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3 三国鼎立 学案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
【2019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2019最新】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岳麓版课三国鼎立记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和结果,记住魏蜀吴三国建立情况。
记住三国鼎立形势图;3、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3m)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完成下列各题,各组由7、8、号二人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各组单双号交叉批改正组长批改黑板,副组长统分。
)1、()年,曹操在()之战中大败袁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2、曹操是()时期人,而不是()时期人。
3、哪次战役基本上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A.巨鹿之战B.牧野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4、蜀国的都城是 ( )A.长安B.洛阳C.建邺 D.成都(10-12m)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任务较多时,由小组长分配任务,难点可以讨论。
客观题可以统一答案,小组长分配展示任务,最后小组内部小展示)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其中以哪两大军阀的实力最强?他们之间发生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是什么?2、哪次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发生的地点位于我国现在哪一个省?3.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于哪一年?三国中的哪个国家曾与宝岛台湾有过联系?( 23m)(先组内讨论完成,然后进行大展示,及时评价。
)1、曹操官渡之战中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主要原因有哪些?2流传的三国故事中,曹操阴险狡猾,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符合史实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3.自己动手,设计一个表格,统计我们所学过的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
内容包括:战役名称、作战双方、作战时间、结果和意义。
整理导学案,梳理本节所学知识,检查导学案,完成导学案上所有内容,记忆本课的知识点,科代表简单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小组长小结本小组学习所得和不足。
(4m)(4m)下列事件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作者有关的是()①三顾茅庐②官渡之战③赤壁之战④八王之乱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曹操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是()A.巨鹿之战B.昆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4、在东汉末年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曹操为增强实力而采取的措施有()①“挟天子以令诸侯”②招贤纳士,善于用人③实行屯田,奖励农耕④官渡之战,大败袁军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④杜甫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中所赞颂的政治家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诸葛亮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和没有称帝的是()①刘备②孙权③曹操④曹丕A.④①B.④③C.③②D.③①1、收获、感悟:A、有点成绩B、不错C、一般般的啦D、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呢【快乐链接】曹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在曹操的儿子当中最得曹操喜爱。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史实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会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导学方法】①情境法: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②探究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③其他方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学习方式】学案导学→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点拨→总结归纳【学法指导】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利用要点提炼法,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来记忆。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激发兴趣)学案导学(我学习,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仿宋体字部分是学生供学生使用的学案)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本,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并把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做好标记,独立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和你的同伴携手解决!活动一:知战役,以少胜多步骤一:归纳比较两次战役比较表名称背景时间交战双方兵力情况结果胜方战术影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步骤二:分析探究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步骤三:历史感悟是非成败,都会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活动要点: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做好标记或作答;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3、全班交流设计说明:此活动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活动综合性较强,教师要在学生活动中多设台阶,多点拨。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鼎立导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第20课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我要记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有关知识点。
2、我要知道三国鼎立的形势图3、我要学会评价曹操和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学习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
一、【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文,完成学案,2.用双色笔在课文做好标记,写好提示语。
把未解决的问题圈出来,带入对学、群学的环节中解决,并到小黑板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15分钟)12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你知道的精彩东西补充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同学探究分享。
二、【合作探究】(学法指导: 在合作探究后,小黑板展示探究成果,最后由各组成员对探究成果提出质疑及解决。
)(10分):⑴、归纳所学的以少胜多的战役⑵、赤壁之战孙刘胜曹操败的原因有那些?有何启示?⑶、三国鼎立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三、【系统总结】(方法指导:请你用提纲式或知识树、网络等喜欢的形式,把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5分钟)四、【巩固训练】(学法指导:1.画出关键词(时间、地方、人物、事件等)2.排除法(先排除无关项或错误项)3.要注意结合材料。
)(8分钟)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2、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D、赤壁之战3、某小组同学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展开讨论,总结出两次战争的一些共同点:①都是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战役②都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都与曹操有关④都为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⑤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⑥都是正义的一方获胜。
其中分析不正确的观点是()A、①②B、③④C、⑤⑥D、②③4、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和没有称帝的是()①刘备②孙权③曹操④曹丕A.④①B.④③C.③②D.③①5、三国建立的顺序是()A、蜀吴魏B、吴蜀魏C、魏蜀吴D、魏吴蜀6、三国初期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是()①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②重视农耕③奖励农耕④重视海外贸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我能掌握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及三国鼎立形势图。
2.我能认识三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正确评价三国历史人物。
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巧妙记忆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互相混战黄河中下游的____和____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
2.___年,为了争夺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袁绍和曹操在___进行决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3.___年,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企图占领南方,一举统一天下,___,___组成联军,在____一带与曹军展开决战。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这就是著名的______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220年___建魏,建都___。
___年,___建___建都____,____年,____建___,建都___。
(今南京)。
二、微笑合作,轻松过关1.赤壁之战孙刘胜曹操败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启示?2.列举你所知道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3.你是怎样评价曹操的?三、展示交流,分享成果时间____官渡之战决战双方____时间____赤壁之战决战双方____时间____魏 建立者___都城____ 时间_____蜀 建立者____都城____时间_____吴建立者_____建都_____五、当堂训练必做题1.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混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是()A.袁绍B.曹操C.刘备D.孙权2.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巨鹿之战D.淝水之战3.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谁的评价()A.刘备B.孙权C.曹操D.诸葛亮选做题5【学后反思】。
岳麓版历史七上《三国鼎立》word教案
第20课三国鼎立
主备教师:学生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背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有关知识点。
2.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情况及三国鼎立形势图。
3.认识三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正确评价三国历史人物。
二、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
快速阅读课文,并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下表。
时间
2.填写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表:
(二)合作探究
1.赤壁之战孙刘胜曹操败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启示?
2.列举你所知道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3.你是怎样评价曹操的?
(三)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时间、战况?
2.三国鼎立时各国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五)达标训练
1.东汉末年,河南、河北诸侯割据演战.其中占据河南一带的军阀是()
A.袁绍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2.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 淝水之战
3.杜甫有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连图”是对谁的评价?()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4.三国初期统治者的共同特点是()①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②重视农耕
③奖励农耕
④重视海外贸易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③④.
5.三国建立的顺序是()
A.蜀吴魏 B.吴蜀魏
C.魏蜀吴 D.魏吴蜀
三、学后反思。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国鼎立》是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的过程。
本节课教材内容涉及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势力的发展,赤壁之战以及三国鼎立的局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历史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入理解尚有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理清三国鼎立的历史脉络,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掌握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势力的发展,认识赤壁之战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尊重,认识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势力的发展。
2.难点:赤壁之战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
2.教学素材:搜集与三国鼎立相关的历史故事、人物介绍等资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时期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三国鼎立的局面。
教师简要介绍三国鼎立的概念,引发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势力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三国鼎立的形成过程。
同时,通过视频资料,展示赤壁之战的激烈场面,使学生感受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课堂同步练习导学案附答案
第20课三国鼎立轻松入门一、选择题1、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军事对手是A、刘备B、孙权C、刘表D、袁绍2、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重要战役是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3、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著名的“隆中对”的人是A、关羽B、赵云C、诸葛亮D、许攸4、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A、官渡之战B、淝水之战C、赤壁之战D、牧野之战5、下列人物中,不是三国时期的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张飞6、三国时期,派大将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夷洲联系的是A、曹操B、刘备C、孙权D、司马昭7、三国鼎立局面中,最先灭亡的政权是A、魏B、蜀C、吴D、晋快乐晋级二、材料分析题8、阅读右图,回答问题(1)填图字母代表的政权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2)从图上观察分析,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9、公元208年爆发的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孙权、刘备在今湖北江陵与汉口间的长江沿岸的一场战略会战。
在这场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孙、刘联军,面对总兵力达二十多万人的曹军,正确分析形势,找出其弱点和不利因素,采取密切协同,以长击短,以火佐攻,乘胜追击的作战方针,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北窜,使曹操“横槊赋诗”、并吞寰宇的雄心就此付诸东流,从而成为历史上运用火攻,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请回答(1)曹操发动赤壁之战的目的是什么?(2)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打败曹军所采取的主要军事谋略有哪些?(3)曹操为什么在官渡之战中能够以少胜多,取得胜利,而在赤壁之战占据优势的条件下反而失败呢?你认为曹操应该从这次失败中吸取哪些教训?(4)赤壁之战后,天下的形势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探究乐园10、在民间传说中和戏剧舞台上,曹操一直被塑造成奸臣的形象而遭到贬斥,你觉得这样评价曹操公平吗?史海拾贝桃园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发布文告,下令招兵买马。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三国鼎立教案岳麓版
第19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1、知道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曹操、诸葛亮;通过正确评价曹操,进一步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并能真正理解历史人物与小说人物的区别。
2、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并能简单对比认识它们与北方的统一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因果推理能力。
3、了解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认识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明白时势造英雄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认识他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明白时势造英雄的道理。
2、通过正确评价曹操,进一步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并能真正理解历史人物与小说人物的区别。
培养学生的因果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一、现实出发,设疑激趣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来营造氛围。
提问:你知道三国中的哪些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曹操,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称他为“奸雄”,还有人唤他作“奸贼”,你怎样评价曹操呢?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三国,首先去了解曹操。
二、感知理解,归纳建构1、初步感知小组合作学习,从课本中提取相关信息,完成填表竞赛卡。
2、情景再现知识重点1—曹操统一北方(1)提问:东汉末年人们的生活环境怎样呢?人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北方有实力的割据政权有哪些?(让学生通过感性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理性认识人民对和平统一的向往。
明确袁、曹势力,引出官渡之战。
)(2)结合课件演示,学生简述官渡之战的概况,再结合史料交流探究--曹操为什么能以弱胜强打败袁绍?引导学生归纳:●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知人善任,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
●袁绍傲慢轻敌,不能听取正确意见。
知识重点2--赤壁之战(1)“三顾茅庐”的故事(2) 课件动态显示赤壁之战形势,播放“赤壁之战”影片片段。
(3)学生自读教材,以表格形式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和结果)(4)学生思考并讨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又以多败少的原因,然后由教师明确完善。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岳麓版
第20课三国鼎立教学目标(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洲等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三国鼎立局面主要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这两点即是本课的重点。
曹操统一北方一是符合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二是展现了曹操个人的雄才大略。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刘备、孙权联合抵抗曹操,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即怎样看待三国分立这一局面;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既要将三国历史和《三国演义》有机结合,又应还历史的真实性,使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个真实的完整的了解。
导入新课请学生听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曲子,问学生阅读过这部小说没有,这部小说反映了什么内容?展示:曹操、诸葛亮的图片生:曹操、诸葛亮教学过程(一)官渡之战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胜利的原因学生讨论回答曹操胜利的原因。
袁绍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为人刚愎自用,治军不严,而且心胸狭窄,遇事优柔寡断,军队战斗力不强;而曹军方面则士气旺盛,上下一心,袁军的短处恰恰是曹军的长处。
曹操重视人才如荀彧、郭嘉最初在袁绍手下,后因不堪忍受袁绍的刚愎自用、嫉贤妒能,便投到曹操麾下,深得曹操器重。
官渡之战,营军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黄河流域奠定了基础。
战后第二年,袁绍忧愤而死。
在以后的几年中,曹操率军占据了原先袁绍所有的地盘,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曹操为什么能够统一北方?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③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二)赤壁之战生答:统一全国。
赤壁之战而此时的南方有两股较大的力量。
介绍江东孙权势力的稳固,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辅佐后正伺机发展,使学生既了解三分天下的三种势力的基本情况,又对孙权与刘备有了初步的印象。
孙刘在大敌面前选择了联合抗曹。
学生朗读课文,同位间交流自己了解的赤壁之战,选代表向全班讲述。
生讨论,从各个角度提出个人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
岳麓版七年级上教案 第20课 三国鼎立
初一历史(第20课三国鼎立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等基础知识。
2.分析曹操统一北方的条件。
识读“赤壁之战示意图”,学会利用地图讲述战争的经过。
讨论“三国鼎立时期,为什么地区经济得到显著发展?”3.懂得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历史进步性。
认识在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中,曹操等杰出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三国鼎立局面主要是通过曹操统一北方和赤壁之战形成的,这两点即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如何全面评价曹操、诸葛亮、孙权等历史人物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关键点拨一、导入新课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二、自主合作与探究1.自主探究学生根据以下探究的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填写相关内容,并在课本上圈划相关重要内容。
(1)介绍官渡之战的背景、交战双方、时间、结果、影响。
(2)介绍赤壁之战的背景、交战双方、时间、结果、影响。
(3)填写三国的概况简表时间建立者都城国号220年221年229年建业孙吴2.合作探究(1)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2)引导学生回答课文P83的思考题:曹操年轻时,结交名士桥玄。
桥玄称曹操是安天下的奇才。
另一名士许劭却非常瞧不起曹操,称他是“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听了居然十分高兴。
他为什么高兴?3.强大的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三、自主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探究的成果,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点评、纠正、强调、补充。
师生互动,学生订正错误内容,完成“自主探究”部分的内容。
2.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梳理教材内容,做到“三讲”“三不讲”,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官渡之战即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又突出曹操以少胜多的灵活战术。
使学生对曹操有个形象的了解。
(2)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辅佐后正伺机发展,是学生既了解三分天下的三种势力的基本情况,又对孙权与刘备有了初步的印象。
【教学设计】《三国鼎立》(岳麓书社)
《三国鼎立》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三国鼎立》是2016版岳麓书社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五单元主题第19课,本课讲述的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结果,最后实现了局部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为我们学习以后的历史奠定了基础,因而成为了从东汉末年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过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袁绍、曹操两个集团实力最强。
2.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概况,即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影响。
3.了解三国的建立,包括:三国的名称、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学习,对三国鼎立历史局面形成的历史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初步学会从客观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事件、认识历史发展基本趋势的方法。
2.通过从多个角度考虑影响赤壁之战结果的各种历史因素,认识曹操战败的原因。
3.通过比较《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与历史事实,在对比分析中辨别史实与文学艺术作品的差异,学习鉴别历史材料和掌握历史证据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曹操统一北方,诸葛亮“隆中对”与治理蜀国的史实,领略他们的政治、军事智慧,认识他们作为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历史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通过学习东汉末年从分裂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史实,认识到三国鼎立是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
【教学重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及意义。
【教学难点】影响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胜负的原因,赤壁之战的影响以及辨别史实与文学艺术作品的差异。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三国歇后语,学生积极参与,以此导入新课。
出示本课的教学板块:四大板块——回望历史、解读历史、感悟历史、应用历史。
新知学习:一.回望历史以动画图示的方式,展现自秦朝、两汉到三国这一历史时期,从统一走向分裂的过程。
《三国鼎立》导学案 2022年部编版历史七上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6课三国鼎立【课标要求】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及其历史作用。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3.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二局部:第一局部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第二局部为“三国鼎立的形成〞。
一、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1.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找出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交战双方、影响及战争特点是什么?〕2.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控制了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
材料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下层的人,它也注意提拔。
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
材料三曹操起兵后,因缺乏粮食,招募的新兵有的中途叛逃,有的将领几乎饿死。
严酷的现实使他深深体会到军粮的重要性。
他决定推行屯田制。
〔1〕曹操为何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2〕分析讨论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占据优势的曹操为何会失败?(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试比拟它们的相同点。
(4)请绘制一个三国鼎立的示意图。
3.以下材料是名人们对曹操的评价,阅读答复。
材料一“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
〞——毛泽东材料二“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领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鲁迅材料三“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史学家〕材料四“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周瑜你对曹操的评价是什么?二、三国鼎立的形成1.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
2.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开展起来,“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岳麓初中历史七上《第20课 三国鼎立》word教案 (3)
第20课《三国鼎立》(第二课时)教案
年级:____ 班级: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
(
汉字的演变,了解汉字与甲骨文渊源。
教学重点
辩证地评价曹操等历史人物;正确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的进步。
自主
、歌曲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向东流》
提问你们知道是哪一部电视连续剧的主
又陆续地消灭了一些军阀,世之奸臣、治世之能臣”,他阴险狡诈、任性多疑、老谋深算,有谋有
⑵拓展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
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引领:这证明
——欧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三国鼎立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
(重点)
(2)知道曹操屯田、诸葛亮治蜀、卫温首达夷洲等基础知识。
【自主学习】
一、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黄河中下游的和成为北方实力最强的军事集团。
2.官渡之战: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基本统一了。
二、赤壁之战
1.战前形势:统一北方,占据江东,没有固定地盘。
2.赤壁之战:年,在赤壁以少胜多,打败了曹军。
三、魏、蜀、吴三分天下
1.赤壁之战后的形势:赤壁之战后,曹操转向经营,刘备占据大部分地区和益州,孙权进一步巩固江东,并向一带发展。
2.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国名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3.三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①曹魏兴修水利,继续实行。
②蜀汉丞相诸葛亮减轻,兴修,鼓励,安抚少数民族,加快了
地区的开发。
③吴国开发江南。
组织农民屯田垦荒,推广中原的。
造船业发达,和得到发展。
230年,孙权派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大陆和台湾的联系。
【能力突破】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影响
【随堂演练】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中“壮心”
()
A.打败袁绍 B.消灭东汉 C. 南下统一全国 D. 赢赤壁之战
2.东汉末年,曹操在封建军事集团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实行屯田制,保证军粮供应。
C.奖励农耕,得到劳动人民支持。
D.官渡之战打败劲敌袁绍。
3.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战役是()
A.淝水之战 B. 赤壁之战 C.巨鹿之战 D. 官渡之战
4.很多同学热衷于电脑游戏“三国群英会”,下列不属于三国鼎立时期的
人物是()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诸葛亮
5.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哪个故事所反
6.映的史实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 ()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
6 三国政权(①吴②蜀③魏)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②③①
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对()的评价。
A. 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
8.历史课上,同学们讲述的“三国故事”中,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说法是
()
A.官渡之战中曹操战败逃往北方
B.孙、刘联军火烧赤壁大败曹操
C.曹操建立魏国
D.周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
(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第20课三国鼎立
【能力突破】
时间交战双方特点影响
200年曹操袁绍以少胜多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以少胜多奠定三国鼎立基础。
208年曹操、孙刘
联军
【随堂演练】1.C 2.A 3.D 4.A 5.B 6.A 7.D 8.D
9.(1) 统一中国。
(2)官渡之战中战术得当。
赤壁之战中,孙吴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学生如从重视人才,听从建议与否方面分析亦可)。
(3)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4)战术战略得当;时机成熟;谦虚和骄傲的关系(只要谈出一点感受,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