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析徐复观美学思想中“第二自然”概念的理论源流及其当代意义(一)

合集下载

浅谈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思考

浅谈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思考

浅谈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思考作者:张家毅来源:《书画世界》2020年第03期内容提要: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共分十章,九章均为论绘画艺术及其所蕴含的中国艺术精神,在附录中还有相当长的篇幅谈论书法和绘画的鉴定问题。

书中还辨析、校正了许多前人的考据错误,澄清了许多前人的绘事公案,呈现了广阔的学术视野,表现了学术的人类性和现代性。

他将中国艺术精神看作是承载作者艺术追求与作品历史境遇的核心媒介,中国艺术精神也成了21世纪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老庄精神;中国人物画;中国山水画;气韵《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一部重要专著,书中除了第一部分通过对《论语》的解读论述了儒家学说中音乐的艺术理念,其余绝大部分篇幅都是通过中国古典画论来印证由《庄子》所奠定的中国艺术精神——出乎技艺而成就自由的人生。

徐复观充分的论述,一方面让我对《庄子》中所体现的人生哲学有了更加具体可见的体悟,也使我对中国画的思考更加深入,建立起了一些理论框架。

艺术精神是指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

譬如,中国画不同于日本画,不是它们的物质媒介不同,而是内在的精神不同。

由此可见,艺术精神中蕴含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

中国艺术的精神是什么?徐复观先生认为中国艺术精神(或纯粹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的精神,对儒家而言,或可称庄子所成就为纯艺术精神,而纯艺术精神主要又体现在了在绘画上面。

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是由此思想系统所导出。

庄子所追求的道,与艺术家所呈现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

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的艺术精神。

因为笔者的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画,所以本文着重对《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有关中国画的部分进行分析。

中国艺术精神所成就的中国绘画,所体现的人生境界,与西方近现代文化的性格,呈现明显的不同:中国绘画,由人物而山水,山传色而淡彩,而水墨,这些都是出自虚、静、明的精神,都是向虚、静、明精神的自我实现。

美学

美学

两大主潮:从历史轨迹看,19世纪西方美学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流,而起自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美学则出现了鲜明的反传统倾向,形成了人本主义美学与科学主义美学这两大主潮。

人本主义,即以人为本的哲学理论,其根本特点是把人当作哲学研究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人本身的研究来探寻世界的本质及其他哲学问题。

所谓科学主义,即以自然科学眼光、原则和方法来研究世界的哲学理论,它把一切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认识论根源都归结为数理科学,强调研究的客观性、精确性和科学性。

两次转移:从研究重点看,西方现代美学发生了两次转移,第一次从重点研究艺术家和创作转移到重点研究文学文本,第二次则从重点研究文本转移到了重点研究读者和接受。

三个根本性转向:从理论特征看,西方现代美学的发展伴随着“非理性转向”、“语言学转向”和“文化研究转向”三个根本性转向。

“心理距离说”:由瑞士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

布洛认为只有当审美欣赏者主动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他才能够产生美感,获得美的享受。

这里所说的距离并不是指空间物理上与客体保持的距离,而是指一个人心理上主动与客体保持一定的非功利的关系,杜绝直接的利害得失的亲密关系。

就是说人自己主动地不关心、不在乎客体与自己的实际功利关系,而保持一种对客体自由的观照,只有在这样的心态之下,审美才能够发生。

心理距离说强调的是主体心态上主动“超脱”外在事物的实用价值而关注其纯粹“形式”给予人的感受,强调一种非功利的审美态度,追求美自身的独立价值。

“心理距离”就是美感的本质特征,美离开了心理距离就无法存在,而审美的艺术创造的核心问题也就是创造心理距离。

孤立说:德国美学家闵斯特堡在《艺术教育原理》中提出,认为美之所以产生,就在于我们主动地把一个事物与它周围世界和各种因果关系等统统隔绝开来,就这个事物自身而把握这个事物的整体形态,这就是审美。

闵斯特堡要求人们对事物采取“孤立”的态度,实际上与布洛“心理距离”相似,也是强调美自身的独立性和非功利性,去除科学分析的态度和实用功利的态度。

自然辩证法-浅析自然观的历史与发展

自然辩证法-浅析自然观的历史与发展

自然辩证法-浅析自然观的历史与发展浅析自然观的历史与发展(DRAGON)[摘要]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同自然科学的萌芽、产生与发展有密切1的联系。

要了解自然观首先要了解自然观的历史与发展。

本文依次讲述了了朴素辩证法的自然观、宗教神学的自然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并指出各阶段自然观的特点及意义。

只有理清自然观发展的不同历史形态,对其进行全面深刻地剖析,才能揭示其本质,从而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发展观。

关键词:自然观宗教神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和看法。

对自然界的看法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二是受到和生产力相应的科学水平的限制。

在这两个因素之中,生产力因素是最基本的,因为对自然界的认识要通过科学来实现,而科学的发生和发展是由生产力决2定的。

它的产生、发展源远流长。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自然观,不同时期人类自然观也不同一、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希腊自然哲学的最初尝试,是想用一种理性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神秘主义来对自然界中所发3生的一切事件做出解释。

我们把16世纪以前的科学技术统称为古代科学技术,与之相适应的是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认为万物有共同的组成成分,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把精神看作是物质的派生物。

古代朴素自然观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做直观的考察,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提供了一幅自然界的总图景。

但它也有历史局限:它在直观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现象进行笼统的、粗糙的哲学概括。

表现出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等历史局限性。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基本特点:古代自然观最显著的特点是,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作直观的考察,勾画了自然界的总画面。

《美学》教学资料全部

《美学》教学资料全部

《美学》教学资料全部南通大学美学高金生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描述教材使用电子教案绪论第一章 美的本质第二章 美的形态第三章 审美范畴第四章 审美感受第五章 审美教育多媒体课件绪论第一章第二章考核办法单元测验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试题库参考文献《美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美学学分: 3 总学时: 54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高级文秘)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师范、高级文秘)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审美活动论、审美经验论、审美形态论、艺术审美论、审美教育论等理论的讲解与研读,借助已有的历史考古文献、丰富的文学艺术资源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充分发掘学生的审美潜能,调动他们已有的人文知识储备,使之在掌握美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期基础上,能较为充分地把握自然的奥秘,人生的价值、社会的真谛和艺术的意蕴 ,树立正确、进步的审美观,提高人文素养。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编导论:美学学科与美学基本问题(6学时)本编着重探讨审美现象与审美学科的区别,美学学科的形成与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以及美学与人生之间的根本联系。

掌握美学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的同时,不可忽视它的现实性与人生切己性。

第一章审美现象和美学学科的形成(2学时)1. 了解:人生与审美现象2. 识记:审美的历史性3. 掌握:美学学科的诞生第二章美学的历史与学科定位(2学时)1. 识记:美学发展简明线索2. 掌握:美学的研究对象3. 了解:美学的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第三章美学的基本问题(2学时)1. 识记:美学的哲学基础2. 掌握:美学的内在问题3. 了解:审美与人生第二编审美活动论(9学时)本编主要探讨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主体与对象的关系,以及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与类型。

明确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美因人的存在而有价值,人的存在因为拥有美而升华。

第一章审美活动的存在方式(3学时)1. 识记: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2. 掌握: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3. 掌握:审美活动的价值内涵4. 了解: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第二章审美活动中的主体与对象(3学时)1. 掌握: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2. 掌握: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3. 识记:审美对象的生成与显现第三章审美活动的发生(3学时)1. 了解:审美发生理论概述阿2. 掌握:审美发生的条件与标志3. 识记:原始审美活动的基本类型第三编审美形态论(10学时)本编主要论述中西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主要审美形态,重点掌握悲剧与喜剧,崇高与优美、丑与荒诞以及中和、气韵、意境等审美范畴的内涵与精神。

自然观的演变及当代思考

自然观的演变及当代思考

自然观的演变及当代思考摘要自然观指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人与自然的关系可分为认识关系、改造关系、价值关系和审美关系等,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依附和崇拜自然;利用和加强自然;征服和支配自然;警醒和反思自身行为。

自然观的演变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然观演变思考随着工业文明向全球的推进,对环境的破坏也已愈演愈烈,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已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之中。

自然观包括人们对于自然的本源、演化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的看法。

[1]它的产生、发展源远流长。

研究自然观的演变,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它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古代朴素自然观古代自然哲学超越了宗教和神话,开始尝试对自然作出统一的说明。

古希腊哲学基于对万物本原、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原始思考,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揭示了世界的生长、组织和运动的天性,并强调了本原物质元素的一般性和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的普遍性。

在希腊人看来,人始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最高目的和理想不是行动,不是去控制自然,而是作为自然的一员,深入到自然中去,领悟自然的奥秘和创造生机。

这种有机论的自然观贯穿于希腊哲学发展的全过程。

有机自然观在古代的中国体现得更为纯粹。

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的争辩从先秦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出现了“天人相类”、“天人相与”、“天人合一”、“天人不相预”、“天人感应”、“天人之分”、“天人交相胜”等观点。

[2]主流还在于强调“天人合一”,可以说,“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以“天人合一”哲学命题为核心的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形成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大餐,这种文化不仅滋养了古人朴素的环保意识,也成为今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尺度。

无论是古希腊人自然观还是中国古代的自然观都只强调顺应自然,而忽视了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人被动地适应自然,人类就没有发展和进步,但这种自然观对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积极意义。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美学思想的得失——兼论庄子艺术宗师形象的建构文/顾一心引言《中国艺术精神》一书,系徐复观先生继《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之后的又一部重要专著,也是在现代视野之下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奠基之作。

该书体制宏大,创论颇多,主要对中国艺术史上以庄子为线索、以山水画为落实的一脉艺术精神进行了溯源与讨论,至今对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徐氏的基本观点,是将孔子与庄子并列为中国艺术精神的滥觞,并且认为,自孔门以音乐教育为中心的艺术精神转化和没落之后,由庄子的横空出世,导出了中国纯粹艺术精神的主体“心”,奠定了以虚、静、明为基本特征的艺术性思维方式,并在后世山水画的创作与理论中得以体现和发展。

全书的理论核心,是以庄子为中国艺术精神真正的开创者,对徐氏美学思想的争论,亦历来围绕此一观点而展开。

本文试在把握徐氏研究视野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分析本书的语词内涵与理论特色,从而评判其美学思想的得失,并对庄子艺术宗师形象的建构作一定程度的扩展讨论。

一内容概述——以庄子一章为基要《中国艺术精神》一书,是徐复观先生首次标举“中国艺术精神”为课题,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

书中的颇多创论,均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源流与发展表达了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在此试为概述。

全书约30万字,分列十章,前两章为其思想的纲要,分述孔子、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之源流的关系。

在第一章中,徐氏认为,孔门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美学教育,是古代艺术精神的滥觞之一,然而这一传统后来渐趋没落,并转化为文学方面的载道精神,从而退出了艺术精神的领域。

而《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二章,即庄子一章,则是全书美学思想的灵魂所在。

在此章中,徐氏以近6万字的篇幅论述了庄子哲学,由《庄子》中关于道、美、精神自由等问题的阐述,导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即以虚、静、明为基本特征的心斋之“心”,进而确立庄子作为中国纯艺术精神之滥觞的地位。

盖庄子的哲学宗旨,在于寻求人生自有限境界中的自由与解放,与艺术的根本目的相通;而庄子体验“道”的精神状态,则是以虚静之心去观照和把握天地间不可言说的大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又与艺术性的审美与创造活动相通。

浅谈中国艺术中的“自然”

浅谈中国艺术中的“自然”

美术界艺术论坛TEXT/聂松浅谈中国艺术中的“自然”中国文化艺术中的“自然”饶有兴味。

如果将“自然”一词放在中国文化艺术的长河中进行考查,会发现这个词的深层意味。

而艺术的自然,实为人创造的自然,可谓第二自然,也就是说艺术中呈现的自然是赋予了人的精神品格的自然。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聚焦在几个闪烁的光点上面,其中之一,是道家尚朴的传统,而大学者徐复观认为庄子道家学说是中国传统艺术之父。

《庄子》一书中多提及自然之美,以朴素的自然作为艺术的最高境界。

也就是说,庄子中所论及的“自然”可算得上文化艺术范畴中“自然”的最早的阐述。

漫漫寻去,便越发悟得此语的文化意味和深邃内涵,“自然”的文化意味可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野逸的自然中国人的远祖便探索着带有艺术意味的石面绘画。

也就是说,中国在有人类之初便有了艺术,我们可以发现的艺术品中就有刻画有牛的形象的原始岩画。

以岩石作为画幅是中国乃至世界人类祖先的创造。

这些绘画带有原始的野味,作为材质的石也有了“野”的文化倾向。

后来,石被文人赋予了更深的文化意味。

中国历史上成熟了的文化人“士”阶层崛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自从此时,悦山乐水便成了文化人对生活品赏的一个重要部分。

而作为悦山乐水的山水文化的缩影——对石的玩赏在中国文化人中延续千年,经久不衰。

对石的玩赏有许多先例,米颠(米芾)拜石,东坡(苏轼)赏石,板桥(郑燮)画石……石在中国文化中便有了某种品格,考查多件传统艺术品中对石的品鉴,它成了野逸的品格的代表。

除了石,对花鸟的玩赏和表现中也有野逸一路。

五代徐熙经常漫步游览于田野园圃,所见景物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

每遇景物,必细心观察,故传写物态,皆富有生动的意趣。

在画法上他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落墨的表现方法。

他在所著《翠微堂记》中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

《图画见闻志》记徐熙画是“落墨为格,杂彩副之,迹与色不相隐映也”。

宋代沈括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梦溪笔谈》)。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第二章内容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第二章内容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第二章内容第二章的主题是中国艺术精神。

在这一章中,徐复观提出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概念,并探讨了其特点和内涵。

中国艺术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中国人民对美的追求和表达。

徐复观认为,中国艺术精神具有独特的特点,与西方艺术有着明显的区别。

中国艺术精神强调内涵和意境。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形式美,更重要的是要表达情感和思想。

中国艺术家注重作品的内涵,通过意境的营造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这种追求内在美的艺术观念在中国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国艺术精神注重和谐与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思想在艺术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艺术家追求作品的和谐与平衡,通过对比、对称和配比等手法来达到这种效果。

这种追求和谐与平衡的艺术观念使得中国艺术作品具有独特的美感。

第三,中国艺术精神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中国人民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文的关怀在艺术中得到了体现。

中国艺术家通过对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的描绘来表达对自然与人文的敬畏和赞美。

他们追求作品与自然的融合,通过艺术手法将自然的美与人文的情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第四,中国艺术精神注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艺术的重要基础,但中国艺术家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传承,他们追求创新和突破。

中国艺术家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现代元素,使得作品更具时代感和个性特色。

这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为中国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第五,中国艺术精神强调社会责任和人民情感。

中国艺术家关注社会问题,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批判。

他们追求作品的社会意义和人民情感,通过艺术的方式传递对人民的思念和祝福。

中国艺术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内涵。

中国艺术家通过追求内涵和意境、和谐与平衡、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结合以及社会责任和人民情感来表达中国艺术精神。

这种独特的艺术精神使得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美学史大纲王夫之的美学体系

中国美学史大纲王夫之的美学体系

中国美学史大纲王夫之的美学体系中国古典美学在明末清初进入了自己的总结时期。

这一时期的标志,是王夫之的美学体系和叶燮的美学体系。

王夫之不仅是一位哲学大师,也是一位美学大师。

他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

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唯物主义美学体系,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种总结的形态。

王夫之美学体系中的情景说,对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作了具体的分析。

王夫之反复强调「诗”不同于“志”(或“意”),“诗”也不同于“史”,“诗”的本体乃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

王夫之美学体系中的现量说,对审美观照、审美感兴的基本性质作了深刻的分析。

王夫之指出,“现量”具有三层涵义,即“现在”义、“现成”义和“显现真实”义。

他用这三层涵义对审美观照、审美感兴的性质进行规定。

他指出,美是天地间的景物所固有的。

诗歌意象在本质上乃是对于自然美的真实反映。

这种真实的反映,是通过审美感兴即瞬间直觉实现的。

这样,他就把审美感兴、审美直觉和唯物主义反映论统一了起来。

王夫之在情景说和现量说的基础上,对诗歌意象的整体性、真实性、多义性、独创性等特点作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命题。

王夫之对诗歌意境的分析,也有许多独到的地方。

一、王夫之的美学著作:1、王夫之是清初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代表作:《诗译》《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南窗漫记》一>合称《姜斋诗话》《古诗评选》《唐诗评选》《明诗评选》2、王夫之、叶燮(中国美学史上的双子星座)3、王夫之美学思想也有一些陈旧落后的东西,恪守封建伦理规范和儒家诗学规范,用很激烈的词句抨击杜甫等二、王夫之的情景说1、王夫之继承了王廷相一一“意象”是诗的本体(1)王夫之明确地把“诗”和“志”“意”加以区别:“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志”“意”不同于审美意象※一首诗好不好,不在于“意”如何,而在与审美意象如何(王夫之否定了“以意为主”的说法)(2)王夫之又明确地把“诗”和“史”加以区别:“诗”一一“即事生情,即语绘状”,要创造“意象”(审美意象)“史”一一虽然也剪裁,却是“从实着笔”(不是审美意象)2、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的具体分析一一“情景说”(1)王夫之:诗歌意象就是“情”与“景”的内在统一,这是诗歌意象的基本结构(“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景,景总含情”)(2)“情”与“景”的统一是内在的统一,而不是外在的拼合,不是机械的相加(“情生景,景生情”“景以情合,情以景生”)(3)诗歌意象的类型:“情中景”、“景中情”(特殊)、“人中景,景中人”(以上论述的本意是反对为“情”“景”的结合规定几个死板的模式,情景结合的具体形态可以多种多样的)(4)怎样才能实现“情”“景”的内在统一?王夫之认为在直接审美感兴中实现的,在直接审美感兴中“情”与“景”自然相契合而升华,从而构成审美意象三、王夫之的现量说1、审美意象必须从直接审美观照中产生一一王夫之认为这是审美意象的最基本的性质(即“现量”)2、王夫之引进“现量”不仅为说明审美意象的基本性质,还说明诗人对客观景物的观照怎样才是审美的观照(深刻之处)3、“现量”三层涵义:(1)“现在”义:“现量”是当前的直接感知而获得的知识,不是过去的印象(2)“现成”义:所谓“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

现象学

现象学

现象学引言回顾中国哲学自宋明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哲学每一次新可能的展开,或每一次新的开端,几乎都与外来思想的进入及对它的接受、改造有关。

换言之,每一次外来思想的传入或入侵,都可能成为中国哲学与思想重焕生机、别开生面的契机。

比如,宋明儒学的产生即与佛学的传入密不可分;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方东美、钱穆等先生为代表的港台新儒家的兴起,亦得力于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东渐。

当下,中国哲学再次面临吸收他山之石以自我更新、重新上路的契机。

此契机即现象学的传入:借助于现象学的精神和方法,我们将会重新发明中国哲学,使中国哲学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意义。

不过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正如佛教的传入不仅造成中国哲学的涅盘新生,而且也使佛教自身中国化、产生中国化佛教一样,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遇也将给我们(从事现象学研究的学者们)提供这样的契机:从中国哲学出发,以中国哲学的视野重新发明现象学,使现象学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意义。

因此,在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的相遇中,我们可以进行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的相互发明,以为双方同时开出新的可能。

显然,要开展这样一种相互发明,必须同时具有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的双重视野,并能在这双重视野中自由往返。

本文的研究对象———耿宁(IsoKern)的心性现象学尤其是其对阳明良知学的现象学研究———即是这样一种在现象学与中国哲学之间进行相互发明的具体实践。

本文的目的就是以耿宁的这一实践为例,具体地说,以其用现象学的自知学说研究阳明的良知学说、以及用阳明的良知学说反问甚或改造现象学的自知学说为例,探讨现象学与中国哲学相互发明的可能性。

为此,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探讨现象学本身的特点以及胡塞尔现象学的自知学说,以揭示出现象学重新发明中国哲学的可能性前提;2.分析耿宁的阳明“良知”三分说,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说“良知”是“自知”;3.具体分析耿宁对“良知”的现象学阐明———“良知”作为“道德自身意识”或“对本己意向中的伦理价值的直接意识”;4.对耿宁的“良知即自知”的观点进行反思;5.在耿宁先生从中国哲学出发向胡塞尔现象学发问的基础上,进一步以阳明的“良知”说重新发明现象学的“自知”学说,提出笔者对“自知作为良知”的理解。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精心整理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中美学思想的得失——兼论庄子艺术宗师形象的建构文/顾一心引言一内容概述——以庄子一章为基要《中国艺术精神》一书,是徐复观先生首次标举“中国艺术精神”为课题,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

书中的颇多创论,均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源流与发展表达了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在此试为概述。

全书约30万字,分列十章,前两章为其思想的纲要,分述孔子、庄子与中国艺术精神之源流的关系。

在第一章中,徐氏认为,孔门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美学教育,是古代艺术精神的滥觞之一,然而这一传统后来渐趋没落,并转化为文学方面的载道精神,从而退出了艺术精神的领域。

而《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二章,即庄子一章,则是全书美学思想的灵魂所在。

在此章中,徐氏以近6万字的篇幅论述了庄子哲学,由《庄子》中关于道、美、精神自由等问题的阐述,导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即以虚、静、明为基本特征的心斋之“心”,进而确立庄子作为中国纯艺术精神之滥觞的地位。

盖庄子的哲学宗旨,在于寻求人生自有限境界中的自由与往来”1相同。

2“天34.正式导出艺术精神的主体——心斋之心。

徐氏认为,这一心灵在其精神活动的方式上,具有虚、静、明的基本特征,而在精神活动的目的上,则是寻求超越心灵与外物的主客界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至境。

5.庄子艺术精神在人生观、宇宙观、生死观、政治观等问题上的具体体现。

随后,徐氏则将他所理解的庄子的艺术精神,充分落实于后世的山水画艺术之上。

他在第三至第十章,大致以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与理论为对象,发掘庄子艺术精神之内在禀赋的传承,在此过程中,广泛涉及对气韵、逸格、文人画、南北宗派等诸多问题的研究。

徐氏的研究,盖欲指出中国山水画的特色,实源出于庄子的艺术精神(具体而言,又以魏晋时期的玄学为中介),是以虚、静、明为特征的心斋之心的活动的外化,是追求主体与客体间互无界限的天人至境。

徐氏认为,山水画之所以最能代表庄子的艺术精神,是因为孕大含深的山水意象,较之其他的艺术意象,更易于提供安顿人整个精神的艺术世界,作为客体的山水,实即为主体存在的体现。

2自然观的演变

2自然观的演变

第二讲自然观的演变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个发展过程,自然观是对这种认识的哲学概括,当然也在不断的演化和发展。

一、古代的自然观西方古代虽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实验自然科学,却滋生了十分丰富和深刻的自然哲学观念及笼统的自然科学知识,这些思想主要包括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不同学派的观点之中。

早期自然哲学爱奥尼亚学派:注重自然、崇尚自然,试图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自然原因来考察自然。

认为人们面对的世界与各种现象是自然的,其背后无需超自然的神、鬼的干预;并且自然的原因与本性,在原则上是人的思维和理性可以理解的。

基本点:(1)探讨了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及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基本东西演变而来的。

泰勒斯的“水”。

认为水是万物之源。

水有三态变化;水能析出多种物质;生命离不开水等现象为他的“水”本原说提供了证据。

阿那克西米尼(米利都学派)的“气”本原说。

万物皆由气凝聚而成,又复散为气。

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说。

万物沿着“火变气,气变水,水变土”的“下降道路”和“土变水,水变气,气变火”的“上升道路”,循环变化不已。

(2)关于运动的一般认识,认为世界是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一个整体,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各种自然现象与运动变化都由永恒不变的自然秩序、规律或逻各斯所支配。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不同意把可感觉的物质元素作为宇宙万物的基质。

注重用数的关系和比例来表示宇宙万物的秩序与规律。

认为,先有数而后有万物,于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凡物皆数”,从数产生出点,点产生出线,线产生出面,面产生出体,然后产生了水、火、气、土四大元素,形成世界万物,整个世界是由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按一定数量关系构成的和谐整体。

他也十分崇尚人的智慧和理性,认为人的心灵能直接把握宇宙万物的基本原因和自然本性。

古代原子论观点原子论的创始人是留基伯。

原子论最著名的代表是德谟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是留基伯的学生。

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气韵生动”与“传神写照”关系之辨析

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气韵生动”与“传神写照”关系之辨析

Yan Jiu Ping Lun·研究评论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气韵生动”与“传神写照”关系之辨析傅芳周故宫博物院人事处摘要:我国古代文艺批评和美学理论主张形神兼备,其中“传神”的思想对我国古代绘画理论和具体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南朝谢赫提出“气韵生动”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古代美学理论对“神”的认知。

本文以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及谢赫的“气韵生动”概念为切入点,从理论渊源、形体与神韵三个方面考察“气韵”观对“传神”观的吸收与超越。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气韵生动”“传神写照”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1-0001-03同处于魏晋玄学兴盛的时代,顾恺之的“传神写照”与谢赫的“气韵生动”有着相近的精神内涵和时代背景,因而许多研究者常把谢赫的“气韵”与顾恺之的“传神”相提并论。

而笔者认为,二者虽有相通之处,但究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需要慎重地在某些方面进行比较。

一、源流之异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艺术自觉的时代,在此时期,产生了一大批具有很高价值的美学理论著作,也随之产生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其中就有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和谢赫的“气韵生动”。

尽管它们同深受魏晋玄学的影响,传承了老庄美学的思想特点,强调审美对象的“神”,但在理论根源上却是从属不同的美学范畴和发展体系。

“传神写照”这一命题最早由东晋顾恺之提出,《世说新语·巧艺》记载道:“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

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顾恺之指出传神的关键不在自然形体的完整表达,而是通过某关键部位体现出来的人之风神风韵以及个性情调。

这种思想一方面延续了自先秦至汉代的哲学家对形神关系的思考,老庄从“道”出发,提倡“德”的价值,《淮南子》提出“君形者”,促动“神贵于形”“以神制形”的讨论;另一方面,至魏晋时期,“神”的概念开始普遍应用于人物品藻,逐渐进入审美的范畴,成为顾恺之“传神写照”思想的重要来源。

李泽厚美感积淀说与遗传学

李泽厚美感积淀说与遗传学
但是在该论文后半部分为解释自然美而论 述移情原理时,李泽厚实际上又主张另一种反映 论,并且承 认 美 感、意 识 对 美 的 构 成 性 作 用。 朱 光潜继承了自康德以来的主流感性论,认为直觉 具有创造性或构成性功能。创造活动涉及质料 和形式两方面要素。其中质料作为感性杂多是 普遍公认的,无须多论;但是关于形式,不同哲学 家有不同看法。在康德那里,时间和空间是直观 的纯形式;在 克 罗 齐 那 里,心 灵 (spirit)是 比 时 空 更为基础的形式;[5](P5)朱 光 潜 认 为,“在 心 灵 的 创造作用中,背面的支配力是情感”,[6](P236)因此 他用“个人情趣”代替克罗齐的“心灵”。不论时 空、心灵抑 或 个 人 情 趣,它 们 作 为 直 觉 形 式 都 不 是静止或 被 动 的,而 是 具 有 主 动 性,即 主 动 创 造 出感性对象。这是自康德以来近代哲学的基本 主张。正因此,朱光潜坚持美感“创造论”。李泽 厚为解释自然美而论述移情现象时也明确承认 直觉的构成 性 作 用:“唯 物 主 义 不 能 也 并 不 否 认 这种现象 (指 移 情———引 者 注 )的 人 类 主 观 性 质 和人的意识 情 趣 的 主 观 作 用。”[4]只 是 他 认 为 这 种发挥“主观作用”的东西不是“个人情趣”,而是 由社会经验积累形成的“美感的基础”:“个人生 活在一定的社会、时代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 承认了、保 持 了 这 个 社 会、时 代 的 功 利、理 智、逻 辑的 考 虑,这 种 考 虑 成 为 他 的 美 感 的 根 本 基 础。”[2](P186)而“移情”就 是 这 种 “美 感 基 础 ”作 用 的结果:“‘移情作用’,正如美感一样,是人类长 期的社会生活环境的教化熏陶(其中文化教养又 占很 重 要 的 地 位 )所 不 自 觉 地 形 成 的 条 件

中国传统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

第29卷第1期2021年2月系统科学学报JOURNAL OF SYSTEM S SCIENCEVol.29 No.lFeb. 2021中国传统有机论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叶冬娜(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50)摘要:基于系统论视域,从整体上探究事物本质之研究,无论在中国或西方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有机论自然观在西方近代经过机械论的过渡,从机械论出发迈向新形态,在自然法则的独立性、实在界的理论研究方面不存在论证上的困难。

而有机论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呈现为一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它最大的特色是从根底上认同人间法则与自然法则的一致和交互作用。

这种自然观虽然充分认同人的存在价值,但却与现代理念和制度难以交融,未能催发客观独立的科学研究的效应。

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现代转型,在自然哲学与科学思想方面,是传统有机论自然观经过近代机械论的洗礼,逐步迈向现代科学有机论与机械论的融合,也即表现为科学秩序和道德秩序的重新整合。

因而,中国的有机论与西方的有机论的“有机地”结合,应当走一条批判一沟通一重建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国传统;有机论;机械论;现代转型;系统思维中图分类号:N94-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08(2021 )014)014>06在西方,有机论和机械论两种认识方法有着经 久不衰的辩论,至今尚难分胜负。

机械论力图通过 物理化学分析将有机体还原为物质故谓还原论,此 方法的缺点即忽略了整体与部分之和存在不对称关 系的重要原理。

有机论则注重定性分析,然而却忽 视了定量分析,使得人类对机体生命认识蒙上神秘 面纱。

如果站在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哲学发展的路 向上看,二者各有其存在的历史理由和价值;如果站 在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哲学发展的路向上看,问题 则有所不同。

有机论在中国传统自然哲学中呈现为 一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此自然观最大的特点就是 极大地认同人伦法则和自然法则的一致性和交互作 用。

在西方,有机论思想则经过近代机械论的过渡 才得以建立,因此,在自然法则的独立性、实在界的 理论研究方面不存在怀疑和困难。

性二元论及明儒的批判和改造

性二元论及明儒的批判和改造

性二元论及明儒的批判和改造作者:杨世文陈祎舒来源:《人文杂志》2021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11-0060-10有关人性论的认识,历来受到儒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早在先秦时代,孟子、告子、荀子等人就围绕着人性善恶与否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观点。

直至宋代,以张载、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提出了“天地之性”(“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性二元论主张。

顾名思义,性二元论正是将两方面的因素在性上内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宋儒在维护孟子性善论的前提下,通过本体论与宇宙论相结合的视角,试图对前人的人性论思想进行吸收与调和,并进一步加以创新阐释。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提出,是人性论发展历程当中的历史关键节点,既是对古代人性论的全面总结,但也因此引发了更大的争论。

明代学者本着理气一体的原则,针对性二元论中割裂理气的倾向,对“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内涵与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矛盾加以改造,并进行了新的诠释,人性论也得以进一步发展。

可见,有关人性论的讨论,是中国思想史上争讼不息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就先秦时代来看,持不同观点的学者之间关于人性论的分歧往往来自对善恶之源的认识不一,但对人在经验世界中可能表现出的善恶两种倾向的认识则是相同的,这种共识也为宋明理学兴起之后“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这对范畴的提出提供了潜在的可能;其次,明代诸多学者之所以反对性二元论,就在于其表现出割裂理气的倾向,然而在解构性二元论并进一步建立己说的过程中,又不得不对人的善恶追根溯源,重新加以分析说明,最终又回归到先秦学者关于善恶之源判定的路径上。

可见,每一次人性论的发展,都是对前人思想资源整合后的再造,同时也是对前人之说的不足加以完善,而关于善恶之源的探索则是始终贯穿其中的。

前人有关人性论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其中也不乏性二元论的研究专著,然而立足于明儒的视野,系统阐释他们对于性二元论展开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个人所持人性论的主张与特征,此类研究依旧较为少见。

《中国经学发展史概略》

《中国经学发展史概略》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论文——中国经学发‎展史概略·导言·经学发展概‎况·结语第一部分导言经学作为传‎统国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上至先秦,下迄今日,无时不影响‎着我们的思‎维、生活等各个‎方面。

经之所以为‎经,就在于它所‎倡导的价值‎观。

所以“经学思想”即是关于经‎学的“价值”和“意义”的思想,徐复观先生‎呼吁开展“经学思想”的研究,并认为“此是今后治‎经学史的人‎应当努力的‎大方向”。

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学一直是‎社会的指导‎思想,自《庄子·天下篇》、《汉书·艺文志》以及后世关‎于经、史、子、集的文献分‎类等等,有关传统的‎思想文化的‎陈述都是以‎经学为纲统‎合子学的。

后世无论多‎么伟大的思‎想家,其影响都是‎无法与儒家‎六经相比的‎。

而两千年间‎的一般知识‎分子可以不‎读诸子百家‎之书,但很少有不‎读儒家经典‎的。

若一部中国‎思想史(或哲学史)著作不包括‎经学的内容‎,你能说它是‎信史吗?即以子学而‎言,中国思想家‎(哲学家)的问题意识‎,多是从经学‎衍生出来的‎,许多哲学命‎题所讨论的‎正是经学中‎的问题,你如果不懂‎经学,如何能正确‎的理解那些‎命题呢?经学的重要‎性便可想而‎知了。

本文便从思‎想领域概述‎中国经学史‎的发展。

第二部分经学发展概‎况首先了解何‎为“经”。

“经”,按其本意讲‎,是纵丝的意‎思。

章太炎道:“案经者,编丝缀属之‎称,……亦犹浮屠书‎称修多罗,修多罗者,直译为线,译义为经。

盖彼以贝叶‎成书,故用线连贯‎也;此以竹简成‎书,亦编丝缀属‎也。

”关于经学,日本著名经‎学家本田成‎之认为,“所谓经学,乃是在宗教‎、哲学、政治学、道德学的基‎础上加以文‎学的、艺术的要素‎,以规定天下‎国家或者个‎人的理想或‎目的的广义‎的人生教育‎学。

”正如他所言‎,广义的经学‎几乎涉及到‎了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

经学既是制‎度,又是风俗伦‎理,还是精魂。

徐复观的诗歌创作论

徐复观的诗歌创作论

徐复观的诗歌创作论王祖琪【摘要】徐复观是“现代新儒家”中对文学艺术用力颇多的一位学人,他的文艺理论贯穿着哲学的思考、史学的方法.徐复观的诗歌创作论主要体现在对杜甫诗歌以及诗论的研究中.杜甫是中国诗坛巨擘,对后世诗人创作影响巨大,自古以来对杜甫的研究始终围绕“道德阐释”与“诗艺阐释”进行,徐复观认为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徐复观以杜甫研究为基础的诗歌创作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诗人修养是产生创作冲动的根源,工力用典是诗歌创作的具体方法,打通古今与转益多师是杜甫诗论的特色.【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19)001【总页数】6页(P55-59,119)【关键词】诗歌;创作论;徐复观【作者】王祖琪【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52徐复观认为杜甫是“非天才型诗人”的典范,所谓“非天才”是指不像李白这般“天才”在写诗时能够信手拈来、自然天成,正因为如此,杜甫的创作方法才更有借鉴性。

徐复观撰写了多篇文章对杜甫进行研究,并习惯以杜甫为例,在阐释诗歌理论时进行分析佐证,在讨论黄庭坚、李商隐、陶渊明、李白等诗人的创作时,也时常以杜甫作为对比研究。

一、诗人修养与创作冲动徐复观在进行诗歌理论建构、批评、鉴赏、考证时,都极为强调诗歌创作主体即“人”的存在。

人是创作的主体,而人真正的创作冲动是流传千古、富有感染力诗歌的必然条件。

徐复观认为,如果一个人并无真的创作冲动,而只是为了应酬、应景,装点门面,假借典故辞藻来填补字词,那么其创作就是一个空架子。

这样情非真情、景非真景的作品,便是“隔”的作品。

徐复观认为“道德阐释”与“诗艺阐释”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因而他格外强调人格修养以及文体与人的关系问题。

他写道:“诗者性情之所感发也。

其或絺章绘句,真宰不存之不足以为诗,固无论矣。

即同一性情也,所以感发之者有深浅巨细之殊,其见于诗者亦因而有高下壮轻之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析徐复观美学思想中“第二自然”概念的理论源流及其当代意义(一)
论文关键词]徐复观;第二自然;传统美学;现代转换
论文摘要]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人物徐复观在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品评中,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二自然”的美学概念。

本文试图对“第二自然”的提出作概要的理论溯源,并进一步探讨这一概念的确立对实现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转换的当代学术意义。

徐复观(1903-1982)作为以治思想史见长的现代新儒家,其美学思想以中国思想史为主线,取精用宏,颇具创见。

“第二自然”是徐复观在品评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说”时所提出的一个原创概念,它突破了王国维在传统诗学中确立的以“境界说”为核心的才子气审美标准,秉承传统美学注重人伦教化的衣钵,用“境界”所标志的人的精神世界的到达点丰富和深化了“境界说”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第二自然”的美学概念,为传统美学的现代性转换敞开了一道门径。

要充分理解徐复观提升“境界说”(简称“复观之学”)的当代学术意义,必须结合“境界说”的学术发展理路去分析,沿着徐复观探求传统的现代转换之路去理解,按照“复观之学”的整体思想逻辑去把握。

本文意旨就是在充分吸收“复观之学”思想资源的基础上,为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寻找一条可能的路径。

一、境界、意象、意境:“第二自然”概念的源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宗明义地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在徐复观看来,王国维虽然“以他所提出的境界说,把文学批评的效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自始至终也没有把“境界”概念理清楚。

徐复观依照《人间词话》文本,对“境界说”作了考据与概念上的廓清。

徐复观认为,“王氏的所谓‘境界’,是与‘境’不分,而‘境’又是与‘景’通用的。

因为从辞源学上讲,“惟自唐代起,多数用法,境可以同于景,但境界并不同于景。

在道德、文学、艺术中用‘境界’一词时,首先指的是由人格修养而来的精神所达到的层次。

所以文学艺术中的境界,乃主客合一的产物。

“境界”是物与我的统一,要通过人格修养达到高层次的境界,艺术家对自然与人生须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当然,王国维在部分篇章中也触及到了境界的本意。

譬如,他讲:“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这里,王国维虽然讲了三种境界,却都已突破了诗论的范畴,已经是关照人生的美学话语了。

因此,徐复观体会到:“王氏此处所用的‘三种之境界’,与唐以来的传统用法相合,指的是精神境界,但这既不可谓之‘景物’,也不可谓之‘喜怒哀乐’。

王国维己经把“境界”提升到审美人生态度的层次。

王国维“境界说”的这一概念的歧出才是他提炼传统美学思想的精华所在。

继王国维之后,朱光潜把超利害的审美人生态度与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概念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了“境界说”。

首先,他认为美感世界纯粹是超越现实利害而独立的意象世界。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

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

可见,境界的形成有赖于意象的创造。

其次,他认为艺术活动都是心灵自由的创造活动,而创造的本质是超越现实而进人人生理想的境界,这是对王国维“三种境界说”的再阐释。

再次,境界是情景相生,是情感与意象的统一,是有情有性的生命主体进行意象创造的结果。

朱光潜援引传统诗学中的“意象”概念,沿着中西融通的理路丰富和发展了王国维的“境界说”,但并没有跳出“境界说”。

从本质上看,“境界说”仍然是传统诗学的“意象”层次,只是在王国维、朱光潜那里找到了现代美学学术的表述方式,但尚未达到传统诗学中的“意境”层次。

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指出:“意境说”并非由王国维首先提出,而且王氏之说,实际上相当于“意象”这个范畴;“意境说”早在唐朝就已提出,并且刘禹锡对“意境”这个范畴已经作了最明确最基本的规定,即“境生于象外”。

叶朗认为,“意境说”的美学本质就是表现作为宇宙
的本体和生命的道和气。

但是,王国维、朱光潜都将“境界说”提升到审美人生态度的层次,为由重审美经验的“境界说”向重审美本体的“意境说”推进开辟了新的学思路向。

与朱光潜合称为“美学双峰”的宗白华把“意境”确立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本体。

有学者认为,宗白华的美学贡献集中表现在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大发现:一是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美的两大类型,即“错彩镂金”的美和“初发芙蓉”的美,而后者正是中国古典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意境之美;二是沿着中西贯通的理路重新发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时空意识,由此对中国艺术意境作了精湛绝伦的阐发。

通过上述两大发现,宗白华为把握中国艺术精神提供了直达本体的直观路径—审美意境。

正如宗白华所言:“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像那代表希腊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雕像,不是像那表现埃及空间感的墓中的直线雨道,也不是那代表近代欧洲精神的伦勃朗的油画中渺茫无际追寻无着的深空,而是‘俯仰自得’的节奏化的音乐化了的中国人的宇宙感。

宗白华所发现的中国艺术精神中的时空意识正是区分意象与意境概念的关键,意象是对象性的,意境则是本体性的,是中国人对宇宙的形而上的本质直观。

意境概念的清晰确立,扩大了美学包容传统文化的能力,剩下的问题就成为在意象本体中的审美主体是如何可能的了。

二、“第二自然”: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间性结构
在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把握上,徐复观与宗白华几乎如出一辙,他们都从道家思想出发,直达中国艺术精神的本体形态。

但两人学思背景的差异也决定了其学术成果各有侧重。

徐复观是在“心的文化”的语境下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的第一人,在中国百年美学史上第一部以中国艺术精神为主题的专着《中国艺术精神》中,他认为孔子的礼乐之心和庄子的虚静之心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

这一“心”的主体是中国一切道德和艺术价值的真正源泉。

“心”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决定了它在审美关照和审美创造时的本体形态—即建立在“意象”基础上的“意境”,或建立在“境界”基础上的“第二自然”。

“第二自然”的形成是主客合一、心物合一、心物往来相照的过程,如徐复观所说:“心先人于境,境亦同时人于心,因而得心境合一(‘神会与物’),此时所写者乃心中的境,亦如画家所画者乃胸中的丘壑。

“诗人在上述历程中所把握到的景(境),是何状态呢?我以为唐司空图《与极浦书》中下面的话,是形容此一状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