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作初探 林共时

合集下载

语言学专业的论文题目与选题

语言学专业的论文题目与选题

语言学专业的论文题目与选题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基于语料库的认知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语音研究2、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探究3、聚类分析在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4、浅谈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性别差异的体现5、普通语言学浅析6、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7、认知语言学之框架语义学探析8、以《长恨歌》为例浅析现代语言学批评的特征9、基于档案学视角对语档语言学的探讨10、心理语言学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11、简析认知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12、语言学家时枝诚记的语言过程理论研究13、认知语言学理论中交际话语原则研究14、生态语言学的兴起与发展15、刍议认知语言学三个基本假设与语言习得16、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词汇多义观17、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新探:复杂系统的视角18、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19、论社会关系与角色关系的跨文化差异--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20、从理性到沟通:哈贝马斯的“语言学转向”21、国际应用语言学期刊效应值报告与解释现状研究22、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23、浅析语言相对论对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影响24、系统功能语言学中韩礼德语言理论概说25、语言学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用研究26、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语言与思维的关系27、心理语言学视阈下的二语词汇教学28、认知语言学前沿动态--对话句法学初探29、国外应用语言学早期发展综观30、论政治语言学的根基与研究路向31、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分析32、认知语言学中的语篇连贯研究33、评几种质疑共时和历时划分的语言学观点34、西方语言学中的科学范式及其转换35、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36、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界定、取向与外延37、社会语言学视界中的语言变体38、翻译主体性的范式转换--从语言学、文化学到生态学39、卡西尔的符号哲学转向及其语言学意义40、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41、从社会语言学看网络火星文42、索绪尔语言学革命与“文化主义范式”的奠基43、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44、普遍语言学下的语言模因研究45、翻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观46、网络称呼语“女汉子”的社会语言学分析47、论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计算语言学中的应用48、法兰西社会心理学派的语言学贡献述要49、认知语言学研究方法解析50、形式与功能:西方语言学转向的二维统一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1、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2、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3、现代汉语教学中文学思维的应用研究4、儿童文学翻译语言可辨识度实证研究5、国家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概况6、浅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化发展的影响7、意汉动结式结构模式对比研究8、双语视角下的语义韵研究现状与展望9、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现状及对策10、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路径探析11、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12、汉语言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探究13、语言文化的交融冲突与国家安全14、语词传播中的意义迁变与认同机制15、当代社会汉语言文化水平下降问题研究16、二语阅读中语言过程影响下的策略过程的个案研究17、英汉语简单时相之功能视角比较研究18、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19、探究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管窥20、面向汉语国际教育的修辞学教学改革21、试论汉语言文学教学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22、网络语境下建议行为的语用机制研究23、文化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语文教学改革24、转换生成语法术语的缘起变迁与理论发展25、从语文课程的性质看高师院校语文教师教育改革26、全球化趋势下的“汉语在外教学”27、浅析职业院校语文教学中的礼仪规范教育28、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29、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创新30、欧洲孔子学院与汉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31、翻译市场导向的财经类院校MTI课程设置研究32、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语言学课程一体化建设初探33、简析文化强国视域下的国文教育34、英汉语言的接触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变化研究35、基于现代汉英语言特征的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研究36、拼音输入法对大学生电脑失写症的影响研究37 “中国汉字学”课程教学现代化探索38、新疆语言文化环境对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及对策39、适应与选择:汉语文化典籍外译生态和谐观视角解读40、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的古代汉语改革研究41、网络语言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42、关于在高校开展方言文化保护工作的设想43、珠江水系上游库区少数民族移民语言保持模式研究44、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45、在华国际移民的相关语言问题研究46、对于现代汉语言文学的信息化发展研究47、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48、试论网络语言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49、从文化传播的视角看佛经翻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50、从历史角度审视汉语言修辞格的古今关系51、现代翻译协作中的术语管理技术52、语言逻辑视域中语言现象文化考量的进路及其意义53、谈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54、中国梦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功能55、后现代主义思维模式对翻译教学的启示56、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教育创新57、国际汉语教学中浙江地域文化的融入途径58、浅析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59、浅谈大学语文教育中文化的缺失60、现代视域下明代汉语文传播规划的动机与维度最新汉语言本科论文题目1、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自然”书写与局限2、丁玲小说的女性书写与性别政治3、论台湾图像诗的艺术特点4、论金子美铃童诗的抒情性特征5、论圣野童诗的诗教内涵6、论童诗的精炼美--以林良童诗为例7、儿童精神家园的回归与守望--试论《小王子》中的“儿童本位观”8、关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删改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9、论林焕彰童诗的情趣美10、《论童诗的逻辑趣味》11、略论上海道台吴煦12、于漪写作思想初探13、文本细读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性研究14、中国古代史方向题目:15、明初少数民族家族汉化探析16、晚清瑞安孙诒让家族学术变迁17、赵孟頫人生经历与其艺术成就的关系18、元代江南地区海运与天妃信仰的传播19、浙江银元铜元史研究20、明嘉靖时期倭乱与浙江城防建设21、元代江南社会研究22、东佳书院述论23、南宋绍兴地区茶业探析24、宋元时期江浙地区的天妃信仰研究25、明清时期浙江商人在苏州的商业活动述论26、宋代绍兴官学述论27、从《夷坚志》看宋代妇女婚姻上的自主性28、朱熹的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借鉴29、从“丧葬祭祀习俗”看客家文化的特质30、浙江文化世家个案研究31、明代义乌兵探析32、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33、《徐霞客游记》衣食住行研究34、抗战时期金华报刊文化述略35、大禹文化研究36、驼峰航线与美国对华援助37、浙江对日本文化的影响38、论江浙地区元代旧官吏与朱元璋政权的合作39、论《全唐诗》中的怨妇形象40、海禁背景下的海商反抗--以王直为例41、汉末至东晋时期佛教在浙江的发展42、清代科举中的冒籍现象43、两汉与魏晋南北朝士大夫服饰文化比较研究44、魏晋志怪小说中体现的社会生活状况45、试论严子陵归隐的原因与影响46、明清漕运与水次仓47、明代军士月粮折银制度浅析48、孙中山对蒋介石的信任过程和原因探析49、明清赋役货币化与财政体系研究50、明清自封投柜与基层社会51、从《夷坚志》看宋代科举梦兆52、宋代沦落女子研究53、抗日战争时期金华的书店、出版社述略54、宋代文人士大夫与沦落女子的交往55、从婚嫁角度看唐前期妇女的地位56、《名公书判清明集》中的南宋妇女婚姻问题研究57、板凳龙仪式中的文化内涵探析--以群联桂花明堂村灯会为例58、环东海疆土开拓和守卫研究59、浅谈二战期间美国妇女就业及其社会地位概况60、宁波书院的近代改制研究。

诗词学习必备《联韵新编》

诗词学习必备《联韵新编》

诗词学习必备《联韵新编》一东今对古,始对终。

南北对西东。

反思对正视,豁达对冲融。

排宿怨,立新功。

存异对求同。

人生多味果,社会万花筒。

一国何妨存两制,万家无不盼三通。

滞迹天涯,怅望年年芳草绿;寻春幽境,欣看处处杏花红。

反对正,私对公。

首领对元戎。

客观对主动,伟业对丰功。

三妇艳,万夫雄。

关闭对开通。

春雷苏大地,时雨酿和风。

万缕情思千嶂里,满怀心事一杯中。

远影孤帆,湘水送君千里白;落霞晚照,枫林极目万山红。

霜对雪,雨对风。

闪电对霓虹。

蓝天对白日,薄雾对长空。

云淡淡,日曈曈。

碧落对苍穹。

三秋晨露白,九夏夕阳红。

烟含宿雨花含笑,露似珍珠月似弓。

仰察天文,日月星辰皆在握;俯观地理,东西南北应乎中。

夫对妇,婆对公。

意合对心同。

人亡对物在,哀郁对虚空。

孤独感,别离衷。

万缕对千丛。

儿孙能理解,亲友善疏通。

幸福晚年需老伴,悠闲岁月赖新风。

好事双成,红袖女牵红线侣;断弦再续,白妆媪伴白头翁。

二冬商对学,工对农。

后秀对先锋。

生机对活力,浪谷对波峰。

头角露,羽毛丰。

风靡对云从。

青灯书味好,绿蚁酒香浓。

当户榴花红艳艳,侵阶幽草绿茸茸。

献瓦添砖,争建万间广厦;披荆斩棘,勇攀四化高峰。

春对夏,秋对冬。

舞蝶对游蜂。

文鸳对锦鲤,风虎对云龙。

红芍药,碧芙蓉。

翠柏对苍松。

江天霜万里,稻菽浪千重。

绿柳堤边风习习,紫藤架上月溶溶。

画阁樽开,瑞雪弄晴春色嫩;玉堂帘卷,寒梅吐艳晓妆秾。

少对壮,叟对童。

写意对修容。

寻芳对揽胜,浪迹对萍踪。

千里马,万年松。

盛夏对隆冬。

爱莲周茂叔,剪韭郭林宗。

花径风轻莺韵缓,草堂吟苦带围松。

岭上云横,问韩愈柳枝何处;渡头日落,叹献之桃叶难逢。

品对德,冶对熔。

先祖对列宗。

父慈对子孝。

兄友对弟恭。

和为贵,情所钟。

夫唱对妇从。

人人知礼节,户户乐熙雍。

弃亲不养情难恕,纵子为非法不容。

所忆所思,有女愿为爷市马;亦严亦爱,无人不望子成龙。

三江攻对守,击对撞。

手搏对肩扛。

扼喉对抚背,倒海对翻江。

白石垒,碧油幢。

获胜对招降。

令肃军威振,师雄气势庞。

【声律启蒙】诵读,注释解析版一东

【声律启蒙】诵读,注释解析版一东

【声律启蒙】诵读,注释解析版一东一东①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②。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③。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④。

沿对革,异对同⑤。

白史对黄童⑥。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⑦。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⑧。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⑨。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⑩。

贫对富,塞对通。

野叟对溪童。

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

天浩浩,日融融⑩。

佩剑对弯弓⑩。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黄荷风⑩。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注释解析】①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部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详细说明见本书第三章。

②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③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紧扣“情感”巧命题——课外作文命题策略初探

紧扣“情感”巧命题——课外作文命题策略初探
一 一 一
烦躁 …… ) 》 《 赶一
( 时间 、 作业 、 任务 、 路 ……) 》 友》 《 最喜欢的一首歌》 《 最不想看 见的一个 人》 《 最让
~ 一
《 一 一风波》 《 礼物》 《 开学前夕》 《 想起来就脸红》 《 那 我
次, 我哭了》 《 短信》 ……这样的事 , 人人都有 , 便于吐露 《 我最爱( 怕、 喜欢 、 担心……)
往 往 是教 师的保 留题 目 , 不知要命 什么题 目时 , 随时就
这些事看起来很小 , 但往往流淌着浓浓 的生活情 趣; “ 小 中见大” , 其中的情理常常也很耐人寻味 ; 小事
问题 的关键在 于 , 老师没有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很 平常 , 然而 如果能够写 出特色来 , 那 就是 “ 平 中见 去命好题 目, 布置课外作文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 没有调 奇” 。就像刘谦 , 正是拿牙签、 鸡蛋这些寻常事物 , 变出 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没有调动他们 曾经的情感 , 不善于 了“ 不 可思议 的魔 术 ” 。
2 0 1 3年第 6
作文教 学研 究
紧扣“ 情感” 巧命题
— —
课 外作文命题 策略初探
福建 林共 时
有经验 的语文老师都知道 , 要提高孩子 的习作水 定然 曾深深地打动着心灵。 平, 光靠几篇课堂作文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补充课外作 文训练。因为 , 本领是练出来的 , 作文离不开勤动笔头


表达感 情 的技 巧 , 以情 动人 , 实 现作 文“ 表情 达意 ” 的功
经典题 目还有 : 《 童年趣事》 《 难忘的教S i l 1 ) < 我忘不 能 。

》 ¨ 《


的一天 ( 快乐 、 提心吊胆 、 充满期待 、 心情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初探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初探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初探米学良摘自:《杭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摘要】师生互为主体是主体性教学的内在要求,师生互为主体是实现教学互动的条件,双主体互动教学具有双向主动、双向能动、双向促动等特点,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形态有参悟式、对话式、体验式、语用式。

一、师生互为主体是主体性教学的内在要求随着主体性教育思想在中国由一种思想演化为一次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运动,主体性教学成为了教学创新的“聚焦”。

我认为主体性教学是指以培养与发挥人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以发挥师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为条件,以知识为载体,师生主动参与,主体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它强调教师作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和自我发展,使二者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是一种互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学创结合的教学。

在主体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彼此之间是一种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其本质是对象化活动的交往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

实现这一双主体性教学是对单方主体教学的一种超越,其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教。

学过程的“交往”性。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主体问的“主体----主体”模式即“我----你”关系,而非“主体----客体”模式即“我----他”关系;二是教学对话的平等性。

“我----你”关系是“对话”关系、包容关系、共享关系,意味着师生双方的彼此承认,承认“他我”与“自我”具有相同的地位、权利,意味着双方人格的平等与机会的平等,反对强制与压迫,意味着双方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教学规范;三是课程的“人化--整合”性,师生双方通过教学互动发展自身的主体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融合。

双主体性教学倡导师生互为主体,是主体性教学的最高形态和内在要求,它是互动教学的前提和保障。

二、师生互为主体是实现教学互动的条件教学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活动,是师生以知识为载体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提升的活动。

林氏祠堂通用对联集锦及解析_林氏祠堂对联通用大全(2)

林氏祠堂通用对联集锦及解析_林氏祠堂对联通用大全(2)

林氏祠堂通用对联集锦及解析_林氏祠堂对联通用大全(2)林姓宗祠七言通用联十德堂中深树德;九龙门内再腾龙。

此联为林氏宗祠“十德堂”联。

全联典指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九龙衍派;双桂遗风》联上联的联释)。

草舍百篇集清气;虎门一炬振国威。

上联典指明代贡生林时跃,字遐举,号荔堂,鄞人。

授大理评事不就。

晚与徐霜皋等共撰《正气集》。

自著有《朋鹤草堂集》、《明史大事记》等书。

下联典指清代大臣林则徐(1785-1850)的事典。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人。

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

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

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严处受贿官吏。

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八斤。

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当众付之一炬,全部销毁。

梅妻鹤子和靖士;竹笔译文冷红尘。

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事典。

下联典指近代古文家、翻释家林纾(1852-1924)事典。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闽县人。

光绪举人,曾任教于京都大学堂。

翻释英美待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影响颇大。

根盘江南莆田县;叶茂山东不夜城。

此联为山东省文登市林氏宗祠联。

上联典出了本支林氏由福建省莆田县迁徙而来。

下联“不夜城”,指文登,据《齐地纪》载:“古时候,有太阳夜里出现,在东莱可见到。

所以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

”祖举添朝家声远;盛世文明光大贤。

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

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

此联为林氏宗祠“济南堂”联。

联以鹤顶格嵌“济南”堂名,全联典出秦昭王死后,依次由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和赢政继承王位。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中国的统一。

赵国灭亡之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

至西汉之初,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

4.《笠翁对韵》四支教案 国学经典上半卷

4.《笠翁对韵》四支教案 国学经典上半卷
【雄浑孝陵诗】李陵,西汉名将李广之孙,武帝天汉二年,率步卒五千,与匈奴十万骑决战,终因缺少援军,战败投降.李陵在匈奴遇到出使被扣留的苏武,后苏武南还,李陵设酒送别.其赠别苏武之诗雄浑豪爽,十分感人.《昭明文选》中收有几首古代送S!!诗,情调悲凉像饿,旧题是李陵别苏武作。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i炎凝脂.”
⑤刚才你们看的领蝴老研讲的故学就睡在韵文中呢,猎猜是付∙么?
"神奇韩干画雄浮李陵诗"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丽.
①过去文人喜欢在什么街上做诗?出示"花街"一词和图片.
②课件出示图片:•花丛间的小路",理解"香径”.
③古人夸别人皮肤好.怎么夸?出示"凝眼".
④瞧.这些词组成了一个七字对."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齐读.
【泼施】泼圈是绘画术语,意思是大■用圈活染.
【传卮(音知)】卮,古代盛酒的器具.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空寿.宋苏轼南乡子寒雀满批第词: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另,卮,量词。古代计算酒器所装液体的单位.相当于杯.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百人感夫人盛情,特德一卮酒谢夫人.
“神奇韩干画,雉浑李陵诗.”
【讲解】:【神奇韩干圆】韩干是唐代著名画家,蓝田人,生卒年不详.学画十余年,善写人物,尤工于鞍马,绘马雄骏健壮之姿,当时称为独步。初师西霸将军,后乃自成一家,官至太府寺丞。传说建中初年,有人荤患有足疾的马就诊.其马毛色骨相似韩干所西的马,为真马所无.遂阜此马绕市,巧遇韩干,干亦惊疑.返家后,视其所画马本,脚有一点黑缺,方知是马画通灵.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支诺忌.杜南在《丹吉弓1》一诗中施校启鞘,也写到了韩干,说:"弟子韩干早入室,亦能画马绝穷相。"

楹联续录(前后集)清·林庆铨

楹联续录(前后集)清·林庆铨

楹联续录(前后集)清·林庆铨凡掌故、故事、庙祀、廨宇、胜迹统列此集圣祖赐张文端英联云:“白鸟忘机,任天外云舒云卷;青天不老,看庭前花落花开。

”圣主贤臣,一时之盛。

朝廷褒贬,人臣之荣辱关焉。

某相国有满洲才子之目,初承宣庙褒嘉“有胆有识”;迨文宗嗣统,屡奉严斥,有“无耻无能”之谕。

相国揭一联于楹云:“先帝隆褒,有胆有识;时皇罪过,无耻无能。

”家文忠一代伟人,星陨之日,挽联甚多,美不胜录。

前集已登数首,兹从王方伯《椒生随笔》得御挽一联云:“答君恩,忠愤清勤四十年,尽瘁披诚,解组归来,犹是心存军国;迪朕德,驰驱险阻六千里,出师未及,骑箕竟去,空教泪洒英雄。

”见者莫不流涕。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穆宗毅皇帝宾天,时新建蔡仲岐廉访希邠在安徽寿州,于次年正月十二日诏到,随同文武官员出郊跪接,于试院设位哭临三日,风雪前后浃旬,恭拟头门联云:“莫不尊亲;如丧考妣。

”二门联云:“北极恸升遐,矧兼雪惨风凄,大地山川都变色;南中迓遗诏,刚值星回斗转,高天雨露尽留恩。

”正殿联云:“十三载重整乾坤,上承两宫,下刑百辟,一德喜交孚,方幸政听从心,率土讴歌瞻凤阙;亿兆民全安耕凿,内平诸寇,外抚四夷,金瓯资永奠,何意功成撒手,普天号泣向龙湖。

”应制文字最难措笔,斯作允称老手。

《椒生随笔》云:益阳胡文忠公父讳达源,官至少詹事,母汤太夫人娠公时,梦五色鸟飞集屋后,丛张两翼翔鸣,群鸟飞啄林中芝草,因名林翼,字咏芝。

年八岁,陶文毅公澍见而惊为伟器,遂以女字之。

公后以翰林典试江南,缘案注误,家居餐晦,题斋居联云:“池圃足高卧;图书供古欢。

”寻以林文忠敦劝出山,乃以知府分发贵州,荐擢至湖北巡抚。

咸丰十一年七月,显皇帝龙驭上宾。

八月,公以劳瘁卒于位。

曾侯相请以功绩,宣付史馆,疏略云:六年十一月攻克武汉,以次恢复黄州等郡县,悉师越境围攻九江,又分兵先救瑞州,督抚之以全力援剿邻省,自湖北始也。

后功甫蒇,复奏明以全鄂之力办皖北之贼,越二千里,援解湖南宝庆之围。

诗词楹联(71)巧对

诗词楹联(71)巧对

诗词楹联(71)巧对秦少游晚归,苏小妹不悦。

见篱边两犬相视,遂取卦名出对云:“大畜革离观小畜,且曰:“对得好,方许入寝。

”秦不能对,走语东坡。

坡代对曰:“家人临困唤同人。

”苏东坡与黄山谷在松树下着棋,偶落松子于棋盘,坡云:“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云:“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东坡同佛印谈佛。

苏云:“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

”佛印云:“女卑为婢,女又不妨称奴。

”俱用拆字法。

佛印留东坡饭,见佛印擂椒治膳,苏戏曰:“和尚擂椒,上中下三光俱动。

”佛印云:“尼姑跌跤,阴阳圣八片齐开。

”佛印一日同东坡出,见沟中有鳅,谓东坡曰:“十百小鱼沟内滚,泥拌千鳅。

”坡云:“三双和尚灶前蹬,灰泊六秃。

”东坡一日同佛印、妓琴操在舟中酒半,佛印至船头撑篙,琴操云:“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佛印云:“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东坡同佛印,琴操舟中抚月。

佛印曰:“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琴操曰:“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东坡与秦少游同舟,见岸上醉汉骑驴,苏云:“醉汉骑驴,颠头簸脑算酒帐。

”秦云:“艄公摇橹,打恭作揖讨船钱。

”东坡与黄山谷早出晚归,见明霞灿然,黄云:“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云:“朔雪飞空,农父齐歌普天乐。

”佛印一日造东坡书斋,适苏小妹亦在,遂避于帐中。

佛印云:“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小妹云:“青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米元章同佛印看雪梅,米云:“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佛印云:“风中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李长吉诗云:“天若有情天亦老。

”石曼卿对云:“月如无恨月常圆。

”杨维桢与虞集至一妓家,见悬两镜梳头,杨云:“两镜悬窗,一女梳头三对面。

”虞云:“孤灯挂壁,二人作揖四躬身。

”明太祖微行,遇一书生,问其里居,对曰:“四川重庆府人也。

”太祖曰:“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

”生对曰:“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太祖微行,遇一士人,出藕与之食,因命对曰:“一弯西子臂,”士对云:“七窍比干心。

【楹联鉴赏】巧对录(中)(转载自景苑)

【楹联鉴赏】巧对录(中)(转载自景苑)

【楹联鉴赏】巧对录(中)(转载自景苑)《金陵琐事》云:顾东桥巡抚湖广,时衙斋菊开,邀数门生赏之。

一狂生拣好花摘两三枝戴于头。

东桥不悦,因出一对云:“赏菊客来,两手擘残彭泽景。

”张太岳对云:“卖花人过,一肩挑尽洛阳春。

”东桥曰:“此语已佳,不必更对矣。

”遂酌酒,尽欢而罢。

又云:东桥公镇楚时,张太岳仅十余岁,应童子试。

东桥曰:“童子能属对乎?”因曰:“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

”张即日:“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东桥大喜,解腰间金带赠之,曰:“他日贵,当过我也。

”又云:尚书吴交石公有二女,长女已择周公金,复见金公清童年器宇不凡,与夫人言之,夫人出一对试之云:“汗血名驹,起足已存千里志。

”金对云:“圆吭仙鹤,抬头便彻九皋声。

”夫人喜甚,以次女许焉。

后周官尚书,金至参政。

又云:黄挥使六十诞日,白挥使戏之曰:“黄耈无疆。

”黄应声曰:“正好对‘白圭有砧。

’”郑仲夔《研云甲录》云:贵溪吴氏生一儿,聪颖异人,数岁能诗。

父母弄以竹马,有客呼曰:“红孩儿骑马游街。

”即应声曰:“赤帝子斩蛇当道。

”后因与群儿嬉,堕水中,几死,急援之出,良久乃苏。

此后遂茫无所知,竟为耕夫没世。

杨仪《明良记》云,向来京官俱不敢用伞,唯考试官入场,状元归第,乃得用之。

其后南京官稍稍用伞,虽跻显贵,特两檐青伞而已。

尝有南北两京官相戏,北曰:“输我腰间三寸白。

”盖言常朝官有牙牌也。

南曰:“多君头上两重青。

”《邱琼山逸事》云:邱文庄公,少从师于里宦之家塾。

时天雨,坐席当瓦穴漏滴,邱肩公私换宦儿席于漏所,而以己席居彼之地。

宦儿诉于师,师曰:“能属对者,即为理直。

”因曰:“点雨滴肩头。

”公应声曰:“片云生足下。

”师称善。

宦儿愧不能对,哭告其父。

父怒,召公试以对曰:“孰谓犬能欺得虎?”公即对曰:“安知鱼不化为龙!”宦知其非常人,好语遣之。

《禇石农外纪》云:昔人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一则仲父,再则仲父。

”偶阅《万姓统谱》,毛宏为给事中,慷慨激烈,奏疏无虚日。

晨读对韵十五则

晨读对韵十五则

晨读对韵(a) 韵两则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支五支花。

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

光明对黑暗,异卉对奇葩。

知音存海内,朋友遍天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繁对简,少对多,蔓草对松萝。

珊瑚对玛瑙,河蚌对田螺。

星妩媚,月婆娑,曲径对斜坡。

黄莺歌婉转,绿柳舞婀娜。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勤对懒,俭对奢,琐碎对繁苛。

冰清对玉润,地利对人和。

行踽踽,笑呵呵,欣赏对吟哦。

下笔即千字,读书倾五车。

生有光辉昭日月,死留正气壮山河。

庭对院,井对池,落絮对游丝。

飞禽对走兽,骏马对雄师。

三国志,七步诗,错落对参差。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侧身天地更怀古,独立苍茫自咏诗。

来对往,密对稀,来日对往昔。

眼明对手快,心旷对神怡。

千里马,五更鸡,暮蔼对晨曦。

高谈惊左右,博学贯中西。

天上月悬千古镜,池中星照一盘棋。

(ei ) 韵一则宽对窄,显对微,闪电对鸣雷。

天南对海北,红瘦对绿肥。

潮涨落,月盈亏,暮色对朝晖。

明月松间照,春风柳上归。

穿花蛱碟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ui) 韵一则偏对正,眼对眉,欣喜对伤悲。

青山对绿水,草舍对柴扉。

山突兀,水潆洄,雨打对风吹。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傲骨虚心真力量,热肠冷眼大慈悲。

(ai)韵两则朝对暮,盛对衰,舞榭对歌台。

风清对月朗,戏院对书斋。

桃叶渡,雨花台,晴日对阴霾。

碧桃和露种,红杏倚云栽。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忧对喜,乐对哀,信任对疑猜。

风餐对露宿,部署对安排。

诗遣兴,酒开怀,红叶对绿苔。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波浑未辨鱼龙迹,岁寒方识栋梁材。

(u)韵一则生对死,笑对哭,美玉对明珠。

人情对世故,困境对通途。

三都赋,八阵图,果断对踌躇。

琴书为伴侣,天地作蓬庐。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ü)韵一则人对己,智对愚,地势对时局。

欢声对笑语,长久对须臾。

笠翁对韵(对韵歌全集)原文、注释(四)

笠翁对韵(对韵歌全集)原文、注释(四)

笠翁对韵(对韵歌全集)原文、注释(四)张中山按:可以说《笠翁对韵》对研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学素养及修身养性很有帮助,终于力尽千辛万苦找到了注释版。

我将网络中的搜集一下,尽可能地全面一些。

如果有疏漏之处,大家一定要留言,以便订正,切不可以讹传讹。

我们打造一个和谐的共享的社会。

九青庚对甲,巳对丁。

魏阙对彤庭。

梅妻对鹤子,珠箔对银屏。

鸳浴沼,鹭飞汀。

鸿雁对鹡鴒。

人间寿者相,天上老人星。

八月好修攀桂斧,三春须系护花铃。

江阁凭临,一水净连天际碧;石栏闲倚,群山秀向雨馀青。

·梅妻鹤子:宋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终生不娶,以梅、鹤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后比喻清高或隐居。

亦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珠箔银屏:唐白居易《长恨歌》:“珠箔银屏迤逦开。

”·“八月”句:旧时以科举登第为攀柱。

考试时间一般定在八月,称“秋闱”。

·护花铃:明代宁王爱花,尝作护花铃,蜂、鸟至则牵铃惊之。

·鹡鸰:动物名。

鸟纲雀形目鸣禽类。

体长约五至六寸。

头黑,前额白,背黑,腹白,翼尾均长。

因其鸣则天降雪,且性喜食雪,故亦称为雪姑。

筑巢于水滨石隙间,以昆虫为食。

或称为叹脊令、连钱。

危对乱,泰对宁。

纳陛对趋庭。

金盘对玉箸,泛梗对浮萍。

群玉圃,众芳亭。

旧典对新型。

骑牛闲读史,牧豕自横经。

秋首田中禾颖重,春馀园内菜花馨。

旅次凄凉,塞月江风皆惨淡;筵前欢笑,燕歌赵舞独娉婷。

·泛梗浮萍:浮动在水面的树梗和萍草。

比喻飘荡无主。

唐徐夤《别》诗:“酒尽欲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

”·骑牛:隋末李密骑牛读《汉书》,常挂书卷于牛角之上。

·牧豕:汉公孙弘少为人牧豕(猪),勤于学,常带经卷而读,年五十位至丞相。

十蒸苹对蓼,莆对菱。

雁弋对鱼罾。

齐纨对鲁绮,蜀绵对吴绫。

星渐没,日初升。

九聘对三征。

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

贤人视履循规矩,大斧挥斤校准绳。

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

浅析济慈诗歌中的“音景”书写与伦理观建构

浅析济慈诗歌中的“音景”书写与伦理观建构

A p r .2024V o l .44N o .2语文学刊J o u r n a l o fL a n g u a g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S t u d i e s 2024年4月第44卷第2期[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L 19B WW 008)阶段性研究成果㊂[作者简介]逯阳,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英语诗歌诗论及英汉诗歌比较;孙灏然,大连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国浪漫主义诗歌㊂浅析济慈诗歌中的 音景 书写与伦理观建构ʻ逯阳 孙灏然(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摘 要] 济慈诗歌中不仅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图景画卷 ,更有美妙生动的 音景景观 ,二者交相辉映,相辅相成㊂对自然㊁乡村的 高保真 音景书写体现了诗人和谐统一的伦理观;而工业革命所形成的 声音帝国主义 则打破了这种和谐,以一种霸权的存在侵蚀着人类的伦理道德观念㊂借助 音景 书写,济慈表达了对建构和谐伦理观的期待和向往㊂[关键词] 济慈; 诗歌; 音景; 伦理观[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24)02-0067-05 d o i :10.3969/j .i s s n .1672-8610.2024.02.009 济慈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又充满了传奇色彩㊂在仅有的六七年创作生涯中,他为世界文学宝库谱写了一首首华美动人的诗章㊂他崇尚自由㊁热爱自然,在诗作中也总流露出对人类社会㊁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危机的关注㊂同时,济慈的诗歌也因其丰富的景观书写而充满美感㊂其中不仅有生动的图景画卷,更有以声音为景观的 音景 书写㊂通常的社会文化中视觉对听觉的压迫让人们习惯了用眼看,却忽略了用耳听㊂在诗人所生活的19世纪,正在经历着工业革命的英国更是如此㊂迅猛的科技发展和日渐丰富㊁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令人忽略了大自然的声音,机器的轰鸣更是犹如霸权一般的存在,进而也滋生了腐败和道德沦丧㊂作为一位心系天下的诗人,济慈的诗作中也集中呈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伦理问题的关注㊂在以 景 为 主角 的故事环境里,作为踪迹而存在的政治意识与民主精神则成为支撑诗人生命与人格的力量,构筑起诗人与作品的灵魂㊂[1]129一㊁视听失衡与伦理危机音景(s o u n d s c a pe )又称 声景 或 声境 ,是声音景观㊁声音风景或声音背景的简称[2]60㊂音景研究始于加拿大学者R ㊃M ㊃夏弗,在其代表作‘音景:我们的声音环境以及为世界调音“中他较为系统地阐释了音景的构成㊁形态㊁感知㊁分类与演进,提出了从声音角度来规划世界的观点㊂然而,由于文化中视觉对听觉的压迫,致使声音景观尚未全面进入叙事研究的范畴㊂文学评论中也偏爱研究以视觉为主导的图景景观,忽略了聆听声音的重要性㊂傅修延教授在2013年的文章‘听觉叙事初探“中着重阐释了 音景 和 聆察 这两个听觉叙事学术语,在2015年的文章‘论音景“中则进一步详述了音景的层次㊁主客体位置等问题,并阐释了 声音帝国主义 的概念㊂实际上,听觉不是叙事的 话外音 ㊂法国思想家布朗肖在‘无限的对话“76中就曾呼吁读者在面对诗歌等文学作品时,要学会纯粹地去倾听㊂他指出诗人不再是一个依据美的秩序而写诗的人,而是一个倾听者,其将自身消失在对于一种直接交流的倾听之中[3]102㊂各种不可见的声音景观通过诗人的描述与摹仿,成为可供读者分析的声音文本㊂这一点正好也契合济慈所表达的: 宁愿过一种感觉的生活,也不要过思想的生活㊂ [4]51可见,如果读者忽视文本中声音景观的存在,过度依赖于视觉景观,则无异于与诗人的创作初衷背道而驰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普遍热爱自然并喜欢歌咏自然,他们认为大自然的美是最崇高的美㊂然而,工业革命的发展打破了原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㊂由于人类过度开采而导致了能源危机㊂任意排放污水㊁废渣㊁废气而导致了环境污染,造成了生态的严重恶化㊂机器化大生产和机械的社会分工使得人类成为科技与机器的奴隶,导致了人性的扭曲㊁道德的沦丧和信仰的丢失㊂人类沉浸在机器帝国的轰鸣声里,再也听不到来自大自然的声音㊂人们沉浸在对物质世界的狂热追求中,再也不顾及道德的约束㊂以济慈为代表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敏锐地发现了问题的严重:一方面他们对此忧心忡忡,担心人类最终会走向无家可归的悲惨结局;另一方面,他们承担起了诗人的责任与使命,以笔为枪对抗工业社会下人类的丑恶行径,同暴政㊁贪婪㊁专制和压迫进行了英勇而坚决的斗争㊂二㊁ 高保真 自然音景书写与生态伦理观建构济慈诗歌最显著的特点是充满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想象㊂听觉能够拓宽空间的延展性和包容性,时间上的共时性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成就了想象力在两种场域的自由翱翔㊂济慈诗歌中充满了景物之美:想象丰富㊁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极强,在意境㊁音韵㊁意象上几乎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地步㊂而从声音景观的视角则不仅可以加强对诗歌中图景的理解,而且可以探索诗歌本身呈现出的更加丰富多彩的音景世界㊂一个时代具有一个时代的音景,人类的历史也体现在音景的变化之中[2]62㊂不幸的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噪音的不断增加㊂夏弗用 高保真 和 低保真 这对声学概念来描述这种音景的改变,他认为农业社会的音景处于高保真状态,那时环境中没有多少噪音,人们能够清楚地听到和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响;而在工业革命后的社会中,隆隆的机器声和城市里其他的嘈杂声压倒了各种自然界的声响,声音的拥挤与噪音的膨胀使音景由高保真沦为低保真,人们听到的往往是一团无法辨别的模糊混响[5]43-44㊂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被迫进入到低保真音景当中,济慈生活的19世纪的英国正处于这样的过渡阶段㊂济慈在城市喧嚣和身体病痛的折磨下更加迫切地亲近自然,又在饱览大好河山的过程中更加沉醉于自然的美景㊂他彻底厌倦了城市里嘈杂的喧闹声和机器的隆鸣声,却为自然界的声响所倾倒,诗作中对于 高保真 音景的书写比比皆是㊂在‘蝈蝈与蛐蛐“中,诗人写到 那是蝈蝈的嗓音,他带头歌唱盛夏的富丽豪华,他的欢欣永无止境 [6]121,而 在冬天落寞的傍晚,眼看严霜把一切冻入寂静,忽然从炉边扬起蛐蛐的高歌,而炉温渐高,听的人慵倦欲睡,迷离惝恍,仿佛听到蝈蝈吟唱在草山 [6]123,大地的诗歌就这样从不间断㊂在‘初读恰普曼译荷马史诗“中,济慈又这样写到, 我曾经旅行过许多黄金的邦土,见到过许多州郡和王国美好; 但只有恰普曼发了言,慷慨高蹈,我才吸到了那里的清气馥郁 [6]95㊂这令诗人 自觉仿佛守望着苍天,见一颗新星向我的视野流进来 [6]97,济慈用声音的表述表达了对荷马的倾心向往之情㊂济慈患结核病后,选择通过放逐旅行的方式进行治疗㊂在这样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大自然永恒且毫无功利的美㊂济慈诗歌里充满了让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景象,响彻着成千上万种曲调,融合着绚丽迷人的色彩,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馨香,洋溢着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把自然之景与人的情感融合成一幅和谐的动态图景㊂同其他浪漫主义诗人一86样,济慈认为自然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不可失去的温暖家园㊂他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去亲近自然㊁感悟自然,用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来绘就美丽的自然画卷,用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节奏来谱写和谐的自然乐章,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美学追求㊂在‘致爱玛“一诗中,济慈通过盛开的玫瑰㊁温柔的空气㊁清澈的溪水㊁空中的彩霞㊁清凉的树荫㊁林中的草坪㊁仙子的歌声等,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㊁意境优美的自然画卷㊂‘秋颂“‘夜莺颂“‘蝈蝈与蛐蛐“等不仅汇聚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而且组成了一曲动人的乐章㊂20世纪以前,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的认知,人类大多奉行的是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㊂绝大多数的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人对生态没有伦理道德义务,只有少数人认为应给予生态以道德关怀,虽然这也仅是为了人类及其后代的长远利益的需要而考虑的㊂这一普遍思想也导致19世纪初的人们沉迷于经济的发展与工业的进步,为了利益忽视了自然环境,将生态道德抛之脑后,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原本大片绿色怡人的草地被林立的高楼所取代,原本蔚蓝的天空充斥着工厂排放的毒气,原本水质良好的泰晤士河也变成了病毒的温床㊂19世纪初的英国,人们似乎并没有听到自然的呼唤和求救,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业发展的洪流之中㊂济慈在其诗歌作品中展现出了敏锐的生态意识,他主动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对大自然的各种美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并以其身心主动融入自然万物之中㊂工业社会里大多数人所缺少的正是济慈的这种品质㊂与19世纪初期工业革命下生态严重失衡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济慈笔下的自然却迸发着蓬勃的生机㊂比如在‘秋颂“中,当济慈将自然界的晚霞㊁田野㊁小溪㊁柳树㊁飞虫㊁微风㊁群羊㊁蟋蟀㊁知更鸟㊁燕子等组合在一起呈现在读者面前时,每个独立的自然景物都能与他者相互作用㊁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有机体,构成了秋天的乐章,进而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充满生机的和谐美㊂平时常被认为是客体的 秋 在这里却变成了主体㊂在济慈笔下, 秋 幻化成了一位顽皮的姑娘,在天地间释放着她的活力,这一手法既体现了济慈对客体的尊重,也表明诗人对物我平等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认同㊂济慈不仅感受大自然的脉动,在‘灿烂的星“一诗中,他也会枕卧在美丽爱人酥软的胸脯上, 永远听着她轻柔的呼吸 ㊂在诗人心里,人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的呼吸也同样是大自然节奏的一部分㊂借助音景书写,这种 天人合一 的生态观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㊂三、城市声音帝国主义书写与政治伦理观建构济慈无疑是擅长写景的,但在绚丽多彩的图景中往往又充满了如交响乐般的美妙乐章㊂ 飞虫的哀叹,山羊的咩咩叫唤,蟋蟀的歌唱,知更鸟的呼哨和燕子的呢喃,构成了济慈诗歌 听觉叙事 特有的 声 察㊂ [7]38同样生动的描写也可以在‘夜莺颂“中窥见一斑,诗人坐在花园的树下听到夜莺的歌声,他的神思追随夜莺上下翻飞于绿草如茵㊁树影交错的山林之中,它甜美的歌声充盈在整个山林㊂但在沉醉麻痹于夜莺歌声的过程中,诗人又不禁想起了现实世界里遭遇的身体病痛和生活磨难㊂夏弗对声学意义上的音景定义了三个层次:主调音㊁信号音和标志音㊂主调音确定整幅音景的调性;信号音在整幅音景中因个性鲜明而特别容易引起注意,如口哨㊁警笛和铃声等;而标志音主要代表一个地方的声音特征,这一概念由 地标 一词演绎而来[5]9-10㊂由此可见,夜莺的歌声属于主调音,因为 它支撑起或勾勒出整个音响背景的基本轮廓 [2]60㊂正是夜莺的歌声让诗人尽情地放纵自己的神思,徜徉在想象的世界里,声音的捕捉赋予诗人穿行于梦幻与现实的能力,实现了对有限生活的超越㊂然而,音景也并不总是作为背景板的角色存在㊂有时它会反客为主,从幕后转变到荧幕前方,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它自己身上来㊂事件主要由人物的行动构成,行动一般就有声音伴随㊂所有的行动都是对原有平衡的打破,因而总会带来压迫㊂加列特㊃基泽尔说 让被压迫者保持沉默是可能的,但压96迫没办法静悄悄地实施㊂只要有压迫,它就一定会发出声音 [8]134㊂事实上,声音不但是压迫的副产品,其本身就是压迫的工具㊂用声音来占领空间是人类的本能㊂罗兰㊃巴特说人类的听觉空间其实更容易受到不 熟悉的 或不 被认可的声音 的侵扰㊂而这样的视觉优先原则却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噪音的当代泛滥:既然空间的划定是在视觉主导下进行的,那么声音的越界侵犯就不会像有形之物那样受到严格监管[2]63㊂夏弗从这种现象中看到声音与权力之间的联系,他把制造扰人的音景而又不受谴责的权力行为称为 声音帝国主义 [5]77㊂用帝国主义来形容音景是因为它具有西方列强对外扩张时的霸权性质㊂在此基础上,夏弗提出机器的轰鸣声加速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㊂ 声音帝国主义 的崛起缘于人类在接受听觉信息时的被动状态:我们常常不能决定自己 听到 什么或 不听到 什么,有些声音一出现就会毫无悬念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种不顾人们主观意志的 吸引 更准确地说是一种 霸占 ㊂在 声音帝国主义 面前,人人都有可能变成无力防御的弱者㊂工业革命使伦敦成为世界上最大㊁最富有的城市,也成为污染㊁贫困㊁犯罪最严重的地方㊂在这个时代,城市公共空间中清晰可辨的高保真声音环境消失殆尽㊂机器生产时的轰鸣声和城市交通中充斥的尖锐的噪音成为伦敦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音景表征㊂使社会听觉空间成为一个被建构㊁被生产的声音帝国主义景观存在,隔断了人与自然的听觉感官接触㊂济慈在诗歌中也常常表达出对城市喧嚣的厌倦,对噪音的厌恶以及想要逃离的愿望㊂在‘多少诗人把光阴镀成了黄金中“,他将鸟儿的歌唱㊁树叶被吹动的飒飒之声㊁流水的潺潺声以及洪钟庄严叩响声描述为 绝妙的音乐 [6]73,动听的自然之音才是和谐的乐章,而并非俗世中的 聒噪喧嚷 [6]75;又或是在‘致海登(二)“中,与安静美丽的 玫瑰 紫罗兰 春光 形成鲜明对比的 人间市场上大声的嘈杂喧嚷 [6]117;抑或是在‘睡与诗“中所描写的 什么比麝香玫瑰更加安静 开在翠绿的岛上,远离人群 [6]241 上面有纯洁的花朵:那里不会有喧嚷, 更没有扰攘 [6]267,都体现出城市环境中嘈杂之声对诗人的影响㊂如果说这些描写还算是相对的温和,那么诗人在‘咏大海“和‘睡与诗“的另一些诗行中则更加犀利地表达了如同霸权般的声音帝国已经完全侵占了自己的生活: 若是你耳朵被喧哗震聋 [6]153 他感到刺耳,尽管喧嚣声渐消 [6]356,无论是 震聋 还是 刺耳 都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噪声已经完全霸占了人们的听觉世界㊂在这样的世界里,人们本能地被这些声音所吸引,它控制了人们的言行,随之而来的也是这样的环境下对相应的物质追求以及伦理道德观的退化㊂机器的轰鸣让人们更加寡言,诗人频频在诗歌中书写人类的 沉默 安静 与大自然中的 高保真 音景,又何尝不是在表达声音帝国主义对人类社会的控制,和自己对于工业革命之前安静㊁和谐㊁贴近大自然生活的留恋㊂济慈所处的时代正是光明与黑暗激烈交战的时代,广大英国人民渴望自由与民主㊂作为诗人,济慈没有退缩到自己的想象世界里,而是积极投身于为正义和光明呐喊的行列中㊂为此,他创作了许多政治主题的诗歌,如‘咏和平“‘写于李㊃亨特先生出狱之日“‘查理二世复辟纪念日“‘伊莎贝拉“等㊂他在‘伊莎贝拉“一诗中愤怒地嘲讽那些唯利是图的人: 他们何必骄傲!可是因为有红格账本比希腊时代的诗歌更动听? [9]199从这些诗篇里,我们可以发现济慈对暴政㊁专制㊁欺骗等恶行所秉持的批判立场㊂在‘咏和平“中诗人深切地感受到英法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与灾难,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饱尝战争之苦的英国百姓挣扎在疾病与死亡边缘的情形㊂‘伊莎贝拉“中描写了矿工㊁收集金砂的工人㊁工厂里的工人以及为雇主捕猎鲨鱼㊁海豹的工人的处境㊂多少劳工 在茫茫无边的水深火热中受苦 ,而雇主对待雇工则等于 架起刑在杀戮㊁屠宰 [9]198㊂伊莎贝拉的两个哥哥所07继承的遗产,都是靠剥削工人阶级的血汗而积聚起来的㊂这些描写反映了济慈所体验到的人世间被剥削者所受的压迫㊂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出济慈诗歌中所蕴涵的斗争性和民主性㊂在19世纪初期,同样束缚人们追求自由㊁正义和公理的还有宗教这把枷锁,这激起了浪漫主义诗人的强烈愤慨㊂济慈认为耶稣的事迹是由对宗教虔诚的骗局有兴趣的人记载并加以修改的[10]187,在‘厌于世人的迷信而作“中,济慈写到, 无疑,人的头脑已经被捆上恶毒的符咒 钟声不停地敲响,我感到阴冷 那是坟里的寒气 [6]119㊂他相信宗教是阻碍人类心智发展的东西,济慈的这种认识使得他同拜伦㊁雪莱一样站在了宗教伦理道德的对立面㊂这些都表明了济慈对正义㊁美德㊁自由㊁民主的向往和追求㊂四、结语傅修延教授在‘中国叙事学“中说: 文学最初是一种诉诸听觉的艺术,听觉叙事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弘扬感觉在文学中的价值㊂ [3]110对诗歌中音景的倾听和关注就是对诗歌作品艺术价值的回归㊂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听觉叙事的语料库,而济慈诗歌更以其丰富的 音景 书写来引导人们重新关注被视觉屏蔽的声音世界㊂济慈诗歌充满了大自然美妙乐章的 高保真 音景,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这样的生态伦理观与工业革命破坏自然,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工业时代机器噪音形成的 声音帝国主义 则是以一种霸权的存在压迫着人民的生活,不仅侵蚀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也让国家政权变成了暴虐无道㊁一味剥削压榨人民的洪水猛兽㊂作为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清晰地看到了藏在华丽外表下的黑暗现实㊂他既没有甘于命运的摆布,也没有逃避到世外桃源,而是以诗人特有的方式同腐朽的黑暗势力作斗争㊂从 音景 视角重析济慈诗歌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崭新的研究路径,从另外一种感知角度探索了济慈诗歌所反映出来的诗人的生态观㊁艺术观和伦理观,也为我们研究其他诗歌作品探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㊂在未来的诗歌研究中, 音景 研究必将结出更多的硕果㊂ʌ参考文献ɔ[1]章燕.审美与政治:关于济慈诗歌批评的思考[J].外国文学评论,2004(1):122-129.[2]傅修延.论音景[J].外国文学研究,2015(5):59-69.[3]蔡芳.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听觉叙事 以华兹华斯㊁拜伦㊁雪莱㊁济慈为例[J].叙事研究,2020(2):102-111.[4]济慈.济慈书信集[M].傅修延,译.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51.[5]S c h a f e rR M.T h e s o u n d s c a p e:O u rs o n i c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 t h e t u n i n g o f t h ew o r l d[M].S i m o na n dS c h u s t e r, 1993:43-44.[6]济慈.济慈诗选[M].屠岸,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7]刘茂生.济慈诗歌中的 音景 与生态伦理叙事 以‘夜莺颂“‘秋颂“为例[J].英语研究,2021(2):35-44.[8]加列特㊃基泽尔.噪音书[M].赵卓,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34.[9]K e a t s,J o h n.C o m p l e t e p o e m s[M].H a r v a r dU n i v e r s i t y P r e s s,1982.[10]刘若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87.O nS o u n d s c a p eN a r r a t i v e a n dE t h i c s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K e a t s sP o e t r yL uY a n g S u nH a o r a n(D a l i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 s,D a l i a n,L i a o n i n g,116044)A b s t r a c t:T h e r e a r e n o t o n l y c o l o r f u l l a n d s c a p e s,b u t a l s o v i v i d s o u n d s c a p e s i nK e a t s s p o e t r y.T h e y j o i n t o g e t h e r,g i v i n g f u l l p l a y t o t h e t h e m e s.T h eh i f i-s o u n d s c a p en a r r a t i v e r e p r e s e n t sK e a t s sh a r m o n i o u s e t h i c s,w h i l e t h e s o u n d i m p e r i a l i s mi n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R e v o l u t i o nb r e a k s t h i sh a r m o n y b y e r o d i n g h u m a n s e t h i c s.T h r o u g h s o u n d s c a p e n a r r a t i v e,K e a t s e x p r e s s e s h i s d e s i r e t o c o n s t r u c t e t h i c s a n dh i s l o n g i n g f o r f r e e d o ma n dd e m o c r a c y.K e y w o r d s:K e a t s;p o e t r y;s o u n d s c a p e;e t h i c s17。

巧借微信练对联

巧借微信练对联

巧借微信练对联作者:林共时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16期摘要对联,言简意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应让学生继承和发扬。

练习对联创作,有助于学生才思敏捷、精练表达。

新形势下,可以巧借微信练对联。

具体方法是,讲说故事,激发兴趣;认识对联,把握特点;引领晒联;下水示范,引领试联;评改赏析,引领入门;自由取材,引領创作;连句成诗,引领发展。

对联训练,费时不多,值得提倡。

关键词微信;晒联;示范;鼓励;评改;提升中图分类号:F046.2,T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6-0214-02实验意义:对联,言简意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新形势下应让学生继承和发扬。

在古代,对对子是私塾的日常功课,是诗词歌赋写作的基本功。

在今天,练习对联创作,有助于学生才思敏捷、精练表达。

实验背景:当今时代,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如火如荼地展开;新形式下,国学经典方兴未艾,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加大。

而对联这一重要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却停留在读背识记上,其创作全靠学生自悟自练,留有遗憾。

实验缘起:当时女儿将上初二,希望为她补点传统文化课,弥补学校教学在对联写作上的缺憾。

去年暑假,时间较为充足,几位亲友也有此提议。

机缘巧合,笔者便抽空进行对联创作训练,期望能引领孩子入门。

实验条件:笔者粗知对联知识,曾做过尝试,2008年2月拙作《对联教学初探》发表在《语文报·教师版》。

学生在课本中接触过对联,在生活中耳闻目染,并不陌生,所欠缺的是花时间去实践尝试。

实验对象:自家小女林思言、妻侄女林子玥、表侄儿田澎、同事及朋友孩子柯添恺、施芳瑜等十二三人。

其中,六年级毕业生6人,初一学生2人,五年级4人,远在福州的侄儿通过微信凑个热闹。

实验形式:建立微信群,巧借微信练对联。

初期集中上二三次课,而后将微信平台打造为空中课堂,晒作品、赏联句、互评点、齐修改、共赏析。

实验时间:暑假,为期15天。

适用于林业的对联

适用于林业的对联

适用于林业的对联适用于林业的对联适用于林业的对联11、丹桂香千里松柏绿万年2、红日辉林海春光焕鸟音3、匠心随所种着手便成春4、林深凉鸟兽果熟醉山人5、柳笛穿林过山歌带月行6、竹松添翠色桃李绽新蕾7、爱竹不锄当路笋惜花常护入帘枝8、百花园里珍禽舞万木林中好鸟鸣9、春林明媚李桃绽芳圃清幽莺燕飞10、东风送暖千山绿旭日生辉万壑春11、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12、护林须晓造林苦伐树当思种树难13、林高草茂牛羊壮水秀山青稻麦丰14、柳绿杏黄千载福桃红松翠万年春15、绿满林区山滴翠春回茶场路飘香16、绿屏碧嶂遮风砾林海雪原育栋梁17、高山埋宝林海藏金18、翠柏苍松装成祖国千年秀朝霞夕照染就江山万代红19、鸟欲娱人娇舌啭花如爱客笑颜开20、千峰苍翠吐春意万亩碧波浴早晖21、千林鸟唱山增韵四野花开果溢香22、青山不老山犹秀碧水长流水愈娇23、秃岭荒山成昔日青峰绿海看今朝24、土岭荒山披绿甲草原大泽献奇珍25、万木欣春随水绿百花争艳向阳红26、青山不老碧水常流27、举目看山山山葱葱山山宝低头见水水水清清水水银28、造林直上千重岭筑坝横拦万顷波29、植树为求千代福护林因葆万山春30、竹林葱郁千嶂翠树海苍茫万顷涛31、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佳木柱长天32、祖国有山皆绿化林区无处不清风33、绿满林区千山滴翠春临茶场万里飘香34、植柏植松无山不绿栽杨栽柳有岭皆春35、植树造林包装大地栽花种柳点缀山河36、异草奇花添几分春色桩头盆景夺一代天工37、山川毓秀松柏常青38、四季香飘姹紫妍红春不老九州绿化茂林修竹草常青39、映日红梅香飘致富路摇风疏柳绿染小康家40、植树造林青山长不老种草栽花赤县永留芳41、庭荣松柏阶茂芝兰42、喜江南柏翠松青风光正好望塞北梅红竹绿气象更新43、香飘四季绿满九洲44、瑞雪染腊梅白里透红一两点和风拂杨柳动中有静四五枝45、茶园香屋后柳浪泛门前46、春拂柳丝翠秋染枫叶红适用于林业的对联21、竹松添翠色,桃李绽新蕾2、柳笛穿林过,山歌带月行3、林深凉鸟兽,果熟醉山人4、匠心随所种,着手便成春5、红日辉林海,春光焕鸟音6、丹桂香千里,松柏绿万年7、青山不老,碧水常流8、万木欣春随水绿,百花争艳向阳红9、土岭荒山披绿甲,草原大泽献奇珍10、秃岭荒山成昔日,青峰绿海看今朝11、青山不老山犹秀,碧水长流水愈娇12、千林鸟唱山增韵,四野花开果溢香13、千峰苍翠吐春意,万亩碧波浴早晖14、鸟欲娱人娇舌啭,花如爱客笑颜开15、翠柏苍松装成祖国千年秀,朝霞夕照染就江山万代红16、高山埋宝,林海藏金17、绿屏碧嶂遮风砾,林海雪原育栋梁18、绿满林区山滴翠,春回茶场路飘香19、柳绿杏黄千载福,桃红松翠万年春20、林高草茂牛羊壮,水秀山青稻麦丰21、护林须晓造林苦,伐树当思种树难22、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23、东风送暖千山绿,旭日生辉万壑春24、春林明媚李桃绽,芳圃清幽莺燕飞25、百花园里珍禽舞,万木林中好鸟鸣26、爱竹不锄当路笋,惜花常护入帘枝27、春拂柳丝翠,秋染枫叶红28、茶园香屋后,柳浪泛门前29、瑞雪染腊梅白里透红一两点,和风拂杨柳动中有静四五枝30、香飘四季,绿满九洲31、喜江南柏翠松青风光正好,望塞北梅红竹绿气象更新32、庭荣松柏,阶茂芝兰33、植树造林青山长不老,种草栽花赤县永留芳34、映日红梅香飘致富路,摇风疏柳绿染小康家35、四季香飘姹紫妍红春不老,九州绿化茂林修竹草常青36、山川毓秀,松柏常青37、异草奇花添几分春色,桩头盆景夺一代天工38、植树造林包装大地,栽花种柳点缀山河39、植柏植松无山不绿,栽杨栽柳有岭皆春40、绿满林区千山滴翠,春临茶场万里飘香41、祖国有山皆绿化,林区无处不清风42、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佳木柱长天43、竹林葱郁千嶂翠,树海苍茫万顷涛44、植树为求千代福,护林因葆万山春45、造林直上千重岭,筑坝横拦万顷波46、举目看山山山葱葱山山宝,低头见水水水清清水水银47、引来碧水浇花好;留得青山听鸟啼。

元明清民国老对联集锦(3)

元明清民国老对联集锦(3)

元明清民国老对联集锦(3)2012-05-19 15:35元明清民国老对联集锦(3)鳥歸苔有迹,花繁鳥狎人。

翁同和振缨盡祗肃,飞盖相追随。

翁同和醇泊曠寂养天和。

下联没有上联,翁同和树林幽翠满山谷,清风日舆幽人言。

翁同龢风梅落纸画猶湿,松雪撲絃琴一鸣。

翁同龢道在圣传修在己,德由人积鉴在天。

翁同龢文章清逸世少比,胸臆广博天所开。

翁同龢园林幽雅自成趣,虎豹文章非一斑。

翁同龢祗树园中闻经得道,华严会上听法成仙。

翁同龢旷然无忧寂然无虑,守之以一养之以和。

翁同和守獨悟同别微见顯,辭高居下置易就難。

状元翁同和壮心看(朝去月加人加目)舞剑,幽意在鸣琴。

翁同龢学有经术通知时,行無瑕尤直似古。

进士英和啸馆大都偏得月,好云无处不遮楼。

进士杨度题品云山归画卷,收罗风月到诗篇。

进士郭尚先所抱自当为将相,斯人豈合老山林。

进士颜士璋茶簾清舆鹤同梦,诗榻静听琴所言。

进士吴锡麒心宽勿嫌居室小,身安何用积金多。

进士王振生用笔直追锺太尉,论文今见沈尚书。

进士韩宝鸿诗传画意王摩诘,船载书生米舍人。

进士周正岐持其志毋暴其气,敏於事而慎於言。

进士黄松年论世每怀千载上,结友偏在爱读人。

进士郭尚先绿树碧檐相掩映,落花飞蝶共徘徊。

进士程邦宪霜清玉斧看修月,沙煖银河自种星。

进士钟孟鸿苍官青士左右树,神君仙人高下花。

进士高凌宵道德深微允百世,文章爾雅告三公。

进士张启后四野绿云籠稼穑,一庭红藥掩衡茅。

进士史春荃莫谓光隂非玉寳,豈知学術即金錢。

进士李宗沆酒常知节狂言少,心不能清乱梦多。

进士毛昶熙门有高人應下榻,座无明月不开尊。

进士史春荃道德光华温润玉,文章和气吉祥花。

进士宋炳文元龙未除湖海氣,李白岂是蓬蒿人。

进士田作霖北斗南辰著百岁籍,左彝右鼎坐两罍轩。

进士祝廷华羅浮苍括神仙所宅,图书金石著作之林。

进士刘庆笃谢安石有山泽間度,苏东坡是神仙中人。

进士丁立干半日读书半日静坐,五畝種竹五畝栽花。

进士杨金铠渊明高致惠崇清景,和凝好辞敬播史才。

进士季龙图大海有實能容之量,明月以常不满为心。

古今对联故事集锦(十五)

古今对联故事集锦(十五)

古今对联故事集锦(十五)古今对联故事集锦<十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

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讲究对偶,对仗。

形式短小,文辞精炼。

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联雅俗共赏,精妙绝伦。

其背后的故事亦庄亦趣,更是让人回味不绝。

孤舟两桨片帆,游遍五湖四海;一塔七层八面,观尽万水千山。

《评释古今巧对》载,明代祝允明与沈周同船出游,祝即景出了上联,沈随即对出下联。

出句与对句,皆巧于用数。

恩作解元,礼合贺其荣也;策为进士,职当陈嘉谟焉。

《石田杂记》载,明代沈周与陈启东于吴原博家饮酒,启东强,沈周饮而不胜杯酌。

启东曰:如辞饮,须对句方可准。

时有解元贺恩(字其荣)者居首席,于是启东出了上联。

次座为进士陈策(字嘉谟)者,沈周于是应声对出下联。

此联水平极高。

上联嵌“解元贺恩其荣”,下联嵌“进士陈策嘉谟”。

恩,皇帝钦点。

策,通过殿试对策。

贺,表姓,亦表祝贺;其荣,表字亦表他的光荣。

陈,表姓亦表陈献。

嘉谟,表字亦表好的谋略。

即其职务应当为皇帝表达好的治国安邦的谋略。

诸词均语带双关。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迭迭,绿水悠悠。

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

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时,把寸心思前想后,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

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

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拂终成梦。

恨怎的?劝你解下数文,沽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清嘉庆年间,“广东第一才子”宋湘从京都回广东路过南粤雄关梅岭,在岭南驿站旁边一凉亭歇息时,见北往南来,过客匆匆,油然而生感慨,撰写了这副150字长联于驿站墙壁上。

此联尽情刻划了沧桑世态、苦涩人生,让人有淋漓尽致之感。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朝末年,刘炳章、岑春煊先后担任四川总督,二人治蜀,一宽一严,适各其反。

古代常识教你对对子

古代常识教你对对子

古代常识教你对对子】古代常识教你对对子转载自 chentops最终编辑 chentops一东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朦。

腊屐对渔蓬。

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晨对午,夏对冬。

下晌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珠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前,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清对淡,薄对浓。

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

绿绮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繁对简,叠对重。

意懒对心慵。

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

花灼灼,草葺葺。

浪蝶对狂蜂。

数竿君子竹,五树大夫松。

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

内苑佳人,满地风光愁不尽;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三江奇对偶,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釭。

朱漆槛,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汉兴推马武,夏谏著尨逄。

四收列国群王服,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月玉;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颜对貌,像对庞。

步辇对徒杠。

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

灯闪闪,月幢幢。

揽辔对飞艎。

柳堤驰骏马,花院吠村尨。

酒量微熏琼杳颊,香尘没印玉莲双。

诗写丹枫,韩夫幽怀流节水;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湡江。

四支泉对石,干对枝。

教育联合 诗词

教育联合 诗词

上联:天地生材皆有用;
下联:他人爱子亦如余。

上联:桃李满园全靠春风时雨润;
下联:遍地尽是明师巧匠工。

上联:施教因材丹心一片培桃李;
下联:为师作表热血满腔育栋梁。

上联:日月两轮天地眼;
下联:诗书万卷女人心。

上联:劝人休藐视书生一院春风真事业;下联:诸公已大偿宿愿万间广厦亦经纶。

上联:千方百计抓教学;
下联:喜人捷报到处传。

横批:莺歌燕舞
上联:纳百川之流成大海;
下联:通千古之典显高才。

横批:才子天地
上联:几杆教鞭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下联:一堂学子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

上联:怀智者入才门才华横溢;
下联:有福人来宝地前程锦绣。

上联:华夏腾飞科学关键;
下联:神州崛起教育先行。

上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下联:对稻梁粟麦黍稷下功夫。

上联:好勇好刚总须好学;
下联:有文有武还要有恒。

上联:灌溉文明赖有此太湖三万顷;下联:栽培英俊莫轻看童子六七人。

上联:挂角囊萤百尺竿头还进步;
下联:悬梁刺骨九天云路竞登先。

横批:金凤凰落梧桐英姿招展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联教作初探
福建省大田县实验小学林共时
对联,又称对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几乎是私塾教学中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因为它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敏捷性上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对培养学生灵活用词、简洁造句等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用时少,效益高,可谓是事半功倍。

而今天,我们却只留在诵读和记忆上,在教学生作对联这一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

三四年来,笔者通过对这块处女地的开垦,积累了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诵读赏析,激趣悟法
1、用“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好茶”、“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这类有趣的对联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教好课本中“读读背背”中的对联,让学生们谈感受,做赏析,充分体验对联琅琅上口,简洁有味的形象美感。

2、让学生做发现者,引导他们总结对联的有关知识与规律。

“对”表现在上下两句字数、词性、结构相同相对,“联”指的是上下两句内容相关或是相反,能够连成一体。

写得像不像呢?那就要看上下两句能否做到以下五点要求:1、字数相等2、结构相同
3、词性一样
4、内容相关
5、上仄(读zhe,)下平。

“上仄下平”的意思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第三声或第四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是第一声或是第二声。

写得好不好呢?那就要看对联的词句是否做到: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传神出情,耐人寻味。

“言简意赅”,就意味着每个字都应该是精兵强将,能以一当十。

弄清了如上的特点后,学生就能写出最简单、最粗浅的对联。

如,
郭婷婷:大地碧绿天空蔚蓝;
黄璐:开心一笑难过便哭
吴经纬:风吹雨打电劈雷吼
黄璐:晚霞红似火夕阳黄如金
范洁灵:学生如花朵老师似园丁
杨含璐:日出壮观如画夕照优美如诗
3、还可以鼓励学生向长辈请教,阅读有关的对联书籍。

二、讲究方法,扩词成句
都说“万事开头难”,其实只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也并不难。

在初期学玩耍时,最好的入手方法是:由词扩展,逐渐丰满,词+词+词。

当然这仅仅是敲门砖。

将来水平高了,自然会才思敏捷,脱口而出,不需如此。

如:白云;雨珠。

(平仄不当,还不能算是严格的对子)白云朵朵(仄);雨珠滴滴(平)。

白云朵朵飘碧海(仄);雨珠滴滴沉小溪(平)。

当然,一个上联可以有许许多多的下联,还可对为:“黄叶片片舞金秋”。

通过这样的练习,就能让学生感受到:对联,不难嘛!两个字也可,四个字也行,一句话更够味,真好玩!
三、灵活取材,尝试练习
可提炼课文内容为话题制作对联,那样既能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妙趣横生。

下面是我与一些的尝试之作:
长城无头尾;历史有古今(《长城》)
山奇如象立;路弯似蛇行(《桂林山水》)
点点滴滴从天降;飘飘悠悠顶上临(谜底:雨来)(《小英雄雨来》)稀世珍宝银杉树;举世闻名大熊猫(第十一册《积累运用一》)毛主席万岁;共产党永生(《开国大典》)
光明遍布北京城;喜庆洋溢全中国(温暖驱尽旧日寒)(《开国大典》)
掌声如潮动天地;笑脸绽花彩神州(《开国大典》)
蒋介石没工夫下令开枪;毛泽东有雅致吟诵诗篇(《开国大典》)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梅花魂》课文语句)
漂泊他乡(客)葬身异国(人)(《梅花魂》课文语句)
顶天立地中国汉低头折节亡国奴(卖国贼)(《梅花魂》)顶天立地中国汉迎风傲雪梅花魂(《梅花魂》)
顶天立地中国汉赤胆忠心华侨情(《梅花魂》)
除了就书取材外,还更应该到生活的广阔空间中取材,赋予它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四、评改结合,求像求佳
当然,小学生在尝试创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除了可能没达到对联的要求外,往往会存在着重复用词、不能灵活用词、
缺少情趣等问题。

我就精选一些对联抄在黑板上,同大家展开讨论,力求使之更美更佳。

以下是修改实例。

林岑:喋喋不休谈真理洗耳恭听学知识
师改:滔滔不绝谈真理津津有味学知识
陈翔宇:秋天叶落光春季叶长芽
师改:秋去叶零落春来芽簇发(似花)
陈翔宇:菊花秋季开月季春开放
师改:菊花秋色艳月季春意浓
陈翔宇:语句可改再改,没有最好字数能减再减,只有更好
师改:语句可改再改,力争最好字数能减定减,必求更佳
陈翔宇:字数多,没有用语句巧,博人称
师改:字数多,没用语句巧,出奇
肖琳:新时代荣华辉煌金世纪大展宏图
师改:新时代共铸辉煌金世纪大展宏图
陈云宏:花经春夏秋冬水树受东西南北风
师改:花浴春夏秋冬雨树迎东西南北风
当然,还可鼓励有兴趣的学生继续修改完善,甚至还可重新去构思创作下联。

通过这类实战演练,学生的领悟自然能够深入,水平自然也会不知不觉地提高。

五、成立小组,交流切磋
教师在此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成立兴趣小组,将会使这项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通过小组编选《对联尝试集》,可进一步促进全班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此外,还可将作联与作文结合起来,描写自己尝试创作对联的经过,这又拓展了作文的路子。

如韦东沣同学在《写对联》这篇作文里,用“前倚小桥流水均溪畔,后靠青山绿树鸭蛋山”来形容自家环境的幽雅,文联相互生发,相得益彰,趣味盎然。

总的说来,作对联,并不难,而且有趣,能让学生乐此不疲,关键是教师要有心去做。

有心,就会突破;用功,就能成功;只要动起手来,这一古老的艺术就会在我们的手中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2004年6月24日
2008年2 月发表在CN14-0703(F)《语文报.教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