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框架_刘玉劲

合集下载

国内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研究综述
三 种模 式 :
关键 词 : 源型 城 市 旅 游 业发 展 资
综 述
研 究
中图分类号 :5 23 F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4 4 1( 09)3 2 7 0 10 — 9 4 20 0 — 8 — 2
资 源 型城 市 的发 展 问题 。 一 个 具 有一 定 是 普遍意义的问题。近年来 , 事相 关研 究的专 从 家、 者越 来越 多。 旅 游 业 作 为 “ 阳产 业 ” 学 朝 和 “ 无烟工业”无疑是解决资源型城 市发展道路 上 所 面 临 问题 的 一 个较 好 选 择 。笔 者 一 直 较 为关注国内资源型城市的旅 游业发展 问题 , 也 搜集 了 部分相关研究成果 。 已有 的资料做 现将 个简单的整理 。 以期从中找 到些许值得进一
2旅 游 业 综 合 发展 的路 径 。旅 游 业 综合 发 .
展 的路径 , 是指依托 资源型城 市自身或周边现
有 的 自然与 人 文 资 源 , 综合 开 发 旅 游 资 源 , 开
展 观 光 旅 游 、 化旅 游和 生 态旅 游 等 。 文
叶瑛( o ) 2 oi o A为“ 国资源型城 市有 2 0多个, 我 0 在 整个城 市群体 中占有相 当大的 比重” :刘玉 劲 、 凡 、 怀 滨 (0 4认 为 “ 国有 4 0多座 陈 邢 2 0) 全 0 资 源型 城 镇 ” 。 () 府 部 门及 研 究机 构 的 观 点 。 据 国 土 2政 资源部统 计 ,我 国截 至 1 9 96年 共有 建制 市 6 6个 , 中资源型城市 16座。原 国家计划 6 其 2 委 员会 宏观 经 济研 究组 采 用 定性 、 量 分析 相 定 结 合 的 方 法 , 我 国 城 市 进 行 了评 定 。 定 我 对 确 国有 资 源 型城 市共 18 。 1座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研究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研究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研究引言我国资源型城市在长期依赖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结构的优化,资源型城市需要进行产业转型。

本文将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进行研究。

1. 背景资源型城市是指依靠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的城市,如煤炭、石油、矿藏等资源。

这些城市经济高度依赖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但由于资源型经济的特性,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经济增长乏力等。

因此,资源型城市需要通过产业转型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产业转型的必要性2.1 提高经济结构优化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主要以一两个资源开发和加工行业为主,经济单一性较强。

而经济结构单一会使城市在全球经济波动中风险较高。

通过产业转型,资源型城市可以优化经济结构,降低经济的风险性,提高城市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优化。

2.2 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开发和加工行业获得经济增长,但这种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产业转型可以通过推动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产业转型的途径3.1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是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型城市由传统的资源开发和加工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的转变。

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发展环保技术、建设环保设施等方式,转型为环保支撑型城市。

3.2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产业转型将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引进外资、加大科研投入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方式,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3 培育服务业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发展服务业,可以为资源型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讨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讨

成长期, 20%
成熟期, 68%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图3.中国矿业城市所处生命周期及其构成
4.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
管理体制的计划特色: • 条块分割,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权责利划分不清晰 • 计划经济体制的刚性制约导致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
陈旧,资源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创新能力得 不到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 • 大中型国有企业与资源型城市政府责权利关系界定不清 导致的矛盾 • 资源区域分配机制不科学和资源产品价值扭曲 • 资源型城市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的僵化
1.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属于资源型、粗放型
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难点之一在于因特定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产业单 一性、产业结构的低层次性和不合理性。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以资 源产业为主导。
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及其规模分类(个)
特大 大 中 小城 合 城市 城 等 市 计
白银 12.47 石嘴 7.24

54.25 64.88
33.27 27.87
铜陵 2.90 大冶 11.85 大庆 3.13 鞍山 5.37 阜新 20.72 鸡西 30.64
66.96 53.24 85.64 54.80 37.87 29.90
30.14 34.91 11.22 39.83 41.40 39.46
2001年不同规模矿业城市经济效益比较
人均GDP 百元产值利税 万元GDP耗水 万元GDP耗电
(元)
(元)
(吨)
(千瓦时)
9348 9940 12312
12.4 14.1 17.1
—— 107.7 82.4
—— 2383.7 2450.8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与思考一、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特点资源型城市是随本身丰富的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利用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城市。

我国存在较多的资源型城市。

据统计中国现有矿业城市178座,占到全国城市总数的1/4以上。

这些矿业城市按其开采年限,可分为幼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三种情况。

其中有29座城市发展时间不足20年,属于幼年期矿城;有131座城市建市在20-50年之间,步入中年期;还有18座城市建市时间超过50年,进入了老年期。

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体力和生活方式,一个城市亦然。

也有其少年、中年和老年,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矿业城市中,有1/10的城市矿产资源开始枯竭,如辽宁的阜新市、甘肃的白银等,已经亮起红灯,开始了从资源丰富型城市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滑落,开始面临经济衰退,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急需转型,重振雄风。

资源枯竭的定义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情况。

按此分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划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三类。

其中第一类约有20多个,正在成长,前途风光:第三类也约有20多个,日子十分难过;其余的都在第二类之列,再过10-15资源开始枯竭,属于眼下不急,马上就难过的境地。

全国有95座高度依赖矿业的资源型城市,其中58座是煤城。

**市的财政收入一半以上来自煤炭工业,当属此列。

按开采时间**市属于老年期,按可采储量当属第二类和第三类之间,对**的未来应该给以及早的、高度的重视,尽早着手准备转型工作。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转型之路,使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避免重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覆辙。

二、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解决好认识、规划和环境和调产问题。

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的立身之本。

资源型城市过去得以笑傲天下,依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

所谓人无我有。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结构经济学分析框架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新结构经济学分析框架

通 过大量经 验研究证实 ,资
年 ,在 国家 出台 的 《 全 国资源 型城 市可 持 续发 展规 源 给予人类 的不是福音 而是诅 咒。同时 ,学 者们 围绕 划 ( 2 0 1 3— 2 0 2 0年 ) 》 中 ,再次对各类 资源型城市进 该 现象对 资源型城市为什么要 进行产业转型 ,以及制 行 了梳理 ,其 中衰退 型城市 就达 6 7个 ,已 占各类 资 约其 可持续 发展 的 一些 因素 和 机理进 行 了深入 的揭 源型城市 的 2 6 % 。而从 三次 产业 构成 和工业 品产量 示 。关 于 诅 咒 产 生 的 机 理 ,研 究 成 果 颇 丰 ,其 中 两个角度衡 量 ,资源型城 市产业转 型形势仍然 十分严 “ 挤 出效应 ”是一个重要 的关注点 。研究 发现 资源 型 峻 。数据 比较发现 ,近 5 年 资源 富集 区的产 业结构 城 市在专 注资源开发的同时会 挤出制造业 、服务业 等 依然未体现出 明显的转型趋势 ,资源依赖 的特 征还 十 非 资源型产业 和人力 资本投 入 、科 技投入、教育 投 分明显 。资源富集区的产品主要 集中在初级产 品 ,特 入等 ’
的若 即若离 。


文 献 综 述 及 评 价 :坐 观 其 变还 是 探 索 前 进
约束 ,促 进经济的可持续增 长有重要 影响。在揭示 资 源型城市陷入发展难题 的同时 ,大量研 究也 给出了破
随着人类 工业 化进 程 的加 速 ,相 伴 随 的资 源耗 解 困局的相 关政 策建 议 ,如 最近 的研究 中,杜 辉”
产业转型是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 发展 的根本途 竭 、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增长停滞 、社会结构功能失
径 ,这在学术界和实践层早已形 成共识 。但从 现实表 序 等众 多难题摆 在资源型城市 面前 ,也吸引了大量学 现上看 ,资源型城 市的产业转 型效果并不乐 观。2 0 1 3 者 的关 注。众 多学者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

可改业人们岫投资和费,规范税制。饿复对个人储蓄存 款收^征收利息税,充分表明丁我国iI{{( 府审时度、把握大局的宏观捌挫能力, 实屈积极的财政政策。
七 ̄皮降息情况一览表 时

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利息税不是一个 独立的税种.是现行个人所得税的一个 组成部分,是对个人应税所得中的储蓄 存款利息所得,按税法规定的税率征收 的个人所得税。 利息税在我国并非空穴来风,早在 1950年,我国就出台丁《利息所得税暂 行条例》,规定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 人所得税。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1993 年全同人大常委会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 也将利息所得列为应税项目。针对当时 经济太热,投资太热,大家都想炒股、 下海.不想存钱,个人储蓄数额较小. 市场物资供应不足的情况,为吸引居民 扩大储蓄,缓解市场供应压力.规定免 征储蓄存款利息税。
3 2
资源型城市面l临的主要问题
~般而青,资源型城市的发腱遵循这么一十过程:开发建
设…{,*鼎盛一经祈衰退一产业if^J雅~・繁荣发展。在前面两个
阶段,资源型城lH的问题还不突出.经历了中兴蚰盛之后,各 个资源型城T|T开婚媾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2 1
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实施小转型 以美国休斯顿为例。休斯顿是美幽冉名f内石油城。60年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初探
媒城.如大同、抚顺、阜新、平顶
又可细分为:汕城.如
=^==庆、东营、克值玛
俄、疵锦、玉门等20 杂个;这是我国目前最 主要n勺石油生产基地。 阿拉善左旗(有瘪上煤
资源城市产业转型基本思路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丛本思蹄有以下两个: 引入全新替代产业.实施大转型 以日本九州为例。九州罡日本的煤炭工业区,60‘{二代
产业结构畸形,经济结构单一 由于资{16[型城T|T经济发旌一哥腰依赖于资源的开采盟柑』J兀

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

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途径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的城市类型,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度依赖特定的自然资源。

然而,资源型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经济结构单一等。

因此,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结合我国现状,探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途径。

1.发展先进制造业传统的资源型城市主要依赖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这种经济模式容易受到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因此,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实现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

先进制造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脆弱特性,可以有效提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竞争力。

通过引进先进制造设备和技术,资源型城市可以实现从简单的原材料生产向高端产品的转变,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2.推进绿色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常常伴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需要推进绿色发展。

首先,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减少污染排放和加强环境治理措施来改善环境质量。

例如,加大对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投入,制定并执行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

其次,资源型城市可以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通过推广绿色能源的使用,资源型城市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污染排放和节约资源。

3.培育新兴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是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步。

新兴产业具有高科技含量、创新性强和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可以为资源型城市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激励,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例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和创新,制定优惠政策和税收优惠措施,吸引创新型企业和人才落户。

此外,资源型城市还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资源型城市可以借鉴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加强城市功能建设资源型城市往往城市功能单一,缺乏多样化的产业支撑和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然而,过度依赖资源产业给城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产业单一以及经济增长减缓等问题。

因此,必须进行转型升级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问题与对策,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环境角度进行讨论。

经济角度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以资源的开采和处理为主要经济支撑点,这样从某种程度上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是,这同样也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化,进一步加剧了资源型城市的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

因此,资源型城市应该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首先,资源型城市需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针对现状,资源型城市应该大力支持高新技术和服务产业的发展,例如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产业,以此来扩大城市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提高城市的经济门槛,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的加入。

其次,资源型城市还应该注重生态建设,推广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应该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提倡以生态农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为主要经济支撑,以此提升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

社会角度资源的开采和处理过程往往会固化城市的社会结构和地位,导致资源型城市的贫富差距和社会流动性低下。

因此,要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社会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而这也是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步。

其次,资源型城市也应该积极推动教育和文化建设。

城市应当加大教育领域的投入,提升城市教育水平,同时积极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环境角度资源型城市的长期重度污染和土地资源过度利用已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因此,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城市应该加大排污的治理力度,提升城市环保整体水平。

同时,建立保护环境和生态的激励机制,来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环保目标。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2009-04-01[作者简介]吴春玲(1984-),女,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

1资源型城市的定义及我国资源型城市概况所谓的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职能,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资源型经济特色突出的城市。

资源型产业不仅包括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包括矿产资源的初加工、森林资源工业及冶金工业。

我国目前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山西等22个省份,其中黑龙江的最多,达到13个;山西、吉林两省资源型城市也在10个以上。

东北三省共有30个资源型城市,占全国总数的1/4。

[1]按照城市分类,这些资源型城市又可以分成六类:煤炭城市、有色金属冶金城市、黑色金属冶金城市、石油城市、森工城市以及其他城市。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吴春玲(华侨大学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摘要]资源型城市的特性决定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资源逐渐枯竭、产业和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成分单一、人才和资金不足等问题。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严峻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共同完成,资源型城市转型应该设立专门领导机构、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合理选择产业转型模式、大力吸引留住人才、积极筹措转型资金、兼顾解决社会问题等。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我国的118座资源型城市占城市总数的18%。

由于我国已经开采的矿山中,三分之二已经进入中老年期,400多座矿山资源已经枯竭,已有40多座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带来的经济发展萎缩以及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其意义不仅在于推动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维护社会稳定,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2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资源型城市一直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输送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动力和保障。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背景和意义: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也存在着过度依赖资源开发的局面。

这种状况尤其在资源型城市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长期以来,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一直以资源开发为主导,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些城市产业结构显得越发单一,产业发展模式也十分落后。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状况,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开始尝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研究来帮助这些城市掌握有效的产业转型模式。

因此,本研究旨在以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题为核心,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在产业转型上的模式,并挖掘其道路对策,以期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研究内容:1. 产业转型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理论归纳,分析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现状和意义。

2. 传统产业路径依赖与产业转型:探讨传统产业路径依赖的特征以及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的影响与作用。

3. 产业转型驱动机制分析: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现阶段的经济、政策、环境、企业等方面的现状,探究驱动产业转型的机制。

4. 产业转型模式探索:从政府主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和企业主导模式三个角度分析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的道路选择和可行性,提供可推广性强的经验和做法。

5. 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总结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规律和经验,提出可行性强的建议和方案。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我国现阶段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深入了解,探索产业转型的道路、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进而为资源城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全面分析我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经验,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进行深度探讨,提供可行性较高的建议和方案以及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新常态下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转型研究——基于生态位区域特征的视角

新常态下资源型老工业城市的转型研究——基于生态位区域特征的视角
关键词 : 资源型城市; 老工业基地 ; 生态位 ; 区域特征


引 言
资源型老工业城市 曾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 ,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 工业化建设
作 出重大贡献 。其转型发展 , 是我 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型升级 , 提质增效 的重要 内容。因 此, 描述与评价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的效果、 现状 , 监测和评估其经济转型的运行情况 , 为资源 型老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量化和科学的依据 ,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也一直是学界
刘玉强
邹乐乐
王光辉 : 新常态下资源型老工业城 市的转型研究
新常态 下资源型老 工业城市 的转型研 究
— —
基于生态位 区域特征的视角
刘玉强 邹乐乐 王光辉
摘要 : 新常态转型压力下 , 如何评价老工业城 市的转型效果 , 制定合理的 区域转 型发展政策, 是老 工业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从系统工程视角 , 构建 了基
论作出了归纳和总结 , 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进行 了多方面的阐述。 ( 2 ) 转型路径研究 , 例如赵波
和贺丽红( 2 0 1 0 ) 对西部老工业基地改造与转型的研究 , 孙雅静 ( 2 0 0 4 ) 对我 国资源型城市特点与
转 型路径 的探讨 。 ( 3 ) 转 型政 策研究 , 主要 集 中在对资 源型城 市转 型过程 中的产 业发展 环境建设 、
于生态位理论 的城 市转型评价指标体 系, 并 以全 国5 3 个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为研 究对
象, 采用定 量分析 方法 , 运用《 中国城 市统计年 鉴 2 0 1 4 )  ̄ 中国 区域经 济统计年 鉴
2 0 1 4 ) 和各城市 2 0 1 3 年 国民经济和社会统计公报相关数据 , 对资源型老 工业城市在 经济、 社会、 生活、 环境和管理五个方 向维度上所具有 的生态位 区域特征进行 了实证 分析。研 究发现不 同地 区资源 型老 工业城市转型的经济社会基础不尽相 同, 并且还

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

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

关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摘要:本文作者阐述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原因,分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分析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原因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兴起、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职能,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资源型经济特色突出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的共同特征体现为城市的兴衰与资源的可开采储量密切相关,与该城市资源型产业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的地位密切相关,与该城市资源型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

在资源开发的初期与中期,由于资源开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财政收人迅速增加,城市建设有了充裕的资金来源,建设速度较快。

同时,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为资源开发服务,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口占城市人口的相当比重,但是在资源开发的后期,随着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资源逐渐枯竭、开发成本上升、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资源开发的效益下降,资源型城市的财政收入也呈递减趋势,城市建设速度往往也因资金不足而放慢。

同时,资源型城市对区域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也逐步削弱。

随着资源开发的加深,资源型城市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资源型产业收益下降的情况下,环境治理变得尤其困难,使环境效益下降。

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的产生和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资源型城市可以依靠资源打造经济基础,但却不能依靠资源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既要有当前支撑地方经济的产业,也要有作为未来经济支柱的替补产业,因此对于资源型城市而言产业转型势在必行,唯有如此才能摆脱与资源共兴衰的命运,从而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避免到了不可再生资源开发殆尽,或者在开采能力逐渐下降、开采成本提高,资源开采企业竞争优势下降,即到了衰退期甚至枯竭期时,才不得不进行产业转型。

2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资源型产业固有的生命周期,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以及资源型城市人才资金的不足,使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面临各种问题。

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

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

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背景介绍我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有很多资源型城市。

这些城市以其独特的资源特征,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

然而,资源型经济模式也有其局限性。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资源枯竭和市场变化不可避免,这就使得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问题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可以说是一项极为复杂、困难的任务。

其困难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传统资源型产业产值高、就业量大在资源型城市,传统的资源产业是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这些传统产业能够为城市带来较高的产值和就业量。

因此,在进行产业转型时,往往需要重组整个产业结构,这不仅可能导致短期内经济下降,还可能造成大规模失业。

二、产业链条短、专业化程度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整体水平、科技含量较为低下,具有较强的垄断性。

由于其资源枯竭,这些城市缺乏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产业链条也较为短。

这使得城市的特定产业很难提高其全球竞争力,同时也使得城市在进行工业转型时难以出现新的龙头企业。

三、市场规模小、消费者结构单一由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的单一性和市场的封闭性,这些城市的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因此,他们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低价竞争的压力。

另外,由于消费者结构单一,因此,在进行工业转型时也需要考虑到顾客的需求和生命周期。

产业转型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产业转型方案:一、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在产业转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合作、协商、讨论,稳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新型产业的发展,推动这些新型产业拓展市场,提高市场的消费者多样化程度。

二、融合传统产业在进行工业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融合传统产业,开展分步骤推进产业转型。

这个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可以在慢慢推进过程中逐步完成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等工作。

由此可以创造新的产业路径,使传统产业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利用。

三、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资源型城市在进行工业转型时,应该加强市场推广及科技研发,培养新的科技工人,推进具备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企业及产业创造新的市场和新的技术。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研究近年来,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

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为支撑的传统产业已经出现瓶颈,无法再维持高速增长。

同时,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

基于这些挑战,我国开始着力推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资源型城市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型城市往往以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为主导,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而环境问题不仅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也限制了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对环境保护力度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政府要求其进行环境整治,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政府鼓励资源型城市发展环保产业,推动经济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了环境保护的保障。

二、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城市当前的主导产业通常为传统的资源开采和加工业,这使得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为了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我国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和技术进步,以推动经济结构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转型。

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外资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对外商投资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鼓励资源型城市开展对外合作和经贸交流。

三、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人才是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源型城市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此,政府加大了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力度。

一方面,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资源型城市的合作,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另一方面,对于有优秀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才,政府提供丰厚的薪资和待遇,以吸引他们前往资源型城市发展。

四、加强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型城市通常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发展机会有限。

为了推动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政府加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浅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浅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浅析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旨在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提升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下是对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路径选择的浅析:1. 多元化发展:资源型城市应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

例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环保产业、服务业等,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2. 创新驱动:资源型城市应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通过技术研发和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和发展,推动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3. 转型升级: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升级现有产业来实现转型。

例如,提高资源加工技术水平,增加附加值;发展资源回收再利用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传统行业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增加服务业比重:加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

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例如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物流业等。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资源型城市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引进和培养具备相关产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和升级。

通过建设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

6.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过程中,资源型城市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的良性循环。

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中,需要考虑城市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优势等因素,结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产业转型规划和发展战略。

同时,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化机制的改革,鼓励企业的创新和市场竞争,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

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

研究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摘要:当前,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自身原有的,也有的是伴随着发展而产生的。

遗憾的是,不仅资源型城市现存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且呈现出的矛盾愈演愈烈,这不仅仅需要国家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需要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和阶层予以配合和倾心努力。

如果资源型城市不能找准时机采取对策以实施产业转型,各种问题和矛盾将被激化,最终导致资源枯竭甚至城市衰落。

因此,分析与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就显得很有必要并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产业产业结构一、产业转型的途径及方法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是产业转型研究的核心部分。

近些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分析转型的具体方法及路径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产业转型的路径大体上包括哪些内容。

张利泉、张重艳在研究西部民族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中阐述了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应包括: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地方经济多元化;要“以工补农”促进农业的发展;还要引进人才、提高人口素质、培育创新型人才。

至于如何转型,一些学者认为转型要根据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

处在幼年期的资源型城市,要在资源产地和城市发展的规划上下功夫,城市不一定要建立在资源产地,应科学规划和定位以实施避规转型;对于中年期的资源型城市,应提前做好转型准备,这可以利用资源优势来调整产业结构并争取实现资源的优势转换;而对于老年期的资源型城市,可利用积累下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把重心转移到非资源型行业的发展中。

考虑上面的观点,从城市发展的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是资源型城市的中年期,而在这个阶段转型的主导力量是政府,转型的关键是政府的经营能力。

因为城市的竞争力是在政府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提高的,城市生态环境和综合环境建设也是通过政府建立完善的生态和地质环境综合防治机制来完成的,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由政府来规划的。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资源约束与转型路径分析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资源约束与转型路径分析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资源约束与转型路径分析
刘语轩
【期刊名称】《生产力研究》
【年(卷),期】2009(000)024
【摘要】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最终必须实现从粗放和外延式增长方式向集约和内涵式增长方式的转变,以避免陷入资源枯竭式的接续产业中断局面.文章根据资源理论分析认为,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市场资源、区位资源等,资源支持城市,城市支撑发展,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改善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降低自然资源及简单加工产值占GDP的比重.生命周期分析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阶段性,只有提前做好转型规划,避免滞后的、强制的城市转型,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的平稳有序.
【总页数】3页(P27-28,56)
【作者】刘语轩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1
【相关文献】
1.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政府转型——以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城市大冶市为例 [J], 顾杰
2.低碳经济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实现路径分析——基于朔州市资源型城市低碳转
型的思考 [J], 龚葳; 樊森; 张圆
3.低碳经济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实现路径分析——基于朔州市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思考 [J], 龚葳; 樊森; 张圆
4.应以供给侧改革提升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驱力——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 [J], 华桂宏
5.应以供给侧改革提升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内驱力——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 [J], 华桂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4-02-05作者简介:刘玉劲(1958-),男,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教授;陈 凡(1954-),男,辽宁沈阳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6卷第3期2004年5月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Vol 16,No.3M a y 2004文章编号:1008-3758(2004)03-0184-04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框架刘玉劲1,陈 凡1,邢怀滨2(1.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 2.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摘 要:分析了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形成的历史原因,即深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指出在制度与产业技术的双重约束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高度刚性。

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即尊重市场和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将原有的资源性产业、相关的供给结构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要考虑区际分工,尊重市场对产业的选择。

最后探讨了资源性产业的两条退出途径,增量型退出和存量型退出;概述了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模式,包括新型产业对原有产业的替代模式,产业链扩展与延伸模式和多元复合模式。

关 键 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结构优化中图分类号:F 29311 文献标识码:A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在我国带有较大普遍性的重要问题。

在全国400多座资源型城市(镇)中,有近50座面临资源枯竭的威胁,2/3的国有矿山已进入中晚开采期,440多座矿山进入了资源枯竭期,300万职工和1000万家属面临生活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不仅在振兴东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全国的资源型城市会起到示范作用。

资源型城市衰退的直接根源,在于其主导产业资源性产业,如煤炭、石油等由于资源枯竭而走向萎缩。

因此,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核心问题。

在主导产业转换中,必须以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为导向,因为只有如此,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才会获得持久的动力。

否则,将生产要素转移到低级或不合理的产业中,有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转型的某些问题,但必将埋下更大的隐患。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演化的机制与特性产业结构具有继承性和动态性,一国或一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演化的。

选择和培育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新兴主导产业,首先需要分析其产业结构的演化机制。

这将有助于对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分析,并识别对其进行培育的有效作用空间和支持方式。

对于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可表示为以下图示(图1)。

图1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深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在1953)1978年的25年时间里,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因而在建国初期就实施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产业结构在建国后20多年的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倾斜态势。

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的比重则迅速上升,从1952年的2117%增长到1978年的4816%;在工业内部,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轻工业,二者在25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之比为1148B 1。

新中国在建国后用了短短20多年的时间,便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初步的工业体系,其成就是巨大的,但是国民经济中农、轻、重及其他产业的比例关系出现了严重失衡。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特点,就是高度的非均衡性,或者称为单一性,具体表现为资源性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居主导地位,而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有很高比重。

资源性产业在资源型城市中既是主导产业,又是支柱产业。

据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统计,全国80个主要矿业城市的采选业产值占所在城市GDP 比重的平均水平在40%以上。

这种高度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便是国家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全国范围内的区际分工对产业结构进行统一布局的产物。

丰厚的地方自然资源禀赋是资源性产业成为城市主导产业的必要前提,资源型城市便是依托自然资源而兴起或得到发展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自然资源禀赋因素得到了放大,国家过分强调这些城市的专业化功能,主要对这些地区的资源性产业进行投资,在产业安排上形成了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

这种过分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产业结构是不可持续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旦枯竭,作为其主导产业的资源性产业必然萎缩。

倘若城市产业结构具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则有可能在主导产业萎缩之前或开始萎缩之时形成替代主导产业,支撑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然而资源型城市高度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刚性,这种刚性严重束缚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

具体来看,这种刚性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制度约束造成了区域内的产业关联弱。

在所有权与管理体制上,作为城市主导和支柱产业的资源性产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国家对这些资源性产业从投资、生产到销售实行全程包揽,所开采或加工的资源,如煤炭、石油等,必须以指定的价格出售或无偿调拨,这些城市的地方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得到实现。

这样便使资源性产业及其所支撑的城市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运行系统,区域关联产业得不到有效发展。

加之煤炭采选、石油、电力、建材等部门都属于中间投入型产业,产业关联的特点是后向连锁效果小,只有前向连锁效果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源性产业对地方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产业技术约束造成了资源性产业具有很高的产业/锁定0性。

资源性产业中的大量资产具有较高的专用性,包括设备、基础性生产设施、专业技术知识、人才等。

比如,在煤矿建设过程中,井筒、巷道、峒室等固定资产约占固定资产总量的35%,这部分资产难以进行流动和重组[1]。

矿井一旦报废或转产,采煤设备、采煤机械等也很少能转作它用,这些都制约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

正是由于这些刚性,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在20多年的经济改革历程中没有得到显著改变。

对这种刚性的打破需要很高的成本,完全靠市场是无法实现的。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主要就是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及相关配套政策,甚至政府对相关产业适时适地的直接介入,积极调动各方因素,改变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城市产业结构。

在这一意义上,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主导产业转换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作为投入产出的转换器,不同产业结构对资源的配置效率是不同的。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就是使各类生产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源从占主导地位的资源性产业转移到新兴产业的过程。

这一过程必须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导向。

新兴的主导产业可能是与原有资源性产业相关的接续产业,也可能是替代产业。

接续和替代产业的形成并成长为主导产业的过程,构成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的基本内容。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的条件下,优化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产业政策已经不是行政命令式的,而应该在尊重市场和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积极发挥调整引导作用,也包括以合适的方式直接介入相关产业。

基于对产业演进规律和我国制度背景的认识,我们建立以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图2)。

图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当代世界产业演进的主导趋势,也是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方向。

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高新技术提升资源性产业,二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在产业政策的制订中,需要将原有的资源性产业、相关的供给结构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结合起来考虑,因地因时185第3期 刘玉劲等: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分析框架地引导主导产业有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社会需求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拉动因素,对不同产品的需求程度直接决定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

人类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的一个规律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生产高收入弹性产品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得不到正确的反映,产业发展的次序服从于行政意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充分尊重市场对产业的选择,只有如此,相应的产业才会有生命力。

另外,在一个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时代,生产要素和产品在全球流动,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在考虑区际分工的因素之外,更要考虑全球经济贸易格局,考虑全球市场需求,一方面充分发掘和提高自身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积极利用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发展机会。

三、资源性产业的退出产业生命周期的概念表明了一个产业会经历从形成、成长、成熟到衰退,并被新产业所取代的过程。

在特定区域内,任何一种既定产业都不可能永远担当主导产业,而是有一个从诞生到成长,到被新的主导产业替代的过程,这正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主线。

然而,不同产业的生命周期是不同的,其在形成、成长以及衰退的动因、衰退的表现形式、与新兴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差异。

就产业衰退而言,可以区分为相对衰退和绝对衰退两种情况。

所谓相对衰退,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产业在技术、市场、产业组织等方面已经成熟,产业收益率不再增长,附加值难有增加,在与新兴的处于成长期的产业部门的对比中,其难以吸引更多的要素投入,从而其主导产业的位置被新兴产业代替。

相对衰退的产业并不会消失,它将一直存在于社会生产体系中,满足人类社会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而且,这些产业往往还会由于技术创新,尤其是根本性创新而再次获得高增长性。

比如农业已经存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的主导地位早在几百年前的工业革命时便被现代工业所替代,但当代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再次在农业领域创造出新的成长性,出现了富有发展前景的基因农业、生态农业等。

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衰退的是技术,而不是产业。

绝对衰退是指由于某些原因而使原有产业不复存在。

这里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出现了完全的替代产业,比如内燃机对蒸汽机的取代,使服务于蒸汽机的相关产业走向衰亡。

另一种是供给的消失造成产业绝对衰退,典型地便是建立在不可再生资源基础上的专业化产业,当资源枯竭时,这类产业必然不复存在,这里产业原来履行的功能需要发展新的产业来承担,比如当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便是人类在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枯竭时可能的替代选择。

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成长期与老产业的衰退期之间的衔接是十分重要的,倘若在老产业开始衰退之时,新兴产业已经趋近成熟,那么便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产业转换所带来的区域衰退;倘若在老产业开始衰退时,新兴产业基础薄弱,甚至尚未形成,那么经济衰退便是不可避免的。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的转型困境,便是因为出现了所谓的产业空档,原有资源性产业已经衰退,新兴产业却没有形成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