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2019年中级经济师《建筑经济》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建筑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建设项目的经济分析与评价、装配式建筑概述、建设工程BIM技术应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的构成和计价依据、建设工程计价方法、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建设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建设工程监理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建筑经济专业实务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1、建设项目的经济分析与评价。
运用复利计算公式进行净现值、净年值、净将来值、基准收益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的计算,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必选不同类型的投资方案,理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作用和内容,分析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影响区别,选择恰当的评价指标实施建设项目财务和国民经济评价,理解建设项目环境评价的有关规定,合理使用盈亏平衡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不确定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
2、装配式建筑概述。
认识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征,理解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作用和意义,说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目标,分析装配式建筑的主要技术体系及相关标准要求,理解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指标,概况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方法,选择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评估工程总承包方式在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的作用和优势,评价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
3、建设工程BIM技术应用。
认识BIM技术特征及其应用要素,分析BIM技术的应用价值,理解BIM技术应用策划内容,掌握基于BIM技术的施工模拟,管线综合、进度控制、造价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的内容、流程与方案,了解BIM 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4、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
理解招标的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招标程序和应遵循的原则,辨别招标范围、投标人应具备的条件、投标的要求和规定,制定招标文件,细化招标工作的各个环节,开展招标工作,编制投标文件,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投标。
5、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理解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担保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索赔管理,说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总结合同变更、合同解除、工程缺陷责任、保修阶段合同管理的办法,选择索赔的技巧实施索赔。
2019中级经济师经济知识全整理
2019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汇总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在均衡价格之上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①点弹性公式:弧弹性公式:E>1高弹性或富有弹性反方向E<1缺乏弹性或者低弹性同方向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需求交叉弹性公式:①E 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 d<0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 d=0无关系①E=1 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必需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低档品需求收入弹性公式:①E>1供给价格弹性充足②E<1供给价格弹性不充足③E=1供给价格弹性为1④E=0供给完全无弹性(少供给价格弹性公式: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的。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边际成本曲线最早达到最低点而且变动都快于其他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府的干预保险市场与道德风险市场一方不能观察到另一方行动,则另一方就可能采取不利于对方的行动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垄断①通过法律手段②进行公共管制,是对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管制—或规定限价,或规定利润率外部性①税收和补贴手段②相关企业合③明晰产权;科斯定理:财产权是明确的,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了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例如国防、治安、消防和公共卫生信息不对称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做出了具体的法律规定,通过多种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国民总收入收入概念;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概念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不包括所得税收入法支出法公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四个部分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I+G+(X-M)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含义从支出角度看GDP从收入角度看GDP储蓄-投资恒等式两部门消费者(居民)和企业GDP=Y=C+I GDP=Y=C+S投资I=S储蓄三部门同上增加了政府部门GDP=Y=C+I+G购买GDP=Y=C+S+T税收I=S+(T-G)四部门同上增加了国外部门GDP=C+I+G+(X-M)Y=C+S+T I= S+(T-G)+(M-X)消费储蓄投资消费理论①凯恩斯的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是决定消费最重要的因素; 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②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③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储蓄函数(1-β)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等于1投资函数投资乘数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总需求①利率②货币供给量③政府购买④税收⑤预期⑥价格总水平3种效应: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出口效应总供给基本因素:价格与成本,企业的预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分为:①长期(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②短期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含义用现行价格计算GDP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GDP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基本因素 1.劳动的投入数量; 2.劳动生产率; 3.资本的投入数量; 4.资本的效率因素分解两因素分解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三因素分解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周期含义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经济周期类型①古典型周期: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负增长②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经济增长率正值①长周期(50-60年) ②中周期(8年) ③短周期(3-5年)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波动原因①投资率的变动②消费需求波动③技术进步状况④预期变化⑤经济体制变动⑥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波动指标①一致指标(也叫同步指标如: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②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广义货币M2)③滞后指标(库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经济基本理论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②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核心④国民收入分配状况逐步改善特点①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不适用定量数据②不能出现双众数、多众数离散程度含义 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特点集中趋势的测试值是对数据一个概括,代表程度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试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标准差和 方差含义方差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它们是应用最广泛方法计算未整理的原始数据 用于分组数据注意 不能用于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例如学生的年龄和教师的年龄)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含义 也称标准差系数。
中级经济基础考试大纲(最新)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题型、题量、分值、考试长度一览表《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中级)第一部分经济学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客观必然性;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掌握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熟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及其作用。
(二) 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熟悉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掌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掌握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所有制理论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考试,检验考生对上述理论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程度。
考试内容(一) 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掌握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掌握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熟悉全民所有制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掌握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掌握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掌握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掌握产权制度的作用。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考试目的本章阐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问题。
通过本章的考试,使考生加深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
考试内容(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大纲》-11页word资料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理论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一)市场需求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喝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二)市场供给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
(三)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与变动,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
(四)弹性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
一、消费者行为分析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等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一)无差异曲线效用的含义和分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二)预算约束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
(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
二、.生产和成市理论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生产函数的含义和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等基本理论。
考试内容(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生产者的基本假设,生产者的组织形式,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d(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一种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蓝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成本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四、市场结构理论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的基本内容。
考试内容(一)市场结构的类型市场结构的含义及其划分的依据,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的特征。
(二)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完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的最优决策原则,各种收益概念的含义及其公式。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目得测查应试人员就是否理解与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得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就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得基础知识与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消费者行为分析。
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東与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東、消费者均衡条件与需求曲线得推导、价格变动得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得消费现象.3、生产与成本理论。
理解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得组织形式、企业形成得理论,辨别成本函数得基本形式与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得基本形状与特征.4、市场结构理论。
理解市场结枃与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与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得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与均衡工资决定方法6、市场失灵与政府得干预。
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与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与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得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与资源配置效率得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得方式与措施。
7、国民收入核算与简单得宏观经济模型。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与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经济増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得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得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得特征。
9、价格总水平与就业、失业。
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与失业、就业弹性系数10、国际贸易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得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与特征得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得调控与干预方式。
第二部分财政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试要点汇编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如煤气和电力5、互部品价格:如汽车和汽油、家电和电等6、预期7、其他因素:如商品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等。
三、需求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即商品价格提高,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减少,反之,商品价格降低,则消费者对它的购买量就会增加。
需求与价格之间这种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就叫做需求规律。
四、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在某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水平下,生存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五、影响供给的因素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价格及国家政策等六、供给规律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这就是供给规律。
七、最高现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八、保护价格就是由政府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其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获或支持某一产业发展,如农业。
九、需求的价格弹性即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其系数范围从零到无穷小。
通常分三种1、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叫做需求富有弹性。
2、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比时,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十、需求价格弹性影响因素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替代品越多越相近,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2、商品的重要性:基本生活品需求弹性小,贵重品弹性大。
中级经济师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
中级经济师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中级经济师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掌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相关内容。
2. 熟悉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的基本概念。
3. 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股权转让等方面的规定。
4. 掌握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特别规定。
5. 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等方面的规定。
6. 掌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
7. 熟悉公司的概念和种类,以及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特别规定。
8. 熟悉股东诉讼的相关内容。
9. 熟悉公司股票和公司债券的发行和转让规定。
10. 熟悉公司的利润分配、合并、分立、增资、减资、解散和清算等方面的规定。
11. 了解公司财务、会计的作用,以及利润分配等方面的内容。
12. 掌握有限合伙企业事务执行的特殊规定,以及有限合伙企业入伙与退伙的特殊规定。
13. 熟悉普通合伙企业的概念、设立和财产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
14. 熟悉合伙企业的清算人。
15. 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与均衡价格,运用均衡价格模型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掌握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16. 掌握生产和成本理论。
17. 理解市场结构理论。
18. 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9. 理解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20. 理解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21. 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掌握我国经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特征,掌握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22. 掌握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的含义和相关指标,理解就业、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新特征。
以上仅是大纲的一部分,想要获取更全面的内容建议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或当地人事考试院官网查看完整版大纲。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19年《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机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19年《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机考真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4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商品或服务中,适用增值税税率为9%的是()。
A.销售小汽车B.基础电信服务C.有形动产租赁服务D.增值电信服务2.2012—2018年期间我国国家外汇储备的时间序列如下表所示。
按照时间序列的分类,该时间序列属于()。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点序列C.时期序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3.为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需要查阅的会计报表是()。
A.资产负债表B.收入支出明细表C.利润表D.现金流量表4.通常情况下,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指标是用()计算的GDP。
A.虚拟价格B.不变价格C.现价D.基期价格5.下列统计量中,适用于测度分类数据集中趋势的是()。
A.均值B.标准差C.众数D.中位数6.下列关于公共物品供给与需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公共物品的数量达到最优B.在纯公共物品领域,应当而且能够实行市场机制引导资源的配置C.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D.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在生产上并无任何区别7.下列经济因素变化中,通常情况下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呈反方向的是()。
A.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规模的变化C.货币供应量的变化D.总产出的变化8.在分析经济波动状况的指标体系中,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轨迹的指标称为(A.核心指标B.领先指标C.滞后指标D.一致指标9.下列关于财务会计报告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B.会计报告是对账簿记录资料进行的再加工C.我国小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报表附注等内容D.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之前,必须进行财产清查10.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不包括()。
2019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试大纲共13页文档
2019年经济师《中级金融》考试大纲一、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有关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等金融基本知识,并能够分析不同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特性,在有关金融市场上运用相应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
考试内容(一)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市场的含义、构成要素、金融市场的结构、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工具的类型和性质。
金融市场的类型。
(二)传统的金融市场及其工具货币市场及其构成,货币市场工具。
资本市场及其构成,资本市场工具。
外汇市场及其交易类型。
(三)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金融衍生品的概念与特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机制。
金融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信用衍生品。
(四)我国的金融市场及其工具我国的金融市场及其发展。
我国的货币市场及其工具。
我国的资本市场及其工具。
我国的外汇市场及其运作。
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及其工具。
二、利率与金融资产定价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利率决定理论、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并能够计算现金流的现值与期值、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及价格。
考试内容(一)利率的计算利率的含义与种类。
单利与复利、系列现金流、连续复利下现值的计算。
(二)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
古典利率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收益率名义收益率、到期收益率的含义;零息债券、附息债券、永久债券等到期收益率的计算。
实际收益率、本期收益率的含义及计算。
(四)金融资产定价债券和股票的定价方法及理论价格的推算。
有效市场理论的含义和分类,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及其假设条件,资本市场线的含义,期权定价模型的主要内容。
(五)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以及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
三、金融机构与金融制度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金融机构的性质与类型、各类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金融制度的相关知识,我国金融机构的类型、演变与功能,并能够分析和把握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的发展趋势。
201x年度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经济学基楚1市场需求、供給和均衡价格。
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給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消费者行为分析。
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
3.生产和成本理论。
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 市场结构理论。
理解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
6.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10. 国际贸易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咱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
2019中级经济师基础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笔记(2019年预测版)有部分调整知识,请结合教材仔细复习。
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4)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4)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7)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10)四、市场结构理论 (14)五、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9)六、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20)七、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22)八、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26)九、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29)十、国际贸易理论 (31)第二部分财政 (35)十一、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35)十二、财政支出 (38)十三、财政收入 (41)十四、政府预算 (47)十五、财政管理体制 (51)十六、财政政策 (54)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58)十七、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58)十八、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61)十九、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63)二十、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66)二十一、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69)第四部分统计 (74)二十二、统计与统计数据 (74)二十三、描述统计 (75)二十四、抽样调查 (77)二十五、回归分析 (79)二十六、时间序列分析 (80)第五部分会计 (85)二十七、会计概论 (85)二十八、会计循环 (90)二十九、会计报表 (93)三十、财务报表分析 (97)三十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100)第六部分法律 (105)三十二、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105)三十三、物权法律制度 (106)三十四、合同法律制度 (111)三十五、公司法律制度 (116)三十六、其他法律制度 (120)经济基础知识笔记(重点标识版)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2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汇总.doc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市场需求市场供给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
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的负值。
线内预算有剩余、线外达不到收入改变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向右平移价格同比例下降向外旋转,价格同比例上升向内旋转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2、效用最大化: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MP=AP(相交点)时,AP最大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只有长时期才会影响生产规模。
超过最佳规模,规模报酬就会递减。
总成本、线的起点③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函数也是稳定的)同上三个假设 (1-β)为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恒等于收入决定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折旧β:社会边际消费倾向 s:边际储蓄倾向总需求影响因素:①利率②货币供给量③政府购买④税收⑤预期⑥价格总水平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出口效应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贡献率)→经济增长率→又称商业循环,是指总体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第二部分财政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20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商业银行 性质 ①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②商业银行是 以盈利为目的③经营范围广泛,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 职能 ①信用中介,是最基本的职能②支付中介③信用创造(超出自有资本) 组织形式机构设置分为①单一银行制下的商业银行(美国)②总分行制下的商业银行(英国)业务经营范围 ①专业化银行制 ②综合化银行制(可以经营所有的商业性融资业务,也称为“全能银行制”)主要业务 负债业务 自有资金不属负债(股票等)和吸收外来资金(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以吸收存款为主→再贴现/央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债券/结算中短期资金占用 资产业务 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 ①票据贴现,实际上是信用业务 ②贷款业务,在银行资产中一般排在首位[条件分: 信用/担保用途分:资本/商业/消费] ③投资业务,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而不允许做股票买卖中间业务 是“支付中介”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①结算业务{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1.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理解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均衡价格,运用市场基本理论分析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市场价格之间关系。
2.消费者行为分析。
理解经济人假设、预算约束和消费者均衡,掌握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条件和需求曲线的推导、价格变动的效应,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解释生活中的消费现象。
3.生产和成本理论。
理解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掌握生产者的组织形式、企业形成的理论,辨别成本函数的基本形式和短期成本函数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4.市场结构理论。
理解市场结构和价格歧视,掌握市场结构和生产者决策理论,辨别不同类型市场结构及其生产者行为。
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理解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掌握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基本内容,理解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决定方法。
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理解资源配置原理、最优配置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掌握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于预的基本理论,解释市场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辨别政府干预市场的方式和措施。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辨别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掌握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和总供给等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理解消费、储蓄、投资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
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掌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
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理解价格总水平、就业和失业、就业弹性系数10.国际贸易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辨别影响国际贸易规模和特征的因素,辨别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调控和干预方式。
第二部分财政
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理解公共物品、财政职能、现代财政制度,掌握公共选择理论和政府失灵的原因,理解政府经济活动范围、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形式,理解我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与主要任务。
12.财政支出。
理解我国财政收支趋势,理解财政支出数据、财政支出结构优化,掌握财政支出的类型和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掌握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辨别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13.财政收入。
理解财政收入、税收、财政集中度和宏观税负,掌握财政收入的形式及特征和税负转嫁的原理,理解我国中央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的内容,辨别一国宏观税负水平的影响因素。
14.税收制度。
掌握税制各要素,理解税收分类的基本方法,辨别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理解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
15.政府预算。
理解政府预算,辨别我国不同机关的政府预算管理职权,掌握我国政府预算编制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主要内容、全面规范公开透明预算制度的主要内容。
16.财政管理体制。
理解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转移支付,掌握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内容、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内容,理解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内容。
17.财政政策。
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目标、财政政策的工具与类型、财政政策的乘数与时滞的基本内容,理解我国财政政策实践的基本经验。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理解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量、社会融资规模、通货膨胀,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货币均衡原理、西方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给机制、货币均衡的基本原理。
19.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理解中央银行体制下的金融服务、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掌握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主要业务和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货币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工具搭配使用的效果,理解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20.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理解金融市场、存款保险制度的作用,掌握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特点,分析金融市场主体的行为、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
21.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理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监管,掌握金融监管的理论和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监管国际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
22.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理解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辨别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掌握汇率决定与变动、国际储备及其管理、国际货币体系、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要特点。
第四部分统计
23.统计与统计数据。
理解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变量和数据,辨别数据和变量的类型,掌握统计学、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的基本原理,辨别统计数据的来源和各种统计调查方法。
24.描述统计。
理解数据特征测度,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离散趋势的测度指标、分布形态的测度指标以及变量间关系的测度指标的计算方法,辨别常用测度数据。
25.抽样调查。
理解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辨别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掌握常用基本概率抽样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理解估
计量的性质,掌握不放回简单随机抽样下均值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方法和样本量的计算方法,辨别概率抽样中样本量的影响因素。
26.回归分析。
理解回归模型、回归方程、回归系数,掌握最小二乘方的原理和估计方法,根据估计的回归方程进行回归系数分析,掌握决定系数以及回归模型的检验。
27.时间序列分析。
辨别时间序列的分类,掌握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速度分析、平滑预测方法。
第五部分会计
28.会计概论。
理解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理解会计法规的构成内容。
29.会计循环。
理解会计确认的主要内容和确认标准,掌握会计记录的方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辨别主要的账务处理程序类型和会计计量属性类型,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环节,区分会计循环各环节主要会计工作。
30.会计报表。
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辨别将不同会计项目按照会计报表编制要求进行填列的方法。
31.会计报表分析。
理解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掌握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辨别会计报表分析中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
32.政府会计。
理解政府会计的概念,掌握政府财务会计要素和政府预算会计要素,辨别政府决算报告的概念与政府财务报告的概念。
第六部分法律
33.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
理解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我国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方式,辨别调整经济的主要法律的种类。
34.物权法律制度。
理解物权法的基本内容,掌握用益物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和适用规则。
35.合同法律制度。
理解合同、要约、承诺,掌握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担保和保全、转让和变更的适用条件。
36.公司法律制度。
理解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掌握公司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辨别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内容和公司设立、合并、分立、解散、清算的相关规定。
37.其他法律制度。
理解专利、劳动合同,掌握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