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检测(9)
高中地理必修III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综合检测
高中地理必修III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章末综合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9年1月29日,记者从“风云四号”卫星工程第一次劳动会议上明白到,“风云四号”科研实验卫星已经进来正样研制阶段,将于2019年择机放射。
“风云四号”将与“风云二号”景象卫星实现优良的衔接与过渡。
回答1~2题。
1、“风云二号”景象卫星在监测大范畴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时应用的地理信息技能是A、遥感B、地理信息系统B、环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剖析】环境与灾害监测是遥感技能的应用范畴。
【答案】1.A2、“风云二号”景象卫星与人工探测相比,具有的优点不包括A、探测范畴大B、受地面限制少C、速度快、周期短D、环球性、一连性【剖析】遥感技能的特点是探测范畴大、受地面限制小、速度快、周期短等。
环球性、一连性是环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答案】2.B2019年度广东省超级杂交水稻高产示范工程合作项目劳动总结总结暨现场观摩会于2019年11月9日在惠州召开,据此回答3~4题。
3.水稻长势监测依据的是植被指数图的比拟,而植被指数图的绘制依据的是下图所示的某地理信息技能劳动的主要环节,该地理信息技能可能是( )A.环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能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4.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能是( )A.环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能、地理信息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能、环球定位系统【剖析】第3题,遥感技能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其可用于估算粮食产量。
第4题,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可运用遥感技能,对获取的信息举行剖析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3.B4.B5.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明白履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准则扁球体”的漫长历程。
A.遥感技能和地理信息技能B.环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能和环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剖析】地球形状不是一个正圆球而是一个两极稍扁的椭球体,这一结论的得出得益于遥感,即利用地球卫星遥感图像与正球体举行比较得出的结论,而这一比较是议决地理信息系统完成的。
高中地理 章末综合测评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一必修2地理试题
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农作物每年的最大可能产量。
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四省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 )A.某某B.某某C.某某D.某某2.图中甲地农业生产潜力比某某省低,主要原因是甲地( )A.气候炎热,降水稀少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C.沙漠广布,土壤肥力低D.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少1.D2.B[第1题,据图可知,农业生产潜力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某某省的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第2题,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农业生产潜力远低于某某省,主要是由纬度高、热量不足所致。
]受节前持续低温、日照少的影响,2016年春节过后,市菜价持续偏高,部分市民选择通过网络购买价格实惠的蔬菜。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市菜价持续偏高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4.与传统销售方式相比,网络销售蔬菜可以( )A.降低种植成本B.增加销售风险C.减弱地域联系D.扩大市场X围3.B4.D[第3题,由材料可知,受节前持续低温、日照少的影响,春节过后市菜价持续偏高。
第4题,网络销售蔬菜信息更畅通,可以扩大市场的X围;而网络销售环节对种植成本影响不大;网络销售加强了地域联系,扩大了市场,从而降低销售风险。
] 2016年国家农业补贴要向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倾斜,国家在农业项目扶持多以提供财政补贴为主,按农场土地面积、合同年限及农业活动类型给予不同的补贴。
据此回答5~6题。
5.国家农业补贴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属于( )A.自然因素B.交通因素C.科技因素D.政策因素6.我国的家庭农场( )A.自给自足B.面向市场,商品率高C.粗放式农业D.劳动力需求少5.D6.B[第5题,国家农业补贴属于政策因素。
第6题,家庭农场是集约商品农业,面向市场,商品率高。
]转场是指山区牧民为了获得优质牧草,随着季节变化将牲畜赶往不同牧场的现象。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乡村和城镇章末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章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 )①聚落规模大②聚落规模小③呈团块状分布④呈带状沿河分布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A.塔里木盆地B.黄土高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华北平原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
故选D项。
第2题,结合上题可判断,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河流冲积平原地区。
故选C项。
2.C垛田是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
江苏省兴化市垛田镇垛田数量多,垛田星罗棋布,似千万小岛荡漾于水面之上,素称“千岛之乡”。
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入围全国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下图是垛田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垛田中的网状深沟的作用不包括( )A.交通B.防洪C.灌溉D.淋盐4.甲地垛田入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由是( )A.人地关系协调B.自然环境优越C.机械化水平高D.推广价值大3题,读图,图中垛田中的网状深沟可以行小船,有交通作用;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利于排水、灌溉,有防洪、灌溉作用;该地位于淮河以南,属于湿润地区,很少有土壤盐渍化问题,网状深沟的作用不包括淋盐,选D项。
第4题,甲地垛田入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理由是因地制宜改造利用环境,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选A项。
4.A读某城镇略图,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D.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6.若甲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D.视野开阔,俯瞰全城5题,②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应属于商业区;①功能区在最大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且面积最大,应为居住区;③功能区位于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地带,应为工业区。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检测9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合格·过关练]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示的水循环环节中,可以用来表示夏季风所起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 D.④2.跨流域调水所影响的水循环主要环节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D 2.B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风起到输送水汽的作用,图中④代表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第2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跨流域调水改变的是地表径流,图中②为地表径流环节。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3~5题。
3.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
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①环节的是( )A.长江东流B.海水倒灌C.台风登陆D.黄河凌汛4.②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A.洪涝灾害B.海平面上升C.暴雨灾害D.土地荒漠化5.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水呈三态变化B.使海平面上升C.不断更新陆地水D.加速冰川融化解析:3.C 4.A 5.C 第3题,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①环节是水汽输送。
台风登陆属于①环节,C项正确。
长江东流、海水倒灌、黄河凌汛都属于地表径流(②环节),A、B、D项错误。
第4题,图中②环节是地表径流,②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洪涝灾害,A项正确。
海平面上升与径流注入无关,是全球变暖的结果,B项错误。
暴雨灾害受降水影响,C项错误。
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D项错误。
第5题,图中所示水循环为海陆间循环,其地理意义是不断更新陆地水,实现海陆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C项正确。
图中所示水循环不是水呈三态变化的原因,不能使海平面上升,也不能加速冰川融化,A、B、D项错误。
读我国长江口附近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回答6~8题。
6.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7.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 )A.海上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C.陆地内循环D.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8.关于水循环各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节①参与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B.环节②与地表温度无关C.环节③中的水分含量与海陆分布无关D.环节④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深刻解析:6.B 7.D 8.A 第6题,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太平洋上的水汽在东南季风的吹送下到达陆地上空,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降水,而降水最终汇集成径流,流入海洋中,故图示地区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夏季。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一至三章章末检测题含答案
章末综合检测卷(一)(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0年1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飞机以同样的速度沿所在纬线自西向东飞行(如下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在乙飞机上空俯视地球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架飞机所在地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甲>乙>丁>丙B.四架飞机所在地点地球自转角速度为:甲<乙<丁<丙C.飞机上的乘客感觉到他们所过的当天变长D.飞机上的乘客感觉到他们所过的当天变短解析:第1题,A图为地球的侧视图,不符合题意;乙位于北极点附近,C、D分别为北极点和南极点上空的俯视图。
故选B。
第2题,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图中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丙、丁、乙、甲,因此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丁<丙;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全球相等,因此,四地自转角速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丁;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由于四架飞机均沿纬线自西向东飞行,迎着太阳飞,乘客就会感觉到太阳向西边落下的速度更快,所以会感觉当天变短了。
答案:1.B 2.D2021年2月12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下图为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3~4 题。
3.“春节”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B.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C.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4.“春节”这一天地球的绕日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a点B.b点C.c点D.d点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①为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③为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②为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④为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
2月12日为春节,位于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选C。
05-培优帮丨章末综合检测卷 (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3)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与温跃层的演变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指出黄海 冷水团的季节变化特点。(3分) 【答案】春季发育,(1分)夏季成熟,形成明显冷水团,(1分)秋冬季衰退。(1分)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温跃层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发育于春季,消退于秋冬 季。冷水团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与温跃层的演变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冷水团也 是春季发育,夏季成熟,秋冬季消退。
12.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达到最大时,这一天可
能是农历( B )
A.初八
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五
【解析】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图中H在一个月内达到最大,表示海
水涨至最高、落至最低,一般出现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
13.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
分析
结论
① 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该区域纬度较高,气温较 × 低,大陆冰川融化较少,其释放出来的营养物质有限
② 暖寒流交汇可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
③ 读图可知,50°S以南的海域,深度在2 km以内(【拓知识】南极磷虾
√
主要生活在海洋表层)的海水垂直运动方向总体为上升
总降水量
流的降水量 流的降水量
405
337
68
267
96
171
年平均 蒸发量
270
377.5
材料二 某校学生为建设海绵城市积极献计献策,设计了如下4种道路绿地样式。
(1)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环节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分) 【答案】城市中心区降水多;(1分)下渗量少;(1分)地表径流多。(1分) 【解析】结合材料并根据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城市中心区降水多,但由于城市建设, 地表硬化,下渗量少,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超过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形成内涝。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至五章章末检测题含答案
章末综合检测卷(三)(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江苏某地某年5月5日前后几天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这次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的是( )A.反气旋B.气旋C.冷锋D.暖锋2.这次降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 )A.气流下沉B.暖气团被迫抬升C.空气对流上升D.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解析:第1题,读图,图中曲线气温下降,气压升高,说明是冷锋过境,所以这次降水形成过程是冷锋过境造成的。
第2题,冷锋天气系统是冷气团势力强,当冷暖气团相遇时,暖气团被迫抬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成雨。
答案:1.C 2.B下图为气旋和反气旋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北半球气旋的是( )A.甲B.乙 C.丙D.丁4.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季常出现的“秋高气爽”天气,是在哪一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A.甲B.乙 C.丙D.丁解析: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北半球气旋气流运动方向逆时针方向辐合,故选A。
第4题,“秋高气爽”说明天气晴朗,气压高,人感到舒畅,大气中氧气充足,应是高压控制,北半球高压(反气旋)。
图中属于北半球高压(反气旋)的只有丁,因为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且气流按顺时针方向辐散。
故选D。
答案:3.A 4.D“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一般来说,“回南天”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①有长时间的低温,日平均气温低于12 ℃至少要持续3天;②有天气突变,长时间低温后要突然变得暖湿。
下图为广州某月的日最高、最低气温距平累积图,该月平均日最高气温为14.5 ℃,平均日最低气温为9.1 ℃。
读图,完成5~6题。
5.造成广州该月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气旋6.该月广州出现“回南天”的次数为( )A.1次B.2次C.3次D.4次解析:第5题,根据气温距平累积曲线变化可知,该月气温反复升高、降低,属于准静止锋控制的天气变化特征,C项正确。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流水地貌.......................................................................................................... - 1 - 第二节风成地貌........................................................................................................ - 10 - 第三节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 - 19 - 章末综合测验................................................................................................................ - 28 -第一节流水地貌基础训练一、正误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长江三峡主要为“U”形谷。
(×)2.人们常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地方。
(√)3.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处,往往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4.泥石流发生的条件有地形陡峻、松散物质多和短时间有大量水流。
(√)5.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都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二、选择题(共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U”形谷B.水流湍急C.为“V”形谷D.水深壁陡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流水溯源侵蚀B.流水侧蚀C.流水下切侵蚀D.冰川侵蚀【解析】1选A,2选C。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章末综合检测试卷(两套,含答案解析)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测评(两套)第一套 (1)第二套 (13)第一套(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完成1~2题。
1.表中()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湖南人口增长表现为“三低”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2.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答案:1.C 2.D解析:第1题,结合湖南省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可判断出其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在五省级行政区中吉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低,湖南省的净增人口数最高,湖南省的死亡率最高。
第2题,北京市人口最高容量大于现有的总人口数,小于人口合理容量,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其首要影响因素是资源。
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4.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A.①B.②C.③D.④答案:3.A 4.D解析:第3题,由图中信息及图名可知,该图反映的是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第4题,由图可知,④区域人口分布相对数最大。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人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是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
下图为世界人类大陆图的一部分。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B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达B.自然条件优越C.城镇化水平高D.工业发展最早6.D处没有形成人类大陆,但却形成了一个人口孤岛,其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中部B.降水丰富,农业发达C.位于亚欧大陆中部D.位于日本群岛上答案:5.B 6.C解析:第5题,B为南亚地区,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化中心之一,人类在此居住的历史悠久,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热带季风气候),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精准解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湘教版)章末综合检测(二)
章末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某河流示意图,完成1~2题。
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中游落差小B.流水侵蚀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大2.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读黄土高原和埃及狮身人面像图,完成3~4题。
3.“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A.风力侵蚀B.风化作用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4.矗立在尼罗河畔的埃及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雨水侵蚀和溶蚀作用B.风化和风蚀作用C.喀斯特作用D.海蚀作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
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U”型谷B.水流湍急C.为“V”型谷D.水深壁陡6.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流水溯源侵蚀B.流水侧蚀C.流水下切侵蚀D.冰川侵蚀“蛇形丘”隆起如堤,弯曲如蛇,脊部平缓,两坡陡峭,其延伸的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
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7~8题。
7.与图中地貌形成相似的是()A.沙丘B.U型谷C.海蚀崖D.长江三峡8.形成“蛇形丘”堆积物最多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为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四种地貌。
据此完成9~10题。
9.下面外力作用与其形成的地貌对应正确的是()A.流水沉积—①B.流水侵蚀—②C.流水沉积—③D.风力搬运—④10.③图地貌多位于()A.河流入海口B.平原边缘处C.狭长山谷底D.河流出山口''黄土高原拥有世界70%的黄土分布,这里处在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交界处,降水集中,植被破坏严重。
下图为黄土高原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a、b为线上两地。
据此完成11~13题。
11.图中黄土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基岩风化B.流水堆积C.风力堆积D.风力侵蚀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地地表凹陷的主要原因是风力侵蚀B.位于郑州附近,流水堆积抬高地势C.从a至b堆积的黄土层厚度逐渐变薄D.从b至a堆积的黄土层颗粒逐渐变细13.a地位于b地的()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东南方向''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
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综合(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2019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全册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某区域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密度大小的因素不包括()A.地形B.河流C.气候D.经济发展水平2.该区域人口问题的具体表现是()A.居住条件差B.就业困难C.饥饿贫困D.劳动力短缺解析:1.B 2.D第1题,图示地区为北美北部地区,人口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影响因素主要是气候、地形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从图中看河流影响较小,选B。
第2题,该区域属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老龄化问题突出,劳动力短缺,选D。
“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
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民”。
据此完成3~4题。
3.“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A.环境状况的差异B.就业机会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差异D.投资政策的差异4.“舒适型移民”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增加劳动力②大力开发资源③提升住房价格④劳动服务业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3.A 4.B第3题,结合材料分析“舒适型移民”是指人们要求暂时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其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环境状况的差异,A正确;“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境的舒适,与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投资政策的关联性小,B、C、D错误,故选A。
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节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会提升住房的价格,及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业的发展,③④正确;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因而迁入地增加劳动力说法错误,大力开发资源说法也不正确,故选B。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章末综合测评1宇宙中的地球湘教版必修1
章末综合测评(一) 宇宙中的地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新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
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特别关键的矿物成分。
火星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淡薄又寒冷,下图示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辨别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
据此回答1~2题。
1.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旧没有发觉生命存在,其缘由最可能是( )A.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火星表面温度高D.火星上大气淡薄2.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攻击,其缘由是( )A.火星公转速度快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火星大气淡薄D.火星的质量小1.B2.C[第1题,火星没有发觉生命存在的缘由主要是没有液态水;火星体积密度与地球相像;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火星上大气淡薄不是主要缘由。
第2题,相对于地球,火星大气淡薄,不能将进入大气层的陨石燃烧完,因此更易遭陨石攻击;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攻击的概率与地球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攻击的主要缘由。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示意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A.①B.②C.③D.④4.地球和天王星的表面平均温度相差240多摄氏度,最主要的缘由是( )A.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而天王星没有B.地球上有人类活动,大量的工厂炉灶等多年排放的废热使地球表面增温,而天王星上无人类活动C.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剧烈温室效应所致D.地球距离太阳近,天王星距离太阳远,二者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大3.A4.D[第3题,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因此②是火星,③是木星。
故①是地球,有生命存在。
第4题,由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可知,天王星到太阳的距离比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天王星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少。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第1章综合检测题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图,完成1~3题。
1。
与水域③一样的海域不.具有的特征是()A.深度一般从几米到二三千米B.无独立的海流系统C。
潮汐现象不明显D。
理化性质不稳定2.图中序号所示的水域中,属于印度洋的有几个()A。
1B。
2C.3 D。
43.水域①所在的大洋与水域④所在大洋的分界线是()A。
挪威海以南B.白令海峡C.经过合恩角的68°W经线D。
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解析:本组题以具有两洋、三洲、五海之称的西亚和北非的局部地区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海与洋的分布、区别、界线等问题。
图中①(地中海)、③(红海)和⑥(黑海),属于陆间海,潮汐现象明显;水域②(波斯湾)因深入陆地,只有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相通,属于内陆海;水域④(阿拉伯海)因是印度洋向大陆的延伸且深度不断变浅属于海湾;水域⑤(里海)属于内陆湖,不属于任何大洋;各海域中,①⑥属于大西洋,②③④属于印度洋。
答案:1、C2、C3、D一艘货轮6月初从广州出发驶往伦敦,历时近2个月。
据此完成4~5题。
4。
货轮依次经过的海峡是()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
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解析:选D.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红海附近的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从广州到伦敦依次应经过④①②③.5。
若沿途不装卸任何货物,货轮吃水最深的是()A.①B。
②C.③D.④解析:选C。
货轮吃水最深处应该是海水盐度最小处,由此可判断英吉利海峡由于纬度较高而盐度最低。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6~7题。
6.一艘远洋货轮从上海到鹿特丹,走最近路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A。
②④⑤③B。
②⑤①④C。
②④①⑤D。
②④①③解析:选D。
先判断五处海峡的名称,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图形,①为直布罗陀海峡,②为马六甲海峡,③为英吉利海峡,④为曼德海峡,⑤为土耳其海峡。
高中地理必修一 练透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2023·陕西西安期末)月偏食是月食的一种,是月亮绕地球公转过程中,部分被地球本影遮住的一种特殊天文现象。
2021年11月19日日落时分,我国多地能够观测到百年一遇的月偏食现象。
下图为“日、地、月位置关系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2021年11月19日月偏食出现时,月球最可能位于图中()A.A处B.B处C.C处D.D处2.关于月球上无生命迹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与质量太小B.缺少太阳光照C.宇宙环境不安全D.流水侵蚀强烈(2023·北京东城区期中)下图中S和Y天体均围绕木星旋转。
S天体自转周期为7天,其冰盖下有一片咸水海洋,液态水含量超过地球。
读图,完成3~5题。
3.Y天体属于()A.星云B.恒星C.行星D.卫星4.关于S天体的推理,正确的是()A.表层平均温度低是因为没有大气层B.冰盖下有海洋是因为自转周期适中C.液态水为生命的进化提供有利条件D.其表面能量主要来源于绕木星旋转5.与图中所示天体系统级别相当的是()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21年11月2日发布的消息:在过去24小时中,太阳活动为中等水平。
日面上有3群黑子,该期间发生的最大耀斑是M1.5,地磁场微扰动。
太阳耀斑通常可分成A、B、C、M、X五个级别,C级以下的耀斑均为小耀斑,M级耀斑为中等耀斑,X级耀斑则为大耀斑。
据此完成6~8题。
6.材料中的M级耀斑发生在()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日核7.判定此次太阳活动为中等水平的依据是()A.太阳黑子的亮度B.太阳耀斑的多少和大小C.太阳耀斑的亮度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8.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光现象消失B.短波通信受到干扰C.全球海平面上升D.臭氧层空洞面积扩大(全国文综Ⅰ)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高中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 (9)-200712(解析版)
高中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 (9)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图所示国家森林资源丰富,其居民建筑以木材为主要原料,造型多样化,结构轻型化。
20世纪初该国深陷“森林危机”,政府于20~30年代开始引导大规模种植生长迅速、应用广泛的辐射松。
其辐射松产业育苗、育种、管理、间伐(分次砍伐,边伐边种)、加工、运输等环节都实现了高度集约化和自动化。
目前辐射松木材出口世界第一,最重要的出口国是中国。
(1)说出该国的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民居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自然原因。
(2)分析该国辐射松出口竞争力强的主要原因。
(3)有人建议在我国西南地区引种辐射松,发展辐射松产业。
请为其建议的正确性提供论据。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广西有多个蔬菜生产基地,2012年广西的蔬菜产量是海南的4倍,是“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
商务部将开通一条从广西到北京的“南菜北运”线路。
材料三:海南岛打造国际旅游岛,引发了海南的旅游热潮,2018年海南全年接待游客7627万人次。
(1)说出红水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红水河开发利用的方向。
(2)与海南相比,分析广西成为“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的优势条件。
(3)评价海南岛旅游开发的条件。
3.奥基乔比湖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其湖水仅通过卡图萨哈奇河注入墨西哥湾。
为加强奥基乔比湖排水和防洪系统,政府先后开挖了迈阿密运河等工程(如下图所示),却导致了沼泽减少,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分析运河排水和防洪系统工程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4.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海洋牧场的总面积达五十五万多亩,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
近年来,该市创建海上平台(如下图所示),开展以逗鱼为招牌,搭配采摘生蚝等海产品和品尝海鲜刺身等旅游观光活动。
2016年全市海洋牧场共接待游客五十万人次,带动渔民增收六亿多元。
分析荣成市开展海洋牧场旅游对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里曼丹岛地处亚欧板块南部,地质稳定,几乎无活火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综合检测[学生用书P311(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8分)下图中虚线表示某区域不同植被类型的分界线,读图回答1~3题。
1.②地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草原B.雨林C.荒漠D.热带荒漠草原2.④地的降水来源于()A.东南信风B.西风C.赤道低压D.西北季风3.①③两地植被类型形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解析:第1题,①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形成热带荒漠;③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大分水岭东侧,受东南信风、沿岸暖流和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其植被为雨林;④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其植被为热带草原;②地介于①地与④地之间,植被为热带荒漠草原。
选D。
第2题,④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其从海洋带来的水汽给该地带来降水。
选D。
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①③两地植被类型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纬度位置、洋流、海陆位置只是造成植被类型差异的辅助因素。
选B。
答案:1.D 2.D 3.B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阳坡和迎风坡D.阴坡和迎风坡5.图中①②之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及其成因最可能为()A.灌木林—冰雪融水量大B.针阔混交林—冰雪融水量大C.高寒荒漠—气温太低D.高山针叶林—冰雪融水量大,但气温低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读出,北坡4 800 m处的温度为3 ℃,而南坡温度为3 ℃处的海拔比4 800 m高,相对于北坡来说,南坡同海拔地区的气温较高,为阳坡;一般情况下,迎风坡水汽较充足,雪线分布比背风坡低,从图中可以读出,南坡雪线高度为5 500 m,而北坡雪线高度高于5 500 m,故南坡为迎风坡。
选C。
第5题,雪线以上为终年冰川。
靠近雪线处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最可能形成高寒荒漠。
选C。
答案:4.C 5.C(2018·深圳一模)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简称NPP)是指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数量。
图Ⅰ示意研究区范围,图Ⅱ示意研究区2001-2010年间年NPP的变化。
据此完成6~8题。
6.观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为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植被>落叶阔叶林>湿地。
由此推测,年NPP最大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B.东南丘陵C.山东丘陵D.华北平原7.2001-2010年间,研究区年NPP呈显著波动状态。
这种波动主要是因为()A.植被类型的变化B.土壤肥力的变化C.雾霾天数的变化D.水热状况的变化8.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洞庭湖平原年NPP呈显著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A.种植结构和技术变化B.城市化进程加快C.退耕还湖D.围湖造田解析:第6题,一般丘陵地形林地比重大,平原地形耕地比重大,依据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排序,可判断丘陵地形大于平原地形;而东南丘陵位于亚热带,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山东丘陵位于暖温带,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故年NPP最大的地区应该是东南丘陵。
第7题,水热状况影响植被生长状况,从而影响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弱,故水热状况变化会影响年NPP的波动。
一般短期内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等因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我国东部属于季风区,主要是夏季风带来降水,而季风气候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故可能造成短期内的水热状况变化。
第8题,洞庭湖平原年NPP显著增加,说明光合作用增强;结合不同植被类型的年NPP大小顺序可判断,可能是种植结构发生了变化所致。
在2001至2010年间,不可能大规模地进行围湖造田活动。
因不同植被类型年NPP排序中农田植被大于湿地,则退耕还湖会降低年NPP。
答案:6.B7.D8.A(2018·太原考前质检)积雪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全球能量平衡、气候、水文及生态影响显著,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作用。
下表是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变量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完成9~11题。
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 cm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连续5天日积雪深度小于5 cm确定。
9.表中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A.稀疏灌木B.草地C.农田D.建设用地10.造成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是()A.稀疏灌木接受太阳辐射较强,消融速度较快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小,消融速度较快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消融速度慢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雪的消融11.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积雪的保温效应,改变了土壤温度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解析:第9题,积雪厚度越深,表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故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是农田。
第10题,表中数据显示,稀疏灌木积雪结束时间(268日)较晚,则消融速度不快,故A错误;积雪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时间(266日)较早,故B 正确;农田积雪结束时间(264日)较早,说明消融速度快,则C错误;高大建筑物具有遮阳作用,减缓积雪的消融速度,则D错误。
第11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土壤温度,故A正确;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则B、C错误;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形成地表径流,则D错误。
答案:9.C10.B11.A(2018·西安质检)三江并流地区雪峰横亘,山高谷深,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每年2至4月是云南的旱季,但下图中甲处却总会出现小雨季,导致怒江水位上涨,因正值沿岸桃花盛开,故称“桃花汛”。
下图是沿27°N所作的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12~13题。
12.甲地出现“桃花汛”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气温回升,对流旺盛B.春季气温回升,冰川消融C.西南风带来水汽,地形抬升D.东南风带来水汽,地形抬升13.金沙江部分河谷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垂直植被带逆向分布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光照D.坡度解析:第12题,怒江河谷是南部湿润气流北上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南下的通道,1月份以后青藏高原南侧的西南气流不断加强,甲地正好处于沿横断山脉爬升的西南气流和沿青藏高原南下的气流的交汇之处,故春季多雨,引发了“桃花汛”。
第13题,金沙江河谷属于典型的干热河谷,在地形封闭的局部河谷地段,水分受干热影响而过度损耗,这里的森林植被难以存活。
缺水使大面积的土地荒芜,河谷坡面的表土大面积丧失,露出大片裸岩地。
植被自下而上出现荒漠-灌丛-森林的演替现象,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
答案:12.C13.B(2018·东北三省四校联考)土壤有机碳(SOC)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大最具活动性的生态系统碳库之一,和植被覆盖率呈正相关。
下图为赣南地区不同成土母质发育林草地、灌草地、林下裸地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分布情况统计图。
据此完成14~15题。
14.据图判断,关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A.在第四纪红土0~20 cm深度,林下裸地>灌草地B.在林草地,红砂岩>花岗岩>第四纪红土C.在花岗岩成土母质条件下,林草地>灌草地>林下裸地D.在不同植被条件下的0~20 cm深度,花岗岩>红砂岩15.在红砂岩广布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最宜选择种植()A.林草B.灌草丛C.乔木林D.牧草解析:第1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第四纪红土0~20 cm深度,林下裸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6 g/kg左右,而灌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为8 g/kg左右,故A项错误;在林草地中0~20 cm深度,土壤有机碳含量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土,故B项错误;在花岗岩成土母质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林草地含量最高,林下裸地含量最低,故C项正确;只有在林草地植被条件下的0~20 cm深度,花岗岩土壤有机碳含量大于红砂岩土壤有机碳含量。
第15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在红砂岩广布地区,在灌草地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说明其保持水土能力最强,故B项正确。
答案:14.C15.B读我国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6~17题。
16.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南部是我国最大黄土分布区B.夏季风为该区域带来丰富降水C.该区域附近有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群D.该区域地势南北较低,中间较高17.关于3和7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A.3自然带的分布是因为地处阳坡,光照充足B.3自然带的分布是因为地处山谷,气候干热C.7自然带的分布是因为地处迎风坡,降水量大D.7自然带的分布是因为地处山坡,水分不足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天山及其南北,1为积雪冰川带,向南、北演变为草甸、草原和荒漠,地势中间较高,南北较低。
7为云杉林带,地处天山北坡,该地受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影响,降水较多,因而分布有森林。
答案:16.D17.C二、综合题(共22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洞庭湖、鄱阳湖两大淡水湖,在地质构造上为断层凹陷湖盆。
洞庭湖陷落的幅度较大。
两大湖盆自形成以来一直接受长江的泥沙淤积。
洞庭湖有多个长江来水口,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更容易受到来自长江的泥沙淤积。
洞庭湖目前已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为第二大淡水湖,其地位被鄱阳湖取代。
(1)分析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的自然原因。
(8分)(2)分析洞庭湖萎缩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6分)(3)针对洞庭湖区某种生态问题,专家提出了“治湖必先治江,治江必先治山”的思路。
指出洞庭湖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8分)解析:(1)读取材料信息,与鄱阳湖相比,需从洞庭湖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水系水文状况及湖盆特点三方面分析原因。
(2)洞庭湖面积缩小,湖泊的库容量减小,调洪、蓄洪能力减弱,会导致洪涝灾害多发;湖泊面积缩小,蒸发减弱,调节当地气候的能力减弱;湖泊面积减小,水生生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最终会导致人地关系恶化。
(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来看,洞庭湖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多是由入湖河流造成的,而河流的问题又是由上游的山地带来的,由此推断洞庭湖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泥沙淤积造成湖泊萎缩,进而导致洪涝灾害频繁,所以治理湖泊的生态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治理山区的水土流失。
答案:(1)洞庭湖靠近长江上游,河水流速快,挟带的泥沙多;湖盆地势低,利于泥沙进入;有多条河道与长江相连,入湖水量大,接纳泥沙多。
鄱阳湖靠近长江下游,水流缓慢,泥沙多在河床沉积,入湖泥沙少;湖盆地势高,泥沙不易进入;江水仅有一处入湖口,入湖水量小,湖泊接纳泥沙少,所以洞庭湖比鄱阳湖更容易受到长江泥沙淤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