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模式、函数和代数
第三章美国数学课程标准简介
《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内容又完全是 课程标准 》 围绕上述的十个标准展开的, 围绕上述的十个标准展开的,也即是就各个 年级组具体地指明了所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年级组具体地指明了所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相对于不同年级的不同重点。 以及相对于不同年级的不同重点。 这不仅较好地体现了整个课程的连续性, 这不仅较好地体现了整个课程的连续性, 而且也清楚地表明了课程(与学生学习过程) 而且也清楚地表明了课程(与学生学习过程) 的发展性和阶段性。 的发展性和阶段性。
究竟什么样的数学是重要的呢? 究竟什么样的数学是重要的呢? (1)从数学本身看; )从数学本身看; (2)从数学在数学以外的应用看; )从数学在数学以外的应用看; (3)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 即相关的题材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极性,或能使他们更为清楚地认识数学的意 义。
活动的标准 标准七: 标准七:推理与证明 帮助学生认识到推理和证明是数学的一个 十分重要的成分。 十分重要的成分。 让学生进行猜测并对此进行考察。 让学生进行猜测并对此进行考察。 逐步学会数学论证和证明, 逐步学会数学论证和证明,并能对各种论 证和证明的方法作出适当的选择和应用。 证和证明的方法作出适当的选择和应用。
1989年 第一个课程标准 年 《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 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 1991年 年 1995年 年 《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 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 《学校数学的评估标准》 学校数学的评估标准》
新的课程标准代表了对于《课程标准1989》 的一种自觉“反思和再思考”
课程标准2000》 由《课程标准1989》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 》 的发展则又表明科学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 制订并非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简单过程, 制订并非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简单过程,而必 然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 然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
◆ 应用各种技巧、工具和公式进行测 量。
9
标准5:数据分析,统计和概率
10
数学教学纲要应关注数据分析,统计和 概率从而使学生 ◆ 提出问题并搜集,整理和表示数据来 解决提出的问题; ◆ 用数据分析方法解释数据; ◆ 形成并评价基于数据的推理,预测和 争论; ◆ 理解和应用机会和概率的基本术语。
13
标准7:推理和证明
14
数学教学纲要应当集中精力学会将推理和 证明作为理解数学的一部分,以便所有学 生- ◆ 承认推理和证明是数学的本质和有力的 部分; ◆ 提出和考察数学猜想; ◆ 发展和评价数学争论与证明; ◆ 选择和使用各种适当的推理形式和证明 方法。
15
标准8:交流
16
数学教学纲要应该利用交流这一手段来加 强对数学的理解,以便所有的学生能够- ◆ 组织和强化他们的数学思维以便与他人 交流 ◆ 连贯而清楚地向同伴、老师及其他人表 达数学想法 ◆ 通过思考他人的想法和策略扩展他们自 己的数学知识 ◆ 将数学语言作为一种数学表达的精确方 式来加以使用
给定坐标为a,b,c,d,e,f,g,h d 点, 哪一点最接近ab?
To c ? To 1/f ? To e ?
To h ?
说明理由。
2
2
a bc
de f
g
-1
0
1
h 2
56
In Grades 9–12
Developing Flexible Problem Solvers—
• Builds and deepens UNDERSTANDING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44
灵活使用比例
美国学校数学教育课程原则与标准
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如何使用此书我们的基本立场是借鉴和参考书中的观点和思想,而不是没有消化地照搬、照抄。
新加坡的学生在“第三次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IMSS)”中,名列前茅。
美国的教育部长去年访问新加坡时,也盛赞新加坡的教育。
美国的一些学校同时直接采用新加坡的教材,但在具体使用时,遇到了很大的挑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学是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的。
同样,尽管此《原则和标准》在美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也确实包括了许多新的有关教学、学习、评估、课程,及现代科技等方面的观点,但如果照搬、直接采用,同样也会遇到挑战和困难。
为了便于国内的前辈和同行们参考,现就我们知道的关于美国数学教育界“出台”标准作一点简单的历史回顾。
简单历史回顾美国各州及学区(school district)有权决定使用教材,因而教材种类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
美国没有高考,只要经济上许可,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可进不同种类的大学深造,进人大学的重要参考条件之一是SAT或ACT的考试成绩(SAT和ACT不是全国统考,而是由美国两个考试中心具体实施)。
另外,美国没有专门培养(或培训)教师的师范院校,但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都有师范专业。
总的来看,美国教育制度大多由当地部门作出决策。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由于美国各地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何来评价他们的学生已经达到了相应的要求呢?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统一要求呢?80年代前后,美国参与“第二次国际数学教育比较研究(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Study)”,在参与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排最后几位,特别是韩国、日本和中国香港学生的成绩都好于美国。
他们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成绩最好的国家或地区都有全国(或全地区)统一的大纲或课程,而美国没有。
80年代中期,作为一个民间的专业团体的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决定成立一个委员会来提出一些标准。
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89年出台了《学校数学的课程与评价标准》(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这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统一要求的作用,引起了较大反响,表现在:(1)该标准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人民教育出版社已于1994年出版了中文本);(2)其他学科纷纷仿效数学课程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如,美国的科学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出版发行了中文版);(3)美国各州也相应形成了各自的数学内容框架;(4)此成果获全美教育研究会颁发的奖项;(5)美教育期刊中的许多文章引用了这一文件,被引用率首屈一指。
美国_数学课程标准_2000_简介
□专 稿□美国《数学课程标准(2000)》简介南京大学哲学系 郑毓信 日前,国内一些刊物同时刊出了《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本刊在1999年第5期刊出).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相信必然会对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积极的反响,笔者愿对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M)近期发表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讨论稿)(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2000)》)作一介绍,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与《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不同,美国的《课程标准(2000)》并非一个完全创新的工作.因为,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在10年前已颁布了它的第一个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以下简记为《课程标准(1989)》);另外,除去这一标准外,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曾于1991年和1995年分别发表了它的两个姐妹篇:《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和《学校数学的评估标准》,后者就构成了制订这一新的课程标准的直接基础,或者说,新的课程标准即是代表了对于《课程标准(1989)》的一种自觉“反思和再思考”.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之所以始终坚持课程标准的制订和修改,主要是为了“保证质量、指明目标、促进变化”.而且,由过去10年的实践看,尽管对《课程标准(1989)》存在多种不同的评价或看法,更有人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评(详可见另文《世纪之交的美国数学教育》,载《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但是,这又是各方面的一个共同意见———认为《课程标准(1989)》对于促进美国的数学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这不仅使得整个“数学教育共同体”(包括数学家、数学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数学教师)集中于数学教育的各个基本问题,而且也使数学教育成为一般民众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显然,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制订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当然,由《课程标准(1989)》到《课程标准(2000)》的发展,则又表明科学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并非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简单过程,而是必然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总的来看,《课程标准(2000)》应当说仍然坚持了《课程标准(1989)》的基本立场,即认为学校数学教育应使所有的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人在数学上达到高标准.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仍然坚持了如下的5个目标,即我们应使学生:(1)学会认识数学的价值;(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具有信心;(3)具有数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地交流;(5)学会数学地推理.但是,在坚持上述基本立场的同时,《课程标准(2000)》与《课程标准(1989)》相比,无论内容或表述形式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变化,其首要的目的是为了对旧的课程标准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病作出纠正.例如,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点,即应“对基本技能和概念学习的作用作出更为明确的论述”.另外,在过去10年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也引起了新的课程标准编写者们的高度重视.例如,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曾出现了关于《课程标准(1989)》的多种不同解释,从而就使得相应的教学实践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现象,如人们把课程标准中所列举的“应予淡化的论题(Topics to Receive Decreased Attention)”不适当地解释成了应把这些论题从学校数学课程中完全舍去.最后,社会的进步也促使人们不断地去对数学课程标准作出必要的发展和改进.以下我们围绕新的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与“指导性原则”和“活动的标准”对《课程标准(2000)》作简要的介绍.一、《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特点第一,重点突出.新的课程标准在整体上是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的:(1)为了使所有的学生实现数学上的高水准,相应的教学设计应是什么样的?(2)在整个学习过程(从学前到十二年级)中,学生应当并且可能掌握哪些数学内容和能力?具体地说,新的课程标准共给出了10个标准,其中5个是关于数学内容的,包括“数和运算”,“模式、函数和代数”,“几何与空间感”,“度量”和“数据分析、统计与概率”;另外5个则是关于数学活动的(原文为process,但从上下文看,译为“活动”似较为恰当),包括“问题解决”、“推理与证明”、“交流”、“联系”和“表述”.依据各个年级组(新的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分为“由学前到二年级”、“由三年级到五年级”、“由六年级到八年级”和“由九年级到十二年级”这样四个年级组)对这些标准作出具体说明,即就构成了《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2000)》明确指出,文件中关于数学课程标准的论述并非包罗一切,无所遗漏;恰恰相反,其中所论及的只是若干对数学教学设计特别重要的因素.一般地说,这事实上也就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编写者们的一个主要意图,即不应过分强调标准的规范性,而应给各级数学教育工作者(教材编写者、课程设计者、学区管理人员、数学教师、考核设计者等)的创造性活动留下充分的空间或余地.如果说上述的标准构成了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那么,关于教学设计的若干原则就为所说的标准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可参见图1).具体地说,《课程标准(2000)》共提出了6个原则:平等性原则、关于课程的原则、关于教学的原则、关于学习的原则、关于评估的原则和技术性原则(关于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见以下介绍).第二,高度的一致性.首先,与先前的做法不同,美国的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这次将“课程标准”、“教师标准”和“评估标准”这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考虑到现实中评估的改革严重滞后于整个数学教育的改革,这一新的做法无疑有利于这样一种观念的养成,即评估的改革也应被看作整体性的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标准(2000)》的主要内容全是围绕上述的10个标准展开的,也即是就各个年级组具体地指明了所应达到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相对于不同年级的不同重点.显然,这不仅较好地体现了整个课程的连续性,而且也清楚地表明了课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性和阶段性.例如,就“推理与证明”这一标准而言,《课程标准(2000)》对各个不同的年级组提出了如下的不同要求:在学前到二年级组,我们应帮助学生学会应用具体模型对自己的结论作出说明;在三到五年级组,学生应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作出预言并对此作出论证;在九到十二年级组,学生则应掌握较为复杂的论证过程.由下表我们可看出《课程标准(2000)》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序言(第一章)指导性原则(第二章)课程标准(第三章)学前到二年级(第四章) 三到五年级(第五章)六到八年级(第六章) 九到十二年级(第七章)结论(第八章) 第三,较强的针对性.正如上面所提及的,针对已有的教学实践所暴露出来的弊病以及由于社会进步所造成的新的局面,《课程标准(2000)》与原来的课程标准相比包括了不少必要的修正或补充.例如,在现有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倾向,即某些方案只是注意了教法的问题,而未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这种做法相对立,新的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关于数学活动的5项标准,这在一定程度可以看成是克服上述错误倾向的一种自觉努力;另外,更为一般地说,新的课程标准不仅明确提出了什么是学生所应达到的,而且也指明了什么是学生所能达到的,后者显然也立足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研究.再例如,技术的进步无疑为数学教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仅为我们搞好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更为有效的手段,而且也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的重要变化.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与先前的课程标准相比,新的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技术的作用,并增加了“技术性原则”这样一条指导性原则.另外,值得提及的是,新的课程标准去掉了“离散数学”这样一个论题,这不仅是因为离散数学的重要性现已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而且是因为在已有的实践中我们可看到这样的现象,即人们很容易把离散数学看成是与传统教学内容完全不相干的一个新的分支.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离散数学的有关内容大部分就被整合到了其他的内容之中.例如,在数系、代数和几何的学习中,算法的发展、应用和分析就都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第四,必要的基础.以下几点即可说是为新的课程标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其一,数学教育的理论研究.特别是,这就为科学地确定在各个特定水平学生能够达到怎样的水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二,专家(包括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判断,包括数学上的考虑、社会的需要、公众的期望等.显然,这就为具体地确定什么是学生所应达到的标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其三,已有的实践.这不仅包括反面的教训,而且包括成功的实例.这些实例的重要性就在于,与抽象的理论相比,具体的事例有着更大的说服力.显然,从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新的课程标准与《课程标准(1989)》相比就可说是代表了一个真正的进步.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新的思考,而只是惟一地着眼于如何去纠正《课程标准(1989)》的弊病,那么,新的课程标准的制订充其量就只是一种修补性的工作.二、六项指导性原则在总体上说,所说的指导原则就是为数学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设计、教法设计、考核设计等)提供必要的指导.第一,平等性原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当促进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显然,这一原则集中地体现了上述的基本立场,即数学教育应使所有的学生、而不只是少数人在数学上达到高标准.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课程标准(2000)》提出,平等性是与高标准直接相关的.另外,针对美国的现实情况,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应当努力消除以下的不平等现象,即女性、少数民族和来自贫困家庭的儿童往往不能得到应有的数学教育.文中指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就在于:第一,应当改变不正确的传统观念,相信一切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第二,应对这些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第二,关于课程的原则.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当突出重要的和有意义的数学,并设计出协调的和综合的数学课程.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数学是重要的呢?对此《课程标准(2000)》提出了这样几条标准:第一,从数学本身看;第二,从数学在数学以外的应用看;第三,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即相关的题材是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能使他们更为清楚地认识数学的意义.另外,所谓课程的协调性和综合性则分别是指,课程中的各个部分应密切相关,而不应是互不相干的;整个课程应在各个对立环节之间实现较好的平衡,即如程序性知识与概念性知识的平衡,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又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本质和应用,等等.第三,关于教学的原则.这主要是指数学教学设计的实施依赖于有能力的教师.作为这一原则的具体阐述,《课程标准(2000)》突出地强调了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如教师应当根据总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决定具体的教学任务,并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课堂讨论,等等.特殊地,这种关于教学活动创造性的明确肯定,显然也就与对于《课程标准(1989)》的以下批评构成了直接的对立:《课程标准(1989)》过分地强调了某些教学形式(如小组学习等),而未能给教师留下充分的自主权.作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课程标准(2000)》提出,教师应善于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及已有的实践作出自觉的分析与反思;另外,有关方面也应为教师在业务上的不断提高提供更大的帮助.第四,关于学习的原则.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使学生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显然,这一原则表明了这样的观点,即数学学习是与理解和应用密切相关的.另外,就理解而言,《课程标准(2000)》提出,这既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即主要是一个整合(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文化继承的行为,也即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学习者逐步成为了数学共同体的一员.容易看出,以上的观点即是建构主义(特别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的直接反映.《课程标准(2000)》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数学学习未必是一件乐事,也需要艰苦的工作,后者又以全身心的投入为必要的前提.应当指出后一观点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因为,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也是前些年的数学实践的暴露出来的一个错误倾向.《课程标准(2000)》还提出了这样的目标:数学教学应当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即使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第五,关于评估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当包括评估以指导、强化和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信息.《课程标准(2000)》指出,以下两点可以被看成评估工作的实际出发点:对什么进行评估?为什么要进行评估?另外,为了作好评估,我们则应注意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并对所获得的信息作出仔细的分析.因为,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存在有多种不同的评估方法,如选择性问题、建构性问题、非常规性问题、课题研究、观察、谈话和学习日记等,而且,这些方法又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另外,就所获得的信息的分析而言,我们则又应当特别注意结论的一致性.最后,《课程标准(2000)》指出,适当的评估不仅对于改进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这能促使学生主动地承担起责任,并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主性.第六,技术性原则.这是指数学教学设计应当利用现代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并为他们进入技术性不断增强的社会做好准备.事实上,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即可说是最为清楚地表明了社会进步的迅速性.例如,在今天,对于大多数美国学生来说,计算机和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教学中更已出现了多媒体教学和远程教学这样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或手段.显然,面对这样的现实,明确地提出“数学教学应当为学生们进入技术性不断增强的社会做好准备”不仅十分恰当,而且也是完全必要的.另外,就现代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而言,一个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不仅应当清楚地认识现代技术为数学教学所提供的新的前景,如学生能够积极地去从事数学的探索,并真正从事实际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分析,从而也就能够更好地领会数学的意义;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这种应用所可能造成的消极后果,如若只是满足于观察和实验就可能使学生认识不到证明的必要性,对于计算器的依赖则又可能极大地削弱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课程标准(2000)》提出,我们应当区分对于现代技术“好的应用”和“坏的应用”.显然,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三、活动的标准如前所述,《课程标准(2000)》中给出了两类不同的标准,即所谓“内容的标准”和“活动的标准”.两者的区别可以大致描述如下:前者具体指明了什么是学生应当知道的,后者则是指明了实现上述目标的具体途径,特别是,如何才能达到或加强数学的理解;另外,从更深入的层次看,这里的“活动的标准”又是与通常所说的“数学能力”(包括数学思维能力)直接相联系的.由于“内容的标准”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以下我们就着重对《课程标准(2000)》中所给出的5个“活动的标准”(标准6~标准10)作以介绍.标准6.问题解决.这是指,我们应帮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数学知识;养成表述、抽象、一般化这样的思维习惯;能应用多种解题策略解决问题;并能对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作出调节和反思.《课程标准(2000)》指出,问题解决不仅关系到了数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即应努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即可通过问题解决获得新的知识.显然,从后一角度去分析,以下就是一个不适当的看法,即认为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足够的知识”时,才可以为其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另外,突出数学的思维习惯,则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种认识,即我们不能满足于解答的获得,而应积极地去从事进一步的工作,如对结论加以推广,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等等.应当指出,这事实上就代表了对于“问题解决”这一始于80年代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自觉反思(可参见另文《关于大众数学的反思》,《数学教育学报》,1994年第5期).标准7.推理与证明.这是指,我们应帮助学生认识到推理和证明是数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分;让学生进行猜测并对此进行考察;逐步学会数学论证和证明,并能对各种论证和证明的方法作出适当的选择和应用.一般地说,以下即是这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思想,即推理和证明应被看成数学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而并非是一个外加的部分,特别地,这即是达到真正理解的重要一环.因而,对于推理和证明的学习就贯穿于全部的学习过程之中.其次,我们又应看到推理与证明的学习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其中必然包含着由简单到复杂,由非形式到形式化的发展过程;最后,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发展这方面的才能,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在于,教师应当努力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其中,大胆表述和积极的批评能得到大力的提倡.标准8.交流.这是指,我们应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数学思想进行组织和澄清;并能清楚地、前后一致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能通过对其他人的思维和策略的考察扩展自己的数学知识,并能学会使用精确的数学语言.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标准事实上包括了两个方面,即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以及学会数学地交流.特殊地,对自己的数学思想进行组织和澄清即可被看成交流的第一步,而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交流对于数学学习的特殊意义,因为,组织和澄清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从而不仅会导致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会促使学生对先前的思想作出必要的修正与改进.另外,对其他人的思维和策略进行考察无疑有助于学生学会批判地思维,而且,从更深入的层次看,这更反映了这样一种认识,数学是一种群体的活动.值得指出的是,《课程标准(2000)》对“数学地写”(与“数学地谈论”一样,这也是数学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作了较为具体的分析.标准9.联系.这是指,我们应当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数学思想的内在联系,并能对此加以应用;理解数学思想如何彼此相关从而构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并能在数学以外的情景中辨认、学习和应用数学.由此可见,所说的联系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数学内部的联系与数学与数学以外的联系.就前者而言,一个核心的思想就在于,我们应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是一个整体,而这事实上也就应当被看成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内容.另外,就数学的学习而言,知识的相关性则又明显地表现于以下的事实,即已有的知识为新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新的学习则不仅加深了已有的认识,并构成了已有知识的一种推广和发展.《课程标准(2000)》强调指出,我们应当善于利用数学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和解决问题.标准10.表述.这是指,我们应当帮助学生创造和应用适当的表述以对数学思想进行组织、记录和交流;逐步掌握各种表述方法,从而能有目的地、熟练地、恰当地加以应用;能利用表述对物理的、社会的和数学的现象作出模型和解释.《课程标准(2000)》指出,表述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交流和应用,特别是,就数学模型的建构而言,这不仅是“数学化”思想的具体体现,而且也直接关系到了数学是“模式的科学”这样一个本质特性.另外,这方面的一个基本事实就在于:同一数学对象或关系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函数关系的公式表示法、图象表示法和表格表示法),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目的或场合,从而,我们就应注意帮助学生作到对各种表述方法的恰当和熟练的应用.。
美国重新修订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美国重新修订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NCTM)已于1998年10月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讨论稿,向美国国内各界人士征求意见。
这份文件以《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为题,总结了自1989年NCTM公布《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以来,美国各地数学教学的实际经验和各种反馈意见,对原标准重新进行修订,提出了面向21世纪新的课程与评价标准。
新的标准没有改变1989年制订标准的基本方向,而是在如何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有效地贯彻标准上做了改进。
从新标准的讨论稿来看,主要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标准把以前关于课程、数学、评价标准的三个文件(分别于1989年、1991年和1995年公布)综合为一个文件,使教师更容易掌握应当教学哪些内容、怎样教,以及如何评价。
2.新标准是以建立高质量数学教学的六条原则为开端的。
它们成为制定课程标准的基础。
这六条是公平的原则、数学课程的原则、教的原则、学的原则、评价的原则和技术的原则。
3.新标准把年级分段由三段改为四段(K~2,3~5,6~8和9~12),使教师能够更加具体明确地掌握各个阶段数学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4.新标准开发、阐述了学校数学教学十项标准的总观点,并将其贯穿在各个年级的标准中,通过具体的示例详细解释。
这些标准的前五项叫做内容标准,包括:(1)数与运算;(2)模式、函数与代数;(3)几何与空间观念;(4)测量;(5)数据分析、统计和概率。
后五项叫做过程标准,包括:(1)问题解决;(2)推理和证明;(3)交流;(4)联系;(5)表达。
5.新标准还有一个特别的变化,就是应用了新技术的力量,提供了计算机网络版。
这样,由于网络版可以是动态的,使教师能够及时地、很容易地从因特网上得到最新的标准和有关的信息咨询。
这份新标准的讨论稿经过广泛征求、收集意见后,将在1999年夏季由全美数学教师理事会的专门写作小组做进一步整理和修改。
新的《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将于2000年春季正式公布。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2000)》简介
美国《数学课程标准(2000)》简介郑毓信日前,国内一些刊物同时刊出了《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本刊在1999年第5期刊出)。
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相信必然会对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产生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积极的反响,笔者愿对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M)近期发表的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的原则和标准》(讨论稿)(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2000)》)作一介绍,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与《关于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初步设想》不同,美国的《课程标准(2000)》并非一个完全创新的工作。
因为,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在10年前已颁布了它的第一个数学课程标准――《学校数学课程和评估的标准》(以下简记为《课程标准(1989)》);另外,除去这一标准外,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曾于1991年和1995年分别发表了它的两个姐妹篇:《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和《学校数学的评估标准》,后者就构成了制订这一新的课程标准的直接基础,或者说,新的课程标准即是代表了对于《课程标准(1989)》的一种自觉“反思和再思考”。
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之所以始终坚持课程标准的制订和修改,主要是为了“保证质量、指明目标、促进变化”。
而且,由过去10年的实践看,尽管对《课程标准(1989)》存在多种不同的评价或看法,更有人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评(详可见另文《世纪之交的美国数学教育》,载《数学教育的现代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但是,这又是各方面的一个共同意见――认为《课程标准(1989)》对于促进美国的数学教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这不仅使得整个“数学教育共同体”(包括数学家、数学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的数学教师)集中于数学教育的各个基本问题,而且也使数学教育成为一般民众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
显然,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制订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当然,由《课程标准(1989)》到《课程标准(2000)》的发展,则又表明科学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并非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简单过程,而是必然有一个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
美国课程标准-2
美国数学教育课程标准(续)周亚群2140502045目录一学前期至二年级标准 (1)二三年级至五年级标准 (3)三六年级至八年级标准 (6)四九年级至十二年级标准 (9)五美国高考简介与提出疑问 (13)六准备过程简介 (13)七参考文献 (14)美国数学教育课程标准(续)美国课程标准分为两个部分,内容标准和活动标准。
内容标准有:数与运算标准、代数标准、几何标准、度量标准、数据分析与统计概率标准;活动标准:解决问题、推理与证明、交流、联系、表述。
注:活动标准在学前期至十二年级是相同的的,只是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所以,这里不再累述,而是通过一些教学实例来体会不同时期的活动标准。
一、学前期至二年级标准1. 数和运算标准●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记数、表示数和比较大小,可以借助于他们能够操作的实物,如记数器和10以内的模块。
●接触并应探索较大的数。
例如,小龄的学生可以通过计算用学校的便士机换的硬币数目或收集的苏打水罐拉环的数目来认识数。
●探索和使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4被看作两个10和4个1,也是两个12。
●形成对整数相对位置的理解,形成对基数和序数及其之间关系的理解。
●通过现实问题和语言遇到并学习普通分数(如1/2,3/4)。
例如,大多数学生已能在他们的校外生活词汇中使用"一半"。
●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关系和意义,可以开始学习乘除法的意义。
例如,做4份三明治需要多少片面包?怎样把一包葡萄干平分给4个人?●发展并使用整数计算策略,特别是加减法策略;●能够熟练地使用基本组合进行加减计算;●使用各种方法和工具进行计算,包括实数运算、心算、估算、一笔算以及用计算器算等。
2. 代数标准●根据物体的大小、数量以及性质来进行分类和排序;●识别、描述并扩展模式并能够把一种表现形式的模式转化为另一种表现形式;例如,"红-蓝-蓝-红-蓝-蓝-红-蓝-蓝…"与"ABBABBABB…"具有相同的模式,所以其第12个元素是蓝。
美国的数学课程改革
美国的数学课程改革NCTM数学课程标准1989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了《休戚与共--关于数学教育失败向全国所作的报告》,文件提出了数学课程必须做出重大的改革。
国家教学教师协会(NCTM)作为美国数学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先后建立教学、教师、考核三个方面的标准。
NCTM的第一个标准是1989年“学校数学的大纲及评价标准”,这一标准对数学教育目的和教学过程做出明确的阐述。
NCTM的第二个标准是1991年的“数学教学的职业标准”,它为每个数学教师工作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NCTM的第三个标准是1995年的“学校数学的考核标准”,它阐述了综合数学考核项目的方法,提供了判断数学考核质量的标准。
这三个标准合起来构成了美国全国数学教育的指导性的课程标准,简称NCTM标准。
其标准的主要内容有:一、教育目的NCTM 标准认为,由于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目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信息社会中,数学教育具有四个方面社会目的:第一,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的数学素养的劳动者;第二,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第三,需要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数学的机会;第四,使学生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数学素养目标《标准》认为,数学教育应该培养出有数学素养的公民,具体提出五项目标:(1)懂得数学的价值,即懂得数学在文化中的地位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2)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自信心;(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会读数学、写数学和讨论数学;(5)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然而,目前的数学课堂基本上是几百年以前的模式,它既不反映培养高水平思维能力的要求,也不反映数学的广泛应用性的特点。
这种状况将使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三、对1-8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NCTM标准对于1-8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如下:(1)要让儿童在接触物质世界和接触其他儿童的过程中去建立、修改和发展数学概念;(2)数学教学内容必须拓广和加宽;(3)要强调数学的应用;(4)要强调数学理解,发展儿童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5)要适当地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
美国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及其启示
美国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及其启示作者:余根钬何琳索磊来源:《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9年第12期摘要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它不仅指导着教师的教学,也引领着学生的发展进程。
通过对2010年美国颁布的《共同核心州数学标准》的分析与思考,结合我国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历史变革可知,我国课程标准的要求说明要提高可操作性,目标拟定须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内容选择要善用生活情境,这样才能完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能。
关键词美国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师领悟和掌握一门课程精神与学科体系、深入理解教材的指南性工具[1]。
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落实具有基础性作用。
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深度解读是教师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重要作用。
分析与思考美国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一、美国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外延《共同核心州数学标准》大纲主要由导言、数学实践标准和数学内容标准构成。
对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与外延的解读包括课程标准的制定背景、框架结构和内容标准。
1.制定背景教育公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不仅聚焦于学生教育机会公平,还应该体现在教育水平的公平。
受美国学生在pisa2006测试中的糟糕表现以及美国学生学力水平与中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显著差距影响,美国各界对现行的教改方案表现出强烈的不满[2]。
在此背景下,通过广泛调研与实践,全美州长协会和美国州首席学校官员理事会于2010年6月2日正式颁布《共同核心州数学标准》,标准强调“不排斥学生之间学习水平的差异,但尽量确保所有学生都获得同等水平的课程、教学材料与经验”[3]。
统一标准的出台与施行打破了美国各州教育标准“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开辟了美国基础教育标准化的新格局,对美国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早期代数思维的培养:小学阶段“数与代数”教学的应有之义
早期代数思维的培养:小学阶段“数与代数”教学的应有之义作者:章勤琼谭莉来源:《江苏教育》2013年第17期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中将―数与代数‖作为四个内容领域之一,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将―数(算术)‖与―代数‖的学习作为一个教学内容。
仅就文本而言,这体现出加强算术与代数之间的联系的理念,即,这种处理旨在强调―从算术向代数的过渡‖,其实这也是义务教育整体性与一贯性的必然反映。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中也延续了这种理念与要求。
然而,正如有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种整体性与一贯性可能只是体现在这些制度文本的形式和表面,而非丰富和内在的教学现实。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算术与代数的教学普遍存在着独立甚至割裂现象,而这种现象势必导致学生在进入初中之后不能很好地理解代数的本质。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早期代数思维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一、从计算教学到早期代数思维的培养我国传统小学计算教学非常强调计算的准确性与迅速性。
那么,除了快速准确地得到答案之外,在计算教学中还应强调什么样的教育价值呢?代数在当今世界扮演的角色跟阅读与写作在以前工业社会中的角色一样。
也就是说,代数已被看作公民必备素质的一部分。
然而,在现实中往往存在一种现象,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很突出,但进入中学之后,却逐渐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
这种状况通常发生在需要学习越来越多的代数的时候。
学生在中学代数学习时出现巨大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在小学阶段从未有过类似的学习与思考经验:对他们而言,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经历就是大量的计算练习。
因此,代数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一门全新的学科,而小学所学习的计算程序与规则却难以适用于越来越复杂的代数表达式及其关系。
学生在进入中学学习代数时所遇到的这种陌生感与困难是无可避免的吗?小学阶段是否可以为他们做些适当的准备,以使其消除这些陌生感与困难?上世纪末直到本世纪,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传统教学中算术与代数的割裂带有强烈的人为性。
第七讲 美国的数学课程和NCTM课程标准
第七讲美国的数学课程和NCTM课程标准(2000)2、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2000)简介正是在这种激烈争论的气氛中,NCTM发表了2000年度新课程标准,自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总的说来,新的课程标准和1989年标准原则上没有区别,但也做了许多修改,主要有:1)先前的《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师职业标准》,以及《数学教学评价标准》合并为一,称为《中小学数学的原理和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共分幼儿园一2年级、3—5年级、6—8年级、9—12年级四个年龄段安排,不是过去通行的6—3—3制。
2)原理共有6条:●平等原理对所有学生都给予高的期望和有力支持。
●课程原理课程不仅是活动的罗列,而且是内部有机联系的集中重要数学内容的各年龄段密切结合的。
●教的原理有效的教要求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需要学什么,然后激励和支持学生学习好。
●学习原理学生必须理解地学习数学,根据他们先前的经验和知识,积极地构建他们的新知识。
●评价原理评价工作应该支持重要数学的学习,并且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
●技术原理信息技术是数学教学中的基本要素,它影响所教的数学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
这6条数学教学的基本原理,较之“数学教学论”、“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的三大块看法,应该说是前进了一步。
事实上,如何“面向大多数”、如何进行“数学教和学的评价”,以及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乃是新时代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不妨回顾一下,在我国的大多数数学教育著作中,这三点几乎全部被忽略了,值得深思。
3)课程标准的制定,依以下十个部分展开。
前五部分是数学内容的主线,分别是数与运算、代数、几何、度量、数据处理与概率,从小学一直贯穿到高中。
每个年龄段的相应内容及其要求都有十分详细的规定。
后五部分是数学过程(PROCESS)的要求,分别是问题解决、推理与证明、数学交流、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数学表示。
按内容部分和过程部分设置数学课程标准是NCTM的特色。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是指确定学生在数学方面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指导文件。
它是为了确保教学内容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制定的。
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体系和发展目标,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会有所差异。
一般而言,数学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数字和运算:涉及基本的数学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分数、小数、百分数等。
2. 几何和空间:涉及几何图形的认识、测量、相似、对称等方面的知识。
3. 代数和函数:涉及代数表达式、等式、不等式、函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4. 数据分析和概率: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以及概率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5. 推理和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包括证明、推理、解答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6. 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包括从实际问题中提取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数学思想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了解数学的历史、应用和文化内涵。
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专家、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
它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评估方式的确定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章 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
2、学制
3、课程设置
• 高中:必修+选修,一般 必修:英语/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科学; 选修: 据初步统计,美国中学开设的选修课多达200多 门。选修课程一般都与学生现实的生活和需要紧 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礼仪、美容、生活艺术、 驾驶、修理、理财、消费、环保等。现在在美国, 中学生修得的学分中选修课程占到了一半甚至更 高。学术性的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基础、中等和高 级3个档次。
总统布什的教育报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大多数中国人眼中的美国之数学教育
轻松、 自由、 平等、 能力、 素质……
二、学制与课程设置
1、美国教育概况
(1)管理体制 • 联邦---州---学区---学校 • 学区教委:制订政策、审核预算、人事任免等; • 学区教育局长、副局长负责和校长管理学校
(2)学校类型 (i)公立学校、私立学校 (ii)普通学校、特殊学校、特许学校等 (iii)高中学校 普通高中、综合高中、职业高中、 选择性学校
三、课程标准分析
一、美国数学课程改革简介
• 20世纪初,杜威的实用主义 “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 “以生活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
过度放大儿童的自由和儿童的经验;取消分科、 破坏系统性等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 70年代的“新数运动” 1958年,通过《国防教育法》。专拨3亿美元帮助 提高中小学理科的教学质量,邀请专家编写教材。 该课程改革运动以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为理论基 础。认为无论选教何种课程,都应该使学生了解该学 科的结构;任何学科都可以通过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发 展阶段的任何儿童! 数学教材的编写力图打破传统课程框架,重建通 过几何和向量处理教材的结构,同时还加入许多新内 容以求得内容的现代化,比如集合和环等。
美高10年级数学课程
美高10年级数学课程
美国高中的数学课程设置非常灵活,不同的学校和州可能会有所差异。
但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等级:普通课程、荣誉课程、AP课程以及IB课程。
对于10年级的数学课程,通常涵盖的内容有代数、几何和数据分析等。
与我国
的数学课程相比,美国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此外,美国高中10年级数学课程的目标不仅是教授数学知识,更注重培养
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
1. 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构建和分析能力。
4.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与实际生活问题之间的关联。
具体到课程内容,美国高中10年级的数学课程主要包括代数与函数(如线
性方程与不等式、多项式、函数图像等)和几何与三角学(如基础几何、三角函数等)等领域的知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咨询美国高中相关人员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ch06-2 美国课程标准简介
55
关于技术:
在《标准和原则》所设想的数学课堂里,每 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有经验教师的指导下, 利用技术去帮助数学学习…. (p. 25)
56
计算器应当在恰当的时候成为运算的工具, 特别是在问题解决遇到繁杂计算的时候 (p. 32)
57
关于计算
掌握基本的运算技能是必需的…同样重要运 算的流畅性。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准确的运 算方法与培养运算的流畅性应该同步进行 (p. 32)
8
文件结构
关于学校数学的理念 学校数学的原则
学校数学的标准
四个学段的标准:K–2, 3–5,6–8, 9–12
朝着理念发展
标准与期望列表
9
特色
数学任务 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e-例
学生作业
课堂片断
研究参考
10
原则
11
原则
描述高水平数学计划的特征
公平 课程 学习 教学 评价 技术
2
2
2
39
数形结合
用文字、式子或者图表符号解释:铺设不同 长宽的游泳池,需要多少块瓷砖?
40
学生的答案
1) T = 2(L + 2) + 2W
2) 4 + 2L + 2W
3) (L + 2)(W + 2) – LW
41
动态的勾股关系
42
9–12年级
为了确保学生有广阔的就 业与教育机会,中学数学 课程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和
数与运算标准:
• 进行流畅的运算,会作合理的估计
Pre-K-2 3-5 6-8 9-12
发展针对加减法的数的组合的流畅性
发展整数四则运算的流畅性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
美国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美国是一个被认为拥有许多高质量教育机构的国家,数学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学校的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以及它们的实施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文将阐述美国学校的数学课程和其相应的评价标准,以及实施这些标准的影响、特点和局限性。
美国学校的数学课程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小学数学、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以及基础数学、商业数学、计算机科学等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
而选修课则是更高级的数学课程,比如微积分、概率论、偏微分方程、解析几何学等。
美国学校的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主要是由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但某些州也有自己的标准,因此很多学校的数学课程和标准有些不同。
但大体上来说,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让学生具有基本的数学技能,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比如,在小学阶段,人们希望学生能够解决基本的加减乘除、算术、几何等问题,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能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美国学校的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会以学期成绩为主要指标。
学期成绩由几次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组成,其中考试的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小学和中学,数学课程的评价标准还可能包括作业、小测试、课堂活动等,但大多数情况下考试仍是评估学生知识水平的主要依据。
实施这些课程和标准,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它们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并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它们还可以帮助教师将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实时跟踪,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此外,学校可以根据数学成绩来评估教师的表现,确定哪些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好,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但是,美国学校的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也有一些局限性。
一方面,学生可能会受到太多考试压力,另一方面,教师也可能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一些本该学习的知识。
此外,由于数学课程和评价标准只能考核学生对某些概念的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深入思考能力则可能没有效果。
新课程标准数学四大领域
新课程标准数学四大领域包括:
1. 数与代数:涉及数字系统、数值运算、代数方程、函数关系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2. 图形与几何:探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坐标几何、几何证明等内容,涉及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分类、图形的变换、几何定理、几何推理等知识。
3. 统计与概率:涉及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概率和统计推断。
包括数据的收集和表示、数据的描述统计、概率的计算和应用、统计推断等知识。
4. 实践与综合应用:强调数学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包括数学建模、问题解决、数学在科学、技术、工程和经济等领域的应用等知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访问中国教育在线平台获取更全面更准确的信息。
美国高中函数标准及其思考
美国高中函数标准指的是美国高中教育机构倡导的数学课程中函数的
概念和知识结构标准。
美国高中函数标准是指在美国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们学习的知识结构。
可以说,函数标准关系到学生们的学习
成果,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趋势。
首先,美国高中函数标准要求学生们能够理解函数之间的关系,例如,表示函数的方程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函数的性质和行为的关系。
另外,美国高中函数标准要求学生们能够能够分析函数特征,并能根据
函数特征进行分析,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还要求学生们能够探究和
比较函数,得出函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得出该关系所包含的概念和
理论。
在美国高中,学习函数的重要性已经被很多学者和老师所认可。
函数
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
和分析问题,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70利用科学技术思维进行灵活
运用。
无论是在抽象理论学习中,还是在实际应用中,函数的学习都
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学生们取得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
虽然美国高中函数标准被广泛认可,但由于函数的概念非常抽象,学
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不能有效地理解和应用函数的知识结构,所以
在学习函数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应该从容灵活的角度去思考和应用,
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模式、函数和代数数学教学纲要应包括关注模式、函数、符号和数学模型,以便所有学生能够——◆ 理解各种类型的模式和函数关系;◆ 使用符号形式表示和分析数学情形和结构;◆ 应用数学模型以及分析在实际和抽象的背景下的数学模型变化。
说明:幼儿园前-12年级模式、函数和代数包括系统地使用符号,数学体系的代数特征,现象的模型以及对变化的数学。
这些概念不仅彼此互相关联,而且还与数、运算以及几何紧密相联。
它们对数学的所有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它们组成表达数学的基本语言。
这个标准里的思想观念形成了学校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方程解的研究中,代数有根。
这个科目已向几个方向发展,它包括方程的学习,抽象事物的推理,归纳,以及符号概念的中心意思。
所有这些发展都应在学校课程中得到反映。
对模式、函数和代数的学习应在低年级非正式地开始,然后在学校的学习中逐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早期接触模式、函数和代数的概念,能为在初中后阶段和整个高中阶段更深入细致地关注这个领域的学生提供部分理解基础(Smith 1998)。
◆ 理解各种类型的模式和函数关系制作、认识和拓展模式对儿童们来说是非常自然的活动。
早期接触模式的工作是识别规律性,认识不同形式的相同模式,以及应用模式去推测数值。
例如,"红-蓝-蓝-红-蓝-蓝-红-蓝-蓝…"与"ABBABBABB…"具有相同的模式,所以其第12个元素是蓝。
从简单的状况出现的模式是函数和序列的萌芽。
例如,如果1个玩具2美元,那么1个玩具,2个玩具,3个玩具,n个玩具多少美元?随后接触的一个是增长的模式,例如,"1,3,6,10,15,…,"一个是重复的模式,例如"1,1,3,1,1,3,…,"上述这些例子加深了对模式概念的理解。
到了初中和高中,隐藏在模式和序列下的规律性变得越来越复杂,包括那些以指数方式增长的模式。
接触作为函数的例子--序列,在中学得到扩展的目的是建立极限和无穷序列这些概念的基础。
在低年级,学生注意到每一项通过前一项而得到,来描述象"2,4,6,8,…,"这样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后一项=前一项+2。
这是递推思维的开始。
以后,学生能够研究被定义的序列以及通过递推得到的序列,如Fibonacci序列"1,1,2,3,5,8,…"在这个序列中,每一项都是前面两项的和。
在许多科目中,递推数列非常自然地出现,并可通过技术手段来研究。
9~12年级的学生研究由递推产生的函数和模式。
最初接触模式时,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学生经常口头地表述隐含的规律性,而不是应用数学符号来表示(English and Warren 1998)。
学生数学课程的一个目标是基于口语表述,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经历,使他们舒适地、流利地使用数学符号表示归纳的结果。
函数的早期萌芽和它们的表示,包括这样一些活动,记录日常气温或在图表中随时表示随着平面高度的变化产生温度的变化。
在低年级可以使用函数图象来描述函数。
在6~8年级线性函数和对函数图象的解释是学习过程中特别重要的东西。
对9~12年级的学生来讲,尽管已经系统地学习其他一些函数,如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但对函数图象的解释仍然是重要的。
在高中,这种系统的学习应建立在学生早期有过的代数思想的经历上。
熟悉函数的解析表示、数值表示以及图象表示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些表示中,能力是向思维深度和容易的方向发展。
坐标几何使函数和关系的图象表示以及观察函数和关系的几何性质,如图象的对称性,成为可能。
图形计算器和计算机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图象和数值表示方面的实验,检验和对比函数的不同性质。
包括两、三个变量的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几何表示,在y-z平面内,当抛物线z=y2绕z 轴旋转会得到什么?所得图象如何用代数表示?许多学生首次理解函数的概念是通过如下一系列教学过程,"任给一个n ,如 n=0,1,2,3时,求2n的值"(Vinner and Dreyfus 1989)为了帮助学生发展对函数概念的更深的理解,对函数的多种表示-如数值表示、图象表示、解析表示有相当丰富的经历是必需的。
◆ 使用符号形式表示和分析数学情形和结构数量关系的符号表示是代数的灵魂。
概括地说,它能使复杂的数学被简明地表达出来,而且符号和表达式能够提供探索和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
然而,这种作用也遇到会一系列概念障碍,例如,变量的概念是相当复杂的。
在低年级,典型的一个例子是在下面式子中空位处的一个特定的数字是一个变量○+2=11。
以后,学生会学到方程3x+2=11中的变量x ,方程中的变量x ,这两个变量的意义是不同的,而且它们与公式中的变量的意义不同。
完全理解变量的概念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它需要丰富的实践经历作为基础(Wagner and Parker 1993)。
另一个在理解数量关系的符号表示的概念困难是关于相等的概念。
相等的符号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被察觉。
例如,对在算术计算中广泛经历的相等符号的结果。
学生一个典型的察觉是,把相等符号作为计算的符号(Kieran 1981)。
然而,在高中之前,学生也需要学习到把相等符号作为相等和平衡的符号。
总之,如果学生在发展他们工作中固定的概念基础之前,学生被要求从事较多的符号演算,但他们不能进行更多地机械性的演算(Wagner and Parker 1993)。
关于符号概念有意义的工作基础需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从低年级开始,直到初中或高中阶段正式接触“代数”这门课程。
当儿童接触数时,他们常常采纳在本质上是代数化的策略。
教师们可以以相似的方式建立这种自然的趋势。
例如,一个儿童可能注意到“4+5=4+4+1”和“5+6=5+5+1”等等。
把他或她观察到的介绍给另一个儿童时,学生可能画出如图3—2所示的图:□ □ □ □□ □ □ □ □图3—2 2+1使用图形作为一个范例以及不是一个孤立事件的记录使代数表示图象化。
或者,儿童可能会说“2+1”,因为这种表达表示的是一个归纳,它就是代数化。
在6~8年级,代数表示变得越来越正规,因此在符号、肖像、具体和几何之间再加上一个强有力的透视。
当它们被几何化后,即使复杂的代数关系也变得清晰起来。
当学生在进行系统的推理、复杂的代数符号演算时,学生很容易理解几何表示。
例如,图3—3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前n个奇数的和等于n2。
图3—3学生能够给出像“1+3+…+(2n-1)=n2”关系的符号表示,而且,以后学生能给出它的数学演绎证明。
因此,这种代数归纳可以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到发展和证实,一种在中学阶段学生能够接受,而另外一种需要较多的数学准备。
两种方式互相补充,事实上,每种方式都能揭示不同的数学情形。
代数和几何彼此向对方渗透,正如学生把几何思想代数化。
例如,一个半径为r的土球被加工成一个半径为r的土圆锥,问圆锥的高是多少?代数结构的概念来自于对数的演算的关注。
理解封闭性(如两个正整数的和仍是正整数,而两个正整数的差不是正整数)和代数性(如加法符合交换律,而减法不符合交换律)对于学习诸多的系统,包括数系、多项式系统、函数系统和矩阵系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能够对运算进行推理,例如,他们发现减法运算是加法运算的逆运算。
考虑一个复杂的数系时,询问关于数系的内部互相联系的问题,以及找出这些问题的解法,对于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结构中另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同构的概念,即表面看似不同,而实质相同的数学结构。
例如,两种不同的物理情形,可用相同的图形把他们模型化。
这显示两种不同的过程具有相同重要的数学特征。
◆ 应用数学模型以及分析在实际和抽象的背景下的数学模型变化数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应用是现象的数学模型。
应用符号记法是模型化的中心。
例如,分配律和交换律、物理定律、人口模型、以及对数据集的统计都可以用符号语言表示出来。
在任何复杂的表格的使用中,代数是不明晰的。
如果能够很好地理解数集之间的关系,那么这种理解能用变量、函数、关系的语言表示出来。
基于以上事实,对于学生来说,从低年级开始,把众多现象数学模型化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学生对标准函数族的熟练程度,他们能够应用线性函数、指数函数等把一些现象模型化,且可用它们进行鉴别。
三角函数表示周期现象是非常有用的。
基于计算机的实验室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快速地从物理实验中获得可靠的数据,这样就能扩大对状况所作模型的使用范围。
计算机或计算器的图形、数值、或符号功能可被用于探讨这个模型可能的变量的作用。
在解决涉及这些变化的情形中,最大值和最小值是非常重要的。
对变化的最终研究是在微积分中,但学生在正式学习微积分课程之前,已经对变化讨论了很长时间。
在幼儿园前—2年级,一个描绘运动员跑的距离与时间图形的学生能够指出,在一段时间内距离增长得非常快,而在另一段时间内距离增长得较慢。
这个过程依赖于时间函数y=f(t),它在steep区域变化得非常快,而在shallow区域变化得非常慢。
算术序列和几何序列的不同之处在于,序列中每项的定义依它前一项的方式。
对变化的学习与递归思想相连。
低年级的学生能够观察到像5,8,11,14,…这种模式,也就是每个数比它前面的数大3。
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将学习到序列中更加复杂的变化,像1,3,6,10,…,在这个序列中,每一项对于后一项来说,是按照比例增长的。
又如2,4,8,16,…,在这个序列中,每一项是前面一项的2倍,也就是指数关系。
y=2n总之,模式、函数和代数这些领域内的概念和技能逐步变得深入和复杂。
同样地,在这些领域,学生的思维也是随着步入高年级而逐步发展和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