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理论
马克思原理小论文
马克思原理小论文马克思主义原理小论文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观点和社会政治理论,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9世纪中期提出。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关于阶级斗争和历史发展的理论,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矛盾和冲突推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然会导致社会不平等、剥削和压迫。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产阶级需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一个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还提出了唯物主义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意味着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等各个方面都受制于经济的条件和利益。
经济基础的变化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并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对于社会历史的研究和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而无产阶级革命则是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
通过革命,无产阶级能够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一个以共同自治和经济平等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然而,马克思主义也经历了一些批判。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其理论体系的某些局限性上,以及实施共产主义社会的实践问题上。
在某些实际应用中,共产主义社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且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集权主义和经济崩溃等。
总之,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批判,提出了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阶级共产主义社会的解决方案。
虽然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些局限性和实践问题,但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已经逝世一百年了。
在这一个多世纪中,人类历史发生了前所末有的大变化。
许多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无影无踪地消逝了。
许多曾经名震遐迩的学说已经失去它的光泽,不再能唤起人们的最初热情,而变得越来越暗淡了。
可是作为推翻旧世界解放全人类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形象却永远放射着光芒,他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却象常青树那样永远保持着青春的活力。
它迎接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克服了重重险阻,始终胜利地前进。
我们用不着讳言,在这一百多年中,马克思主义所经历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
它曾受到严峻的考验。
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场合,也出现过停滞、倒退、甚至质变。
从最初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立,直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找到不少说明这种情况的历史事实。
我国由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造成的十年内乱,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证。
在这种时刻,往往有人对马克思主义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怀疑。
可是无论经过什么惊风恶浪,马克思主义总是显示了永不衰竭的战斗力,在曲折的道路上不屈不挠地向前挺进。
这是什么缘故?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马克思主义不相信什么终极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不仅运用批评自我批评的武器来克服自身的缺点,纠正自身的错误,并且随着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大革命实践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
这样就防止了停滞和僵化。
列宁曾经在《国家与革命》中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所写的著作,指出他们如何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恩格斯于1892年为自己早期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所写的德文第二版序言中,说明他早年所作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调查报告及某些分析和论断,由于情况的改变而过时了。
这都说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不认为他们自己的一切论断和观点都是臻于至善的永恒真理。
相反,他们批判了杜林对于“永恒真理”这个字眼的庸俗玩弄。
他们以三大革命实践作为发展自己理论的主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社会学说和社会政治理论。
它的核心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理论体系,其目的是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
观点一: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是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
资产阶级利用生产资料剥削无产阶级,导致了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反抗,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前进。
观点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会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原有的生产关系会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瓶颈,需要进行革命性的改变。
观点三: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最终会被社会主义取代,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一个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对立的社会制度,人们在这个社会里按需分配,共同管理生产资料。
这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最终理想社会。
结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全面的社会理论,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启示,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实现社会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只有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才能更好地探索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问题。
简述马克思的“阶级分层论”的内容
(简答题)试论述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分层问题上,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揭示了私有制下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对阶级与阶层作出了全面的阐述和深刻的分析。
其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阶级的产生。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私有制社会的普遍现象。
②划分阶级的标准。
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以及由此决定他们在生产方式中所起的作用与领取社会财富的方式、数量等。
③阶级的内部关系。
阶级内部成员具有共同的经济地位与共同的利益,他们的行为表现一致性程度较高。
阶级有一个从自在到自为的发展过程。
在阶级斗争中,同一阶级的成员有着共同的阶级意识;同时,阶级内部成员之间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采取共同行动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④阶级与阶层。
每一阶级内部又分为若干阶层。
各个阶层的利益、价值观和政治倾向有所不同。
在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的过程中,不同阶层对革命的态度也不同。
⑤私有制社会中各阶级之间的关系。
阶级存在是私有制社会中不平等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私有制社会中,由于各阶级的地位与利益不同,存在着阶级之间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压迫关系,阶级斗争与阶级冲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⑥阶级的消灭。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社会历史上最后的两大对立阶级。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资产阶级,铲除滋生阶级与社会不平等的主要根源──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无产阶级本身也将随历史的发展而消亡。
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私有制的废除、阶级的消亡是根除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的一门学科。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从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理论等几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理论进行探讨。
一、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理论的核心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科学认识,它强调社会发展是在物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变革引起的。
唯物史观使我们能够客观地认识社会现象,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指导我们改造社会、推进社会进步。
二、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理论还包括对阶级斗争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由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发展的。
这种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
通过对阶级斗争的认识,我们能够深刻了解到社会矛盾的根源和解决矛盾的途径,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剩余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理论中,剩余价值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而获取的利润。
马克思主义认为,剩余价值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根本矛盾,是导致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我们可以深入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理论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和剩余价值理论等都是这一学科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变革的规律,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出贡献。
内容结束。
马原基本原理概括
马原基本原理概括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之一,也是世界上产生最为广泛和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揭示了世界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变化、矛盾存在和解决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对抗和斗争引起的;事物的发展既是量变的连续性,也是质变的突变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基础,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矛盾的推动。
二、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人类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原理包括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远景。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意味着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通过国家代表人民集体所有和管理,确保劳动者利益的最大化。
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二。
它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对剥削阶级实行专政,并逐渐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最终的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的远景和目标。
共产主义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自由的社会制度,消除阶级差别、私有制和国家形式。
共产主义的实现将意味着人类的彻底解放和社会的最高发展阶段。
三、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性和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国际性和科学性的思想体系。
它具有国际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性的原则和规律,能够指导各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性体现在其对全球革命运动的影响,以及对国际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和联合的价值重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是因为它坚持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追求对社会现象的客观和科学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现象的科学理论,可以通过实践的检验和发展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四、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实践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的基本原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革命理论等多个方面。
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分析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表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因此,唯物史观强调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强调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其次,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之一。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私有制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阶级斗争理论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本质和社会变革的动力,为人们认识社会现实、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另外,剩余价值理论也是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之一。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过程,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寻求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持。
最后,社会革命理论是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革命理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为人们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路和目标。
总之,马克思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分析社会矛盾和解决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些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人们认识社会现实、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
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革命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基本原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为人们认识社会现实、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重要内容。
这
两个理论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独特的哲学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之一。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
识方法和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辩证统一和矛盾运动。
辩证法包括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同一斗争等基本原理。
通过辩证法的运用,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认识到事物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现象及其演变过程。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重要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强
调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现象的根源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关注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变革的动力,揭示社会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和方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有其内在的历史必然性,各种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在于对事物的辩证观察和历史的唯物解释,强调社
会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的揭示。
通过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深入分析社会现象的本质和演化过程,为实践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这两个基本理论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为分析社会现象和指导社会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在深化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推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论述
马克思主义文论1、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其正确性在于: (1)它表明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2)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的人的本质。
恰恰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例如不能说你认为的好人就是好人。
(3)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我们的理解是,不能简单地讲什么是人性或什么是人的本质,也不能简单地讲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什么关系,因为人性和人的本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层次的。
人性包括人的一般本性和历史的、现实的人的本性,人的本质又可区分为类本质和个体本质。
人性概念是相对于个体存在而言的,人的本质概念是相对于个性存在而言的。
在这个意义上人性和人的本质都是一种抽象。
然而历史的现实的人的本性相对于人的一般本性,人的个体本质相对于类本质又是具体的。
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的类本质作为人性和人的本质的最高抽象是不变的,而历史的、现实的人的本性和人的个体本质则是可变的。
要理解这一点,关键在于破除本质等于一般的观念。
/在理论上,不能把一般和本质等同起来。
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以为本质的即是一般的,事实上一般并不等于本质。
首先,关于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
生产劳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离开了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们的任何活动都无法进行。
而人们的任何社会关系,都是在劳动以及以劳动为基础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样,人们通过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便结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主义理论是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体系,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变革和共产主义建设的原理性认识。
其核心内容包括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剩余价值理论。
一、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提出了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冲突的结果。
他强调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
唯物史观指引我们认识社会变革的方式,促使我们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二、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方法是辩证法,强调对矛盾和冲突的辨证分析。
辩证法将事物看作是由矛盾相互斗争、相互转化而发展的,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
辩证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基本方法,帮助我们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为推动社会变革提供理论基础。
三、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强调剩余价值的实现是社会阶级矛盾的根源。
这一理论对于解释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分析资本积累和阶级斗争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主义理论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稳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主义理论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变革的科学理论。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剩余价值理论。
这些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马克思主义的主义理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也是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指南。
第一讲 马克思经典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讲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内容的介绍,着重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所创造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认同,提高马克思主义认识水平。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前面已经谈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的科学,是人成为自己主人的科学。
但怎么认识马克思主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思想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认识,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引起了各种各样的争论,为此,毛泽东的30年代曾无不感慨地说到,马克思主义就是扯皮主义。
人们对一种理论的认识,总是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如人所处在环境、时代、人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水平、人的实践经验等等,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利益,人们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需求)来认识某一个问题,甚至某一种理论。
现在,我们处在21世纪,在已进行了过去所谓纯粹的社会主义实践,又在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个人主义、私有制)基础上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加上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来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创造的社会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永恒生命力在哪里?立场(被压迫、被奴役的劳动者)、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终将被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简介和社会主义理论代表作1、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出生于德国一个律师家庭,犹太人。
小时候被他父亲称为心灵中有一个“魔”,对于“儿子性格中某种像大理石一般坚硬的东西感到恐惧。
”中学阶段,教师对他的评介:“能很好地翻译和解释古典作品中最艰深的地方,特别是那些与其说难在文字的晦涩、无宁说难在内容和思想的逻辑关系的地方;他的拉丁文俄文表现出丰富的思想和对题义的深刻理解,不过与主题无关的议论往往过多。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物性格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物性格理论作者:黄立科来源:《群文天地》2009年第20期马克思主义人物性格理论,又被称为典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没有被马克思,恩格斯以直接的理论形式提出来,而是在《神圣家族》中,围绕着如何评价欧仁·苏的长篇小说《巴黎的秘密》,同青年黑格尔派争辩的论述中总结归纳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刻画要具备以下特征:人物性格的客观性,独立性,历史性和典型性。
下面结合陈奂生的人物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一、客观性马克思在1859年《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谈到他对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的看法:“这样,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在这里,马克思强调了文学创作的基础,那就是客观现实。
莎翁的戏剧人物形象鲜明,性格丰富,是有强烈的现实基础的。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调了现实世界的客观性。
文学创作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现实主义的原则。
要以现实为基础,而不是凭空想象。
同样的,人物性格的塑造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
《陈奂生上城》写于改革之初。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高晓声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的。
陈奂生这个以前的漏斗户,吃饭已不成问题,甚至可以做点小买卖,挣点碎钱。
这和当时的社会现实是符合的。
还有对陈奂生在火车站卖油绳场景的描写,对招待所里服务员的描写,都符合当时特定的社会环境。
二、独立性在人物人性描绘方面,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了作家要尊重人物的独立性的观点。
不能从作家的主观意图出发,任意改变人物的性格发展逻辑。
对于陈奂生来说,他首先是个农民,具有憨厚,淳朴,勤劳,节俭的天性。
虽然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很长时间经济上的贫困使得他对钱看的特别重,所以会在招待所里闹出这样这样的笑话。
同样以为长时间的贫困,也使得他特别容易满足。
他进城卖油绳只是为了买一顶帽子,误打误撞进了招待所,虽然花了五元钱,但是拥有了向乡亲们炫耀的资本也是值得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典型与现实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典型与现实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艺术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马克思、列宁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社会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土壤,艺术是它的必然升华物。
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既不能“席勒式”的说教,又不能“拉斐尔式”夸大化,艺术要反映现实生活真实关系。
毛泽东更强调: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因此,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不尽同于加洛蒂的艺术观。
在加洛蒂看来,艺术和现实关系不是简单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是反映和创造的双重关系。
他说:“艺术不是别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人的生活方式不可分割地既是反映又是创造。
反映是基础,艺术创造要内在的、辩证地超越反映,从而达到真正的艺术。
毕加索胸怀世界,而他的作品则使我们从感受走向构想的世界;卡夫卡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是统一的。
他生活过的世界和他创造的世界是统一的。
理解加洛蒂艺术观的关键在于理解他的现实观。
加洛蒂认为,现实不是自然主义者所想象的没有人的事物,也不是浪漫主义者梦想的没有事物的自我,更不是超现实主义者所看重无意识而追求的超现实,而是事物和人在劳动中统一的现实。
在加洛蒂看来,劳动是一种现实力量,在劳动中,人类改变着世界,创造新世界。
而艺术产生于劳动。
现实是人的现实,劳动是人的活动。
加洛蒂所谓反映是反映人的现实,反对反映没有人存在的完全确定的现实,同时,人类“按照名为辩证法规律不断超越自己和创造自己”,创造一种新现实。
正因为如此,加洛蒂才提出无边的现实主义。
他说:“因为现实本身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恰恰在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主义是无边的”。
就在《时代的见证》里,他又说:“实际上,问题不只是在于知道现实主义,而是在于知道现实本身——人的现实——是否应该有边的问题”。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
试论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人的价值的理论占有重要的地位。
马克思人的价值的理论以科学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对人的价值的形成、本质及其特征进行了深刻、精辟地分析,在理论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人的价值观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问题时,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人的价值是一个社会关系范畴。
马克思在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过程中,对社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经济价值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科学分析,深入探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关系。
站在科学唯物史观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进行批判和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中,通过生产与消费、分配与交换、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具体分析,通过经济与政治、道德、艺术等领域的科学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价值理论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具体考察了人自身作为类的存在物的社会属性及人的价值关系的形成,他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的存在物”[①]。
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看,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是在生产过程中,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在于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人的本质与价值关系的产生又是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本质贯穿着价值关系,价值的产生和本质,是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过程相联系的。
人的价值关系是客观的、历史的形成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时讲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②]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个过程表现为双重关系。
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而社会关系实质上是价值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由德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等。
下面我们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总结。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其最基本的哲学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运动发展的统一体,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全面、系统的认识,反对片面、片段的认识,强调对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认识,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反对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分析,反对空想、主观的历史观。
再次,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其重要的社会理论。
阶级斗争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推动的,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阶级斗争理论强调对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认识,反对和谐主义的社会观,强调对社会变革的推动力量的认识,反对改良主义的社会观。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其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应该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共同富裕的社会。
社会主义理论强调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强调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反对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
这些理论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基础,对于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论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
是 首要 的和基 本 的观点 。 从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产 生 和 发
认 识 论 。它 强 调 在 实 践 基 础 上 ,
发 挥 认 识 主 体 即 人 的 能 动 性 , 以
展 的逻 辑 看 ,也 可 看 到实 践 观 点 自始 至终 起 着 关 键 性 的作 用 。首
全 面认 识 和 把 握 事 物 的本 质 和 规 律 ,从 而 更 好 地 改 造 现 实 世 界 。 在 实 践 —— 认 识 —— 实 践 的 过 程 中 ,坚 持 实 事 求 是 的思 想 ,注 重
难 。因 此 ,肯 定 实 践 的 观 点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认 识 论 首 要 的 和 基 本 的
观点 。
键一 一 实 践 。只 有 科 学 的 实 践 观
二、 以实践 为基 础的 能动性
才 能 彻 底 科 学 地 解 决 思 维 和 存 在
的 关 系 问 题 ,只 有 实 践 才 是 彻 底 战 胜 一 切 唯 心 主 义 神 秘 理 论 的 最
霉程 , 乞 Z C r
:
{lj 0 { l S j f{ 征 EA壬C} { 圣 {
【 要 】 克 思 主 义 认 识 论 是 以 实 践 为基 础 的 认 识 论 ,强 调 在 实 践 基 础 摘 马
试 论 马克 思 主 义 实 践 基 础的 认
上 ,发挥认 识主 体的 能动性 ,以认识 和把握 事物 的本 质和规律 ,从 而更好
地 服 务 于 人 类 现 实 地 改 造 客 观 世 界 的 物 质 活 动 , 该 认 识 的 本 质 是 实 践 创
新
【 键 词 】 克 思 主 义 认 识 论 实 践 实 践 创 新 关 马
试论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时代意义
试论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及其时代意义精神生产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理解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内涵。
研究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对于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全面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人摆脱了本能需要的局限性,满足超出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
生产的产品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社会。
通过产品,人与社会发生联系;生产的结果不仅是再生产自己,而且也从根本上改造了自然;生产的法则是可以按照任何物种尺度来进行。
在全面生产中,其最终的目的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P123)。
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全面生产思想是同人的全面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因此,马克思强调的并不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是人的精神生产问题。
“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
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那就不可能理解与之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性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
”[6](P296)马克思认为,对于精神生产特征的研究,必须首先从物质生产的历史形式来考察。
也就是说,精神生产是由物质生产所决定的。
精神生产的独立形态是在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后出现的结果。
假如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话,精神生产也会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精神生产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也愈来愈大。
这时候的精神生产,就成为“自由的精神生产”,成为每个人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恩格斯曾指出:“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承受,而且还要把这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使它进一步发展。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作者:王明慧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23期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中逐步形成的,这种理论品格演变、传承、发展至今。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由基础层面的品格、传承层面的品格、实践层面的品格三个部分组成。
其传承路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理论层面,二是在实践层面,前者是内在逻辑,后者是外在逻辑。
关键词:品格;实践;传承;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我党在民主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的不同发展阶段,实施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源泉,同时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指南,在推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升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在中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其自身的理论品格,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品性。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在其萌芽、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品格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结构分析从整体上分析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能够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价值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二是原则性和创新性相结合;三是普遍性和具体性相结合。
(一)价值性与科学性相结合——根基层面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观,也就是它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初,就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这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这种与生俱来的局限性是不可克服的、致命的,这将导致资产阶级的灭亡,“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
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
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
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1]同时他们认为,“相反,无产阶级一下子就决不含糊地、尖锐地、毫不留情地、威风凛凛地大声宣布,它反对私有制社会”。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的说明。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概而言之,以下五个基本观念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1)文学活动论。
马克思主义把文学艺术看成是“人的生活活动”,这种活动的基本特性是“自由自觉”。
(2)文学反映论。
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运用于文学活动中,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并非刻板的反映。
(3)艺术生产论。
本书主要从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并不专指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这种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的“艺术生产论”。
即我们必须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中,从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的关系中,才可能获得对文学艺术的最终解释。
(4)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这种观点认为,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它的“审美方面”。
(5)艺术交往论。
文学活动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试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执政文化建设理论
试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执政文化建设理论执政文化是随着执政理论问题的广泛深入研究而日益受到各方面关注的。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们党执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
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我们党的执政理论体系。
”(胡锦涛:《认真总结执政能力建设经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人民日报,2004—07-01(1))执政文化作为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无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目前这类研究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执政文化加以详尽、系统地论述。
但是。
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执政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仍然较为薄弱。
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执政文化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政党执政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
特别是共产党自身执政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经验,而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基本原理。
它给我们所带来的历史启迪集中地表现为:一、执政文化建设必须以新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一切革命政党,只有以新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才能保持执政文化建设的先进性特质。
恩格斯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0页)并且“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83页)这里说的“新的科学的观点”、“清晰的理论分析”。
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及其运用。
列宁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中指出,“现代历史的全部经验,特别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而且“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理论作者:刘锦清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9期摘要:典型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艺术哲学的重要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对其作了许多深刻而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观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典型与个性的统一;二是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内在联系。
在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艺术典型观在吸收各种艺术理论塑造典型人物的优秀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理论,必然会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在新的时期,全方面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对指导我们更好地解读和评价文学作品,塑造经典不朽的文学艺术形象,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观;典型;典型环境;典型性格一、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的提出作为一个理论学说,典型理论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前就已经萌芽,一些理论家也曾就典型理论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尽管这些理论家还没有能够从科学的角度上阐释典型观,但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发表了正确的见解。
著名教授李衍柱认为,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文论界最先提出典型理论的学者,典型理论萌芽于苏格拉底,而柏拉图已具备了典型的理论思维,亚里士多德从古希腊一系列艺术创作经验出发,对艺术典型问题作了相对全面的论述。
到了17世纪古典主义,理性至上的理论基础使得典型理论轻视人物的个性而着重类型化。
十八世纪,在启蒙运动中一些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比如维柯等,进一步发展美学理论,开始阐释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并逐渐将类型转向个性。
狄德罗认为人物性格的塑造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人物性格的塑造可以窥见社会环境的变迁过程。
黑格尔则将辩证法引进典型领域,在《精神分析学》中,黑格尔指出典型人物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体,“当我说:这是一个个别的东西时,则我毋宁正是说它是一个完全一般的东西,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个别的东西;同样这一个东西也就是我们所能设想的一切东西。
”黑格尔在歌德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指出如何使共性与个性达到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西方文论关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大量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典型理论学说。
恩格斯在《致敏娜·考茨基》中说,“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认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给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
”恩格斯所说的典型是一个单一的人,是特指的“这个”,而不是指别的那个,这里恩格斯是指作为艺术典型的人物要有自己的代表性的性格,能够体现一个时代、阶级、阶层、集团的思想、倾向、本质,且是独具个性的。
恩格斯所指的“这个”是指人物的普遍性和独特性的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缺一不可。
除了普遍性与个性的统一,典型环境对人物的塑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恩格斯在1888年《致玛·哈克奈斯》中提出:“如果我要提出什么批评的话,那就是,您的小说也许还不够现实主义。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即从现实主义的客观地在再现生活出发,刻画具有代表性的独特的人物性格,同时,不能脱离人物生活的环境,做到人物典型与环境的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的内涵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典型理论的探讨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典型理论的学说成为文艺理论史上新篇章,并且将现实主义的发展推向了新征途许多学者都尝试过对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将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并不容易,需要对马克思典型理论做一个比较细致深刻的理解。
(一)人物性格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恩格斯没有像类型说那样,将典型简单地归结为某种共性、概念的化身,而是主张典型是高度概括的共性和生动鲜明的个性构成的统一体。
“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强调刻画典型人物,而典型是人物性格的共性与个性的美学和历史的统一。
”恩格斯在回复敏娜·考茨基的信中所说:“对于这两种环境里的人物,我以为您都用您平素的鲜明的个性描写手法刻画出来了;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最早提出的‘这一个’思想,是他在《美学》中论述‘艺术理想’的理论基础;而《美学》中所论述的‘艺术理想’,实际是他的`这一个’思想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发挥”。
因此,黑格尔的“这一个”不單单指感性确定性的事物,而且也指事物和现象的“绝对个别的存在”,既有个别性,又有普遍性,一个人既是某一类型人物的代表,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独特的个性,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有机融合。
“一定的单个人”即是指典型人物应该具有成为代表性突出的的个性,同时又具有普遍性意义,黑格尔所说的“这个”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一定的单个人”。
恩格斯强调要对典型人物作出鲜明的刻画,并提出了如何才能将人物塑造更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不但表现人物要做什么,还要表现人物是怎样做的。
从人物别具一格的行为方式中突出人物的个性,使人物的生存经历与独特个性成为不可复制的“这一个”,进而使文艺创作者们从现实生活出发,塑造出具有典型代表性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二)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内在联系恩格斯第一次提出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是1888年回复《致玛·哈克纳斯》的信中,他提出:“如果我要提出什么批评的话,那就是,您的小说也许还不够现实主义。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他们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由于译文的关系,许多人歪曲了恩格斯的原意,认为恩格斯指出哈克奈斯只塑造出了典型人物,并没有塑造出典型环境,事实上并非如此,恩格斯肯定了《城市姑娘》的主人公形象是典型的,耐丽作为无产阶级工人的代表,虽然单纯,善良,但又充满虚荣心。
恩格斯肯定了哈克奈斯“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但是存在不足,意思是哈克奈斯没能最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积极的方面,将耐丽塑造成了一个落后的工人阶级的代表,这恩格斯所说的还不够现实主义的地方。
在恩格斯看来,每个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一阶级或阶层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但同时每个人又都具有自身特殊的个性。
每个人既是这种代表性、普遍性以及自身特殊个性的融合,个人既是独立的个体,同时又是典型的。
典型环境是一个时代大环境的缩影,同时又有小环境的特殊性,是兩者的统一与融合,这就要求作家要有宏观的视野和敏锐的观察力,准确地描写形成典型人物的局部环境,做到真实、科学的再现典型环境。
客观世界纷繁复杂,一部文学作品不可能可以囊括整个现实社会,文学作品毕竟是由作者创作出来的,必然会带上作者的主观意识,作家在创造典型环境时必然会将客观时代大环境加工和提炼,使之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具体环境,使文学作品能够通过某一部分独特的客观环境去体现整个社会大环境。
三、典型理论的现代意义绝大部分中外文学理论家都将典型看做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主要范畴,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去思考现实主义文学创作。
马克思、恩格斯的典型理论从唯物论和实践论出发,跳出了一般的文学理论范畴,去讨论关于人的解放、关于人的自由发展等重大问题。
许多文艺理论家在撰写文论专著的时候,有的还设置专题谈论典型理论。
如沃伦、韦勒克合编的《文学理论》中谈及典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时,仍然涉及了对典型问题的讨论。
沃伦、韦勒克认为,“‘扁平’的人物塑造方式,即某种静态的塑造人物的方式,只表现一个单一的性格特征,也就是只表现被视为人物身上占统治地位的或在社交中表现出的最明显的特征,这种方法可能导致人物的漫画化或抽象的理想化。
”“‘圆整’的人物塑造方式就像动态的塑造法一样,要求空间感和强调色彩,这种方法显然对塑造那些集中代表了小说的观念和兴趣的人物们的性格是有用的。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作为科学的文学理论,不但在过去影响了许多文学创作者和文艺理论家,在现代的文学理论界与创作实践中也在散发着勃勃生机与无尽活力。
新世纪以来,新媒体以及网络传媒的兴起使得文学创作现象越来越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文学创作风格以及各式各样的文学题材使得文学创作者难以找到文学创作的切入点。
这样的文学现象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的指导。
当代文学作家生活在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时期,人们观赏文学作品的渠道也在不断扩宽,社会转型的对作家们带来很大冲击。
因此,面对现实的矛盾冲突,作家们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也难以作出准确的把握,因此也就难以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塑造出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典型人物,无法真实地再现社会现实,因此也就不能“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与恩格斯批评哈克奈斯的情况是十分相似的。
因此,现实主义的典型观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淡出文学批评的历史舞台,而是凭借着其科学性与理论性,不断地随着社会变迁而转换其形式,继续影响和激励着许许多多的文学创作者和评论家。
结语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西方文论关于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大量经验,总结了自苏格拉底等西方文艺理论家关于典型问题的学说,提出了典型理论,使西方典型理论得到科学阐释,获得了真正的科学价值。
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提出意味着文艺理论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并将现实主义的发展推向一个全新高度,全方面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解读、分析、评判文学作品,并能指导文学创作中塑造出经典不朽的文学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1]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美]沃伦、韦勒克.文学原理[M].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4][叶纪彬.中西典型理论述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5]李衍柱.经典文本与文艺学范畴研究[M].广州:暨南出版社.2002年.[6]黄林琳.典型理论的深入探讨——李衍柱典型理论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7]李衍柱.试论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典型问题札记[J].外国文学研究,1978(01).[8]段思平.浅探马克思主义典型理论[J].文学教育(上),2009(05).(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