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9e65472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a.png)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到2020年末,随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华民族在富起来的基础上向强起来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而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新的伟大事业,我国由此进入了新发展阶段。
在新发展阶段,我们面对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
从内部来讲,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从外部来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都在我们一边,我们有定力和底气、有决心和信心,锲而不舍地实现既定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统筹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办好自己的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共同富裕作为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引领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战略基点,调整和完善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进程的大跨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进程的大跨越](https://img.taocdn.com/s3/m/83a98a5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1.png)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进程的大跨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进程
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强大的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贯串着中国漫长的发展历史。
从新中国建立到目前,从五四运动到1965年北京战役决定性胜利,从解放军建立
到建设新中国,都矗立在我们的历史记忆中。
更重要的是,自1979年建国以来,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也得到了深入的发展和完善。
复兴之路从大纪元着手,以社会主义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重点,实施和加强国家治理,推进现代化建设,主动参与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扩大国家科学文化发展力度,不断壮大自己,以及为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强国和政治大国,再次拥有良好祥和,发挥着全球影响力,并继续推进国家发展,从依赖变为
担当,不断促进和谐共存,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
此外,中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社会的团结,建立完善的社会体系,加强经济的宏观调控,推动各部门向市场经济要求靠拢,上下游企业结合起来,在经济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提高整体经济运行水平,鉴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对于各部门的
加强投入,中国经济及社会文明势不可挡的发展前景更为光明,更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表明,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依赖国家到担当国家的历史性跨越。
我们将继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积极参与
国际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步入和平、发展、繁荣的境界,促进共同繁荣,最终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7.1.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课件
![7.1.2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130863192e45361066f573.png)
板书设计
中 国 发 展 的 历 史 性 跨 越
科技:袁隆平 籼型杂交水稻 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体育:2008年,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 经济:“一带一路“ 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高速发展:农产品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已经成为制 造业、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外贸流入第二大国 国际化的中国: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晤、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 军队建设:海军、空军、炮兵部队不断发展,成为保卫祖国的强大力量。 社会生活的变化:衣、食、住、行、通信不断发展。
水 面 舰
海 军 陆
艇
战
部
队
队
海 军 航 空 兵
2012年,辽宁号航空母
舰,简称"辽宁舰"
新知讲解
空军
隐身战斗机歼-20空 军作战部队
东
长
风
剑
系
巡
列
航
导
导
弹
弹
。
标志着空军向天空一体、攻 防兼备的目标迈出新的步伐
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 更名为火箭军
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和大国地 位的战略支持,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球发展的贡献,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新知讲解 为什说我国的人民解放军在路上是猛虎、水里是蛟龙、空中是雄鹰?
新知讲解
国防和军队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军 队
武 器
治
革
装
军
命
备
严
性
先
明
重
进
塑
人民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能力显著增强,成为保卫人民幸 福生活,保卫祖国和世界和平牢不可破的强大力量。
2.第一课 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 第2课时 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2.第一课 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 第2课时 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https://img.taocdn.com/s3/m/ce1b57c95fbfc77da369b101.png)
袁隆平 (1)科技:杂交水稻(__________) 。
(2)教育:修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青藏铁路 。 (3)交通:修建____________ 北京 举办。 (4)体育:第29届奥运会在________ (5)航天技术:“________”系列飞船成功发射。 神舟
第一课
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
例 在社区阅览室里,大家被《祖孙三“带”》这组有趣的漫 画吸引住了。
(1)这组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2)发生三“带”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发展有历 史性跨越。 (2)改革开放,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 本路线。
第一课
历史性跨越——全面建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家庭财产稳定增加到衣
食住行用条件明显改善,从休闲娱乐 方式的极大丰富到教育卫生状况的加速发展,老百姓的 ________ 活 文化追求 ____与____________,都有了质的飞跃。 物质生
(2)经济总量跃升。至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 经济总量 率为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三倍多,____________
已跃居全球第二,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部分。 国际地位 (3)国际地位上升。中国的和平发展推动了中国____________和 国际影响力 ____________的显著上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第一课
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
3.综观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进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道路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实 历史性跨越 。 现了______________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意义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6ab770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e.png)
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意义摘要: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1.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1.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对全球治理的贡献3.对人类文明的发展4.对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境界新高度正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定位、新要求、新目标。
它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导向。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的优越性。
这一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世界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一布局为新时代我国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规划了路径。
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16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16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fab07b6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d.png)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40多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在国家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16项重大成就。
首先,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由306亿美元增长到80万亿美元,按照国际汇率计算,同比增长超过了1400倍,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其次,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现代经济,实现了从自给自足到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性变革,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的目标也已经在不断接近。
第三,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立足于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性跨越。
第四,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全面开放的历史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开放自贸区,扩大外贸出口,扩大对外投资,实现了从封闭落后到全面开放的历史性变革,我国的经济国际化和社会国际化也以前所未有的迅速深入发展。
第五,实现了从把握主动到把握发展趋势的历史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把握发展趋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实现了从把握主动到把握发展趋势的历史性变革,实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足进步。
第六,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发展模式到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传统的贫穷落后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技术创新、经济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发展模式到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第七,实现了从资源碎片化到资源整合的历史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实施大规模的资源整合,实现了从资源碎片化到资源整合的历史性变革,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第八,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富裕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中国经济: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经济: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5636aa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3a.png)
中国经济: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厚积薄发,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段历史。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平稳发展的状态,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仅为1%左右。
而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中国经济实现了由小而弱到大而强的历史性跨越。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并不算快。
1978年至1984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5.7%,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期。
这时,中国选择了一条厚积薄发的道路,通过稳定的经济政策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逐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
例如,中国在1984年废除了计划经济,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经济得以实现了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1985年至1994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提高到了10.1%。
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转型步伐明显加快,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更为明显的成果。
中国进一步深化了对市场经济的改革,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
此外,中国还通过进一步开放对外贸易,吸收国际市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在这一阶段,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为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的第三个十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十年。
1995年至2004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10.3%。
在这一阶段,中国不仅继续推动市场经济的改革,而且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扩大了对外开放,鼓励民间投资和消费。
中国还全面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进一步推动国内市场的改革,实现了国内外市场的互动和良性循环。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外贸额迅猛增长,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与此同时,中国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实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十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十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https://img.taocdn.com/s3/m/852ecc5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5.png)
一、历史性成就
1、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人均收入实现了明显提高。
2、实现重大跨越——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探索创新先行者:中国实现了从新兴全球化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的重大跨越,成为全球探索经济全球化创新的先行者。
3、领先世界的自主创新模式——中国改革开放的“中国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领先世界的自主创新模式,成功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推进,形成了“中国模式”。
4、实现从湿地损失中国家到湿地保护中国家的跨越:中国通过大力发展湿地保护,实现了从湿地损失中国家到湿地保护中国家的跨越,湿地现在是中国的强项,也是改善气候和环境的重要成果。
1、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发展: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的,中国实现了3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GDP从1980年的77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475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实现居民财富的实质性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实现了居民财富的实质性变革,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跨越。
3、实现现代化城市社会的创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城市社会的创建,人。
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历程
![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cc708e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0.png)
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历程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经历了十年的发展与变革。
这十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下面将从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概述新时代十年的发展历程。
经济方面,中国在新时代十年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经过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攀升,从2011年的47.3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01.6万亿元。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科技方面,新时代十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黄金时期。
中国加大了科研投入力度,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人工智能、5G通信、高铁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中国的科技企业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力量。
教育方面,新时代十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多所大学进入世界排名前列。
职业教育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得到了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注重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文化方面,新时代十年是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
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在国内外获得了更多的认同和影响力。
同时,中国还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推广中国的文化艺术,增进了国际间的友谊和互信。
文化产业也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电影、音乐、旅游等文化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受到了广泛欢迎。
环境方面,新时代十年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要阶段。
中国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水污染治理取得突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中国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了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31cf7efe0c22590103029d08.png)
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7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
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70年来,1951年至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其中1979年至2018年年均增长13.6%,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018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727亿美元,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
此外,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报告显示,2018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6%,比1978年末上升41.7个百分点。
2018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4%,比2012年末提高8个百分点。
1949年至2018年,城市数量由132个发展到672个。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70年来,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
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万吨提高到2018年的65789万吨。
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
2018年,我国原煤产量为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4倍;钢材产量11.1亿吨,增长8503倍;水泥产量22.1亿吨,增长3344倍。
70年来,我国服务业蓬勃发展。
201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69575亿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51倍,年均增长10.4%。
步履铿锵70 载 砥砺前行向未来——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步履铿锵70 载 砥砺前行向未来——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https://img.taocdn.com/s3/m/4415a58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f.png)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忠实地记录着奋进者的步伐。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
中华民族站起来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
1949年到1978年期间是新中国实现“站起来”的三十年。
1949年的中国是一个经历百年动荡、百废待兴的极度贫困国家。
中国开启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主发展道路仅三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高于历史最高水平,初步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治理的卓越能力。
那个时候,中国积贫积弱、惨不忍睹。
数据显示,1949年,粮食总产量约1.1亿吨,摊到5.4亿人头上人均只有208公斤,这个粮食产量只能让当时的中国人半饥半饱。
在1949年之前,中国工业基础几乎为零。
1949年中国的发电量只有美国的1/68,人均就更不用提了。
钢铁年产量中国15.8万吨,美国7074万吨。
全国工业基本集中在三个点上,东北几个大城市、上海、广州。
全国产业工人只有1000万出头,工程师只有12万人,其中只有4万人合格。
清华大学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国情研究院副教授周绍杰发文表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步履铿锵70载 砥砺前行向未来——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文/《新产经》郭师绪. All Rights Reserved.2019年第10期 总第108期2019年第10期 总第108期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初步建立了工业化体系,工业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进入现代经济增长时期的推进器。
从经济发展来看,1978年中国GDP规模和人均GDP规模分别为3678.7亿元和385元,经济增长速度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远远好于建国前的发展时期。
1949到2023年可以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例子
![1949到2023年可以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1a3e3f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1.png)
1949到2023年可以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例子中国的经济发展自1949年建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从封建农业国家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跨越。
以下是1949年到2023年期间,体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例子。
1949年,中国新中国成立。
国民经济摆脱了战乱状态,进入恢复和重建的阶段。
1953年,中国政府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在这个计划中,工业化成为发展的主导。
钢铁、煤炭、电力等重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通过实行大跃进政策,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以农业集体化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为主要内容,同时推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然而,这一政策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农业生产下滑和大饥荒。
1978年,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阶段,中国吸收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采取了一系列开放政策和措施,吸引外资和国际贸易的投资,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1979年,中国恢复对外贸易,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984年,中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包括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1989年,中国开始推行“以科技为核心,以改革促进的精密经济建设战略”,在这个阶段,中国加快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步伐。
1995年,中国启动了“八个重点战略产业”的计划,加快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加强了对外贸易的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
中国出口和进口贸易不断增长,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
同时,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08年,中国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通过扩大内需和实施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中国经济很快复苏,并取得了8%以上的增长率。
这一阶段,中国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2013年,中国启动了“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过去十年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过去十年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59d8db24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8.png)
过去十年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近十年来,我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开创人类发展新的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是获得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基础和动力。
首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中国实现了从世界收入最低水平国家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的飞跃发展。
到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500美元,比2002年增长6.2倍,也是中国发展中国家增幅最大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其次,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
多年来,我国党和政府采取的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此外,中国充分利用全球化手段和。
经济全球化手段,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不断扩大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改善环境取得重大进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越来越高,政府紧急采取有力措施,重点加大节能减排、保护生态资源,经过锲而不舍的投入,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显著。
最后,从科学技术到教育改革,社会稳定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众多成就。
我国大力发展科技,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教育投入大量资金,一大批人才续写了传奇;实行多元社会治理,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以上只是近十年中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简要梳理。
如今,我国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充满朝气,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我们有信心,在一带一路跨越发展之路上,我国实现自身强盛而传统国际关系正常化,为开创人类发展新局面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b328158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7.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感摘要:1.新时代的特点和意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3.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4.新时代下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5.个人在新时代应具备的素质和担当6.总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正文: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个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既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成就,更要明确新时代的特点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新时代的特点和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次,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起点。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下,我们要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注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新时代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要在发展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时代下,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个总任务,进行战略部署、制定战略规划,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感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d39b3e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b.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感想摘要:1.新时代的特点和意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发展3.新时代下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4.个人在新时代应具备的素质和应对策略5.结论: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新时代正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使命时代。
首先,新时代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已经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的内核和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更加坚定的理论自信、更加鲜明的人民立场、更加科学的发展战略,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创新发展。
再次,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
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黄金时期,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的迅猛进步、人民群众的日益富裕,都为我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然而,新时代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约束、社会矛盾等。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创新发展。
此外,个人在新时代应具备的素质和应对策略。
新时代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更高的素质,更强的竞争力。
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能力,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同时,我们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和忠诚。
最后,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新时代。
新时代是全体中国人的新时代,是我们共同的时代。
只有全体中国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2a074e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8.png)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新时代的内涵和特征,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必须保持旗帜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这些制度对于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健康有序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完整严密、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证明,为全球政治制度改革和变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二、经济发展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必须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成民生改善的关键,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形成一种高质量发展的模式。
从宏观经济方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具备一类新型的发展动能,包括了信息经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等。
从微观经济方面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底层民众的独到特点和消费习惯,形成了国内市场发展的独特模式。
三、文化建设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必须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核心价值问题,以富国强军、富民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为引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先进文化为引导,以人民创造为灵魂的一种新文化形态。
四、生态文明的建设新时代中国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水平。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包括了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立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制度和机制,推进绿色发展,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未来可持续性的发展。
五、外交安全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舞台上主动发声,维护自身利益。
道德与法治教材我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道德与法治教材我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https://img.taocdn.com/s3/m/60a642d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d.png)
道德与法治教材我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报告显示,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巨变。
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79亿元,2017年站上80万亿元的历史新台阶,达到827122亿元。
4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1978年,中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一位,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折合12.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
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经济结构实现重大变革,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高。
2017年,服务业比重提升至51.6%,比1978年上升2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提高30.4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
2017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比1978年末上升40.6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0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连续8年快于城镇。
对外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对外经济活动十分有限,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20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29位。
2017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197.9倍,年均增长14.5%,居世界第一位。
外商投资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
由此可见,我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学习任务: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习理解,从不同角度感受祖国自改革
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选择相应内容加以解说,可参照“表现 (例举)——影响”的范例。
活动要点: 1.可参考课本,允许独立思考,提倡合作探究; 2.可采用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来表现“影响”。
课堂小结
社会建设成就
中国发展的 历史性跨越
生活水平成就 经济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外交事业成就
精品课件
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作业
• 阅读课本,完成作业本“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 编制思维导图,标示“历史性跨越”的表现。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籼型杂交水稻成功培育 和推广,促进粮食增产,解决 中国人口温饱问题。
• 说一说,这些年我们经历过的大事件。
这些大事件的发生,能够表明什么?
精品课件
第七单元第一课:历史性跨越
中国发展的历史性跨 越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从一组粮票说起:
你知道粮票有什么作
用?
计划经济的产物
为什么计划经济时代需要粮票 (油票、布票等)等产物?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看今天的中国:我们还需要粮票、油票吗?
中非合作论坛
经济全球化
精品课件
南南合作
感受祖国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联合反恐演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精品课件
新型区域合作 组织,是我国 外交发展的重
大表现。
感受祖国发展
说一说: 举例说明“
我”的生活在近十年 发生了哪些变化?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娱乐方式的多样化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通过阅读两幅图,你得到哪些结论或认识?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在拉动国内 经济发展的同时 ,还促进了对外 贸易的发展。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推动教育 均衡发展,提升民族素质。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 运会,既是圆中国百年梦想, 也彰显了民族崛起。
青藏铁路通车,成为连 接西藏与内地的“天路”,结 束了西藏不同铁路的历史。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神舟”飞天,标志 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 大成就。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感受祖国发展
社会建设
百姓生活
历史性跨越
经济发展
什么原因使 中国出现如此巨 大的“跨越”?
外交成就
精品课件
探讨历史性跨越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新阶段,坚持改革开放的伟 大决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什么原因使 中国出现如此巨 大的“跨越”?
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精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