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乘彼垝垣”到“墙头马上”——比较分析《卫风·氓》和《井底引银瓶》
《井底引银瓶》与《墙头马上》中女性形象差异的原因
《井底引银瓶》与《墙头马上》中女性形象差异的原因《井底引银瓶》到《墙头马上》女性形象的变化,不仅是文本根据情节的需要而对女主人公进行了深入拓展,在人物形象的背后更是深层次地体现了不同时代文化内涵的差异。
1 社会地位的变迁首先,就时代社会风气与女性地位而言。
李唐王室源于少数民族,受胡风影响很深,社会文化生活处在一种比较开放的背景之中。
恋爱婚姻上一定的自主权利主要体现在男性和地位较高的贵族妇女上。
《唐律疏议》卷十四《户婚》篇:规定“诸卑幼在外,尊长后为定婚,而卑幼自娶妻,已成者,婚如法。
”可以看出唐代男性没有经过尊长同意而自行缔结的婚姻关系是被认可的。
但这条法律并没有做出规定认为女性也有同等的权利,地位较低的平民女子的权利就更加不得而知了。
到了元代,由于受到游牧民族婚姻制度的影响,当时的社会文化风气中对女性的束缚也就略微有所松动。
乃至《元史·列女传序》所说:“女生而处闺阔之中,溺情爱之私,耳不聆箴史之言,目不睹防范之具,由是动逾礼则,而往往自放于邪僻矣。
”]这是对女子放任越礼的社会现实状况的感叹,可见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因为外族的融合而减轻。
程国斌曾说“唐、元两代作品中的女性地位呈现出不同的状况。
总的来看,唐代女性地位较低,法律中就规定有“七出”和“义绝”的条文,在这种不公平的社会中出现了很多弃妇。
”回陈寅恪对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一诗也曾指出“夫[始乱终弃],乃当时社会男女间习见之现象。
”尤其是唐代的平民女性,她们的地位整体处在比较低下的境况,“始乱终弃”的结果就更为常见。
因此,即使“痴小人家女”也会为了追逐自己向往的爱情选择私奔,但是由于她们社会地位的低下和当时整体社会观念习俗的影响,她们在爱情中处在绝对的弱势从属地位,以至于被弃后也只能忍气吞声、无能为力。
然而到了元代,一方面由于传统男尊女卑的观念有所削弱,另一方面主要与白朴剧中对李千金家世背景提高有关。
《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远比《井底引银瓶》中的女主人公热烈大胆。
赏析《卫风。氓》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⒀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⒂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⒄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卫风·氓》出自《诗经》,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即将被丈夫抛弃的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过后生活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也同时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读之感人心弦。
然而自汉代以来,学者多以此诗为“刺淫奔”之作,宋朱熹甚至说:“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并进一步引申说:“士君子立身一败,而万事瓦裂者,何以异此?可不戒哉!”(《诗集传》)这是从封建礼教出发,要求妇女以至读书人树立封建的节烈观,今天固不足取。
还是清人方玉润比较公正,他在《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为弃妇而作也”,并以之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相比,认为“此女始终总为情误”,此说可谓切中肯綮。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
全诗共六章,每章十句。
一、二两章是追叙,结构严整,形成一首千古动人的诗篇。
《氓》诗在艺术上,也有较高的成就:(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氓》诗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诗人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起了反映、批判当时社会现实的作用。
《诗经》之《采薇》《蒹葭》《氓》解读
《诗经》专题题记:《礼记·中庸》: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吕思勉:昔人读书之弊,在于不甚讲门径,今人则又失之太讲门径,而不甚下切实功夫:二者皆弊也.《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王质《诗总闻》:下章多言士言氓者,斥之辞也.以蚩蚩之语,可见皆妇人历数之辞也.朱熹《诗集传》: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清]牛运震《诗志》:末章将始末情事通身打摺一番,无情不集,无笔不转,缭绕惝恍,催心动魄,古骚怨诗之绝调也.林义光《诗经通解》:桑未落喻男子情意未移,鸠食桑葚喻女惑于男.淇水渍车至于帷裳,喻所历之艰苦.◎写作年代:婚姻制度地演进之迹春秋时代:“君子勤礼,小人力役”、“礼不下庶人”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祓禊(上巳节):祭祀(求子)、踏青、驱邪、歌舞、庙会、游乐、恋爱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婚娶正时:秋冬二季归宁制度蚕桑栽种史中国纺织史◎性质:叙事诗抒情诗叙事框架中地情感世界◎结构与时态:回忆、倒叙?◎三次写到“淇水”地意义?是相爱、结婚、被弃地三次见证、三次转折◎“弃妇”——主人公地态度:决绝无可奈何悲伤?山西戏台对联:演离合悲欢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朱熹《诗集传》:言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又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苍凉弥渺,欲即转离,名人画本,不能到也.[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洄”、“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于是于下一“在”字上加一“宛”字,遂觉点睛欲飞,入神之笔.[清]牛运震《诗志》:只两句写得秋光满目,抵一篇悲秋赋.《国风》第一篇飘渺文字.极缠绵,极惝恍,纯是情,不是景;纯是窈远,不是悲壮.感慨情深,在悲秋怀人之外,可思不可言.萧散旷远,情趣绝佳.[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七:惜招隐难致也.此诗在《秦风》中,气味绝不相类.以好战乐斗之邦,忽遇高超远举之作,可谓鹤立鸡群,翛()然自异者矣.……曰伊人,曰从之,曰宛在,玩其词,虽若可望不可即,味其意,实求之而不远,思之而即至者.特无心以求之,则其人倜乎远矣.三章只一意,特换韵耳.其实首章已成绝唱.古人作诗多一意化为三叠,所谓一唱三叹,佳者多有余音,此则兴尽首章,不可不知也.[近代]吴闿生《诗义会通》:旧评:景色凄清,烟波万状.郭沫若《卷耳集》:所表现地疑是一种幻觉.钱钟书:企慕之象征.一般读者固然可以从诗中所描绘地情景唤起相似地爱情体验,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地读者则可从诗中所描绘地象征性境界产生更丰富深远地联想,唤起某种更广泛地人生体验.陆侃如《中国诗史》:它地意义究竟是招隐或是怀春,我们不能断定,我们只觉读了百遍还不厌.陈子展《诗经直解》:《蒹葭》,诗人自道思见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之诗.黄中松云:细玩所谓二字,意中之人难向人说;而在水一方,亦想象之词.若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到,何以上下求之而不得哉?诗人之旨甚远,固执以求之抑又远矣.诗境颇似象征主义,而含有神秘意味.此诗盖采自歌谣,不得谓民间无此诗人也.刘学锴:脱尽黄土高原粗狂沉雄气息,而将人们带到充满水乡泽国情调地渺远空灵、柔婉缠绵境界之中.不但没有具体地事件、场景,没有具体地故事与情节,甚至连主人公是男性抑或女性都难以确指.《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々.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后人评述《世说新语·文学》:谢安问《毛诗》何句最佳?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刘勰《文心雕龙》:“依依”尽杨柳之貌,……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王夫之《薑斋诗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境写哀,以哀境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李光地《诗所》:卒章应次、三章之意.孙鑛:首四句所谓眼前景,口头语,然风致却大妙,即深言之不能加.方玉润《诗经原始》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以上五章皆追述之词,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神伤,绝世文情,千古常新.刘熙载《艺概》: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创作影响曹植:昔我初迁,朱华未希.今我旋止,素雪云飞.始出结严霜,今来白露晞.王元长:昔往仓庚鸣,今来蟋蟀吟.韩愈:始去杏飞蜂,及归柳嘶蛰.☉薇之植物学特征与历史故事李时珍《本草纲目》李龙眠画《伯夷采薇图》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古代车战地特征☉叙述结构:顺序?倒叙?插叙?☉莫知我哀之“哀”《小雅·杕杜》有杕之杜,有睆其实.王事靡盬,继嗣我日.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有杕之杜,其叶萋萋.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匪载匪来,忧心孔疚.斯逝不至,而多为恤.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蔡琰《悲愤诗》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杜甫《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卫风氓课文精讲
《诗经·卫风·氓》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诗经·卫风·氓》的段落划分主要按照诗歌的内容和结构来进行。
整首诗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段落,每个段落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一段为:“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这一段主要描述了诗中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初次相遇的情景,以及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期待和担忧。
第二段为:“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这一段主要描绘了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思念和期待,以及她对未来的憧憬和不安。
第三段为:“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这一段主要反映了女主人公婚后生活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她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每个段落都以独特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中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之间的爱情纠葛和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悲惨命运。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二、文章赏析《诗经·卫风·氓》是一首叙事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从恋爱到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对男子不负责任行为的怨恨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从诗歌的叙事结构来看,《氓》以女子的视角展开,通过她的回忆和叙述,将读者带入了她的情感世界。
诗歌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开头,通过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初次相遇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初步接触。
接着,诗歌通过女子对男子的期待、思念、忧虑等情感的变化,逐渐揭示了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
最后,诗歌以女子被弃后的痛苦和无奈作为结尾,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情节。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来看,《氓》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现女子的情感。
老龚解读《诗经—卫风·氓》——古典爱情婚姻启示录
老龚解读《诗经—卫风·氓》——古典爱情婚姻启示录《诗经》中《国风》是当时各地的民歌,题材大多关于爱情。
这无异于宋代“凡饮井水处”的词曲,如今大街小巷传唱的流行歌曲,十之八九都在吟咏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缠绵哀怨,爱恨情仇。
且看原文:《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卫风·氓》就是一则现代版的《伤心城市》,文章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来讲述她被始乱终弃的故事,以及自身对爱情的认知过程。
这是一个多么痛的领悟啊。
那这女孩最后获得了怎么样的领悟呢?“无与士耽”。
一句话,就是“不要太沉醉于爱情”。
(曾经流行一句话吗,“只要一认真,就已经输了”)可我们都知道,哪份感情不需要认真投入啊?只要一认真,怎么就避免得了伤害呢?当你对一件事情在乎,那么你的情感受之牵制就越强烈,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你为了逃避伤害,就永远不去认真开始,这更是软弱昏蛋。
感情和婚姻的失败,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剪不断理还乱,沉迷于爱情只不过是其中一种,还有许多原生家庭、性格、社会等方面的因素。
如果认为杜绝爱情就可以杜绝伤害,这无异于因噎废食。
当然,从女性心理的特质上去看,她还是意识了男女在婚姻爱情面前的不平等的地位,“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虽说这结论太绝对了,但比较符合人之常情。
例谈《卫风·氓》中的三种表现手法
阅读指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首叙事诗。
作者以一位弃妇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与丈夫从相识、相恋、成婚到最后被遗弃的全过程,塑造了一位真诚善良、理智果断的妇女形象。
作者在作品中主要使用了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接下来,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赋“赋”即平铺直述,是在古典文学作品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在《卫风·氓》中,作者主要通过“赋”来描写和刻画人物形象。
《卫风·氓》主要讲述了一名女子的婚恋悲剧。
在作品的第一段,作者采用“赋”的手法对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主要写的是男子与女子相识,想要向女子求婚的情形。
“氓”带着满脸的笑意,装作来卖丝,其实并不是为了卖丝,而是借卖丝为由,趁机接近女子,想向她求婚。
根据这一段文字,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出男子想要求娶女子的心情非常急切,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嬉皮笑脸、举止轻浮,不是良人。
此处的文字对两个人的婚恋悲剧作了暗示。
男子想要求娶女子,却并未托媒人上门求亲,而是自己出面,打着卖丝的幌子向女子表达爱慕之情,希望女子能够同意这桩亲事。
男子的举动无疑是十分大胆的,同时也显得有些草率和轻浮。
男子之所以急着向女子求婚,或许是因为真的喜欢她,也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但就男子的表现而言,他对女子并不那么尊重。
此处的细节为女子后来被遗弃埋下了伏笔。
二、比“比”也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比”所涵盖的范围比较广,除了比喻之外,还包括比拟、借代等。
作者在《卫风·氓》中适时使用了“比”的表现手法。
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作者以鲜绿且具有光泽感的桑叶来比喻女子年轻娇美的容颜。
这句话的意思是女子在年轻时就如同树上的桑叶一般光彩照人,二人的情感如树上的桑叶一般深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与前一个句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以枯萎飘零的桑叶来比喻女子衰老的容颜。
诗经《氓》的赏析
诗经《氓》的赏析诗经《氓》的赏析《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经《氓》的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诗经《氓》的赏析篇1《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
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
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
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
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
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
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
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了这社会的不平,使这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化。
诗中女主人公的惨痛经历,可说是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缩影,故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
诗中虽以抒情为主,所叙的故事也还不够完整细致,但它已将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来,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时而夹以慨叹式的议论。
就这些方面说,这首诗已初步具备中国式的叙事诗的某些特征。
这些特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其后二千余年的叙事诗,在《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直到近代姚燮的《双鸩篇》中似乎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氓》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
《井底引银瓶》与《墙头马上》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朴《 墙头 马上 》 也是私奔 , 也是被夫 家驱逐 , 但是 李千金 却是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1 2 - 0 1
作者简 介 : 袁
庆( 1 9 9 0一) , 女, l  ̄ l J q 营山人 , 在 读硕士 , 研究方 向为唐宋文学 。
2 9
勇敢炽烈 的。这不仅体现在 面对嬷嬷撞破 的激烈 申辩 , 还 体 现在 面对裴 尚书的据 理力 争 , 面对丈夫的愤懑控诉 。在裴 尚
形 象的塑造产生 了深远 的影 响。
关键 词 :井底 引 银 瓶 ; 墙 头马上 ; 女性形 象 ; 文 化 背景 中图分类号 : I 2 3 7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1 8 5 X ( 2 0 1 5 ) O l 一 0 0 2 9— 0 3
பைடு நூலகம்
而且 更加深入地体现 在 白朴《 墙头 马上》 对于 《 井底 引银瓶》
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进 行 的拓展上 。这也就 构成 了两 篇文 学
作 品中女性形象 内在 的差异性。
首先 , 女 主人 公形象 的变化体 现在 追求 爱情 的态 度上 。
虽 然二者都是一 见钟情 , 但是 《 井 底 引银瓶 》 中 明确说 女 主
响不仅明显地体现在 白朴 对 自居易诗歌故事情节 的继承上 ,
颠倒把你娘来赖 。 ” ( 同上 [ 三煞 ] ) 李千金是一个热烈追 逐 自
我爱情的泼辣女性形 象 , 较之 白居易诗 中 的女性更 为热 烈 、
大胆 。
其次 , 女 主人 公的地位是有很大 区别 的。女 主人公 的地 位主要有两方 面的体 现 。一 方 面是 女 主人公 的 自我 身 份。
《卫风·氓》译文及鉴赏《卫风·氓》赏析答案
《卫风·氓》译文及鉴赏《卫风·氓》赏析答案《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古诗吧。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尔一作: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卫风·氓》译文那个人老实忠厚,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的来换丝,时找个机会谈婚事。
送郎君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
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
请郎君不要生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登上那倒塌的墙壁,遥向复关凝神望。
复关没有见到盼望的人,眼泪簌簌掉下来。
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求神仙,卜筮的结果没有不吉利。
你用车来迎娶,我带上嫁妆嫁给你。
桑树还没落叶的时候,桑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
唉那些斑鸠呀,不要贪吃桑葚。
哎年轻的姑娘们呀,不要沉溺在与男子的情爱中。
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
女子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
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
自从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
淇水波涛滚滚,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一曲妇女的悲歌──《诗经·卫风·氓》赏析
一曲妇女的悲歌──《诗经·卫风·氓》赏析“个体婚制在历史上决不是作为男女之间的和好而出现的,更不是作为这种和好的最高形式而出现的。
恰好相反。
它是作为女性被男性奴役,作为整个史前时代所未有的两性冲突的宣告而出现的。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段话对我们理解诗经中的弃妇诗是很有帮助的。
《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最好的一首弃妇诗。
它可能是春秋初期卫国的一首民歌。
诗歌通过一个妇女的哭诉,生动地叙述了这个妇女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完整过程,抒发了她的悲愤与怨恨,客观上揭露了当时的阶级压迫,因为“最初的阶级压迫是同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同时发生的”(同上)。
《氓》全诗共分六章。
第一章写的是女主人公答应了氓的求婚。
诗歌一开头就说明了氓是一个“抱布贸丝”的小商人,到女主人公这里来“贸丝”只是作为一个因头,目的是“来即我谋”。
为了达到目的,他装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来向少女求婚。
由于这位女主人公没有能够看破氓的虚情假意,一口答应了氓。
于是,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礼数也不管了,勇敢地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错误地把自己的爱情投在了一个骗子身上。
从这里不难看出,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纯朴、热情而又很幼稚的少女,氓呢?是一个“滑头滑脑”的家伙。
“乘彼峗垣,以望复关”,这位少女自从订婚以后,就以灼烈的感情热恋着她的氓,对氓是一片痴情:“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她对占卜的结果毫不怀疑,希望氓赶快来取嫁妆,以完婚事。
第二章时写女主人公热切地盼望婚嫁的情形,进一步刻画了她纯朴热情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为以后的婚姻悲剧,为女主人公性格的发展变化埋下了伏笔。
第三章在全诗是一个感情上的转折,由对爱情的憧憬转入对自陷情网的追悔。
“桑之落矣,其叶沃若”,诗人用桑叶的鲜嫩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丽,“于嗟鸠兮,无食桑椹”,既“比”又“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假如一个女子贪恋情爱,那么也会像斑鸠那样遭到不幸。
《氓》《孔雀东南飞(并序)》对比阅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兰芝抗婚
(13-23)
伤归 拒婚 逼嫁 迎娶
双双殉情
死别 殉情
(24-31)
魂化鸳鸯(32)
孔雀东南飞
因同而求异
1.主题认同:两篇都是古代婚姻爱情悲剧故事 2.诗体认同:两篇都是优秀的 叙事 诗,都是 在 民歌基础之上创作
任务一
对比《氓》与《孔雀东南飞》中 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的异同
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 比: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生动。 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忠于爱情
自尊自爱 有礼有仪 清醒刚强
品行端正 警觉清醒
负德变心 婚裂 薄情寡义
遣归
懦弱顺从 优柔寡断
勇于抗争 忠贞不渝
倔强刚强
遣归 始乱终弃
之后
忠贞不渝
请你指出氓妇和刘兰芝两位女性形象的异同点
问题3 相同点:二人“婚前”“婚后”都具有哪些相同的中华传统美德?
氓之妇与刘兰芝都是勤劳能干、善良有礼的女性。
找出两篇文章中使用赋之蚩蚩...以我 氓 贿迁”
第五章“三岁为妇...躬自悼 矣”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第六章“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孔 第二、十三段“十三能织素” 雀 第八段“妾有绣腰襦” 东 第九段“著我绣夹裙”
《氓》女主人公和刘兰芝都有清醒刚烈,敢爱敢恨的性格特点。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请指出氓妇和刘兰芝两位女性形象的异同点。
问题3 不同点:二人性格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抗争精神
《井底引银瓶》与《墙头马上》中女性形象特点
《井底引银瓶》与《墙头马上》中女性形象特点1 《井底引银瓶》中女性形象特点1.1 多情柔媚《井底引银瓶》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忆昔在家为女时,人言举动有殊姿”,她不光是长相美,而且还语言美、行为美。
她又单纯而多情,“妾弄青梅倚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她还善良痴情,不计名利,奔逐男方,只是因为“感君松柏化为心”。
白居易运用银瓶、玉簪两个意象来暗指美丽的少女。
银瓶、玉簪都是美丽、珍贵的物品,洁白美好。
1.2勇敢且懦弱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美丽、多情却又命运悲惨的女子形象。
她容貌秀丽,“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峨远山色”;她善良多情,“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她对爱执着,“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
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她自尊自爱,“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
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苹蔡”,在这种情况下,她选择离开夫家。
一句“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含着她的多少悔恨!白居易笔下的这位女子是勇敢的,为了爱情,她敢于同传统的封建礼教进行抗争;然而她又是懦弱的,在封建家长的逼迫下,她没有反抗,只得离开。
在那个时代,像这样一个自主追求爱情的女子,不但在夫家会受到歧视,就是回到娘家,也会被自己的父母兄弟所鄙弃。
残酷的封建礼教就是这样摧残着人们。
这样的女子注定悲惨一生。
2《墙头马上》中女性形象特点2.1大家闺秀李千金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直臣”,由于“讽谏”武则天,他被谪降外放为洛阳总管。
父亲这种匡过弼违、忠直敢言的耿介豪烈和凛然正气,深深地影响并铸成了李千金胸无纤尘、优爽豁朗的性格主调。
从这简单的几句中,我们就能了解到,李千金的家庭背景是很好的,她既有着的那个时代女性应该有的大家闺秀的样子,同时也有着那个时代女性没有的勇敢和率真。
2.2自由奔放古代爱情戏剧中,像李千金这样自由奔放,率真表达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的女性形象并不多见。
《国风·卫风·氓》赏析
《国风·卫风·氓》赏析《国风·卫风·氓》赏析《国风·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
下面,店铺为大家分享《国风·卫风·氓》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文氓之蚩蚩1,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8,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整体赏析《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这是一首短短的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将一个情爱故事表现得真切自然。
诗中女子情深意笃,爱得坦荡,爱得热烈。
即便婚后之怨,也是用心专深的折射。
真真好一个善解人意、勤劳聪慧、果敢率真、通情明义的鲜明形象。
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
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
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
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
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
“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
浅析《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浅析《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浅析《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诗经·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析《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经·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是我国古代传统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在诗篇中,她的形象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人生境况的不同,表现出了不同的形象特征。
《诗经·卫风·氓》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极为出色的篇章之一。
它的成功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将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具有诗的特征,而且如小说一般,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百姓生活情状。
更出色的是它塑造了一个形象丰满的不朽的艺术典型,为我国古代艺术形象的画廊里增添了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奇葩。
同时,这个人物形象不是固定不变的,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了一种迥乎不同的思想性格,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大致来讲,是三个阶段,三种形象。
一、恋爱中的单纯痴情也许没有经过社会风浪的淘洗,也许没有见过尔虞我诈的明争暗斗,也许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氓》中的女主人公在恋爱时期犹如大多数少女一般,显得单纯而痴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那个男子一开始便表现得极为虚伪做作。
他装着笑脸,以交易为借口,别有用心地骗取了女子纯真的爱情。
可惜,这个温婉美丽的少女太过单纯,看不透他的本质。
男子软硬兼施,偶尔也发发脾气,使女子很快便允诺了他的求婚。
很快,这位女主人公便陷入了爱情的泥淖不能自拔。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的他们也像世间绝大多数痴情男女一样玩耍说笑、海誓山盟,品尝尽恋爱的甜蜜与浪漫。
他们偶尔也有小小的分别,这时女主人公就坐卧不宁,如痴如狂。
她“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诗经卫风氓》原文注释及赏析
《诗经卫风氓》原文注释及赏析【原作】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注释】第一章:氓:据马瑞臣《毛诗传笺通释》观点,此为古时候女子对男人的称谓。
古时女子对男人相识之初称氓,约与婚姻称子,婚嫁之后称士。
此处指弃妇的丈夫。
蚩蚩(chīchī):犹言笑嘻嘻,即忠厚老实的样子。
抱布贸丝:布是成品,丝是原料,用成品交换原料。
贸,交换。
匪:同“非”,不是。
来即我谋:来找我商量(结婚的事)。
即,就。
送子涉淇:我徒步送你渡过淇水。
淇,水名,古为黄河支流,南流至今河南汲县东北淇门镇入黄河。
东汉后改道,为卫河支流。
顿丘:本为高堆的通称,后转为地名。
在淇水南。
在今河南浚县西,淇水南岸。
愆(qiān)期:失期,约期而失信。
愆,过。
将(qiānɡ):愿、请。
无:同“毋”,不要。
秋以为期:以秋为期。
期,婚期。
这是写男女约定婚期。
第二章:乘:登上。
垝(ɡuǐ)垣(yuán):倒塌的墙。
复关:为此男子所居之地。
此处用以代指其人。
涕:眼泪。
涟涟,泪流不止貌。
载,相当于“则”,即则笑则言,形容笑的程度。
尔:你。
卜:用龟甲卜卦。
筮(shì),用蓍草茎占卦。
体:卦象,占卜的结果。
咎(jiù)言:凶辞,不吉祥的话,犹言卜筮结果。
车,指迎妇的车。
贿,财物。
诗经七氓赏析
诗经七氓赏析导读:七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文小伙走来笑嘻嘻,拿着布币来换丝。
不是为了来买丝,借机找我谈婚事。
谈完送你过淇水,一直送你到顿丘。
不是我要延婚期,是你没找好媒人。
请你不要生我气,定下秋天为婚期。
登上残破的墙垣,心中念你望复关。
遥望不见复关影,低头伤心泪满面。
望见复关心中喜,喜笑颜开话不断。
你又占卜又问卦,卦象吉利没恶言。
把你大车赶过来,我带嫁妆随你迁。
桑树叶儿未落时,枝叶繁茂色泽润。
小斑鸠啊小斑鸠,不要贪嘴吃桑椹。
好姑娘啊好姑娘,不要痴情迷男人。
男人沉迷于爱情,想离开时可脱身。
女子沉迷于爱情,想要脱身不可能。
待到桑叶飘落时,颜色枯黄落满地。
从我嫁进你家门,三年吃苦又受累。
淇水浩荡滔滔流,打湿我的车帷幔。
我作妻子没过错,你作丈夫差错多。
男人心理不可测,三心二意没品德。
当你妻子整三年,终日忙碌活全干。
起早贪黑操家务,没有哪天有空闲。
生活安定无忧愁,你却粗暴又专横。
亲兄亲弟不知情,总是拿我作笑柄。
静心思前又想后。
独自悲愁心哀伤。
当初相约同到老,到老尽是愁和怨。
淇水虽宽有河岸,漯河再阔也有边。
从小一块同游乐,有说有笑心喜欢。
忠诚盟誓都明白,哪知从此已改变。
过去时光不留恋,一刀两断不再谈!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忠贞于爱情、又能勤劳持家的女子被负心的男人抛弃之后,抒发内心的痛苦、哀怨、悔恨之情的名篇。
《氓》和《孔雀东南飞》之比较阅读
◎张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材(苏州大学版)第四册有这样两首古诗:一首是选自《诗经· 卫风》的《氓》,一首是《孔雀东南飞》(以下皆用《孔》代替)。
这两首古诗都成功塑造了古代弃妇形象,让读者认识到当时社会的罪恶和古代女性所承受的种种苦难,值得学习者好好比较研究一番。
一、《氓》与《孔》弃妇形象之比较《氓》和《孔》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弃妇,她们既是受害者,也是抗争者。
《氓》中女子是被丈夫抛弃的。
她的恋爱似乎是美好的,氓以“贸丝”为借口来找其商量婚事,两人商定“秋以为期” 。
女子在家中急切地盼望氓来迎娶自己,“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可见,她对两人的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
但氓并不是一个好丈夫,妻子“夙兴夜寐”,勤恳持家,自己却“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对妻子拳脚相加。
对这样的结果,弃妇心中凄苦,她最后的反抗手段是“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与这种无情无义的丈夫划清界限,不再来往。
《孔》中的刘兰芝是被婆婆所遣。
她勤劳贤淑,知书达理,每天“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 虽“三日断五匹” ,但“大人故嫌迟” ,婆婆找茬逼其离开。
丈夫焦仲卿面对母亲的强大压力,只能委曲求全,让刘兰芝暂且回娘家,这让刘兰芝非常失望。
但在丈夫情真意切的劝说之下,她仍对未来抱有幻想。
然而回到娘家后,刘兰芝又受到来自兄弟的压力。
最后她见与丈夫重圆无望,毅然决然地选择投水自杀,向那个社会展现了永不屈服的反抗精神和不可亵渎的人格尊严。
《氓》中的女子要对抗的是来自夫权的压力,而《孔》中的刘兰芝面对的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
从两人的反抗方法和反抗力度看,刘兰芝似乎更加坚决和彻底。
但总体看来,我们不得不说这些女子的反抗显得很无奈。
当时女性地位低下,经济上不独立,只能依附于夫家,这都使她们无法改变自己被弃和被遣的命运,而且也找不到更为有力的抗争手段。
二、《氓》中丈夫与《孔》中焦母形象之比较《氓》中的丈夫和《孔》中的焦母都是以丑恶嘴脸出现的反面形象,他们是导致弃妇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