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岳麓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名师教案

部编版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名师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二、教材解析本课主要讲述自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的日本古代史,包括三个子目: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三个子目之间既是时间上的相继,也是内容上的递进。

“6世纪前的日本”子目重点介绍了大和统一日本后奴隶制社会的状况,也点出了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交往史,为第二子目进行了铺垫。

“大化改新”这一子目介绍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更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武士和武士集团”子目讲述了大化改新百余年后日本封建社会的变化,出现了武士和武士集团,形成了幕府统治。

本课是《世界历史》第一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中的第一课,与下一课《阿拉伯帝国》在内容上是并列关系,代表着亚洲国家步入封建社会的两种典型方式:学习和宗教。

同时日本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之一,了解其历史发展的进程有助于后续世界史的学习。

旧教材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整合在一课中,囿于篇幅的限制,只对大化改新这一重点进行了介绍。

统编版教材补充了奴隶社会时期日本的生产组织以及大化改新之后的日本社会发展走向,使得日本历史发展的脉络更加完整连贯,一方面更好地衔接了近代史上的明治维新,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日本形成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认知,为现实提供历史依据。

三、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唐朝的对外交往,初步了解了唐朝对古代日本的影响;通过中国近代史中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系统学习,知道了近代以来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侵华战争史实;通过学习新中国成立后70年代的外交,明确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尽管部分学生知道日本号称大和民族,男生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比较感兴趣,但是不知道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总体来说,学生对日本的了解,主要集中在近代以来中日关系这一领域,对于日本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认识却是匮乏的,日本古代史尤其如此。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主要介绍了日本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史实。

这一时期,日本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包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以及大化改新等重要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为学生展示了古代日本的面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日本的历史发展。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但对于古代日本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线索,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认知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在教学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大化改新等重要历史事件;认识日本与中国在古代时期的交流与合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脉络,大化改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对古代日本社会制度的认识,大化改新与日本封建社会建立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日本的历史风貌。

2.问题驱动法: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古代日本》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视频等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日本的图片,如神社、宫殿等,引导学生关注古代日本的风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古代日本有哪些了解?”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岳麓版历史9上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

岳麓版历史9上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

改新之后明日本文化当中 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759年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昭提寺
鉴真像
三、武士与幕府
8世纪时,日本社会经济制度又一次发生重大改变, 班田制逐渐被庄园制取代。为保护庄园、扩张势力,大 庄园主建立由武士组成的私人武装集团。地方豪强势力 的崛起,使天皇的权威受到挑战。
4.大化改新使 部民 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 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了中央集团 体制,使日本 国家制度趋向完善。
5.本节课我们主要学到了什么?
第三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大和统一日本 二、大化改新 三、武士与幕府
一、 大和统一日本
1、古代日本概况
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3万年前,之后日 本循序渐进的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在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国家向六岁以上的人口授予土地,土地不 能买卖,死后归还;
受田人口要向国家缴纳稻米和绢布,并为 国家服劳役。
政治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 方面 地方划分为国、郡、里三级行政区。
3、大化改新的作用(影响)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以学习和模仿 中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 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大化改新使部民 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 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了中 央集权体制,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
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2.《 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代日本的发展历史,掌握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分析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知道武士及武士道。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大化改新与唐朝的关系。

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学生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使学生理解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认识到善于学习和模仿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位于日本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设计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

于天平宝字三年(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770年竣工。

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

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也被称为“中日友谊的寺院”,是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和交往的见证。

古代日本有怎样的历史?这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中国唐朝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一)6世纪前的日本1.地图展示:提出问题: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学生回答: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与我国“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2.教师提问:日本什么时候产生了国家?学生回答: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3.教师讲解:3世纪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兴起。

5世纪初,大和国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了日本的统一。

提出要求:阅读教材,归纳大和国的政治、经济情况。

学生归纳: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了解大和统一日本。

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

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幕府统治的特点。

难点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幕府统治的影响。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的确,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国家;与中国一衣带水,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日本是怎样翻开它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了解这一史实。

一、6世纪前的日本教师: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后来大和政权统一了这些小国,大和何时统一了日本?学生: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教师: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后,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他是如何统治日本的?学生: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教师:日本的土地归谁所有?他们如何组织生产?学生:大和政权统治下的日本,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史料1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

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日本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7世纪时,大和的社会状况怎样?学生: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十分混乱。

教师:同一时期的中国隋唐,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强盛的局面。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史料26世纪下半叶,大和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574-622)制定了一系列法令来提高天皇的权威,并且派遣众多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重点
大化改新、武士和武士集团。
难点
武士和武士集团。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一个岛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日两国在历史上的交往,源远流长。唐朝时,我国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现在,日本的建筑、服装、文字以及艺术等都与古代中国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日本由许多岛屿组成,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日本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第11课古代日本。
师:师生共同概括背景:
6—9世纪,日本积极吸取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改革派发动政变,孝德天皇即位。
内容:
①政治: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影响是什么?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阅读教材“武士和武士集团”一目,结合插图《源赖朝》和《盛甲武士》。回答问题 :
【问题1】日本庄园
日本庄园是怎样建立的?有什么特点?
【问题2】武士和武士团
武士和武士团是怎样出现的?幕府统治是怎样建立的?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的社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生:按要求活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展示合作成果。
师:明确答案。
1)1—2世纪,国家出现。
2)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统治: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贵族有私有领地,依靠部民生产。
强调:日本处于奴隶社会时期。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1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教案(1)

九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4.11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教案(1)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1 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选择了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等两个国家作为代表。

古代日本深受中华文明影响,其历史发展进程也表现出一些典型的民族特征。

古代日本的文化特性,对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和军国主义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本课按照古代日本社会发展的时序,将古代日本社会发展分成三个子目,分别为“6世纪前的日本”、“大化改新”、“幕府统治”。

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按照时序性呈现古代日本社会发展状况,三个中子目内容是先后关系:6世纪前的日本,大和政权于5世纪统一全国。

646年,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学习中国的律令制度,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8世纪,日本地主土地兼并严重,开始盛行庄园经济。

在此基础上,地方豪强建立武装集团,形成割据势力。

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

二、教学目标1. 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通过大化改新后日本社会的发展、中日两国人民古代交往、庄园经济与8世纪以后日本地方割据势力的关系等事实,认识和理解改革是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历史发展的多元联系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等唯物史观基本观点。

2. 历史解释:通过将大化改新的内容与唐朝法令制度比较,认识古代日本善于学习外来文化的民族特性;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和幕府统治的建立,认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历史渊源。

3. 家国情怀:认同自古以来,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主流的观点;认同古代日本文化也是多样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

2. 教学难点:理解幕府与天皇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导入新课。

呈现古代日本地图和历史上的日本和中国的诸多联系。

2. 正课讲授。

【重点推荐】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

【重点推荐】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古代日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日本富士册图和日本国旗图)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二)、讲授新课6世纪前的日本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组成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国的出现与大和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3、大和政权的管理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1、大化改新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3、大化改新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等。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想一想:隋唐制度与大化改新内容比较及日本崛起启示。

6655.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1课 古代日本

6655.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11课古代日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

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

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

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

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

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

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中古时期的欧亚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岳麓版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大和民族统一了日本;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知道武士、将军、幕府的统治;了解幕府统治的概况;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日本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日本的大化改新、武士集团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大化改新,认识正是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与模仿的国家;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难点:大化改新的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中国和日本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大约在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

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古代日本的史实,了解古代日本的发展史及其著名的“大化改新”。

一、大和统一日本“和族”又称日本民族、和人或大和族。

“大和”一词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是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为阿伊努族与琉球族),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

在日本帝国时代,大和人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琉球族、朝鲜族、高山族与汉族的民族,也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与琉球族等日本人的民族。

师:材料介绍了日本民族的起源,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和统一日本”的内容:1.简述日本进入文明社会前的发展历程。

生: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3万年前,之后日本循序渐进地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日本的起源。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一. 教材分析《古代日本》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日本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历史事件。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可以了解到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以及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日本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方面,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意义,掌握幕府统治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日本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史实。

2.难点: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2.课件:古代日本相关图片、视频、资料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日本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历史。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日本历史知识,如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背景。

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代表进行成果分享,总结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同时,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古代日本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课题11.古代日本主备人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准确无误地简述大化改新的目的、时间、人物、内容和作用等。

2.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3.通过小组讨论,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梳理日本历史发展线索。

4.通过所学知识结合课文、插图等,找出古代日本有哪些方面借鉴了中国制度和文化?体会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

并感受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之优秀,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意识。

教学重、难点古代日本历史发展线索;武士和幕府的建立。

大化改新及其启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案教学过程第课时累计课时第节教学时间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个性化批注(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

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从圣德、孝德称号,可看出大和统治者重什么文化?)646年仿效中国隋唐,大化改新2.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3.说说大化改新的目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族的势力;②时间:646年;③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④内容:经济上,废部民制,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4.谈谈大化改新的意义。

教材P57。

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5.谈谈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探究三武士和武士集团1.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教材P57。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设计(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设计(人教部编版)

第11课古代日本一、教学分析课标要求: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化进行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发展成为一个封建国家。

理性认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日本幕府统治时期的概况教学难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教具:多媒体课时:一课时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

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

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

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

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过渡:这一时期,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社会生产力落后,离心势力比较强大,那么日本是如何实现中央集权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社会发展及存在的问题,认识到大化改新是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情况下通过向国外的中国唐朝学习先进的制度而进行的改革,是必然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的原因、幕府建立的标志、幕府统治时期天皇的地位,认识到到幕府统治的特点是武士阶层掌握国家实权。

通过对武士特点的分析认识武士道的实质是只效忠于主公而不是国家。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教学难点:武士和武士集团的形成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

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

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

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讲授新课:一、6世纪前的日本1、背景: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相关史事: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材料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材料三:《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大和政权组织:(1)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2张PPT)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22张PPT)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72 021/8/7 2021/8 /78/7/2 021 6:26:50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 8/7202 1/8/720 21/8/7 Aug-21 7-Aug-2 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 8/7202 1/8/720 21/8/7 Saturda y, August 07, 2021
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 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 云。
——《汉书·地理志》
①小国林立, ②部分国家与中国有“ 通使”关系
3世纪的日本: 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 个较强大的国家,叫 “大和国”。
4世纪末5世纪 初,大和国基 本统一日本
• 材料一:“大王”是日本大和国家首脑, 豪族的同族集团叫做氏,有臣、连、君、 直、造、首等姓。大王依赖中央、地方的 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和统治阶级将被征 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织起 来进行生产。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大王的直 辖领地(屯仓和田庄)和部民制。
武士道所要求的就是:
义、勇、仁、礼、诚、名誉、忠义。
简单说来,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誉,性命随时可化为鸿毛。亦可总 结为一句话:赖活不如好死。
武士道精神也逐渐向农、工、商阶层渗透,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 响。
日本武士道 武士道精神,是武士的道德规范的
行为准则。绝对服从主君,重言诺,轻生命,勇于 战斗。
• 材料二:大和国统治集团的奴隶人数众多 ,按分工分别编成不同的部,包括师部、 陶部;膳部、豚养部、马饲部、锻冶部、 弓削部;地方上提供水产的海部、看守山 林的山部;在屯仓、田庄中耕作的田部等 等。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第一篇:第11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第11课古代日本【导入】日本的文字、服饰、建筑、茶道、书法、节日、相扑运动图片和中国的比较,我们感受到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大规模、全方位的学习中国的文化,并且至今还保留的很好。

正如赖肖尔在《当今日本人》一书中说到的:“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

18世纪初俄国的彼得大帝可能算个例外,但是后者的时代要晚的多,做起来要容易多了,规模也小得多。

”那么,古代的日本是什么样的呢?那时候的中日关系如何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一起了解日本的历史。

【教学过程】第一篇章:蛮荒之地,大和民族初统一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此处的“乐浪海”就是指现在的“日本海”。

由此我们得知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据《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由此我们得知,在东汉光武帝的时候,日本国王派遣使者来到洛阳,表示愿为臣藩,求汉朝皇帝赐名,汉以其人矮,遂赐“倭国”,其王又求汉王册封,光武帝又赐其为“倭奴王”。

并受赐“汉倭奴国王印”。

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旧百余国,汉朝有朝见者,今使所通三十国”。

由此我们得知,日本有30多个小国曾与汉朝发生过“通史”关系。

据《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国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当时在日本国的九州岛东北部有一个很大的女王国叫作“邪马台国”,下属30多个小国。

统治该国的女王称“卑弥呼”。

据记载,公元二三八年,卑弥呼派遣使者朝见魏帝曹睿。

魏帝赐予卑弥呼以刻有“亲魏倭王”的紫绶金印一枚。

据公元478年大和倭王致刘宋顺帝表记载:“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乎海北九十五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大和民族统一了日本;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知道武士、将军、幕府的统治;了解幕府统治的概况;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日本在封建时代的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日本的大化改新、武士集团的形成,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大化改新,认识正是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

认识到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与模仿的国家;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难点:大化改新的作用;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及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和日本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大约在公元1世纪,日本各地有100多个小国(其中有的与东汉建立了外交关系)。

后来,这些小国逐渐得到统一。

到了公元4世纪,在关西地方建立了比较大的国家,据说最终将它们统一起来的是当今天皇家族的祖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古代日本的史实,了解古代日本的发展史及其著名的“大化改新”。

一、大和统一日本
“和族”又称日本民族、和人或大和族。

“大和”一词源自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是日本国的主体民族,约占当前日本人口总数的99%(其余为阿伊努族与琉球族),主要分布于整个日本列岛。

在日本帝国时代,大和人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琉球族、朝鲜族、高山族与汉族的民族,也是指不同于阿伊努族与琉球族等日本人的民族。

师:材料介绍了日本民族的起源,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和统一日本”的内容:
1.简述日本进入文明社会前的发展历程。

生:日本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迹可追溯至大约3万年前,之后日本循序渐进地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3世纪之间形成一些小国,进入文明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日本的起源。

)
2.日本是如何首次实现政治统一的。

生:(1)3世纪时,以本州岛奈良地区为中心的大和国兴起,其君主被称作“大王”。

(2)大和国农耕经济比较发达,国力强盛。

(3)大和国在4世纪末至5世纪初逐步吞并了其他小国,首次实现了日本的政治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提炼、总结知识要点的能力)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新石器时代引进了大陆的农业文化。

那么,日本实现政治统一后,在学习他国优势方面又开展了什么活动?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下一子目: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
【问题导引】
学习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56-P57,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体,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1.“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2.简述“大化改新”的概况。

3.“大化改新”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展示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标识关键词、关键句,开展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方法,形成思维碰撞。

教师点拨:每个问题抽1-2个同学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归纳、点拨:
1.“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生:(1)大和统一日本后,一些豪族势力逐渐膨胀,甚至把持朝廷大权。

(2)6世纪末,摄政的圣德太子力推改革,试图按照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族的势力。

(3)645年,孝德天皇继位,继续推行圣德太子的政策。

2.简述“大化改新”的概况。

生:(1)645年,孝德天皇继位,效仿中国的做法,设“大化”年号。

(2)646年孝德天皇颁布
《改新之诏》,正式实行政治、经济改革。

3.“大化改新”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生:大化改新使部民分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使日本国家制度趋向完善。

【拓展延伸】
过渡:通过问题引导和展示提升对两个环节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现在一起来探讨:结合大化改新的内容,谈谈你对大化改新性质的认识。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讨论时也可以打破组的限制,但汇报成果时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老师总结:大化改新的内容:废除豪族势力的经济与社会基础——部民制,将部民和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班田收授法”“租庸调制”。

国家向六岁以上的人口授予土地,土地不能买卖,死后归还。

受田人口要向国家缴纳稻米和绢布,并为国家服劳役。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划分为国、郡、里三级行政区。

大化改新的性质: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设计意图: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

)
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出现了一武士。

武士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产生有着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即将学习的“武士与幕府”。

三、武士与幕府
【问题探究】
过渡:探究学习任务:
1.8世纪时,日本社会经济制度又一次发生重大改变,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2.大庄园主建立私人武装集团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什么因素促使武士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日本于何时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展示提升】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开展自主学习,可以同桌交流学习成果,形成思维碰撞。

老师总结:老师归纳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点拨:
1.8世纪时,日本社会经济制度又一次发生重大改变,其具体表现是什么?
生:班田制逐渐被庄园制取代。

2.大庄园主建立私人武装集团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1)保护庄园、扩张势力。

(2)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使天皇的权威受到挑战。

3.什么因素促使武士发展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1)天皇和地方豪强势力争斗时,双方都需武士的支持。

(2)12世纪末,武士集团控制了中央政权,天皇成为虚君,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4.日本于何时进入幕府统治时期?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1)12世纪末。

(2)幕府将军,即“征夷大将军”。

(设计意图:教师依据课标,结合学情,整合教材,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熟悉史实,培养学生解读教材、获取知识的能力。

)
小结:
学习本课后,了解了日本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程度上,深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明白了日本封建国家的建立,初步认识了日本是一个学习与模仿、吸收与创新的国家,进而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