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活血化瘀方药组方机制及应用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自下,血下热亦随之下,可不治自愈。 血若不下,
[收稿日期] 2012- 03- 05
292
当用桃核承气汤以攻之。 方中以桃仁活血祛瘀,大黄泄热逐瘀,两药合用
而瘀热并泄;桂枝通利血脉,以助桃仁之功;芒硝泄 热软坚,以助大黄泻下;炙甘草益气和中,缓诸药峻 烈之性,使祛瘀而不伤正。 2.2 破血逐瘀 《伤 寒 论 》第 128 条 :“太 阳 病 六 七 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 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所 以 然 者 ,以 太 阳 随 经 ,瘀 热 在 里 故 也 ,抵 当 汤 主 之 。” 此言太阳病至六七日,虽有表证,但邪气已入里,故 少腹硬满而发狂,本证瘀血较桃核承气汤为久为重, 故用抵当汤治疗。





络;大黄攻逐瘀血;以蜜为丸,缓其药性,酒煎以服,
入血分而促其药效。 如果月经不调、经水不利因于
实芍药散理气活血。 方中枳实炒黑行血中之气,芍
药活血止痛,大麦粥和胃安中。
又有:“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
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
之;亦主经水不利。 ”假如用枳实芍药散病不愈,说明
瘀血阻滞在里,着而不去,且病情较重,故用下瘀血

,破



,方







;庶 虫


螂、土瓜根、王不留行、新绛、蜘蛛、紫葳、乱发(烧)、


、鼠妇
、水

、牡


、庶 虫

、酒


其中使用频率
较 高 者 :芍 药 35 次 ,当 归 19 次 , 川 芎 11 次 , 酒 11次,桃仁 Nhomakorabea13
次,牡丹皮
6

,庶 虫

4
次,水蛭
4
次,虻
虫 4 次,乱发 2 次。 其余均为 1 次。
2 组方机制
指导 陶汉华
[摘要] 对《伤寒杂 病 论 》27 首 活 血 化 瘀 方 药 进 行 了 总 结 ,认 为 其 组 方 机 制 为 泄 热 逐 瘀 、破 血 逐 瘀 、消 癥 化 瘀 、行
气活血、活血利水以及补虚化瘀,并根据瘀血的程度采用相应的活血化瘀药,轻证用植物类药,重证用动物药,尤其是
虫类药;轻证、慢性瘀血病证用散剂、丸剂,急证多用汤剂或顿服,重视酒的应用以增强活血祛瘀之力。
芍药,疏肝理气,调和营卫,破坚积;牡丹皮、桃仁活
血化瘀消癥,茯苓健脾利水,用蜜为丸,先从小剂量
开始服用,不效渐加,以消癥化瘀,为妊娠去癥之良
方。
2.4 行 气 活 血 《金 匮 要 略·妇 人 产 后 病 脉 证 治 》: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枳实芍药散主之。”此为产
后气血瘀滞,腹痛恶露不来,心烦胀满不得卧。 用枳
2012 年 7 月
刘春兰:《伤寒杂病论》活血化瘀方药组方机制及应用特点
第 36 卷第 4 期
2.3 消 癥 化 瘀 《金 匮 要 略·妇 人 妊 娠 病 脉 证 治 》: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
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
丸主之。”方中桂枝温通血脉,芍药调营血,桂枝配以
1 概述
《伤寒杂病论》中所载活血化瘀方剂约 27 首,有
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赤豆当归散、升麻鳖甲
汤、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鳖甲煎丸、黄芪桂枝






庶 虫
















汤、蒲灰散、滑石白鱼散、硝石矾石散、猪膏发煎方、
大黄牡丹汤、王不留行散、蜘蛛散、桂枝茯苓丸、枳实
芍药散、下瘀血汤、温经汤、土瓜根散、大黄甘遂汤、
2.1 泄热逐瘀 《伤寒论》第 106 条:“太阳病不解,
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
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此为太阳病不解,表热随经入
腑,与血相结少腹形成蓄血证。 邪热与瘀血结于下
焦,邪热扰于神明,血结不能养神,故其人如狂,但此
时治疗尚须分缓急轻重。 初结之血,尚未凝固,血可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活血化瘀;方药;组方机制;应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 R2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659X(2012)04- 0292- 02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立活血化瘀方剂
20 余首,散载于各个篇章当中,治疗多种不同病证,
其应用规律具有鲜明的特点,分析如下。
第 36 卷 第 4 期 201220年12 7年月7 月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山S东H中AN医D药ON大G学U学N报IVERSITY OF TCM
Vol.36,No.4 第 36 J卷ul第.20412期
《伤寒杂病论》活血化瘀方药组方机制及应用特点
刘春兰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年级博士研究生,山东 济南 250355)
《伤寒论》第 237 条:“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 蓄血。 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 屎虽硬,大 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金 匮 要 略·妇 人 杂 病 脉 证 治 》: “ 妇 人 经 水 不 利 下,抵当汤主之。”
由以上条文可知抵当汤为破血逐瘀之峻剂,方 中以虫类药物水蛭、虻虫直入血络,破血积、逐恶血, 重用大黄,取其荡涤邪热、祛瘀生新之效,更用桃仁 之滑利以活血行瘀。 四味药物同用,其破血逐瘀之 力峻猛,功效大大强于桃核承气汤。 此方为瘀血实 证且证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使用。 为求稳健,用药 宜从小剂量开始,得下止后服,以免伤正,而年高体 弱或有内出血倾向者,应当慎用,孕妇忌用。 水蛭与 虻虫需经熬制,不能生用。 如蓄血虽重,但病势尚缓 者,则改用抵当丸。 如第 126 条云:“伤寒有热,少腹 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 余药,宜抵当丸。”方中药物与抵当汤无异,但水蛭、 虻虫剂量减少三分之一,桃仁减少五分之一,且改汤 为丸,峻药缓用。 如此,既可直下入络逐瘀彻除病 邪,又不伤正。 以适应患者有不可不攻之瘀而又有 不可峻攻之势者。
红蓝花酒、当归芍药散。 约占全部方剂(除重复方约
368 首 )的 1/10,其 中 内 科 13 首 ,外 科 2 首 ,妇 科 9
首。 27 首方剂中共用药物 70 余味,其中活血化瘀药
物共 23 味,出现频率为 58 次。
以上方剂中具有活血作用的药物有:当归、川芎、
大黄、桃仁、芍药、白鱼、干漆、红蓝花、蒲灰、蛴螬、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