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重症医学科(PICU)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卫医发〔1994〕第27号文附件1
3.只开展专科病诊疗的机构,应填报专科病诊疗所属的科目,并在备注栏注明专科病名称,如颈椎病专科病诊疗机构填报“骨科”,并于备注栏注明“颈椎病专科”。
4.在某科目下只开展门诊服务的,应在备注栏注明“门诊”字样。
如申报肝炎专科门诊时,申报“肝炎专业”并在备注栏填注“门诊”。
六、《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核准登记事项”的诊疗科目栏填写原则:1.由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准申报表后填写。
2.一般只需填写一级科目。
3.在某一级科目下只开展个别二级科目诊疗活动的,应直接填写所设二级科目,如某医疗机构在精神科下仅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则填写精神科的二级科目“临床心理专业”。
4.只开展某诊疗科目下个别专科病诊疗的,应在填写的相应科目后注明专科病名称,如“骨科(颈椎病专科)”。
5.只提供门诊服务的科目,应注明“门诊”字样,如“肝炎专业门诊”。
七、《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诊科科目”栏填写原则与《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册书》“核准登记事项”相应栏目相同。
八、名词释义与注释01.预防保健科:含社区保健、儿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
02.全科医疗科:由医务人员向病人提供综合(不分科)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疗服务的均属此科目,如基层诊所、卫生所(室)等提供的服务。
08.小儿外科:医疗机构仅在外科提供部分儿童手术,未独立设立本专业的,不填报本科目。
23.职业病科:二级科目只供职业病防治机构使用。
综合医院经批准设职业病科的,不需再填二级科目。
32.09介入放射学专业:在各临床科室开展介入放射学检查和治疗的,均应在《医疗机构申请执业登记注书》的“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申报表”中申报本科目。
卫生部关于修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部分科目的通知卫医发[2007]174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卫生局,卫生部直属有关单位:为加强医疗服务管理,经研究决定,修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部分二级科目,增补若干项目。
一、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国务院令第491号)和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卫医发[2006]94号),增补诊疗科目外科(04.)普通外科专业(04.01)下肝脏移植项目、胰腺移植项目、小肠移植项目,泌尿外科专业(04.04)下肾脏移植项目,胸外科专业(04.05)下肺脏移植项目,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04.06)下心脏移植项目。
picu制度
查看完整版本: [-- 在新医疗环境下不断完善儿科ICU 的建设和管理—钱素云--]第三届首都急诊医学高峰论坛-> 信息交流区-> 在新医疗环境下不断完善儿科ICU 的建设和管理—钱素云[打印本页]登录-> 注册-> 回复主题-> 发表主题jeffery2010-06-29 17:22 在新医疗环境下不断完善儿科ICU 的建设和管理—钱素云儿科重症医学队伍是降低患儿死亡率的主力军, 在日常危重病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手足口病、汶川大地震、甲型H1N1 流感爆发流行等事件的出现, 均无可置疑地将儿科急危重症医学专业工作者推向抗击儿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及灾难性事件的前沿, 也使政府和民众认识到儿童ICU( PICU) 的作用和重要性, 从而促进大批新PICU 在各地陆续建立[ 1] 。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受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制约,PICU 在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各地发展也很不平衡。
正视这些问题, 在新医疗环境下逐步进行解决与完善十分重要。
1 儿科重症医学特点儿科重症医学与成人相比有其自身特殊性, 在基础理论、临床技术、管理规范等方面都不能完全照搬成人。
例如, 在2008 年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治疗国际指南中[ 2] , 尽管还远不及成人部分详尽与完善, 还是设立了儿科部分, 以指导儿科的临床实践。
强调儿科重症医学专业性对于未来的学科建设以及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临床科研发展均有着重要意义。
强调PICU 专业性并不否认多学科医疗模式。
PICU 患儿往往罹患多系统衰竭, 因此为获得最佳救治效果, 需要听取多学科会诊意见。
PICU 团队组成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呼吸治疗师、医院管理者、社会工作者和其他医疗专家, 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致力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提高监护效果以及控制费用[ 3] 。
例如, 机械通气患儿的撤机方案就需要医生、护士以及呼吸治疗师共同合作完成, 及时撤机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减少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
儿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
儿科诊疗常规及技术操作规范1. 儿科诊疗常规规范1.1 门诊就诊流程- 患者到达门诊后,需先进行登记,提供相关信息;- 拍照存档;- 医生进行初步询问病情;- 医生进行体格检查;- 医生给予诊断意见和建议治疗方案;- 医生开具处方单、医嘱等。
1.2 住院病人诊疗流程- 患者入院后,在接待处进行登记,完善住院资料;- 医生进行详细询问病情;- 医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医生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住院病人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医生定期进行病情查房,调整治疗方案。
1.3 诊查项目规范- 门诊常规项目:体温测量、血压测量、心率测量、呼吸频率测量、身高测量、体重测量等;- 住院病人常规项目:上述门诊常规项目外,还包括心电图、血液检查、X光检查、超声检查等。
2. 儿科常用技术操作规范2.1 静脉采血- 洗手消毒;- 选择采血部位,通常选择手背静脉;- 婴幼儿可先使用无痛针头;- 用消毒酒精擦拭皮肤,进行局部麻醉;- 使用无菌针头进行静脉穿刺,采血;- 采集血液样本后,用消毒棉球进行止血,并固定伤口;- 标本送检。
2.2 鼻胃管置入- 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给患儿及家属;- 洗手消毒,戴好手套;- 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鼻胃管;- 用生理盐水湿润鼻孔,将鼻胃管插入患儿的鼻腔,并经硬腭进入胃内;- 确认鼻胃管位置,用胶布固定鼻胃管;- 鼻胃管插入后,注射适量的空气判断管腔是否通畅;- 鼻胃管锚固好后,将管腔用盐水冲洗,然后迅速封死;- 鼻胃管使用后每天护理干净,防止感染。
2.3 小儿吸痰- 协助患儿取合适的体位,如俯卧位或半俯卧位;- 洗手消毒,戴好手套;- 护目镜、口罩、防护衣穿戴齐全;- 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并用生理盐水湿润管嘴;- 将吸痰管插入患儿口腔或气管;- 通过负压吸引法进行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 吸痰后,及时清洗吸痰管。
2.4 小儿注射- 洗手消毒,戴好手套;- 根据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选择注射部位,一般在大肌肉处,如臀部、大腿外侧;- 捏起注射部位皮肤,以快速、匀速的手法插入针头;- 确认无血液反流后,缓慢注射药液;- 缓慢拔出针头,用干净的棉球轻压注射部位,防止药液外渗;- 处理废弃注射器和针头。
ICU技术操作规范书
ICU技术操作规范书1. 引言该文档旨在制定ICU(重症监护室)的技术操作规范,以确保医疗人员在ICU环境中的安全和有效工作。
2.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进入ICU从事技术操作的医疗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
3. 操作要求3.1. 操作前准备:- 在进行技术操作之前,医疗人员应保证自身状态良好,没有疲劳、缺乏睡眠等情况。
- 准备好所需操作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完好和洁净。
3.2. 技术操作流程:- 在进行技术操作时,医疗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每一步骤的正确执行。
- 执行技术操作前,医疗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和相关医嘱,确保操作的准确性。
3.3. 密切观察和监测:- 在技术操作期间,医疗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及时进行记录。
- 对于监测设备的使用,医疗人员应保证其准确性和稳定性,及时进行校准和维护。
3.4. 操作后的处理:- 在技术操作完成后,医疗人员应对操作工具和设备进行及时的清理和消毒,确保下一次操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同时,医疗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后续观察和评估,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4. 监督与改进4.1. 监督机制:- 对ICU技术操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确保医疗人员遵守操作规范。
- 通过定期举行例会、培训等形式,加强对操作规范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4.2. 改进措施:- 对发现的操作规范不符合情况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施,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 定期审查和更新操作规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5. 附录- 相关技术操作流程图示- 常见技术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以上是ICU技术操作规范书的基本内容,具体操作细节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
希望该规范能够对ICU技术操作工作的安全和有效性起到指导作用。
小儿气管插管术(山东省立医院PICU)课件PPT
气管导管
插入气管内,建立人工气道,根据患儿年龄、 性别、身材大小选择合适型号。
导管芯
用于辅助气管导管塑形,方便插入。
牙垫
置于患儿上下牙齿之间,防止牙齿咬合时夹闭气管 导管。
胶布
用于固定气管导管和牙垫。
注射器
用于给气囊充气或抽气。
正确选择和使用气管插管器械
个性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气 管插管方式、通气模式等,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气管插管术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了气管插管术的定义、目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相关的解剖学
和生理学基础知识。
02 03
气管插管术操作步骤和技巧
03
山东省立医院PICU实践 经验分享
PICU简介及发展历程
PICU定义及功能
PICU(Pediatric Intensive Care Unit)即儿科重症监护室,是为危重 患儿提供持续、全面、细致的医疗和 护理服务的专业科室。
发展历程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儿科重症医学 的发展,PICU逐渐从综合ICU中独立 出来,形成专业化的儿科重症监护体 系。
导管误入食管
呼吸道损伤
插管过程中如损伤呼吸道黏膜,应立 即停止操作并给予相应处理,如止血、 抗炎等。
如导管误入食管,应立即拔出导管, 重新调整插管位置和角度后再次尝试。
案例分析
案例一
一名5岁患儿因重症肺炎导致呼吸衰竭,需行气管插管术。经 过充分准备和熟练操作,成功完成插管并挽救了患儿生命。
案例二
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工作制度三甲资料修订版病历书写制度患者治疗转运和外出检查制度
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工作制度三甲资料修订版目录:PICU工作制度PICU病历书写制度PICU患者治疗转运和外出检查制度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一制定目的为规范科室制度和工作管理及流程,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P1CU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
三主要内容:1按全省统一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2工作人员入室前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每次检查前后与护理前后均常规洗手。
工作人员每年体检一次,有异常者暂时停止接触患儿。
3儿科工作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及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并具有儿科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抢救技术,熟悉有关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
4PICU急救设备定点放置,专人负责,定期检查,随时补充,保持性能完好,呈备用状态。
5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
6切实做好患儿的安全管理工作,无坠伤及其他意外发生。
7严格交接班制度,每班患儿床头交接病情,详细及时书写交班报告和填写各项护理记录。
8新入院病人,先更换监护服、称重、身份核对、戴手腕带。
急症、危重病人先抢救再做入院处置。
9每日早晚房间要开窗通风,洗澡间、配奶室、配药间、隔离室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病房内用空气净化机24小时动态消毒。
每月细菌(空气)培养1次。
10使用一次性奶瓶奶嘴,使用时每人一具,一次一换,不可共用。
11对有传染病或潜在传染的患儿除采取标本送检外,同时应转患儿隔离室进行隔离,有感染流行趋势应分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
12严格参观制度,非本科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需探视者,由本科室护理人员引导消毒、更衣、戴口罩、帽子后方可进入。
如患儿家长近期处于疾病状态,有传染可能性者,建议更换探视人员。
13做好健康宣教,患儿喂养、患儿生活护理、患儿康复护理必须交会家长。
14科室外会诊及辅助科室工作人员进入PICU前必须洗手、更换隔离衣、穿鞋套、戴口罩,每次检查前后均应常规洗手。
-制定目的为规范科室医疗人员病历书写规范。
儿科重症医学科(PICU)临床技术操作技巧规范标准
心电监测一、适应症1.危重症患儿2.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心脏病患儿4.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二、使用物品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极3个,75%酒精,棉签,弯盘,必要时备接线板三、操作步骤1.携用物致床边,向病人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病人的顾虑,取得病人合作,必要时先协助排便。
2.依次接好地线、电极线、电源线、上心电记录纸。
3.选好合适的监护导联,按要求去脂,固定电极于选定的导联位置上。
4.打开电源,选择合适的导联,振幅,设报警参数。
5.随时观察心电监护荧光屏显示情况,填好监测记录,发现病情变化要及时处理。
6.使用完毕后,关电源开关,处理用过的物品。
中心静脉穿刺术【适应证】1、需要开放静脉通路,但又不能经外周静脉置管者。
2、需要多腔同时输注几种不相容药物者。
3、需要输注有刺激性、腐蚀性或高渗性药液者。
4、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危重患儿。
5、需要为快速容量复苏提供充分保障的患儿。
【禁忌证】一般禁忌证包括穿刺静脉局部感染或血栓形成。
相对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但这并非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目前在ICU 中多采用导引钢丝外置管法(Seldinger 法)。
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穿刺进路的方法有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2 种。
1、锁骨下路(1)体位:平卧,最好取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15°~25°,以提高静脉压使静脉充盈,同时保证静脉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从而使插管时不易发生空气栓塞,但对重症患儿不宜勉强。
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
患儿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借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入,而不致误入颈内静脉。
(2)穿刺点选择:如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锁骨与第1 肋骨相交处,即锁骨中l/3 与外1/3 交界处,锁骨下缘l~2cm处,也可由锁骨中点附近进行穿刺。
如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可较右侧稍偏内,可子左侧锁骨内1 /3~1/4 处,沿锁骨下缘进针。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技术规范(完整版)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技术规范(完整版)摘要本文介绍一家三级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技术诊疗规范,包括其病因判断、诊断标准、诊断时注意事项、诊断流程图、辅助检查及治疗等。
在治疗中强调了病因治疗、保守补液、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俯卧位通气及镇痛镇静肌松等。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循证医学证据进行规范化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2015年之前,大家参照成人关于ARDS的指南进行诊断和治疗(包括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和2012年柏林会议的共识),一些成人循证医学证据的成果如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也逐渐为儿童重症医学工作者所接受并在临床实践中运用。
但显然儿童ARDS与成人ARDS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探索符合儿童规律的诊断治疗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2015年国际儿童ARDS共识的出台为儿童ARDS的诊断治疗指明了方向(见本刊2015年第12期解读),也为今后儿童ARDS的规范化诊治奠定了基础。
我们也迫切期待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ARDS诊治共识能够在不远的将来问世,南京儿童医院PICU率先在国内制定了自己的《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技术诊疗规范》,虽然有许多可以商榷的地方,如关于小潮气量的具体实施方法(单纯顺应性降低的患者可以,但在既有肺顺应性下降又有气道阻力增加的情况下,或气道阻力增加是主要矛盾时,如危重甲流、重症麻疹肺炎等这种复杂的肺力学异常很常见,单纯追求小潮气量可能达不到有效通气的目的,甚至导致不良的临床结局,此时应强调个体化通气策略);再有激素与肌松剂一起使用的禁忌(实际上在某些情况下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论什么情况下救命是首要的选择,因此也不一定是绝对禁忌)。
总体来讲该规范不失为广大儿科重症专业医务人员的一个很好的参考,也希望藉此开展关于儿童ARDS诊治的讨论,为今后制定相关共识打下基础。
新生儿病房及NICU管理规范
新生儿病房及NICU管理规范儿科诊疗技术准入与管理规范安徽省儿科专业质量控制中心目录一、新生儿室(一)布局新生儿室应有独立的区域,设置床位不少于6张。
需设置接待室、配奶间、沐浴区、隔离间、有条件者可设置早产儿间。
可根据条件选择有陪或无陪管理两种模式。
无陪病区每床使用面积不低于3m2,床间距不小于1米;有陪病区实施母婴同室者,每床使用面积不低于6 m2。
(二)设施设备1、根本设施每个房间最少设1套非手触式的洗手设施及干手设施,及连续24小时不间断的空气消毒设备。
2、诊疗设备暧箱、辐射式抢救台、蓝光治疗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输液泵、静脉推注泵、微量血糖仪、新生儿专用监护仪、氧浓度监测仪、新生儿专用复苏囊与面罩、喉镜和气管导管、低负压吸引器等。
(三)技术指标1、病人收治范围①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上的新生儿;②不需呼吸机辅佐呼吸的各类新生儿呼吸体系疾患;不需静脉营养的低出生体重儿;③不需换血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2、转诊指标①胎龄小于34周,出生体重在2000克以下的低出生体重儿;③需求呼吸机辅佐呼吸及归并器官功能损害的重症疾患;④先天畸形等需外科诊治者;⑤其他需求转诊的患者。
3、诊疗技术要求应具备新生儿复苏术及气管插管术、新生儿氧疗(FiO2可调)、nCPAP技术、静脉途径建立(含静脉留置)、无创监测技术、蓝光治疗、新生儿听力筛查、疾病危重程度评分、出院病人管理等。
二、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新生儿病区(一)布局为独立设置的医疗护理单元病区,设置床位在20张以上。
需设置早产儿室、隔离室和抢救室,设置接待间、配奶间、沐浴区、治疗间、处置间、仪器间等辅助用房。
1(二)设施设备1、在新生儿室的根蒂根基上配备中心供氧设备、中心吸引设备(终端数≥床位数)。
(三)技术指标1、病人收治范围①胎龄32周以上的新生儿;②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上的低出生体重儿;③各类新生儿常见疾病;④因严重疾病在三级NICU中治疗后处于规复期的新生儿。
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卫医政发…200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根据中华医学会和有关专家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一、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卫医发…1994‟第27号文附件1)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代码:“28”。
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业务范围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二、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院应当有具备内科、外科、麻醉科等专业知识之一和临床重症医学诊疗工作经历及技能的执业医师。
三、目前,只限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
具有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申请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
四、拟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医院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严格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
五、“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应当以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和《临床诊疗指南(重症医学分册)》等为指导开展诊疗服务。
六、从事“重症医学科”诊疗服务的医师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申请核定医师执业范围;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师申请和医院证明材料,对符合第二条规定医师的执业范围核定为“重症医学科”。
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已设置的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科(病房、室)(ICU)应重新申请“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登记,并更改原科室名称为重症医学科。
目前设置在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相关科室内的与本科重症患者治疗有关的病房,如内或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科(内科或外科ICU)、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等可以保留,中文名称统一为XX科重症监护病房(室),继续在相关专业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其医师执业范围不变。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布局与设置
一、病房建设1.PICU 病房建设PICU 的规模: PICU 的病床数量根据医院等级和实际收治患者的需要,普通以该 PICU 服务的区域或者医院的病床总数的 2%-8%为宜。
床位使用率以 75%为宜,全年床位使用率平均超过 85%时,应该适度扩大规模。
重症医学科每天至少应保留 1 张空床以备应急使用。
PICU 应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设置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并宜接近手术室、医学影像学科、检验科和输血科(血库) 等。
在横向无法实现“接近”时,应该考虑楼上楼下的纵向“接近”。
PICU 开放式病床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 15m2 。
床间距大于 1m;每个病房至少配备 1 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 18m2 ,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摆布。
PICU 应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 1 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 2 床 1 套。
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PICU 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有条件的医院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
应当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 确需探访的,应穿隔离衣,并遵循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
PICU 的建造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和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
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则。
2.新生儿病室的建立(1)应当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区域,接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设有单独的出入口,设有双层保险电路线,以便于安全与环境控制。
楼层宜选择在二楼以上,特别是南方地区,要避免楼层过低带来的室内过于潮湿的问题。
(2)设有独立的医务人员出入通道,入口处有洗手及更衣设备,并设有独立的清洁与污物运送通道。
C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
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通知发文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发布日期: 2009.01.19生效日期: 2009.01.19时效性:现行有效文号:卫医政发(2009)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根据中华医学会和有关专家建议,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一、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卫医发〔1994〕第27号文附件1)中增加一级诊疗科目“重症医学科”,代码:“28”。
重症医学科的主要业务范围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二、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的医院应当有具备内科、外科、麻醉科等专业知识之一和临床重症医学诊疗工作经历及技能的执业医师。
三、目前,只限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诊疗服务。
具有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可以申请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
四、拟增加“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的医院应当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严格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
五、“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应当以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编写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和《临床诊疗指南(重症医学分册)》等为指导开展诊疗服务。
六、从事“重症医学科”诊疗服务的医师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重新申请核定医师执业范围;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师申请和医院证明材料,对符合第二条规定医师的执业范围核定为“重症医学科”。
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原已设置的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科(病房、室)(ICU)应重新申请“重症医学科”诊疗科目登记,并更改原科室名称为重症医学科。
目前设置在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相关科室内的与本科重症患者治疗有关的病房,如内或外科重症加强治疗科(内科或外科ICU)、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等可以保留,中文名称统一为××科重症监护病房(室),继续在相关专业范围内开展诊疗活动,其医师执业范围不变。
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一)
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一)引言概述: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一)是指针对儿科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掌握和运用的操作技能,以保证病患的安全和诊疗效果。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儿科技能操作规范,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并有效预防和处理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
正文:1. 患者接待与沟通小点1: 对儿童和家长进行耐心、友好且专业的接待和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点。
小点2: 进行信息收集和记录,包括病史、症状及药物过敏史等。
确保准确、完整的病历记录。
小点3: 向患者和家长提供有关诊疗方案、治疗进程和可能的风险等的相关信息,以促进共识和理解。
小点4: 对于紧急情况和突发状况,儿科医务人员应迅速且有效地与患者家长进行沟通,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援助。
小点5: 必要时,与其他相关的医疗团队成员进行协同工作和沟通,以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护理和治疗。
2. 体格检查小点1: 根据患者的年龄段和发育情况,选择合适的体格检查方法和工具,如体温计、听诊器、心电图仪等。
小点2: 进行针对性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和方法,确保准确性。
小点3: 注意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情绪,了解潜在的不适和症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询问和评估。
小点4: 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早产儿等),特别关注生命体征、体温和皮肤情况等,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
小点5: 在体格检查之前和期间,与患者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
3. 护理操作小点1: 实施婴幼儿的婴儿护理,包括清洁、喂养、更换尿布和给予药物等,确保卫生和安全。
小点2: 采用适当的体位和固定手法,进行儿童导尿、静脉采血、皮下注射等操作,降低感染和损伤风险。
小点3: 学习并运用各类儿童疾病的急救和抢救操作技能,包括儿童心肺复苏、止血等紧急处理措施。
小点4: 清洁和更换伤口敷料,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创伤的特点进行专业处理和护理。
儿童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解读 PPT课件
不同设备间的性能差异和局限性, 可能导致监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
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患儿配合度
由于儿童年龄较小,配合度较差,可能影响监测的顺利进行。
数据解读与处理
部分医护人员对数据解读和处理能力有限,可能影响对患儿病情的 准确判断。
法律法规与伦理要求
在应用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伦理要求,保护患儿隐私和权 益。
根据血氧饱和度变化,医生可调整治 疗方案,确保患儿得到最佳治疗。
预防并发症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有助于预防低氧 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儿安全 。
临床应用现状与问题
应用范围广泛
目前,儿童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 已广泛应用于儿科、新生儿科等
领域。
操作规范不足
部分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不 规范现象,可能影响监测结果的准 确性。
06
实施建议与策略
针对专家共识的实施建议
遵循共识指导原则
医疗机构应参照共识中的指导原则,制定并实施儿童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规范 。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加强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科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儿童脉搏血氧饱 和度监测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定期评估与改进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儿童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监测 质量。
核心内容与解读
监测原理与方法
阐述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原理、正 常参考范围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差 异。
监测适应症与禁忌症
详细列出需要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监 测的儿童适应症,如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手术等,并明确禁忌症。
监测频率与时长
针对不同病症和年龄段,给出具体的 监测频率和时长建议。
异常值处理与干预措施
picu进修汇报总结
picu进修汇报总结近期,我参与了一次PICU(儿科重症医学科)进修汇报,汇报的主题是PICU的最新进展和技术。
在这次进修中,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对于PICU中心的疾病管理、急救技术、儿科疾病治疗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PICU是一种高端医学科,它是将儿科和重症医学结合起来的一种特殊治疗。
在PICU中心,疾病管理不仅要对症下药,更要针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抢救手段,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PICU中心,我学习到了一些新的急救技术。
比如说,多器官支持治疗(MOF)和肺泡半闭合(APRV)技术。
MOF是一种治疗器官衰竭的综合技术,通过药物治疗和机器辅助呼吸,加速患者康复。
而APRV则是一种用于治疗呼吸困难患者的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呼吸节律和氧气摄入量,对于呼吸困难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
除此之外,在PICU中心,我还学习到了很多儿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比如说,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如支气管肺炎、肺炎、哮喘、支原体肺炎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如胃肠道出血、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如颅内外伤、脑水肿、癫痫等。
通过学习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我对儿科疾病的治疗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在这次PICU进修汇报中,我还学习到了一些儿童药物的使用知识。
有一些儿童特效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年龄来计算用药的剂量,而这些药物又特别容易产生副作用。
而且儿童药物的使用往往需要考虑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否则药物治疗的效果就无法达到预期。
因此,对于药物的使用,医护人员需要清楚地了解孩子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剂量与副作用,确保合理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
总之,在这次PICU进修汇报中,我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对于我更好地了解PICU的重要性和重要技术方面是非常有帮助的。
NPCIU的治疗技术和儿科疾病管理方法,包括急救技术、病情评估和用药等方面,都十分先进,能够有效地保障儿童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更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为孩子们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PICU新入护士指导方法
月份
周
培训内容
培训
方法
培训老师
培训时间
考核时间及结果
签名
第一月
1周
入科:
1、科室介绍2、各室物品日常管理的要求。3、介绍科室规章制度、各班职责
讲解
卫玮
2周
消毒隔离知识:
1,常用护理用品的消毒方法。如,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袖带、吸引瓶清洗、止血带等。2、掌握各种无菌物品使用管理要求。3、掌握标准预防的定义、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6、掌握空气培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示教+
自学
邓慧敏
4周
其它:
护士长综合考核
张晓丹
备注:
1、新入科护士进入科室后,由卫玮负责打印本培训计划,交给新入科护士保管并按计划进行培训。各培训老师按照计划要求进行讲解、示教。
2、新入科护士在培训期间,要求书写学习笔记。
3、各培训老师在每周月前完成新护士本月的培训考核工作。(2015年3月第二次修订)
讲解
+
自学
尹莉娜
第二月
1周
理论知识:
1、医嘱的处理流程。2、掌握新入院、出院、转科等病人交接流程。
讲解
+
自学
李娜
第二月
2周
PI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重症肺炎、病毒性脑炎、高胆红素血症、重症手足口、急性呼吸衰竭。
讲解+
自学
邓慧敏
3周
PICU常用应急预案:
呛奶窒息应急预案、猝死应急预案、药物外渗应急预案、跌倒、坠床应急预案、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应急预案
讲解+
自学
张晓丹
4周
仪器使用:
儿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
儿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我国儿童重症监护治疗病房(PediatriCintensivecareunit,PICU)镇痛镇静治疗水平,促进舒适性医疗策略在我国P工CU的开展,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中华医学会急诊学分会儿科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了PICU镇痛和镇静治疗专家共识撰写工作。
共识撰写工作于2012年口月在重庆召开启动会议并组成撰写小组。
撰写小组经过半年的文献检索、筛选、阅读、撰写等紧张工作,在2013年4月提交初稿征求三个学组主要成员意见,并先后在2013年4月(阳朔)、2013年6月(鄂尔多斯)、2013年9月(长沙)三次组织学组部分专家进行集中讨论,反复修改后形成专家共识。
本共识的文献检索范围包括:PubMed、Medline>中文相关数据库(清华同方、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日期截止到2013年6月,此外成人有关镇静镇痛的指南也作为本共识的参考。
一、镇痛镇静是PICU患儿的基本治疗P工CU患儿处于强烈的应激环境中,常见原因包括:(1)创伤、手术、缺氧和感染等引发应激反应,频繁的检查和有创性诊疗操作;(2)P工CU中的患儿常与父母隔离,大量陌生面孔和仪器的出现,噪音和长明灯扰乱饮食、睡眠及生物钟;(3)各种插管和长期卧床;(4)对疾病预后的担心和对死亡的恐惧小2]。
因而P工CU患儿较普通病房患儿更加疼痛、焦虑、恐惧,疼痛的近期副作用包括对儿童呼吸、循环、代谢、免疫及神经系统的影响;远期副作用包括对心理、生长、发育、行为等身心方面的影响;同时,儿童疼痛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3-41。
镇痛和镇静治疗是指应用药物手段消除患儿疼痛,减轻焦虑和躁动,催眠并诱导顺应性遗忘的治疗。
使用镇痛和镇静治疗保持患儿安全和舒适是PICU治疗的最基本环节。
二、PICU患儿镇痛镇静治疗的目的和意义P工CU患儿镇痛镇静治疗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1)使身体不适和疼痛最小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监测一、适应症1.危重症患儿2.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心脏病患儿4.水、电解质紊乱的患儿二、使用物品心电监护仪一台,电极 3 个,75%酒精,棉签,弯盘,必要时备接线板三、操作步骤1.携用物致床边,向病人说明监测的意义,以便消除病人的顾虑,取得病人合作,必要时先协助排便。
2.依次接好地线、电极线、电源线、上心电记录纸。
3.选好合适的监护导联,按要求去脂,固定电极于选定的导联位置上。
4.打开电源,选择合适的导联,振幅,设报警参数。
5.随时观察心电监护荧光屏显示情况,填好监测记录,发现病情变化要及时处理。
6.使用完毕后,关电源开关,处理用过的物品。
中心静脉穿刺术【适应证】1、需要开放静脉通路,但又不能经外周静脉置管者。
2、需要多腔同时输注几种不相容药物者。
3、需要输注有刺激性、腐蚀性或高渗性药液者。
4、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危重患儿。
5、需要为快速容量复苏提供充分保障的患儿。
【禁忌证】一般禁忌证包括穿刺静脉局部感染或血栓形成。
相对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但这并非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目前在ICU 中多采用导引钢丝外置管法(Seldinger 法)。
常用的穿刺部位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穿刺进路的方法有锁骨下路和锁骨上路 2 种。
1、锁骨下路(1) 体位:平卧,最好取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15°〜25 °,以提高静脉压使静脉充盈,同时保证静脉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从而使插管时不易发生空气栓塞,但对重症患儿不宜勉强。
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
患儿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借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入,而不致误入颈内静脉。
(2) 穿刺点选择:如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锁骨与第1 肋骨相交处,即锁骨中1/3与外1/3交界处,锁骨下缘I〜2cm处,也可由锁骨中点附近进行穿刺。
如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可较右侧稍偏内,可子左侧锁骨内1 /3〜1/4 处,沿锁骨下缘进针。
(3) 操作步骤①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②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细针做试探性穿刺,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向内向上穿刺,针头保持朝向胸骨上窝的方向,紧靠锁骨内下缘徐徐推进,边进针边抽动针筒使管内形成负压,一般进针4cm 可抽到回血(深度与患儿的体形有关)。
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4〜5cm 时仍不见回血时,不要再向前推进,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
应慢慢向后撤针并边退边抽回血。
在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至皮下后改变进针方向,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的方法徐徐进针。
③试穿确定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换用穿刺针置管,穿刺针方向与试探性穿刺相同,一旦进入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抽得大最回血,此时再轻轻推进0.1〜0.2cm,使穿刺针的整个斜面在静脉腔内,并保持斜面向下。
将导丝自穿刺针尾部插孔缓缓送入,使管端达上腔静脉,退出穿刺针。
将导管引入中心静脉后退出导丝。
抽吸与导管连接的往射器,如回血通畅,说明管端位于静脉内。
插骨深度:左侧一般不宜超过15cm右侧一般不宜超过12cm以能进入上腔静脉为宜。
④取下注射器将导管与输液器连接。
妥善固定导管,敷贴覆盖穿刺部位。
2、锁骨上路(1) 体位:同锁骨下路。
(2 )穿刺点选择: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缘约 1.0cm处进针。
以选择右侧穿刺为宜,因在左侧穿刺容易损伤胸导管。
(3) 进针方法:穿刺针与身体正中线呈45°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呈15°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一般进针2〜3cm即可进入锁骨下静脉,直到有暗红色回血为止。
然后穿刺针由原来的方向变为水平,以使穿刺针与静脉的走向一致。
(4 )基本操作:同锁骨下路。
二、颈内静脉穿刺术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 3种,1 、前路(1) 体位:病人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
(2) 穿刺点及进针:操作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3cm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约0.5cm 处进针,针干与皮肤呈30°〜40°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的中、内1/3 交界处。
前路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入颈总动脉。
2、中路(1) 体位:同前路。
(2) 穿刺点与进针: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角形的中心位置。
该点距锁骨上缘3〜5cm进针时针干与皮肤呈30°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
如果穿刺未成功,将针尖退至皮下,再向外倾斜10 °左右,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后缘,常能成功。
临床上目前一般选用中路穿刺。
因为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误伤动脉的机会较少。
另外,此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率高。
3、后路(1) 体位:同前路,穿刺时头部尽量转向对侧。
(2) 穿刺点与进针:在胸锁乳突肌的后外缘中、下1/3 的交点或在锁骨上缘3〜5cm处作为进针点。
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向外侧,针干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锁骨上窝方向。
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部动脉。
三、股静脉穿刺术1、体位: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臀部稍垫高,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外旋。
2、穿刺点选择: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段交界点下方2〜3cm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0.5〜1.0cm。
3、进针方法: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针体与皮肤成30°〜45°角。
肥胖病人角度宜偏大。
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2〜5cm持续负压。
见到回血后再作微调。
宜再稍进或退一点。
同时下压针柄10°〜20°,以确保导丝顺利进入。
4、基本操作:同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
【注意事项】1、穿刺时,穿刺针尖的落点不一定正巧在血管的中央,有时可偏在一侧;或者穿刺针进入过深,顶于血管的对侧壁。
此时抽得回血但导丝或外套管推进会有困难。
遇此情况不能用暴力强行推进,可将穿刺针连接注射器慢慢地边抽吸边退出导管,直至回血畅通,再重新置入导丝或外套管,经几次进退仍无法顺利插入,则需重行穿刺。
2、掌握多种进路,不要片面强调某一进路的成功率而进行反复多次的穿刺。
3、预防和及时发现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
(1) 空气栓塞:空气经穿刺针或导管进入血管多发生在经针孔或套管内插入导引钢丝或导管时,常在取下注射器而准备插管前1〜2秒,内有大量的空气经针孔进入血管。
病人取头低位穿刺,多可避免此种意外,若头低位有困难时,操作应特别小心。
(2) 气胸、血胸:为了能及时发现气胸、血胸,穿刺后除严密观察外,必要时做胸部摄片。
当穿刺时难度较大,以及穿刺后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就要考虑到有此并发症的可能,应及早做胸腔减压,(3) 血肿:由于动静脉紧邻,操作中误伤动脉的机会必然存在。
尤其在用抗凝治疗的病人,血肿形成的机会就比较多见,穿刺插管应慎重。
(4) 感染:无菌操作技术欠妥,多次穿刺,导管在体内留置时间过久,局部组织损伤、血肿,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静脉营养疗法等可增加导管相关感染的机会。
另外,导管留置期间无菌护理对顶防感染很重要,当临床上出现不能解释的寒战、发热、白细胞数升高、局部压痛和炎症等,应考虑拔除导管并做细菌培养。
(5) 心包压塞:极少发生,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病人突然出现发绀、面颈部静脉怒张、恶心、胸骨后和上腹部痛、不安和呼吸困难,继而低血压、脉压变窄、奇脉、心动过速、心音低远,都提示有心包压塞的可能。
遇有上述紧急情况应:①立即中断静脉输注;② 降低输液容器的高度,使之低于病人的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尽量吸出心包腔或纵隔内积血或液体,然后慢慢地拔出导管。
③ 由导如经管吸出的液体很少,病情未得到改善,应考虑做心包穿刺减压。
中心静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是指腔静脉与右房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的指标。
CVP与血容量、静脉张力、右心功能等有关。
正常值为:5〜IOcmH2Q【适应证】1、严重创伤、各种休克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
2、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脑和腹部大手术的病人。
3、需大最、快速输血、补液的病人。
【禁忌证】同中心静脉置管,即穿刺静脉局部感染或血栓形成、凝血功能障碍等,但并非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1、穿刺置管方法见中心静脉置管技术部分。
2、测压方法(1) 换能器测压:应用换能器测压可连续记录静脉压和描记静脉压力波形;(2 )水压力计测压:由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经济,一般医疗单位均可实施。
临床上常用的测压装置是由T 形管或三通开关分别连接病人的中心静脉导针、测压计的玻璃(或塑料) 测压管和静脉输液系统。
零点通常是第 4 肋间腋中线部位。
【注意事项】1、穿刺置管相关位置事项见中心静脉置管部分。
2、确定导管位置正确:测定中心静脉压,导管尖端必须位于右心房或近右心房的上、下腔静脉内。
导管位置不正确则使测压不准。
临床上依据液柱界面随呼吸上下波动判断导管位置并不完全可靠。
插管后摄X 线片可判断导管的位置。
3、正确调节零点:中心静脉压测值仅数厘米水柱,零点发生偏差将显著影响测定值。
一般均以右心房中部水平线作为理想的标准零点。
仰卧位时,基本上相当于第 4 肋间前、后胸径中点(腋中线)的水平线,侧卧位时则相当于胸骨右缘第 4 肋间水平。
一旦零点确定.就应该固定好。
若病人体位发生改变,应随即调整零点。
4、注意胸膜腔内压的影响: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除了心功能、血容量和血管张力外,首先是胸膜腔内压。
病人咳嗽、屏气、伤口疼痛、呼吸受限以及麻醉和手术等因素均可通过影响胸膜腔内压而改变中心静脉压的测量数值。
机械通气时常会使胸腔内平均压升高,因此测压时如病人情况许可,最好暂停机械通气。
5、保持管道畅通、无空气:较长时间测压,由于血液反流、血凝块堵管或管端存在活瓣状的血凝块造成通道不畅,常影响测压值的准确性。
当需要较长时间监测中心静脉压,输液速度又较缓慢时,可于每500ml液体内加肝素3〜5mg 以预防管道形成血凝块,保持测压系统的通畅。
腹腔压力监测腹腔高压及腹间隔室综合征系危重病人,特别是外科危重病人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并与病人的病死率密切相关。
因此,加强对腹腔压力的监测,预防并及时治疗腹腔高压成为危重病领域的重要环节。
【适应证】1、脓毒症(sepsi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缺血再灌注损伤(1) 脓毒症且应用6L以上晶(胶)体液/24小时,或8小时输血制品〉4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