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材料)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试复习资料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1913年桑代克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五个因素三个过程)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学习过程(核心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始终)4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5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在实践中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1、了解问题2、指导教学3、预测并干预学生4、教学研究6、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之父”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于1994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 反思性研究, 合作性研究, 社会文化性研究.我国:1924年廖世承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第2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发展的含义和特点、学习准备、关键期、最近发展区、自我同一性。
1,心理发展含义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有四个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个体心理发展8阶段: 乳儿0-1; 婴儿1-3; 幼儿3-6、7; 童年6、7-11、12; 少年11、12-14、15; 青年14、15-25; 成年25-65 老年65-;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性(二)青年初期,处于高中阶段,向成人接近,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具有理智的自我意识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二)关于关键期关键期是指个体早期生命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4,皮亚杰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但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它具有以下五个特征:命题关系假设-演绎推理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灵活5,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关于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心理学作为教师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来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机制。
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多个分支领域。
二、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想。
但直到19世纪末,心理学才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心理学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革命和人本主义等不同的发展阶段。
如今,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并在教育、医学、企业管理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心理学的重要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认为人类行为是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
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Watson和Skinner。
2.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类思维和信息加工的过程,认为人类行为是基于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Piaget和Vygotsky。
3.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人类行为是在社会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
它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教师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大,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不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还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和身心健康问题。
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和适当的压力管理,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教师心理健康的培养方法1.关注自我情绪:教师应该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疲劳。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
个性的定义
01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结构
02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和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个性的特征
03
独特性、稳定性、整体性、社会性。
个性差异与教育
个性差异的表现
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三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与教育
需要与教育
需要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榜样、给予 鼓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需要。
动机与教育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行为的直接原因。教师可以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提供成功机会、及时反馈 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动机。
兴趣与教育
01
认知素质
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背
景,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以及灵活的思维方式。
02 03
情感素质
教师的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工作 的热情等方面。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感调控能力是教 师情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与理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
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和构 造,采用内省法进行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
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认为环境是影响行为的重 要因素。
机能主义心理学
强调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 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 学的实际应用。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与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
强调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 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
心理学(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材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等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
(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份。
1、动机指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
2、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3、兴趣是进行探索认知的需要。
4、世界观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基本方向。
(二)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它们从不同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1、认知过程是个体认识世界、获取并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2、情绪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三者在现实生活中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三)心理状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地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气质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性格指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除研究人的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
通过对意误用和无意误用研究,能全面把握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各流派及其基本观点(一)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认为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
(二)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认为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心理学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可观测的行为。
(三)认知心理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塞奈乐《认知心理学》发表,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其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过程。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主要发起人是马斯洛,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人,把人当作一个理智与情感相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背诵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和行为的一门科学。
2、人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心理活动)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活动三个方面。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人与人心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格、气质、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称作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华生,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认知心理学(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进化心理学(达尔文)。
3、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4、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着严重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
他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S---R)来表示。
5、精神分析学说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的。
精神分析学派非常注重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和动机、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他还提出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6、1967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其研究方法是计算机模拟。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发展心理学的诞生。
1908年房宗岳翻译的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
7、(P11)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对心理和行为做出科学的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注意:实例解释)8、教育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组成:确定教育目标、分析教学任务、选择教学方法、执行教学过程、评价和反思教学。
2023年高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重点(附答案)
2023年高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
重点(附答案)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1.心理学的定义及其认识论基础
- 心理学的定义和目的
-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 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等认识论基础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研究与记忆
- 感觉与知觉
- 思维与智力
- 情感与意志
- 人格与行为
4.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 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二、心理学专题知识
1. 生命发展与心理健康
- 婴幼儿期的生命周期发展
- 童年、青春期心理问题和心理卫生
- 社会老龄化背景下的生命发展
2. 人格心理学
- 人格理论及评定方法
- 人格心理辅导的目的与策略
3. 心理疾病分类与治疗
-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常见心理疾病- 心理治疗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三、心理学热点问题
1. 网络时代的心理问题
- 网络游戏依赖、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
- 垃圾信息、网络虚拟关系等问题的影响
2. 应对生命中的困境和挫折
- 生命中如何应对困境和挫折
- 消极情绪和乐观情绪的控制
3. 心理学热点现象批判
- 心理学家的身份与社会关系对其学术观点的影响
- 离经叛道的思维、心理咨询市场的混乱等问题的思考四、答案
详见教材或辅导书。
高校教师资格证 心理学考试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目录: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4、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1、个体心理及其构成答:个体心理是指个人所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所发生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人的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体的不同心理状态体现着主体的心理激活程度和脑功能的活动水平。
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就是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2、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的关系答: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通过对行为的直接观察与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和水平。
3、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答: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称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4、心理学创建时期著名的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理论观点有所了解,并评伦其理论。
掌握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
学派名称/创始人/代表人物/基本观点:构造主义/冯特/铁欣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像和激情三种元素。
认为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
意识经验是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了解它,只有依靠实验者对自己经验的直接观察和描述。
机能主义/美国的詹姆士/杜威/不把意识看成是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把意识看成是一个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行为主义/美国的华生/斯金纳/否定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格式塔心理学/德国的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反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而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与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复习汇总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心理学》章节复习汇总第一章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 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里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3. 心理动力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是人类的各种需要,是个体积极的源泉。
4.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识过程。
5.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
6. 情绪是对客观事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7. 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过程。
意志常常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8. 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
1 / 99. 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10. 行为和心理密切相关,心理学有时也可以叫做行为科学。
11. 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 德国著名的心理薛家冯特 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第二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练习实际的原则、教育性原则。
2.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法。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精编
教师资格证、教师招聘《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方面。
3、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
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
4、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处理,从而判断他们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5、实验法: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
6、测验法: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
7、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8、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里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9、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
10、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11、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12、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13、兴趣:是个体力求人是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1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5、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16、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有意后注意: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9、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20、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22、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23、记忆: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4、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材料
高校教师资格证复习材料实用文档:心理学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个体心理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2.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而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惯化的行为方式。
3.无意识是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4.XXX是唯理论的代表,而XXX主张“白板说”。
德国的XXX于1879年在XXX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5.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XXX,代表人物是XXX。
内省法主要研究意识元素和意识经验,而机能主义主要研究心理机能。
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是XXX和XXX,研究行为。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XXX、考夫卡和XXX,其研究方法是“整体”和“完型”。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XXX,其研究重点是无意识。
6.现代认知心理学正式诞生于1967年XXX的《认知心理学》一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XXX和XXX,其研究重点是以人为本,反对行为主义。
7.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研究和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8.1903年的XXX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XXX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1963年XXX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也是一部重要的教材。
9.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口头和书面)以及个案法。
10.角色期望是指社会按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去要求每个社会成员。
11.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学风格、期望以及举止言谈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12.教师的期望、期待和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赏识教育)。
13.效能感是指认为自己进行某一活动能否成功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个方面。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个体心理分: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动力系统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
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动机指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的~。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心理过程: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心理特征:是人们有认知、情绪、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气质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们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性格有时统称人格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意识是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笛卡儿“天赋观念”(唯理论的代表);洛克“白板说”(经验论的代表)德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西方心理学理论流派:㈠构造主义(奠基冯特、代表铁欣纳,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㈡机能主义(詹姆士、杜威)㈢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㈣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㈤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㈥人文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㈠认知心理学。
1967年美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㈡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马斯洛和罗杰斯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
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学
心理学 1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成立于1879年 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 3 .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根本指导性原则是客观性原则 4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人是冯特 5 在研究心理活动时,反对吧心理现象看做是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东西,这是根据发展性原则 6 在自然条件下,实验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录音录像等辅助手段,有目的,有疾患地观察被试者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等,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观察法 7 有目的,有方向,严格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或变化,从而进行规律探讨的研究方法叫实验法 8 研究者根据事先拟定的调查提纲或者言简易达问题直接问被试或有关人员,将被问结果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进行心理分析的方法叫调查法 9 世界公认的真正比较科学而又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体系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学家创建的桑代克 10 当全神贯注看书时吗,人们对周围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种现象属于负诱导 11 对复合刺激物系统的比较巩固的刻板式的反应叫动力定型 12 人的听觉中枢在颞叶 13 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叫做反射 14 由词和语言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15 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叫正诱导 16 在刺激物的直接影响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叫感觉 17 刚刚能察觉出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 18 俗话说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问其详,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丑。
这是嗅觉的适应现象 19 将实际上不动的静止指物,知觉为运动的一种现象叫似动现象 20 刚刚能引起新感觉的刺激量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21 从明亮处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一段时间,就能分辨物体的轮廓,这是暗适应 22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应叫做知觉 23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做绝对感觉阈限 24 先是糖后吃苹果感觉是酸的,先吃杨梅再吃苹果感觉是甜的,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对比 25 人们把感觉最小差别量(即最小变化量)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26 我们在知觉任何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认知或经验来解释它,并用语言,词来把它标志出来,这一特点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27 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是知觉的选择性 28 一个研究遗忘规律的人是艾宾浩斯 29 通过材料的理解,找出材料之间的本质联系,因果关系或者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俩系之后而进行的那种识记是意义识记 30 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与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后摄抑制 31 有预定的目的,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并在必要时经过一定的努力所进行的实际叫做有意识记 32 没有预定的目的,不必经过任何努力,也没有运用任何专门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无意识记 33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 34 先学习的材料几学习活动对后来学习差生的干扰作用叫做前摄抑制 35 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采取多次重复的方式所进行的识记叫做机械识记 36 已感知过的食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就是指形象记忆 37 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是指运动记忆 38 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是指情绪记忆 39 在人脑里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整理成层次分明的系统的思维过程叫系统化 40 人在思维过程中,善于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本质,这是指思维的深刻性 41 在人脑里把同类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而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是抽象 42 不受别人的暗示与干扰,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这是指思维的独立性 43 在人脑里把事物分解成若干属性,方面,要素,组成部分,发展阶段,而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叫做分析 44 运用已有表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形象思维 45 在人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若干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中去,使指普遍化的思维过程叫概括 46 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渐形成了习惯性反应,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程序去解决问题是指思维定势的影响 1 根据别人的描绘在人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叫做(再造想象)。
《心理学》复习资料_教师资格证必备
一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其规律的科学。
产生标志:德国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
2、亚里士多德《灵魂论》西方最早研究心理现象的著作。
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重要〕⑴心理过程:①认知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②情感过程:情感、情绪③意志过程⑵心理状态:注意、⑶个性心理: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4、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答: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和容。
〔3〕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具有主观性、能动性。
〔4〕人的心理是实践中发生开展的。
5、高级神经系统活动:⑴过程:兴奋和抑制。
兴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神经过程。
抑制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神经过程。
⑵规律:扩散与集中规律;相互诱导规律。
6、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反射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外环境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响。
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躯,传出神经、效应器等。
7、人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生来就会,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等。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根底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
〔人的心理活动是后天学会的,其生理根底是:条件反射〕8、两种信号系统:①有具体的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②以语言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
〔人类特有的〕9、人的心理的高级水平和主要形式:意识意识就是凭借语言而实现的心理反映,其核心因素是:语言与思维。
人的意识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
10、心理学主要流派:①构造主义学派,特[美],研究人的经历、意识容,意识能分为不同因素,“省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特征等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
(一)心理动力心理动力决定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方向,它主要包括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份。
1、动机指推动人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
2、需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3、兴趣是进行探索认知的需要。
4、世界观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基本方向。
(二)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它们从不同角度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
1、认知过程是个体认识世界、获取并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2、情绪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3、意志过程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
三者在现实生活中紧密联系、相互作用。
(三)心理状态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地相对稳定的状态。
(四)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气质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性格指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心理学除研究人的意识外,还研究人的无意识。
通过对意误用和无意误用研究,能全面把握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各流派及其基本观点(一)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认为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动机。
(二)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认为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心理学研究对象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研究可观测的行为。
(三)认知心理学派美国心理学家塞奈乐《认知心理学》发表,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其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过程。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主要发起人是马斯洛,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人,把人当作一个理智与情感相统一的整体来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以哲学、社会科学观点作指导、以自然科学方法为手段,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交叉为内容的应用性学科。
教材把心理学研究对象界定为: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这里的学习,不仅指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指技能的学习和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学习。
在学习和教育两个方面,教育心理学侧重研究学生的学习,并以此作为教育研究的基础。
教师威信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职业威信,二是教师的人格威信。
教师威信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威信效应即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2、名片效应所谓“名片”,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
若教育者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前,先亮出这种“名片”,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自己人”效应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则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如果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相反,若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反感,他们就会拒绝教育者的观点。
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师的智力和教师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智力包括: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思维品质和注意分配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教学监控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机智。
教师的三种教育水平根据教师掌握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程度、教学的针对性、灵活性、创造性及其有效性,我们可以将教师的教学分为三种水平: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和策略式教学。
1、尝试式教学没有经过师沙子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没有学习教育理论,不懂得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只是从大学或者专科学校学到某些学科专业知识或文化知识,就走上教育工作岗位,通过盲目尝试或经验的积累而进行的教学,是“没有理论的实践”。
2、因循式教学教师学过教育理论,受过师范教育的专业化培训,懂得教育的基本常规,知道“如何教”,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教学,但是其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不够。
教师只是根据以有的常规进行教学,而不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性质、教育情景变化以及自身的特点灵活地有针对性进行教学。
3、策略式教学教师在较好掌握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基础上,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教育内容的性质、教育的情境,以及教师本人素质等种种因素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并能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作出反思和调控,力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师成长历程: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教学观摩:对优秀教师的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和分析;2)微型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小型的课堂教学;3)教学反思:通过反思训练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体验阶段、觉察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积极验证阶段。
1.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意志过程2.精神分析学派:弗罗伊德,研究无意识现象,通过自由联想和梦境分析手段;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反对内省法,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
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前苏联教育心理维果芡基将学生的发展水平分为两种: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和经过教师教育、学生自身努力“可能的发展水平”。
其中“可能的发展水平”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称为“最近发展水平”。
教育就是“最近发展水平”。
4.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学校教育情景中学生与教师教育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领域:(1)学习理论;(2)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迁移;(3)品德形成与道德教育;(4)影响学习的内外因素;(5)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6)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教育。
以及教育、学习、发展三者的关系。
5.根据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讲效应对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有何启示?答:威信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好感效应。
每方面展开说,具体要求我门教师如何做。
教师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职业威信,二是教师的人格威信。
1)威信效应即教育者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在听众中的威信不同,效果也不同。
2)名片效应即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
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3)自己人效应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如职业、专业、性别、籍贯、年龄等),会使受教育者把教育者当作“自己人”,由“自己人”所论述的观点,较易接受。
4)好感效应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好感,他们会更易接受教育者的观点;相反,若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反感,他们就会拒绝教育者的观点。
以上几种情况启示我们,要使学生顺利接受教师的教育,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必须不断提到自己的专业修养和道德修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形成好感,同时注意与学生交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高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6.教师的教学水平,三种方式,理解各自含义:尝试式教学、因循式教学、策略式教学。
第二章﹡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
大多数学生在报考高等学校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己的专业,他们进入高等学校后也是在相应的院系学习某个专业。
他们所学的专业与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为未来的职业作准备的。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
很多课程都安排了实验、社会调查、野外考查等环节。
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大学生学习的内容起点高、视野宽、很多内容已经处于学科领域的前沿。
(二)学习方式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大学生一般每周的课堂教学只有20课时左右,其余时间都是自学时间;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受到时间限制,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参考书,要求学生课外大量阅读;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需要学生自己确定研究选题,自己查阅有关书籍,自己设计研究主案、独立撰写研究报告。
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提高。
大学生的很多学习活动是由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的,大学生愿意意与老师一起讨论有关问题,同学之间往往也激烈争论,各抒己见。
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也需要在课堂之外和学校围墙之外进行,例如参加学术报告会、老师的科研课题、参观工厂企业、访问街道社区等,从中大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说,学习过程即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条件反射的几个规律性现象:强化、消退、自然恢复、泛化、分化、高级条件反射。
﹡布鲁纳认知发现说: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美国认知说的主要代表人物。
(一)强调教学应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
认为:学生懂得了基本原理,就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就容易产生学习迁移,就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
(二)强调学让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布鲁纳认为:掌握学习的过程比掌握学习的结果更重要,体现著作和课程中的知识都是先辈们的成果,不应该要求学生死记在脑子里,而应要求学生参与认识过程中去。
我们教一个科目,要使学生自行思考,就像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
认识是一个过程,并非一个产物。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积极主动地获得智慧的过程。
(三)教学应遵循四个学习原则。
1、动机原则。
动机是推动人行为的动因,学习动机是激发人去学习的动因,要使学生具有爱好学习的内部状态。
2、结构原则。
布鲁纳认为学习既要考虑知识本身的结构,也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年龄等结构。
学生掌握知识就是理解知识结构的各个部分。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及其结构。
3、程序原则。
布鲁纳认为心智的发展不是一个逐渐递增的过程,而很像一座很陡的楼梯,很像有多次“冲刺”和“歇息”的长跑赛。
前进中一阵“冲刺”突发之时正是某各能量开始的时候,而且有些能量也必须在其他能量产生以后才能得以发展,它们的序列彼此衔接很近。
4、反馈原则。
布鲁纳认为为了达到对某门课程的掌握,要给学生以反馈,使他们了解自己掌握得怎样了。
(四)提倡发现学习。
布钽纳是发现学习的倡导者。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相对。
其主要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下接向学习者提供,担供的只是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线索或例证。
学习者以须经历自行发现的过程,才能得出结论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法的一般步骤:①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