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高三一模传记类文言文(二)

高三一模传记类文言文(二)

(2022·上海普陀·统考一模)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王竑,字公度,其先江夏人。

祖俊卿,坐事戍河州,遂著籍。

②英宗北狩①,郕王摄朝,群臣劾王振误国。

众皆伏地哭,请族振。

锦衣指挥马顺者,振党也,厉声叱言者去。

竑愤怒,奋臂起,捽②顺发呼曰:“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且骂且啮其面,众共击之,立毙。

③四年正月,以灾伤叠见,上言曰:“请敕责诸臣痛自修省,省刑薄敛,罢无益之工,严无功之赏,散财以收民心,爱民以植邦本。

陛下益近亲儒臣,讲道论德,进君子,退小人,以回天意。

”帝纳其言。

④先是,凤阳、淮安、徐州大水,道殣相望。

竑上疏奏,不待报,开仓振之。

至是山东、河南饥民就食者坌至,廪不能给。

惟徐州广运仓有余积,竑欲尽发之,典守中官不可。

竑往告曰:“民旦夕且为盗。

若不吾从,脱有变,当先斩若,然后自请死耳。

”中官惮竑威名,不得已从之。

竑乃躬自巡行散振不足则令沿淮上下商舟量大小出米。

劝富民出米二十五万余石,给饥民五十五万七千家,全活八十五万余人。

人忘其饥,颂声大作。

是年十月,济宁亦饥,帝遣尚书沈翼赍帑金③三万两往振。

翼散给仅五千两,余以归京库。

竑劾翼奉使无状,请仍易米备振,从之。

⑤天顺五年,孛来寇庄浪,都督冯宗等出讨。

用李贤荐,起竑故官。

竑与宗击退孛来于红崖子川。

宗等还,竑仍留镇。

明年春,复令督漕抚淮、扬。

淮人闻竑再至,欢呼迎拜,数百里不绝。

⑥宪宗即位,给事中萧斌、御史吕洪,共荐竑堪大用,尚书王翱、大学士李贤请从其言。

帝曰:“古人君梦卜求贤,今独不能从舆论所与乎?”即召竑为兵部尚书。

命下,朝野相庆。

【注】①北狩: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

②捽:揪住。

③赍帑金:带着国家库藏的金帛。

4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坐事戍河州( )(2)孛来寇庄浪( )46.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道殣相望( ) A.掩埋 B.饿死 C.觐见 D.堆积(2)脱有变( ) A.倘若 B.轻慢 C.逃跑 D.疏忽47.把第④段画横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高适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高适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高适传》的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

少落魄,不治生事。

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

调封丘尉,不得志,去。

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

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

不省。

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

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簺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

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

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

”帝颔之。

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

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

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瑱率师会安陆。

方济师而王败。

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

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

而光远兵不戢,遂大略,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

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

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

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搢绅所推。

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

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

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

其诒书贺兰进明,使救梁、宋以亲诸军,与许叔冀书,令释憾;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

君子以为义而知变。

9.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奇:以……为奇B.天子西幸幸:帝王到某地C.监军诸将不恤军务恤:忧虑D.肃宗雅闻之雅:向来答案:9.C(体恤)10.下列语句能够表现高适傲视权贵敢于直言的一组是()①适从崔光远讨斩之②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③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④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⑤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⑥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A. ②③⑤B. ①②⑤C.②④⑥D.③④⑥答案:10.A(①讲的是高适跟随崔光远讨伐诛杀段子璋的事。

唐才子传高适翻译

唐才子传高适翻译

唐才子传高适翻译原文:【唐才子传·高适】辛文房- [元]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

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

后举有道,授封丘尉。

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

后擢谏议大夫。

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李辅国忌其才。

蜀乱,出为蜀、彭二州刺史,迁西川节度使。

还,为左散骑常侍。

永泰初卒。

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

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

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多胸臆间语。

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播吟玩。

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

中间唱和颇多。

今有诗文等二十卷,及所选至德迄大历述作者二十六人诗,为《中兴间气集》二卷,并传。

译文:高适,字达夫,又有一字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

少年时放任不羁,不拘小节,对常科的科举考试不以为然,经常隐迹在市井游侠之中,即便这样,他的才名也早就远近闻名。

天宝八年,他近五十岁时,才经宋州刺史张九皋推举考中有道科,授任封丘县尉。

没有过多长时间,哥舒翰上表请高适作了自己的幕府书记官,后因他的能力才干,被提升为谏议大夫。

在职期间,他仗义直言,权贵近臣都为之侧目,当时宰相李辅国十分忌惮他的能力。

蜀中动乱时,把他派出去担任蜀州、彭州的刺史,后升迁为西川节度使,后来他又回到朝庭,担任左散骑常侍,唐代宗永泰初年病逝。

高适崇尚气节,说到国家治理,王道霸业时就会滔滔不绝,巍然有顶天立地的气慨、凛然有气夺四方的豪情,生逢乱世,但他常以建功立业为自己的理想。

高适才思敏捷,学识渊博,但五十岁时才开始专注作诗,但一学即工,因为有丰厚的学养,他的诗句中都是抒发胸臆的佳句。

每写出一篇,都有人抄写传唱,有一次经过汴州,和李白、杜甫登上古人师旷经常吹奏的古吹台畅饮,临风怀古,慷慨悲歌,人不能知他们到了什么样的境界,期间和他们唱和的诗文很多,集中了至德到大历年间诗人的诗文,编成为《中兴间气集》二卷,《旧唐书》、《新唐书》均有本传,今留存诗文二十卷,并传与后世。

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

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

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一、引言《旧唐书》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史书,记录了唐朝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

其中,高适传是《旧唐书》中的一篇传记,记载了唐代著名诗人高适的生平和成就。

本文将介绍《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的相关内容。

二、《旧唐书高适传》概述《旧唐书高适传》是在唐代编纂的正史《旧唐书》中的一篇独立传记,主要记录了高适的生平事迹、诗歌成就以及对当时政治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1. 高适简介高适(649年-716年),字长吉,祖籍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自幼聪慧好学。

年轻时曾参与玄宗朝的科举考试,但未能成功。

2. 高适与诗歌创作高适以其优秀的诗才而闻名于世。

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风景和抨击社会现象为主题。

高适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高适与政治生涯高适曾在唐玄宗朝担任过一些重要职位,如监察御史等。

他对当时政治的腐败现象持批评态度,并通过自己的诗歌表达出来。

然而,由于直言不讳,高适曾多次遭到贬谪。

4. 影印版介绍《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是将《旧唐书高适传》原文进行影印制作而成的版本。

这种版本保留了原文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该传记的内容。

三、《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的意义与价值《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1. 唐代文化研究《旧唐书高适传》作为一部记载唐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对于研究唐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

2. 高适诗歌研究高适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读《旧唐书高适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高适的诗歌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为研究者提供了原始资料,便于深入探究高适诗歌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意义。

3. 古籍保护与传承《旧唐书高适传影印版》是将古代文献进行影印制作而成,这种方式有助于保护珍贵的古籍资源,并将其传承给后世。

高适《蓟中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高适《蓟中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高适《蓟中作》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蓟中作高适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1.诗人描绘了怎样一幅塞外图景?答:诗一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

2.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现实?答:此诗描写了边境的荒凉、边患的严重,抨击了统治阶级的失策,同时也抒发了“安边”的壮志难酬的巨大悲愤。

翻译:我从塞外沙漠之地驱马前来,登上边塞的城墙。

边城是多么地萧条,白天里黄云弥漫,昏昏沉沉。

我一到这边城征战之地,就常常为胡虏的叛乱而忧愁。

哪里会没有安定边境的奏疏,然而那些守边将领们已经承受了皇帝的恩赐。

使我惆怅的是空有孙武和吴起的谋略而不得重用,只有回来后独自关门叹息。

【赏析】: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

高适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写下了这首诗。

诗一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

接着以“策马”、“长驱”和“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三、四句,则写诗人登上塞垣的所见:映入眼帘的,是衰草遍地、寒风呼啸的“萧条”荒凉景象;纵目远眺,只见“白日”昏暗,寒云苍茫,天地玄黄。

开始四句叙事写景,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境界阔大,人物虽尚未出场,但通过“策马”“长驱”的壮烈之举,落日黄云的苍茫之色,特别是“落日何萧条”句中的“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这两句既是由前面的叙事写景到下文议论抒情的转折,又是具体揭示前文“边城何萧条”的原因:征战不息,原来是“胡虏”的反叛造成的,同时也暗示对安禄山以“边功市宠”,引起战端。

据《通鉴·玄宗天宝四载》记载: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数侵掠奚、契丹,逼得“奚契丹各杀公主以叛。

”可见天宝时期东北边境的“边患”,主要是安禄山进行不义战争造成的。

[古诗文阅读]《旧唐书·高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旧唐书·高适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斩之。玄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答案】房子一共遭遇四次大火一共。得不焚:被动句。殆:大概。)
参考译文:
高适,是渤海郡蓚县人。小时候家里贫困,客居梁、宋,以乞讨为生。他性格对权贵十分傲气,观察事物有先见之明。等到二十岁时才关注诗歌,凭借气质自我欣赏,每吟诵一篇,喜欢被爱好诗歌的人传诵。宋州刺史张九皋对他的才能十分惊奇,推荐他到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辅独揽大权,对文辞十分轻视,只用对待举子的礼节对待他,高适拂袖而去,客居河右。河西节度史哥舒翰见了他觉得他很与众不同,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左骁卫兵曹,充当自己府上的掌书记,跟着哥舒翰上朝,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不久高适又离哥舒翰而去。
B.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C.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文王拘而演周易
D.盛称之于上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答案】C(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后一个“以”是连词,表承接;B前一个“因”是连词,意为“于是”,后一个是介词,意为“借助”;C项两个“而”都是承接连词;D项前一个是“在”,后一个是“比”。)

高适传(《旧唐书》)

高适传(《旧唐书》)

高适传高适,字达夫,是沧州渤海人。

年轻的时候比较落魄,但他也不考虑谋生的事情。

客居在梁、宋两地,宋州的刺史张九皋觉得他很特别,就推举他中了有道科。

后调任封丘县的县尉,然而他觉得不得志,就离去了。

后来客居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向朝廷上表,请求任命高适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安禄山叛乱后,朝廷命哥舒翰讨贼,于是又任命高适为左拾遗,转任监察御史,辅助哥舒翰守卫潼关。

哥舒翰失败后,皇帝问群臣有什么办法,高适请求招募敢死队抗贼。

皇帝往西逃亡,高适抄小路追到了皇帝那里,跟皇帝说明了哥舒翰失败的诸多原因,得到认可。

不久,调任侍御史,被提拔为谏议大夫,他直言敢谏。

皇帝想让诸王分地镇守,高适极言反对,不久,永王就反叛了。

唐肃宗一向听说过这个人,就召他去商议事情。

高适断言永王的反叛一定会失败,不值得担忧。

皇帝觉得他不同寻常,任命他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令他和江东的韦陟、淮西的来瑱率军到安陆会师,正当军队去增援的时候,永王就失败了。

李辅国妒忌他的才干,多次诋毁他,于是被降职为太子少詹事。

上任不久,蜀地出现叛乱,朝廷又派他出任蜀、彭二州刺史。

后来段子璋造反,高适跟随崔光远讨伐并斩杀了段子璋。

然而,崔光远的士兵没有受到约束,大肆抢掠,皇帝一怒,罢免了崔光远,让高适代替他担任西川节度使。

广德元年,吐蕃军队攻占陇右,高适出兵,想牵制吐蕃军队,然而没有成功,还丢失了松、维二州和云山城。

高适被召回京城,担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被封为渤海县侯。

永泰元年去世,赠礼部尚书,谥号为忠。

高适崇尚气节道义,谈起王霸之道来滔滔不绝。

他身处唐王朝多事之秋,立志建功立名,然而同僚觉得他夸夸其谈、言过其实,并不推崇他。

但是,他为政宽和、政令简约,所到之处,老百姓都觉得很便利。

他五十岁才开始作诗,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因为他自身具备了崇高的气质。

每当有一篇诗作写成,就有好事者为之传播。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高适传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

少落魄,不治生事。

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

调封丘尉,不得志,去。

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

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

不省。

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

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簺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

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

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

”帝颔之。

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

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

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瑱率师会安陆。

方济师而王败。

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

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

而光远兵不戢,遂大略,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

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

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

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搢绅所推。

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

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

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

其诒书贺兰进明,使救梁、宋以亲诸军,与许叔冀书,令释憾;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

君子以为义而知变。

9.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奇:以……为奇B.天子西幸幸:帝王到某地C.监军诸将不恤军务恤:忧虑D.肃宗雅闻之雅:向来答案:9.C(体恤)10.下列语句能够表现高适傲视权贵敢于直言的一组是()①适从崔光远讨斩之②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③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④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⑤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⑥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A.②③⑤B.①②⑤C.②④⑥D.③④⑥答案:10.A(①讲的是高适跟随崔光远讨伐诛杀段子璋的事。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42 文言文阅读中人物短评写作含详解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精练 专题42 文言文阅读中人物短评写作含详解

专题42文言文阅读中人物短评写作【典例示例】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21.人物短评通常采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物的评价。

请结合全文,围绕何易于“爱民如子”这一品质,为其写一则人物短评。

(5分)【对点演练】(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征仕世民论[宋]范祖禹①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惧,征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若早从征言,比无今日之祸。

”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士主簿,亦召王珪、韦挺于嶲州,皆以为谏议大夫。

②臣祖禹曰:齐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相桓公以霸,何哉?桓公、子纠皆以公子出奔,子纠未尝为世子也。

桓公先入而得齐,非取☐子纠也。

桓公既入,而杀子纠,恶则恶矣,然纳桓公者齐也。

《春秋》书“公伐齐,纳纠”,称“纠”,而不称“子”,不当立者也。

“齐小白入于齐”,以小白系之“齐”,当立者也。

又曰“齐人取子纠杀之”,称“子纠”,所以恶齐也。

是以管仲不得终雠桓公,而得以之为君。

今建成为太子,且兄也;秦王为藩王,又弟也。

王、魏受命为东宫之臣,则建成其君也。

岂有人杀其君而可北面为之臣乎?且以弟杀兄,以藩王杀太子而夺其位,王、魏不事太宗可也。

夫食君之禄而不死其难,朝以为雠,暮以为君,于其不可事而事之,皆有罪焉。

臣之事君,如妇之从夫也,其义不可以不明。

苟不明于君臣之义,而委质于人,虽曰不利,臣不信也。

(选自《唐鉴》卷一,题目为编者所加)22.综合阅读《魏征传》(节选)、《魏征仕世民论》和课文《谏太宗十思疏》,围绕“君臣之义”,为魏征写一则人物短评,100字左右。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高适者,渤海蓚人也。

适少濩落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

天宝中,海内事干进者注意文词。

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数年之间,体格渐变,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

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

初中文言文翻译-高适传

初中文言文翻译-高适传

高适传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

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

其性傲于权贵,窺察洞明。

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宋州剌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

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禄山乱,召輸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

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

不省。

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

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篡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旦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

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

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

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

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

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琪率师会安陆。

方济师而王败,李辅国悉共才,数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

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

而光远兵不戢,遂大略,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

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

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

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搢绅所推。

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

其诒书贺兰进明,使救梁、宋,以亲诸军;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

君子以为义而知变。

(节选自《唐书高适传》)参考译文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

他年轻时候潦倒失意,不置办家产。

后来客居在梁州、宋州一带。

宋州刺史张九皋认为他是个奇才,推举他参加有道科考试,他考中了。

调任封丘尉,他不满意,便离开了。

后客居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上表举荐他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文言文阅读答案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文言文阅读答案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

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文言文阅读答案语段,完成8—14题。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

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

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

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

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

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

”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

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

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

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

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

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

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斩之。

玄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

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

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旧唐书·高适传)8.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A.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薄:B.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务恤:C.西幸蜀中,避其虿毒幸:D.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短: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气质自高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文王拘而演周易D.盛称之于上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10.高适“窥察洞明”具体有哪三种表现:(3分)(1)(2)(3)11.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新唐书高适传文言文翻译

新唐书高适传文言文翻译

高适,字达夫,渤海蓚人也。

少孤贫,客游齐赵间,以衣褐自随。

尝客梁、宋,北游河朔,因得与李白、杜甫等交游。

天宝末,举进士不第,遂以文章知名于世。

适为人慷慨有大志,不拘小节,尚气节,喜谈兵。

尝从父官东都,因得观朝廷之政,识时务之变。

时天下多故,适欲以功名自见,遂投笔从戎,充单于府左骁骑将军,镇边数年。

肃宗即位,适上书请自效,拜左拾遗。

时郭子仪以功封鲁国公,适因上疏言:“郭子仪功高望重,宜加赏赐,以安天下之心。

”肃宗览疏,嘉其忠直,遂拜为监察御史。

适居官清正,不畏权势,屡以直言进谏。

时李林甫用事,适上疏言:“李林甫奸邪,专权误国,宜速正其罪。

”肃宗怒,命削其官,贬为江南道节度使。

适至江南,政事修举,百姓安居乐业。

秩满还朝,拜刑部侍郎。

时郭子仪以病告老,肃宗命适代之,封渤海郡公。

适以病辞,不许,遂充节度使,镇朔方。

适在朔方,威名赫赫,边境无虞。

时吐蕃犯边,适率师击之,大破吐蕃,收复故地。

肃宗闻之,大喜,进封渤海郡王,赐食邑三千户。

适性刚毅,不事权贵,故权贵皆恶之。

然适以忠义自任,无所畏惧。

及安史之乱,适起兵讨贼,功绩卓著。

肃宗复位,进封渤海郡王,食邑增至五千户。

上元元年,适薨,年六十六。

赠太子太保,谥曰忠。

肃宗闻之,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其子高昇为相,位至中书令。

高适才气豪迈,文辞雄健,诗亦豪放,世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所著诗赋若干卷,今存者二十余篇。

有《高适集》十卷,行于世。

适虽以武功显,然平生尚文,与李白、杜甫等并称“李杜高适”。

其诗多描写边塞风光,抒发豪放之情,尤以《塞下曲》最为著名。

诗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适一生,历尽艰辛,矢志不渝,终成一代名将。

其忠诚、勇敢、豪放之精神,堪为后世楷模。

唐才子传高适注释

唐才子传高适注释

唐才子传高适注释《唐才子传·高适注释》一、原文摘录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沧州人。

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便远。

后举有道,授封丘尉。

未几,哥舒翰表掌书记。

后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幸惮之。

及禄山反,征翰讨贼,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

翰败,帝问群臣以安危之策,适请竭禁中之宝藏以赐士卒,厚赏有功者,帝纳之。

后历官淮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

适尚气节,语王霸,衮衮不厌。

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搢绅所推。

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

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

尝过汴州,与李白、杜甫会,酒酣登吹台,慷慨悲歌,临风怀古,人莫测也。

二、字词注释1. “拓落”:tuò luò,形容性情旷达,不拘小节。

“拓”,在此为形容词,有豪放、豁达之意;“落”,有落拓不羁的意思。

2. “预”:yù,动词,参与、参加。

3. “博徒”:bó tú,名词,指赌博的人。

4. “擢”:zhuó,动词,提拔、提升。

5. “搢绅”:jìn shēn,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绅带间,是旧时官宦的装束,这里指代士大夫。

三、语法句式注释此段无特殊语法句式现象。

四、典故出处注释此段无典故引用,无需注释。

五、文化背景注释1. 在唐代,“有道”是一种举荐人才的科目。

通过此科目选拔出的人才可以授予官职,这反映了唐代选拔人才的多元化途径,除了常规的科举考试(常科)之外,还有这种不定期的举荐科目。

2. 封丘尉、左拾遗、监察御史、谏议大夫、淮南节度使、西川节度使、散骑常侍等都是唐代的官职。

封丘尉是县级官职,主要负责治安等事务;左拾遗和监察御史属于监察类官职,负责对朝政得失提出意见等;谏议大夫也是谏官,职责为对皇帝进行规谏等;节度使是地方军政长官,掌握地方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

《旧唐书·高适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旧唐书·高适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旧唐书·高适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旧唐书·高适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高适者,渤海蓚人也。

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

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

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

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

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

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

”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至德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

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

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

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

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迁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

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

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斩之。

代宗即位,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

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

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节选自《旧唐书·高适传》)5.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薄于文雅薄:迫近,靠近B.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务恤:体恤C.西幸蜀中,避其虿毒幸:帝王到某地D.适止轻车诣任诣:前往6.下列句子中,与“其性傲于权贵”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圣人不凝滞于物B.当其欣于所遇C.籍独不愧于心乎?D. 春水碧于天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适小时候家境贫寒,在梁、宋一带客居,靠乞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后被刺史张九皋推荐参加科考,但当时宰相李林甫不重视文才,高适愤然离开。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文言文一》

2024上海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文言文一》

2024高三一模文言一汇编【24一模徐汇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19题。

(20分)柳敬亭传〔清]黄宗羲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

久之,过江,云间①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

”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勾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②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

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②矣。

”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

”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③宁南③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

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

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

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

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

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④亡何,国变,宁南死。

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

⑤钱牧斋尝谓人曰:“柳敬亭何所优长?”人曰:“说书。

”牧斋曰:“非也其长在尺牍耳。

”盖敬亭极喜写书调文,别字满纸,故牧斋以此谐之。

嗟乎!宁南身为大将,而以倡优为腹心,其所授摄官,皆市井若己者,不亡何待乎?[注]①云间:松江府的别称。

②欢咍嗢噱:欢笑不止。

③宁南:即左良玉,明末率军与清军作战,南明福王时封为宁南侯。

④委巷活套:民间俗语常谈。

⑤摄官:暂行代理的非正式任命的官员。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然必勾性情(2)故牧斋以此谐之15.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译文及鉴赏

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译文及鉴赏

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译文及鉴赏《哭单父梁九少府》是由高适所创作的,这首诗通过对亡友梁九少府一生落拓不遇、不幸早夭的叙述,和对彼此生前深厚交谊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极为沉痛哀悼的感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哭单父梁九少府》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哭单父梁九少府》唐代:高适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今寂寞,犹是子云居。

畴昔贪灵奇,登临赋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契阔多离别,绸缪到生死。

九原即何处,万事皆如此。

晋山徒嵯峨,斯人已冥冥。

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妻子在远道,弟兄无一人!十上多苦辛,一官常自哂。

青云将可致,白日忽先尽。

唯有身后名,空留无远近。

《哭单父梁九少府》译文打开书箱见你生前书信,不由使我热泪洒在胸前。

置身坟墓你该多么孤寂,门庭萧条依然留在世问。

想那当日你我搜奇猎胜,登山临水吟咏多少诗篇。

南浦之下同把轻舟荡起,西江之上共把明月赏玩。

天南地北你我多次远别,从生到死彼此情意缠绵。

你的坟墓如今竟在何处,人间万事不过如此这般。

高高晋山仍然耸立世上,我的故友却已葬身九泉。

为友生前常常官微禄薄,为友死后家计贫困不堪。

妻子儿女相隔多么遥远,更无一个弟兄在你身边。

多次上书历尽艰难苦辛,身居微职常常自笑自惭。

青云之路本已即将登上,谁料白日忽然落下西山。

如今只剩身后一点清名,空在世上远处近处流传。

《哭单父梁九少府》注释梁九:即梁洽。

排行第九。

古人常以其族中排名称呼其人。

箧(qiè):小箱子。

臆:胸。

夜台:墓穴。

陆机《挽歌》:“送子长夜台。

”李周瀚注:“坟墓一闭无复见明,故云长夜台。

后人称夜台本此。

”子云居:指西汉文学家扬雄的故居。

畴(chóu)昔:往昔。

贪:嗜好。

灵奇:神奇。

这里指自然景观。

契阔:离合,聚散。

《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

”绸缪(móu):缠绵。

《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

”九原:九泉、地下。

蓟中作翻译

蓟中作翻译

蓟中作赏析唐代•高适原文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译文及注释译文打马驱驰越过沙漠,长途跋涉来到边疆。

边城一带如此萧条,日光惨淡白云昏黄。

身临沙场争战之处,常为胡虏的反复侵扰而忧伤。

胸中不是没有安边良策,无奈将帅己得封赏无心边防。

才如孙吴却无处施展呀,只好归来闭门独自惆帐。

注释蓟(jì)中:指蓟城,今河北大兴西南。

垣(yuán):城上矮墙。

萧条:冷落。

翻:同“反”,反叛。

安边书:安边的策略。

诸将:指安禄山等人。

孙吴事:指孙武、吴起用兵之事。

孙武,春秋齐国人,古代著名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十三篇。

吴起,战国时卫人,任魏国将军,大败秦兵,亦有兵法行世。

参考资料:1、余正松编选,边塞诗选,凤凰出版社,2012.04,第220页2、朱德才,杨燕主编,唐宋诗词上册,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10,第206页鉴赏蓟中指蓟城,在今北京市大兴县西南。

高适于公元752年(天宝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写下了这首诗。

诗一开篇,就以“沙漠”、“塞垣”这样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伟岸的典型图画。

接着以“策马”、“长驱”和“登”这三个动作,勾画出一个挥鞭驰骋、飞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

三、四句,则写诗人登上塞垣的所见:映入眼帘的,是衰草遍地、寒风呼啸的“萧条”荒凉景象;纵目远眺,只见“白日”昏暗,寒云苍茫,天地玄黄。

开始四句叙事写景,以白描之法大笔勾勒,境界阔大,人物虽尚未出场,但通过“策马”“长驱”的壮烈之举,落日黄云的苍茫之色,特别是“落日何萧条”句中的“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忧愁之重。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这两句既是由前面的叙事写景到下文议论抒情的转折,又是具体揭示前文“边城何萧条”的原因:征战不息,原来是“胡虏”的反叛造成的,同时也暗示对安禄山以“边功市宠”,引起战端。

据《通鉴·玄宗天宝四载》记载:安禄山欲以边功市宠,数侵掠奚、契丹,逼得“奚契丹各杀公主以叛。

郭沫若说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但他的诗流传千古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郭沫若说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但他的诗流传千古中国顶尖诗词欣赏

郭沫若说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但他的诗流传千古中国顶尖诗词欣赏高适,是唐代诗人中真正领军打过仗的人。

按他的战绩,应可称作军事家。

但由于诗名太大,以至于世人都忽略了他在军政上的才干。

按我们现代人调侃的说法,高适就是一个被诗名耽误了将名的军事家,或者说:不想做边塞诗人的将军不是一个好的军事家。

网上很多文章模糊地说高适“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却都没有指点这句话的出处,误导读者以为是自古就有的评价,对此小编只能说,这些作者如此不严谨,是想害死历史么?说高适“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是郭沫若先生。

他在《李白与杜甫》一书说高适“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在抵御外侮上,不如他的前任严武,显得“无能”。

不过依小编看来,郭沫若这个评价有失公允。

小编先来简要介绍一下高适在军事政治上的成绩。

高适的军政生涯中的成绩一、高适的政治军事远见:《旧唐书.高适传》载: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

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

”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安禄山之乱的时候,高适被大唐名将哥舒翰征召去讨伐禄山,拜高适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南阳。

哥舒翰兵败时,高适从骆谷向西奔驰,谒见玄宗,慷慨陈述哥舒翰兵败的原因时说:“监军李大宜不体恤麾下将士,饭都吃不饱,还想让他们浴血战斗,怎么可能实现!而且南阳的各路统帅都拥兵自重,各自为战,像这样哪能取得战争的胜利?陛下不如趁此机会西迁蜀中,避其锋芒,这不是羞耻的事。

”玄宗听众了他的意见。

后来安禄山的兵祸果然没有波及蜀中。

玄宗嘉奖高适,并在不久后升他官,做了侍御史。

二、高适的军事战绩:1、《旧唐书.高适传》载: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

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参考译文】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他年轻时候潦倒失意,不置办家产。后来客居在梁州、宋州一带。宋州刺史张九皋认为他是个奇才,推举他参加有道科考试,他考中了。调任封丘尉,他不满意,便离开了。后客居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上表举荐他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安禄山叛乱,玄宗征召哥舒翰讨伐叛贼,任命高适为左拾遗,后转任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潼关。哥舒翰兵败,玄宗问群臣有什么好办法,高适请求用尽宫中收藏的珍宝招募勇士抗击贼寇,为时还不晚。皇帝未加考虑。(安禄山兵逼西安)玄宗向西逃难,高适从小路追赶,在河池追上他,于是进言:“哥舒翰平素忠义,因为生病使他不能明断,才导致失败。督率军队的各位将领不关心军务大事,(每天)以歌舞赌博相娱乐,浑州、陇州两地的士兵每天吃粗糙的饭食,而且不能吃饱,要求这样的军队去拚死作战,失败当然就是很自然的事。另外,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军南阳,而一两个太监在监督军队时又大权独揽,这样怎能取胜?我多次向杨国忠说到这些事,他不肯听。所以陛下有今天的西行逃难,不值得深以为耻。”玄宗非常赞同他的说法。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
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簺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
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搢绅所推。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其诒书贺兰进明,使救梁、宋以亲诸军,与许叔冀书,令释憾;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君子以为义而知变。
9.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3分)
译文:李辅国嫉妒高适的才华,在皇上面前多次诋毁高适,于是皇上下令授予高适太子少詹事。(得分点:“恶”,“毁”,“除”各1分)
(3)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3分)
译文:他五十岁才开始写诗,一开始就写得很好,他也很满意自己的诗有气质。(得分点:“工”1分,自高1分,大奇:以……为奇
B.天子西幸
幸:帝王到某地
C.监军诸将不恤军务
恤:忧虑
D.肃宗雅闻之
雅:向来
答案:9.C(体恤)
10.下列语句能够表现高适傲视权贵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①适从崔光远讨斩之
②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
梓屯守将段子璋反叛,高适跟随崔光远去征讨并斩杀了段子璋。然而崔光远没有约束好士兵,士兵大肆抢掠百姓,皇帝非常生气,把崔光远撤了,用高适取代他做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夺取了陇右,高适率兵到南鄙,想牵制吐蕃的兵力,(但最后)没有立功,还把松州、维州和云山城丢掉了。皇帝召他回来,让他做了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他为渤海县侯。高适在永泰元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忠”。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年轻时候不得志,又不治产业。他在诗歌创作上起步较晚,但得到人们的青睐,每写完一篇,当时的人就将其传播开来。
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玄宗逃难时,高适为玄宗全面分析了兵败的原因,并献上了如何对付叛贼的计策,玄宗赞同他的看法并采纳了他的计策。
高适不久迁任侍御史,后来又提拔为谏议大夫,他率性敢言,权贵近臣都害怕他。玄宗打算用诸位王子分别镇守各地,高适极力反对。不久永王叛乱,肃宗早就听说高适有才能,于是召见他一起商议大事,高适就断言永王将要失败,不值得忧虑。肃宗觉得他是一个奇才,任命他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命令他和江东的韦陟、淮西的来瑱率领军队在安陆会师。军队正在渡黄河时,永王就已经失败了。李辅国嫉妒高适的才能,在皇上面前多次诋毁高适,于是皇上下令授予高适太子少詹事。
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瑱率师会安陆。方济师而王败。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
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而光远兵不戢,遂大略,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3分)
译文:(1)哥舒翰兵败,玄宗问群臣有什么好办法,高适请求用尽宫中收藏的珍宝作为经费招募勇士来抗击贼寇,为时还不晚。(得分点:“策”1分,“禁中 ”1分,大意1分 )
C.玄宗想让诸位皇子分别镇守不同地方,高适极力劝说不可以。后来永王李璘起兵谋反,肃宗召高适商量对策,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D.高适生于多难的时代,他认为自己能建立功业。永王谋反,他曾移檄将校,让他们与永王断绝联系,以澄清自己。所以当时有些人认为他明白道义,了解时局。
答案:11.B(在玄宗逃难的过程中,高适向其陈述兵败原因,并没有献计如何对付叛贼)
③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
④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
⑤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
⑥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
A. ②③⑤
B. 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答案:
10.A(①讲的是高适跟随崔光远讨伐诛杀段子璋的事。⑥讲的是高适喜欢谈论霸王大业,与敢于直言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