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伤的职业暴露与防护正确
医务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
医务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在医疗工作中,锐器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暴露之一。
锐器伤包括针刺伤、玻璃割伤以及刀割伤等,是引起临床护医务人员血源性感染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一、如何避免锐器伤?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2、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复帽,如必须复帽只能用单手复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3、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锐器盒四分之三满及时收集。
5、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针刺伤是临床护士感染经血液传染疾病的重要途径。
其危害性强,后果严重,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给护士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针刺伤的危害性及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针刺伤的预防1、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
2、规范操作行为。
3、规范医疗废品的处理。
4、提供防护物质上的充分保障。
5、实行人性化管理,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6、建立健全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
三、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1、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75%的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2、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书写事件发生经过,由科主任、护士长签名上报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填写《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并根据有关规定做好相关的化验检查及疫苗接种。
3、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在上级医院及专家的指导下,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作出相应处置。
最新职业暴露—针刺伤
❖ 有研究表明在一次性锐器误伤的调查中 40%的受检者有过注射针头误伤史
❖ 另一份国内护士的调查显示:75%担心 工作中被刺伤;96%被刺伤过
职业暴露—针刺伤
锐器刺伤的危害
❖ 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一、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1 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2 物理因素
4 心理、社会因素
职业暴露—针刺伤
职业暴露—针刺伤
定义
针刺伤 是指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针、各种
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 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是护 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职业暴露—针刺伤
锐器刺伤的现状
职业暴露—针刺伤
预防不恰当丢弃导致的损伤
将针尖和其它尖锐物品丢 弃在一次性锐器收集盒内。
操作后,及时料理场地, 不要留给他人料理。
确保医疗废弃物被丢弃在 一般人无法接触接触到的 地方。
职业暴露—针刺伤
针刺伤的防护及针刺伤处理流程
职业暴露—针刺伤
一、树立“关爱你的病人, 关爱你自己”的观念。
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职业暴露—针刺伤
戴手套≠洗手
≠
职业暴露—针刺伤
Q: 如果不慎被针刺伤 H:你将会如何处理
P:针刺伤去预防
职业暴露—针刺伤
伤口正确处理方法 Correct approach to wound
❖ 一、挤 ❖ 二、洗 ❖ 三、消毒 ❖ 四、上报,查看检查结果
职业暴露—针刺伤
1.挤: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严禁局部挤压
针刺伤防护措施
针刺伤防护措施针刺伤的防护措施医护人员经血液传播疾病的职业暴露主要途径是被血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刺伤,统称为针刺伤,1,目前已证实的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导致职业感染的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2,虽然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包括针头)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3,有效的预防可将针刺伤对医务人员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宣传:主要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
医院对工作中有可能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年轻的医务人员,要把职业防护教育作为岗前的一项特殊培训,以加强对针刺伤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2、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我国针刺伤的防护用品相对较少,而防护用品对减少职业暴露有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这表明操作时戴手套十分行重要。
此外,工作中还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如不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械,操作完毕及时做好收尾工作不随时乱放,专用容器及时更换切勿堆放过满,手持无针套注射器或锐器行动时,不要将针头笔锐器面对自己或他人等。
3、改变危险的工作行为:禁止用双手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上针帽;采用单手复帽技术或使用一种器械夹持住针头鞘帽以复帽盖住针头;避免用手分离针头;采集血标本后避免带针头传递;不能将针尖指向身体任何部位;不将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手术刀片和其它尖锐物品装入防水耐刺穿的容器内,容器置于尽可能接近这些物品使用的区域;严禁处置前折弯或折断针头增加不必要的操作而增加感染几率;为不合作的病人治疗必须有他人协助等。
针刺伤 护理 职业暴露
带来严重威胁。
针刺伤发生主要原因
1.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2. 安全操作不规范,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 3. 职业防护培训不到位(特别是后勤人员)
针刺伤常发生时机
1. 丢弃用过的针头时
2. 给病人注射时,特别是躁动的病人
3. 回套针帽时
4. 拔针时或分离针头时
5. 未及时处理用过的针头及医疗垃圾,针头随意放在治疗盘或治疗车上
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
谢谢大家!
防治结合,远离针刺伤伤害
肺一科 谭露
2018-07-19
针刺伤指由医疗锐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
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
损出血。现已证实20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一 次针刺伤暴露感染HBV的概率:6%~30%,绝大多数能够 感染自愈; 感染HCV的概率:3%~10%,易慢性感染; 感 染HIV的概率 :0.33%,针刺伤给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塑料手套、塑胶手套、利器盒,医用垃圾桶。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
及时局部处理
暴露风险评估 报告与登记 预防性措施,心理疏导 定期检查监测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
1. 用流动水源冲洗受伤部位,轻轻挤压伤口周围(近心端向远心端,防止 用力过大产生负压差,引起可能污染血液的回流),迫使伤口出血,尽 量挤压出可能污染的血液,再用碘伏消毒,防水敷料包扎伤口。
护理针刺伤的安全防护与处理措施
护喇刺伤的安全防护与处理措fifi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损伤,针刺伤是指由头皮针、注射器针头、静脉导管、采血针或皮下注射针头等锐器导致的皮肤损伤, 针刺伤可引起血源性病原体感染,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不但可以损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可以威胁到其生命。
因此,强化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提升针刺伤防范意识,已成为当前各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血源性疾病对护理人员的危害病人血液中含有致病因子,是护理人员针刺伤后感染血源性疾病的先决条件。
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近几年HIV的感染也在继续上升,有报道称,由针刺或接触污染的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的儿率为0.3%;眼、鼻、口腔、皮肤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 的几率为0.1%;暴露于含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液或体液,其感染率为6%〜30%;医务人员被丙型肝炎病毒UI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的几率为1.8%[1]02护理人员针刺伤产生的原因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水平偏低,自我防护意识淡泊,不了解针刺伤后带来的危害。
目前普遍存在护士严重缺编的状况,导致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加之其生理原因,致使护理人员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增多,从而增加了针刺伤的可能性。
3针刺伤的防护对策全院应定期开始职业暴露防护学习,特别是对新职工的岗前培训I, 规范护士“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指导护理人员在碰到针刺伤后的正确处理方式。
规范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使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禁止针头回套针帽内;禁止用手分开针头,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后,将头皮针马上放入利器盒内;输液、穿刺失败时,禁止将针头悬挂于输液管的茂菲氏滴管上,应当马上改换新针头;为不合作的患者做治疗时,必须有他人帮助。
用过的针头不要折弯或折断,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针刺伤的决定因素,使用利器盒,利器盒的使用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
医院应合理配置人员的编制,给护士创造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加大护士安全工作环境建设的投入, 改善医疗设备,完善防护措施,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危险。
职业暴露针刺伤
戴手套≠洗手
≠
Q: 如果不慎被针刺伤 H:你将会如何处理
P:针刺伤去预防
伤口正确处理方法 Correct approach to wound
❖ 一、挤 ❖ 二、洗 ❖ 三、消毒 ❖ 四、上报,查看检查结果
1.挤: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 严禁局部挤压
2.洗:流动水下冲洗
❖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
责任心
同情心
爱心
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 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是护 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
锐器刺伤的现状
❖ WHO估计,全球每年12亿次注射量, 其中10%为免疫接种,90%为治疗性注 射
❖ 有研究表明在一次性锐器误伤的调查中 40%的受检者有过注射针头误伤史
❖ 另一份国内护士的调查显示:75%担心 工作中被刺伤;96%被刺伤过
据美国CDC[1]对针刺伤研究分析得出: 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 使受伤者感染HBV
【1】疾病防控中心
发生针刺伤的常见高危操作 一、操作前 二、操作中 三、操作后
操作前损伤(非感染危险)
❖ 拔下针头帽时 ❖ 抽吸药液时 ❖ 抽完药物重新盖上针头帽时
❖ 预防 单手重新盖帽技术。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构成感染的危险性 例如:使用后针帽回套 ❖抽血或注射后从注射器上移去未盖帽的针头。 如:输液结束后头皮针刺回输液袋 ❖运输使用过得静脉输液器和未盖帽的注射器。 ❖放置在床边的桌子、小车或托盘中的针头。
使用后、丢弃前损伤
❖ 原因: ❖ 拆卸一次性注射器再利用
❖ 预防: ❖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 不徒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头。 ❖ 使用后将针头放入一次性锐
院感职业暴露针刺伤防护
针刺伤危害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பைடு நூலகம்
感染风险:针 刺伤可能导致 病毒、细菌等 感染
职业暴露:针 刺伤可能导致 医护人员职业 暴露
健康影响:针 刺伤可能导致 医护人员健康 受损
心理压力:针 刺伤可能导致 医护人员心理 压力增加
预防措施
01
加强培训: 提高医护人 员对针刺伤 的认识和防 范意识
针刺伤预防措施:使 用安全针头、注射器、 锐器等
针刺伤风险等级:根 据针刺伤程度和感染 风险进行评估
针刺伤控制措施:及 时处理伤口、注射疫 苗、进行医学观察等
制度建设
01
制定针刺伤预 防与控制制度, 明确各部门职 责
02
建立针刺伤报 告制度,及时 报告和处理针 刺伤事件
03
定期组织针刺 伤预防与控制 培训,提高员 工安全意识
02
规范操作: 遵循无菌操 作原则,减 少针刺伤的 发生
03
防护设备: 使用防护手 套、护目镜 等防护设备, 降低针刺伤 风险
04
及时处理: 一旦发生针 刺伤,立即 采取紧急处 理措施,降 低感染风险
2 针刺伤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装备
01
手套:选择合适的手 套,如橡胶手套、乳 胶手套等,以保护手
部免受针刺伤。
04
加强针刺伤防 护设施的维护 和管理,确保 设备完好有效
持续改进
及时调整和优化 针刺伤预防与控
制措施
01
02
建立针刺伤预防 与控制长效机制,
确保持续改进
03
04
定期评估针刺伤 预防与控制措施
的有效性
加强培训和教育, 提高员工针刺伤 预防与控制意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
《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第一篇: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针刺伤(锐器伤)防范与应急处理【防范措施】(1)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培训,纠正不安全注射行为。
尤其对新上岗人员强化经血液传播疾病知识、防护用物应用、医疗锐器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2)改善工作环境,提供足量有效的防护用品。
(3)建立医院职业暴露报告系统,医护人员再发生意外针刺伤或粘膜、有创伤口结仇患者血液体液等职业暴露后要向有关部门报告,填写“工作人员血液体液职业暴露登记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危险。
【处理措施】(1)紧急处理不慎被尖锐物体刺伤时,用流动水和/或肥皂水立即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出血液,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冲洗后用消毒液如:0.5%聚维酮碘或75%的乙醇消毒,包扎伤口,必要时行外科处理。
如为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黏膜、伤口,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2)暴露程度评估按职业暴露的类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暴露,以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分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三种类型,分级分型确定详见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
(3)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4)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血清学水平基线检查,在24h内抽血查hiv抗体,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保健科进行登记;根据暴露级别和病毒载量水平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5)乙肝、丙肝追踪随访6个月;梅毒追踪随访3个月;艾滋病病毒暴露按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12个月时间点复查病毒抗体,做相应处理。
【应急处理程序】血液、体液暴露→立即冲洗、消毒处理伤口→暴露程度评估→针对暴露源进行实验检查和预防用药→登记、上报→追踪随访。
职业暴露针刺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保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免受针刺伤的危害,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及从事医疗护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职责1.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修订和完善针刺应急预案,并监督其实施。
2. 医务科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用药治疗工作。
3. 护理部负责检查、落实临床各科室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物品的配备情况。
4. 检验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的检测工作。
5. 药剂科负责落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的发放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2. 进行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 医务人员在进行注射、穿刺等操作时,应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等锐器,避免重复使用。
4. 锐器使用后,应立即放入锐器盒中,锐器盒应置于明显位置,定期清理。
5. 医务人员在发生针刺伤时,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并及时报告科室护士长。
五、职业暴露针刺应急预案处理流程1. 发生针刺伤后,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局部。
2. 如有伤口,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3.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伤口后,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4. 立即报告科室护士长,并在同事的协助下查阅患者病历,明确患者是否为乙肝、丙肝、梅毒及HIV感染者。
5. 护士长电话上报院感科,并电脑填写职业暴露上报卡,同时留取暴露者的血液标本。
6. 院感科专职人员接收到上报卡后,认真审核上报信息,填写告知卡回执。
同时根据暴露者暴露的具体部位和损伤程度及暴露源种类,给予跟踪指导和观察。
7. 医务科负责组织职业暴露后的评估及预防用药治疗工作。
8. 护理部负责检查、落实临床各科室有关预防职业暴露防护物品的配备情况。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4、化学安全:正确使用化学消 毒剂、药物等,避免直接接触和 吸入有害化学物质
1、在护理人员入职前进行职业安全培训,使他们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和防 护措施。
2、定期组织职业安全教育活动,提醒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提高防护意识。
3、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宣传材料,使护理人员随时了解职业安全的最新 信息和要求。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
01 引言
03 参考内容
目录
02 职业暴露风险
引言
护理人员是医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们负责为患者提供专业、细致的 护理服务。然而,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风险之 中,如生物、化学、物理等危害因素。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本次演 示将重点探讨护
3、物理风险: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锐器伤害、滑倒、跌落 等物理伤害。此外,长时间站立、弯腰等工作也可能导致肌肉骨骼损伤。
3、物理风险:护理人员在工作 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锐器伤害、 滑倒、跌落等物理伤害
1、标准预防: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减少护理人员与病原体的接触。例 如,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等;遵守正确的清洁和消 毒程序;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等。
参考内容二
本次演示旨在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情况与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我 们将首先简要介绍该领域的核心主题,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下文。
在医疗领域,针刺伤是一种常见的职业伤害,尤其是对于护理人员。这主要 是因为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锐利的医疗器械,如针头、剪刀等。由于操作 不慎或其它原因,这些器械可能会刺伤护理人员,从而导致血液暴露和感染的风 险。
参考内容三
艾滋病(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疾病。由于其 高传染性,医务人员在执行职务时若防护不当,极易造成HIV感染,因此,对医 务人员进行有效的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教育及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改进措施分析
卫生行政管理卫生职业教育Vol.382020No.14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改进措施分析朱庆伟,欧志强,刘彩霞(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韶关512000)摘要:目的对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选择2017年1月一2019年12月我院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并上报的护理人员140例,通过调查问卷统计针刺伤职业暴露相关情况,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结果在针刺伤职业暴露科室分布中,以普通病房占比最高,达到49.3%;在针刺伤职业暴露途径分布中,以一次性注射器占比最高,达到43.6%;在针刺伤职业暴露相关操作中,以取下针头占比最高,达到46.4%。
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做好职业暴露方面的防范工作,尽量避免意外针刺伤,以规范操作行为与严格管理作为重点防护对策。
关键词:意外针刺伤;职业暴露;危险因素;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20)14-0140-02针刺伤属于一种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性损伤,自1981年国外首次报道该损伤对护理人员的危害后,我国逐渐开始重视意外针刺伤相关内容的研究叫随着各种传染性疾病发生率升高,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职业暴露风险性不断升高,其中意外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已经成为危害我国护理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的重要危险因素玖但由于的,目前我国对于针刺伤职业暴露的重视不高,为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相进措施,以减少针刺伤职业暴露风险性回。
本研究对我院意外针刺伤职业暴露的危险进,相进措施,具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选择2017年1月一2019年12月我院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报的护理工作者140,为女性;年22~42岁,平均年龄(28.56±4.18)岁;其中大专及以下109例,本科31例;工作年限低于3年的96例,工作年限!3年的44例。
1.2方$以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意外针刺伤及职业暴露护理人员的各项情况,由我,于前进。
职业暴露针刺伤的处置措施及流程
职业暴露针刺伤的处置措施及流程
职业暴露针刺伤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工作者因意外或其他原因被针头或其他锋利物品刺伤或划伤,可能导致感染病原体的过程。
以下是职业暴露针刺伤的处置措施及流程:
1. 迅速处理:立即将受伤部位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直至出血,并用消毒剂(如酒精)进行消毒。
2. 报告和记录:立即向工作单位相关负责人报告针刺伤情况,并确保其得到记录。
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如人力资源部门),以便后续跟踪和处理。
3. 医疗评估:尽快就医,尤其是在受伤部位明显有感染迹象(如流血、肿胀、红肿)或可能接触到患有传染病(如HIV、乙肝、丙肝等)的人的情况下。
4. 风险评估:医生会评估受伤后的感染风险,并根据伤情和暴露源的特点,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5. 采样与检测:根据医生的指示,可能需要进行病毒或细菌的血液样本采集,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测,以评估感染的风险。
6. 预防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疫苗接种、抗病毒治疗等,以减少感染风险。
7. 随访和辅导:针对职业暴露针刺伤的工作者,医务人员会进行长期的随访和辅导,以确保其身体健康,并提供相应的心理
支持。
8. 工作场所改进:工作单位应及时评估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的针刺伤再次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和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差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
同时,宣传教育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也是预防职业暴露针刺伤的重要措施之一。
职业暴露针刺伤的处置措施及流程
职业暴露针刺伤的处置措施及流程职业暴露针刺伤是指在工作场所或从事特定职业时,可能会被针头、尖锐物品等锐利工具刺伤或穿刺,从而造成潜在的感染和健康风险。
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处置措施和流程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指导。
1. 立即处理伤口:如果发生针刺伤,应立即处理伤口。
首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伤口,以清除可能残留在皮肤表面的病原体。
然后用温和的肥皂清洗伤口周围,再次冲洗干净。
2. 给伤口贴上敷料:在清洁伤口后,应在受伤部位贴上透气且无菌的敷料。
这可以帮助减少感染的风险,并促进伤口愈合。
3.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非常重要。
就医时,应告知医生有关伤口的情况,以便医生能够采取适当的处理和预防措施。
医生可能会需要了解伤口的深度、感染的潜在风险以及本地感染率等信息。
4. 进行感染风险评估:医生会对受伤者进行感染风险评估。
这包括询问伤口是否与已知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接触、针头或其他尖锐物品可能被感染者使用过等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能会推荐一些额外的检测,如针对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检测等。
5. 接种疫苗:根据医生的建议,受伤者可能需要接种一些疫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这包括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及时接种可以降低受伤者感染疾病的风险。
6. 进行定期检查:受伤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检查。
这可以帮助追踪感染的风险,并及早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7. 寻求心理支持:职业暴露针刺伤可能会给受伤者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心理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受伤者可以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进行交流,并学习应对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8. 进行事故调查和安全培训:对于职业暴露针刺伤,雇主应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以了解事故的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此外,雇主还应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以使员工了解如何避免职业暴露针刺伤并正确处置相关伤口。
综上所述,针对职业暴露针刺伤,正确的处置措施和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解读试题及答案
针刺伤防护专家共识解读试题一、选择题1、针刺伤发生后规定多长时间内上报()[单选题]*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48小时2、针刺伤发生后应用哪种消毒液进行消毒()[单选题]*A、95%酒精B、0.1%碘伏C、0.5%聚维酮碘√D、过氧化氢溶液3、所有针刺伤都属于职业暴露()[单选题]*A、正确B、错误V4、以下伤口处理方法哪项不正确()[单选题]*A、应当在伤口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B、尽可能挤出伤口局部的血液VC、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D、用0.5%聚维酮碘进行消毒5、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ml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单选题]*A、0.01B、0.001C、0.002D、0.004√6、哪个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最容易发生针刺伤()[单选题]*A、≤1 年B、≤3 年C、≤5 年√D、5年以上7、为了强化针刺伤的预防,聘用单位多久对护理人员进行一次血源性流行疾病的流行病学培训()[单选题]*A、半年B、1 年√C、每季度D、2年8、针刺伤的危害造成的心理影响不包括()[单选题]*A、焦虑B、绝望√U紧张D、恐惧9、非职业暴露的针刺伤都需要上报吗()[单选题]*A、是的VB、不是C、看情况10、医务人员80%-90%的职业伤害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导致的()[单选题]*A、殴打伤B、手术器械伤C、针刺伤√D、意外跌倒11、以下针刺伤防护原则哪项是错误的:()[单选题]*A.禁止徒手传递利器B.单手回套针帽C.直接用手接触使用过的针头,刀片√D.尽快,准确地将用过的针头丢弃在锐器盒内13、以下伤口处理的方法哪项不正确:()[单选题]*A.应当在伤口远心端向近心端轻轻挤压VB.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C.用月巴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D.用0.5%碘伏消毒14、预防锐器伤的措施包括()[单选题]*A.在有创操作时应光线充足,利器使用完毕立即放入利器盒;B.注射器使用后严禁双手回套针帽,即使要回套针帽,只能单手操作;C.手术中利器采用徒手传递时应仔细/如,避免扎伤。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摘要:总结了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的现状、危害、危险因素、处理及防护措施。
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包括防护知识缺乏、防护意识淡薄、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特殊的工作环境。
防护措施包括加强职业防护培训、规范日常操作程序。
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及监督,增强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从而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人员;针刺伤;危险因素;防护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如安瓿、玻璃碎片、手术器械等造成的意外伤害,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暴露性损伤,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随着针头进入受伤者体内,可引起伤者感染某些疾病,如艾滋病(HIV)、乙型肝炎(HBV)及丙型肝炎(HCV)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护士是发生针刺伤感染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10】。
近年来,随着人们职业防护意识的增强,针刺伤作为一种由职业暴露而引起的职业损伤越来越受到重视。
1、临床护士针刺伤的现状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意外伤害,关于针刺伤的发生率,据毛秀英等【10】在2000年对1075名临床护士进行针刺伤情况调查,针刺伤率高达80.6%,2003年英格兰国家稽查办公室等机构报道,针刺伤率占医务人员总意外事件的17%【13】,景莉【8】等在2008年1月-2014年12月对200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结果200名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者128名,发生率为64.0%。
2、针刺伤的危害2.1 身体的危害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如皮肤、粘膜)。
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过针刺伤传播,其中危害最大的是、HIV、HBC、HCV。
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
2.2 心理危害护理人员在受到针刺伤后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和阴影,严重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
尤其是在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心里产生极度的恐慌和悲观情绪。
医院医务人员血 (体)液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南(针刺伤和划伤等职业暴露事件处置方案)
医务人员血(体)液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南(针刺伤和划伤等职业暴露事件处置方案)目的明确医院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对我院职工在医疗工作中发生的针刺伤和划伤等业暴露进行有效处置,防止相关感染,保障医疗卫生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
内容1.术语与定义1.1职业暴露的定义:本预案所称的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实验、废物处理等工作过程中因意外被感染者(主要指经血途径传播的 HIV、HBV、HCV、梅毒等感染者)的血液、体液(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等人体物质)污染了皮肤或粘膜,或者被含有微生物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或划伤皮肤,有可能被微生物感染的情况。
本工作指南针对我院内发生的 HIV 或群体职业暴露事件。
2.角色与职责2.1组织架构及职责:医院成立合江康城医院职业暴露防护技术小组。
该“技术小组”由院感科、医务科、护理办公室、临床医疗技术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员(各科主任及护士长)组成,由医院领导任组长。
负责制订医院内发生的职业暴露事件防治工作方案,启动、组织、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督促落实各项应急处理措施。
3.职业暴露的常规预防措施3.1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把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3.1.1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操作和医疗废物处理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3.1.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3.1.3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伤得职业暴露与防护
一、定义:
针刺伤就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手术刀片等造成得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与出血。
针刺伤与职业暴露得关系、前者描述得就是一种执业中得针扎伤害,可能不涉及传染病。
比如配药时使用新开封得注射器被扎伤,不属于职业暴露,属于针刺伤。
后者反之。
1、护士自身防护意
二、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发生得原因ﻫ
识淡薄:护士在校得教育中缺乏职业防护课,从业后缓慢形成得职业防意识太模糊,自我防护意识普遍较弱。
2、护理操作行为不规范:护士在工作中粗心大意,未严格遵守程序、技术不熟练就是导致针刺伤发生得因素之一。
另外,徒手分离针头与注射器,用过得针头暴露于周围环境中,或者将用后得尖锐针头与器械放入已经过满得收集箱,再进行严密封闭收集箱时,都有可能造成操作者被刺伤得危险。
3、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我国临床一线护士存在严重缺编现象就是常见原因,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从而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多数人在超负荷状态下应激反应能力往往较差,因而容易发生针刺伤。
4、输液室特殊得环境因素:输液室患者得特点:患者数量多,流动性大。
5、护理对象得不合作就是导致针刺伤得危险因素之一。
徒
手接受未更换新头皮针得液体时也很容易导致针刺伤。
三.防护措施
虽然完全避免事故就是不可能得,但事故与护士得操作肯定有很大关系,因此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操作,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率
1、戴手套尽量在操作时戴手套,这样就避免了操作者得手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得物质接触,其目得就是双重性得,既保护医护人员,也保护了病人。
2、规范操作在使用器械时,始终不让指尖触及针头,同时确保没有人紧挨在操作者得前后左右,或操作者在经过得路上没有其她人;抢救病人时拿着带针头得注射器要大声提醒周围得人躲开;不要随便把器械交给其她人,严格按照标准得操作程序执行,保持精力高度集中。
3、及时回收用过得注射器用过得注射器应该立即放进防刺穿、防漏得医疗垃圾收集箱中。
手始终不要碰到收集箱,小心谨慎地将针头丢入容器。
收集箱应该放在操作方便而又安全得地方。
不要将针放入已经过满得收集箱中,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去手套,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
4、严密观察病人得情况,衡量她们在接受治疗时得舒适程度,就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就是对自我意识很强得病人,如果操作者感到不舒服或预感到病人可能出现问题时,不要贸然操作,应该尽量寻求帮助。
5、注意操作环境注意环境对操作者得影响,如果工作空间过于拥挤狭小,探访者与障碍物过多,光线不够明亮,应该在操作前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防患于未然,确保操作顺利,避免事故发生
6、加强心理防护:根据临床工作时段及劳动强度得不同进行人员调配,在工作繁忙,工作量大时,适当增加人力、物力、实行弹性排班。
四.发生针刺伤处置流程
当不慎发生针刺伤后,紧急局部处理得方法:尽可能挤出损伤处得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应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血液或体液接触眼睛、鼻及口腔粘膜等,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对乙肝或丙肝阳性患者得血液、体液污染得锐器刺伤后应在24小时内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抽患者血对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
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得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
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拉米呋定)每日1片,网上填写职业暴露报告表并通知医务处、防保科、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在临床工作中,针刺伤屡有发生。
建立一个完整得报告制度及一个系统而全面得诊断治疗体系势在必行。
进一步分析注射针刺伤得因素,保证人员配备与各种医疗保健防护用品得供应,提高防
护意识,对减少杜绝针刺伤、减少医护人员得职业性感染具有积极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