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乐音的特征重难点练习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2乐音的三个特征 同步练习(含解析)

3.2乐音的三个特征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小杰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第二个声音的音量更大,主要是由于第二次声源比第一次()A.速度大B.音色好C.时间长D.振幅大2.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3.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4.思维导图是总结归纳知识的一种方法。
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响度、赫兹、音色B.音色、赫兹、响度C.响度、频率、音色D.音色、频率、响度5.中华古诗词、俗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A.“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B.“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C.“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6.如图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在空气中,有两个音叉,用橡皮槌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
此实验产生的条件是()A.两个音叉的频率必须相同B.两个音叉的振幅必须相同C.两个音叉的材料必须相同D.两个音叉的音色必须相同7.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小华对试管口吹气,先轻轻吹、后用力吹,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B.声音是由于试管中空气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C.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响度不同D.声音是由于试管中水柱振动引起的,声音的音调不同8.下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相同B.甲、乙、丙三者只有响度相同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都相同9.图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D.唢呐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声的10.往热水瓶里灌水,热水瓶在被灌满的过程中,从热水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A.越来越高B.越来越低C.始终不变D.忽高忽低二.填空题11.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时,老师要求“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这是要求调整声音的;听声音就知道谁还在大声喧哗是根据其判断的。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乐音的三个特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第2节,主要包括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乐音的这三个基本特征,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音乐实践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难点:音调和响度的区分,音色的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乐谱、乐器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听一段音乐,感受乐音的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乐音有哪些特征。
2. 理论知识讲解:介绍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讲解音调和响度的区分,音色受哪些因素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乐谱和乐器,讲解乐音的三个特征在实际音乐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一段音乐,判断其音调、响度和音色。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乐音特征,加深学生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乐音的三个特征:1. 音调:乐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
2. 响度:乐音的强弱,由振动幅度和距离决定。
3. 音色:乐器的特有声音,由乐器结构和材料决定。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一段音乐,判断其音调、响度和音色。
答案:音调:_______;响度:_______;音色:_______。
2.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音色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案:(1)音调和响度的区分:_______;_______。
(2)音色受哪些因素影响:_______;_______。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对乐音的特征有了直观的感受,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乐音的三个基本特征。
但在课堂中,对于音调和响度的区分,以及音色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两个问题,学生还存在一定的疑惑,需要在课后进一步巩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知识过关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知识过关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设想一人以和声速相同的速度离开一正在唱歌的演员,则此人离开后A.始终能听到刚离开时所听到的歌声B.能听到演员继续歌唱的歌声C.所听到的歌声音调高低始终不变D.不能听到演员的歌声2 . 使用随身听(MP4、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3 .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从物理角度是指声音A.音调高B.音色好C.响度大D.速度快4 . 跟“回声”无关的现象是()A.在教室内比在操场上听教师讲话响亮B.蝙蝠利用超声波扑捉蚊虫C.利用声呐可测出冰山的距离D.下雨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5 . 下面哪个不是物理现象()A.流星雨B.电闪雷鸣C.黄河咆哮D.树长高了6 . 医生用听诊器是因为A.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听诊器能减小声音发散,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D.听诊器能缩短听者到发声体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响度变大7 . 2014年春节晚会上台湾表演家刘成进行了腹语表演,腹语表演最大的特点就是说话、唱歌的时候嘴不动我们却能够听到声音.腹语表演并不是真的在用肚子说话,而是讲话时话音向肚中咽,使声音在腹腔共振,这样隔着肚皮就可以听到声音,下列有关“腹语”表演的说法正确的是A.“腹语”是由于人的腹部振动产生的B.“腹语”不是由振动产生的C.腹语表演者可以模仿,主要是模仿不同人的音色D.声音在腹腔共振,主要是增大了声音的音调8 .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手机的音量大小,是为了改变声源振动的频率B.宇宙中宇航员必须用无线电交流是由于真空也能传声C.“一闻其声,便知其人”是依据了声音的音色不同D.声音的音调高低和声源的振幅有关9 . 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塑料吸管做的响笛,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长短的关系10 . 为迎接歌咏比赛,音乐教师将班内的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进行排练.这里“高”和“低”是指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11 . 如图所示,袋鼠妈妈紧紧搂住育儿袋中的小袋鼠,在草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草地B.袋鼠妈妈C.小袋鼠D.小树12 . 如图、如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如图是的波形;如图是的波形,答案选()A.噪声乐音B.乐音乐音C.噪声噪声D.乐音噪声13 . 利用声音区分不同的乐器,主要是依据乐器发出声音的()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14 . 下面能够说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喇叭前的烛焰会摇晃B.敲击鼓面会发声C.摩托车排气筒安装消声器D.用快慢不同的速度划过梳子,声音会不同15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片小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二、填空题16 . 如图两种声音的波形中,图甲是________的波形,理由是________.17 . 用沥青铺设的路面,因道路上有许多微型小孔,能较好地在_____减弱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2. 乐音的三个特征_教学设计

乐音的三个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乐音的三个特征:音高、音强和音色;2.掌握乐音的特征与乐器的关系;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乐音的三个特征:音高、音强和音色。
2. 教学难点:•运用乐音的三个特征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乐音的三个特征简介乐音是指发出声音的物体振动所产生的声波,它包含三个基本特征:音高、音强和音色。
•音高:指乐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高则音高高,频率低则音高低。
•音强:指乐音的响度,与振动物体振幅的大小有关,振幅大则音强高,振幅小则音强低。
•音色:指乐音的品质或质地,是由发出乐音的物体所产生的谐波成分决定的。
2. 乐音的特征与乐器的关系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这与乐器发出的乐音的谐波成分有关。
例如,钢琴、小提琴等乐器发出的乐音中含有丰富的谐波,所以它们的音色丰满、饱满;而单簧管、长笛等乐器发出的乐音中谐波较少,所以它们的音色相对比较单一。
3. 运用乐音的特征分析和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分析乐音的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音乐作品。
例如,音高的变化可以表达音乐中的情感起伏;音强的变化可以带来动态变化和情感的强烈表达;音色的变化可以赋予乐曲不同的特点和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器材1.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乐音的三个特征和与乐器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示例演示法:通过演奏乐器、播放音乐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听到不同乐器的音色差异;•分析、欣赏与评价法: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欣赏和评价,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 主要器材:•幻灯投影仪•音乐播放器•小提琴等乐器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在开课前,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审美情感,并与学生一起进行简单讨论。
步骤二:学习乐音的三个特征通过展示幻灯片,讲解乐音的三个特征:音高、音强和音色。
引导学生理解并归纳总结这些特征。
人教八年级上学期物理《2.2声音的特性》练习(解析)

《声音的特性》练习(解析版)一、填空题1、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用手拨弦,使弦发出声音;古筝和琵琶合奏《春江花月夜》时,人们能分辨出古筝和琵琶演奏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不同.2、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在校庆活动中,小明从远处听到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鼓发出声音是由于鼓面产生的.轻敲与重击鼓面,鼓发出声音的不同.他在远处就能区别出锣声与鼓声,是根据锣声和鼓声的不同.4、学校组织歌咏比赛,音乐老师将学生分为“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
这里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不同。
5、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以上两空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6、男生说话较粗犷,而女生讲话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的不同;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同一支乐曲,但一听就能分辨出哪是小提琴声,哪是钢琴声,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7、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产生的,塑料尺振幅越大,声音的越大.若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会使声音的发生改变.8、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世界各地华人燃爆竹、放焰火、敲锣打鼓庆新春.针对情境回答:爆竹声是由于空气的产生的.鼓声是通过传到人耳的;要想使锣鼓声更响些的做法是.9、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10、11、“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特征来辨别的.“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大.“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高.1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_产生的;日常生活中声音的“高”与“低”,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例如:一名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________.13、10月17日晚,常德水上巴士穿紫河首航夜游,沿河光影辉映,民俗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民族乐器热闹非凡,尤其女声婉转悠扬、歌声嘹亮,令人难忘.我们能区分笛子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不同,歌声“嘹亮”是描述声音的.(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4、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高”指的是____;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里的“高”指的是____;“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不同的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15、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如图,附近的同学听不到敲击声,但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的同学却可以听到.这说明可以传声.“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16、小冬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冬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的耳中的.17、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听出声音的发生了变化.18、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声音.19、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大声”是指声音的.高音、中音、低音,是音乐术语,统称为音区,在物理术语中是指声音的.20、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钟声是通过传到客船上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僧人用更大的力量撞钟,钟声的音调会.(填“变高”、“不变”、或“变低”)21、当一列火车由远而近从你身旁驶过时,由于相对运动,会造成声波的频率变得较高,那你所听到的声音特性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
初二物理上册声音的特征测试题及答案

这篇关于初⼆物理上册声⾳的特征测试题及答案,是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知识概述1、了解声⾳的特征。
2、知道乐⾳的三个基本特征及其决定因素。
3、认识噪声,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重难点知识讲解1、声⾳的三个基本特征:⾳调、响度、⾳⾊(1)⾳调是反映声⾳⾼低的,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
频率是表⽰振动快慢的物理量,指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
振动频率⼤的物体发出的声⾳⾳调⾼,听起来尖细;振动频率⼩的物体发出的声⾳⾳调低,听起来低沉。
(2)响度即声⾳的强弱,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
振幅是表⽰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指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
振幅⼤,声⾳的响度⼤;振幅⼩,声⾳的响度⼩。
声⾳的响度还与声⾳的频率有关,在振幅相同的情况下,⼀般⼈感到每秒1000次左右的振动发出的声⾳响度⼤。
声⾳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远近有关,声⾳向外传播,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弱,响度就越⼩。
(3)⾳⾊表征不同声⾳的特征,与发声体本⾝的特征有关。
⾳⾊是我们分辨各种声⾳的依据,它不受⾳调、响度的影响。
不同乐器,即使发出⾳调、响度相同的声⾳,我们也很容易识别乐器种类,就是由于⾳⾊不同。
2、噪声及其来源:(1)从物理学⾓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规则的、杂乱⽆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
(2)从环境保护的⾓度看,凡是妨碍⼈们正常休息、学习和⼯作的声⾳,以及对⼈们要听到的声⾳起⼲扰作⽤的声⾳,都属于噪声。
(3)噪声主要来源于⼈类⾃⾝和⼈类发明的机器。
3、噪声的等级和危害(1)分贝(dB):⼈们⽤分贝来划分声⾳的等级,它是声⾳强弱的单位。
0dB是⼈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声——听觉下限。
(2)为了保护听⼒,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了保证⼯作学习,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途径减弱噪声的最终⽬的是降低⼈⽿处的声⾳响度,所以,要从噪声的产⽣到噪声的传播以及⼈⽿接收声波三个⽅⾯着⼿减弱噪声。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的特性知识点精讲与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声音的特性乐音的三个特征(或称乐音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知识点一:音调(1)定义:声音的高低(俗称声音的粗细)。
(2)频率:物体1秒内振动的次数。
它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高音调就高,听起来尖细;频率低音调就低,听起来低沉。
【例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音调低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C【解析】A.“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A错误;B.“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C。
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C正确;D。
我们能区别钢琴和吉他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D错误。
知识点二:响度(1)定义: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的大小或强弱)。
(2)影响响度的因素:除了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外,还与人离声源的距离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距离越远响度越弱)。
【例题2】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
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答案】B【解析】由于不同介质传声的速度和效果有所不同,且声音的响度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所以将一个气球放在机械手表与耳朵之间,机械手表在气球的不同部位,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但手表直接贴近耳朵时距离最近,所以响度最大,即放上气球后听到的声音不会比的声音强,故B正确、ACD错误。
知识点三:音色(1)定义:声音的特色(也叫音质或音品,音色是区分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2)决定音色的因素: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振动方式等因素决定。
2019年秋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时练习题:1.2 乐音的特性

1.2 乐音的特性第课时乐音的特性)1. (2018·湖南月考)如图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有关.2. 电子琴能模仿手风琴的声音,它主要是模仿手风琴的W.演奏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按下相同的琴键,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W.(均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 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当复读机加速播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音调(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 (2018·四川开江一模)陕西许多路口安装有盲人过街提示器,盲人可以根据提示器发出声音的高低辨别方向.其中声音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振幅D. 响度5. (2018·福建石狮模拟)为了让学生上课听得更清楚,许多老师上课时都会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以下关于扩音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A. 提高声音的音调B. 增大声音的响度C. 改变声音的音色D. 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6. 甲同学说话时,声带在3 s内振动600次,乙同学说话时,声带在5 s内振动1 500次,则这两位同学的音调相比较()A. 甲的高些B. 乙的高些C. 相同D. 无法比较7. 智能机器人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机器人的声音与人的声音音色不同D. 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8. 吕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9. (2018·泰州海陵区二模)小红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使其发出声音,如图所示.该声音是由振动而产生的.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音调将(填“变高”“变低”或“不变”).(第9题)(第10题)10. (2018·上海闵行区期中)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用了两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用皮带带动它们一起转动,将一把塑料尺依次接触每个齿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齿数少的齿轮,频率高,音调高B. 齿数多的齿轮,频率高,音调高C. 齿数少的齿轮,频率低,音调高D. 齿数多的齿轮,频率高,音调低11. 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A. 声音产生的原因B.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 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 声音传播的条件12. (2018·河北魏县期中)养蜂人分辨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根据的是()A. 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B. 蜜蜂翅膀振动的振幅C. 蜜蜂发声的音色D. 蜜蜂飞行速度13. (2018·安康汉滨区校级月考)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A. 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B. 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声音变调C. 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好听些D. 能减小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分散14. (2018·银川兴庆区校级期中)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15. (2018·江苏兴化二模)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出声音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说明了声波具有能量B. 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是声音的音调在不断降低C. 通过观察音叉周围溅起的水花,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D. 将音叉放入水中是为了说明液体能够传声16. 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幅的关系,小明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保持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一定,分别用大小不同的力上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发现钢尺被压得越弯,上下振动的幅度越大,桌面被拍打得越响.根据这些实验证据他得出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搜集证据时的错误之处是什么?17. 图甲展示的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演奏者按乐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编钟越大,音调就越(填“高”或“低”).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合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则编钟可发出个固有频率的音调.第课时乐音的特性习题课) 1.(2018·安徽模拟)如图所示,在木条上固定宽窄不同,松紧程度相同的橡皮筋,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橡皮筋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最(填“宽”或“窄”)的橡皮筋.2. (2018·成都锦江区校级期末)在音乐中,中音C调“1(do)”的频率是262 Hz,D 调“1(do)”的频率是294 Hz,由此可知D调“1”比C调“1”的高;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钢琴的同一个键时,听起来声音也不同,这主要是不同.(均填乐音的三要素)3. (2018·上海卢湾区期中)悦耳动听的笛声是靠笛管里的空气柱产生,笛声主要是通过传到人耳,演奏者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从而改变笛管内的空气柱的长度,这主要是用来改变声音的,我们能分辨出笛声和钢琴声是根据声音的不同.(后两空均填“音调”“响度”或“音色”)4. (2018·娄底)如图所示,小秦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说明尺子振动的()A. 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B. 音色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C. 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无关D.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5. (2018·郑州期中)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音调较高且相同的两种声音是()A. 甲乙B. 甲丙C. 乙丁D. 丙丁6. (2018·江苏句容校级二模)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小明拿一根小木棒用大小相同的力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声音是由于护栏而产生的,并通过传入了他的耳朵.此过程中,他听到声音的会发生改变.7. 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 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距离较远的声音是()A. 频率较低的B. 音调较高的C. 能量较小的D. 响度较小的8. (2018·江苏东台期中)如图所示,把装有水的酒杯放在桌上,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改变水量发现发出的声音不同.对此同学们提出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 音调和水量多少有什么关系?B. 声音是由水振动产生的吗?C. 音调为什么会随水量变化而变化?D. 手指摩擦为什么能使杯发出不同声音?(第8题)(第9题)9. (2018·枣庄薛城区期中)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 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 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 甲、乙两音叉发声的响度相同10. (2018·滨州滨城区校级月考)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 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 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 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 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11. 如图1所示,从左至右7个瓶子里装着不同量的水(水越来越多).(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个瓶子.(2)用嘴对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声音音调最低的是第个瓶子.(3)图2是我们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场景,灌水过程中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出瓶里水是否快要灌满了,这是因为随着水位的升高,瓶内空气柱振动得越来越(填“快”或“慢”),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填“高”或“低”).12.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表中E项内容.请在表格中填写所缺数据.(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华登陆了一个国际科普网页,查找到一段英文相关资料,他通过互译软件了解了其中部分词汇:sand(沙子)、thin strand of nylon(细股尼龙线)、vibration(振动)、pitch(音调)、frequency(频率),在文章一侧有如图所示的插图,小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马上进行了实验探究,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为同龄人,你对小华的探究实验有何建议?13. 寄生蝇一旦听到寄主(如蟋蟀)发声,就能凭听觉确定其位置,将卵产于寄主体表,幼虫孵出后就钻入寄主体内吞食其身体,寄生蝇一旦听到捕食者(如蝙蝠)发声,就立刻逃逸,蟋蟀发声频率是5.0×103Hz,蝙蝠发声频率是1.25×105Hz.林区需要吸引寄生蝇杀灭害虫;养蚕中心需要驱赶寄生蝇以保护蚕宝宝.林区和养蚕中心需要设置声源的振动周期分别为()A. 5×10-3 s 1.25×10-5 sB. 1.25×10-5 s5×10-3 sC. 2×10-4 s8×10-6 sD. 8×10-6 s2×10-4 s二、乐音的特性第1课时乐音的特性1. 高频率2. 音色响度3. 振动不变升高4. A5. B6. B7. C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的人或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机器人的声音与人的声音音色不同,故C正确;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故D错误.故选C.8. 音色音调解析: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区分不同的乐器;调节琴弦的松紧,相同情况下振动的频率不同,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9. 空气柱变高解析:用嘴对着试管口吹气,声音是由试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当水量增加时,空气柱长度变短,振动变快,音调变高.10. B解析:当塑料尺与齿轮接触时,齿数多的齿轮可以使塑料尺在相同时间内振动次数多,塑料尺发声的音调就会高,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 B解析: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故选B.12. A解析:带蜜飞时翅膀振动的频率比不带蜜时振动的频率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比不带蜜时要低;因振动频率不同音调就会不同,所以养蜂人可以根据音调进行分辨.故选A.13. D解析:听诊器不能改变心脏振动产生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心跳的频率是不变的,频率影响声音的音调,听诊器不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不能改变音调,故B错误;听诊器不能改变心跳的音色,故C错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有一部分能量损失,使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减少了声音分散,故D正确.14. A解析: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鼓面,振幅不一样,声音的响度不一样,但振动的频率相同,音调不变,故A符合题意;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刻度尺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改变橡皮筋的松紧程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 C解析:音叉直接和水接触,水花溅起是由音叉的振动引起的,不能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A错误;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声音的响度,人耳听到的音叉声音越来越小,是声音的响度在不断减小,故B错误;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C正确;将音叉放入水中是为了说明插入水中的发声音叉是在振动的,故D错误.16. 观察钢尺振动时,应该听钢尺发出的声音,不应该听桌面发出的声音,声源是振动的钢尺而不是桌子.17. 低2解析:大编钟振动慢,音调低.由于A、C具有对称性,故敲击A和敲击C 发出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故敲击A、B、C三个部位,编钟可发出2个固有频率的音调.第2课时乐音的特性习题课1. 窄2. 音调响度3. 振动空气音调音色4. A5. D6. 振动空气音调7. A解析:由于B录到的只有低音,故音调低的声音传播得远,因此在海洋中传播较远的是频率较低的声音.8. A 解析:题图的实验中,当用润湿的手指摩擦杯口边缘使其发声时,是杯子和水发生了振动;当水量越大时,杯子和水越难振动,因此可以得出:杯中的水量越多,音调越低,水量越少,音调越高的结论.由题意可知,这里的“声音不同”是指音调,则应围绕音调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故选A .9. C 解析:由波形图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乙音叉振动的次数相同,故甲、乙音叉振动得一样快,故A 错误.发声的频率表示发声体振动的快慢,甲、乙音叉振动得一样快,故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故甲、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一样高,故B 错误、C 正确.甲的振幅大,则甲的声音响度大,故D 错误.10. C 解析: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弦振动部分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A 不合题意;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由于两根弦的粗细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B 不合题意;加大摩擦弦的力量,可使弦的振幅不同,从而发声的响度不同,不能影响音调,故C 符合题意;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可使弦振动的频率加快,音调提高,故D 不合题意.11. (1)7 (2)1 (3)快 高 解析:(1)用木棒敲击瓶子时,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因此,图示中从左到右的音调是逐渐降低的,则第7个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2)用嘴对着瓶口吹气,是由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声,从左至右空气柱逐渐变短,振动的频率越来越快,因此音调逐渐升高,则第1个瓶子发出的音调最低.(3)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低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12. (1)A B C A D F (2)80 1.02 (3)在小桶中装入一定量的沙子,用细棒拨动细股尼龙线;在小桶中再装入一些沙子,用细棒拨动细股尼龙线,比较两次细股尼龙线振动发出的声音 (4)应尽量保证细棒拨动细股尼龙线时的力度和幅度相同.(合理即可) 解析:(1)验证猜想一,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验证猜想二,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2)验证猜想三,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3)要改变细股尼龙线的松紧,可通过改变桶内沙子的多少来实现.13. C 解析:周期与频率的关系为T =f 1,可以求出蟋蟀和蝙蝠声源振动的周期分别为5.0×103 Hz 1、1.25×105 Hz 1,即2×10-4 s 和8×10-6 s ,林区需要吸引寄生蝇杀灭害虫,故需设置声源的振动周期与蟋蟀的相同;养蚕中心需要驱赶寄生蝇以保护蚕宝宝,则需设置声源的振动周期与蝙蝠的相同.故选C .。
八年级物理上册1.2乐音的特性练习(新版)苏科版

乐音的特性一、观察与思考大多数女同学的声带薄而窄,气流冲击时振动快,音调高;男同学的声带相对较厚较宽,气流冲击时,振动较女同学的慢,音调低。
二、动手做一做实验一:找一段橡皮筋,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椅背上绷紧,用手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
改变橡皮筋的紧张程度,再大致以相同幅度拨动橡皮筋,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重复一遍上述实验,在听声的同时,注意观察每次橡皮筋振动的快慢,比较、分析橡皮筋发声的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实验二:仍用实验一中的装置,将橡皮筋绷至合适的长度,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幅度,比较发出的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分析橡皮筋的发声的响度与其振幅的关系。
实验三:让一个同学用手帕蒙住眼睛,找几个同学喊蒙住眼的同学的名字,让他“听音辨人”。
每个同学蒙眼一次,看谁辨得又快又准。
三、动脑想一想a.实验一中的橡皮筋紧绷时,拨动后振动快,音调高;稍松弛时拨动后振动慢,音调低,那么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呢?b.由实验二你能得出声音的大小即响度决定于什么因素?c.实验三中的蒙眼同学不看别的同学也能凭声音辨出是谁,这是什么原因?四、基础训练1、音调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_,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_______。
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
3、响度是指声音的________,它与发声体的___________有关。
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就不同。
5、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_____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_____的缘故。
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_。
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______。
12乐音的特性(练习)-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备课(苏科版)(解析版)

1.2乐音的特性一、单选题1.成语“曲高和寡”,“高”主要体现了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传播速度【答案】A【解析】“曲高和寡”一词的字面意思是乐曲的音调越高,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高”主要体现了声音的音调。
故选A。
2.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歌声时,我们马上判断出是刘欢在演唱。
作出判断的依据是()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答案】C【解析】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所以我们马上判断出是刘欢在演唱,作出判断的依据是音色不同。
故选C。
3.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
两次比较()A.重敲,音叉振动频率高,响度大B.重敲,音叉振幅大,响度大C.轻敲,音叉振动频率低,音调低D.轻敲,音叉振幅小,音调低【答案】B【解析】同一个音叉的发声频率是固定不变的,故音调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改变了音叉的振动幅度,导致音叉的响度不同。
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重敲振动幅度大,响度大。
故选B。
4.二胡、小提琴和钢琴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在演奏中,不断调整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所发乐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答案】A【解析】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故这样可以改变音调的高低。
故选A。
5.如图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卡片发出声音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研究对象是木梳的齿B.此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C.此实验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此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答案】B【解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所以当用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由于两次纸片的振动快慢不同,所以两次所听到的声音的音调不同,即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B正确。
故选B。
6.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
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乐音的三个特征练习 教科版 精品

3-2 乐音的三个特征一、选择题1.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2.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响度3.小王和小强练习敲鼓,小王大力敲,小强用较小的力敲,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 A.音调B.音色 C.响度D.声速4.“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A.振幅B.音调 C.响度D.音色5.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如图)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6.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翅膀每秒平均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
其辨别的主要依据是()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飞行的高度不同7.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8.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
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瓶和水振动,水的高度B.瓶和水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9.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2.如图所示,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
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的特性考点突破与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

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7.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A.音色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答案】A
【解析】响度的大小和振幅有关,看波峰和波谷的高度差;音调的高低看声波图的周期性变化频率;
音色看波形图的形状。
一、单选题 1.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主要根据声音的( )
A.响度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3.在一只玻璃杯里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分别用细棒轻轻敲击玻璃杯,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
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测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仔细倾听发出的声
变式 1 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
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
2
桌面的长度,声音的
发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
越大。
【答案】振动 音调 响度 【解析】用手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会使声音的频率发生改变,也就是音调发生改变;若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答案】B
【解析】音色是由发声体的结构、材料决定的,不同的乐器、响度、音调可能相同,但音色不同,
故 A、C、D 错误,B 正确。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 乐音的特性练习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乐音的特性〖补充例题〗1.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区分.2.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音调3.我们平时所说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说的“高〞和“低〞指的是〔〕4.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4.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课内练习〗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这是由于_______ ___.2.请在以下各小题中选填声音的特征:“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3.在听熟人打时,从声音的特征上,容易区分对方是谁,其主要原因〔〕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 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一个人音色是不会改变的 D.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会改变的5.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6.如图1-7,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B.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C.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声音的响度 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7.图1-8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探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图1-7 图1-8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课外练习〗1.响度的大小跟声源的有关,响度还跟离开声源的有关.2.音调的上下由发声体的决定. 越高,音调越高.3.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不同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也能被人区分出来,这是因为它们的不同.4.声音的三个特征是、、 .5.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相同或不同〕.6.声音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快或慢〕.7.扩音器、播送喇叭是用来增大声音的器械.8.以下与声有关的语句中,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1〕今天的锣鼓声“震耳欲聋〞,说明锣鼓声的大.〔2〕韦唯的歌声“悦耳动听〞说明韦唯的歌声的好.〔3〕刘红的讲话“脆如银铃〞,说明她说话声的高.图1-99.如图1-9所示,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局部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那么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那么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均选填“响度〞、“音调〞和“音色〞〕10.用手执纸盒,让弹性片在书页上刮动〔选用纸页较厚实的书〕,可以听到弹性薄片振动发出的声音,可视为弹性片每滑过一页便振动一次,当弹性薄片迅速在书页上刮动时,可以听到“吱……图1-10 吱……〞尖脆响声〔音调高〕,这是由于___ ___产生的;当慢慢地在书上刮动时,那么听到“晰……,晰……〞的消沉响声〔音调低〕,这是由于____ __产生的.实验说明音调的上下是由______来决定的.11.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能感到蝴蝶从你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你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后飞过12.如图1-11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瓶振动,水的高度B.瓶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C.瓶内空气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空气柱的高度图1-12图1-11。
_第一章声现象---乐音的特性易错题型 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声音特征易错题1、(2020八上·孝感月考) 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B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D .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声音的音调高2、(2019八上·大冶月考) 如图,四个相同的瓶子里装有高度不同的水,小月对着瓶口吹气,居然发出了1、2、3、4四种不同的音调(音调越来越高)以下按照甲乙丙丁的顺序所对应的音调排列正确的是()A .1234B .4321C .4132D .13243、(2020八上·南昌月考) 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是()A .甲、乙B .甲、丙C .乙、丁D .丙、丁4、(2019·天水)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B .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C .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D .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5、(2020·田林模拟) 如图所示,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他们,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A .水振动,水的高度B .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C .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D .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6. (2017·诸城模拟) 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乐谱及歌词,当菲菲同学唱到“真呀真多呀”期间,音调逐渐变高,关于音调变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振幅逐渐变大B .菲菲声带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逐渐变多C .声音的频率逐渐变低D .菲菲声带每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逐渐变大7、(2016八上·桂林期中) 如图所示,几个相同的试管中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和用嘴吹都能使它们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的振动频率不同导致音调不一样.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高B .水装得越多,两种方式使它们发出的音调都会越低C .用棍敲击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D .用嘴吹时,水越多,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8、(2016八上·昆明期中) 如图四个瓶子里装有不同高度的水,吹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A .B .C .D .9. (2017八上·郑州期末) 如图所示,是一组活动卡上的实验图片,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A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B .塑料尺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C .敲动盆子泡沫屑跳动D .将吸管的另一端逐渐剪短10. (2017八上·福田期中) 小明自制一个音调可变的哨子,当他拉动活塞使其在秘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三个音阶,如图所示,则这三个音阶与活塞在管中的位置相对应的是()A .乙、丙、甲B .甲、丙、乙C .丙、甲、乙D .乙、甲、丙11、(2016八上·长安期中) 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是()A .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B .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C .加大摩擦弦的力量D .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12、(2017八上·无锡期中) 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2021年物理八年级上册3.2乐音的三个特征作业含解析 教科版

3.2乐音的三个特征一、选择题1.位于我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答案】B。
【解析】A、“以两石相击”,石头会振动,振动会产生声音,故A错误。
B、“类似青蛙鸣叫”是指的是与青蛙的音色相近,故B正确。
C、“变得格外响亮”是指响度大,故C错误。
D、如果有人喜欢听“呱、呱”的回声,回声不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2.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答案】C。
【解析】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琴弦长度,目的是改变乐器振动的频率,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此题正确答案是C。
3.重敲音叉发生的声音与轻敲音叉相比()。
A.音调变低 B.频率变大 C.响度变大 D.声速变小【答案】C。
【解析】音叉是可以产生固定振动频率的实验器材,同一音叉,无论敲击它的力量大小,音叉所产生的声音的音调不变。
所以,重敲和轻敲音叉相比,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了。
4.物理老师上课声音洪亮,大家听得很清楚,这里的“洪亮”是指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量高 C.音色优美 D.传播速度快【答案】B。
【解析】形容一个人说话声音大,经常用“声音洪亮”、“声如洪钟”、“歌声嘹亮”等词语来描述;此题中说老师声音“洪亮”也是指的老师的声音大。
故,此题答案是B。
5.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 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答案】D。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课时练《1.2 乐音的特性》(含答案解析)(2)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8年级物理苏科版上册《1.2乐音的特性》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情境中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判断的B.“尖声尖叫”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C.“低声轻语”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低D.“震耳欲聋”主要说明了声音的音调高2.帝企鹅繁殖期间,企鹅妈妈捕鱼归来,能在几十万只企鹅嘈杂的叫声中精准地分辨出孵蛋的企鹅爸爸的声音,它主要利用了声音的什么性质()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3.“女高音”和“高声呼救”中的“高”分别是描述声音的()A.响度、响度B.响度、音调C.音色、响度D.音调、响度4.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5.下面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声呐,可以测绘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快D.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6.常州民乐团合奏江苏名曲《茉莉花》时,观众能分辨出笛子、二胡、琵琶等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A.声速B.响度C.音调D.音色7.课堂上老师用“小蜜蜂”扩音器讲课,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8.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9.如图所示为我国古代乐器编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声现象第2节乐音的特征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 m/sC.入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D.深夜跳广场舞时音乐对周边的居民来说是乐音而非噪音2.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3.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4.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振幅不同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C.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7.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一位模仿秀演员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十多位明星的声音,观众要判断他所模仿的是哪位明星,主要依据的是()A.响度B.音色C.音调D.波长8.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9.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________ 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________ 不同,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 也不同。
10.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第一单元声现象第2节乐音的特征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 m/sC.入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 HzD.深夜跳广场舞时音乐对周边的居民来说是乐音而非噪音【答案】C【解析】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由振幅决定,故A不正确;15℃时空气中的声谏是340m/s,故B不正确;深夜居民需要休息,广场舞影响居民,属于噪音。
故答案为:C2.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答案】A【解析】声音的响度的大小与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响度。
故答案为:A3.男低音独唱时有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的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答案】A【解析】男低音独唱时,他的音调低,但以他的声音为主,故他的响度大;女高音轻声伴唱,她的音啁高,但是在伴唱,故响度小.故选A4.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振幅不同【答案】B【解析】二胡和小提琴发声时,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声的音色也就不同故选B5.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答案】D【解析】A、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啁越高,A不符合题意;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谏度是0m/s。
B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都是人耳听不到的,C不符合题意;D、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符合题意;故选D。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C.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B【解析】A、只有频率在20~20000Hz之间,且过到定响度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因此并不是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发声体不同音色不同,故B正确;C、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而不是音调越高,故C错误;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错误;故选B7.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一位模仿秀演员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十多位明星的声音,观众要判断他所模仿的是哪位明星,主要依据的是()A.响度B.音色C.音调D.波长【答案】B【解析】不同的人发出声音主要是音色不同,所以模仿秀演员模仿的是明星的音色,观众是根据音色的不同来判断他所模仿的明星.故选B.8.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答案】B【解析】学校走廊贴有“轻声慢步”的文明提示语,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是指声音特性中的响度.故选B.9.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________ 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________ 不同,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 也不同。
【答案】振动|频率|音调【解析】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受到力的作用振动发声;用相同的力拨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岀的音调不同,是由于此时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
所以答案为:振动,频率,音调10.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振动|响度【解析】用钟锤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编钟振动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编钟,编钟振动的幅度不同,产生的响度不同,轻敲,响度小,重敲,响度大.第一单元声现象第2节乐音的特征1.如图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显示的波形.这两列声波明显不同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2.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分别划一次,则()A.甲图声音尖利,音调高B.乙图声音尖利,音调高C.甲图塑料梳子的齿疏,振动慢,音调高D.乙图塑料梳子的齿密,振动慢,音调高3.很多文学作品含有一定的物理道理,反映了文学家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用心体会,下面文学名句与物理解释对应正确的是()A.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B.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闻声不见人”是由于声速比光速快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未改的是“音调”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听到“鹊声”说明真空不可以传声4.如图所示是我国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编钟。
这套编钟共65件,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5.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现象B.超声波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C.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D.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7.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图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D.图丁:八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8.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9吉他演奏会上,小组同学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经过讨论,他们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找到如下表所列的 6 种规格的琴弦,以及专门测量声音频率的仪器.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3,请在表中填入编号D 所缺数据.编号材料长度(cm) 横截面积(mm2)A 铜60 0.9B 铜60 1.1C 铜80 0.7D 铜________ ________E 铜100 0.7F 尼龙100 1.110、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____(选填“A”或“B”)。
A.刚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B.刚尺拍打桌面发出的(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有关。
(3).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________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4).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
1.如图所示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显示的波形.这两列声波明显不同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答案】C【解析】由音叉和长笛的波形图可知,它们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它们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相同,因此响度相同;它们是不同的发声体,因此它们的音色音色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