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章 重力流沉积及沉积相
• 1929年大西洋格兰德滩发生里氏7.2级地震,海底电缆被折断。1952年以后, 才由Heezen和Ewing证明是因为地震诱发了海底滑塌和浊流造成的。当时浊 流最大流速为70 km/h,浊流顺坡移动了数百公里。 • 1954年阿尔及利亚海岸奥尔良维尔地震,也同样折断海底电缆和诱发浊流。 • 地震与重力流的因果关系密切。火山、风暴等其他地质作用触发的碎屑流 和浊流也可以形成浊积岩。
E段和D段有时不好区分,两者
均属低密度重力流沉积。 F段——深水页岩段:为远洋深
水沉积的页岩或泥灰岩、生物灰
岩层,是判断深水浊流沉积的重 要标志,有时与E段难于区分, 合并在一起统称浊流的频率和强度所决
定。结果就形成了缺失底部的层段、顶部层段被削
蚀的或者预部底部层段均缺失的各种层序,
构造,浊积岩则上述构造不发育,但是底部总存在侵蚀面并出
现底模构造,并发育水平层理。 (4)浊积岩的规模通常大于风暴岩,具有鲍玛序列; (5)相同点:在湖泊和海洋中均可发育;底部均有侵蚀面, 均可发育平行层理。
教材P306:表22-2
(四)非典型的浊积岩
1、块状砂岩
块状砂岩是指层内结构均一的砂岩或含砾砂岩。但沃 克(1978)海底扇相模式中提供的资料和我国中、 新生代湖相浊积岩中常见到的块状砂岩层较厚,其 内部有时隐约显叠复递变特征。块状砂岩指示重力 流水道沉积环境。
如 ABCDE,BCDE,CDE,DE,以及AB,BC,
CD等各种层序。
鲍玛本人作过总结,有完整层序的浊积岩仅占
10%~20%。许靖华(1978)谈到,他看到完整的
浊积岩不到1%。
浊积岩与风暴岩的区别
(1)浊流岩属于重力流沉积,风暴浪引起的风暴流沉积,属于牵 引流; (2)分布深度:风暴流一般分布在200m以上的陆棚地带,而浊流 分布在200米以下的深海/半深海地带, (3)沉积构造区别:风暴岩发育丘状\洼状层理,生物逃逸潜穴等
下粗上细,递变清楚;冲刷一充填 构造和多种印模构造,如槽模、沟
模等。A段常比其他段厚度大,代
表递变悬浮沉积的产物。 B段——下平行纹层段:与A段 为渐变关系,比A段细,多为细砂 和中砂,含泥质,显平行纹层,粒 度递变不大明显。剥离线理。若B段 作底,则与下伏鲍玛单元呈突变关 系,其间有一冲刷面,可见各种印 模构造。
6.深切扇
深切沟道是指深切海底扇叶表面形成的
沟道,重力流在低洼处形成小型“深切扇。
纵向层序
深海扇多向深海平原推进而形成向上 变粗厚的层序。
二、湖底扇相模式
总结我国的渤海湾地区下 第三系的扇相浊积岩、东 濮凹陷南坡梁家楼沙三中 缓岸湖底扇、东濮凹陷白 庙沙三段陡岸湖底扇。
湖底扇的基本相模式
相模式和垂向层序均表现为推进式复合叠臵的向 上变厚、变粗层序。 从根部至扇缘岩相带为补给水道一上部扇(或内 扇)一中部扇(或中扇)一外部扇(或扇缘)一盆 地平原(可有深切水道)。相应的岩石类型为:颗 粒支撑或杂基支撑的砾岩、有序或无序砂砾岩一卵 石质砂岩或块状砂岩一典型浊积岩。其总的变化趋 势是沟道浊积岩减少,典型油积岩增加,这是一个 连续的变化过程。
形成高密度流体并沿斜坡向下运动的必要条件,亦是重力流 克服各种摩察阻力继续运动的能量来源。
(4)足够的水深:是重力流沉积物形成后不再被冲刷
破坏的必要条件。因此,沉积重力流均堆积在海洋和湖泊的 最深处,至少应在风暴浪基面之下。
二、 重力流分类
(一)重力流的类型
一般按支撑机制可为:
(1)靠基质强度支撑的泥石流;
第一节 沉积物重力流形成的基本条件和类型 一、形成条件 (1)充沛的物源:形成重力流的首要条件,浅水、斜坡
区碎屑物质和碳酸盐物质的大量堆积。
(2)一定的触发机制:形成重力流的必要条件,如洪
水、地震、海啸、巨浪、风暴潮和火山喷发等因素直接或间 接诱发。
(3)足够的坡度:是造成沉积物不稳定和易受触发而
可细分为杂基支撑砾岩、杂基支撑砂砾岩和杂基支撑
砂岩等三种类型;反映扇根重力流水道环境。
6 滑塌岩 滑塌岩是指泥砂混杂并具有明显同生变形构造的岩层。 随着砂的减少,可过渡为具变形层理的页岩。广泛见 于重力流沉积体系、斜坡脚根部的补给水道末端及主 沟道,在重力流沉积物中普遍可见。
第三节 浊积岩的相模式
4、粒度特征
惟一的或主要的搬运方式是悬浮和递变悬浮载 荷搬运。基本特征是:颗粒/杂基的比值低,分选性 很差到较好;概率图只有一条斜度不大的较平的直
线或微向上凸的弧线,只有一个递变悬浮次总体,
粒度范围分布很广,分选差。
(三)典型的浊积岩
A段——底部递变层段:主要
曲型的鲍玛序列
由砂岩组成,近底部含砾石。粒度
4 颗粒支撑砾岩
以再沉积砾石为主,构成颗粒支撑结构;随细粒物质增加
可过渡为卵石质砂岩(相)。按组构特征可划分为紊乱砾岩层,
反递变一正递变砾岩层、正递变砾岩层、具递变和叠瓦构造的 砾岩层等四种微相;主要分布在内扇主沟道或非扇深重力流水 道环境中。
5 杂基支撑的岩层
由粗砂和粘土组成的杂基含量一般为 25%~50%,
三、海沟相模式
自学
四、海底扇与含油气的关系
思考
五 本章重点
1、曲型鲍玛序列;浊积岩与风暴岩的区别; 2、浊流海底扇相模式亚相划分,沉积特征以 及相序特征;
C段——流水波纹层段:以粉砂
为主,小型流水型波纹层理和
上攀波状层理,包卷层理、滑 塌变形层理;是在A段和B段沉
积后,浊流转变为低密度流,
出现了牵引流水流机制所致。 D段——上平行纹层段:由泥 质粉砂和粉砂质泥组成,具有 断续平行纹层。是由薄的边界 层流造成的,厚度不大。
E段——泥岩段:为块状泥岩,
2 上部(内)扇 在地貌单元上这个相位于大陆斜坡根部的峡谷出口处。 上部扇有主水道充分发育,在主水道延伸方向上依次出 现泥石流、碎屑流(紊乱砾岩及粒序砾岩),在水道堤 及外缘可发育C—E序的典型浊积岩。
3 中部扇
常呈叠覆舌状砂体,突出的地貌特征是辫状分支水道发育。在辫
状分支沟道里,以卵石质砂岩(或含砾砂岩)和块状砂岩为主,
一、海底扇相模式
在补给水道稳定,深海平原宽广的条件 下,多形成沉积物重力流扇,在扇体的不 同部位有不同的特征及岩石组合。
1 补给水道
将砂、砾、泥组成的重力流沉 积物输送到深水环境中去,高 密度重力流具有侵蚀下切作用, 使水道或峡谷不断向海底延伸。 常被粗粒沉积物充填,特殊情 况下可有细粒沉积物堆集。
发育典型浊积岩,以具有鲍玛(Bouma,1962)序列为 重要标志。同时可伴有块状砂岩、颗粒支撑砾岩、叠复冲刷 粗砂岩、基质支撑砾岩等类型岩石。
2 成分、结构特征
以复成分砾岩和杂砂岩常见,成分成熟度低。 结构具有 反映其悬浮搬运和递变悬浮搬运的特征。
3 构造特征
可具有曲型的鲍玛序列。可发育平行层理、波状层理、 包卷层理、滑塌变形层理。可见槽模、沟模、重荷模等多种 沉积构造。还可见再沉积组构如破碎鲕粒、化石碎片、植物 碎片等。
2、叠复冲刷粗砂岩 叠复冲刷粗砂岩常表现为“AAA”序,此处“A” 是指一个递变层或一次重力流事件;有时演变为 “ABABAB”序,每一个递变层之上均连续沉积有 厚薄不等的平行层理砂岩。
3 卵石质砂岩
一种厚度较大、显叠覆递变的砾质砂岩层,每个递变层的
下部含砾多,向上逐渐减少。砾石有时显优选方位,可见交错 层理和泄水构造。指示重力流水道沉积环境。
有时可见颗粒流和液化流沉积。在辫状分支沟道间以不同序列的
典型浊积岩分布为特征。多形成A—E、B—E序浊积岩。在无水 道部分多形成B—E、C—E序浊积岩。
4 下部(外)扇
下部扇地形平坦,无水道。沉积物细而薄,多形成C—E、D—E序浊 积岩。
5.深海平原相
在深海平原广阔面积上以远积典型浊积岩为特征。其厚度是很稳定的,有的 薄粉砂层可以侧向追踪几十至数百千米。
(2)靠颗粒碰撞的分散应力支撑的颗粒流; (3)靠具超孔隙压力的粒间水流动支撑的液化沉积 物流; (4)靠介质的湍流支撑的浊流。
基质强度支撑的泥石流
靠颗粒碰撞的分散应力 支撑的颗粒流
靠具超孔隙压力的粒间水流动 支撑的液化沉积物流
靠介质的湍流支撑的浊流
(二 ) 沉积物重力流的基本特征
1 岩石学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