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六大主题文学作品阅读训练及答案ppt课件(164张)
2019年河南中考语文现代文分析-PPT文档资料
现代文阅读试卷分析
第7小题:.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 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 这样的矛盾?(2分). 答案:放学回家的路程只需十五分钟,是妈妈以 成人的思维,按直奔目的地的时间来计算的。 (1分)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奇爱玩,容易被路 上的事物吸引,所以安安一路玩耍却没有意识到 耽误了回家的时间。(1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从文本中搜集信息、综合 信息的能力 此题总得分1646分,最高分2分,最低分0分; 得分率:91.7% 失分率:8..3%
典型错例:1、点明安安放学回家一共走了一小时零十 分,也表现妈妈的焦急(得1分,扣3分) 2、文章线索,和妈妈的15分钟形成对比(得1分, 扣3分) 3、详细的表明了安安放学路上的做事的具体时间点 明为什么回家用了一个多小时(得0分,扣4分) 错因分析;1、答案不全面,只答一个方面;有的学生 分析了很多,但都是反复分析一个方面。 2、答题不能扣住题目的要求,不知道联系文章的主 旨。 改进措施:1、教会学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答题要 看清题目要求,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学会分条答题。 2、注意加强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们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反 思,尽快找到下一步教学的方向和改进措 施,我们对2019年语文试卷598份进行了抽 样分析,现汇报如下: 我们分析的是现代文阅读板块,有两篇文 章,9个小题,共28分。第一篇是龙应台先 生的记叙文《放 学》,有7—11题5个小题 共16分。第二篇是李苗苗的说明文《“不假 思索”的肌肉记忆》,有12—15题4个小题 共12分。
第11小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 章内容加以探究。(4分)答案: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 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 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都 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童趣。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 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 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 示例三:我赞同主旨是关注儿童成长。文章把安安与妈妈在放学回家 所用时间上产生的矛盾摆在人们面前,意在引起人们反思:不应完全 用成人的标准苛求孩子,应多从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行为,精心 呵护他们成长。 (观点,1分;结合内容,1分;分析,2分。共4分) 考点: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认识,是一个主观题 总得分1796分,最高分4分,最低分1分。得分率:74.75% 失分率:25 .25%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含解析).doc
2019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含解析).doc淡写地说着,似乎没注意到我踌躇的脚步。
⑩意外总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诡异角落,正当我接近房间,以为再不久便能逃出这窘境时,竟然误踩中一支滚落在地板上的圆珠笔而摔倒,四脚朝天的姿势狼狈可笑,羞耻让我勃然大怒。
11“说好只是体验而已,你们玩真的?”明○明她就在我身旁,却没有扶我一把,任凭我跌倒而不顾。
我不在意受伤,难过的是这女孩的险恶,她分明是乘机报复。
12于是我咆哮,用力扯下眼睛上的遮挡物,○恢复我的视线与光亮,却从此噤声不再言语。
在我眼前的她,是位盲眼的女孩,她着急地弹开手杖子到处探查我的所在。
等她颤抖的手捧住了我的脸,那时她才流出眼泪哽咽地说:“对不起,你没事吧?”朋友和中心的人听见骚动从远处的楼梯跑下。
13“怎么了?”大家七嘴八舌地问。
○14“我没事,只是看见久违的光亮,不过被○感动罢了。
”15失明后,我居然看见了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那是属于心的独特芳香。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分)2.第⑤段加点字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3分)一会儿就到了会客厅,顺利绕过了沙发,避开了短凳,伸手抓起一个置于茶几中央水果盘内的橘子,送了一瓣酸甜的橘子到嘴里,我算准位置往后倾倒,安稳躺在搁着靠枕的椅子内。
3. 本文以“直到看见香味为止”为标题,有什么妙处?(4分)4. 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5. 结合全文,谈谈文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盲人女孩形象。
(4分)(一)1.(3分)“我”在盲人重建中心进行一天的盲人体验生活,什么也看不到,在整个过程中有一位女孩一直陪伴着“我”,在“我”摘下蒙布之后才知她是盲人。
【解析】关键要通读全文,先分析文章的段落大意。
第①段交代事件起因,“我”应邀体验盲人生活。
第②③段讲“我”了解环境,罩上眼罩,准备盲人考验游戏。
第④~段讲“我”顺利通过考验,因误会勃然大怒,扯下眼罩真相大白。
第段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将这些段落大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一文学作品阅读(散文小说)小说阅读考情分析及知识讲解课件
如《水浒传》中的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官居高位。
过程。一位逆来顺受的“忠臣”最终成为犯上作乱的“英雄”,
其性格刻画运用的是情节推进法。
解题思路: 解题时仍然要从小说三要素寻找思路,明确情节构思是为了表
现人物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思考答题方向:①是对表
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②是对塑 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 物性格。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 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题型5: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简要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答题技巧: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①烘托人物……心情;②渲染……气氛; 地点等;⑤为后文……情节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 展;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⑦烘托人物形象;⑧ 突出或深化文章主旨;⑨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 染力。
考点二:鉴赏故事情节 题型4:为什么小说要几次写到某某事件?(将小说的某个情节
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小说在哪些方面对某某人物作了伏笔,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题技巧: 对小说情节的鉴赏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理清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弄清故事的
来龙去脉,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 容,尤其注意分析透发展和高潮部分。善于体悟出故事情节中 寄寓的深刻生活哲理、社会现实意义。 第二,鉴赏小说的情节要从细节入手,细节往往成为设题点, 伏笔与点睛之笔是命题者的热点选择。另外,还要注意鉴赏小 说情节中倒叙、插叙、伏笔、悬念等的表达效果。
见闻感受表现或烘托人物形象;③在“我”的
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情感或者希望;④使文中的
2019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文学作品阅读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19年全国各地区中考语文真题汇编文学作品类阅读汇编说明:1.这些地区多以全省通用卷为主,涉及地方有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安徽、河南、河北、重庆、陕西、山西、江西、吉林、新疆、海南等13省份(如果有误,请指正)。
2.其中山西阅读很特殊,是综合性学习、阅读、写作的一个糅合,勉强分类,提醒关注。
3.为方便查阅对比使用,保持试题原题号不变,全部有答案,部分解析。
1.【北京中考】(二)阅读《天上梯田听古歌》,完成19-21题。
(共9分)天上梯田听古歌张永权①南疆春早,当北国还是一片千里冰封时,这里早成了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
红河两岸,哈尼山寨,层层梯田,一片繁忙,正是插秧的好时节。
②天不亮,哈尼妇女就起来煮好红鸡蛋、红米饭和腊肉,背到梯田边,让全家享用。
男人们把田里的秧苖拔起来打捆挑到栽插的田间。
女人们一排排下到田里栽秧。
一梯梯良田,被翠绿的秧苗绣成碧玉般的天梯,一梯一梯地向着蓝天伸去。
梯田接地连天,天在水田里,人在彩云中,好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农耕图。
③这里就是称雄天下、有大山雕塑美誉的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核心区,三千多级的梯田,从山脚伸进云天,气象万千,雄奇磅礴。
梯田在一年四季形成不同的景观,冬天清水滢滢,阳光下的玉梯,波光闪烁;春夏翡翠绿梯,耀眼悦目;秋搭金梯,辉煌灿烂,气势非凡。
一千个梯田,就有一千个太阳;一万个梯田,就装着一万片奇幻的云彩。
④哈尼人,只要一说话,就会唱歌,说红河两岸人人都是歌唱家绝非夸张,此时那些栽秧的女人唱起歌来,歌声此起彼伏,四山回应。
有的高亢嘹亮,有的低迴优美。
外人听不懂歌词,但美好的旋律却也让人陶醉。
合唱、独唱、对唱,女人们一边栽秧,一边唱歌,让梯田成了神奇的赛歌台,把希望的秧苖插在歌声里。
⑤人群中有个姑娘,她放声一唱,四周便一片寂静,这时,只有她那山泉般清纯的声音,流淌在秧田之中,流淌在天上人间。
陪同的哈尼族诗人朋友告诉我,她唱的是一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中表现栽秧生活的古歌,诗人译出的歌词大意,也充满诗意:冬天是春天的母亲,冬天老了,春天就长大了。
2019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文学作品阅读(共40张PPT)
个美丽的黄昏’。”此句丰富文章内涵,告诉人们只有具有丰富多样的
经历的人,才能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如:“我告
诉您了,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
缺点,连肚脐眼都没了。”此句中的“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如《谈生命》中有: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阐述对生命中的痛苦和快乐应
持有的正确态度。生命中的快乐时光固然好,但痛苦能使人对生命的感
悟和理解更深刻。进行反问就可以使语气更加肯定有力,发人深省。
中考怎么考
试做真题,明确考向
9.引用: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增强语势,言简意赅。如《谈生命》
中考怎么考
试做真题,明确考向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如《那树》中有:“于是这一
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
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咬”“骨粉”和“呻吟”这些都是描写
性、形象性很强的词语,再现了一幅人类屠戮大自然生命的图景。“咬”
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裹紧大衣”,再写大衣,前后呼应。“穿过
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与开头呼应。呼应的好处是使全文结构严谨,
浑然一体,逻辑严密,突出主题,深化主题。
中考怎么考
试做真题,明确考向
2.文学作品常有一条或多条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一般常见的线索有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
给人以视觉的感受,“骨粉”诉诸视觉,“呻吟”则诉诸听觉,都给人
2019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二部分 阅读 第二章 现代文阅读 第一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48张PPT)
现代文阅读
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
第一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
考 纲 要 求
1.理解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理解)。 2.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景与形象(理解)。 3.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理解)。 4.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理 解)。
5.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运用)。
⑦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
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
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 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 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 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已经
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
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
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
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
④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 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 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 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
⑨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 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 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 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
(选自《北京晚报》2017年12月12日,有删改)
1. 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
2. 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3.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 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 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 话给噎回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让我看着你 ②母亲是被我们硬逼着走进医院的,那个 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 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声。 每一次我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 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 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握着母亲 骨瘦如柴的双手,那一双曾经无数次爱抚过我 的手,如今青筋狂乱,布满了褐色的老年斑。 我扭过头,去看挂在母亲头上方的吊瓶,眼泪 无声地掉落到心里。
主题阅读与写作
主题一:挚爱亲情
(一)生了根的空床 (一)生了根的空床 麻 坚 ①搬进新房没几年,小艾就跟妻子商量, 他想把次卧的那张空床撤了,然后买一张书柜 放进去,改做书房。“这样不好吧?”妻子不 无担忧地说,“以后来客人了咋办?” ②“客人?咱们家两三年也没来一个客 人!”小艾看了妻子一眼,不屑地撇了撇嘴。 “那爸妈来了呢?”妻子想了想,又问。“爸 妈来了可以睡在沙发上或者打地铺,”小艾说, “再说爸妈一年也来不了两次。”
父亲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时刻在家里和 自己的心中给儿子留一个位置;父亲关心儿 子、惦记儿子,对儿子充满浓浓的爱意。
(一)生了根的空床 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父亲一看,变了脸色,一把扔掉菜筐,慌慌张 张地跑了过来。 本句是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的神态和动作, 加点词语写出了父亲看到小艾在拆卸空床螺 丝时的惊讶与慌张,表达了父亲对儿子小艾 的关心、呵护之情。
(一)生了根的空床 ③小艾的父母不爱走动,很少来小艾这儿, 就是来了,也是当天来当天赶回去,很少在小 艾这儿过夜。妻子想想觉得小艾在理,便同意 了。 ④书房弄好后没多久,国庆节就到了。小 艾想他和妻子已经有些日子没去看父母了,何 不趁这个机会回老家看看父母?于是小艾和妻 子开着车赶到了那个小县城。 ⑤老家的大门上着锁,父母没在,可能是 到菜市场买菜去了。
(一)生了根的空床 ⑦“我可以睡在沙发上或者打地铺!”小 艾说,“再说我一年也只住两个假期。”父母 还是不同意,逼急了,就敷衍他说:“等你大 学毕业了再说吧。” ⑧大学毕业后,小艾在省城安了家。小艾 想这下父母该把空床撤了吧?可是没有,小艾 每次从省城回来,那张空床还在窗台边安着, 生了根似的。小艾急眼了,威胁父母说:“再 不把空床撤了,我就不回来了。”父母看小艾 急眼了,便答应着说:“好!好!”
(二)让我看着你 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走后不要待在 城市里,因为这里太吵了,她要找一个有山有 水的地方休息。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 了自己的老衣,可惜还少了一条裙子,希望我 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 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祥和的笑。不像是谈死,倒 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我的泪,再也忍不住, 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母亲爱美爱 干净,一辈子都没有改变过。离开,都不忘记 要体体面面地去。
(一)生了根的空床 ⑫“住手!”父亲吼道,“谁说这张床没 用了,那是我们留给你睡的。”小艾哭丧着脸 说:“关键是我已经有五六年没在上面睡过 了。”“我不管你在哪里睡!”父亲说,“无 论空间再怎样狭小,家里永远会给你留一张 床。” ⑬小艾一惊,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他们决 定,回去就把次卧里的那张空床支起来。
(一)生了根的空床 4.请简要分析文本的标题“生了根的空床”有 什么深刻的含义和作用。(5分)
含义:“生了根的空床”表面上是说空床已经 扎根、稳定,实际上是采用比喻式的写法, 深刻地写出床虽然经常在家里空着,但是已 经在父亲的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父亲时刻 惦 记着儿子小艾。
(一)生了根的空床 作用:从结构上看,标题是全文的线索,文 本的所有故事情节都是围绕“床”来展开;从 内容上看,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生了根” 说明儿子小艾在父母心中的重要位置,生动 地传达出父母呵护儿子的浓浓深情。
(二)让我看着你 (二)让我看着你 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 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在外人的眼里, 穿上那身洁白的衣服,我们这些做医生的就成 了最美丽动人的天使,手中握有病人的生死大 权。可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一次又 一次地走近她的身边,强颜欢笑地安慰着她, 就只能偷偷躲到一个母亲看不到的角落抹眼泪。 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 却让我无能为力。
(一)生了根的空床 但父母总是动口不动手。小艾没招了,每次回 来都故意不睡在那张床上,打地铺或者睡沙发。 父母也不管,你爱睡哪里就睡哪里,反正就不 撤床。 ⑨半年前,小艾给父母进了些新家具,这 下空间更小了,当时小艾就要把床撤走。父亲 叹了一口气,说:“撤就撤吧,不过得再放几 天,那张床已经在窗台边放了二十多年,一下 子没了还不习惯。”
(二)让我看着你 ③母亲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她也很清楚自 己的时日不多了。大口大口地咳,把她鲜红的 生命汁液一点点咳尽了。母亲每咳一次,我的 心就被绞杀一次。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哪怕能 替你挨一个小时的疼痛,让你睡一个小时的安 稳觉也好。可是,我什么也不能,白白地担着 那家医院最好的外科主治医师的名誉。我丝毫 没有办法留住母亲。 ④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 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
(一)生了根的空床 1.根据小说的情节,以小艾为陈述对象,完成 下列表格。(4分) 时间 主要事件
搬进新房没 和妻子商量确定把次卧的空床撤掉。 几年
叮嘱父母撤掉家中的空床,父母总不 上大学后 (1) 答应。 最近 (2)亲自动手拆家中的空床,被父亲叫停
(一)生了根的空床 2.请结合文本,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4分)
(一)生了根的空床
⑩现在都半年过去了,父亲还不动手,那
就让我自己动手吧。小艾摇摇头,挽着袖子走 了过去。 ⑪当小艾卸第一个螺丝的时候,父母拎着 菜筐回来了。“小艾,干啥呢?”父亲一看, 变了脸色,一把扔掉菜筐,慌慌张张地跑了过 来。“这张床已经没什么用了,放在这里还占 空间!”小艾说,“我叫你们撤了,你们就是 不撤,我只好自己动手。”
(一)生了根的空床 小艾自己用钥匙开了门,进屋后,当他的目光 落在窗台边的那张空床上时,不禁有些哭笑不 得。那张空床是小艾上大学前睡的,挨着东边, 是屋里采光最好的一个位置。 ⑥上大学后,小艾跟父母建议,把他的床 撤了,给屋里腾点空间。父母住的是那种老式 房子,空间很小,一张床就占了四分之一。父 母不同意,父亲瞪着眼睛说:“那怎么行呢? 放假了你住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