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地裂缝成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同市地裂缝成因分析

摘要:大同市1983年发现地裂缝,至今已发现地裂缝11条,造成的经济损失

达8729万元。地裂缝地质灾害不仅制约着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威胁着广大人

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对大同市裂缝的基本特征及成因类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建议。

1、引言

地裂缝是指受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影响,岩体或土体直达地表的现状开裂现象。地裂缝是地质灾害中地面变形灾害之一,不仅降低环境质量,制约经济发展,而

且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查明地裂缝的分布及成因类型,对有效开展减灾、防灾、避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大同市地裂缝概况和发育特征

(1)大同市地裂缝概况

大同市地裂缝最早发现于1983年,多数始发于1989年以后,2000年前后地裂缝活动最为强烈,地裂缝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大同市城区的许多房屋被毁,2010年之后地裂缝活动总体趋于缓和。大同市地裂缝主要集中分布在平城区,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均有,但以大型为主。大同市地裂缝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大同市地裂缝基本情况统计表

(2)地裂缝的发育特征

①地裂缝的成带性

地裂缝带实际上由多条地裂缝组合而成,一般宽10-30m,局部地带可达

40m。地裂缝在平面上形态多种多样,有羽状排列、树枝状、网格状、直线状、

锯齿状和波状等多种形态。

②地裂缝的方向性

大同市发育的地裂缝走向都在NE26°-80°,优势方位在NE34°-70°。对于单个

地裂缝带而言,各具有稳定的方向性,一般走向的差异小于10°,地裂缝带具有

稳定延伸方向的地裂缝集合体。

③地裂缝带的横向差异性

地裂缝带一般由一条地裂缝和若干条次级裂缝组成,主裂缝延伸长、连续性好,在同一个断面上其张开量、下降量、扭动量最大,次裂缝次之。

3、地裂缝成因分析

大同市境内的地裂缝为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促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

演化主要受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层岩性、地下水超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

地层岩性是地裂缝形成的物质基础,基底断裂构造、新构造运动是地裂缝形成的

主导因素,属内动力;在原有地裂缝的基础上,地下水超采诱发并加剧了地裂缝

的发生、发展,并促使地裂缝向地表进一步延伸,属外动力。下面对地裂缝成因

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1)新构造运动和基底构造是形成大同市地裂缝的主导因素。

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新生代以来的地壳垂直升降运动。大同盆地是新生代断

陷盆地,盆地外部为新构造运动隆起区(基岩山区),剥蚀作用强烈;盆地的内

部属新构造运动下降区,堆积作用强烈,发育有巨厚层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大

同盆地的构造应力场以北西—南东向拉张作用为主,在拉张作用下,盆地的边界

形成了控制大同盆地基本形态的口泉断裂、六棱山断裂等边山断裂,伴随主断裂

同时发生的,还有一系列走向北东、北北东的次一级断裂,如水峪断裂、泉寺头

断裂等,其总体延伸方向与构造应力场方向垂直,为北东—南西向。区域构造应

力的拉张作用,使得第四系岩土层遭到破坏、破裂,从而形成新的构造地裂缝。

大同盆地基底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这些基底断裂走向大多为NE向,优势方

位在NE50°左右,与大同市区域地质构造线方向一致。盆地中绝大部分地裂缝与

基底断裂从空间展布上(如地裂缝位置、走向等),有着明显的对应性。如房子

村断裂对应机车厂地裂缝、文化里断裂对应于机电公司地裂缝、文化里地裂缝;

新添堡断层对应于新添堡地裂缝、南郊凿井队地裂缝;322医院断裂对应322医

院地裂缝。基底老断裂处于活动性强烈的现代应力场中,有利于继续活动,延伸

到地表即形成继承性地裂缝。

(2)大同盆地地裂缝发展历史与新构造运动活跃期具有关联性

通过对大同盆地地裂缝发生时间的统计发现,地裂缝的发生年份并不是均匀

分布的。其中1980年以前未见地裂缝产生,1981-1985年3条,1986-1990年4条,1991-1995年4条,1996-2000年1条,2001-2005年2条,2005年以后未发

现新的地裂缝。根据以上统计可知,大同盆地地裂缝主要发生在1981—2004年

之间。1989年10月和1991年3月大同—阳高发生的两次群震,证明进入80年

代后该区地壳处于能量释放过程,是新构造运动的活跃期。而地裂缝作为能量释

放的另一种重要形式,恰好在这前后集中出现。说明大同盆地地裂缝的发展史与

新构造运动活跃期之间的关联性较好。

(3)人类工程活动造成地下水超采是地裂缝发展、扩大的主要诱发因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工程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大同市

区周边相继建设了城北、城西、城南等多个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连续超过允许

开采资源量。1984年超采0.36倍;1999年至2004年,超采0.73-0.84倍;2011

年开采量达峰值为2.059亿m3,超采1.27倍;2011年以后,随着引黄工程的实

施和政策性限采,地下水开采量逐渐减少,至2015年开采量与1984年基本持平。地下水的超采对地裂缝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当抽取地下水时,土体中的孔隙水被

疏干,孔隙水压力减小,土颗粒承受的有效自重压力相对增大,地下水位以上的

被疏干土层被压缩,体积缩小,其结果是引起地面下沉。当地面沉降不均匀,使

地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土体剪切破坏,形成新的地裂缝。地面沉降若

通过已有裂缝时,使原有的地裂缝活动加剧,也可促使隐伏地裂缝向地表进一步

延伸。大同市地下水超采区范围北起孤山、南到落里湾至北村一线、东至周士庄-

倍加皂-党留庄乡一带、西近盆地边界,而大同市地裂缝均位于超采区范围内。

大同市地裂缝始发于1983年,当时累计长度不足5km;其后地裂缝活动日

益加剧,1990年已形成累计长10.5km的地裂缝带,1994年发展到24km,至2004年,累计长度达35km,经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地裂缝发展历史与大同市地

下水超采历史基本一致。

4、大同市地裂缝的危害

大同市地裂缝所经之处,造成地面及地下各类建筑物开裂,路面破坏,地下

供水、输气管道错断,一些著名文物古迹的安全受到危及,如在大同市区的铁路

分局、文化里、振华街等10多处居民住宅区,地表裂缝最宽处达到了0.1m。由

于地表不均匀下沉,不少新建房屋地基破坏,墙体开裂,变成了危房。地裂缝给

大同市城市建设和地下生命线工程造成损坏和不良社会影响,而且不仅带来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