴露在风蚀和水蚀的影响下。

1.3 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人类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也是沙漠化的重要原因。

过度的农业、工业和城市化活动会破坏土地表面的植被,造成土地侵蚀和沙尘暴的频繁发生。

二、荒漠化的成因荒漠化是指由于环境变化或人类活动,原本有植被覆盖的地区逐渐变为荒芜贫瘠的地区。

其主要成因如下:2.1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水分的供应不足导致植物缺水而死亡,从而导致地区逐渐失去植被覆盖。

2.2 过度灌溉过度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是荒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中盐分堆积,破坏植物生长的环境。

2.3 不合理的农业实践不合理的农业实践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因素。

例如,大面积的退耕地、乱砍滥伐以及过度的化肥、农药使用都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植被减少,进而导致荒漠化的发生。

三、沙漠化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针对沙漠化和荒漠化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3.1 植被恢复与保护恢复和保护植被是防治沙漠化和荒漠化的核心措施。

可以通过进行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工作来增加植被覆盖率,以保护土壤并减少水土流失。

此外,合理的牲畜放牧也可以帮助维持植被平衡。

3.2 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手段。

在农业生产中,应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水分蒸发和水分滞留,避免土壤盐渍化。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荒漠化是指原本不是荒漠地区的土地逐渐转变成荒漠的过程。

由于气候、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荒漠化已经成为威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荒漠化的成因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候干旱、降水不足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缺乏水分使得植被无法正常生长,土壤水分也无法得到及时补充,进而导致土地退化。

此外,气候变化也是影响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候灾害频发,如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现象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

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过度放牧、过度采伐、不合理的农业开发等都会对土地造成破坏。

过度放牧使得植被过度利用,无法正常恢复,导致土地贫瘠。

过度采伐破坏了自然的植被覆盖,进而导致土壤侵蚀和水源减少。

不合理的农业开发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污染了土壤和水源,使得土地失去生产力。

此外,城市化进程也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大量水源被垃圾、污水等污染,无法供给农业用水,进一步造成土地荒漠化。

三、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对荒漠化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

例如,开垦沙漠地区进行农业种植,过度使用水源会导致水资源枯竭。

而且,土地开垦和建设项目也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进一步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

针对荒漠化问题,人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以防治。

首先,应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同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惩治。

其次,应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还可以通过水利工程建设,调整水资源的分配,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浪费。

另外,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减少沙漠化土地的进一步蔓延。

可以开展人工造林、大规模植树造林等活动,增加植被覆盖率。

同时,鼓励农民采用适宜的农业种植模式,保护土壤和水源,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荒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荒漠化是指原本可用于农牧业生产的土地,经过一系列的自然或人为因素的破坏和暴露,失去了其原有的植被和土壤层,变成了一片贫瘠的荒漠地区。

荒漠化是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严重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成因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对荒漠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荒漠化的成因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地表水分蒸发速度加快,降水减少,土壤和植被失去水分,从而使土壤变干燥,草原和森林逐渐退化为荒漠地区。

2. 错误的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过度的人类活动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例如,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土地,破坏了植被覆盖,加速了土壤侵蚀和湿地退化。

此外,过度开采水资源也会导致荒漠化,因为水是维持土地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

3. 土壤侵蚀和风蚀土壤侵蚀和风蚀是荒漠化的重要过程。

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雨水和风会迅速冲刷和剥蚀土壤层,使土壤贫瘠,无法维持植被的生长,从而导致土地逐渐沙化和变成荒漠。

4. 水资源不足水资源短缺是导致荒漠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植被生长受限,土壤变得干燥和贫瘠,从而加速了荒漠化的过程。

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1. 植被恢复和保护恢复和保护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措施。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恢复荒漠地区原有的植被,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水分含量,改善土壤质地,减少水分蒸发和风蚀。

2.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防治荒漠化的基础。

农牧业生产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条件和水资源状况,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和养殖方式,避免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土地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3. 强化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水资源是维持土地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是防治荒漠化的关键措施。

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减少灌溉水的损失;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回收再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水资源管理的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荒漠化是怎么形成的

荒漠化是怎么形成的

荒漠化是怎么形成的
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现象。

具体来说,荒漠化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因素:气候干旱少雨是荒漠化的基本条件。

地表水贫乏,河流欠
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
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
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进程加速的主要
原因。

此外,人类活动也是导致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开采等行为都会破坏生态平衡,加速荒漠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荒漠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

为了防止荒漠化的进一步加剧,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例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控制人类活动等。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含答案

2021版高考地理(人教版):第27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含答案

第27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二、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化发展。

(2)物质条件:土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多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年则加剧荒漠化进程。

2.人为因素——决定性因素(1)根本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

(2)主要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三、荒漠化的危害和防治1.荒漠化的危害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当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环境。

2.荒漠化的防治(1)防治内容①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②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③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①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②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

微点1“荒漠化”并非等同于“荒漠”荒漠化是多种原因引起土地退化的过程,而荒漠是指植被稀疏的地表景观。

微点2荒漠化并不一定是沙漠化狭义的荒漠化仅指土地沙漠化;而广义的荒漠化包含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等多种形式。

微点3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微点4自然与人为因素对荒漠化的影响并不等同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中自然因素是基础,人为因素起主要作用。

即人类活动是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

微点5荒漠化的治理措施(1)针对自然因素的措施根据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从减弱或消除自然因素对荒漠化问题影响的角度分析对策。

如荒漠化的产生与地表植被稀疏有关,可通过植树造林减轻荒漠化。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高二地理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

紧紧相邻的沙漠和绿洲
西北地区荒漠的生态系统是较脆弱和易于被破坏的。盲目开 垦,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原因,致使土地荒芜,草场退化, 引起沙漠化的扩展。
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着决定作用。以半干旱 草原农垦区较为集中的内蒙古商都县为例,在强度开垦草原以 后,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后来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采用防风沙措施,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
2、人为原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生产力 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着决定作用。
以半干旱草原农垦区较为集中的内蒙古商都县为例,在强度开垦草原以后,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增加,后来经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 采用防风沙措施,受荒漠化危害的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 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
• 种植及恢复自然植被防治荒漠化
• 钻孔深栽造林 • 沙地飞播、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半固定沙包
沙丘上生 长着荒漠植 物。这些植 物基本上是 旱生的、叶 退化的小乔 木、灌木或 半灌木。它 们以各种不 同的生理、 生态机制适 应干荒漠严 酷的生境条 件。
设置沙障固沙
经过多年的人工种 草、造林等综合措施治 理,筑起了一道绿色长 城,不仅控制了腾格里 沙漠流沙侵袭,保证了 包兰铁路的畅通,也改 善了生态环境。如今的 沙坡头已是林草茂密、 果树成行之地。穿越沙 区40多千米的铁路两侧 ,
因,也是荒漠化受害者。 在鄂尔多斯沙区,每年每户大约要挖67平方米沙蒿作为烧柴。
它们以各种不同的生理、生态机制适应干荒漠严酷的生境条件。
产生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包 基本条件----干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形: 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以高原、 山地和盆地为主。
阿尔泰山 天山 昆仑山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干旱,降水稀少
河流: 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
植被:植被稀疏,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
总结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荒漠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1. 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山 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3.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 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 且集中在冬春两季。 4. 河流: 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5. 植被: 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 多沙质沉积物。
显著自然地理特征: 干旱
据统计,在西北 地区荒漠化土地 面积中,人类活 动不当引起的占 90%以上。
小结:荒漠化的成因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降水少 A、自然原因 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物质基础:地表物质疏松,植 被覆盖率低,缺乏植被保护。
第二课时:荒漠化的成因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我国的沙漠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大 兴 安长城以北
探究: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 理特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 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并讨 论其自然地理特征与荒漠化的关 系。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过度樵采 B、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课堂练习
1. 土地荒漠化问题是我国西北地区表现较为 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回 答(1)~(2)题。 (1)有关荒漠化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BC ) A. 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 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 气候因素中,气温的变化对荒漠化进程影响最大 C. 自然因素在荒漠化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 作用 D. 植被退化和覆盖率降低是荒漠化的前兆 (2)我国目前荒漠化的发展趋势是( AD ) A. 局部逆转,整体扩大 B. 局部扩大,整体逆转 C. 治理速度超过破坏速度 D. 破坏速度超过治理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