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原理(绪论)
《标准化管理》教学大纲
《标准化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90907014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开课单位:基础教学部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标准化管理》是我校的一门公共选修课,具有应用性特点。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及规律有比较系统的认识;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课程学时分配三、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无四、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教学内容(1)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2)本课程都讲什么内容?(3)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2.重点与难点:重点: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难点: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3.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问题教学法、实例解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有个全面了解,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好这门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标准化概述1.教学内容:(1)什么是标准化(2)标准化的发展简史(3)标准化学科的特点2.重点与难点:重点:什么是标准化难点:标准化学科的特点3.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问题教学法、实例解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了解标准化的发展简史、理解标准化学科的特点。
(三)标准的分级、分类和标准体系1.教学内容:(1)标准的分级(2)标准的分类(3)标准体系2.重点与难点:重点:标准的分级难点:标准体系表3.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研讨问题教学法、实例解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各级标准的代号、适用范围等,理解标准的多种分类方法,了解标准体系和标准体系表。
(四)标准化的基本原理1.教学内容:(1)标准化的管理原理(2)标准化的方法原理(3)标准化原理的哲学基础2.重点与难点:重点:标准化的方法原理难点:标准化原理的哲学基础3.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标准化的方法原理,理解标准化的管理原理,了解标准化原理的哲学基础。
标准化知识点(word文档物超所值)
第一章绪论1.标准,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标准:是对一定范围内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效益为目的,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标准化: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农业标准化: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用微生物业的标准化,即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转化成标准,加以实施,并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过程。
简而言之,农业标准化就是指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以效益为目的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用微生物业等领域制定为标准(规范)并系统应用。
2.农业活动科学管理与农业标准化的关系?农业标准化学科的性质是什么?实践证明,采用农业标准化原理和方法进行农业活动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以农业标准化为核心的管理方法开拓了农业活动科学管理的新天地。
农业标准化是以效益为目的,以系统思想为指导,考虑农业活动自身特性进行简化、统一、协调和选优,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形成和实施约束。
而农业活动科学管理就是对农业活动用符合客观需要和可能的规范加以约束以达到人们预期目的的过程。
这种约束规范即为农业标准,这个过程即为农业标准化。
确定一个农业标准涉及市场的需求性、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既要考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也要考虑生产、加工、物流和消费等生产链诸方利益,是一项政策性、法规性、经济性很强的工作。
3学科性质:是一门新兴、综合、交叉学科。
4.农业标准化的地位与作用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
农业生产实现标准化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农业标准化是事关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和农业国际贸易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之一。
农业标准化的范围与内容揭示了农业标准化的地位与作用。
标准化概论-重点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标准?(协商一致、最佳秩序的理解)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称为标准。
注释: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规范性文件: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它可以是诸如: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
2.制定标准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生产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标准产生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成果和实践积累的经验,并协商一致制定。
制定标准的对象:重复性的事物(重复设计、重复生产、重复试验、重复检验、重复管理)。
标准需经相关方协商一致★★★协商一致:指参与标准的制定者和相关方代表,多数达成一致而且没有强烈的反对意见。
标准的格式和程序:公认机构批准。
3.什么是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①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包括制定、实施、修订标准)。
②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③标准化不仅限于技术领域。
④标准化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4.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
技术法规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合格评定程序: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达到技术法规或标准的相关要求的任何程序。
(注释:合格评定程序包括取样、测试和检查程序,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它们的综合的程序)5.标准化的作用:管理学角度:(1) 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必要条件(2) 标准化是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3) 标准化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巩固和发展。
(4) 开展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产品品种(5) 标准化是消除浪费、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有效手段经济学角度:(1)标准是契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标准是重要的市场规则(3)标准是选择各种经济资源和要素的依据(4)标准是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纽带(5)标准是开放市场中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5. 标准的分类:(1)按法律的约束性分类: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2)按标准化对象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3)其他分类:正式标准联盟标准事实标准6.正式标准:又称之为法定标准(de jure standard),是由法定标准机构制定并发布的标准联盟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标准联盟成员共同协商一致制定,标准联盟共同批准并由国家有关标准化主管部门登记或备案,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精选第一章互换性与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2. 标准化
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即标准化。
为了实现互换性,必须对公差值进行标准化,不能各行其是,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1902年颁布了全世界第一个公差与配合标准(极限表) 1924年英国在全世界颁布了最早的国家标准B.S 164—1924,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德国、法国1929年俄罗斯(前苏联)也颁布了“公差与配合”标准1926年成立了国际标准化协会(ISA),1940年正式颁布了国际“公差与配合”标准,1947年将ISA更名为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10.00
R20
1.003.55
1.124.00
1.254.50
1.405.00
1.605.60
1.806.30
2.007.10
2.248.00
2.509.00
2.8010.00
3.15
R40
1.001.903.556.70
1.062.003.757.10
1.122.124.007.50
1.182.244.258.00
缩短装配时间
提高效率
产品设计:
简化绘图、计算
加速产品更新换代
4. 互换性的分类
完全互换
指同类零、部件加工好以后,不需经任何挑选、调整或修配等辅助处理,便可顺利装配,并在功能上达到使用性能要求。
不完全互换
指同种零、部件加工好以后,在装配前需经过挑选、分组、调整或修配等辅助处理,才可顺利装配,在功能上达到使用性能要求。
国际上的标准化发展历程
我国:1959年我国正式颁布了第一个《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GB159~174-59) 1979年以来对旧的基础标准进行了两次修订:一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GB1800~1804-79、GB1182~1184-80、GB1031-83);另一次是九十年代中期(GB/T1800.1-1997GB/T1182-1996GB/T1031-1995)
绪论、第一章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40 学时为授课学时,8学时为课堂作业 时间。
第一章 生产管理概论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 ●企业的生产与运作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 展的基础,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创造出无限丰 富的社会财富。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创造价值,自身获取利润 的主要环节。 ●第三产业(服务业)成为生产与运作管理的重要 组成内容。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管理利器。
(一)通用产品和专用产品 (二)流程生产型和加工装配型 (三)备货生产和订货生产
(四)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
1、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的划分 (1)工作地生产类型的划分 ①工序数目法 指根据固定于工作地工序数目的多少来确定工作地的生产 类型。s1—1
②工序大量系数法
所谓大量系数就是指工序单件工时与零件出产节拍(零件 出产节拍r为计划期有效工时总数除以计划期全部零件产量) 的比值。(s1—1) (2)小组、工段、车间、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 (3)按零件大小、产量划分(s1—1)
(七) 劳动管部门
劳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根据各个生产部门 的特点,合理配置员工,以达到最佳组合效果。并负责企业员工的技 术、技能培训工作,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四、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任务
(一)企业的基本任务
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 体,其基本任务是为社会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产 品或服务,同时要求以较小的投入获取较大的 产出,以期获得必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狭义的生产管理:是以产品基本生产过程为对象的管 理,即对原材料投入、工艺加工(转换过程)直至产品 完成的一系列活动过程的管理。
广义的生产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系统作为对象的综 合性的、系统的管理。
公差与配合第1-3章
40
40
第1章 绪论
1.5 我国标准化与计量工作的发展 采用互换性原则的生产要靠标准化与计量 工作来保证。 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是标准化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 1. 我国标准分类: 1) 国家标准 分强制标准和推荐标准 2) 部标准 3) 专业标准或行业标准
第1章 绪论
4) 2. 1) 2) 企业标准 我国标准的发展: 1944年颁布的工业标准(CIS); 1955年第一机械工业部颁布第一个公差 与配合标准; 3) 1959年国家科委颁布公差与配合标准国 家标准; 4) 1960年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个齿轮标准;
2.2.2 有关“偏差”、“公差”的术语和定义 1.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指某一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可为正值、负值或零。 孔、轴的上偏差用ES、es表示。 孔、轴的上偏差用EI、ei表示。 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所得 的代数差。
2.2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2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aq = 10a,故q = m 10 = 10
m 1 m
第1章 绪论
我国标准GB321-80与国际标准ISO推荐 的m值是5、10、20、40、80。 除5外其它四种都含有倍数系列 5系列是为分级更稀疏的需要而推荐的 5、10、20、40作为基本系列,80作为补 充系列。 系列用国际通用符号R表示。
2.2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2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较大的尺寸为最大极限尺寸,孔、轴分别 用Dmax、 dmax。 较小的尺寸为最小极限尺寸,孔、轴分别 用Dmin、 dmin。
2.2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2.2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5. 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 实际尺寸并非真实尺寸 在同一表面上的不同部位,其实际尺寸并 不相等。 孔、轴的实际尺寸分别用Da、da表示。
标准化方法论
标准化方法论《标准化方法论》第一章绪论1.1 标准化方法论的概念标准化方法论是将针对不同问题而设定的通用解决方案具体化、标准化的一种学科。
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将解决方案转化为可行的行动策略。
标准化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具有较高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或技术框架),以及采用系统方法求解此解决方案的最优解。
1.2 标准化方法论的基本研究结构标准化方法论的基本研究结构包括定义、因子定义、机制定义四个部分。
定义部分是标准化方法论的基础,它描述了某种解决方案的目标、目标的实现方式以及解决方案的基本原则。
因子定义部分定义了不同的参数应当如何取值,以便满足在定义部分描述的目标,达到最优化结果。
机制定义部分则描述了系统中各类机制应当如何实现,以便支撑解决方案的整体架构。
第二章标准化方法论的基本方法2.1 标准化方法论的基本思想标准化方法论认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包含多个层次,从一般的原则、假设到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其中:(1) 将针对不同问题而设定的通用解决方案具体化;(2) 采用系统方法求解标准化方法论中提出的最优解;(3) 重点关注解决过程中的细节,以便综合考虑出最优策略;(4) 持续调整、评估最后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可行性。
2.2 标准化方法论的基本步骤标准化方法论的基本步骤包括:(1) 找准问题:阐明问题,确定问题需要解决的方向;(2) 构建方法论:建立相关的解决方案;(3) 优化策略:采用系统方法求解,改进方案;(4) 效果评估:评价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调整;(5) 实施评估:将解决方案实施到实践中,进行实施效果的评估。
第三章小结本章介绍了标准化方法论的主要概念和基本研究结构,以及它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标准化方法论是一种将针对不同问题而设定的通用解决方案具体化、标准化的学科,它充分考虑了各个细节,有助于解决复杂的问题。
食品标准与法规重点
食品标准与法规重点单选、多选、名词、简答、问答1.什么是食品安全事故3.什么是认证4.什么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内容?6.标准的必备要素食品术语标准,食品图形符号、代号标准、食品分类标准、食品标准的编写标准11.食安法应用范围20.国家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21.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有何标准22.修改采用的含义?(国际标准)23.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宪法是建设市场经济法规体系的依据和基础市场主体法25.德国食品标准情况如何27.禁止销售农产品情形28.食品安全标准里危害食品安全的限量指标29.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内容?30.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第一章绪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这门课程研究内容以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标准及食品的市场准入和认证管理为主线,分别介绍了食品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中国的食品法律法规,国际与部分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食品标准化基础知识与标准编写,我国的食品标准,食品国际标准及采用国际标准体系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和认证管理等。
.什么是标准?法?标准:为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法: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9.什么是强制性标准?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15.标准与法规的功能(绪论、问答题)1)促进技术创新: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通过技术标准的实施,可以占领技术制高点,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使国家经济利益最大化。
2)实现规模化、系统化和专业化:通过制定和使用标准,来保证各生产部门的活动,在技术上保持高度的统一和协调,以使生产正常进行。
运用技术标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标准成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桥梁。
3)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没有标准就没有高质量产品。
标准称为质量工作的基石。
4)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判断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第一章 绪论
农业标准化工作包括农业标准化体系、 农业质量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评价认可 体系。
2、农业标准体系 (1)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 标准。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编制计划和 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 (2)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我国全国性的农业 行业标准 行业范围内的统一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 而又需要在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 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 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体系, 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加工, 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 一切农副产品。 有机食品是一类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 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
有机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生产基地在最近 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 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 技术改造过;生产基地应建立长期的土地 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 划;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 境问题;
农产品的污染就其性质来说,可归结为 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 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主要是有毒霉菌污染 化学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包括农药、重金属、来源 于包装材料的有害物质。(如塑料中的 聚氯乙烯及其添加剂、印刷油墨中的多 氯联苯等)
(3)农产品的感官评定 农产品的色泽、气味、规格、密度、容 重等形态特征是农产品感官检验的重要 技术指标,是不可忽视的检验项目,可 据此进行定等分级。
农产品质量认证 (1)无公害农产品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出自良好的生态 无公害农产品 环境,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 程生产或加工,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 安全允许范围内,经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 员会认定的产品。
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 的生态环境,并能给人们带来旺盛的生 命活动因此将其定名为“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 绿色食品的认证机构是农业部中国绿色 食品发展中心,各省的绿色食品办公室 负责初审工作。
第一章农业标准化概论
2.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的概念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的或潜在的 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 (GB/T 20000.1-2002)
--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 而是一个活动过程
栽培作物的区域、时间、技术、管理等也世代相传,成为规范。
(二)古代、近代农业标准化的产生与发展 --4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农业词典《尔雅》就对226种植 物的外部形态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祥细描述,并 根据植物的生态特征对草和木进行了分类。 --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首开天文科 学,制定了历法、历书。此期,用谷酿酒已经成为农产品加工 工艺标准化的先声。 --商代,农业生产工具从骨器、石器发展到青铜器。从出土 的甲骨文中发现,当时已经出现原始的术语标准,如田、畴、 亩、圃等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标准化工作发展迅速。从 1980年开始,相继制定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短期和中长期规划 。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上下积极开展了农业综合标准化工 作,显示了标准化种田的效益,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1985: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标准化工作会议,发布了 《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提出了“八五”计划 。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
态。 新中国成立后,自1949年—1952年开始在农产品、畜牧
、兽医兽药、植物保护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工作。 1953—1966年,农牧渔业标准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拟
定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初步规划。 文化大革命期间,农业标准化的发展很缓慢。
工业分析1---绪论
标准化组织制定颁布的标准。 只限于世界上一个指定地区的某些国家 组成的标准化组织称为地区性标准组织, 其制定的标准称为地区性标准,如欧洲 标准化协作委员会(CEN)、亚洲标准 咨询委员会(ASAC)等。
5、标准的分类: 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所谓强制性标准是指具有法律属性,在 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强制 执行的标准,如食品卫生标准、医药标准、 农药标准、各类安全标准等。 其它标准为推荐性标准,又称为非强制 性或自愿性标准;一般在标准后加“/T”表示, 可参照执行或自愿执行,违犯这类标准不构 成经济或法律责任。
4、标准物质的种类(按技术特性分类):
化学成分和纯度标准物质:如钢铁、合金、 矿石、炉渣和基准试剂等标准物质; 物理化学特性标准物质:如燃烧热、pH值、 高聚物分子量等标准物质; 工程类标准物质:如橡胶、工程塑料的机械 性能、电性能的标准物质。 我国标准物质编号为GBW
一级标准物质:
GBW 06101 基准试剂碳酸钠; GBW 07210-07212 3种磷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GBW 013101-13237 7种pH标准物质。 二级标准物质: GBW(E)060001-060017 GBW(E)080009-080038 17种化工产品成分分析 用标准物质; 盐酸、硝酸盐、磷酸盐、 硅酸盐等标准溶液系列 水中各种成分分析用标 准物质。
2、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化的作用是改进产品、过程和 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 术合作。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 发布、实施标准,达到统一”;目的是 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提高适用性,防止壁垒,促进合作
3、标准化的对象:
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 复使用和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 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概念 等,都可成为标准化的对象。 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对象, 即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总体对象,即各 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构成的整体。
基础工业工程第一章 绪论
•
懂管理也懂技术,为何依然无法完美解决这些问题?
• 只因为这些问题只有工业工程才能解决。所以,你 必须了解和学习工业工程。
1.1
什么是工业工程
美国质量管理权威朱兰博士说:美国 值得向全世界夸耀的东西就是IE,美国之 所以打胜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有打胜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力量,就是美国有IE。
一、工业工程的定义
1.3
1.4 1.5 1.6
工业工程的研究内容
工业工程的应用 工业工程的技术人员与组织 工业工程人才培养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或技术人员,这样的问 题可能经常困扰你: •
设备投资很高,如何最大限度提高设备利用率,以换取低成本 和高利润? • 复杂的生产过程,用人工或经验,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如何 提高生产效率? •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企业必须对客户需求做出迅速的反映。应 如何进行生产规划、生产调度? • ··· ···
5 . IE的重点是面向微观管理
为了达到减少浪费,降低成本的目的, IE 的重点面向微观管理,从工作研究、作业分析、 动作和微动作分析到研究制定作业标准,确定 劳动定额。
五、 IE的功能
IE功能:研究人员、物料、设备、能源、 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设置 ,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
1.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IE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率、利润和效率(《美 国大百科全书》) 。因此,可以说IE实质上是一 门提高生产率的学问。提高生产率是IE的出发点 和最终目标,是工业工程师的第一使命。 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提高生产率联系起 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体效益,是 反映IE实质的重要特点。
六 工业工程与生产率的关系
具有共同的目标:提高生产率。
绪论
控制 监控活动按计划完成
问题5:如何学习好管理 1.永远都不要逃课,否则你会损失很多; 2.尽量坐在教室的前面,引起老师的注意,给予 你发言的机会; 3.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4.学好理论,掌握处理问题的原则; 5.累积经验,积累处理问题的方法;
问题6:什么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诸葛亮:事无巨细,吾必躬亲,恐他人不尽吾意!
(4)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3)系统管理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卡斯特 代表作:《系统理论和管理》、《组织和管理:系统与 权变的方法》 主要观点: 认为企业是一个与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之 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开放动态系统。用系统的观点管 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4)权变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英国的琼.伍德沃德 主要观点: 在企业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方式 和方法。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和条件,因地制宜、随 机应变采取适用的管理方法。
主要观点:
认为社会的各级组织是一个协作系统,是由相互进行协调 的各个组成的协作系统,管理者的主要作用是在组织中起着相 互协调、相互联系的作用。
(2)决策理论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的学者赫伯特.西蒙,1928年获诺贝尔经济 学奖,代表作:《管理决策新科学》。 主要观点: (1)管理的关键是决策; (2)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3)决策的标准;
结果:诸葛亮死后不久,蜀国灭亡。
邓小平:我最大工作就是如何不工作!
结果:小平去世后,国家后继有人,国力蒸蒸日上,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达到这种效果需要不断培养新人,规范制度,教育
下属!
本课程的内容提要:
1.主要介绍印刷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 2. 介绍印刷企业的经营战略、营销管理、目标管 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知识。 3. 介绍管理的一般方法、手段等知识。
1 绪论
它代表世界乳品工业参与国际活动。
目前,IDF有38个成员国,其中多数为欧洲国家,另外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印度等国也是 其重要成员。1984年以后,中国一直以观察员的身份参加 IDF活动。1995年,中国正式加入IDF,成为第38个成员国。
取样方法、产品质量和分级、操作、运输和贮存等方
面。
(1) 术语:术语和定义可视为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首要
要求,它确保所有相关组织都讲一致的语言。
(2) 分析方法和取样方法:物品和服务在国际交换的
先决条件就是要有检验质量的认可分析方法和取样方
法。
(3) 产品质量和分级:每类产品都应有一个标准充
分和明确地判定或描述产品质量,以使国际贸易更
第二章 标准化与食品标准
一、标准化 1、标准化的定义
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 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并通过考虑产品的使用条 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
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指定并实施各项规定的过程。
2、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1)经济性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的全面的经济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四级: • 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
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 行业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 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 地方标准:是指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而 制定的标准 •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 调、统一技术要求和管理以及工作要求而制定的标准
标准化工程奠定了我国经济的技术基础——《标准化工程》解读
准化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为了全面总结近
5 年的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新经验、 新方法, 我再次全面地修 改《 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工程》并且改由中国标准出版社 为《 , 出版, 以满足广大标准化工作者的需要。
二 、 标准化 工程》 《 的内容结构
接轨。 众所周知 , 我国现行标准 G / 001 O2标准化 B T2 0 .—20《 0
工作指南 第 1 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修改
采用了( D IO IC指南 219{ MO ) /E S :96标准化和相关的活动
1 5
从 20 年科技部提出实施技术标准战略之后, 02 我国标
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等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修改为第二版, 19 年又修改为第三版,0 3 97 20 年依据我 国加入 WT O后标 准化工作的新要求新变化再次修改为第四版。
由于该 书以标准 化活动过程为主线 , 以制/ 修订标 准 、 实
3 从第三章到第十五章为标准化工程的内容, ., 现行有效版本是
IO IC指南 2 20 ( S/ E :04 第八版) IO IC导则:0 1 因 和 S /E 20 ; 此,标准化工程》 《 书中的第三章: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及第十
概念 、 理论 、 和要求 的标准化专业著作 。 内容
一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 年 3 08 月出版的《 标准化工程》 包含 概论、 标准化发展简史、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标准化的基本原 理、 标准化基本方法、 标准化的数系、 标准化管理体系、 标准 化发展战略和规划、 标准化法规体系、 标准化专业人才队伍 建设 、 标准的制定、 标准的实施 、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 标准 化经济效果的评价、 论证和计算、 标准化的信息、l 2 世纪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 标准及相关概念
1.标准
ISO/IEC给出了“标准”的定义, 我国已通过制定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 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 将此定义完整引入,该定义为: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 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 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 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是一项制定条款活动; 条款的特点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
பைடு நூலகம்
条款的内容是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
条款的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 最佳秩序。
注 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 过程。 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 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 技术合作。 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是一个 包括制订标准、实施标准等内容的活动过程。
对标准定义的理解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 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 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 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 *原则--协商一致 *程序--公认机构批准 *对象--重复事物 *性质--规范性文件
4、标准化的对象和领域,是在随着时 间的推移不断的扩展和深化的。 5、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改进活 动过程和产品的适用性,提高活动 质量、过程质量和产品质量,同时 达到便于交流和协作,消除经济技 术壁垒。
(1)规范性文件: 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 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2)技术规范: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 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 (3) 协商一致:普遍同意,表征为对于实 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持反对意 见并按程序对有关各方的观点进行了研究 和争议经过了协调。
注:协商一致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
采用标准化方法进行管理,实践证明是一种有 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标准化学科是各类专业技术学科,如机械、冶 金、电子、化工、纺织、食品等技术学科的基 础。
2、标准化学科的基础与相关学科。
标准化学科的理论基础是控制论、信息论、统计 学及相关的专业技术学科,其基础学科既有法学、 语言学等社会科学、又有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 还有概率论、数理统计学、应用统计数学、运筹 学等数学,而以自然辩证法、逻辑学、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构成的哲学则是指导标准 化的最基本的方法。
标准、标准化 关键词:使用
共同 重复
标准化定义的5个内涵:
1、标准化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而是一项有组 织的活动过程。 2、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标准的效能和目 的都是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来体现。 3、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实践中付诸实 施后才能表现出来,决不是制订一个或一组标 准就可以了事的,有再好的标准或标准体系, 如果没有共同与重复利用,就不会产生效果。
3.标准化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
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
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指南)
ISO/IEC第2号
没有标准化
有了标准化
1983年,我国在GB 3935《标准化基 本术语》中定义“标准化”为: “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 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 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 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 益”。
2.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
形成的有机整体。
3、 标准化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一些国家对标准化给出 了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有代表性的定义有 下列三个
桑德斯在1972发表的《标准化目的与原理》一书 中把“标准化”定义为: 标准化是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 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并适当考虑产品的使用条 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 有秩序的特定活动所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定的过程。
标准化的定义
依据 ISO/IEC 指南 2 : 1996《标准化和相关活动 的通用词汇》,在 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 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 准化所下的定义是: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 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 动。”
绪论
标准化学科的性 质、内容和作用
《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 13745》依据学科的 研究对象、本质属性或特征、研究方法、派生 来源和研究目的与目标等五个方面,对各类学 科设立了62个一级学科、676个二级学科和 2382个三级学科。
1、标准化学科是管理工程学科与专业技 术学科的交叉学科和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