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裂缝及其治理措施()
混凝土地面裂缝处理
混凝土地面裂缝处理
混凝土地面裂缝处理方法:
1. 表面处理法:包括刮除法、打磨或喷丸法,可用于超薄裂缝的表面涂层。
可使用专门粘结材料(如环氧基胶等)修复。
先用凿子清除掉白边内的松散物质,然后使用砂纸、钢丝刷或喷砂进行处理,直至完全清洁并露出新茬。
除去净灰尘后,保持基面的湿润。
把将裂缝密封和粘合剂均衡地涂抹在裂缝上即可完成处理。
2. 压力灌浆法:适用于修补较深的地板裂缝。
根据灌浆的压力和速度要求灌注专用高分子化学灌浆材料。
施工前要认真阅读材料桶说明,规范操作,保护好施工现场及周围设施。
3. 填充密封法:通常是用水泥砂浆、环氧树脂砂浆、沥青油泥等来填补裂缝。
这种方法简单易做,成本低廉,但效果较差,一般较少采用。
对宽度小于0.4毫米的裂缝可采用开槽嵌缝的方法,用改性环氧树脂或弹性聚氨酯进行填充。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高技术水平,因此请务必联系专业人员处理。
以上是针对混凝土地面裂缝处理的几种方式供您参考,具体问题解决建议您咨询专业人士。
楼地面裂缝防治措施
楼地面裂缝防治措施1.地基处理:裂缝的形成往往和地基的问题有关,因此,对地基进行加固和处理非常重要。
可以采用灌注桩、增加钢筋等方式来加固地基,以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地基排水:地基过于湿润或水分不均匀会导致地基土体沉降不均匀,进而引起楼地面裂缝的产生。
因此,保持良好的地基排水是预防楼地面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方式来排除地基中的多余水分。
3.建筑物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地基承载能力、抗震设计等因素,以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裂能力。
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对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结构设计和加固措施。
4.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各项工艺操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特别是混凝土浇筑和固化过程中,要避免过早脱模或过早荷载,以免引起楼地面裂缝的产生。
5.维护保养: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的楼地面裂缝,可以采用预测性纠偏和及时修复的方法进行处理,以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和破坏。
6.温度控制:建筑物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季节,尤其是夏季和冬季,应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对于外墙、屋面等部位,可以采用绝热材料和隔热层来减少温度变化对建筑物的影响,从而减少楼地面裂缝的产生。
7.抗震设防:地震是导致楼地面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地震带和高地震烈度区域的建筑物中,应采取相应的抗震设计和设防措施,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楼地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楼地面裂缝防治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地基承载能力、施工质量控制、温度控制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修复裂缝。
只有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严格执行相应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楼地面裂缝的发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浅谈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浅谈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危害与防治措施摘要:地裂缝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地表建筑和其他人工设施,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目前地裂缝地质灾害在我国分布越来越广。
文章通过对地裂缝的特征、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举例阐述了地裂缝的危害,以及对地裂缝所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和预防的措施。
对于目前国内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地裂缝地质灾害的治理和预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裂缝;地质灾害;沉降;滑坡;塌陷;避让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地表岩土体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称为地裂缝。
地裂缝一般产生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与地面沉降不同,地裂缝的分布没有很强的区域规律,成因也比较多。
如果地裂缝产生在人类活动区,特别是人口集中、经济发达的城市,则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地裂缝的特征1、地裂缝发育的方向性与延展性地裂缝常沿一定的方向延伸,在同一地区发育的多条地裂缝延伸方向大致相同,在平面上一般呈直线状、雁行状、锯齿状或条带状分布。
据统计,河北平原的地裂缝以NE5o和NW85o最为发育。
2、地裂缝灾害的不均一性地裂缝以相对差异沉降为主,其次为水平拉张和错动。
地裂缝的灾害效应在横向上由主裂缝向两侧致灾强度逐渐减弱,且地裂缝两侧的影响宽度以及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
同一条地裂缝的不同部位,地裂缝活动强度及破坏程度也有差别,在转折和错列部位相对较重,显示出不均一性。
如西安大雁塔地裂缝东段的活动强度最大,灾害最严重,中段灾害次之,西段的破坏效应不明显。
在剖面上,危害程度自下而上逐渐加强,累计破坏效应集中于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交接部位的地表浅部十几米深的范围内。
3、地裂缝灾害的渐进性地裂缝灾害是因地裂缝的缓慢蠕动扩展而逐渐加剧的。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其影响和破坏程度日益加重,最后可能导致房屋及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4、地裂缝灾害的周期性地裂缝活动受区域构造运动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在时间序列上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地质环境与地裂缝灾害的监测与治理
地质环境与地裂缝灾害的监测与治理地质环境是指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壳、岩石、土壤、水体等要素的相互作用。
地裂缝灾害是由于地质运动和构造活动引起的地表断裂现象,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避免地裂缝灾害的发生,对地质环境进行监测和灾害治理是至关重要的。
一、地质环境监测1. 监测设备和技术地质环境的监测需要使用一系列专业设备和技术,如地震仪、地电仪、地磁仪、GPS测量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测量地质要素的变化情况,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出相应的结论。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图像处理技术等来提取有效信息。
3. 监测结果的传达与应用监测结果需要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传达监测结果时,应使用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比如制作地质环境监测报告、发布监测信息等。
二、地裂缝灾害治理1. 预警和预防措施通过对地质环境的监测,可以提前发现地裂缝灾害的迹象,采取预警措施,以减少灾害对人们的伤害。
预警措施包括发出警报、疏散人员等。
2. 技术手段和方法地裂缝灾害的治理需要运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
例如,可以采用填充、加固、改道等方式来修复断裂地表,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
3. 治理效果评估治理后需要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以验证各项措施的有效性。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改进治理方法,提高治理效果。
三、地质环境与地裂缝灾害联动管理1. 系统的管理体系地质环境与地裂缝灾害应建立起联动的管理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监测、预警、治理等环节,并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
2. 跨部门合作与信息共享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裂缝灾害治理需要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共享。
通过建立联络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及时传递和信息的高效利用。
3. 持续改进与创新地质环境监测与地裂缝灾害治理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
持续改进技术手段和方法,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管理水平,是保障地质环境与地裂缝灾害联动管理的重要措施。
矿区地面塌陷、裂缝防治措施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矿区地面塌陷、裂缝防治措施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地测科二〇一一年一月五日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矿区地面塌陷、裂缝防治措施一、矿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矿区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煤矿井下受采动影响失去原有的地层平衡,造成地面塌陷、裂缝、地面沉降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应突出“以人为本,群策群防”的指导思想和“因地制宜、以防为主、合理避让、经济合理”的原则,强调政府或主体负责、群众参与的行为方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防治区域。
(一)健全组织机构。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制,建立防灾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和调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切实做到层层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工作有序高效。
(二)强化管理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山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规,并结合《山西省煤矿采空区调查评价报告》内容,制定地质环境管理措施,规范地质环境管理,使之逐步纳入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实现地质环境管理的良性循环。
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开采,对因开采造成的危房等要及时拆迁重建,对具有危险隐患的河堤等进行加固和综合治理,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
(三) 完善群策群防体系。
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完善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网络体系。
指定专人负责预警预报工作,设立专门值班电话(煤矿调度室,电话:6842193),实行24小时值班。
成立专门的监测预警预报组,明确预警信号,确定避险路线和场所。
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视和简易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及时逐级上报。
按照《山西省煤矿采空区调查评价报告》内容,加强对矿区范围内的重要建筑物变形情况、固定监测点高程变化、水平移动等情况的监测,发现重要敏感目标附近出现地面变形异常或险情时应及时上报。
(四)设立地质灾害警示标志。
加强对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警示,分别设立不同的标示;通过会议宣告、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加强对职工的防灾教育,宣传防灾知识,增强职工的防灾意识。
地裂缝及其治理措施
地裂缝及其治理措施一、概述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裂缝的地质现象。
如果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则可能会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构成危害,称之为地裂缝灾害。
地裂缝属裂隙的一种特殊形态,常常是一些地质作用(如地震或断裂活动,地面沉降或塌陷等)的附属产物,与断裂不同。
地裂缝成因多种多样,出露于地表张开成缝,宽度变化大,存在时间较短,时隐时现;裂隙隐伏于地下,宽度窄,稳定延伸,在岩土体中永存而不消失。
而断裂深入地下,延伸长,规模大,是较强构造运动的结果。
同时,构造地裂缝与断裂活动也存在一定关系,它们有时是活动断裂在地表的露头。
地裂缝灾害是一种地质灾害,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发生过,其发生频率和灾害程度逐年加剧,已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自然灾害类型,并引起国际地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我国是地裂缝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仅对河北、山西、山东、江苏、陕西、河南、安徽七省的不完全统计,已有200多个县(市)发现地裂缝,共有700多处。
出现地裂缝的城市有西安、大同、壮族、邯郸、保定、石家庄、天津、淄博等,其中以西安最为典型和严重。
这些地裂缝穿越城镇民居、厂矿、农田,横切道路、铁路、地下管道和隧道等,造成大量建筑物破损、农田毁坏、道路变形、管道破裂等,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厂矿生产和安全。
每年因地裂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之多。
二、地裂缝成因类型及特征地裂缝按其成因分为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三类。
构造地裂缝是指由内动力地质作用产生的,包括地震地裂缝(也称构造速滑地裂缝)、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和构造蠕变地裂缝三种。
非构造地裂缝是指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作用而引起的岩土层裂缝,如膨胀土地裂缝、黄土地裂缝、冻土地裂缝、盐丘地裂缝、干旱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地裂缝、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地裂缝等。
实际上,有许多地裂缝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称之为混合成因地裂缝。
矿区地面塌陷、裂缝防治措施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矿区地面塌陷、裂缝防治措施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地测科二〇一一年一月五日山西乡宁焦煤集团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矿区地面塌陷、裂缝防治措施一、矿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矿区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煤矿井下受采动影响失去原有的地层平衡,造成地面塌陷、裂缝、地面沉降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地质灾害防治应突出“以人为本,群策群防”的指导思想和“因地制宜、以防为主、合理避让、经济合理”的原则,强调政府或主体负责、群众参与的行为方针,全面规划,突出重点防治区域。
(一)健全组织机构。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制,建立防灾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和调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切实做到层层有人管,具体工作有人抓,工作有序高效。
(二)强化管理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山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法规,并结合《山西省煤矿采空区调查评价报告》内容,制定地质环境管理措施,规范地质环境管理,使之逐步纳入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实现地质环境管理的良性循环。
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开采,对因开采造成的危房等要及时拆迁重建,对具有危险隐患的河堤等进行加固和综合治理,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
(三) 完善群策群防体系。
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点,完善地质灾害群策群防网络体系。
指定专人负责预警预报工作,设立专门值班电话(煤矿调度室,电话:6842193),实行24小时值班。
成立专门的监测预警预报组,明确预警信号,确定避险路线和场所。
定人、定点、定时进行巡视和简易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及时逐级上报。
按照《山西省煤矿采空区调查评价报告》内容,加强对矿区范围内的重要建筑物变形情况、固定监测点高程变化、水平移动等情况的监测,发现重要敏感目标附近出现地面变形异常或险情时应及时上报。
(四)设立地质灾害警示标志。
加强对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警示,分别设立不同的标示;通过会议宣告、发放宣传单、张贴宣传画等形式,加强对职工的防灾教育,宣传防灾知识,增强职工的防灾意识。
道路工程裂缝处理方案
道路工程裂缝处理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交通运输的日益发达,道路工程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出现裂缝问题。
道路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了道路的美观和使用寿命,还会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因此裂缝处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路工程裂缝的成因、分类及处理方案,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讨论,旨在帮助工程人员更好地处理道路裂缝问题。
二、道路裂缝的成因和分类1. 道路裂缝的成因道路裂缝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不坚实:道路基础不坚实或者基础材料不良导致路面承载能力不足,易出现裂缝。
(2)材料质量不佳:施工过程中使用质量不佳的路面材料,或者使用寿命较短的路面材料会导致裂缝问题。
(3)地质因素: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地下管线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道路裂缝的出现。
(4)交通荷载:交通车辆的频繁行驶也是道路裂缝出现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超载车辆的频繁通行。
2. 道路裂缝的分类根据裂缝的形成原因和性质,道路裂缝可分为以下几类:(1)按照裂缝的宽度分:裂缝可分为微裂缝、细裂缝和大裂缝。
(2)按照裂缝的形态分:裂缝可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径向裂缝和网状裂缝。
(3)按照裂缝的深度分:裂缝可分为表层裂缝、中层裂缝和深层裂缝。
以上是对道路裂缝成因和分类的简要介绍,下面将详细介绍道路裂缝的处理方案。
三、道路裂缝的处理方案1.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道路裂缝处理的首要原则。
在路面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应根据道路使用条件和环境特点合理选用路面材料,保证路面的平整和坚实,以减少裂缝的出现。
此外,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也是预防裂缝的重要措施之一。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减少各种外部因素对道路的影响,才能从根本上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2. 表层处理针对表层裂缝,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表层修补:采用适量的沥青混凝土作为修补材料,对裂缝进行补充填实,保证路面的平整。
(2)表层封层:将专用的路面封层剂涂覆在路面上,填充裂缝并防止水分渗透,以保护路面不受侵蚀。
地面开裂、渗漏处理方案
地面开裂、渗漏处理方案
引言
地面裂缝和渗漏是建筑中常见且麻烦的问题,会导致楼房减值、安全风险以及环境的不良影响。
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这个
问题。
原因分析
造成地面开裂的主要原因是土地重压下的变形,还有气候变化、水分变化以及建筑下部分移位。
另外渗漏问题多是由于管道破裂、
自来水管损坏、降雨量过多等原因所引起。
解决方案
对于地面开裂问题,首先需要对地面进行评估,采取不同的措
施针对不同情况。
如若地面裂缝较小,则可以采取填充的方式进行
处理。
如果地面裂缝过大,则需要采用 more 专业工具对裂缝进行
填充和加固。
对于渗漏问题,需要找到漏水的位置,更换损坏管道
或阀门等方法解决漏水问题。
后续维护
地面开裂和漏水问题解决后还需要进行后续维护,包括加强地基的处理,加固土壤等工作。
建筑物使用后还需要对设备设施进行保养和维护,定期检查管道等设备以避免再次产生相关问题。
结论
地面开裂和漏水是建筑中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处理以避免造成大的问题。
综合考虑治理的效果、费用和维护工作等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案解决相关问题,并保持后续维护工作。
地裂缝及其治理措施
地裂缝及其治理措施地裂缝是指地壳发生断裂,导致两块地层相对移动而形成的裂缝。
地裂缝的形成通常与地球内部构造活动和自然灾害有关,如地震、地面下沉和地壳运动等。
地裂缝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威胁,还会给环境和地下水资源造成破坏。
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来减轻地裂缝带来的危害。
首先,对于已经出现的地裂缝,可以采取填充和修复措施。
填充物可以选择使用水泥、沙子和岩石碎料等物质,填充到地裂缝中去,使其重新结实地壳。
此外,地裂缝填充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尽可能在干燥的季节进行,以防填充物随地下水流动导致地面沉降。
填充地裂缝时还需要保证填充物的密实性,以确保填充物能够与周围地层紧密结合。
修复地裂缝时还可以使用钢筋加固的方法,将钢筋固定在地裂缝两侧,以增强地壳的结构稳定性。
其次,为了预防地裂缝的形成和扩大,还可以采取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在土地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应针对潜在的地裂缝区域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调查,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和风险因素。
根据勘察结果,可以合理规划建筑物和道路的布局,避免在潜在地裂缝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在土地利用方面,也应遵循合理的用地政策,避免在潜在地裂缝区域进行过度开采、过度开发和过度放牧等活动,以减轻地质灾害的风险。
此外,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也是地裂缝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站和传感器网络,可以及时监测到地壳的运动和地震波的传播,为地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分钟的时间发出警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紧急撤离和安全疏散。
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需要借助先进的地震仪器设备和相关技术,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和模型研究,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加强公众的地质灾害教育和风险意识培养,也是地裂缝治理的关键措施之一、公众应该了解地裂缝的形成原因、特征和危害,掌握自救和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地震和地质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醒公众关注地质灾害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防灾减灾指导和援助。
煤矿治理地裂缝规章制度
煤矿治理地裂缝规章制度为了加强煤矿地裂缝治理工作,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事故风险,特制定本规章制度,以规范煤矿地裂缝治理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一、总则1.1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各类煤矿地质条件差异较大的地方,以及存在地裂缝现象的煤矿。
1.2 地裂缝治理工作应遵循“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地质特征和裂缝特点制定具体治理方案。
1.3 区域性裂缝治理应与邻近矿区和相关单位协调,共同制定治理方案,确保治理效果。
1.4 煤矿管理部门应加强地质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地裂缝情况,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1.5 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地裂缝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二、地裂缝治理管理2.1 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成立地裂缝治理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治理工作有序进行。
2.2 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地裂缝治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治理技术水平,确保治理工作质量。
2.3 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地裂缝治理档案,对治理工作进行记录和归档,随时查阅。
2.4 煤矿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进行地裂缝治理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地裂缝治理方案3.1 煤矿地裂缝治理方案应根据地质条件和裂缝特征制定,包括治理方法、治理装备、治理进度等内容。
3.2 煤矿地裂缝治理方案应经相关专家审批,确保治理方案合理可行。
3.3 煤矿地裂缝治理方案应及时向矿工、监理单位、相关部门通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地裂缝治理技术4.1 煤矿地裂缝治理技术包括注浆固化、爆破填埋、钻孔注浆等多种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4.2 煤矿地裂缝治理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程,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
4.3 煤矿地裂缝治理工作应加强质量监控,确保治理效果。
五、地裂缝治理效果评估5.1 煤矿地裂缝治理工作完成后,应对治理效果进行评估,确保裂缝得到控制。
5.2 煤矿地裂缝治理工作效果不达标的,应及时进行整改,直至满足安全要求。
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护措施
工程施工地质灾害防护措施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问题日益凸显。
地质灾害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工程施工地质灾害的防护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点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难以预测和防治等特点,给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地质灾害防护措施1. 地质勘查与监测在工程施工前,进行全面地质勘查,了解地质条件,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 预防措施(1)优化工程设计:根据地质勘查和监测数据,合理设计工程结构,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影响。
(2)施工工艺: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例如,在软弱地基处理中,采用加固措施提高地基承载力,防止地面沉降。
(3)施工顺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先施工高风险区域,确保工程安全。
3. 治理措施(1)地质灾害治理:针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加固滑坡体、排水、锚固等,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2)应急预案: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工程施工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
(3)救援设施:配备必要的救援设施和设备,如逃生通道、救援器材等,确保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4. 教育培训与宣传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 法律法规与政策严格执行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制度,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三、结论地质灾害防护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地质勘查、预防措施、治理措施、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的综合防治,可以有效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施工的影响,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为我国工程施工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的环境治理
第46卷第4期2019年12月有色金属设计Nonferrous Metals DesignVol.46No.4Dec.2019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的环境治理曾华栋(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新疆哈密839000)摘要: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与地裂缝是其常见病害之一,对煤矿的安全开采与生产及其周围环境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危害影响。
文章结合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对其环境治理措施进行研究,为有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环境治疗中图分类号:TD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660(2019)04-0043-03Environmental Control of Ground Collapse and Cracks in Goaf of Coal MineZeng Huadong(The6th Geological Brigade oO Xin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Hami839000,China)Abstract:The ground collapse and cracks io cool mine goaf is one of the common diseases,exerting great impact on the safe mining and production of coal mines and its surrounding bing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hca of the ground collapse and cracks in coal mine goal,study on the environmentaS governance measures was corned out ta provide references for related practices and research.Keywords:Coal mine;Goaf;Ground collapse;Ground crack;EnvironmentaS treatmento引言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与地裂缝是其常见病害问题之一,其问题形成主要是由于煤矿矿层开采形成采空区后,采空区岩层与结构的稳定性主要通过洞壁与支撑柱进行维持,但是由于其岩体内部空洞对这种天然应力的平衡作用会产生相应的破坏影响,导致其存在局部应力过于集中等,在采空区面积较大的情况,一旦围岩的强度不能够对上覆岩土体的重力形成抵抗,就会造成采空区顶板岩层内的拉张应力高于岩层的抗拉强度极限,从而产生一种向下弯曲与移动作用力,引起采空区地面断裂以及破碎、冒落等情况,发生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与地裂缝不仅对煤矿的安全开采与生产存在着极大的不利影响,而且对其周围环境影响也十分不利。
地裂缝及其治理措施精编WORD版
地裂缝及其治理措施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地裂缝及其治理措施一、概述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裂缝的地质现象。
如果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则可能会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构成危害,称之为地裂缝灾害。
地裂缝属裂隙的一种特殊形态,常常是一些地质作用(如地震或断裂活动,地面沉降或塌陷等)的附属产物,与断裂不同。
地裂缝成因多种多样,出露于地表张开成缝,宽度变化大,存在时间较短,时隐时现;裂隙隐伏于地下,宽度窄,稳定延伸,在岩土体中永存而不消失。
而断裂深入地下,延伸长,规模大,是较强构造运动的结果。
同时,构造地裂缝与断裂活动也存在一定关系,它们有时是活动断裂在地表的露头。
地裂缝灾害是一种地质灾害,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发生过,其发生频率和灾害程度逐年加剧,已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自然灾害类型,并引起国际地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我国是地裂缝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仅对河北、山西、山东、江苏、陕西、河南、安徽七省的不完全统计,已有200多个县(市)发现地裂缝,共有700多处。
出现地裂缝的城市有西安、大同、壮族、邯郸、保定、石家庄、天津、淄博等,其中以西安最为典型和严重。
这些地裂缝穿越城镇民居、厂矿、农田,横切道路、铁路、地下管道和隧道等,造成大量建筑物破损、农田毁坏、道路变形、管道破裂等,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厂矿生产和安全。
每年因地裂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之多。
二、地裂缝成因类型及特征地裂缝按其成因分为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三类。
构造地裂缝是指由内动力地质作用产生的,包括地震地裂缝(也称构造速滑地裂缝)、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和构造蠕变地裂缝三种。
非构造地裂缝是指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作用而引起的岩土层裂缝,如膨胀土地裂缝、黄土地裂缝、冻土地裂缝、盐丘地裂缝、干旱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地裂缝、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地裂缝等。
施工孔洞混凝土开裂防治措施
施工孔洞混凝土开裂防治措施
一、施工孔洞混凝土开裂原因
1.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未凿毛或凿毛不合格。
2.泵管洞、传料孔等施工预留孔洞处未按设计要求预留钢筋。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振捣密实。
4.泵管洞、传料孔等施工预留孔洞下部支撑体系不符合要求。
二、开裂防治措施
1、施工管理防治措施
(1)泵管洞、传料孔等施工预留孔洞处模板支设前,混凝土结合面必须进行凿毛处理,凿毛质量符合要求。
(2)板内钢筋在预留洞口处不得切断,待二次浇筑时,采用高一等级微膨胀混凝土。
(3)加强泵管洞、传料孔等预留孔洞处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厚度不小于两侧板厚,同时应做好二次收面。
(4)楼层预留孔洞应采用下部搭设支撑体系的方式施工。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督管理办法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督管理办法一、总则为了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督管理活动。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和应急处置等工程。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督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治理效果和效益。
二、监督管理职责(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包括:1、组织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
2、负责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和验收工作。
3、监督检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活动,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4、建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和质量状况。
(二)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三)项目建设单位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和安全负总责,应当依法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职责,确保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和安全。
三、工程勘查与设计(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地质灾害勘查工作,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成因、稳定性和危害程度等,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勘查成果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工程设计,提出合理的治理方案和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工程概况、治理目标、治理措施、工程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
(三)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文件应当经过专家评审和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
四、工程施工(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地裂缝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本项目位于我国某城市,工程范围包括地裂缝治理工程。
地裂缝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地面裂缝,严重威胁到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次治理工程旨在消除地裂缝隐患,提高周边环境的安全性。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人员:组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施工队伍,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2)施工材料: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必要的施工材料,如水泥、砂石、钢筋、防水材料等。
(3)施工设备:配备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切割机等施工设备。
2. 施工步骤(1)现场勘查:对地裂缝区域进行详细勘查,了解裂缝的分布、深度、宽度等情况。
(2)裂缝处理:1)对于浅层裂缝,采用灌浆法进行处理。
首先清理裂缝,然后用灌浆泵将灌浆材料注入裂缝中,待灌浆材料固化后,裂缝得到填充。
2)对于深层裂缝,采用注浆法进行处理。
首先在裂缝两侧钻探孔,然后通过钻探孔注入灌浆材料,待灌浆材料固化后,裂缝得到填充。
(3)裂缝两侧加固:1)采用锚杆加固法,将锚杆打入裂缝两侧的岩土体中,通过锚杆的锚固作用,提高岩土体的整体稳定性。
2)采用喷射混凝土加固法,对裂缝两侧进行喷射混凝土,形成一道防护层,提高岩土体的抗滑、抗裂性能。
(4)排水系统建设:1)在地裂缝区域设置排水沟,将地表水引入排水沟,避免地表水渗透到裂缝中,加剧裂缝发展。
2)在裂缝两侧设置排水孔,将裂缝内的地下水引入排水沟,降低裂缝两侧的地下水位。
3. 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材料:确保施工材料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2)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施工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2)施工设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3)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三、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地质灾害6-地裂缝
在亚利桑那 州皮卡乔附 近,因抽地 下水的沉降 引发地裂缝。
无锡市东亭镇,地裂缝错断无锡--上海公路,两 侧高差达15-20cm,威胁行驶安全。
影 响 现 已 被 迫 拆 除
江 阴 市 长 泾 镇 双 平 大 楼 因 地 裂 缝
苏锡常地区地裂缝对房屋造成严重破坏
图C5-3-2 亚利桑那州 C5卡萨格兰德西南约 32km泰布尔山附近显 32km泰布尔山附近显 示地裂缝的航空照片 A.小比例尺航片,箭 A.小比例尺航片,箭 头指向地裂缝
图1 地裂缝发育概图(Bell 1981) 地裂缝发育概图( 1981)
西安地裂缝分布 面积约155km2, 由11条地裂缝组 成,其中最长的 有20余公里。
西安地裂缝造成房屋和城墙开裂
河北沧州地裂缝长4 河北沧州地裂缝长4公里
2002年沧州 2002年沧州 市给水管网 破裂776 776次 破裂776次
图C5-1-1 西安市地裂缝与地貌的关系图 C5-
2 不均匀沉降引起张裂隙
图2 与地裂缝有关 的三种地质条件 (rson and T.L.Pewe 1986) 1986)
图C5-3-3 显示 C5亚利桑那州南部 地裂缝与地下水 下降和地貌关系 的示意图 A和B盆地和山 脉的理想化演化。 C由于地下水下 降形成的地裂缝
<<活动构造与灾害地质>>教案6 <<活动构造与灾害地质>>教案6-地裂缝 活动构造与灾害地质>>教案 1 张裂隙发育成地裂缝 2 不均匀沉降引起张裂隙 实例1 实例1 西安地裂缝成因及治理措施 实例2 实例2 苏锡常地区地裂缝成因分析 实例3 实例3 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地裂缝
1 张裂隙发育成地裂缝
地裂缝专项施工方案
地裂缝专项施工方案地裂缝是指地表或地下岩石在其中一方向上出现的断裂痕迹。
地裂缝不仅会给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民生设施带来威胁,还会导致地下水、土壤和矿产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为了解决地裂缝的问题,需要制定一套专项施工方案。
一、地裂缝的调查和评估1.地裂缝调查:通过实地勘察和遥感技术,确定地裂缝的分布范围和特征。
2.地裂缝评估:根据地裂缝的规模、活动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地裂缝的危险性和优先治理的程度。
二、地裂缝的治理方法1.填充治理:对于较小规模的地裂缝,可以采用填充材料填充的方法,使地表恢复平整。
2.加固治理:对于较大规模和活动性较强的地裂缝,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如地下桩基、加固梁和墙体等。
3.控制治理:对于活动性较强的地裂缝,可以采取控制措施,如导水、减压和约束等,以减缓地裂缝的扩展速度和影响范围。
三、地裂缝施工方案的制定1.确定施工目标:根据地裂缝的特征和危险性,确定地裂缝施工方案的目标,如保护周边环境、恢复地表平整和防止地裂缝扩展等。
2.选择施工方法:根据地裂缝的规模和活动性,选择填充、加固或控制等施工方法。
3.确定施工步骤:根据地裂缝施工方案的目标和方法,确定施工的先后顺序和步骤,如地裂缝调查、土地整理和施工实施等。
4.制定施工计划:根据施工步骤和项目的需求,制定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人力和材料的安排等。
5.施工实施:按照施工计划和方案,进行地裂缝的调查、治理和监测等工作,并及时进行记录和整理。
四、地裂缝施工方案的实施管理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地裂缝的特征和治理成效,制定地裂缝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点位、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等。
2.建立监测系统:根据监测计划,建立地裂缝的监测系统,包括监测设备的安装和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等。
3.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地裂缝的施工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施工方案和改进施工方法。
4.建立档案管理:建立地裂缝施工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地裂缝调查、施工方案和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存档等。
常见地质灾害分类与治理技术研究
常见地质灾害分类与治理技术研究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原因造成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地质滑坡、地面沉降、地裂缝等。
对地质灾害的分类和治理技术的研究对于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常见地质灾害的分类和治理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地震是一种由地球内部的能量释放所引起的地震波传播而造成的地质现象。
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较大的特点,对建筑物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
主要的地震灾害治理技术包括:抗震设计、加固与改造、地震监测系统、地震预警系统等。
抗震设计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和材料,使建筑物能够在一定强度的地震作用下安全使用。
加固与改造是对已有建筑物进行结构增强和改进,提高其抗震能力。
地震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地震波的传播和地震活动的情况,提供准确的地震数据。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通过提前预警,使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好防护措施。
地质滑坡是指地面上的土壤和岩石沿滑动面相对滑动的现象。
地质滑坡具有广泛分布和隐蔽性的特点,对人类居住区和交通设施造成严重的破坏。
主要的地质滑坡治理技术包括:坡体加固、排水和抗滑措施。
坡体加固是通过切割和填充等方法,使坡体的稳定性得到改善。
排水措施可以减少土壤的饱和度,减少滑坡的发生可能性。
抗滑措施包括设置护坡、挡土墙和防护林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滑坡的破坏力。
地面沉降是指由于地下水开采或地下工程施工等因素导致地下土层下沉而引起的地质现象。
地面沉降会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影响。
主要的地面沉降治理技术包括:减少地下水开采、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和加强监测。
减少地下水开采可以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减缓地面沉降的速度。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可以控制地下沉降的范围和程度。
加强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地面沉降的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地裂缝是指由于地壳运动或地下水开采等因素造成的地面裂缝现象。
地裂缝对地面上的建筑物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的威胁。
主要的地裂缝治理技术包括:填充和固结地裂缝、控制地下水位、加固建筑物和隔离裂缝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裂缝及其治理措施一、概述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裂缝的地质现象。
如果这种地质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则可能会对人类生产与生活构成危害,称之为地裂缝灾害。
地裂缝属裂隙的一种特殊形态,常常是一些地质作用(如地震或断裂活动,地面沉降或塌陷等)的附属产物,与断裂不同。
地裂缝成因多种多样,出露于地表张开成缝,宽度变化大,存在时间较短,时隐时现;裂隙隐伏于地下,宽度窄,稳定延伸,在岩土体中永存而不消失。
而断裂深入地下,延伸长,规模大,是较强构造运动的结果。
同时,构造地裂缝与断裂活动也存在一定关系,它们有时是活动断裂在地表的露头。
地裂缝灾害是一种地质灾害,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发生过,其发生频率和灾害程度逐年加剧,已成为一个新的、独立的自然灾害类型,并引起国际地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我国是地裂缝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仅对河北、山西、山东、江苏、陕西、河南、安徽七省的不完全统计,已有200多个县(市)发现地裂缝,共有700多处。
出现地裂缝的城市有西安、大同、壮族、邯郸、保定、石家庄、天津、淄博等,其中以西安最为典型和严重。
这些地裂缝穿越城镇民居、厂矿、农田,横切道路、铁路、地下管道和隧道等,造成大量建筑物破损、农田毁坏、道路变形、管道破裂等,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厂矿生产和安全。
每年因地裂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之多。
二、地裂缝成因类型及特征地裂缝按其成因分为构造地裂缝、非构造地裂缝和混合成因地裂缝三类。
构造地裂缝是指由内动力地质作用产生的,包括地震地裂缝(也称构造速滑地裂缝)、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和构造蠕变地裂缝三种。
非构造地裂缝是指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作用而引起的岩土层裂缝,如膨胀土地裂缝、黄土地裂缝、冻土地裂缝、盐丘地裂缝、干旱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地裂缝、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地裂缝等。
实际上,有许多地裂缝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称之为混合成因地裂缝。
三、地裂缝灾害防治地裂缝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各级政府、部门对此极为重视,为减轻灾害损失做了大量工作,如加强地裂缝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等,有些省市还制订了相应的条例,这些措施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不同成因的地裂缝,由于其发育特征不同,产生的灾害也不同。
有些地裂缝灾害可以根除,有些不能根除,只能预防或避让。
下面介绍几种地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地震地裂缝灾害和构造蠕变地裂缝灾害的防治1.灾害防治原则地裂缝灾害防治除应符合地质灾害缓减与防御的系统性和社会性原则外,由于地裂缝灾害具有衡生性,跨越地裂缝的建筑无一幸免地会遭受破坏,因此防止地裂缝破坏和减轻地裂缝灾害最根本是坚持避让为主的原则,特别是对那些高层建筑和重大工程尤其重要,城市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认真负责。
2.确定建筑安全距离减轻地裂缝灾害的途径和效果主要依赖于对地裂缝带的正确划分和建筑安全距离的确定。
破坏损失评价与建筑安全距离的确定,目的是确定地裂缝的破坏带、影响带和安全带的具体参数。
⑴地裂缝带建筑安全距离确定,应建立在多种手段调查、试验、测试和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大致对应地裂缝破坏宽度分布的划分,以建筑物重要程度为依据,将地裂缝场地划分为不安全带(又称破坏带或避让带)、次不安全带、次安全带和安全带四个带(表1),次不安全带和次安全带统称为影响带或设防区,安全带也称安全区。
表1 地裂缝场地避让安全距离及建筑物类型⑵确定地裂缝场地建筑避让安全距离时,还应注意下列问题:①区域地震活动强弱会影响地裂缝带的破坏强度,因此,应根据区域地震活动性,对安全带距离及各带宽度作必要调整。
②未来地下水开采及水利建设将极大地影响地裂缝的活动,因此,应对未来地下水开采和水利建设作出预测,对安全带距离及③为有效地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在强调安全的前提下,对各带提出容许建筑物类型,并给出相应的评价。
3.建筑物减灾防灾对策建筑物的减灾防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建筑的减灾防灾,二是对规划拟建建筑的减灾防灾。
地裂缝带上的建筑物程度不同地都遭受到破坏和变形,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局部的损坏会危及整体。
因此,应认真研究地裂缝造成建筑物破坏的规律,提出有效的治理对策,除上述避让措施外,一般还可采取下列对策:⑴适当加固法对于地裂缝两侧的建筑,只要位于不安全带以外,局部的变形可采取加固的方法,如高压喷射注浆加固地基法,钢筋混凝土梁加固上部结⑵部分折除法对横跨或斜跨地裂缝的建筑物,虽然采取加固措施暂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最终还是避免不了遭受破坏。
这种情况最有效的方法是尽早地拆除局部,以保留整体,从而减轻地裂缝灾害损失。
在拆除前,应该查明地裂缝的准确位置,参考建筑物与地裂缝的产状及建筑物的最大破坏宽度,做到既能保证安全,又合乎最佳使用效益,拆除后保留部分可采加固措施,以确保安全使用。
⑶地基的特殊处理方法与许多物理过程一样,断裂的传播遵循费马原理(即能量最小原理),为挽救座落在地裂缝附近的建筑,可以在其近旁设置一条“人工地裂缝”,只要把原建筑进行一般性加固,就可以使原来的地裂缝段成为不活动的“死地裂缝”,起到断裂置换的作用。
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建筑走向与地裂缝走向近于一致的情况。
②局部浸水法位于不安全带内,靠近地裂缝的建筑物,除可能会发生破裂外,还会发生整体倾斜。
故既要进行加固,还应警惕倾斜。
但在黄土地区,利用黄土的湿陷性及其下沉稳定较快的特点,可进行有控制地局部浸水(必要时还可加压),使下沉量较小的一边得到一个人工补偿下沉量,以便使整个基础达到均匀下沉的目的。
次不安全带和次安全带为有条件的适应性建筑区,特别是次不安全带内如果无法避让,需采取一些具体工程措施防止或减缓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危害。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①加强地基的整体性对于高防带内的框架结构,其地基要做成井字型交叉地基梁,构成封闭式的框架基础,即使靠近地裂缝带近侧的场地土体发生沉降,该基础和上部框架也可靠强度形成悬壁式建筑。
对于下盘上的建筑物可考虑使用桩基,因为桩的长度越长,则距地裂缝的距离越远。
②加强建筑物上部结构刚度和强度,抵抗差异沉降产生的拉裂。
⑸生命线工程的防灾对策生命线工程是指城市或工业区维持生活及工业生产的煤气、天然气、饮用水等管道工程,以及通迅电缆、道路、桥梁等工程。
由于这些工程网①管道工程分地面管道和地下管道。
对于一般管道工程,如上、下水管道,在地面上主要是防止管道与地表土体一起运动,一般可作跨越地裂缝的简单处理,如做预应力拱梁,将管道置于拱顶上,或在管道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垫层。
其它管道可在地裂缝带挖设槽沟,在槽沟中设置活动式支座或收缩式接头,还可设置弹性支座。
管道接口要采用橡胶等柔性接头。
对重要的管线工程,如供气、供油等管道,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应安装简易的观测装置,定期观测。
②对于道路,一般只要在裂缝及影响带内,改整体铺设为预制块体铺设,其下部铺碎石层,即能保证道路的安全使用。
对于立交桥工程,可用伸缩缝、活动支座等方法减轻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对于铁路则应填平地表,调整道渣,防止积水。
(二)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防治对策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虽然分布范围广、数量多,但因其展布分散稀疏,延伸较短,又都是浅表层破裂,基本无位移,所以其破裂致灾作用是有限的,单条地裂缝灾害损失较轻。
对这种地裂缝的防治对策有如下几种:1.进行城镇、居民点和流域规划,以及工业点的布局、水利设施的布置时,一定要避开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曾反复再现、又由第四系土层覆盖的地壳应力活跃区带。
如陕西泾阳和河北平原的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灾害多发区,就分别处于裂谷区的汾渭地震带和河北平原地震带上。
2.城乡居民点、建设区不宜布置在黄土台地、河流黄土高阶段地、山区与平原过渡区和山间洼地的易于积水的低洼地带。
若必须在这些地方建设,应改善地表性质,如将松散的土层表面进行夯实,铺填粘土等不透水层或坡面种植草皮,平整坡面与地面,消除坑洼,减少地表水的积聚渗透。
3.在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的多发区,尤其是在区内城乡居民点和农灌区经常开展巡查工作。
对可能产生地裂缝及其伴生陷穴的地带,例如平原或者黄土塬洼地、地形略有起伏变形的坡折处、谷坡、谷底、谷岸地等,要进行定期的巡查,如发现地裂缝和陷落形迹,应及时处理,防止地裂缝和陷穴的发生和发展。
4.对现有地裂缝应填土掩埋、回填、夯实,要搞好排水防止复活。
如陕西泾阳镇—龙泉地区地裂缝多次在原地重复出现,农田开裂甚至出现串珠状坑穴,经农民及时填土掩埋,在原地仍能耕种农作物,可维持几年,地裂缝再次出现时可再次挖土填实。
在保定电校新教学楼(四层)和蓄电池厂小学教学楼(二层明廊明柱)都是横跨地裂缝建筑的,建成后输通了地面排水,铺设了排水管道,使用6~10年没有发生开裂等问题,也说明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灾害是可以预防的。
此外,还应采用平整土地、消除洼地、搞好排水等措施,防止区域微破裂5.对于宽度大、沿线多串珠状陷穴的地裂缝应进行处理。
具体方法:对地裂缝及小而直的陷穴,可用干砂灌实方法处理;当洞身和裂缝不宽,但洞壁和缝壁曲折起伏较大的地裂缝和陷穴,或离建筑物和工程较远的裂缝和小陷穴,用泥浆重复多次灌注,有时为了封闭地下水流,也可用水泥砂浆;对于直接影响各类工程建筑和较大的沿地裂缝串珠洞穴,应根据其洞情况,设计开挖回填,一般用粘性土分层夯实,为提高回填质量和工效,可采用坯砖回填方法。
6.区域微破裂开启型地裂缝因一般无水平位移和垂直位错,在其带上的永久性建筑物,若不能避让,应用抗拉整体性较强的基7.对于工农业生产影响大,而且反复出现的地裂缝,如长十余公里的山西万荣地裂缝、位于城市居民区的榆次地裂缝和临汾地裂缝,应建立观测站,进行地裂缝发展和建筑物的变形监测。
8.对可能有隐伏地裂缝通过的重要工程建筑地段,应采用物探、槽探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勘探,根据隐伏地裂缝特征,采取治理对策,确保工程建筑安全和正常使用。
(三)膨胀土地裂缝防治措施防治膨胀土地裂缝对生产建设的危害,长期以来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但有一些经验可供参考。
1.防水保湿措施由于膨胀土地裂缝的发育及其灾害与水的作用有关,因此,其防治应抓住治水这个关键性问题。
一方面应防止水的渗透,以免土体吸水后发生膨胀;另一方面应尽可能保持膨胀土的原来湿度,以免它在减水后产生干裂。
2.地基处理方法我国膨胀土分布范围很广,在一些地区几乎不可能避开,尤其在尚未认识它是膨胀土以前,也许已在其上建造了建筑物,为此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目前处理膨胀土地基的常用方法有换填垫层法、深挖基础法等。
3.工程结构措施膨胀土地区建筑物,应注意使建筑结构应适应膨胀土的胀缩变形特点,一般要求建筑物的体形要简单,设置滑动接头或者采用伸缩缝等。
除上述外,还应注意下列事项,场地要平整,减少微地形影响;建筑物不能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不同土层,也不要修建在山坡、谷坡之上;要避免地基半填半挖;建筑物边缘不要种植吸水量大的阔叶树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