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填补空白的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小说
军事题材小说读后感
军事题材小说读后感军事题材小说读后感(一)严格说来,任何一种文学题材都不可能是由一种模式构成。
比如曾经引领文坛风气之先的“家族小说”,它所反映的固然是发生在一个个封建家庭内部的情与仇、盛与衰的故事,并以此揭示家族的矛盾与历史的变迁,但由于创作主题的多元化,至今仍能派生出许多颇具新意的作品。
军事题材小说同样也不例外。
军事题材小说在其由雏形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虽然始终走的是一条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英雄主义的主旋律道路,却也时常面临“责任”与“情感”的二元困惑与选择。
亦即是说,“责任”与“情感”不仅是军事题材小说作家的一个挥之不去的“心结”,而且还时常萦绕于他们的创作过程之中,成为军事题材小说的一个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的课题。
王秋燕的长篇小说《向天倾诉》试图在这种二元的两难选择中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
从作品的表层结构看,它讲述的是一代航天人为发射我国自主研制的人造卫星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他们的牺牲奉献精神,作者把航天人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们的“责任”意识深入细致地表现了出来。
作品的这种宏大主题自然切合了军事文学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基本品格,并使之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表现我国航天科技领域历史现状的军事题材长篇小说,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然而,在这种表层结构的深处,王秋燕则细腻地为读者展示了这些航天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的心路历程,对他们生活中的忧郁、他们情感世界的丰富多彩作了深度的剖析与展示,从而丰富和完善了他们立体的性格和人格,“责任”与“情感”在这一刻达成了共识,并找到了恰当的契合点。
军事题材小说读后感(二)女主人公苏晴的出现为这部反映我国航天事业从发展走向成熟的作品打下了一个非常亮丽的底色。
苏晴本是北京大学气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但在毕业时她毅然放弃了大都市唾手可得、条件优越的工作,告别了与自己相恋多年的同学加恋人,最终走到了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卫星发射基地,成为一名为卫星发射寻找气象“窗口”的气象专家。
论李劼人的大河小说_三部曲_
论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三部曲”卢晓蓉内容提要:李劼人的大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三部曲”,以史实为蓝本构建了小说的框架与主脉,开创了全景式描绘时代风云和社会生活的先河,恰当处理了真实人物与虚构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人物的心理及性格特征也有非常独到的刻划和富于人性深度的描写。
《大波》是迄今为止惟一正面描写辛亥革命在四川的文学巨著,具有相当重要的文学和史学价值,而《死水微澜》和《暴风雨前》则为《大波》作了很好的铺垫。
关键词:李劼人 大河小说 辛亥革命 《大波》一李劼人(1891—1962)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绕过的重要作家,他在现代作家中最早勤工俭学,由此而阅读、翻译、引进了一批法国重要的作品,并在创作中融入了西方文学的创作经验,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从十九世纪初开始的,在中国文学中出现的中西影响相融合的一个范例” 1。
早在20年代,李劼人就打算“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来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捩点的这一段社会现象,用几部有连续性的长篇小说,一段落一段落地把它反映出来” 2,这便是他在30年代中期创作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的由来。
“三部曲”中的《大波》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
据樊骏回忆,历史学家黎澍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次座谈会上专门指出“李劼人的‘大波’三部曲是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希望我们的文学史能够给予充分的评价。
” 3“三部曲”以成都和四川为背景,写到了自1894年甲午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之间的若干次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再现了我国从封建专制迈向现代文明这一历史巨变的艰难过程。
对于这场影响深远的世纪之变,鲁迅生前曾遗憾地说:“即·115·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2期以前清末年而论,大事件不可谓不多了: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戍政变,义和拳变,八国联军,以至民元革命。
然而我们没有一部像样的历史的著作,更不必说文学作品了。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例子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例子文学作品中的留白例子有很多,比如:1、《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在小说中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通过人物的言行、环境描写等来自行解读,从而深入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背景。
2、《西游记》。
小说中有许多人物和情节并未直接展现,而是通过孙悟空和其他角色的口耳相传来传递信息,让读者自行想象和解读。
3、《水浒传》。
小说中也有许多人物和情节并未直接展现,而是通过描述人物的言行和内心感受来暗示情节的发展,让读者自行想象和解读。
4、《项链》。
作者在妇人讲述真相后结尾,对女主人公之后的生活及反应不再加叙,从而激发了读者对其未来日子的丰富联想。
5、《百年孤独》:小说中作者马尔克斯常常使用跳跃式的叙述方式,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行填补。
6、《追风筝的人》:小说中作者卡勒德·胡赛尼通过描写阿富汗的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行想象和解读。
7、《鲁滨逊漂流记》:小说中作者笛福让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28年,期间没有对鲁滨逊的心理和行动进行过多的描述,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行想象。
8、《骆驼祥子》:小说中作者老舍通过描写祥子的悲惨遭遇和北平的城市环境,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行感受时代的背景和人物命运。
9、《挪威的森林》:小说中作者村上春树通过描写人物的心理和情感,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行解读和感受。
10、《白夜行》:小说中作者东野圭吾通过描写两个主要角色的悲惨命运和人物关系,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行推理和解读。
11、《活着》:小说中作者余华通过描写福贵的悲惨遭遇和生死离别,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行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2、《红与黑》: 小说中作者司汤达通过描写主人公朱利安·索雷尔的勃勃野心和感情纠葛,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行推断其背后的动因和动机。
13、《傲慢与偏见》:小说中作者简·奥斯汀通过描写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和社交圈,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自行想象和解读。
平凡的世界反映的历史类内容
平凡的世界反映的历史类内容1.引言1.1 概述在《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中,作者路遥以一个平凡的青年杨光为主人公,将我们引入了一个饱含着历史的世界。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具体来说,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到21世纪初这一时期。
小说通过描绘杨光的一生,展现了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下,普通人民的生活与命运的状况。
作者在《平凡的世界》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角色形象,他们身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鲜活的人物特点。
杨光作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发展和变迁。
他的成长过程与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相互交织,形成了小说的主要线索。
小说所描绘的历史背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特定时期。
在这个时期,农村改革风起云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小说中,通过杨光以及他所处的乡村社区里的人物形象,展示了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农村生活,包括土地改革、农村承包等方面的变革。
通过杨光和其他角色的塑造,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农村人民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他们在社会变革中面临着经济困难、道德困惑、家庭纠纷等多重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积极乐观、勇于追求自己梦想的精神品质。
《平凡的世界》不仅仅是一个平凡人物的成长故事,更是对中国农村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刻的反映。
它通过一个个细小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传达了这个特殊时期的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发展历程。
这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它帮助我们理解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脉络,同时也呈现了平凡人民在历史变革中的奋斗和坚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 故事线索:《平凡的世界》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其文章结构首先应包括故事的线索和情节的发展。
可以介绍故事的基本框架,主要事件的发展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读者提供对故事的整体把握。
2. 时间背景:《平凡的世界》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背景,文章结构应包括对这一时间背景的介绍。
《黄雀记》:一部荒诞与现实交织的文学巨作
《黄雀记》:一部荒诞与现实交织的文学巨作《黄雀记》是苏童的一部小说,它以温婉、沉实、内敛的笔调,从容地叙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生活状态,揭示了社会乱象、个体窘境以及国民精神紊乱的特征及荒诞。
阅读这部小说,我深深感受到了苏童对人性、社会和历史的深度思考和洞察。
小说以一个普通人——保润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他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矛盾和困境。
保润的父母离异,母亲再婚后对他不理不睬,而他的继父则对他恶言相向。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保润感到无助和孤独,他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
他在一家电视制作公司工作,每天被琐碎的任务所困扰,无法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
小说中,保润的故事展现了一个典型的转型时期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他们在家庭和工作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保润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中国转型时期社会现实的混乱和个体的窘境。
小说中呈现出的社会乱象,包括离异家庭、就业难题、生活压力、人际关系、缺乏精神寄托等问题,都是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普遍问题。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逼真,情感真切,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小说中的社会现实,也能够深入了解人物内心的世界。
此外,小说中也反映了国民精神的紊乱和荒诞。
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很多精神问题,人们在失去传统信仰的同时,也没有找到新的精神寄托。
小说中的保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家庭和工作中都缺乏支持和关注,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感。
小说通过保润的故事,呈现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精神状态,让人深思。
在小说中,苏童采用了独特的笔法,将少年笔意植入不同人物的心理视角,揭示生活世相的内核。
他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写,深入挖掘了人物的情感和心理,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个时代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关注。
同时,他也将新时期文学画廊中保润这个十足倒霉蛋的典型形象完成得十分精准,让人不禁深感同情。
总之,《黄雀记》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和思想深度的小说,值得所有读者深入品味和探讨。
苏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让读者深入了解这个时代的生活状态和人性的关注。
被填补的空白和被附加的意义——《陈奂生上城》成功原因探析
不争” 的启蒙姿态在他描写农 民形象的小说 中体
现 为重点 突 出农 民的不 幸与 不争 。所 以鲁 迅笔 下
3 0
常州 工学 院学报 ( 社科 版 )
2 0 1 3正
的农 民满含 苦涩 的泪 水 , 绝 望地 挣 扎着 。2 0年代 的乡土小说 家 们 , 很 多都 是 继 承着 鲁 迅 描 写农 民
一
声又接连创作了《 陈奂生转业》 《 陈奂生包产》 《 陈 奂生 出国》 等“ 陈奂生 系列 ” 的小说 。可 以这么 说, 陈奂生的名气已经超过了作者高晓声。当然 , “ 陈奂生系列” 的小说最受关注的依 旧当属《 陈奂 生上城》 。那 么这 部作 品得 以成 功 的原 因何 在
呢?本 文集 中探 析这 一 问题 。 哲 学辩 证法 认 为 , 事 物 的产生 、 发展 和灭 亡 都
枟迅高晓声小说中农民生存困境比较枠枟理论界枠2007期第200201鲁迅和高晓声对农民心理探求的比较研究枠枟学术界枠2006199203正传枛与枙陈奂生上城枛主人公形象比较枠枟湖南城市学院学报枠2008年第292124赵树理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之异趣枠枟学术交流枠2010151154树理高晓声笔下新老式农民形象之比较以枙小二黑结婚枛枙水东流枛为例枠枟浙江万里学院学报枠2010年第23第3337皕瑏瑡皕瑏瑢高晓声
形 象谱 系 , 其 独 创 性 体 现 在 哪里 ?我 们 选 取 学 术
界经常用以与高晓声进行 比较的鲁迅和赵树理来 分析《 陈奂生上城》 中陈奂生形象的独特性① 。
鲁 迅笔 下 的农 民是 愚 昧麻 木 、 完 全 失 去 自我
是 内因外因共 同作用 的结果。《 陈奂 生上城》 成
第3 1 卷 第5 期
赣水长,赣水谣——序唐茂祥小说《大河上下》
一水是生命之源,人类逐水而居,城市与村落因此成长。
每一条江河,都连接着无数的乡村与城市,都有一个个长满胡须的故事,都有无尽的乡愁在流淌。
在赣州城生活了数十年,我无数次地来到章贡二水汇合处。
城堞之下,绿榕流韵,伫立在八境台下的赣江起点,凝视浩浩汤汤的赣江,遥望两岸不尽的青山,遥想历代先贤们遗落下的无数的人文故事,我好多次滋生去撷取诗和远方的冲动—乘舟远航,完整地游历一遍赣江,从赣江起点八境台下的龟角尾到赣江之尾的吴城入鄱口。
终究,我没有成行。
没想到的是,唐茂祥先生用他的小说《大河上下》(线装书局有限公司,2023)替我完成了夙愿,实现了这趟没有成行的水上旅行。
感谢他用其意韵丰富的文学叙事,把千里赣江的万种风情,像歌谣一般奉献在广大读者面前。
一般来说,地方文化是疆野分明的。
作家多半只关注自己脚下的家园故土,对身外之域的山川田野的行走、考察、研究或写作相对较为淡漠、粗疏。
可以说,完整地以赣江全域水脉为轴线来进行文学创作的人并不多,而自上而下,从一条大河诸条支流的源头开始,一路赋予赣江流域文赣水长,赣水谣—序唐茂祥小说《大河上下》◎龚文瑞学意境与情节勾勒的创作甚是少见。
从这个角度来说,唐茂祥先生的《大河上下》不可谓不是一部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时空宽、纵度长的作品。
倘若把散文随笔比喻成一座隽秀的亭榭,小说则可以比喻是一座繁复的塔楼。
好在,唐茂祥有着极好的语言功底,有着讲好故事的叙事天赋。
他丰富的人生阅历、丰盈的内心世界、高瞻的叙事视角、高尚的家国情怀,以及强烈的写作欲望,是这部小说得以成功的保证。
因患重疾,唐先生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见,我们的所有交往只能通过微信来实现。
他是1966 届高中毕业的“老三届”,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了大学中文系,参加工作后辗转异地,最后在江西省农发行处级干部岗位上退休。
2009年,唐茂祥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反映安远脐橙产业及赣南木业的小说《脐橙花开》和《丰华木业》。
他年轻时做过五年木模工,退休前近二十年在南昌工作,经常往滕王阁、绳金塔、万寿宫、水观音亭这些地方溜达……这些宝贵的人生阅历促成了他塑造小说主人公赖活宝,怀揣技艺走江湖的形象与故事刻画的可能性。
现实意义的小说素材
现实意义的小说素材1、作为余华的代表作,《活着》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读者最多且评价最高的一部小说。
每一个觉得生活艰难的人,都应该看一看这本书。
因为,相对于生活艰难来说,活着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活着》的主角福贵是一个平凡如草芥的小人物,湮没于岁月和人群之中,甚至想不起来有什么伟大之处。
但是,一个最微小的个人,也可以记录鲜活的历史。
虽然他们在大时代中载浮载沉、漂泊无向,但是却闪耀着小人物生生不息的坚韧与美好。
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
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
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
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尽管人生从天堂坠入地狱,可是福贵依旧选择活着,而且比往日更加洒脱,更加坚强。
因为,对福贵来说人就是应该活着,只有动物才会躺下任由命运屠宰。
2、《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给人勇气,甚至可以改变人生的书。
几乎每一个年代的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
因为,书里与世界、与现实、与人生的冲突与对抗,每一个年轻人都会经历。
书中讲述的是一对平凡普通兄弟俩,截然不同的成长故事。
一个渴望靠读书跨越阶级,虽然功亏一篑,却收获了无比丰盛的精神世界。
一个选择劳动致富,靠着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这对兄弟俩,代表的就是中国数不胜数的普通人。
他们过着平凡的人生,尽管在时代巨变的嘲弄面前跌地鼻青脸肿,但是却始终朝着美好的方向奔跑。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
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自己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我们面对的时代一直都在改变,但不变的是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平凡,要用尽全力在平凡的世界中做一个不平凡的人。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给人勇气,甚至可以改变人生的书。
《文城》的现实意义
《文城》的现实意义
《文城》是余华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以清末民初的乱世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林祥福的视角,描绘了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和生存状态。
在小说中,林祥福追寻着妻子小美的踪迹,带着女儿林百家来到溪镇,与当地人陈永良一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然而,在乱世之中,生命如草芥,林祥福最终被绑匪所害,陈永良也因义气而身亡。
小说通过这些情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的珍视,同时也呼吁人们关注那个时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普通人在这段历史中的命运和生存状态。
此外,《文城》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在小说中,林祥福虽然追寻着小美,但他最终没有找到她,却在家乡溪镇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这表明了人生的追求不一定是最终的答案,而是在追求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体验和成长。
这种态度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即人生的意义不是简单的结果,而是在不断探索和追求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总之,《文城》通过林祥福等人物的生活经历,展现了乱世之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以及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珍惜生命,关注历史和文化,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神话与鲁迅小说补天》重读札记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味关键 词句体会女娲为救助人类不怕危 险、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精神;通过学习帮 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树立不畏艰险为人类造福的雄心和 理想。
谢谢观看
2、过程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引疑——质疑——解疑”的过程让学生 自主探究地学习课文。通过“填补空白”为契机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从而使学生 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和创造精神;通过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树立不 畏艰险为人类造福的雄心和理想。
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在概括、提炼故事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理清文本的思路; 接着抓住“品味关键词句”这一重点引导学生细读文本通过圈画批注体会关键 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最后以“填补空白”为契机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拓 展延伸使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女娲为救助人类不怕危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和表达能 力。
三、女娲补天神话的艺术表现
女娲补天神话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在绘画、雕塑、文学、戏剧 等多种艺术形式中,都有对女娲补天神话的表现。这些艺术作品以其独特的视 觉效果和情感表达,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一神话的内涵和价值。例 如,在绘画中,艺术家们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将女娲补天的场景描 绘得栩栩如生,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个神奇的时空之中。
《补天》是一篇具有浓郁神话色彩的小说。故事背景设定在女娲补天的古老传 说中,通过描述女娲与伏羲的故事,展现了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程。在这 篇作品中,鲁迅用他独特的笔触揭示了传统与现代、文明与落后的矛盾,以及 个体在其中的困境。
伊瑟尔“空白理论”在《寒冬夜行人》中的运用
伊瑟尔“空白理论”在《寒冬夜行人》中的运用19世纪以来,文本中不断增加的空白成为西方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现代和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显著特征。
现代文学研究中读者的地位日趋重要。
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指出了“空白”与作品意义的关系,读者在阅读中以想象填补作者有意设置的“空缺”。
他的文学理论提高了读者的地位,把阅读活动看作文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以其多重交织的文学主题和娴熟的后现代艺术手法著称。
本文将以伊瑟尔的“空白”理论解读卡尔维诺的小说《寒冬夜行人》,指出该小说在语言符号层、艺术形象层和内在意蕴层方面存在的空白,并分析作家在设置空白与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本意义。
一、理论概况伊格尔顿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中写道:“现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注重作者,聚焦文本以及转向读者。
其中,读者的地位向来最低,而实际上,没有读者就没有文学作品――它们是仅在阅读实践中才能被实现的意义过程。
”对于接受理论来说,阅读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读者才能将文学作品从一般存在物中解脱出来。
阅读不是一往直前的线性运动,而是反复回荡、前后修正的动态运动。
在西方,最先在文学的接受理论中提出“空白”一词的是德国接受美学的创始人之一沃尔夫冈・伊瑟尔,他在代表作《文本的召唤结构》一文中明确使用了“空白”一词,指出它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并深入研究了空白与作品意义的关系。
在《阅读活动》中,他更详细地阐释了关于空白的接受理论观点。
在他看来,文学研究应当充分重视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文学文本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化”的框架,这个框架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许多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去填补与充实。
正是这些空白,把读者”牵涉到事件中,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
”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它们是文本中已实写出的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需要读者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填充。
萨尔曼·鲁西迪的《午夜的孩子》: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萨尔曼·鲁西迪的《午夜的孩子》:历史与现实的交织1. 引言1.1 概述《午夜的孩子》是印度作家萨尔曼·鲁西迪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以其复杂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独特的历史与现实主题闻名于世。
通过对印度历史与社会变革进行深度探索,鲁西迪在小说中巧妙地将历史事件与个体命运交织在一起,并融入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元素,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思考的文学世界。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探讨《午夜的孩子》这部作品。
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介绍该作品的简介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接着,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两个方面:布哈拉帝国的兴衰与印度历史对照,以及印度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之间的互动关系。
然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对鲁西迪创作此书时所具备的意图进行分析,包括他重新诠释和思考历史真相、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探讨和反思,以及对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创新尝试和表达方式。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总结并讨论该作品对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启示与思考,以及它对读者心灵产生的影响和启发,并探讨这样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文学作品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午夜的孩子》这部小说详尽而全面的分析,深入挖掘鲁西迪对历史与现实主题所做出的独特处理,并探究他在作品中所传递的信息、观点和情感。
同时,我们也将从文学角度出发,评估这样一部揉合了历史、社会变革和魔幻现实主义元素的作品对读者心智产生的影响和启发。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午夜的孩子》所代表的历史与现实交织维度上引人入胜之处,并为读者提供关于艺术创作与现实世界关系互动以及历史与现实交织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的新视角。
2. 萨尔曼·鲁西迪的《午夜的孩子》2.1 作品简介《午夜的孩子》是印度裔英国作家萨尔曼·鲁西迪于1980年出版的小说。
它被认为是鲁西迪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成名之作。
这部小说荣获了1981年布克奖,并被悉数肯定为现代文学经典之一。
天地苍茫一根骨读后感
天地苍茫一根骨读后感
《天地苍茫一根骨》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作者通过一
根普通的骨头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众多故事,展现了中国人的坚韧
和智慧。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的厚重和博大,也
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小说以一根骨头为线索,串联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事件和人物。
从夏朝到现代,每一段历史都有着不同的风云变幻,而这根骨头就
像是一个见证者,记录着这一切。
在故事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
不屈不挠和顽强生存的精神。
无论是战争还是自然灾害,中国人民
都能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克服困难,坚守自己的信念。
在小说中,我还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通过讲述古
代的传说和历史事件,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瑰丽和深厚。
我深深被这
种文化的底蕴所吸引,也更加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愿意去学习和
传承。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和人物。
他们或是为了
信仰而舍生忘死,或是为了国家而奋不顾身,他们的坚韧和勇气让
我深受触动。
他们的精神也激励着我,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通过阅读《天地苍茫一根骨》,我不仅仅是了解了中国历史,更是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韧性和智慧,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也让我更加自豪地说自己是中国人。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继续学习和传承中国文化,也能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格列柯传 [《格列柯传》:一部冒险的历史小说]
格列柯传[《格列柯传》:一部冒险的历史小说]迄今为止已有数千册读物描写过这位绘画和艺术界的“神圣的怪人”——多米尼加·泰奥托科普利奥斯了,他在画作的末尾总是这样签名——“希腊人,格列柯”。
有数百万双专家或非专家的眼睛在他的作品上逗留,他们赞美其精湛的艺术、明亮的光线和色彩,灵魂与身体的完美结合。
无数笔墨描写和展现了这位艺术家的贡献,5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激励感动着人们。
我很高兴能够介绍另一份出人意料的贡献: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创作的《格列柯传》(原名《格列柯与大审判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版,28.00元)。
这部作品也很与众不同,因为它并非由专家们创作的学术作品,而是一部小说,一部历史小说。
我之所以认为它出人意料,因为我认为它有点冒险,不只是大胆,事实上用小说再现一位伟人的一生和作品简直就是在冒险,比如说埃尔·格列柯的人生。
当这位“神圣的怪人”一生的行为中拥有如此多的历史空白时,你该如何评价他呢?你又如何去填补那个年代的空白呢?那个年代如此遥远如此陌生,以至于很难领会其精神,了解其生活习惯和社会总体面貌,更难用令人信服的方式将一位伟大画家的人生和行为置于其中。
但是巴比斯·普拉伊塔基斯就是用这种方式进行创作的。
也就是说,他并非随意地创作一本小说,而是如封面所示,他撰写的是一本“历史小说”,当然,他的笔仍然可以发挥想象,任思绪自由驰骋。
同时,由于作者本人在艺术史、考古学和电影方面都拥有广博的知识,因此他转而研究格列柯。
可见,作者对于格列柯的人生和行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因为在书中,他试图一步步跟随其人生历程,从甘地亚、克里特到威尼斯、罗马和托莱多,试图再现这位伟大画家的整个心路历程。
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历史证据,格列柯人生进程中的谜团也无法联系起来。
无情的时间已经拭去了伟大的格列柯留下的许多印记,唯一肯定存在的只有大师的作品,因此有很多空白难以填补。
普拉伊塔基斯研究了从甘地亚到托莱多的许多历史证据,同时以一位艺术史专家的眼光、而非普通人的眼光大量研究其画作。
骘评得失,阐幽抉微:出版视角下的新时期历史小说个案研究
《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及出版个案研究》(全2册)许华伟 著文心出版社/2023.9/52.00元许华伟河南汝南人。
现任河南文艺出版社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社长,兼任河南大学出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河南省版权协会常务理事等。
在《中国出版》《郑州大学学报》《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等核心期刊、国家级报纸发表文章版《<大秦帝国>编辑手记》等编辑学专著4部,策划、编审、责编国家级规划资助重点项目《大秦帝国》《焦裕禄》等20余项。
曾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出版人的角度来审视新时期历史文学的专著目前我还没有看到。
因此,收到许华伟发给我的《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与出版个案研究》书稿后,我第一时间在电脑上快速地浏览了一遍,我的最初印象是:这是一本填补空白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著作。
本书并不是学院派的教授和专家在谈论历史小说,而是由亲历者或者说历史小说的催生者在研究、总结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的得失、成就与规律,分析代表性作家和作品,以及出版的过程。
因此,许华伟与其他批评家的视角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他通过对新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几部历史小说的分析,来描绘这一时段内历史小说的整体面貌,既宏观地审视了新时期历史小说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关注了具体产品的生产与传播。
在书中,他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发轫之初产生重要影响的《李自成》,转捩期描写帝王将相的《少年天子》《曾国藩》《雍正皇帝》《张居正》等,还有描写明清鼎革之际士人群体遭际的《白门柳》,表现原生文明的历史文化小说《大秦帝国》等。
他所研究的这些对象,有些作者和编辑是他的朋友,还有他本人亲历亲为参与编辑出版的作品,因此,这本书便有了其他著作所不曾有的原创色彩。
尽管许华伟用一定的篇幅在谈历史小说的编辑出版与营销经过,但本书又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经验总结。
他将理论思辨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力图找出小说传播的内在动力。
在解剖个案时,他先细读文本,概括每一部作品的主要内容,分析其中的艺术形象,指出作者的艺术贡献,同时指出其不足。
文学中的历史重建小说与历史的交织与碰撞
文学中的历史重建小说与历史的交织与碰撞近几十年来,历史重建小说在文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历史重建小说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试图重现和重新诠释历史事件,与真实的历史相互交织和碰撞。
本文将探讨文学中的历史重建小说与历史的关系,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
历史重建小说是一种虚构文学作品,它通过创作故事来改编或重新解读历史事件。
这些小说往往与现实历史交织在一起,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来激发读者对过去的兴趣和思考。
历史重建小说与历史的交织使得故事更加具有现实感,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作品深入了解历史时期的背景和文化。
在历史重建小说中,作家经常选择真实历史中的重要事件或人物作为故事的背景。
通过虚构的角色和情节,他们为读者呈现了一种与正史有所不同的历史视角。
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读者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理解和思考历史事件,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历史重建小说的兴起也与历史学家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有关。
尽管历史学家一直致力于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但历史的本质决定了我们无法完全还原历史事件的每一个细节和真相。
因此,历史重建小说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作家可以通过想象和创作来填补历史背后的空白。
这种虚构的方式使得历史重建小说可以更加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然而,历史重建小说并非没有争议。
一些人认为,通过虚构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重建小说可能会歪曲历史真相,误导读者对历史的认识。
他们认为,历史应该依靠事实和证据来还原,而不是通过虚构和想象来改写。
然而,另一些人认为,历史重建小说在虚构的基础上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历史真实性。
虽然细节上可能有所变化,但历史重建小说通常仍然遵循历史的基本框架和逻辑。
无论争议与否,历史重建小说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历史重建小说通过将历史融入虚构故事中而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关注。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界取得了成功,也成为了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学科的研究对象。
白鹿原的现实意义
白鹿原的现实意义
白鹿原是一部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小说,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反映中国封建社会和民族危机。
小说刻画了民族危机、封建环境下的农民和富家子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封建秩序的腐败病态和对民族狂热主义的崇拜。
2. 揭示了旧时代的残酷和社会充满着剥削和压迫。
在小说中,人们之间的关系被钉在了地狱一般的深渊里。
平民百姓与富豪贵族之间、庄稼汉与家丁之间、乡村和城市之间都饱含着对彼此的冷漠、仇恨和残忍。
3. 强调了人的道德和信仰。
小说描绘了困惑、痛苦、挣扎和成长的过程,其中强调了人的道德和信仰的力量,这是对人性拯救的唯一途径。
4. 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象和人文精神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小说尖锐地指出了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阶级和利益问题,呼吁人们贵在去除保守和陈旧的沉没思想,提倡发展创新、尊重人的尊严,创立自由公平、富强文明的新社会。
综上,白鹿原的现实意义是使人们认识到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和人情,提高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呼兰河传的现实意义
呼兰河传的现实意义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以农民斗争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揭示了农民阶级的苦难和斗争。
它呈现了饱受剥削和压迫的农民们的生活状态,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农村的封建压迫和剥削。
这部小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拓展:
首先,呼兰河传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封建压迫和剥削。
小说中描写了农民阶级的生活困境,他们在土地、税收等方面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
这种剥削和压迫使得农民们生活贫困,无法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
通过揭示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呼兰河传让读者深刻认识到了农民阶级的苦难和无助,对于理解历史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呼兰河传强调了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和斗争精神。
小说中的农民们在不公正的待遇面前,开始觉醒并开始奋起反抗。
他们通过组织斗争,争取土地和权益的改善,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这种斗争精神激励着读者,让人们认识到只有通过斗争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呼兰河传呼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小说中通过揭示农民的苦难和斗争,呼唤社会的公平正义,要求改变封建社会的不公和剥削现象。
作为现实社会的反映,呼兰河传提醒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促使社会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权益保障。
总之,呼兰河传的现实意义在于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村的封建压迫和剥削,强调了人民群众的斗争意识和斗争精神,以及呼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这部小说使人们对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促使人们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兰思思的全部小说
兰思思的全部小说兰思思是当代一位备受瞩目的作家,她的全部小说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而受到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在她的小说中,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兰思思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更能够领略到她对人性、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兰思思的小说创作涵盖了广泛的题材,从爱情到历史,从悬疑到科幻,她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使其作品独具一格。
其中最为人瞩目的作品之一是《命运之吻》。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与一个无所事事的青年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兰思思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人生的脆弱与无常,同时也提醒着读者珍惜当下的幸福和拥有的一切。
另一部备受称赞的作品是《深夜往事》,这是一部悬疑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主角在一个深夜的街头目击了一起谋杀案,而随之而来的种种离奇事件使得她的生活陷入了危机。
小说紧张刺激的情节以及出色的笔触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故事中的紧张与恐惧。
兰思思的小说还涉及到历史与现实的糅合,其中《时光漫游者》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年轻人通过一台神秘的时光机器回到了古代,并与历史上著名人物产生了交集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兰思思带给读者对历史的重新思考,同时也探索了时间和现实的关系。
在兰思思的全部小说中,共同的主题是探索人性和社会的复杂性。
她以精巧的笔触和拔地而起的人物描写,深入探讨了人性的边界与纠结。
她的作品通常充满了对人性深处的触动,以及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
此外,《兰思思的全部小说》还展示了她卓越的叙述能力和情节构建技巧。
她的作品往往紧凑而引人入胜,循序渐进地展开故事,使读者深陷其中。
她对细节的刻画和情感描写的细腻度给人以强烈的阅读体验。
兰思思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触动人心的主题内容而受到读者的喜爱。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对人性、社会现象和人生的思考。
通过兰思思的文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的心理和社会的变迁。
总结起来,兰思思的全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而备受瞩目。
《儒林外史》简介及其现实意义
《儒林外史》简介及其现实意义《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
书中所表现的是作者吴敬梓的所历所闻,也寄托了他看重文行出处、鄙视功名富贵的高尚情操。
小说以生动形象的笔墨,逼真地反映了社会,是一幅活生生的社会面貌图。
《儒林外史》书籍简介《儒林外史》,长篇小说,清代吴敬梓作。
56回。
成书于1749年(乾隆十四年)或稍前,先以抄本传世,初刻于1803年(嘉庆八年)。
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该书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儒林外史》描写了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
如写周进为考中举人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到胡子花白还没有考中秀才。
尽管生活极为困顿,还是念念不忘科举考试。
周进路过一处考场,进去观看,触动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声大哭,竟然难过得死去活来。
后来在一些小商人的帮助下参加了考试,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时来运转。
当他考中举人时,以前讥讽挖苦他的那些人,都来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学问的人。
《儒林外史》作者简介《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出身望族。
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
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
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
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
1729(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遭到侮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部填补空白的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小说 2015年1月28日上午,《工农兵大学生》出版座谈会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举行,会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主持。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原党组书记、董事长陈洪生先生,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著名学者詹福瑞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书记、著名红学家张庆善先生,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贺绍俊先生,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处长、《百年潮》常务副总编刘荣刚先生,国家发改委原外事司司长许同茂先生,新华社原资深记者、新闻摄影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呈选先生,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政委高志勇先生,人民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孙兴民先生,人民文学出版社资深编辑张福生、仝保民先生及《工农兵大学生》责任编辑陈彦瑾女士等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
新华社、中国新闻社等二十余家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1引起了社会关注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管士光:《工农兵大学生》出版后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工农兵大学生在我们政治生活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群体,作者也被邀专门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了节目,有些工农兵大学生从很远的地方打来电话,感谢这本书的出版。
今天在座的很多是工农兵大学生,有共同的经历,大家在一起聊一聊,对这本书做一点评价,也是对那段生活做一点回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这一段应该把它记下来中国保利集团原党组书记、董事长陈洪生:工农兵学员在军队、在国家机关、在国有企业中都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为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为我们国家实现中国梦一直到现在都在做着贡献,说明这些人的素质比较好。
这些人的素质培养相当重要的时期就是在工农兵大学生这一段,至少我们这些人都有共同的感觉,这一段是收获很大的,也是很曲折的,不能够简单用几句话说清楚,也不能去过度解读它。
但是作为我们来讲,甚至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来讲,这一段应该把它记下来,确实有很多可歌可泣值得记忆的事,而这段事情如果我们不把它写下来,后人就不会知道也难以理解当时有这么一群人。
这一群人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从理想、信念,从国家能够繁荣富强、能够解放全人类的角度去做努力的。
我爱人也是工农兵学员,她的经历也很复杂,上学第一次上不了,清华大学接收她,一查是艾青的女儿,有出身问题,后来进了别的学校,学的是物理,搞的是核磁共振,毕业分到中国科学院搞核磁共振,当然这个专业和她的爱好确实不尽相同,最后她被介绍到《北京周报》。
那个时候《北京周报》正好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老的老、小的还没有出来,她成为承前启后过渡时期的一个代表,她后来在外文局工农兵学员中考试也是考第一的,她不是学文学的,但在《北京周报》后来当了编辑部主任,做了很多努力,对外宣工作甚至有一定开创性,写的好多文章都被认可。
我本身也是工农兵学员,去插队到农村呆了好几年,然后去当兵,最后去上学,上完学在部队工作了若干年,后来在大型企业工作。
整个历史我觉得都不能够去否认、不能够忘掉。
我们当年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不仅学的是知识,我觉得更锻炼了情操。
不见得都是正确的东西,但人生活在社会上,就跟人不可能没有细菌一样,不可能没有正面和反面的东西,我们经过这么一个复杂的过程,经过这么样一个学习,最终我觉得我们还是走了一个比较正确的路,在为这个国家、为人民做事。
金昌同志的本书我觉得确实挺有意思。
这段历史大家都不想去讲,很少有人去写,但是我觉得应该去写,特别是这本书比较客观,并没有过度地去宣扬高大上、也没刻意去庸俗化的或者简单化的去贬低工农兵学员,对于我们研究或者回归或者说接受这些方面的教训都特别有好处。
3提起了我们的“旧恋”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书记、著名红学家张庆善:这本书看这名字就觉得非常亲切。
我是搞《红楼梦》研究的,记得当年胡适先生和台湾作家高阳谈《红楼梦》的时候,胡适给高阳写了一封回信,信里说:“我多年没谈《红楼梦》了,感谢你提起了我的旧恋。
”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我也有这样一种心情,我是怀着一种亲切、高兴、感动、惆怅,好像用五味杂陈、百感交集都可以来表述此时看这本书的心情。
我是当兵出身,是72级的工农兵大学生,看到王建国这个人物时,感慨特别多,虽然看书时也有不满足的地方,后来沉下心来再看的时候,我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用现在最时髦的词语来讲,似乎用那种原生态的展示,用一种白描的手法,因此作品给我造成的冲击是更真实的,看这些人物、看这些故事的时候就像昨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一样。
所以我很感谢王金昌先生写了这样一部工农兵大学生的小说,不仅提起了我们的“旧恋”,而且引起了我们很多很多的对往事的回忆、对生活的思考。
我想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是第一本把工农兵大学生放在历史上舞台上的小说,也不仅仅在于他让我们正视那段历史,正视这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人群。
我个人感觉到,它的价值更在于让我们今天拉开一段时间距离以后,用一种更深刻的反思来看一看那个时代,通过认识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一群人,来认识我们的时代、认识我们的社会、认识我们的人生,乃至加深我们对人生乃至于生命的体验。
如果说真正把这段经历作为我们的财富的话,我们只有这样去认识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一些感受,才能真正成为今天乃至以后认识人生、认识社会的一种财富。
所以我看到这本书最后严凤英那封信的时候我还真的很感动。
她那封信写得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感言,那样的真实、那样的忠诚,很了不起。
当然我也有不满足的地方,感觉严凤英的形象写得简单了。
总之,我认为这是一本真的值得我们研究、值得我们讨论的小说,这个小说可能会使更多的人思考要以怎样的一种态度、怎么样一种创作精神来对待我们的历史,使更多的人把我们的历史展现在年轻人面前,使我们的各方面发展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指导。
4第一本写工农兵学员的小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著名学者詹福瑞:这本书的初版和再版我都知道,也比较关注,我一直鼓励金昌把这个书写好。
他写的题材是比较特殊的。
从小说创作来说,描写”文化大革命”的小说应该说写得比较多,但是真正写这工农兵学员这一段历史的小说可能目前是第一本,我们还没有见到其他的,所以应该说在它给我们开辟了一个比较新的创作领域。
这些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是不是值得写,是不是很值得写?从小说题材的角度来说,这部小说写了这样一群被遗忘的人,写了一群当年的幸运儿然后被遗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背着十字架的人,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发掘的题材。
第二,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批人的命运。
什么是命运呢?命运是人和现实的一种遭遇,是在人和现实的遭遇面前的一种个人选择,从这点来看,写工农兵学员确实可以说更有戏剧性,命运感更强。
这里面写了严凤英,在上学之前就是一个市的领导,为了求知,然后要求上大学,上了大学以后马上又遭遇撤职,然后又患上癌症。
这实际上就是在写一个人作为工农兵学员的一种遭遇,这种遭遇对个人命运所产生的影响。
所以从揭示人的命运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小说做了较初步的尝试,而且有的人物写起来,这种命运感还是比较强的。
5三个和大学生有关的群体值得研究,工农兵大学生是其一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处长、《百年潮》常务副总编刘荣刚:这本书客观地介绍了工农兵大学生这个群体,实际在我们教育发展中有三个和大学生有关的群体值得研究。
第一个,调干生,大家可能知道50年代、60年代有一批调干生;第二个,工农兵大学生;第三个,选调生。
我们现在在做选调生、调干生口述的工作,对工农兵大学生关注得比较少,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的出版还是很有意义的,能给我们做研究历史的一些启发。
另外,这本书对我们怎么做好党史宣传教育、怎么发挥历史的借鉴作用也有助益。
我们现在党史部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资政育人,往往我们个人从党史部门走到前台来,借助于文学手段、借助于电影来做教育工作。
那么我们到底适不适合到前台来?我们从各方面搜集一些史料,做好党史研究本质的东西。
同时,给这些作家来提供一些史料,这是不是也是我们在发挥历史作用呢?所以说我觉得这本书也是给了我们一些思考。
6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原解放军总后勤部某部政委高志勇:任何文学作品离不开政治、离不开社会,工农兵大学生既是个敏感问题,又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避不开的问题。
人民文学出版社敢于出版这么一本书,王金昌敢于写这本书,我觉得都是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这段历史如果没有人记载,过了若干年以后没有人说清楚了,说它是黑它就是黑、说它是白就是白,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资格说这段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
这本小说的现实性,我觉得它探讨的不仅仅是工农兵学员问题,我认为它的现实意义是探讨了我们的教育制度改革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这是个大问题。
它敢于触及到我们国家的历史,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或者有成功、有失败的地方,敢于去探讨,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共产党讲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我们国家的科举制度是隋朝的时候隋文帝提出的、隋炀帝推广的,延续了1300多年,这个科举制度过程当中也不是完全一个套路,中间也经历了很多的变革,1905年废除科考,以后又经历了很多的变革。
我觉得工农兵学员上大学是一次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也算得上数的教育制度改革的探索,为什么进行这种探索?为什么毛主席从工农兵从实践当中去选拔学生参加培养和教育,我认为和毛主席的出发点,和他的历史世界观有关系。
我们国家就应该培养工农人、工农子弟、培养工农兵的子弟,将来他们出来干什么?为人民服务,我觉得这个出发点是正确的。
这一代人经历是非常挫折的,但是这一代人是以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什么样的思想方法来对待挫折?是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是跌倒了还会爬起来的这么一拨人。
我家住得离北京师范大学比较近,我们不断从那里听到传说,今天这个学生跳楼了,明天那个学生又跳楼了,学生碰到一点挫折就自杀了,我们上学的时候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我们跌倒了都会爬起来,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观、我们的价值观。
7探讨了教育制度改革问题新华社原资深记者、新闻摄影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呈选:这本书对今后的教育改革会有借鉴作用。
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在于用文学的方式记录一个特殊的群体,这在中国是第一次。
这本书对今后的教育改革肯定有一定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恢复了高考,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时间发展,教育战线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鲜明,越来越不堪重负,但是教育怎么来改革,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特别是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了知识不会做人、不会做事,一样干不成事、一样干不好事。
我带学生时候,告诉他,一定要学会做人,要学会做事,做人是价值观,做事就是认识方法的问题。
这个书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对群体的各个人物进行了描述,讲述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本身就体现了价值观、认识论、方法论,肯定会对未来的教育改革是难得的好东西。
8以客观平和的态度进入“文革”这段历史著名文学评论家贺绍俊:我经常参加一些这样的文学研讨会,一到文学研讨会基本上就是一些熟悉的面孔,反正就是一个圈子里面那些人在研讨,但是今天来参加这个研讨会一看没有一个熟悉的面孔,在这一点上我就有一个特别大的感触,我突然发现其实文学是很有价值的、很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