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企业标准的编号格式

Q/ZTA(B) ××× - 企业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
×××× 年代号
注:Q-代表企业标准,是 “企”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ZT-企业名称“浙江众泰汽车有限公司”“众泰”二字 汉 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A-表示上报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 B-表示内部使用的企业标准; 顺序号-从“001”开始顺序编排,中间不允许空号; 年代号-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具体备案要求按各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最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
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 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标准化的最优化原理。
国家标准的编号和名称
国家标准是由标准编号(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标准批准年号) 和标准名称(引导要素、主体要素、补充要素)两大部分组成。
示例: 标准编号
对现行标准的一些说明
规定的,在《标准化法》没颁布前,我国的标准是没有属性的, 全部是以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发布的。为贯彻落实《标准化法》, 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了人员对原发布的标准进行了清理整顿, 划分了标准的属性,并与1993年10月20日公布了清理整顿的最后 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录》,考虑到在此之 前发布的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的既成事实,对这些标准在今后的 使用,我们分几种情况处理: --旧标准被修订时,标准的属性直接在新标准编号中体现; 例如:GB 4459.1-84 修订后发布为GB/T 4459.1-1995. --较早发布,现在尚未修订的标准,文本标准的编号仍然使用原编 号,但在目录或其他文件中需要引用该标准编号时,则必须标明 其属性,并使用四位数的年代号(标准的属性可从“强制性标准 目录”查出)。

标准化四原理

标准化四原理

标准化四原理
在标准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四个基本原理,它们是:
1. 统一性原理: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产品、服务、过程和管理的一致性。

因此,在制定和执行标准时,应该追求统一性,确保不同组织、不同部门之间的操作和沟通变得更加高效。

2. 相关性原理:标准化应该与实际需求紧密相关,既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过于具体。

标准应当基于科学研究的成果,结合实践经验和技术发展的动态变化,确保标准化的内容能够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

3. 主导性原理: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应当由专业组织或专业人员牵头进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这些专业组织或专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并且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平衡。

4. 可持续性原理:标准的制定和修订过程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意味着在制定标准时要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因素,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通过遵循这四个原则,标准化可以促进各种领域的协调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第三章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汇总

第三章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汇总

一、简化
1 定义: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 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
2 简化的必要性 —— 有意识地自我控制; —— 消除了低功能和不必要的类型; —— 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3 简化一般原则 —— 简化后总体性能最佳; —— 贯彻全局利益原则; —— 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 —— 符号数值分级制度。
第三章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
第二节 标准化原理研究
一、标准化方法原理
1.简化原理(predigesting principles)
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 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的范围时, 即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低功能 的环节,保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并 使整体功能最佳。
(1)简化是社会生产的客观需要 通过简化这种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标
2.统一原理(unifying principles) 统一原理是指在一定范围、一定时期和一定
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 特性所确定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 效。
统一性的一般原理是: (1)等效是统一的前提条件,只有统一后的标准 与被统一的对象具有功能上的等效性,才能替代。 (2)统一要先进、科学、合理,也就是说要有度。 (3)统一要适时进行,过早统一,有可能将尚不 完善、不稳定、不成熟的类型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 来,这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优秀的类型出现; 过迟统一,当低效能类型大量出现并形成定局时, 要统一就比较困难,而且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5 系列化型谱
—— 同一规格产品不同型式的组合(产品的家谱); —— 型谱中横的是产品的参数系列; —— 型谱中竖的是产品的结构型式。
6 系列化设计
根据系列型谱,在基型产品基础上运用结构典型化、 零部件标准化、元器件通用化的方法进行产品设计的一种方 法。

标准化知识

标准化知识

标准化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我国的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企业标准由企业自己制定。

对标准实施监督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下列3个方面:1. 可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标准;2. 可以发现企业违反标准的问题,并依法给予罚处,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3. 可以检查标准的规定是否科学、合理,反馈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标准,以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实施监督的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设置检验机构,或授权其他单位的检验机构,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验监督。

国家检验机构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规划、审查。

地方检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级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规划、审查。

处理有关产品是否符合标准的争议,以上述检验机构的检验数据为准。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和《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1. 药品、食品卫生、兽药、农药和劳动卫生标准;2. 产品生产、贮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劳动安全标准;3.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等标准;4. 环境保护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标准;5. 有关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产品标准等。

推荐性标准又称为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

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

这类标准,不具有强制性,任何单位均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犯这类标准,不构成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

应当指出的是,推荐性标准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称为标准。

第三讲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第三讲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15
⒈ 简化原理
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其 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的范围时, 即应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 能的环节,保持其构成的精练、合理、 使总体功能最佳。 注意: 简化时必须把握好简化的必要性界 限和合理性界限。
16
⒉ 统一原理
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 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特性所确定的 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功能等效。 基本思想: 目的是确立一致性;时机要恰当把 握;前提是等效。


P90: 3.2(2) 3.3(2) 3.6 3.8(1) 3.10 3.11(1) 3.13(1)(2) 3.14
24
在以上标准化诸矛盾中,标准化对象的不断 发展与其标准的相对稳定的矛盾是标准化的基本 矛盾;标准化对象的统一与不统一的矛盾是标准 化的主要矛盾,是前一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生 产与使用的矛盾、通用与专用的矛盾、多样化与 简化的矛盾、宽与严的矛盾等,则是标准化对象 不断发展与其标准相对稳定的矛盾的其它表现形 式,是比较具体的次要矛盾。标准化的主要矛盾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着标准化的其它次要的 具体的矛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也不是绝对的、 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 用的。正是由于标准化中这些矛盾的相互依赖和 相互斗争,才决定了标准化的生命,推动着标准 化的发展。 23
5
结论:
① 许多要素的无序集合并不能够 成为系统,只有各要素之 间互相联 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时,才成其为系统。 ② 由许多要素形成系统时,就能产 生比各个要素孤立效应总和大得多 的系统效应(即1+1>2的效应)。
6
应用:
①在标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②在目标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意义:
①实践意义:P62—63; ②理论意义:P64。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标准化是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对产品、服务、过程等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的活动。

它是现代工业生产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统一性原理。

标准化的首要原则是统一性原理,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产品、服务、过程等进行统一规范和管理。

这就要求标准化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公正、公开、自愿的原则,以确保标准的统一性和公正性。

二、先进性原理。

标准化的制定应当体现先进性原则,即要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标准和经验,促进技术创新和发展。

同时,还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发展需求,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标准。

三、科学性原理。

标准化的制定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即要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结合实践经验,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这就要求标准的制定应当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科学论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系统性原理。

标准化的制定应当体现系统性原则,即要将产品、服务、过程等的要求和规范进行系统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

这就要求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性,确保各项标准之间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五、动态性原理。

标准化的制定应当具有动态性原则,即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及时修订和更新标准,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新的情况。

这就要求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标准的动态管理,确保标准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六、参与性原理。

标准化的制定应当体现参与性原则,即要广泛吸纳各方意见,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共识,确保标准的公正性和公开性。

这就要求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各方参与,确保标准的民主性和代表性。

七、适用性原理。

标准化的制定应当具有适用性原则,即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确保标准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这就要求标准的制定应当注重用户需求,确保标准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总之,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以统一性、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动态性、参与性和适用性为核心,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实用性。

机械制图2019标准详解

机械制图2019标准详解

规 定
*GB/T 4457.4-1984
GB/T 4457.4-2002
GB/T 4457.5-1984
GB/T 17453-2005 GB/T 4457.5-1984
现行标准名称
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及格式 技术制图 比例 技术制图 字体 技术制图 图线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剖面区域的表示方法 机械制图 剖面符号
新:单一剖切面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旧:单一剖、斜剖 阶梯剖 、 旋转剖、斜剖、复合剖。
新标准剖视图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4.断面图
4.1 移出断面图的标注
4.1.1 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上的断面图,不对称移出断面不必标 注字母;对称移出断面不必标注剖切符号、字母,并用细点划线将 两者两连;
旋转视图去掉后,ISO标准中无相应表示法,可用斜视图代替。
1.1基本视图 向基本投影法(第一视角)投影所得的视图。
1.2向视图
a 向视图三个"不能 “ 1.投射的方向不能倾斜。 2.不能只画出部分。 3.不能旋转配置。
b 向视图的名称由原来的"X向"改为"X"。如图:
B
D
C
C
D
B
E
E
1.3局部视图: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通常用来局部表达机件的外形,有如下配置:
机械制图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表示法 机械制图 齿轮表示法 机械制图 花键表示法 机械制图 弹簧表示法 机械制图 中心孔表示法 机械制图 动密封圈表示法 机械制图 滚动轴承表示法 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未定义形状边的术语和注法
GB/T 4460-1984

标准化基础知识

标准化基础知识

6)制定、使用标准的动力是谋求利益的共同性; 7)最终效果体现为实现社会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8)具备统一格式 ; 9)经权威部门审批发布; 10)实施一系列动态管理。 二、标准化 1、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 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2、主要作用:是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应性, 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3、活动过程:从制定---发布---实施---监检---修订的循环。
七、采用国际标准 1、定义:是将国际标准的内容、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验证,等同 或修改转化为我国的标准,并按我国标准审批发布程序审批发 布(简称采标)。 2、意义:1)提高标准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竞 争力;2)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国际接轨。 3、采标范围: ISO/IEC/ITU标准; ISO确认并公布的39个国际组 织发布的标准;国外先进标准 4、一致性程度:等同(IDT),修改(MOD),非等效(NEQ) 5、一致性程度标识方法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对应的国际标准编号, 第二段为该国际标准的英文名称,第三段为一致性程度代号, 每段之间用逗号隔开。当国家标准的英文名称与国际标准的英 文名称相同时,第二段不标。 例:(IEC 60879:1986,MOD)
三、标准性质的变化
1979年 标准化管理条例 标准 即 技术法规 1989年 标准化法 强制性标准 检验规则 标 供企业组 织生产用 条例18条规定: 标准一经发布就是 技术法规,必须严 格贯彻执行。 (新的发布、旧的 作废) 推荐性标准 检验规则 标准化法14条规定: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 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 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 采用。一但纳入指令性文件,将具有 相应的行政约束力。(对推荐性标准 新版发布,老版不一定作废) 合格评定程序 WTO关心的以上三 种文件 我国标准中的检验规 则应逐步纳入到合格 评定程序中 准 2001年12月 加入WTO后 技术法规

《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

《标准化基础知识》PPT课件

.
18
二、标准系统管理原理
1、系统效应原理
标准化工作中标准系统的效应 并不是直接从每个标准中获得, 而是从由一个一个标准组成的标 准系统的整体中获得的。这种效 应远远大于每个标准个体效应的 总合。
.
19
2、 结构优化原理
标准系统是由大量标准所 组成的,这些标准间存在着 内在联系,它们在时间和空 间上有着紧密的关系,这就 是它们的结构。
3
2、标准化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 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 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 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 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 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
4
3、标准化层次
标准化所涉及的地理、政治或经济区域 的范围。
.
15
2、 统一原理
象简化原理一样,统一原理也是 最古老的并被大家所熟知的标准 化原理。统一,就是要使具有一 致性的功能、形式或其他技术特 性的事物,通过标准化,使他们 取得一致,确定下来。这样的做 法可以从具有等效作用的标准化 对象中精练出共性,保证事物发 展所需的秩序和效率。
.
16
3、 协调原理
.
30
6、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7、积极参加国内外
标准化活动
.
31
(三)企业标准化 工作内容
.
32
1、安排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 和计划
1)制定一个适合企业的标准体系 2)长期的标准制定计划 3)研究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 4)研究国际标准 5)研究国际上类似产品标准
.
11
10、我国的四级标准
依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我国 的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 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标准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确定并实施统一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和操作规范,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促进贸易、保护环境等目的的活动。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科学、技术和经验的总结,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检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和标准,以便在特定领域内推广应用,使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从而达到协调一致、效率提高的目的。

首先,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科学和技术的总结。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查研究,收集并总结相关的科学和技术成果,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只有基于科学、技术和经验的总结,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才能使标准化的实施更加有效。

其次,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检验形成的。

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便制定出更加全面、适用的标准。

同时,还需要进行实践检验,验证标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确保标准的实施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再次,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为了实现协调一致、提高效率。

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管理规范和操作规范,可以使各个方面的工作都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从而实现协调一致,避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局面。

同时,标准化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贸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为了推广应用,实现共同发展。

制定好的标准需要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

同时,标准化还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综上所述,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科学、技术和经验的总结,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检验形成的,旨在实现协调一致、提高效率,推广应用,实现共同发展。

只有充分理解和贯彻这些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标准化概论-基本原理

标准化概论-基本原理

17

(2)协调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 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 (3)相关因素之间需要建立相互一致关系(连 接尺寸),相互适应关系(供需交接条件), 相互平衡关系(技术经济招标平衡,有关各方 利益矛盾的平衡),为此必须确立条件;


(4)协调的有效方式有:有关各方面的协商一 致,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优化,多因素矛盾的

个体效应(局部效应):
每一个具体的标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也都可以在实施中产生特定的效应

总体效应(系统效应):

他在《标准化概论》中,提出了简化、统一、
协调和最优化四项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在后来《标准化概论》的修订中提出了四项标 准系统的管理原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 原理、有序发展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郎志正在其主编的《标准化 工程学》中提出标准化的五项指导原则:效益
原则、系统原则、动态原则、优化原则和协商
1.
标准化本质上是一种简化,这是社会自觉努力的
结果。 简化就是减少某些事物的数量。 标准化不仅能简化目前的复杂性,而且能预防将 来产生不必要的复杂性。 标准化是一项社会活动,各有关方面应相互协作 来推动它。
2. 3.
4.
5.
6.
当简化有效时它就是好的。
标准化活动是克服过去形成的社会习惯的一种运 动。 必须根据不同观点,仔细地选定标准化主题和内 容,优选顺序应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考虑。 对“全面经济”的含义,由于立场不同会有不同 的看法。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2012-10-15
1
国内外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
标准化的方法原理 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
2
国内外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

制定标准的基础知识——标准化的基本原理要点(课堂PPT)

 制定标准的基础知识——标准化的基本原理要点(课堂PPT)
❖个体效应:单个标准在实施中产生的特定效应 ❖系统效应:标准系统产生的总体效应
❖ 标准系统的效应不是直接从单个标准本身得到 的,而是从组成标准系统的标准集合中得到的
协同效应。
6
2.1.2 系统理论
❖启示:
❖ 第一,标准系统不是若干个体标准的简单分 类汇总、集合,而需要相互协同,有整体功 能、共同目标和系统结构,从而产生系统效 应。
第二章 标准化理论基础
1 标准化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2 C桑li德ck斯to理a论dd和T松itle浦四郎理论 13 C标li准ck化to的a基dd本T方itle法 24 C参li数ck系to列a选dd择T和itle参数分级原理
11
2.1.1 科学管理原理
❖科学原则=标准化
❖ (1)泰勒的标准化思想
❖ (4)关于制定标准的基本活动 ❖在制定标准时,最基本的活动是选择并将其固
定。 ❖制定标准时要慎重地从中选择对象和时机,一
般认为在开发阶段结束时制定标准为宜。 ❖标准应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实
施。
1144
2.2.1 桑德斯理论
❖ (5)关于标准的修订 ❖ 已经制定好的标准,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复
3322
2、统一的方式
创新统一
用完全不同于被统一对象的崭 新的形式来统一的方式。适 宜采用创新统一的对象,
1。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质的飞跃 的结果。
2.是由于某种原因无法使用其他统一方式的情况。
3333
(4)统一化的原则
① 同质性 :实施统一化的对象必须具有相同的质或相同
的内容,只是在量的方面或表现形式方面存在着差异。
,综合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达到确定的目 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标准综合体, 并贯彻实施的标准化活动。” ❖ 要点:有确定的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 确定与对象相关的要素)、建立标准综合体 并全面实施。

第三章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

第三章 标准化原理和方法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满足变化的、个性化需求)。
(国外: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一般不到20 % )
b)产品系列的构成科学合理,产品标准化程度高,能有效应付市场挑战
—— 周期短、交货及时、快速响应市场; —— 投资高、风险小、成功率高; —— 制造方便、成本低; —— 产品继续性好、可靠性程度高。
c)产品系列开发是培育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工装配型企业带来根本性变化;
—— 对批量小、结构复杂、研制周期长、性能变化快的科研设备、仪 器仪表 的设计和制造具有特殊意义。
六、模块化
1 定义
以模块为基础,综合了通用化、系列 化、组合化的特点,解决复杂系统类型多样 化、功能多变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2 基础
—— 是在综合了标准化其它形式特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标准化高级 形式;
二、统一化
1 定义
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 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
2 实质
—— 使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他技术特征具 有一致性; —— 着眼于一致性,从个性中提炼共性; —— 消除不必要的多样化而造成的混 —— 为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类型 —— 绝对统一: —— 相对统一: 4 目的 消除不必要的多样化 5 原则 —— 适时原则;—— 适度原则;—— 等 效原则;—— 先进原则。
1 定义
组合化是按照标准化的原则,设 计并制造出一系列通用性很强且能多次 重复应用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同 用途的产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
2 特征
—— 通过统一化的单元组合成物体,又能重新拆装组合成 新的结构,并可以
多次重复利用,少要求多变化、以不变应万变 ; —— 建立在分解与组合的理论基础上和多次重复使用统一 单元的基础上; —— 分解:分离出来可以通用互换以标准单元或通用单元 形式独立存在功能 单元的 过程。

全国标准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全国标准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全国标准化知识竞赛题答案1. 为什么要制定《标准化法》?为了运用标准化手段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的需要,解决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深入改革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来调整各方面的关系,故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2.《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标准化法》分为五章二十六条,其主要内容是:确定了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规定了制定标准的对象与原则以及实施标准的要求,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办法。

3.《标准化法》的性质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重要法律,《标准化法》规定了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和标准化体制等。

它是国家推行标准化,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依据。

4.颁布《标准化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法。

颁布《标准化法》的重要意义是:①《标准化法》是制定标准,推行标准化,实施标准化管理和监督的依据。

《标准化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标准化工作已进入法制管理的新阶段;②标准化是组织专业化生产的技术纽带。

《标准化法》的颁布,有利于发展社会化大生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③标准是科研、生产、交换和使用的技术依据。

《标准化法》规定,企业必须按标准组织生产,对于那些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必须强制执行,违反者,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标准化法》的颁布,有利于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

5.《标准化法》何时通过,何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88年12月29日通过,1989年4月1日起实施。

标准化法的实施条例由国务院制定。

6.《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何时发布,何时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0年4月6日发布,条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教学要求:理解发布者:100725 发布时间:2007-10-26 阅读:3次1、简化原理
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①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的满足需要;
②简化的原则是从全面满足需要出发,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所谓功能效率系指功能满足全面需要的能力;
③简化的基本方法是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对象进行科学的筛选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练出高效能的能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环节;
④简化的实质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练化,其结果不是以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2、统一原理
统一原理统一是指标准化对象中的某些事物的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一致性,包含以下要点:
①统一的目的: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是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
②统一的原则: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③统一的相对性: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

3.协调原理
协调原理就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4、最优化原理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标准化原理称为最优化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